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测量出脊柱侧弯的弯曲度数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梁德: 测量测量度数,简单而言,是让孩子向前弯腰90度,观看两侧背部是否平齐,假如明显不平齐,一般来说侧弯在25度以上了。 想要准确测量度数,还是要进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的拍摄,让专业医生帮你测量,可以知道准确的度数。
Ⅱ 脊柱侧弯怎样测量弯度
cobb角就是脊柱侧弯的角度,这个写出来比较多,你可以直接网络cobb角就行了。
Ⅲ 怎么测量脊柱侧弯躯干旋转角度
一侧隆起说明肋骨及椎体旋转畸形。需要有一定经验才能确定明显的椎旁旋转度。Bunnell曾设计脊柱侧凸测量尺来提高其准确度,将测量尺放在脊柱侧凸顶椎棘突上,可以测出躯干旋转角度特发性脊柱侧弯躯干旋转角度的大小与脊柱侧凸的严重程度相关。
Ⅳ 脊柱侧弯度数是怎么测算的
使用科布测量法,上顶椎与下顶椎平行垂直相交的角度
Ⅳ 如何测量脊柱侧弯的角度
侧弯测量方法:(1)、柯布氏法适用于侧弯角度大于50度者的测量。在前后位片上,于侧弯的最上方和最下方分别确定一个椎体.沿上方椎体上缘和下方椎体下缘各引出横线.然后分别做这两条线的垂线,两条垂线相交之角度即表示脊柱侧弯的度数。(2)福格逊法适用于侧弯角度小于50度者的测量。在前后位片上,取上椎体中点和最凸椎体中点连一直线,再以最凸椎体中点和下方椎体中点连第2条线.两线相交之角度即为脊柱弯曲的角度。当然,这是X线片测量法,比较专业,不知道是否满意?
Ⅵ 怎么简单的测量腰椎曲度
常用的脊柱测量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颈椎曲度测量
1
三种方法常用来测量颈椎曲度:Cobb角、Jackson生理应力曲线、Harrison后切线法。其中Harrison法测得数值较为准确,但目前临床仍最常用Cobb法评估颈椎曲度,因其较易操作,且组内、组间可靠性均较好。据报道,通过C1测得Cobb角角度较大,而通过C2测得颈椎前曲角度较小。
各学者对于颈椎前凸曲度的正常值的报道各有不同,Grob等认为C2-C7生理曲度为24°,Hardacker等认为正常范围在10 °-34 ° ,目前大多数文献公认的曲度正常值为21 ° - 22 ° 。
椎体Borden式测量法:C2后上角与C7后下角连线,颈椎各椎体后缘画连线,两线最宽处垂直距离。正常值为12±5mm。
颈椎退行性变时,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出现反弓,患者提早发生颈椎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及椎体旋转等表现。
Mc Aviney等发现颈曲小于20 °或颈曲达到31 ° - 40 °与颈痛有密切联系。
对于颈椎OPLL的患者,K线可以作为术式选择的一项依据:当后纵韧带骨化灶没有超过K线,为K线阳性,此时可考虑颈椎后路手术;反之为K线阴性,此时为颈椎后路手术的禁忌症。
K线是颈椎侧位片上连接颈2与颈7椎管中点的直线
脊柱不稳
2
枕颈不稳
寰枢椎不稳
侧位片示寰齿间隙增宽
寰枢椎不稳
张口位片示齿突双侧间隙宽度不对称
下颈椎不稳
腰椎不稳
Panjabis法测量腰椎不稳:
A 动力位片上位椎体后缘移位角度;
B 椎体前移位>4.5mm;
C、D 关节突接触面<50%;
E 棘突间隙增宽;
F 棘突旋转;
G CT示一侧关节间隙后缘张开。
Hanley法:前屈-后伸位X光片示椎体移位>4mm或角度变化>10 °即可诊断腰椎节段性不稳。
椎管狭窄
3
颈椎管狭窄:构成颈椎管各解剖结构因发育性或退变等因素造成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导致脊髓血液循环障碍、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状者为颈椎管狭窄症。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
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症
医源性颈椎管狭窄症
其他病变和创伤
椎管矢状径为椎体后缘至棘突基底线的最短距离,凡矢状径绝对值<12mm属颈椎管狭窄,绝对值<10mm属绝对椎管狭窄。
采用Pavlov比值表示更为准确:Pavlov ratio = b / a当比值<0.75则可以诊断颈椎管狭窄。
a.椎体矢状径b.椎管矢状径c.棘突基底连线
