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大型猪圈钢结构安装方法

大型猪圈钢结构安装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29 06:48:02

‘壹’ 钢结构加工制作,常见组装方法有哪些

单层钢结构工程是以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最为典型。钢结构单层工业厂房一般由柱、柱间支撑、吊车梁、制动梁(桁架)、托架、屋架、天窗架、上下弦支撑、檩条及墙体骨架等构件组成。柱基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阶梯或独立基础。
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钢结构安装前,应按构件明细表核对进场的构件,核查质量证明书,设计变更文件、加工制作图、设计文件、构件交工时所提交的技术资料。
2)、落实和深化施工组织设计。
3)、应掌握安装前后外界环境,如风力、温度、风雪、日照等资料。
4)、钢结构安装前,应对下列图纸进行自审和会审;钢结构设计图;钢结构加工制作图;基础图等。
5)、基础验收。
6)、垫板的设置。
2、钢柱子安装
1)、柱子安装前应设置标高观测点和中心线标志,并且与土建工程相一致。
2)、中心线标志的设置应符合规定。
3)、多节柱安装时,宜将柱组装后再整体吊装。
4)、钢柱安装就位后需要调整,校正应符合规定。
5)、柱子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有关要求。
6)、屋架、吊车梁安装后,进行总体调整,然后固定连接。
7)、对长细比较大的柱子,吊装后应增加临时固定措施。
3、吊车梁安装
1)、吊车梁的安装应在柱子第一次校正和柱间支撑安装后进行。
2)、吊车梁的校正应在屋面系统构件安装并永久连接后进行。
3)、吊车梁吊面标高的校正可通过调整柱底板下垫板厚度。
4)、吊车梁下翼缘与柱牛腿连接应符合要求。
5)、吊车梁与辅助桁架的安装宜采用拼装后整体吊装。
6)、当制动板与吊车梁为高强螺栓连接。
4、吊车轨道安装
1)、吊车轨道的安装应在吊车梁安装符合规定后进行。
2)、吊车轨道的规格和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
3)、在吊车梁顶面上弹放墨线的安装基准线。
4)、轨道接头采用鱼尾板连接时,要按照规范做。
5、屋面系统结构安装
1)、屋架的安装应在柱子校正符合规定后进行。
2)、对分段出厂的大型桁架,现场组装时应符合要求
3)、屋面系统结构可采用扩大组合拼装后吊装。
4)、每跨第一、第二榀屋架及构件形成的结构单元,是其他结构安装的基准。
5)、天窗架可组装在屋架上一起起吊。
6)、安装屋面天沟应保证排水坡度。

‘贰’ 大棚式猪舍建造方法

大棚式猪舍就是用塑料扣成的猪舍,可利用太阳的辐射提高猪舍的温度,在北方地区比较常用,投资少且效果较好。搭建时可分为单层和双层的塑料棚舍,其中双层的塑料舍内的温度肯定要比单层的高。根据舍内的排列,可分为单列和双列棚舍。具体用哪种要结合实际的气候和场地定。

猪舍通常都是宽为4-6米,长度为8-20米左右,最要让猪舍呈东西走向,这样猪舍的采光度就比较好。同时和房屋修建是一样的,做好是坐北朝南,冬暖夏凉。

(2)大型猪圈钢结构安装方法扩展阅读

一般猪圈都是有一定的坡度的,而且还需要修剪粪尿沟,这样能方便粪尿排出,清理猪圈时也更方便。食槽和水槽一定要分开使用,不能混用。

要根据饲养量的多少来确定食槽的大小,通常情况下每个食槽的长度都是在2米长,深10厘米,每隔30厘米左右都需要使用一根钢筋隔开,避免猪会进入到食槽中,对其他猪的进食造成影响。食槽和水槽要分别建在猪圈的两旁,这样管理时更方便。

