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测量液体粘度系数方法

测量液体粘度系数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30 02:38:37

如何用毛细管法测定液体粘度

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黏度法)有对如何用毛细管法测定液体粘度的具体描述.此外毛细管粘度测定法血液粘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高聚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2.掌握毛细管黏度计的使用方法,测定聚合物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
(技能要求:掌握封闭式毛细管粘度计的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作图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黏度是液体流动时内摩擦力大小的反映.纯溶剂黏度反映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力效应,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是体系中溶剂分子间、溶质分子间及他们相互间内摩擦效应之和.
增比黏度ηsp定义为:
ηsp=(ŋ- ŋ0)/ŋ0= ŋr-1
η为聚合物溶液的黏度;ŋ0为纯溶剂黏度;ŋr为相对黏度
比浓黏度ηsp/c和比浓对数黏度(ln ŋr)/c与高分子溶液浓度c的关系为:
ηsp/c=[η]+k1[η]2c
(ln ŋr) /c=[η]+k2[η]2c
其中:[η]为特征黏度;反映了无限稀溶液中溶液分子与高分子间的内摩擦效应,它决定与溶剂的性质和聚合物的形态及大小.
对同一聚合物,两直线方程外推所得截距[η]交于一点k1-k2=0.5;[η]值随聚合物的摩尔质量有规律变化.
特征黏度与聚合物摩尔质量的关系为:
[η]=k*Mηα
式中:Mη为黏均相对分子质量;k和α是温度,聚合物及溶剂性质有关的常数.
本实验采用毛细管法,当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毛细管黏度计时,遵守公式:η/ρ=πhgr4t/8LV-mV/8πLt
式中:η为液体黏度;ρ为液体密度;L为毛细管长度;r为毛细管半径;t为体积V的液体流经毛细管的时间;h为流过毛细管液体的平均液柱高度;g为重力加速度;m为动能校正系数(当V/r〈〈1时,m=1)
对某一给定毛细管黏度计,式可改写为:
η/ρ=A*t-B/t
式中,当B〈1,t〉100s时,第二项可以忽略.通常测定在稀溶液中进行(c〈1g/ml),溶剂与溶液密度近似相等,则有:
ŋr= ŋ/ŋ0= t/t0
式中t和t0分别为溶液和纯溶剂的流出时间.实验中,测出不同浓度下聚合物对应的相应的相对黏度,可求出ηsp、ηsp/c、(ln ŋr) /c.以ηsp/c或(ln ŋr) /c对c作图用外推法可求[η].在已知k,α值条件下,可由[η]=K*Mηα计算聚合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恒温槽;乌式黏度计;10mL吸量管2支;3号砂芯漏斗2支;100mL
容量瓶2个;秒表.
2.试剂:
正丁醇(AR);无水乙醇(AR).
0.500g/100mL聚乙烯醇水溶液:准确称取聚乙烯醇0.500g于烧杯中,加60mL蒸馏水,稍稍加热使其溶解,冷至室温,倾洗入100mL容量瓶中,滴加10滴正丁醇(消泡剂).在25oC恒温下,加水稀释至100mL.用砂芯漏斗(3号)过滤溶液.

乌式黏度计

四、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
打开仪器电源及制冷开关,将温度设定为250C,待温度恒定后在测量.
2.聚合物溶液粘度流出时间ti
(1)在粘度计中注入10mL聚合物溶液;
(2)测量时,将粘度计沿d管一侧放倒,使计内溶液由b球全
部进入a球,再慢慢顺时针抬起粘度计45度角度,使a球溶液顺利
流入定体积c球,并注满.此时可将粘度计竖直,多余溶液及液
表面气泡由f管流入b球,观察记录液面通过e1、e2刻度线时所用
的时间,即为要测得ti(平行测量2次,偏差〈 0.5秒);

