① 如何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如何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在斯坦福教育理念中,有一个叫“成长型思维(GrowthMindset)”的概念,它是相对固定型思维的一种心智模式,被公认为近几十年里最有影响的心理学研究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这块。
研究表明,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做事不易放弃,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容易寻求帮助,复原力更强,也就是更加坚毅。他们会更在意自己从一件事中是否真正学到了东西,而不仅仅是能够通过考试。
带有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Mindset)的孩子,认为努力和困难让他们感到自己很蠢;而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Mindset)的孩子则认为努力和困难能创造新的神经元连结,能让大脑越来越聪明。
成长型思维对孩子非常重要,所以这个概念近几年风靡了整个美国教育界,几乎每个学校都用各种方式在日常教学中融入这一思想。非常有趣的是,大多数学校都不约而同地在最显眼的地方张贴着这样一幅anchorchart(要点图)。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海报虽然样式各异,但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那就是:“ChangeYourword,Changeyourmindset”(换个说法,换个思维)。
当孩子在抱怨事情太难、自己能力不够、学不会搞不懂、想要放弃时,提醒他,换个说法。常用正面的`、积极的语言会影响到我们的思维习惯,这就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一、关于理解
换个说法:从“我就是不懂。”换成“我忽略了什么吗?”
也就是换了种思维:从“这对我来说太难了,根本没法理解。”换成“只要把我漏掉的、忽略的找出来,肯定能搞明白。”
二、关于放弃
换个说法:“我放弃了。”换成“我得试试我学过的(别的)方法。”
也就是换了种思维:“我的能力达不到,只有放弃了。”换成“问题没有方法多,此路不通,换个方法就好了。”
三、关于错误
换个说法:从“我犯错误了。”换成“犯错能让我变得更好。”
也就是换了种思维:从“我做错了,我很沮丧。”变成“虽然这次错了,但以后我就知道这么做是错的。”
四、关于困难
换个说法:“这太难了。”变成“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搞定)。”
也就是换了种思维:“这太复杂了,我不可能完成。”变成“只要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一切皆有可能。”
五、关于聪明
换个说法:“我不可能像她一样聪明。”换成“她是怎么做的,我也要试试看。”
也就是换了种思维:从“别人比我聪明,没办法了,我就是不如她。”换成“只要学习她的方法,然后认真去做,我也有戏!”
六、关于能力
换个说法:从“我不擅长这个。”换成“我正在提高。”
也就是换了种思维:“我做不了这些。”换成“我现在可能做不好,但没关系,慢慢往这个方向努力,我就会越来越擅长啦。”
七、关于完美
换个说法:“我不能做得更好了。”换成“我还能做得更好,我要继续试试。”
也就是换了种思维:“我的能力只能做这么多,这件事这样就足够完美了。”换成“我还要看看这件事有什么可以完善的,只要不断尝试和努力,肯定还能再提高。”
常用正面的、积极的语言会影响到我们的思维习惯,这就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美国学校把这9句话非常有“仪式感”地张贴出来,为的就是时刻提醒所有老师和同学,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把要到嘴边的话换个说法,其实就在悄悄地培养你的成长型思维。
;② 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成长型思维
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些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就会选择逃避,这样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是固定思维,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太好的。还有一些小朋友,他们面对困难会自己去解决问题,不会轻易放弃。这样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是成长型思维,这样的孩子未来会更加优秀。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成长型思维?首先,要培养孩子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不要只是停留在认识的层面。其次,要让孩子正确面对挫折,不要让他们选择逃避。最后,要用正确的方式夸赞自己的孩子。
三、要用正确的方式夸赞自己的孩子当孩子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们也要以正确的方式夸赞孩子。夸赞孩子不要强调孩子的能力,而要强调他们做事的过程。孩子考出好成绩,不要夸赞他们聪明,而是要夸赞他们的努力付出。
通过上述方法去教育孩子,孩子就能够培养出成长型思维。大家觉得呢?