‘叁’ 养猪场怎么建设合理

养猪场建设
养猪场怎么建设比较合理,养猪场怎么计算成本

一.场址的选择
1.地形地势
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
2.交通便利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3.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4.场地面积
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0~50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4平方米计划。
二. 猪场的规划与布局
1.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种猪区。种猪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刺激,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刺激母猪发情。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猪舍。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2.饲养管理区
饲养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区应该与生产区毗邻建立。
3.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
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这些建筑物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
4.兽医室
应设在生产区内,只对区内开门,为便于病猪处理,通常设在下风方向。
5.生活区
包括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食堂、宿舍等,这是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应单独设立。一般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与风向平行的一侧。此外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以防兽害和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场区。
6.道路
道路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对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
7.水塔
水塔自设水塔是清洁饮水正常供应的保证,位置选择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且应安排在猪场最高处。
8.绿化
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一定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
三. 猪舍的建筑设计
1.猪舍的形式
(1)按屋顶形式分
猪舍有单坡式、双坡式等。单坡式一般跨度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光照和通风好,适合小规模猪场。双坡式一般跨度大,双列猪舍和多列猪舍常用该形式,其保温效果好,但投资较多。
(2)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分
猪舍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无墙,通风透光好,不保温,造价低。半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半截墙,保温稍优于开放式。封闭式是四面有墙,又可分为窗和无窗两种。
(3)按猪栏排利分
猪舍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
2.猪舍的基本结构
~列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粪尿沟、隔栏等部分构成。
1)墙壁
要求坚固、耐用,保温性好。比较理想的墙壁为砖砌墙,要求水泥勾缝,离地0.8~1.0米水泥抹面.
2)屋顶 比较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并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温、防暑.目前,北京瑞普有限公司的新技术产品,其屋顶采用进口新型材料,做成钢架结构支撑系统、瓦楞钢房顶板,并夹有玻璃纤维保温棉,保温效果良好。
3)地板
地板的要求坚固、耐用,渗水良好。比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缝平砖式(属新技术)。其次为夯实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匀,湿度适中,切实夯实。
4)粪尿沟
开放式猪舍要求设在前墙外面;全封闭、半封闭(冬天扣塑棚)猪舍可设在距南墙40厘米处,并加盖漏缝地板。粪尿沟的宽度应根据舍内面积设计,至少有30厘米宽。漏缝地板的缝隙宽度要求不得大于1.5厘米。
5)门窗
开放式猪舍运动场前墙应设有门,高0.8~1.0米,宽0.6米,要求特别结实,尤其是种猪舍;半封闭猪舍则与运动场的隔墙上开门,高0.8米,宽0.6米;全封闭猪舍仅在饲喂通道侧设门,门高0.8~1.0米,宽0.6米。通道的门高1.8米,宽1.0米。无论哪种猪舍都应设后窗。开放式、半封闭式猪舍的后窗长与高皆为40厘米,上框距墙顶40厘米;半封闭式中隔墙窗户及全封闭猪舍的前窗要尽量大,下框距地应为1.1米;全封闭猪舍的后墙窗户可大小,若条件允许,可装双层玻璃。