(3)再向粘度计原溶液中依次加入5mL、10 mL水,测量其ti.
3.水粘度流入时间t0的测量
用二次水洗粘度计3次,再向粘度计中注入1 0 mL左右的二次水,同步骤1测其流出时间t0(平行测量2次,偏差〈 0.5秒).
4.粘度计最后清洗处理
测完后,倾净计内水,使管内尽量不要有残余水珠,将计内废液倒入回收瓶中,去开粘度计活塞,侧到放置于实验台上.
五、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t1
t2
t(平均)
C
ŋr
ηsp
ηsp/c
lnηr/c

纯聚乙烯醇
2’03”25
2’03”34
2’03”35
0.5
1.553
0.553
1.106
0.680

加5mL水
1’42”88
1’43”12
1’43”00
0.33
1.297
0.297
0.980
0.800

加10mL水
1’34”34
1’34”19
1’34”27
0.20
1.187
0.187
0.900
0.850

二次水10 mL
1’19”43
1’19”41
1’19”42

根据实验数据以ηsp/c对c作图,以(ln ŋr) /c对c作图:

如上,图知[η]=0.8767,再由[η]=K*Mηα可求出Mη
Mη=([η]/K)1/α=(0.8767/0.0002) 1/0.76=61931.0
分析:图中不是所有点均在直线上,原因是实验过程中两个人记录数据产生误差;作图时会产生误差.
六、实验注意事项:
(1)粘度计必须洁净,高聚物溶液中若有絮状物不能将它移入粘度计中.
(2)实验过程中恒温槽的温度要恒定,溶液每次稀释恒温后才能测
(3)粘度计要垂直放置.实验过程中不要振动粘度计.
(4)实验前应先将温度设定为250C,然后再进行实验操作.
(5)每次向球中倒液体时不能留有气泡.
七、思考题
1. 高聚物的特征黏度与纯溶剂的黏度为什么不相等?
答:纯溶剂黏度反映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力效应,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则是体系中溶剂分子间、溶质分子间及他们相互间内摩擦效应之总和.
2. 用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高聚物留经毛细管的时间为什么要大于100s?
答:对于某一给定毛细管黏度计,在η/ρ=A∙t-B/t中,当B100s 时,第二项可忽略.
八、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我了解了高聚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掌握了毛细管黏度计的使用方法,测定聚合物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学会了封闭式毛细管粘度计的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作图处理方法.
,国内外用于血液粘度测定的方法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毛细管粘度测定法,另一类是旋转式粘度测定法.
(1)毛细管粘度测量法:根据泊肃叶定律,液体流经毛细管时,将遵循下列公式:Q=πr4∆P/8ηLL,式中的流量Q也等于V/t,V为流经毛细管的容积,t为流动的时间,代人泊肃叶公式:Q=πr4∆P/8LV.将一定容量的液体流过一定长度的毛细管,则式中丌、r、AP、L、V均为已知数,因此通过测定液体流经毛细管的时间t即可计算出液体粘度η.一般情况下,液体在毛细管中流动是靠其自身重力驱动,其切变率不仅受管长与半径的影响,而且还与驱动压密切相关.驱动压随着液体的通过而不断减小,切变率也将随之不断的降低.血浆屑牛顿型流体,其粘度与切变率关系不大,因此,毛细管粘度测定方法只适用血浆粘度的测定.用此类方法设计的粘度计多为毛细玻璃管粘度计,其制造较容易,操作简单、售价低廉,精确度也较高,已为临床和实验室广泛使用,其主要缺点是不适用于全血粘度的测定.
(2)旋转式粘度测量方法:其测量粘度的原理是以一个能以不同转速主动旋转的物体,通过对被测液体的作用、带动与其有同轴心的另一个物体被动地旋转并产生一定大小的力阻,只要知道主动旋转物体的几何形状,旋转速度以及被动旋转物体所产生的力距大小,就可以计算出被测液体所受的切应力和产生的切变率,利用公式η=τ/γ,即可计算出被测液体的粘度(式中η为粘度、τ为切应力、γ为切变率).利用此原理制造的粘度计为旋转粘度计.目前常用的有锥板式粘度计和圆桶式粘度计.此类粘度计的主要结构为一旋转的圆桶或圆板和同轴心的内层圆桶或圆锥,两者之间狭窄的缝隙为被测液体样品,内层圆桶或圆锥靠金属扭丝K悬吊起来.此类粘度计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通过改变旋转速度改变切变率,可以测量很广范围内切变率(0.04-4000S-1)下的液体粘度.此外,两旋转物体间缝隙很小,故很少的液体样品即可测量,并有很高的精确度,尤其适用于全血粘度的测量.
有关粘度的指标:粘度的国际单位为毫帕斯卡·秒(mPa·S).
(1) 表观粘度(apparent viscosity):指非牛顿流体在某一切变率下测得的实际粘度.
(2)相对粘度(relativeviscosity):是指两种粘度的比值,故为一无量纲的量.血液的相对
粘度是全血粘度与血浆粘度的比.
(3)还原粘度(reced viscosity):是全血粘度与红细胞比容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RV=ηb-1/Ht式中RV为还原粘度,η为全血粘度,Ht为红细胞比容.还原粘度实际是指红细胞为1%时的血液粘度,这样可排除比容因素对血液粘度的影响,便于分析其它因素对血液粘度的影响.
(4)比粘度:是指被测液体的粘度与标准参照液粘度的比值,通常以水或生理盐水作标准参照液,全血或血浆比粘度是全血或血浆粘度与水粘度的比值,比粘度也是一无量纲的量.

