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抗氧化活性的实验测定方法有哪些
1、ORAC
ORAC是Oxygen Radical Absorption Capacity(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的缩写,是一种测试抗氧化能力的评价方法体系。
ORAC抗氧化测试包括对:过氧化自由基(含亲水性、亲脂性)、羟基自由基、过氧亚硝基、单线态氧、超氧阴离子 这五种人体最主要的活性氧自由基进行全面的分析,能有效得出样品的抗氧化实际能力及分布情况。
ORAC抗氧化生物测试是比普通抗氧化测试的更高一层的测试方案。利用人体细胞有效测试出样品的抗氧化力(生物利用度)。
2、其他评价方法
抗氧化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对生物体抗氧化的效果是可以量化测定的,作为动物实验一般是服用抗氧化剂一定时间后,测定血液中的酯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变化、以及肝脏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变化。
从上述两种酶和MDA的变化状况来判定抗氧化的强度及效果。作为人体不可能测肝脏匀浆,可以测定血液或者尿液中的MDA,以及血液中的SOD、GXH-PX来判定抗氧化的效果。
3、抗油脂过氧化力测定
脂类包括的范围很广,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脂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过氧化,脂类过氧化过程中会产生L、LO、LOO-等自由基以及LOOH,这些产物会损伤生物细胞。因此,能够抑制脂类过氧化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A硫氰酸铁法FTC:硫氰酸铁盐(FTC)比色法是基于在酸性条件下,脂质氧化形成的过氧化物可将Fe2+氧化成Fe3+,然后Fe3+与硫氰酸根离子可形成在480-515nm内有最大吸收的红色络合物。通常用500nm处吸光值的高低表示物质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吸光值越小,表明物质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越强。
B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法:是评价油脂的氧化程度的常用方法。油脂或者亚油酸氧化后的终产物主要是丙二醛,这些过氧化产物与硫代巴比妥酸作用生成有色化合物,该有色化合物在530 nm左右有吸收。
4、清除DPPH能力的侧定
DP是一种早期合成的有机自由基,常用来评估抗氧化物的供氢能力,它在有机溶剂中非常稳定,呈紫色,而且在处有一个特征吸收峰,当遇到自由基清除剂时,DPPH的孤对电子被配对而使其退色,也就是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值变小。因此,可通过测定吸光值的变化来评价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
5、还原能力的测定
还原力的测定是检验样品是否是良好的电子供体的方法,还原力强的样品应该是良好的电子供应者,它供应的电子不仅能使Fe3+还原为Fe2+,也可以与自由基反应。还原力的测定是用来评价抗氧化剂活性的常用方法。
6、抑制 LOX酶实验
脂肪氧化酶LOX在植物中分布广泛是一种非血红素铁蛋白,分子量为90一100KD。这种酶蛋白有多个多肤链组成,含有三价铁离子金属辅基则有活性,而包含二价铁离子的金属辅基则缺乏活性。
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专一催化含有顺,顺一戊二烯结构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加氧反应,生成具有共扼双键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氢过氧化物。
在生物体内的主耍底物是甘油脂类〔如磷脂)释放的游离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动物体内的主要底物是花生四烯酸,植物体内的主要底物是亚油酸和亚麻酸,主要产物为过氧羚基型脂肪酸。
(1)腐败测量方法扩展阅读
在机体内抗氧化活性成分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机制:第一是链的中断机制,主要中断自由基的链式反应,例如多酌类化合物、VE、VC等天然抗氧化物质可向自由基提供一个电子来中断链式反应。第二是促使产生自由基的催化剂失活而达到抗氧化的目的。
抗氧化物质可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酶类或抗氧化物质协同构成抗氧化联合系统,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修复损伤的DNA,使体内的基因能够正常的表达。对于食品而言,食品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不但可以防止食品自身的腐败变质还可以生产加工为抗氧化剂。
田迪英等对41种果蔬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发现其中大部分果蔬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谢天柱等对添加包括茶多酷在内的多种抗氧化剂的苹果酒的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结果发现,添加0.1%的茶多酷可提高果酒的抗氧化能力,并可有效减轻果酒的褐变程度。
② 为了全面分析或评估腐败行为的后果或影响,通常需要用到下列哪些理论框架或方
为了全面分析或评估腐败行为的后果或影响,通常需要用到下面的一些条件和上面的一些基础的东西,其实上下都要知道的。
③ 近,组词可以组成近方吗
近不能组成:近方
近组词如下:
1、近战
造句:他们需要的只是能活下来(在猫形态下他们做的挺好,相比于熊形态),实际上如果你想找个近战队友,你会更青睐带有致死的职业。
解释:近距离的战斗。以抵近火力和白刃格斗消灭敌人。
2、挨近
造句:他们挨近至圣物的时候,亚伦和他儿子要进去派他们各人所当办的,所当抬的,这样待他们,好使他们活着,不至死亡.