③ 四个大步骤,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爱抱怨,经不起风吹雨打就自暴自弃;相反,生活中也有一部分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积极客观向上,努力参加各种训练来逐渐提高自己。瞧,这就是 思维的差别。美国学者,卡罗尔德韦克在《终生成长》这本里介绍了人的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作者也表明成功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卡罗尔德韦克,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发展心理学领域公认的杰出学者之一。《终身成长》,这本心理学书,在美国亚马逊心理类畅销榜10年,印量 累计达180万册。
比尔盖茨这样评价这本书,
我爱这本书的一个原因是,它不仅提供了理论,还阐明了方法。德韦克帮助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的方法表明,仅仅对成长型思维模式进行一番深入了解,你就能使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彻底改变 。
在《终身成长》这本书里,作者德韦克介绍了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及这两种思维模式体现了人们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作者还讲述了我们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四大步骤。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作者是如何剖析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
固定思维模式,让人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层不变的,会使人急于一遍遍证明自己的能力,也容易给自己贴上标签;而成长型思维模式,却让人相信人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会坚持不懈地做事情来提高自己。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成年人,把领导交给自己的事做砸了,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他会非常沮丧,内心会觉得自己很笨,很差劲,自己是个失败者,从而给自己贴上了负面标签。那么这种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就回把发生的事当做衡量自己能力和价值的直接的尺子。
那么,一个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成年人,把领导交代的事情做杂砸了,他会接下来干什么呢?
他会认真分析自己做砸的原因,认真倾听领导的意见与建议,会就做砸的事情和自己的朋友交流。他以后做事情会更认真,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与训练来逐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在任何一个人的工作与生活中,都会经历失败与成功,都得面对挑战与成绩。接下来,我们谈谈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模式如何对待这些事情。
固定型思维模 式,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固定的,那么在他们遇到挫折时,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觉得自己不够聪明,不够有天赋;而在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世界里 ,觉得自身没有成长,没达到自己想达到的目标,或者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潜能,才是失败。
固定型思维模 式,希望自己成功,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成功;而 成长型思维模式 来说,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努力范畴,意味着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
面对挑战,如果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就会觉得自己很聪明,反之觉得自己是个笨蛋;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觉得,他们不仅仅寻求挑战,他们会在挑战中成长,挑战越大,成长空间越大。正应了一句话,未来的你比现在的你更优秀!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取得成就,不论你是学生还是身处职场。我们来看看这 两种不同思维模式与成就的关系:
固定型思维模式,让人不屑于努力,不注重学习策略,学习限制人的成就,它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干扰。那么,成长型思维模式呢,认为停止努力是无法理解的一件事。成长型思维模式也认为,不经过努力就获得成绩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即使你是很有天赋。
获得的成就,不是天赋与努力决定的,更受到追求成就过程中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影响。作者德韦克认为,
顶峰是很多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渴望到达的地方,确实很多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的工作激情带来的副产品。
然后,我们怎样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呢?我们讨论这个话题。
第一步,接受
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是固定型和成长型的混合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分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们要拥抱这个思维模式,接受它。
第二步,观察
明确什么会激发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可能是你面对一个巨大挑战的时候,也可能是你为某事奋斗而进入死胡同的时候,也有可能是自己遭遇巨大失败的时候。这种人格会让你放弃挑战,会让你很沮丧,会让你放弃变得优秀。总之,固定思维模式会让你出现很多负面情绪。
但不管怎样,我们要了解这个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清楚出现的原因。不要着急去评价,先观察。
第三步,命名
我们给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起个名字。你会不会用你生活中某个人的名字来命名他,或一本书,或一部电影中的人物,或者其他。你还要清楚这种人格来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情绪。
第四步,教育
当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格出现了,你要尽力保持平静,然后教育他。你要欢迎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不要镇压他或禁止他做什么,请给这种人格一个适当的空间。
当这种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格情绪平静下来时,你要告诉他,你要接受挑战,你要迈出新的一步。
另外,你要明白,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是为了保护你、让你感到安全才存在。所以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新方法去教育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格,他就会帮助你,支持你。
最后,让我们再来回顾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
首先接受每个人都有两种思维模式;接下来弄明白什么引发了固定型思维模式;然后弄清楚我们进入固定型思维模式后,会有什么情绪,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这个人格是什么,你是怎样命名的;最重要的是我们逐渐学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方法,教育我们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并邀请他一起加入我们的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
改用成长型思维模式能解决所有问题吗?不能,但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让我们变得更积极、更有勇气、更加开明。
④ 养成成长型思维的四个步骤
这几天再次温习了《终身成长》这本书,也再次强化了成长型思维的重要型性以及四歩走,和大家一起分享共勉!