㈡ 粘度的测定方法是什么

运动粘度:在温度t℃时运动粘度用符号γ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运动粘度单位为斯,即每秒平方米(m2/s),实际测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单位为每秒平方毫米(即1cst=1mm2/s)。运动粘度广泛用于测定喷气燃料油、柴油、润滑油等液体石油产品深色石油产品、使用后的润滑油、原油等的粘度,运动粘度的测定采用逆流法。

动力粘度:ηt是二液体层相距1厘米,其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相对移动速度为1厘米/秒时所产生的阻力,单位为克/里米·秒,1克/厘米·秒=1泊,通常工业上动力粘度单位用泊来表示。

(2)测量液体粘度系数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仪器的性能指标必须满足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度要求。使用中的仪器要进行周期检定,必要时(仪器使用频繁或处于合格临界状态)要进行中间自查以确定其计量性能合格系数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否则无法获得准确数据。

测量容器(外筒)的选择。对于双筒旋转粘度计要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不同的转子(内筒)匹配相应的外筒,否则测量结果会偏差巨大。对于单一圆筒旋转粘度计原理上要求外筒半径无限大,实际测量时要求外筒即测量容器的内径不低于某一尺寸。

㈢ 测量液体粘滞系数还有什么方法

比较测量
往都利用(1)式,测Rt、、ΔP、L、V等量,代公式求解,误差比较η=πR4ΔPt8VL(1)(其R细管半径;L管;ΔP管两端压强差;若流细管流体体积Vη流体粘滞系数,流速接近稳定条件,流细管流体体积V,经间t)采用间接比较:即控制同流体某些相同条件进行实验测量(比:让同流体相同体积通同根细管),利用公式进行比较,消相同物理量,要测量少数物理量即计算实验结

