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制酒曲的正确方法
大曲内丰富的微生物群及其功能酶系,加上网络的菌种丰度、协调性及在制曲过程形成的风味前驱物质,是酒体质量、产量的重要保障,因此酒曲成为酿酒品控的核心指标之一 。
【制作酒曲的方法】
制作酒曲是酿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制曲过程实际上就是制作一个富集酿酒微生物菌群的过程。
药小曲制作
1、浸米:大米加水浸泡3-6小时。
2、粉碎:浸泡后的大米粉碎细化。
3、接种制坯:3/4的米粉用于做坯,余下的米粉用作裹粉,香药草粉用量为酒坯粉量的3%,陈曲粉为2%,水为60%,混合拌匀,筛圆成酒药坯。
4、裹粉:把酒药坯外面滚上剩下的细米粉,并控制酒药坯含水量为45~50%。
5、培坯:室温控制在28~31℃,酒坯送入曲室培养20小时,而后控制品温33~34℃,24小时后,为促使酵母菌繁殖,可以控制室温28~30℃,品温35℃以下,入曲室48小时后,品温下降,制成成熟酒曲。
6、成曲:成熟酒曲晒干或干燥即可。
⑵ 酒曲怎么做
酒曲制作方法
酒曲做法:
材料:大米200g,香药草粉6g
制作步骤:
1、浸米:把大米加水浸泡3~6小时备用。
2、粉碎:浸泡后的大米粉碎成米粉,并用180目的细筛进行过筛。
3、配料接种:以3/4的米粉用于做坯,余下1/4的米粉用作裹粉,香药草粉用量为酒坯粉量的3%,陈曲粉为2%,水为60%,相混拌匀。
4、制坯:拌匀后制成酒饼,切成2厘米大小的粒状,并用竹筛筛圆成酒药坯。
5、裹粉:把曲坯外面滚上一层细米粉,并控制酒坯含水量为46%。
6、培曲:室温控制在28~31℃,把酒坯送入曲室,培养20小时后,霉菌菌丝生长旺盛,品温控制在33~34℃,最高不超过37℃,24小时后,为了促使曲坏中酵母繁殖,室温应控制在28~30℃,品温在35℃以下,保持24小时。入房共48小时后,品温下降,酒曲成熟储存。
7、出曲:成熟的曲取出后在烘房干燥或晒干,贮藏备用。
(2)酒曲制作方法哪里可以学到扩展阅读:
酒粬,一般写作酒曲。在经过强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后保温,米粒上便会茂盛地生长出菌丝,此即酒曲。曲霉产生的淀粉酶会糖化米里面的淀粉,因此,自古以来就有把它和麦芽同时作为原料糖,用来制造酒、甜酒和豆酱等。用麦类代替米者称麦曲。
⑶ 哪里可以学制作酒曲
没有一定的微生物知识及先关实践经验,自学很难,只有到大型酒厂或制曲企业实地学习才行。
⑷ 酒曲的制作方法
酒曲的制作方法如下:
准备材料:酵母、小麦20kg、麻叶、曲模、新鲜麻绳。
1、首先要准备做酒曲需要的小麦,然后用清水淘干净,把小麦里的杂质清理干净,放在外面把水晾干。
⑸ 酒曲最简单的制作方法
工具/原料:
酵母、小麦20kg;麻叶、曲模;新鲜麻绳。
1、首先,我们要准备好制作酒曲所需的小麦。
⑹ 民间甜酒曲的制作方法
工具/原料:
酵母、小麦20kg;麻叶、曲模;新鲜麻绳。
1、首先,我们要准备好制作酒曲所需的小麦。
(6)酒曲制作方法哪里可以学到扩展阅读:
酒曲分为麦曲、小曲、红曲、大曲等。
1、小曲一般是南方所特有,从晋代第一次在文献中出现以来,名称繁多,宋代《北山酒经》中共有四例。其制法大同小异,采用糯米或粳米为原料,先浸泡蓼叶或蛇麻花,或绞取汁。取其汁拌米粉,揉面米团。
2、大曲是从麦曲中分化出来的,故在古代酒的文献资料中大曲的概念并不明确。一般指曲的形体较大的麦曲。这里所说的大曲,是指专门用于蒸馏酒酿造所用的麦曲。大曲与黄酒所用的麦曲的主要区别在于制曲原料,曲型和培养温度这三个方面。