想要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就要学会善用成长型思维来解决问题,下面我们来看养成成长型思维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接受,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正视并接纳自己的不足。比如因为用错了学习方法,用了很多精力去读书,但是依然考砸了。面对父母老师的批评时,也许知道自己的方法不对,但内心就是不愿承认,感觉承认了就好像是在告诉大家自己是个笨蛋一样。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混合体。而且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固定型思维并不代表就是不好的思维,其实它的本意是为了保护我们不受到外界伤害,让你感到安全才存在的,所以这并没有什么好羞愧的。学会接受它,才能更理性地分析出自己的思维模式,然后努力做到更好。
第二步是观察,明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以及这种思维通常会在什么场景下出现?是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是在努力过后依然失败,还是人生失意时的惨淡时光?想一想你都是怎么去面对这些不如意的,你为此都做了些什么不可思议的疯狂举动等等。
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美国职业球员比利·比恩,当他的事业遇到瓶颈时,他就会通过对比身边优秀的同事来总结经验教训,当他意识到自己有固步自封,不能接受失败的弱点并加以改正后,最终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棒球球员。
紧接着第三步是命名,当明确了自己的人格特质之后,你就可以为它命名了,这个名字可以是任何你想用的或好或不好的名称,用以时刻警醒自己,它可以是一本书或一部电影里的人物,也可以是你自己假想出来的,只要你喜欢就行。
最后一步就是教育,知道了触发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诱因以及它对你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之后,接下来就需要我们刻意去改变他了。
当你遇到挫折想要退缩时,就要学会刻意鼓励自己要勇敢点儿,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比如我们现在不幸遭遇了校园暴力,此时就可以鼓励自己要勇于直面施暴者,告诉他们这样做对双方都是极大的伤害,不要轻易因为别人的挑衅而否定自己。
学会理解、尊重和沟通是与固定型思维达成和解的很好的方法。我们说过,固定型思维是为了保护你才存在的,所以当你尝试用成长型思维与之沟通,并让它感到安全的话,它就能陪着你一起成长起来。
最后我想说的是终身成长,我们一起来践行,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⑤ 成长型思维
胡晓会 中原焦点,高级七期讲师八期中级九期、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 2022.5.14坚持分享第1514天
学习分享(103)
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父母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父母经常使用积极地表达
成长型思维与其说是教出来的,不如说是示范出来的。
在生活中,父母要尽量使用积极的表达方式:
把“我不会”改成“我可以学”;
把“我不行”改成“我再努力一下”;
把“太难了”改成“这件事充满了挑战”……
父母经常有意识地用积极的角度描述问题,孩子也会在耳濡目染中习得自信和勇气。
2. 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引导孩子正确归因
固定型思维的父母,只关注孩子是否达成他们所期待的目标;而成长型思维的父母,更加关心孩子努力的过程。
心理学家贺岭峰就曾在一次演讲中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看到女儿59分的试卷后,他没有就批评、指责女儿,而是告诉女儿,考试也分为选拔性测验和诊断性测验,并鼓励她:
“这一次,你诊断出了41分的问题,就是这次考试最大的受益者。”
贺岭峰教授这么做,是为了让女儿知道考差了,只是因为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而责骂孩子“蠢”“笨”,则会让孩子误认为是自己天赋不够或能力不行,从而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
所以,父母千万不要因为结果不尽如人意,就否定了孩子努力的过程。
3. 拒绝笼统、空洞的表扬,掌握赞美孩子的正确姿势
在《终身成长》一书中,卡罗尔·德韦克教授提到:
“如果孩子做某一件事做得很好,在赞扬他时,要强调他努力的过程,而不是他先天有什么过人之处。
比如,夸赞孩子的态度、专注、坚持、创意、策略等。”
不仅如此,父母还可以尝试使用着名的“FFC模型”:
F(fact事实)——“今天回家后,妈妈没有催促你,你就主动开始写作业”;
F(feeling 感觉)——“这让妈妈觉得很骄傲,看到我的宝贝终于养成了好习惯,真是令人感到欣慰”;