㈣ 请问怎么检测液体粘度

工程上是取一定量的液体放仪器里,计全部液体从仪器里流出的时间。
泥浆,沙浆,都是这么计的。方便,快捷。仪器也很简单,12百块钱。
单位是S秒

㈤ 溶液的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测定液体粘度主要有哪些方法

1.测低粘度,比如和水差不多,花几块钱去药店买一盒补钙的口服液,把口服液扔掉,就要那个细吸管,然后让待测液体流过那个吸管,看时间和吸管直径(直径太小用游标卡尺量),算出粘度。
2.测中低粘度,买一个五块钱的小漏斗,五块钱的甘油(药店买),测甘油和待测液体流过的时间之比,算出粘度(甘油20℃是1.499Pa.s,30℃是0.945Pa.s)
3.测中高粘度,去五金店买点不锈钢珠,实在找不到就用跳棋,买个大杯子装满待测液体,把珠子扔进去,拿尺子量杯子高度,看表算出珠子沉入速度,结合珠子密度(不锈钢7.85g/cm3,跳棋玻璃2.7g/cm3)和直径(卡尺量),算出粘度
4.测高粘度,买钉子和砝码,没砝码用称好重量的平整铁块也行,看钉子加砝码的重量下压入试样的速度,结合钉子直径算出粘度,此法需要粘度特高,看起来接近半固体的。
以上具体计算需要各种参数,按你准备的实际情况自行网络查公式计算。

㈥ 如何用创新的方法测量液体粘度

如何用创新的方法测量液体粘度
粘度的定义为一对平行板,面积为A,相距dr,板间充以某液体。今对上板施加一推力F,使其产生一速度变化。
定义
由于液体的粘性将此力层层传递,各层液体也相应运动,形成一速度梯度/dr,称剪切速率,以r′表示。F/A称为剪切应力,以τ表示。剪切速率与剪切应力间具有如下关系:
(F/A)=η(/dr),
此比例系数η即被定义为液体的剪切粘度(另有拉伸粘度,剪切粘度平时使用较多,一般不加区别简称粘度时多指剪切粘度),故η=(F/A)/(/dr)=τ/r′。
将两块面积为1㎡的板浸于液体中,两板距离为1米,若在某一块板上加1N的切应力,使两板之间的相对速率为1m/s,则此液体的粘度为1Pa·s。
牛顿流体:符合牛顿公式的流体。 粘度只与温度有关,与切变速率无关, τ与D为正比关系。非牛顿流体:不符合牛顿公式τ/D=f(D),以ηa表示一定(τ/D)下的粘度,称表观粘度。

㈦ 粘度检测方法

1)运动粘度:在温度t℃时,运动粘度用符号γ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运动粘度单位为斯,即每秒平方米(m2/s),实际测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单位为每秒平方毫米(即 1cst=1mm2/s)。运动粘度广泛用于测定喷气燃料油、柴油、润滑油等液体石油产品深色石油产品、使用后的润滑油、原油等的粘度,运动粘度的测定采用逆流法(2)动力粘度:ηt是二液体层相距1厘米,其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相对移动速度为1厘米/秒时所产生的阻力,单位为克/里米·秒。1克/厘米·秒=1泊一般:工业上动力粘度单位用泊来表示。(3)条件粘度:指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计所测得的以条件单位表示的粘度,各国通常用的条件粘度有以下三种:①恩氏粘度又叫思格勒(Engler)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50℃、 80℃、100℃)下,从恩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试样所需的时间与蒸馏水在20℃流出相同体积所需要的时间(秒)之比。温度t时,恩氏粘度用符号Et表示,恩氏粘度的单位为条件度。②雷氏粘度即雷德乌德(Redwood)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雷氏度计流出5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为单位。雷氏粘度又分为雷氏1号(Rt表示)和雷氏2号(用RAt表示)两种。③赛氏粘度,即赛波特(sagbolt)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 100F、F210F或122F等)下从赛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单位。赛氏粘度又分为赛氏通用粘度和赛氏重油粘度(或赛氏弗罗(Furol)粘度)两种。上述三种条件粘度测定法,在欧美各国常用,我国除采用恩氏粘度计测定深色润滑油及残渣油外,其余两种粘度计很少使用。三种条件粘度表示方法和单位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图表进行换算。同时恩氏粘度与运动粘度也可换算,这样就方便灵活得多了。粘度的测定有许多方法,如转桶法、落球法、阻尼振动法、杯式粘度计法、毛细管法等等。对于粘度较小的流体,如水、乙醇、四氯化碳等,常用毛细管粘度计测量;而对粘度较大流体,如蓖麻油、变压器油、机油、甘油等透明(或半透明)液体,常用落球法测定;对于粘度为0.1~100Pas范围的液体,也可用转筒法进行测定。