解释:靠近:你~我一点儿|挨得很近。
3、近世
造句:传统艺术美学,自生发时起便是围绕这一高尚的人格精神展开的。近世二胡艺术的发展也传承着这一精神的架构,并被它激活而贯穿之。
解释:近代。
4、近景
造句:摄影师迈克尔?梅尔佛(MichaelMelford)给动物拍照的时候最喜欢在它们的周围显示出栖息地环境??这比用长焦镜头拍摄近景照片要更好。
解释:指电影画面的一种取景范围,即表现人物胸部以上的画面。
5、近旁
造句:一个穿黑裤、白鞋,戴太阳镜的示威者在警察在其身体近旁点燃一只小型瓦斯罐时依然面对警察站着,他在站着的地方倒了下去,其他人赶紧把他扶到别处去。
解释:附近;旁边:屋子~种着许多梨树。
6、左近
造句:自己加速啦自己地步幅,必定会呈现道路而且登上步对自己地门廊有自己没看地设法车道门而且似乎什么自己以为是一个挪动地暗影在车库左近。
解释:附近:房子~有一片草地。
7、附近
造句:而我们没有这种条件,但我们有不可思议的一社区的人们住在我们附近,我们必须关心他们,他们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回来光顾我们。
解释:(1)靠近某地的:~地区|~居民。(2)附近的地方:他家就在~,几分钟就可以走到。
8、近视
造句:较低的分辨率可以有效地应用在较大的屏幕下,这有利于那些近视的用户,并可以使用户从较远的距离来看屏幕上所显示的内容。
解释:<轻>(1)视力缺陷的一种,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近视是由于眼球的晶状体和网膜的距离过长或晶状体折光力过强,使进入眼球的影像不能正落在网膜上而落在网膜的前面。(2)比喻眼光短浅。
9、近视眼镜
造句:我的一位朋友要看我的近照,我告诉他去想象一个又老,又矮,又胖,身体虚弱,顶上无毛,戴着厚重近视眼镜的人,因此,这就是我的照片了。
解释:由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效用是把原先落在网膜前的像移后到网膜上,以矫正视力。
10、靠近
造句:靠近观察一下他们的邻居就可以发现,这对夫妇并不是特例:街区上下,很多房子上都挂着“出售”的牌子,一些邻居已经被迫从房子里搬出了。
解释:(1)彼此间的距离近:两人坐得十分~|~沙发的墙角里有一个茶几。(2)向一定目标运动,使彼此间的距离缩小:轮船慢慢地~码头了◇~组织。
11、近代
造句:当然,隐含的信息是:如果以色列要将他们赶出去并不涉及道德问题,因为他们只是在近代移民过来的,而那时犹太人已经建立了国家。而且关于这点有众多的人口分析结果。
解释:(1)过去距离现代较近的时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十九世纪中叶到五四运动之间的时期。(2)指资本主义时代。
12、近因
造句:恰好笔者的导师对海上保险领域有较高的造诣,而笔者对海上保险近因原则也十分感兴趣,所以斗胆一试,撰写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解释:直接促成结果的原因(区别于‘远因’)。
13、切近
造句:作者认为所谓“丧失”就是人之为人的可能性的丧失,虽然“丧失”与异化并无实质性的不同,但它比“异化”概念能够更切近地揭示卡夫卡小说的内容构成和艺术特征。
解释:(1)贴近;靠近:远大的革命事业要从~处做起。(2)(情况)相近;接近:这样注解比较~原作之意。
14、就近
造句:但是就近几个月他的所闻所读来看,他说,有两件事他清楚了:中国拥有庞大的、消费能力强的中产阶级,而且中国的学生希望到美国开展学业。
解释:在附近(不上远处):蔬菜、肉类等副食品都是采取~生产、~供应的办法。
15、近东
造句:但是没有任何上述协定得到全面执行,当大部分近东国家继续延用复杂的行政程序的同时,全额关税税率依然适用。
解释:指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地区,非洲的埃及和苏丹。
16、近似值
造句:虽然专家们告诫说,不要把这种指数视为测量腐败的可靠方法,但他们认为这种指数确实提供了国家间相互比较的大致近似值。
解释:接近准确值的数值(比准确值略多一些或少一些)。在实际计算上经常使用。如圆周率的值应为3.14159265358979323846…,但实际上多用它的近似值3.1416。
17、亲近
造句:我们的调查结果证明,故事的同化性给予我们一个与另一个世界亲近的契机,我们可以借机随心所欲地丰富自己的世界。
解释:亲密而接近:这两个小同学很~|他对人热情诚恳,大家都愿意~他。
18、晚近
造句:更晚近的时候,华为竞购北电网络(NortelNetworksCorp.)旗下资产,但没有成功。北电目前正在进行破产清算。
解释:最近若干年来。
19、最近
造句:“我主要的目的是想讲好这个故事,使每个人都喜欢它,”郭在最近的一次电话采访中说。
解释:指说话前或后不久的日子:~我到上海去了一趟|这个戏~就要上演了。
20、邻近
造句:北朝鲜表示,它计划将卫星送入轨道,但邻近的政府认为这将是检验其大浦洞2号导弹的发射,这枚导弹理论上可以达到夏威夷和阿拉斯加。
解释:(1)位置接近:我国东部跟朝鲜接壤,跟日本~。(2)附近:学校~有工厂。
④ “似得” 和 “似的” 区别是什么
区别:一个是状态动词 ,一个是行为动词
⑤ 村主任和村支书贪污腐败,纪委查出来有问题,却不处理我该怎么办