腰椎管狭窄症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增生和纤维组织增生肥厚,导致椎管或神经根管内径较正常狭窄,并产生刺激和压迫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中央型椎管狭窄:一般横径<18mm、矢状径<13mm 诊断椎管狭窄,其中10-12mm为相对狭窄,10mm以下为绝对狭窄。
神经根管狭窄。
侧隐窝狭窄:侧隐窝前后径5mm以上为正常,3mm以下为狭窄。
比值在1:4.5以上为中央椎管狭窄。
此法不受X光片放大率影响,但存在假阳性率高的弊端。
腰椎神经根管是指神经根自硬脊膜发出,斜向外下,直至出椎间孔外口所路经的管道,但这一概念只适用于腰4、腰5、骶1神经根。
分为:入口区、中间区(真骨性区)、出口区。
腰椎滑脱
4
影像表现:
1、正位片(不易显示峡部病变):
椎板外测端呈断肩样改变;
椎板外侧上下缘显示边缘硬化的新月状凹陷;
椎弓根区密度不均,结构紊乱或有破碎;
或见椎体旋转。
2、侧位片:
椎弓根后下方细长或见透明裂隙,关节突间常见硬化征象;
上位病变椎体出现滑移;
椎间隙狭窄,前后比例异常;
可对滑脱程度进行测量。
滑脱程度的测量:
A Meyerdin分度:5度、B 滑脱百分率= X/X`*100%
C 滑脱角、D 骶骨倾斜角
E 骶骨水平角、F 腰椎指数= Y/Y
腰椎前凸角和腰骶角
斜位片、 可显示峡部崩裂情况
脊柱侧弯
5
SVA:矢状面垂直轴
sagittal vertical axis
Nash-Moe椎体旋转度测量法
发育成熟度鉴定:第二性征、骨龄、Risser征
基本概念
主侧弯:是最早出现的弯曲,也是最大的结构性弯曲,柔软性和可矫正性差。
次侧弯:又称代偿性侧弯或继发性侧弯,弹性较主侧弯好,可以是结构性或非结构性。
端椎(EV):脊柱侧弯的弯曲中最头端和最尾端的椎体。
顶椎(AV):弯曲中畸形最严重、偏离骶骨中心垂线最远的椎体或椎间隙。
中间椎(IV):顶椎与端椎之间的椎体,一般为顶椎上方或下方第1或第2椎体。
中立椎(NV):全脊柱站立正位像上无旋转且保持中立的椎体。
稳定椎(SV):骨盆水平后,骶骨中心垂线
Ⅶ cobb角测量方法
Cobb角的测量方法
第一步确定侧弯的端椎。上、下端椎是指侧弯中向脊柱侧弯凹侧倾斜度最大的椎体。脊柱侧弯凸侧的椎间隙较宽,而在凹侧椎间隙开始变宽的第一个椎体被认为不属于该弯曲的一部分,因此其相邻的一个椎体被认为是该弯曲的端椎。
Ⅷ 作为一项体检项目,脊柱侧弯的测量标准是什么样的
脊柱侧弯的测量方法主要是通过照射脊柱全长的X光线来进行确定,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找到脊柱侧弯的上下端锥。在上端和下端分别做两条垂线之后,两个垂线之间的交角,就是脊柱侧弯的角度。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对于大多数办公族来说,一天需要长时间的坐在电脑面前,久而久之自然容易导致脊椎腰椎等出现问题,因此在生活中一定要养成健康良好的办公习惯,多去进行体育运动,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脊柱侧弯之后也有可能会导致身体引发其他并发症,因此也要注重日常保养。
我的个人看法是什么?
我认为脊柱侧弯跟椎旁肌的肌肉力量不平衡有着一定的关系,对于长期久坐或者负重的人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脊柱侧弯现象。发现问题之后,一定要及时前往专业医院就诊治疗,这样才能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Ⅸ 脊柱侧弯怎么能看出多少度
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多通过对侧弯曲角度的测量得以评估,而角度测量最常采用的是Cobb角度测量方法。用于测量的X线片为脊柱标准全长的正位相。
首先我们要确定侧弯的端椎。上、下端椎是指侧弯中向脊柱侧弯凹侧倾斜度最大的椎体(下图中的T12是上端椎和L4是下端椎)。脊柱侧弯凸侧的椎间隙较宽,而在凹侧椎间隙开始变宽的第一个椎体被认为不属于该弯曲的一部分,因此其相邻的一个椎体被认为是该弯曲的端椎。
第二步
在上端椎的椎体上缘划一横线,同样在下端椎椎体的下缘划一横线。对此两横线各做一垂直线。
第三步
该二垂直线的交角就是Cobb角。注:对于较大的侧弯,上述两横线的直接交角亦等同于Cobb角。侧弯的角度由此而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