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要正确测量普朗克常量关键是什么
要看你是用什么方法测定了。有用“光电效应”的试验测定的,还有其他方法测定的。
‘贰’ 普朗克常数测定的物理实验中实验用什么方法确定截止电压的,为什么要采用此种方法
这个实验主要是根据爱因斯坦的这个方程来做的 eU=1/2mv^2=hv-hv0
当用频率为v的光照射时,会有光电子出来,然后加上电压,电子会减速,当观察不到光电流时说明 eU=1/2mv^2,此时的U就是截止电压.因为光电子出射的时候是具有动能的,而截止电压反向使电子动能消耗为零不能到达阳极形成光电流。负号表示截止电压是个负电压。用零电流法测量截止电压就是把电流为零的电压点定为截止电压,它要求光电管的反向电流和暗电流为零或可以忽略,但这个要求一般不会满足,因此实验中应取电流曲线的拐点为截止电压点。
‘叁’ 测量普朗克常数有什么方法
通过光电效应实验,验证爱因斯坦方程,并测定普朗克常量.
1准备
点燃汞灯预热.
用专用电缆将微电流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光电管输出端连接好,将光电管的加速电压输入端和放大器的加速电压输出端也连接好,接通电源,使放大器充分预热(一般为20min左右).
2调整
(1) 将测量范围旋钮调到“短路”,除去遮光孔罩,打开暗箱的观察窗,调整光源及物镜位置,使汞灯清晰地成像在光电管阳极圈中央部位,然后将遮光盖盖好.
(2) 先将功能键拨至“A”,旋转“调零”旋钮使放大器短路电流显示为“0.00”,再将“测量范围”旋钮转至“满度”,旋转“满度”旋钮使电流值显示为“100.00”.然后将“测量范围”旋钮转至所需测量档,再用调零电位器调整为“0.00”.
3 测定光电管暗电流特性曲线
将电表功能键拨至“2V”档,转动电压调节旋钮,使电表显示为-2V,将电表功能键拨至“A”,转动“测量范围”旋钮至10-12档,这时数字表显示出该电压下的暗电流值.按上述方法从-2V至0V之间每隔0.2V测量,并将相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作暗电流特性曲线.
4 确定截止电压-U0′
(1) 除去遮光孔盖,装上波长为404.7nm的滤光片,从-2V开始,转动“加速电压”调节旋钮,按步骤3的方法每隔0.1V记一次相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作出光电流特性曲线(在特性曲线的转弯处,可每隔0.05V记一次数据),找出光电流特性曲线与暗电流特性曲线的交点-U0′,即为波长404.7nm时的截止电压.
(2) 按以上方法分别测得波长为435.8nm、546.1nm、577.0nm时的光电流特性曲线,并求得相应的截止电压-U0′.
5 计算普朗克常量h
利用上面所得的数据,根据直线拟合(线性回归)的方法或图解法求出拟合直线的斜率b和普朗克常量h.最后作I-U特性曲线.
注 意 事 项
(1) 应注意不使光照在光电管阳极上.
(2) 测试时,如遇环境湿度大,应将光电管和微电流放大器进行干燥处理,以减少漏电流的影响.
(3) 测定截止电压时,电压的调节应平稳、缓慢,并以光电流为零时反向电压的最小值为该波长的截止电压.如果所用光电管暗电流的测定值均很小,即暗电流可视为零,只要在电流档测试时,漫漫调节加速电压,使光电流显示为零,再将功能键拨至“2V”,所显示的电压值即为该单色光照射时的截止电压-U0′.
(4) 平时应将光电管保存在干燥暗箱内,实验时也应尽量减少光照,实验后用遮光盖将进光孔盖住.
(5) 对精密仪器应注意防震、防尘、防潮.
‘肆’ 如何由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数
如何由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数
具体的实验器材 汞灯 镜子 测量光电效应的仪器(电流计)等
我所知道的有两种
一种是用不同透光强度的滤光镜以得到不同光强
一种是通过换不同透光镜得到不同波长的光
关键在于找到临界波长,再利用爱因斯坦光电方程以及动量与波长关系求出h
注意实际操作时要利用补偿法将误差电流消掉
否则电流计测得的数值将出现大误差
hf=W+1/2mv^2
f为光子的频率,
W为电子在该金属的逸出功,
1/2mv^2为电子逸出后的最大初动能,
可求出普朗克常数h
以上仅供参考
‘伍’ 除了光电效应法,普朗克常数还有什么测量方法
1、利用黑体辐射。这是普朗克提出量子概念的根基。他假设能量是量子化的,而且这个量子数必须是6.6260693(11)×10^(-34) J•s,才能很自然的得到与实验符合很好的黑体辐射公式,就这样引入了普朗克常量。2、量子霍尔效应法。
‘陆’ 普朗克常数怎么测出来的!