报了案派出所一直不处理,报案人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如果流量远远低于保证精确度的最小流量,将导致无输出(如涡街流量计)或输出信号被当作小信号予以切除(如差压式流量计),这对供方来说都是不利的,有失公正。为了防止效益的流失,对于一套具体的热能计量设备,供需双方往往根据流量测量范围和能够达到的范围度,约定某一流量值为“约定下限流量”,而且约定若实际流量小于该约定值,按照下限收费流量收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执行前款规定的检定、测试任务的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这一功能通常在流量显示仪表中实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经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计量检定工作应当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就地就近进行。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据职责及时处理。
⑥ 果蔬腐败变质及保鲜
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食品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不同类型和数量的微生物污染,当环境条件适宜
时,它们就会迅速生长繁殖,造成食品的腐败与变质,不仅降低了食品的营养和卫生质量,而且还可能危
害人体的健康。因此,控制食品的腐败和食品的保藏,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实践中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1.1 食品的腐败变质
食品的腐败变质(food spoilage)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
质和感观性状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如鱼肉的腐臭、油脂的酸败、水果、
蔬菜的腐烂和粮食的霉变等,它是由微生物所致蛋白质的变质,称为腐败。
食品的腐败变质原因较多。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性因素。如动、植物食品组织内酶的作用,
昆虫、寄生虫以及微生物的污染等。其中由微生物污染所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是最为重要和普遍的,故本
章只讨论有关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问题。
11.1.1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基本条件
食品加工前的原料,总是带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在加工过程中及加工后的成品,也不可避免地要接
触环境中的微生物,因而食品中总是存在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然而微生物污染食品后,能否导致食
品的腐败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和性质如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食品发生腐败变质,与食
品本身的性质、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食品所处的环境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它们三者之间是相互
作用、相互影响的。
11.1.1.1 食品的基质特性
(1)食品的营养成分。食品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分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
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因而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很容易迅速生长繁殖造成食品的变质。但由于不同的食品,
上述各种成分的比例差异很大,而各种微生物分解各类营养物质的能力不同,这就导致了引起不同食品腐
败的微生物类群也不同。如肉、鱼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容易受到对蛋白质分解能力强的变形杆菌、青霉
等微生物的污染而发生腐败;米饭等含糖类较高的食品,易受到曲霉属、根霉属、乳酸菌、啤酒酵母等对
碳水化合物分解能力强的微生物的污染而变质;脂肪含量较高的食品,易受到黄曲霉和假单胞杆菌等分解