㈧ 怎么测液体黏度,除了用落球法

我是广州市艾安得仪器有限公司天津办事处的潘先生,我公司是AND粘度计的厂家,我给你一些答案,你可以参考一下。

粘度(Viscosity) 为流体在流动中所产生的内部摩擦阻力,其大小由物质种类、温度、浓度等因素决定。其单位是帕·秒(Pa·s)或毫帕·秒(mPa·s)。粘度作为物理特性的一种,其在诸多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为什么要做粘度的测量呢?”成千上万的做相关实验的研究人员告诉我们,它可以提供给我们数据,对于预测产品生产过程的工艺控制、输送性以及产品在使用时的操作性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将流动着的液体看作许多相互平行移动的液层, 各层速度不同,形成速度梯度(dv/dx),这是流动的基本特征.(见图4-1)这里贴不了图,你要看的话可以联系我。

由于速度梯度的存在,流动较慢的液层阻滞较快液层的流动,因此.液体产生运动阻力.为使液层维持一定的速度梯度运动,必须对液层施加一个与阻力相反的反向力.
在单位液层面积上施加的这种力,称为切应力τ(N/m2).
切变速率(D) D=d v /d x (S-1)
切应力与切变速率是表征体系流变性质的两个基本参数
牛顿以图4-1的模式来定义流体的粘度。两不同平面但平行的流体,拥有相同的面积”A”,相隔距离”dx”,且以不同流速”V1”和”V2”往相同方向流动,牛顿假设保持此不同流速的力量正比于流体的相对速度或速度梯度,即:
τ= ηdv/dx =ηD(牛顿公式) 其中η与材料性质有关,我们称为“粘度”。
粘度定义:将两块面积为1m2的板浸于液体中,两板距离为1米,若加1N的切应力,使两板之间的相对速率为1m/s,则此液体的粘度为1Pa.s。
牛顿流体:符合牛顿公式的流体。 粘度只与温度有关,与切变速率无关, τ与D为正比关系。
非牛顿流体:不符合牛顿公式 τ/D=f(D),以ηa表示一定(τ/D)下的粘度,称表观粘度。

粘度三种测定方法

粘度测定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条件粘度三种测定方法。
(1)动力粘度:ηt是二液体层相距1厘米,其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相对移动速度为1厘米/秒时所产生的阻力,单位为克/里米·秒。1克/厘米·秒=1泊一般:工业上动力粘度单位用泊来表示。
(2)运动粘度:在温度t℃时,运动粘度用符号γ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运动粘度单位为斯,即每秒平方米(m2/s),实际测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单位为每秒平方毫米(即 1cst=1mm2/s)。运动粘度广泛用于测定喷气燃料油、柴油、润滑油等液体石油产品深色石油产品、使用后的润滑油、原油等的粘度,运动粘度的测定采用逆流法。
(3)条件粘度:指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计所测得的以条件单位表示的粘度,各国通常用的条件粘度有以下三种:
①恩氏粘度又叫思格勒(Engler)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50℃、80℃、100℃)下,从恩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试样所需的时间与蒸馏水在20℃流出相同体积所需要的时间(秒)之比。温度tº时,恩氏粘度用符号Et表示,恩氏粘度的单位为条件度。
②赛氏粘度,即赛波特(sagbolt)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100ºF、F210ºF或122ºF等)下从赛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单位。赛氏粘度又分为赛氏通用粘度和赛氏重油粘度(或赛氏弗罗(Furol)粘度)两种。
③雷氏粘度即雷德乌德(Redwood)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雷氏度计流出5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为单位。雷氏粘度又分为雷氏1号(Rt表示)和雷氏2号(用RAt表示)两种。
上述三种条件粘度测定法,在欧美各国常用,我国除采用恩氏粘度计测定深色润滑油及残渣油外,其余两种粘度计很少使用。三种条件粘度表示方法和单位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图表进行换算。同时恩氏粘度与运动粘度也可换算,这样就方便灵活得多了。

