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几种方法测电阻说一下各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和特点。
简述如下:
①伏安法测电阻:电路如下图。闭合开关后,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和I,则被测电阻Rx=U/I。这种接法叫外接法,电压表的示数是准确的,电流表的示数略大于Rx中的实际电流。只有当电压表的内阻远远大于Rx时,流入电压表的电流才可以忽略不计。(当Rx的阻值与电压表内阻接近时,可考虑用内接法。但内接法测的电压略小于Rx两端的实际电压。)
不论何种方法,实际上就是欧姆定律的应用。
2. 锂电池的内阻怎样测量
内阻无法用一般的方法进行精确测量。 行业应用中,电池内阻的精确测量是通过专用设备来进行的。
目前行业中应用的电池内阻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直流放电内阻测量法。
根据物理公式R=V/I,测试设备让电池在短时间内(一般为2-3秒)强制通过一个很大的恒定直流电流(目前一般使用40A-80A的大电流),测量此时电池两端的电压,并按公式计算出当前的电池内阻。
这种测量方法的精确度较高,控制得当的话,测量精度误差可以控制在0.1%以内。
但此法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1)只能测量大容量电池或者蓄电池,小容量电池无法在2-3秒钟内负荷40A-80A的大电流;
(2)当电池通过大电流时,电池内部的电极会发生极化现象,产生极化内阻。故测量时间必须很短,否则测出的内阻值误差很大;
(3)大电流通过电池对电池内部的电极有一定损伤。
2、交流压降内阻测量法。
因为电池实际上等效于一个有源电阻,因此给电池施加一个固定频率和固定电流(目前一般使用1KHZ频率,50mA小电流),然后对其电压进行采样,经过整流、滤波等一系列处理后通过运放电路计算出该电池的内阻值。
交流压降内阻测量法的电池测量时间极短,一般在100毫秒左右,几乎是一按下测量开关就测完了。
这种测量方法的精确度也不错,测量精度误差一般在1%-2%之间。
此法的优缺点:
(1)使用交流压降内阻测量法可以测量几乎所有的电池,包括小容量电池。笔记本电池电芯的内阻测量一般都用这种办法。
(2)交流压降测量法的测量精度很可能会受到纹波电流的影响,同时还有谐波电流干扰的可能。这对测量仪器电路中的抗干扰能力是一个考验。
(3)用此法测量,对电池本身不会有太大的损害。
(4)交流压降测量法的测量精度不如直流放电内阻测量法。在某些内阻在线监控的应用中,只能采用直流放电测量法而无法采用交流压降测量法。
3、测试仪器的元件误差及测试用的电池连接线问题。
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方法,都存在一些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测试仪器本身的元件误差和用于连接电池的测试线缆问题。因为要测量的电池的内阻很小,线路的电阻就要考虑进去了。一条短短的从仪器到电池的连接线本身也存在电阻(大约也是微欧级),还有电池与连接线的接触面也存在接触电阻,这些因素必须都在仪器的内部事先做好误差调节。
所以,正规的电池内阻测试仪一般都配有专用的连接线和电池固定架子。
3. 充电电池内阻怎么测试
目前行业中应用的电池内阻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直流放电内阻测量法。 根据物理公式R=V/I,测试设备让电池在短时间内(一般为2-3秒)强制通过一个很大的恒定直流电流(目前一般使用40A-80A的大电流),测量此时电池两端的电压,并按公式计算出当前的电池内阻。 这种测量方法的精确度较高,控制得当的话,测量精度误差可以控制在0.1%以内。 但此法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1)只能测量大容量电池或者蓄电池,小容量电池无法在2-3秒钟内负荷40A-80A的大电流; (2)当电池通过大电流时,电池内部的电极会发生极化现象,产生极化内阻。故测量时间必须很短,否则测出的内阻值误差很大; (3)大电流通过电池对电池内部的电极有一定损伤。 2、交流压降内阻测量法。 因为电池实际上等效于一个有源电阻,因此我们给电池施加一个固定频率和固定电流(目前一般使用1KHZ频率,50mA小电流),然后对其电压进行采样,经过整流、滤波等一系列处理后通过运放电路计算出该电池的内阻值。 交流压降内阻测量法的电池测量时间极短,一般在100毫秒左右,几乎是一按下测量开关就测完了。呵呵。 这种测量方法的精确度也不错,测量精度误差一般在1%-2%之间。
此法的优缺点: (1)使用交流压降内阻测量法可以测量几乎所有的电池,包括小容量电池。笔记本电池电芯的内阻测量一般都用这种办法。 (2)交流压降测量法的测量精度很可能会受到纹波电流的影响,同时还有谐波电流干扰的可能。这对测量仪器电路中的抗干扰能力是一个考验。 (3)用此法测量,对电池本身不会有太大的损害。 (4)交流压降测量法的测量精度不如直流放电内阻测量法。在某些内阻在线监控的应用中,只能采用直流放电测量法而无法采用交流压降测量法。
4. 测电阻的N种方法
电阻的测量是电工测量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测量,许多地方都需要用到它。如判断电路的通断、精确测量被测电阻的阻值、了解绝缘电阻的数值是否满足要求,掌握接地电阻的阻值等。正确而便捷的选择合适的测量仪表及设备是电力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
一、认识电阻的分类
工程中测量的电阻值一般在1×10-6Ω)~1×1012Ω的范围内。
为了选用合适的测量电阻的方法,以达到减小测量误差的目的,通常将电阻按阻值的大小分为三类:
1Ω以下为小电阻;1Ω~100kΩ为中电阻;100kΩ以上为大电阻。
二、常用电阻测量方法
1)直接法:采用直读式仪表如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电阻的方法称为直接法。
2)比较法:采用比较仪表如直流电桥测量电阻的方法称为比较法。
3)间接法:先测量与电阻有关的量,然后通过相关公式计算出被测电阻的方法称为间接法。常见的例如,伏安法测量电阻。
三、常用电阻测量仪表
按所使用的仪表分类分为:万用表法、伏安法、兆欧表法、单臂电桥法、双臂电桥法、接地电阻表法等。
5. 怎么测量电池的电阻大小求专业讲解!