脂肪能力很强的微生物的污染而发生酸败变质。
(2)食品的氢离子浓度。各种食品都具有一定的氢离子浓度。根据食品pH范围的特点,可将食品划分
为两大类:酸性食品和非酸性食品。一般规定pH在4.5以上者,属于非酸性食品;pH在4.5以下者为酸性食
品。例如动物食品的pH一般在5~7之间,蔬菜pH在5~6之间,它们一般为非酸性食品;水果的pH在2~5之
间,一般为酸性食品。
各类微生物都有其最适宜的pH范围。食品中氢离子浓度可影响菌体细胞膜上电荷的性质。当微生物细
胞膜上的电荷性质受到食品氢离子浓度的影响而改变后,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吸收机制会发生改变,从而
影响细胞正常物质代谢活动和酶的作用,因此食品pH高低是制约微生物生长、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重要因
素之一。
大多数细菌最适生长的pH是7.0左右,酵母菌和霉菌生长的pH范围较宽,因而非酸性食品适合于大多
数细菌及酵母菌、霉菌的生长;细菌生长下限一般在4.5左右,pH3.3~4.0以下时只有个别耐酸细菌,如
乳杆菌属尚能生长,故酸性食品的腐败变质主要是酵母和霉菌的生长。
另外,食品的pH也会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发生改变。当微生物生长在含糖与蛋白质的食品基质中,
微生物首先分解糖产酸使食品的pH下降;当糖不足时,蛋白质被分解,pH又回升。
由于微生物的活动,使食品基质的pH发生很大变化。当酸或碱积累到一定量时,反过来又会抑制微生
物的继续活动。
(3)食品的水分。水分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微生物细胞组成不可缺少水,细胞内所进行的
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均以水分为溶媒。在缺水的环境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发生障碍,甚至死亡。但各类
微生物生长繁殖所要求的水分含量不同。因此,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决定了生长的微生物种类。一般来说,
含水分较多的食品,细菌容易繁殖;含水分少的食品,霉菌和酵母菌则容易繁殖。
食品中水分以游离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微生物在食品上生长繁殖,能利用的水是游离水,因而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所需水不是取决于总含水量(%),而是取决于水分活度(Aw,也称水活性)。因
为一部分水是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一些可溶性物质,如氨基酸、糖、盐等结合,这种结合水对微生物
是无用的。因而通常使用水分活度来表示食品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水。
水分活度(Aw)是指食品在密闭容器内的水蒸气压(P)与纯水蒸气压(Po)之比,即Aw=P/Po。纯水的Aw=1
;无水食品的Aw=0。由此可见,食品的Aw值在0~1之间。表ll-l给出了不同类群微生物生长的最低Aw值范
围。从表中可以看出,食品的Aw值在0.60以下,则认为微生物不能生长。一般认为食品Aw值在,0.64以下
,是食品安全贮藏的防霉含水量。
新鲜的食品原料,例如鱼、肉、水果、蔬菜等含有较多的水分,Aw值一般在0.98~0.99,适合多数微
生物的生长,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很容易发生腐败变质。为了防止食品变质,最常用的办法,就是降低
食品的含水量,使Aw值降低至0.70以下,这样可以较长期地进行保存。许多研究报道,Aw值在0.80~0.85
之间的食品,一般只能保存几天;Aw值在0.72左右的食品,可以保存2~3个月;如果Aw在0.65以下,则可
保存l~3年。
在实际中,为了方便也常用含水量百分率来表示食品的含水量,并以此作为控制微生物生长的一项衡
量指标。例如为了达到保藏目的,奶粉含水量应在8%以下,大米含水量应在13%左右,豆类在15%以下
,脱水蔬菜在14%~20%之间。这些物质含水量百分率虽然不同,但其Aw值约在0.70以下。
(4)食品的渗透压。渗透压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一定的关系。如将微生物置于低渗溶液中,菌体吸
收水分发生膨胀,甚至破裂;若置于高渗溶液中,菌体则发生脱水,甚至死亡。一般来讲,微生物在低渗
透压的食品中有一定的抵抗力,较易生长,而在高渗食品中,微生物常因脱水而死亡。当然不同微生物种
类对渗透压的耐受能力大不相同。
绝大多数细菌不能在较高渗透压的食品中生长,只有少数种能在高渗环境中生长。如盐杆菌属
(Halobacterium)中的一些种,在20%~30%的食盐浓度的食品中能够生活;肠膜明串珠菌能耐高浓度糖
。而酵母菌和霉菌一般能耐受较高的渗透压。如异常汉逊氏酵母(Hansenula anomala)、鲁氏酵母