普朗克演讲的内容是关于物体热辐射的规律,即关于一定温度的物体发出的热辐射在不同频率上的能量分布规律。普朗克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已有 6 个年头了,今天他将公布自己关于热辐射规律的最新研究结果。普朗克首先报告了他在两个月前发现的辐射定律,这一定律与最新的实验结果精确符合(后来人们称此定律为普朗克定律)。然后,普朗克指出,为了推导出这一定律,必须假设在光波的发射和吸收过程中,物体的能量变化是不连续的,或者说,物体通过分立的跳跃非连续地改变它们的能量,能量值只能取某个最小能量元的整数倍。为此,普朗克还引入了一个新的自然常数 h = 6.626196×10^-34 J·s(即6.626196×10^-27erg·s,因为1erg=10^-7J)。这一假设后来被称为能量量子化假设,其中最小能量元被称为能量量子,而常数 h 被称为普朗克常数②。
‘柒’ 普朗克常数怎么测量
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数
http://wenku..com/view/05e14b6baf1ffc4ffe47acdf.html
其依据是
http://..com/question/273709814.html
‘捌’ 普朗克常数怎么测出来的
普朗克演讲的内容是关于物体热辐射的规律,即关于一定温度的物体发出的热辐射在不同频率上的能量分布规律。普朗克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已有
6
个年头了,今天他将公布自己关于热辐射规律的最新研究结果。普朗克首先报告了他在两个月前发现的辐射定律,这一定律与最新的实验结果精确符合(后来人们称此定律为普朗克定律)。然后,普朗克指出,为了推导出这一定律,必须假设在光波的发射和吸收过程中,物体的能量变化是不连续的,或者说,物体通过分立的跳跃非连续地改变它们的能量,能量值只能取某个最小能量元的整数倍。为此,普朗克还引入了一个新的自然常数
h
=
6.626196×10^-34
J·s(即6.626196×10^-27erg·s,因为1erg=10^-7J)。这一假设后来被称为能量量子化假设,其中最小能量元被称为能量量子,而常数
h
被称为普朗克常数②。
‘玖’ 普朗克常数测定方法有哪些
第一、首先测量光波的频率,v,这个是怎么测定的? 显然只有用一种单色光才能测量,但是白光测量一个平均频率也未必不可。
测量过程是这么完成的:
1、将足够强的光照射,被夹住的金属线圈,很小的线圈,只有头发丝1/N那么细,必须在放大镜子下,把金属丝反复刻画的很小。直到,金属线圈里面能够发生电流在磁场里震动,并震动出听不见超声波。超声波出现后,线圈附近的小虫子会死亡。(小虫子死亡,所以叫扑榔克)
2、当金属丝的电流震动频率,不能再高的时候,就被确定为与光波频率相当。 所以,实际人类根本直接测量不了光波的频率,而是光波产生的电磁场,在规定的某个线圈下感生电流,在规定的实践磁铁里,机械震动的频率。
3、降匹配,就是把超声波降为普通声波,计算最初测量值。 由于,线圈很多,那么把同质量A的N个细线圈=一个线圈的质量为A,就可以变成可看见频率的机械振动,用秒表打纸带法给看见测量出来,一般计算法为: 频率Vl(初始频率)=最终频率*N,因为其感应质量相等。 假如纸带上打的是62.31个频率,线圈是100个对1个,于是就计算出该光波的频率为6231,实际这种测量法是声学的,至于光的频率究竟是不是这个,这个办法表现不了。
4、还有一个办法是测量水分子的电磁旋转,H2O是有极性的,就是在光波电磁场作用下会在水里旋转,那么在零度时,用一个绝缘水池,然后在水里滴一点油蜡,然后在蜡包裹一个小冰块,小冰块就会在大量水分子的旋转感应下,旋转起来,就看见可见频率,快速摄影。 然后,一次将水面的半径缩小,当发现多余的水面宽度就去掉。当冰块旋转速度不变时,尽可能减小水量。 最后,就得到一个数学关系v水=V冰*水质量/冰质量。 如果运气好,会发现这种测量结果,跟上面相似。 两个H原子,与O原子是三角形关系,O原子大,在电磁场作用下,必然旋转。