6)猪栏
除通栏猪舍外,在一般密闭猪舍内均需建隔栏。隔栏材料基本上是两种,砖砌墙水泥抹面及钢栅栏。纵隔栏应为固定栅栏,横隔栏可为活动栅栏,以便进行舍内面积的调节。
3.猪舍的类型
猪舍的设计与建筑,首先要符合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其次要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黄河以南地区以防潮隔热和防暑降温为主;黄河以北则以防寒保温和防潮防湿为重点。
(1)公猪舍
公猪舍一般为单列半开放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内设走廊,外有小运动场,以增加种公猪的运动量,一圈一头。
(2)空怀、妊娠母猪舍
空怀、妊娠母猪最常用的一种饲养方式是分组大栏群饲,一般每栏饲养空怀母猪4~5头、妊娠母猪2~4头。圈栏的结构有实体式、栏栅式、综合式三种,猪圈布置多为单走道双列式。猪圈面积一般为7~9平方米,地面坡降不要大于1/45,地表不要太光滑,以防母猪跌倒。也有用单圈饲养,一圈一头。舍温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
(3)分娩哺育舍
舍内设有分娩栏,布置多为两列或三列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风速为0.2米/秒。分娩栏位结构也因条件而异。
①地面分娩栏:采用单体栏,中间部分是母猪限位架,两侧是仔猪采食、饮水、取暖等活动的地方。母猪限位架的前方是前门,前门上设有食槽和饮水器,供母猪采食、饮水,限位架后部有后门,供母猪进入及清粪操作。可在栏位后部设漏缝地板,以排除栏内的粪便和污物。
②网上分娩栏:主要由分娩栏、仔猪围栏、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保温箱、支腿等组成。
(4)仔猪保育舍
舍内温度要求26~30度,风速为O.2米/秒。可采用网上保育栏,l~2窝一栏网上饲养,用自动落料食槽,自由采食。网上培育,减少了仔猪疾病的发生,有利于仔猪健康,提高了仔猪成活率。仔猪保育栏主要由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围栏、自动落食槽、连接卡等组成。
(5)生长、育肥舍和后备母猪
这三种猪舍均采用大栏地面群养方式,自由采食,其结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外形尺寸上因饲养头数和猪体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选择与猪场饲养规模和工艺相适应的先进而经济的设备,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猪栏
1.公猪栏、空怀母猪栏、配种栏
这几种猪栏一般都位于同一栋舍内,因此,面积一般都相等,栏高一般为1.2~1.4米,面积7~9平方米。
2.妊娠栏
妊娠猪栏有两种:一种是单体栏;另一种是小群栏。单体栏由金属材料焊接而成,一般栏长2米,栏宽0.65米,栏高1米。小群栏的结构可以是混凝土实体结构、栏栅式或综合式结构,不同的是妊娠栏栏高一般1~1.2米,由于采用限制饲喂,因此,不设食槽而采用地面食喂。面积根据每栏饲养头数而定一般为7~15平方米。
3.分娩栏
分娩栏的尺寸与选用的母猪品种有关,长度一般为2~2.2米,宽度为1.7~2.0米;母猪限位栏的宽度一般为0.6~0.65米,高1.0米。仔猪活动围栏每侧的宽度一般为0.6~0.7米,高0.5米左右,栏栅间距5厘米。
4.仔猪培育栏
一般采用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或金属编织镀塑漏粪地板,后者的饲养效果一般好于前者。大、中型猪场多采用高床网上培育栏,它是由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围栏和自动食槽组成,漏粪地板通过支架设在粪沟上或实体水泥地面上,相邻两栏共用一个自动食槽,每栏设一个自动饮水器。这种保育栏能保持床面干燥清洁,减少仔猪的发病率,是一种较理想的保育猪栏。仔猪保育栏的栏高一般为0.6米,栏栅间距5~8厘米,面积因饲养头数不同而不同。小型猪场断奶仔猪也可采用地面饲养的方式,但寒冷季节应在仔猪卧息处铺干净软草或将卧息处设火炕。
5.育成、育肥栏
育成育肥栏有多种形式,其地板多为混凝土结实地面或水泥漏缝地板条,也有采用1/3漏缝地板条,2/3混凝土结实地面。混凝土结实地面~般有3%的坡度。育成育肥栏的栏高一般为1~1.2米,采用栏栅式结构时,栏栅间距8~10厘米。
2.饮水设备
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种类很多,有鸭嘴式、杯式、乳头式等。由于乳头式和杯式自动饮水器的结构和性能不如鸭嘴式饮水器,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鸭嘴式自动饮水器。鸭嘴式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结构见。它主要由阀体、阀芯、密封圈、回位弹簧、塞和虑网组成。
3.饲喂设备
(1)间息添料饲槽
条件较差的一般猪场采用。分为固定饲槽、移动饲槽。一般为水泥浇注固定饲槽。 图中A与B的饲槽一致,都在隔墙或隔栏的下面,由走廊添料,滑向内侧,便于猪采食。饲槽一般为长形,每头猪所占饲槽的长度应根据猪的种类、年龄而定。较为规范的养猪场都不采用移动饲槽。集约化、工厂化猪场,限位饲养的妊娠母猪或泌乳母猪,其固定饲槽为金属制品,固定在限位栏上,见限位产床、限位栏部分。
(2)方形自动落料饲槽
一般条件的猪场不用这种饲槽,它常见于集约化、工厂化的猪场。方形落料饲槽有单开式和双开式两种。单开式的一面固定在与走廊的隔栏或隔墙上;双开式则安放在两栏的隔栏或隔墙上,自动落料饲槽一般为镀锌铁皮制成,并以钢筋加固,否则极易损坏。
(3)圆型自动落料饲槽
圆型自动藩料饲槽用不锈钢制成,较为坚固耐用,底盘也可用铸铁或水泥浇注,适用于高密度、大群体生长育肥猪舍。