(Saccharomyces rouscii)、膜毕赤氏酵母(Pichia membranafaciens)等能耐受高糖,常引起糖浆、果酱
、果汁等高糖食品的变质。霉菌中比较突出的代表是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青霉属、芽枝霉
属等。
食盐和糖是形成不同渗透压的主要物质。在食品中加入不同量的糖或盐,可以形成不同的渗透压。所
加的糖或盐越多,则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食品的Aw值就越小。通常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常用盐腌
和糖渍方法来较长时间地保存食品。
(5)食品的存在状态。完好无损的食品,一般不易发生腐败。如无破碎和伤口的马铃薯、苹果等,可
以放置较长时间。如果食品组织溃破或细胞膜碎裂,则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而发生腐败变质。
11.1.1.2 微生物
在食品发生腐败变质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微生物。如果某一食品经过彻底灭菌或过滤除菌,则
食品长期贮藏也不会发生腐败。反之,如果某一食品污染了微生物,一旦条件适宜,就会引起该食品腐败
变质。所以说,微生物的污染是导致食品发生腐败变质的根源。
能引起食品发生腐败变质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主要有细菌、酵母和霉菌。一般情况下细菌常比酵母菌
占优势。在这些微生物中,有病原菌和非病原菌,有芽孢和非芽孢菌,有嗜热性、嗜温性和嗜冷性菌,有
好气或厌气菌,有分解蛋白质、糖类、脂肪能力强的菌。现将容易引起不同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概括为
⑦ “近”的繁体字是怎么写
“近”的繁体字还是“近”。
⑧ 如何利用传感器技术识别食品是否进入临保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不仅限于营养,更要求健康。目前大多数包装类食品都会添加防腐剂,防腐剂等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无益,因此人们现在更多的选择新鲜的食品。在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下,食品剩余是必不可免的,比如一些未制作的新鲜食品,一些剩饭剩菜。这类食品在一定的存放时间后是会腐败变质。因此,有针对性的指定控制措施以食品腐败,就显得尤其重要。
以上三种测量中,在日常生活中,最适合人们使用的方法是化学测量,实时的测量存放食物环境中的有毒气体,比如三甲胺、H2S等气体。一般存放食物的环境无非就是食物柜、冰箱等等。在这些环境中要测量这些气体,则需要添加带传感器的控制器,这样就可以实时监测到食品是否腐败,并且都够及时报警从而不污染食物柜或冰箱中的其他食物。
日本费加罗的空气质量传感器TGS2603对于这类气体的微量测量有着较高的灵敏性,有着寿命长,易使用,体积小,灵活性好等优点。
空气检测传感器测量范围:1-30ppm
电路电压:5V±0.2V DC
灵敏度(电阻比):< 0.5
传感器加热器电压:5V±0.2V(AC/DC)
对胺系列以及含硫的气味(如食物异味)有高敏感度;可用于空气质量监测,空气清新机控制,通风控制及除臭器控制等应用。
⑨ 贪污腐败量刑标准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二)个人贪污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三)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四)个人贪污数额不满五千元,情节较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在量刑时,只要贪污金额上十万,可以选择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这里自由裁量的空间确实很大,通常要看犯罪的具体情节(数额,手段,次数,赃款是否追回,等等),另外,自首立功等情节也是从轻减轻的原因这两年还来有个趋势,对于贪污受贿类犯罪,即使数额特别巨大,也不一定判处死刑。这与国际环境有关,也反映了我国对人权的保护,毕竟贪污受贿罪行再恶劣,也只是侵犯了财产权利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用剥夺生命权的方式来惩罚就有点不对称。
⑩ 霉菌和酵母菌的测定还有什么方法
霉菌和酵母菌介绍及检测方法
一、霉菌和酵母菌介绍:
霉菌和酵母菌及其检验酵母菌是真菌中的一大类,通常是单细胞,呈圆形,卵圆形、腊肠形或杆状。霉菌也是真菌,能够形成疏松的绒毛状的菌丝体的真菌称为霉菌。