可以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的测量。具体过程如下:
1、首先需要将万用用笔两只表笔接在电阻和地线上,分红线和黑线,如图。
(5)简述内阻测量的两种方法扩展阅读:
万用表的使用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万用表之前,应先进行“机械调零”,即在没有被测电量时,使万用表指针指在零电压或零电流的位置上。
2、在使用万用表过程中,不能用手去接触表笔的金属部分,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人身安全。
3、在测量某一电量时,不能在测量的同时换档,尤其是在测量高电压或大电流时 ,更应注意。否则,会使万用表毁坏。如需换挡,应先断开表笔,换挡后再去测量。
4、万用表在使用时,必须水平放置,以免造成误差。同时,还要注意到避免外界磁场对万用表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万用表
6. 如何测量仪器仪表的内阻
在实验室中,和测电流、电压一样,我们通常用万能表测电阻。那和测电流一样,测量电阻我们也要把握三大点:一、调档位;二、归零数据;三、选择倍率。具体如何测呢,我们来细分一下具体步骤。
万能表图
【万能表测电阻步骤】
第一步:调整档位
万能表既可以测电流、电压,又可以测电压,所以我们在测电阻时要先把档位调整到测量电阻的欧姆档,常见的有×1,×10,×100,×1000四个档位。如下图红圈部分:
第二步:归零数据
我们在使用万能表测电阻前,首先需要归零数据。不然可能导致测量结果有误差。
这里要注意:我们测电流时,指针从左边开始计0,从左往右数值越来越大。但是测电阻时正好相反,归零在右边。
【具体归零方法】
通过红、黑两只笔插入对应的孔中,红对应“+”,黑对应“-”。如果两个表笔头对接时,查看指针是否在零的位置,如不在,则先分来量只表笔,然后用小螺丝刀等工具转动表盘下的定位螺丝,以此调整到机械零位。
第三步:选择倍率
选择合适的倍率档,尽量是指针读数定位在表盘中间,这样读数更精确。比如电阻R=40Ω,应该选 “×1档”,这样指针主要显示在中间,示数较清楚。如果选择 “×10档”,相当于指针将指在示数为400的位置,在表盘上偏右。读数难以精确。
这里要注意:如果不知道电阻的大概区间,可以选择性调试倍率档位,当调试到指针显示在表盘中间区,就比较合适了。
7. 测量表头内阻的方法有几种,其原理是什么
1)测量电流表内阻的电路所示.
(2)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电流表的内阻,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R1阻值0~10 Ω,额定电流2 A;电阻箱R.阻值0~99.9 Ω.因为作分压器使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阻值较小的.另外,由于本实验中,电流表的内阻约40Ω,故电阻箱选0-99Ω.
(3)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4)如果提高电池的电动势,用此电路测出的电流表的内阻的误差将减小.