C(compare比较)——“跟上学期相比,你的确进步了很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比较”这一环节中,父母最好不要拿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而是只跟孩子自己比。
⑥ 如何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是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于2006年提出的概念,它是相对于固定型思维的一种心智模式。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通过练习、坚持和不断地努力,人有学习与成长的无限潜力;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更专注于成长的过程,他们不怕犯错或难堪,并且能够沉着应对挑战。
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相信我们出生时有固定的才智和能力。这样就会倾向于回避挑战与失败,不能积极学习和探索。
2018年底,美国教育创新研究机构—教学思想(Teach Thought),发布了《2018年美国教育趋势》报告,揭示如今美国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20个教育发展趋势中(其中有游戏化教学、个性化学习、项目化学习、基于脑科学的学习等),成长型思维排在第一位。
2019年8月,学术界极具权威的《自然》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由美国、智利等国研究,证实了“成长型思维”能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
一土学校创始人李一诺说过,我们的教育其实是颠倒的。在学校,我们会学习大量的知识,好一些的老师,或许会教授一些方法论,但其实在这之上,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和自我认知。
所以,思维方式对人的影响极其重要。而成长型思维是一种极其有助于学习和成长的思维。同时,卡罗尔.德韦克教授也提出,成长型思维方式是可以被教育和塑造的。
⑦ 如何引导孩子塑造成长型思维
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威克提出人的思维模式大致可分为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
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在任何领域的智力或技能,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发展的。能不断超越自己,即使在逆境中也誓不放弃的激情就是成长式思维模式的精髓。
智力研究专家罗伯特·斯腾伯格曾说过:“决定人们能否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因素,不是某些固定不变的先天能力,而是后天有目的的全身心投入”,这句话也能反应这一模式。
于此相反的是固定思维模式,这种心态的人相信,智力和技能是先天的,要么生来就有,要么没有,没有改变的余地。没有失败时,他们觉得自己充满价值,积极乐观,头脑聪明,受人瞩目--与成长型思维的人一样。但在遇到挫折时,却会感受到彻底失败的打击和回天乏力的沮丧。
用前段时间刷屏的两件事来说明下这两种思维模式。
“Facebook总部华人员工跳楼事件”当事人是曾经的高考状元,2003年浙大本科毕业后,又到南加州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去年成功就职于Face book广告技术部。因为工作上遭遇困境,就从公司顶楼一跃而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典型的固定思维模式,面对挫折就轻易放弃自己。
另外一个,是前段时间刷屏的五岁小姑娘李依依练习乒乓球的视频。小姑娘被教练训哭,没有耍脾气、撂挑子,在心里满满委屈的情况下,还能边哭边自发的跟在队友后面认真练习,坚强又坚韧,五岁就能克制自己情绪做对的事,这份坚持最终让她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是就是成长型思维。这类人在成长式思维模式的引领下,朝着希冀的目标前进。
那些优秀的人都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卡罗尔·德韦克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在考试取得前20%成绩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三倍,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成绩进入最后20%的可能性是其他学生的四倍。”
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我们想要孩子更能适应现实,拥有能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
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比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更能适应现实,他们可以做出更正确的决定。
那么,我们该如何塑造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呢?