霉菌和酵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并可作为食品中正常菌相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人们利用某些霉菌和酵母加工一些食品,如用霉菌加工干酪和肉,使其味道鲜美;还可利用霉菌和酵母酿酒、制酱;食品、化学、医药等工业都少不了霉菌和酵母。但在某些情况下,霉菌和酵母也可造成中腐败变质。由于它们生长缓慢和竞争能力不强,故常常在不适于细菌生长的食品中出现,这些食品是pH低、湿度低、含盐和含糖高的食品、低温贮藏的食品,含有抗菌素的食品等。由于霉菌和酵母能抵抗热、冷冻,以及抗菌素和辐照等贮藏及保藏技术,它们能转换某些不利于细菌的物质,而促进致病细菌的生长;有些霉菌能够合成有毒代谢产物-霉菌毒素。霉菌和酵母往往使食品表面失去色、香、味。例如,酵母在新鲜的和加工的食品中繁殖,可使食品发生难闻的异味,它还可以使液体发生混浊,产生气泡,形成薄膜,改变颜色及散发不正常的气味等。因此霉菌和酵母也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菌,并以霉菌和酵母计数来制定食品被污染的程度。目前已有若干个国家制订了某些食品的霉菌和酵母限量标准。我国已制订了一些食品中霉菌和酵母的限量标准。
二、检验方法:
霉菌和酵母的计数方法,与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基本相似。主要步骤为:将样品制作成10倍梯度的稀释液,选择3个合适的稀释度,吸取1mL于平皿,倾注培养基后,培养观察,计数。对霉菌的计数,还可以采用显微镜直接镜检计数的方法。
具体检测标准参见:
GB4789.15-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三、说明:
1.样品的处理。为了准确测定霉菌和酵母数,真实反映被检食品的卫生质量,首先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对大的固体食品样品,要用灭菌刀或镊子从不同部位采取试验材料,再混合磨碎。如样品不太大,最好把全部样品放到灭菌均质器杯内搅拌2min。液体或半固体样品可用迅速颠倒容器25次来混匀。
2.样品的稀释:为了减少榈稀释倍数的误差,在连续递增稀释时,每一稀释度应更换一根吸管。在稀释过程中,为了使霉菌的孢子充分散开,需用灭菌吸管反复吹吸50次。
3.培养基的选择:在霉菌和酵母计数中,主要使用以下几种选择性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霉菌和酵母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用PDA作平板计数时,必项加入抗菌素以抑制细菌。
孟加拉红(虎红)培养基:该培养基中的孟加拉红和抗菌素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孟加拉红还可抑制霉菌菌落的蔓延生长。在菌落背面由孟加拉红产生的红色有助于霉菌和酵母菌落的计数。
高盐察氏培养基:粮食和食品中常见的曲霉和青霉在该培养基上分离效果良好,它具有抑制细菌和减缓生长速度快的毛霉科菌种的作用。
4.倾注培养。每个样品应选择3个适宜的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倾注2个平皿。培养基熔化后冷却至45℃,立即倾注并旋转混匀,先向一个方向旋转,再转向相反方向,充分混合均匀。培养基凝固后,把平皿翻过来放温箱培养。大多数霉菌和酵母在25-30℃的情况下生长良好,因此培养温度25~28℃。培养3d后开始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共培养5d观察记录结果。
5.菌落计数及报告:选取菌落数10~15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板,取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乘以稀释倍数报告。固体检样以g为单位报告,液体检样以mL 单位报告。关于稀释倍数的选择可参考细菌菌落总数测定。
6.霉菌直接镜检计数法:对霉菌计数,可以采用直接镜检的方法进行计数。
在显微镜下,霉菌菌丝具有如下特征:
平行壁:霉菌菌丝呈管状,多数情况下,整个菌丝的直径是一致的。因此在显微镜下菌丝壁看起来象两条平行的线。这是区别霉菌菌丝和其他纤维时最有用的特征之一。
横隔:许多霉菌的菌丝具有横隔,毛霉、根霉等少数霉菌的菌丝没有横隔。
菌丝内呈粒状:薄壁、呈管状的菌丝含有原生质,在高倍显微镜下透过细胞壁可见其呈粒状或点状。
分枝:如菌丝不太短,则多数呈分枝状,分枝与主干的直径几乎相同,有分枝是鉴定霉功得出可靠的特征之一。
菌丝的顶端:常呈钝圆形。无折射现象。
凡有以上特征之一的丝状均可判定为霉菌菌丝。
观察视野中有无菌丝,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阳性视野。
一根菌丝长度超过视野直径1/6;
一根菌丝长度加上分枝的长度超过视野直径1/6;
两根菌丝总长度超过视野直径1/6;
三根菌丝总长度超过视野直径1/6;
一丛菌丝可视为一个菌丝,所有菌丝(包括分枝)总长度超过视野直径1/6。
根据对所有视野的观察结果,计算阳性视野所占比例,并以阳性视野百分数(%)报告结果。计算公式:
每件样品阳性视野(%)=(阳性视野数 / 观察视野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