取干电池一个(1.5V),电位器一个(最好是直线型的),约二、三十K的阻值。把表与它们串联起来(刚开始,把电位器阻值调至最大位置)。调节电位器,使电表满度。然后再在电表两端并联上一个电阻箱,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表指针正好回指在表的中心刻度上。此时电阻箱所指示的阻值,就是该电表的内阻。
8. 常见几种电阻测量方法
1. 使用电阻表,完全脱离电路,直接测量。
2. 在直流稳压状态下,在线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流过电阻的电流,根据电阻=电压/电流,计算出电阻值。
3. 测量电池内阻:
外接已知电阻,测量已知电阻两端电压和流过的电流,计算电池内阻=(电池电动势-已知电阻两端电压)/电流
4. 使用电桥电路,测量计算精密电阻。
9. 测电表内阻的方法
电流表是指用来测量交、直流电路中电流的仪表。在电路图中,电流表的符号为“圈A”。电流值以“安”或“A“为标准单位。本文主要介绍一下关于电流表内阻的大小,一起来了解关于测电流表内阻的几种方法。
电流表内阻是多少
1、微安表------内阻约几百Ω 越大 越灵敏 也越贵 比如 插座上的指示表头----只2-3元
2、毫安表------内阻约几Ω 同样 越大 越灵敏 也越贵
3、安培表-----内阻约0.几Ω 需看量程了
有些问题 有时把它抽象成理想电流表,认为内阻为零。
电流表内阻是多少_测电流表内阻的几种方法
测电流表内阻的几种方法
一、利用伏安法,测量电流表的满偏电压Ug,算出内电阻Rg
电流表满偏电压Ug按如图1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待测电流表G和毫伏表mv并联,R为保护电阻,R0为滑动变阻器。测量时,r先置最大值,闭合开关K后,调节R0和r,使电流表G的指针达满偏。此时毫伏表上的读数就是电流表的满偏电压Ug,则电流表的内电阻Rg为:
电流表内阻是多少_测电流表内阻的几种方法
其中Ig就是电流表的满偏刻度值。
该实验电路图采用分压式电路,如果保护电阻r的阻值足够大,也可简化为如图2所示电路测量。其中R可用电位器(阻值约为10KΩ)。测量方法同上。
电流表内阻是多少_测电流表内阻的几种方法
二、替代法
1、电流等效替代法
如图3所示电路,G为待测电流表,G0为辅助电流表,量程与G相同或稍大一些,r为保护电阻,R0为滑动变阻器,K1为单刀开关,K2为单刀双掷开关。测量时,r先置最大,闭合开关K1,K2扳至1端接通电流表G,调节R0与r,使辅助电流表G0的指针达到接近满偏量程的某一刻度值(注意I不能大于电流表G的量程)。然后把电阻箱R的阻值置于最大值,K2扳至2端接通电阻箱R,逐渐减小电阻箱的阻值,当调节到辅助电流表G0的指针仍指到原来的刻度值I时,电阻箱指示的阻值R就等于电流表G的内阻Rg,即
电流表内阻是多少_测电流表内阻的几种方法
2、 电压等效替代法: 如图4所示电路,mv为毫伏表作辅助电表用,其量程与待测电流表G的表头压降相同或稍大些,待测电流表G,电阻箱R通过单刀双掷开关K2分别与毫伏表mv并联。测量时,先闭合K1,K2扳至1端,调节滑动变阻器R0及r,使待测电流表指针接近满偏刻度值,毫伏表指针指在某一刻度值U。然后断开K1,电阻箱的阻值置于零值,K2扳至2端后,再闭合K1,逐渐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毫伏表指针仍指在原来的刻度值U,此时,电阻箱指示的阻值R就等于电流表的内阻Rg,即:
电流表内阻是多少_测电流表内阻的几种方法
三、半偏法
1、恒流半偏法:
如图5所示电路,待测电流表G与电阻箱R并联,再与监测电流表G0,保护电阻r串联,G0表的量程与G表的量程相同或稍大些。测量时,断开K2,闭合K1,调节滑动变阻器R0及保护电阻r,使待测电流表G达满偏,同时记下G0表上的读数I,当电流表G、G0表的精度不同时,读数Ig与I会有所差异。然后闭合开关K2,交替调节电阻箱R及变阻器R0,使电流表G的指针达半偏,而G0的读数保持为I不变。此时通过电阻箱R与G表的电流强度相等,均为Ig/2,则电流表内阻Rg与电阻箱的读数R相等,即:
电流表内阻是多少_测电流表内阻的几种方法
若该实验不采用分压式电路,保护电阻用电位器R(阻值约为10KΩ),也不用辅助电表G0,如图5所示。测量时,电位器R先置最大值,K2断开,闭合K1,调节R使电流表G达到满偏,并保持R不变。再闭合K2,调节R0的阻值,使电流表G指针达半偏,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0,当满足R»R0时,则电流表的内阻就等于R0,即:
电流表内阻是多少_测电流表内阻的几种方法
教材中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来测量电流表内阻的。
2、 恒压半偏法(一):
如图7所示电路,采用分压式电路,待测电流表G与电阻箱R串联后再与毫伏表并联。r为保护电阻,R0为滑动变阻器。测量时,r先置最大值,电阻箱R的阻值调节在一个较小的数值R1。闭合K,调节R0及r,使电流表并联。r为保护电阻,R0为滑动变阻器。测量时,r先置最大值,电阻箱R的阻值调节在一个较小的数值R1。闭合K,调节R0及r,使电流表指针满偏,即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强度为Ig,记下此时毫伏表读数UAB。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电流表内阻是多少_测电流表内阻的几种方法
然后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和滑动变阻器R0的滑动触头,使电流表指针达到半偏,而毫伏表上的读数UAB保持不变(即A、B两点间的电压不变)。此时电阻箱上指示的阻值为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