3、古代制红曲,必先造曲母。曲母实际上就是红酒糟。该红酒糟是用红曲酿成的。红曲相当于一级种子,红酒糟是二级种子。曲母的酿法与一般酿酒法相同。现代可以直接采用红曲粉或纯培养的红曲霉菌种接种。
⑺ 酒曲怎么做出来的
大曲酒和小曲酒生产中,分别要以大曲和小曲作为糖化发酵剂。制曲方法各不相同,现在分别以汾酒曲和药小曲为例作一简单介绍。一、汾酒曲制作方法:1.原料粉碎:把大麦60%、豌豆40%按比例配好,混匀粉碎,要求
工艺:烘焙
口味:其它口味
烹饪步骤:
0. 大曲酒和小曲酒生产中,分别要以大曲和小曲作为糖化发酵剂。制曲方法各不相同,现在分别以汾酒曲和药小曲为例作一简单介绍
一、汾酒曲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把大麦60%、豌豆40%按比例配好,混匀粉碎,要求通过20孔筛的细粉占20~30%
2.踩曲:粉料加水拌匀,在曲模中踩成曲坯,由坯含水量为36~38%,要求踩的平整,饱满
3.入房排列:曲室温度预先调节在15~20℃,地面铺上稻皮,把曲坯运入房中排列成行,间隔2~3厘米,每层上放置芦苇秆,再在上面放置一层曲块,共放三层
4.长霉:将曲室封闭,温度会逐渐上升,一天后曲坯表面出现霉菌斑点,经36~37小时,品温升到38~39℃,应控制升温缓慢,使上霉良好
5.晾霉:曲坯品温升至38~39℃,打开门窗,揭去保温层,排潮降温,并把曲坯上下翻倒一次,拉开间距,以控制微生物生长,使曲坯表面干燥,固定成形,称为晾霉。晾霉时,不应在室内产生对流风,防止曲皮干裂。晾霉2~3天,每天翻曲一次,曲层分别由三层增到四层和五层
6.起潮火:晾霉后,再封闭门窗进入潮火,品温上至36~38℃,进行翻曲,曲层由五层增到六层,并排列成人字形,每1~2天翻曲一次,昼夜门窗两封两启,品温两起两落,经4~5天曲坯38℃逐渐升到45~46℃,进入大火期,曲坯增到七层
7.大火(高温)期:这时微生物菌丝由表面向里生长,水分和热量由里向外散失,可开启门窗调节品温,保持44~46%的高温7~8天,每天翻曲一次。大火期结束,有50~70%的曲坯已成熟
8.后火期:曲坯逐渐干燥,品温下降,由44~46℃降到32~33℃或更低,后火期3~5天
9.养曲:后火期后,为使曲坯继续蒸发水分,品温控制在28~30℃进行养曲
10.出房:把曲块出房,堆成间距10厘米的曲堆
二、药小曲又名酒药或酒曲丸。它是以生米粉为原料,添加中草药粉和种曲母制成的
制作方法:
1.浸米:把大米加水浸泡3~6小时备用
2.粉碎:浸泡后的大米粉碎成米粉,并用180目的细筛进行过筛
3.配料接种:以3/4的米粉用于做坯,余下1/4的米粉用作裹粉,香药草粉用量为酒坯粉量的3%,陈曲粉为2%,水为60%,相混拌匀
4.制坯:拌匀后制成酒饼,切成2厘米大小的粒状,并用竹筛筛圆成酒药坯
5.裹粉:把曲坯外面滚上一层细米粉,并控制酒坯含水量为46%
6.培曲:室温控制在28~31℃,把酒坯送入曲室,培养20小时后,霉菌菌丝生长旺盛,品温控制在33~34℃,最高不超过37℃,24小时后,为了促使曲坏中酵母繁殖,室温应控制在28~30℃,品温在35℃以下,保持24小时。入房共48小时后,品温下降,曲子成熟
7.出曲:成熟的曲取出后在烘房干燥或晒干,贮藏备用。
⑻ 酒曲是怎么做的 酒曲的制作方法
1、准备材料:制作酒曲的材料不多,一般两三种即可,首先准备好几种材料用来增香,如辣蓼草、兰香草等,晒干待用。其次是浸泡适量的大米。将香料和大米都磨成粉即可。
2、配料接种:香料和大米的粉末按照1:13的比例混合使用,将这两种材料一边加水一边搅拌,搅拌成可以用手搓成团的状态,然后将混合物搓成团待用即可。
3、制作坯子。将成团的材料,放在手中,把它捏成大小差不多的丸子,然后再放到簸箕上把它筛圆成酒坯。