5、还有一种变换颜色法,可以测量紫外线的频率或波长,在一个有感光紫外线的细菌的面板上。因为这些细菌见到紫外线要死亡,但是紫外线一个波长最多只能让一个细菌死亡。那么用紫外线枪,在显微镜子下拉过,就可以直接看见死亡个数,而拉过的时间可以很长,并得到精确时间计量,就可以算出紫外线的波长和频率了。 所以,目前人类唯一测量准的是紫外线的波长和频率。 6、测量完成频率,同时也可以测量所谓普朗克常数,简单地很,就是把单频率的只能吐一个光子的,紫外线(是现测量线把出光孔调节小的,并尽量缩短通电时间)枪水平扫射,显微镜镜子下的细菌,细菌会被冲走一段距离。 由于该细菌的质量可以被群体测量,那么细菌获得的动能就能得到1/2mvv,=hv,就这样所谓普朗克常数就被测量了。 还有就是有的化学物质,在紫外线下作用下,既燃烧,不发热,不放热,紫外线转变成红外线,会导致温度提升,那么作用时间T/V=,就是作用总波长的个数,该物质表面的大小确定,在时间T内作用的波长个数被计算。当制造一个全屏蔽红外线辐射出去的密闭环境,就可以计算出总能量E=hv。h就被测量了。 这就是为什么h这个数字那么小的原因了,因为显微镜下完成的。 至于爱因斯坦那光电管,质能关系式E-W=hv,那可能根本就是骗人的,因为电子根本看不见,W虽然可以用JJ汤母逊的磁场偏转测量速度,但是计数器,并不能同时计算电子个数。 现在俺想起来了,1970年俺曾经被劫持到德国的哥廷根大学,某个黑实验室,在显微镜下,把紫外线枪平放帮他们测量了普朗克常数。 世界上,根本没普郎克这个人。一切全是假的。这全是杨上昆催眠俺的错。 因为细菌在紫外线枪射击下,先被冲走,然后破裂死亡,就冲不动了。个别没有死亡的,就可以冲的更远一些,一般说来,该材料上相对该细菌的摩擦力系数,可以被类似其他材料规律给测定,就可以估算一个数值。但是,当在面板边沿,被冲走死亡的细菌就会掉落,在一定高度上的另一个面板上,形成许多死亡细菌线,这是一个抛物线,当抛物线垂直下落时,就是细菌获得的空气阻力做功=最初获得的动能。一般说来,不理这个细节,以平均速度(V0+VT)/2,就可以得到该细菌微粒,最初获得的动能了。 至于,被几个波长的紫外线冲走的,因为那是等差级数,很容易分析出结果的。一般说来,一个细菌只能与一个波长相互作用,就是几个也没关系,那是整数倍。 别小看了细菌,在微观测量里经常借助的细菌大军,因为其痕迹比照相材料精密,并可以在显微镜下测量。 德国的那个普朗克论文,实际就是想隐瞒这个测量方法的真实秘密。 那些德国人,用了几十年的测量方法也没测量出来。因为,他们反复研磨更细小的物质,企图让紫外线推动,但是一直没实现。 俺只拿了两块空玻璃板,一上一下,在显微镜镜子下看见细菌的痕迹,把两块靠近的玻璃板零距离,弄到生物学显微镜下,一看,原来所谓抛物线是现成的。 --------------------------------- 要测量细菌掉落的时间,他们是怎么搞的? 就是在下面那个玻璃板下弄一个竖立向上的显微镜,利用快速闪光照相机照相,上面的紫外线枪在电源计时器控制下,就可以测量出,细菌微粒飞行的时间:
1、感光照相到细菌的时间测量精确为T照,紫外线枪启动的时间为T紫,细菌微粒被紫外线击打的抛物线落到下面玻璃板上的时间为,(T照-T紫)。
2、两块玻璃的高度,为H,H=1/2gtt。t为下落时间,那么反复上抬下面玻璃板高度,到抛物线终止位置,那么竖直运动时间=水平运动时间,这样,细菌水平运动的时间就被重力加速度和高度,给精确测量计算。
3、位移S=V0t-1/2 att,剩下的就是这个加速度和初速度的问题了。这已经接近可以实验完成的1/2。测量不到V0就等于得不到初始动能。E=1/2MVV=hf(频率)这个测量就完不成。根据国内某些实验室的结果,德国的普郎克常数测量也只完成1/2,他们没有考虑空气阻力,就得到了S=V0t,从而计算出了V0,因为这也是世界上难得见到的科学实验秘密了。如果这样的话,普郎克常数就比实际的大。 V0=(S+1/2att)/t,实际这个空气阻力,就是利用空气密度和大气压计算的。细菌的显微镜半径,就得到面积,它所受到的阻力等于大气压*细菌的截面积,那么它的加速度=阻力/细菌的质量。 这个实验,就按照所谓逻辑精密度完成了,但是其每个测量环节的精密度未知。一般说来,培育巨量的该种细菌是可以精密计算其质量的。这是生物学家早完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