第一,赞扬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赞扬结果。
“你这次努力复习的方法很管用啊,考了这么高的分数!”夸奖孩子努力用功的过程,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反之,“100分哎,你可真聪明!”这样夸奖孩子聪明,孩子就会将自己和结果联系到了一起,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第二,将成长型思维模式渗透到孩子幼小心灵的深处,培养其执着的追求精神。
用你的思维模式影响孩子,你自己要将成长型思维模式融入到生活、工作、学习中。
让孩子知道,一时的完美并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不断地学习和成长:直面挑战、不断进取。
让孩子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提高,失败也许会带来一定的痛楚,但是失败却无法定义他们是失败者。
第三,培养孩子责任担当意识
在一件事情做不好的时候,能客观反思自己做不好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找到解决方案,这无疑会加快自己进步。
所以说,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培养其责任意识。
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不能怪因为下雪路上堵车,告诉他这是你自己没做好,应该关注可能影响准时上学的各方面情况,比如上学期间都要关注天气,检查闹钟,提前准备好学习用具,确定交通工具等。
让孩子知道,迟不迟到全在他的掌控之中。
也会让孩子学习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孩子意识到能力可以得到扩展,或者说人的变化和发展是可能的,那么通向成功的路径自然也就多了。
具有成长式思维模式的人不仅寻求挑战,他们还能在挑战中拓展自身的能力。挑战越大,他们就越能够发掘出自己的潜能。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乍得·莱文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我相信,父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维模式,也必将会将信念渗透到孩子的灵魂之中。
让孩子与自己一起去经历壮阔而坎坷的人生历程,去创造光辉的未来。
⑧ 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一个过程一步步接近成长型思维模式,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需要走过四个旅程。
第一步:接受
就是去拥抱我们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分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是成长型和固定型的混合物。
第二步:观察
要明确是什么激发了我们的固定型思维模式。那个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格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可能是在我们面对一个巨大的新挑战的时候,或是遭遇了巨大失败的时候等。当我们了解了这个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并明确了激发他出现的原因,不要急着去评价,先观察一下。
第三步:命名
给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起个名字。让我们来仔细想一想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可以用生活中某个人的名字来命名他,或者一本书、一部电影中的人物,让他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第四步:教育
当我们知道了触发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诱因,并了解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以及他会对我们造成的影响,这时就需要教育他,让他和我们一起走过这段旅程。
我是铄爸,终身学习者,阅读推广人,跑步达人,一月精读一本书,一月跑步150KM+
⑨ 如何建立成长型思维
我认为就是能够遇到问题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逃避责任。要建立终身学习的心态,要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要学会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敢于尝试面对新事物,要有破局思维,不断的打破自己的内在想法,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从知识的海洋汲取营养,成为更好的自己。
成长型思维就是一个人能够做到,所有人都能做到,相信努力和刻意练习的重要性,只要有人做到,其余人通过学习,通过努力也能做到,这类人不怕丢脸,会有大局观,能够向前看,能够准确的评价自己,相信每个人都是可以塑造,可以成长的,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发展,被训练的,有终身学习的心态。
我觉得我们有了成长型思维可以解决我们自身进步的问题,使我们更加知道学习终身成长的重要性,让我们能够坚持持续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内在,能够更好的解决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抱怨有责任心,成为一个有爱的人,有效的指导我们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⑩ 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旅程的四个步骤:接受、观察、命名、教育
#蕙心每日阅读打卡
【阅读书籍】.
《终身成长》读完
《白痴》1078/1959
【阅读新知】
《终身成长》:
️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旅程的四个步骤:接受、观察、命名、教育。
拥抱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面对这个事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有一部分固定型思维模式,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是成长型和固定型的混合物。
明确是什么激发了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通过几个问题问自己:最近一次激发了你固定型思维的是什么事?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出现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它对你耳语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给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起个名字,这个有点像通过记录察觉出自己隐藏的木马模式一样,可以取一个深刻且响亮的名字。
知道了促发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诱因,并痛苦地了解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以及他会对你造成什么影响,然后需要做的就是教育它。可以在固思出现时保持警惕,明白遇到挫折是它再次出现的绝好时机。
要明白固思模式人格是为了保护你,让你感到安全才存在的。
【阅读感受】
《白痴》:凯勒向公爵先忏悔后借钱时,被公爵一语道破后,我隐约地感觉到了莫名的尴尬,凯勒似乎有些歇斯底里地喊出一句“既然这样,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还叫您白痴!”公爵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似乎能看到人心同时存在好与恶的不同面,但总能主动调频到善的角度,纯洁如同圣人,又真诚得同白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