4、裹粉。准备一块陈年老酒曲,把它捣碎成粉,然后撒在簸箕上,摇动簸箕使得每一颗坯子上都裹上一层老酒曲粉,即可完成裹粉。
5、培养药曲。将酒曲丸放到温度较高且阴凉干燥的地方,一般在28℃-32℃即可,然后培养一天时间,让其霉菌充分生长、繁殖,等到酒曲丸表面长出三四厘米长的白色绒毛,就意味着酒曲发酵成功了。
6、出曲。当酒曲发酵成功后,要及时取出放到太阳底下晒制,等晾干后即可密封存起来,待以后使用。
⑼ 传统酒曲配方大全
首先得去收集辣蓼草晒干,晒干后取叶子揉碎,晒干后的辣蓼草一般三到四两
再去收集辣蓼草花,辣蓼草花或多或少,主要是增加甜度,金樱子也是三四两,减少酒的沉淀物,这两种可以不用晒,做酒曲时直接和米一起粉碎。
早稻米浸泡三四个小时捞出控干水分,加辣蓼草、辣蓼草花、金樱子一起粉碎,准备十粒酒娘捣碎,酒娘就是隔年的老酒曲,粉碎的混合物加少量水拌匀,不用太湿,能捏团不散就可以,然后放在捣碎的酒娘里团,使酒曲表面均匀的全部沾上酒娘。
团好的酒曲放到干净的稻草上,上面再盖一层稻草,然后放在密封的房间发酵,发酵也是最关键的,发酵不完全没用,发酵过了也不行,怎样确定发酵好了呢,那就是酒曲长毛但没有倒毛刚刚好,发酵好了先不急着端去太阳底下晒,先在阴凉处吹半干,然后再去太阳下晒干,这样酒曲就不会开裂。做酒的时候一般五十斤米八粒酒曲就行。
⑽ 玉米酒曲的制作方法
玉米是南方和北方都比较常见的一种农作物,很多地方也会用来做酿酒原料。玉米酒,也称包谷酒,贵州某些地方也叫烧酒,玉米酒的度数有高有低,酒度25——70度不等。
玉米酒的制作方法一
1使用玉米做为原料来进行熟料发酵酿酒,需要先把玉米用水浸泡起来,一般浸泡24小时左右,然后把玉米放入蒸煮器里煮。
各人所使用的蒸煮器不同,传成酒械提供的传成牌酿酒设备自带的蒸煮器可以直接把粮食装袋后放入,然后盖上盖子直接使用蒸汽加热即可,非常方便。
蒸煮的目的是要把玉米粒蒸爆开花,这样方便玉米粒充分与酒曲混合,使酒曲中的酒酵母发挥发酵作用。
2玉米蒸煮爆开后,即可以从蒸煮器中取出。
有条件的话可以建一个专门的摊凉池,把玉米直接放入池中摊开进行冷却,也有些没有建冷却池的小作坊直接把原料摊在地上冷却,这样就需要注意卫生条件的限制了。
如果小批量试验,也可以用筛网进行冷却工序。
3摊凉完成后,就可以加入酒曲进行发酵。
具体酒曲的添加量就各不相同,需要视各种酒曲的使用说明不同去添加了。
添加好酒曲,如果是大曲,则需要配糟,小曲一般不需要配糟。
4经过加酒曲、配糟工序后,就可以装箱进行发酵。
发酵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月至三个月不等。
发酵完成后即可进行蒸馏得到成品酒。
以上为熟料的基本酿酒过程,相对于熟料发酵而言,新工艺生料酿酒技术就要简单得多。
把玉米进行粉碎后,就可以按比例与酒曲和水进行混合搅拌,静置即可发酵。
发酵过程中需要严格注意保温和密封,同时注意搅拌。
发酵完成后进行蒸馏即可得到成品酒。
玉米酒的制作方法二
一、粉碎:将玉米晒干或火炕烘干后,用水碾或粉碎机碾成细末,筛去渣滓。
二、搅拌:将过筛后的玉米芯粉末铺于晒席上,加温水搅拌,用水量掌握在每50公斤原料加水90-100公斤,搅匀后用手提料有水分感,但又不结团。
三、蒸料:将搅拌好的料装入瓶内。
但在装瓶前要光将空瓶蒸一下,待汽流上升五分钟后,把料投入瓶内蒸。
操作时应上气一层,加料一尼,依序加料至瓶口,待蒸到收汗松泡为止。
一般4小时即蒸熟。
四、糖化:待料蒸熟,出瓶后摊晾至料温降到35℃左右时下曲。
每100公斤原料,用曲1.75公斤。
搅拌均匀后装入缸或桶内,料温以30℃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