‘肆’ 猪舍怎么建设

1.猪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1)符合猪的生物学特性 应根据猪对温度、湿度等的要求设计猪舍,一般猪舍温度最好保持在10~25℃,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为了保持猪群健康,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一要保证舍内空气清新、光照充足,尤其是种公猪更需要充足的阳光,以激发其旺盛的繁殖机能。

(2)适应当地的气候及地理条件 各地的自然气候及地区条件不同,对猪舍的建筑要求也各有差异。雨量充足、气候炎热的地区,主要是注意防暑降温;高燥寒冷的地区,应考虑防寒保温。

(3)便于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在建筑猪舍时应充分考虑到符合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做到操作方便,降低劳动生产强度,提高管理定额,充分提供劳动安全和劳动保护条件。

2.各部分结构的建筑要求

一个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地面、屋顶、门窗、通风换气装置和隔栏等部分构成。不同结构部位的建筑要求不同。

(1)墙壁 墙壁是将猪舍与外部空间隔开的主要外围护结构。对墙壁的要求是坚固耐久和保暖性能良好。不同的材料决定了墙壁的坚固性和保暖性能的差异。草泥或土坯墙的造价低、保温性能好是优点,但其缺点是容易被雨水冲塌和被猪只拱坏,补救的办法是用石料或砖砌50~60厘米高的墙基。石料墙壁的优点是坚固耐久,缺点是导热性强,保温性能差和易于在墙壁凝结水汽,补救的办法是在墙壁上附加一层5~10厘米厚的泥墙皮,以增加其保温防潮性能。砖墙兼有保温、防潮、坚固等优点,故应尽力采用砖墙。

(2)屋顶与天棚 屋顶的作用是防止降水和保温隔热。屋顶的保温与隔热作用比墙大,它们是猪舍散热最多的部位,因而要求结构简单、经久耐用、保温性能好。采用草料建造屋顶,造价低,保温性能好,但其不耐久,易腐烂。瓦顶的保温性能不及草顶,但其坚固耐用。大棚的功能在于加强猪舍冬季的保温和夏季的隔热。大棚应保温,不透气,不透水,坚固耐久,结构轻便简单。棚上铺设足够厚度的保温层,是大棚能否起到保温隔热作用的关键,而结构严密(不透水、不透气)是重要保证。保温层材料可因地制宜地选用珍珠岩、锯末、亚麻屑等。

(3)地面 猪只直接在地面上生活,要求地面保暖、坚实、平整、不滑、不透水,便于清扫消毒。土质地面具有保温、富有弹性、柔软、造价低等特点,但易于渗尿渗水,难于保持平整,清扫消毒困难。石料水泥地面,具有坚固平整、易于清扫消毒等优点,但质地过硬,导热系数大,造价也较高。综合考虑,可选用碎砖铺底,水泥抹平地面为宜。

(4)门 门是供人、猪出入猪舍及运送饲料、清粪等的通道。要求门坚固耐用,能保持舍内温度和便于出入。门通常设在畜舍两端墙,正对中央通道,便于运入饲料和清粪。双列猪舍门的宽度不小于1.3米,高度2.0米左右;单列猪舍要求宽度不小l.0米,高度1.8~2.0米。猪舍门应向外打开。在寒冷地区,通常设门斗加强保温,防止冷空气侵入,并缓和舍内热空气的外流。门斗的深度应不小2.0米,宽度应比门大出1.0~1.2米。

(5)窗 封闭式猪舍均应设窗户,以保证舍内的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窗户距地面1.1~1.3米,窗顶距屋顶40~50厘米,两窗间隔为固定宽度的2倍左右。在寒冷地区,应兼顾采光与保温,在保证采光系数的前提下,尽量少设窗户,并少设北窗、多设南窗,以能保证夏季通风为宜。

(6)通风设备 为了保持适当的舍内温度、湿度和空气的清新,应安装通风设备。目前的通风设备多采用流入排出式通风系统,出气管装置要求数量少而宽度大,进气管的要求正相反。进气管通常嵌在纵墙上,距天棚40~50厘米处,两窗之间的上方。排气管沿猪舍屋脊两侧交错垂直安装在屋顶上,下端由天棚开始,上端高出屋脊0.5~0.7米。有条件的可采用机械通风设备。