如果还有问题TEL:022-28370107 潘先生

㈨ 测量液体的粘滞系数还有什么方法

比较法测量。
以往都是利用(1)式,测出Rt、、ΔP、L、V等量,代公式求解,误差比较大。η=πR4ΔPt8VL(1)(其中R为细管子的半径;L为管长;ΔP为管两端的压强差;若流过细管的流体体积为V。η为流体的粘滞系数,在流速接近稳定的条件下,流过细管的流体体积为V,经过的时间为t。)采用间接比较法:即控制不同的流体在某些相同的条件进行实验测量(比如:让不同的流体的相同的体积通过同一根细管),利用公式进行比较,消去相同的物理量。这样,只要测量少数的物理量即可计算出实验结果来。

㈩ 检测黏度的常用方法

1、
GB
2794—81
胶粘剂黏度测定方法(旋转黏度计法)本测定方法在环氧树脂生产及应用中已使用多年。多采用同济大学机电厂生产的NDJ-97型旋转式黏度计。适用于测量各种牛顿液体的绝对黏度和非牛顿液体的旋转表观黏度。它有三种单元测定器,每单元包括一个测定容器。附有若干只转子。根据试样黏度大小选用某单元测定容器和配套转子及转速,使读数在刻度盘的20%—85%范围内,将转子垂直浸入试样中心。使液面至转子液位标线。在(25±0.5)℃下测定。记录转子旋转(60±2)s时的指示数值。对高黏度试样记录(120±2)s时的读数。试验结果按仪器要求计算。应表明旋转黏度计的型号,转子编号,转速和测定温度。
2、
杯式黏度计法(GB
1723—79涂料黏度测定法)杯式黏度计又称涂—1杯和涂—4杯黏度计,是一类构造简单的黏度计。多用于黏度小的环氧树脂及环氧树脂胶液。其原理是从杯内通过规定的尺寸的底孔流出等体积的恒温液体的时间长短来判断黏度的大小,时间长黏度大,时间短则黏度小。所测数据不能互换。应表明杯号。涂—杯规定流体的体积为50ml。底孔孔径为φ5.6mm。孔长14.0mm;涂-4杯规定杯内流体流完断线为止,(约100ml),底孔孔径为φ4.0mm,孔长4.0mm。涂—1杯有水浴套,涂—4杯只测室温黏度。
操作要点:黏度杯和树脂试样,应在测试温度下恒温处理。堵好孔底,将恒温树脂试样倒入杯内至满并刮平。静置片刻使试样中的气泡逸出。抽开底孔时应立即用秒表计时。涂-1杯底孔下用量筒接收流出物,当刚达到50ml时,停秒表,记录时间。涂-4杯底孔下用150ml烧杯接收流出物。当流出物连续线中断成滴状时,停止秒表,记录时间,黏度以s表示。

阅读全文

与测量液体粘度系数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原中归纳的方法有什么局限性 浏览:508
灯具遥控安装方法 浏览:984
在家地震预警有哪些方法论 浏览:398
气缸圆柱度的检测方法 浏览:214
东风制动灯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309
简谐运动研究方法 浏览:123
幼儿异物吸入的抢救方法有哪些 浏览:210
开衫毛衣尺寸的经典计算方法 浏览:356
广电有线连接方法 浏览:826
局解血管的检查常用方法 浏览:987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833
写出五种植物的传播方法 浏览:97
治疗脾气差的最佳方法 浏览:814
花卉满天星的种植方法 浏览:966
风控未通检测方法 浏览:767
根管治疗术的步骤和方法 浏览:180
去脚臭的简单的方法 浏览:934
二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浏览:68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题 浏览:866
瑜伽胳膊锻炼方法 浏览: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