3.猪舍类型

用于养猪生产的猪舍类型繁多,见本书第69问。

附:建筑图纸及详解

1.配种舍、妊娠舍

生产线有124头母猪。配种母猪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妊娠母猪在妊娠舍内饲养(图1、图2)。

图4 断奶仔猪舍

①采用全进全出式生产,育仔时间5周,6个单元。

②与产房对应,每间为封闭房舍,内有5个育仔床。

③育仔床规格:2.2米×1.25米高床,前面为走道,床后有粪沟。

④如果要充分利用现有房舍,可以再增加三个单元,总长度亦为40米。仔猪在保育舍可以养到12周再转栏。

4.中大猪舍

仔猪9周龄时进入中大猪舍饲养,一般情况下再养15周达24周时,体重90千克以上时上市。中大猪舍保温设施要好,不设供暖设施。夏季注意通风,散热性能好,设66个单元,舍内小圈饲养,每圈11头左右。圈长3.8米,宽3.6米,栏高0.9米,每圈实用面积13米2,每头肉猪占用1.3米2。圈舍后部设有40厘米宽的缝隙地板,下设排粪沟,圈内设食槽和饮水器,供猪自由采食和饮水。所有猪舍的水泥地面一律要求用高标号水泥,地面要求光平结实,为防止床面积水和猪只滑跌,要求地面向粪沟方向微斜,并在光滑的地面上以细沟作菱形切块,以达排水和防滑的目的。

‘伍’ 想扩建养猪场40米长×9米跨度钢构的上面用夹心彩钢瓦!我想问各位下中间横跨梁用多大的矩形管!立柱用

我家猪30米长宽12米

‘陆’ 养猪也可以不盖猪舍,养猪的大棚要如何搭建

不用盖猪舍也能养猪?低成本的养猪大棚是如何建造,你知道吗?

由于盖猪舍的成本过高,在农村里有很多的农民以采取建造大棚的模式,来降低成本进行养猪。而实践证明,这种大棚养猪模式虽然相对于标准的猪舍比较简陋,但是来说,这对于资金不足的养猪户来说也是一种极好的方法,特别是猪价高的今天,这种模式养猪还是值得推广的。下面我来说一下这几种降低养殖成本的建造模式和方法。

总上来说:

上面的大棚猪舍的建造方法对农村里的农民养殖户来说还是比较实用的,这主要降低了投资的养猪成本,对一些资金不足的农民养猪户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这种方法相对于标准化的养猪场还是比较简陋的,对于生猪管理,疾病防控来说难度系数还是很大的。因此这种大棚猪舍还是有它的缺点的,而笔者建议,为了在养猪过程中,省钱虽然很重要,但是为了长久利益,还是以标准化的猪舍建造为最好。

‘柒’ 钢结构应怎样安装调试

钢结构安装方案说明 1. 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主要内容大厅屋盖钢结构包括两榀纵向主拱架、主拱与沿纵向的中心拱、两边纵向联系梁、横向屋面梁、斜腹杆构成构成了两个连体空间三角形桁架,形成 了稳定的空间结构以及钢柱,指廊的屋面曲线与主结构曲线相呼应,采用焊接箱型钢柱,焊接H型钢断面弧形梁,弧形梁的两端支承在柱顶或钢托梁上,指廊的变宽度通过弧形屋面梁外悬挑长度的改变实现,纵向36米为一个双曲筒壳屋面单元。总重约3146.55吨钢构的现场拼接和安装; 1. 1主要构件安装方法选择 1. 大厅纵向主拱架安装方法本航站楼建筑美观、大厅无柱,大厅屋盖采用大跨度钢结构体系。两榀拔地而起的刚性主拱相互倾斜,并适当拉开,主拱落地长度205.44米、两榀拱脚距离50.4米,拱顶距离12米,主拱最高点高度40米,拱与地面成64°角。屋面中间最高点高度30米,主拱与沿纵向的联系梁、横向屋面中间最高点高度30米,主拱与沿纵向的中心拱、两边纵向联系梁、横向屋面梁、斜腹杆构成了两个连体空间三角形桁架,形成 了稳定的空间结构。主拱平面内半径约141.1米,拱断面采用下大上小的变高度箱型断面,由钢板焊接而成,翼缘宽度1.4米不变,截面高度由1.8米至1.4米渐变,壁厚25㎜,在拱的自身斜平面内呈圆弧形,与地面倾斜后,拱的立面成为椭圆形。每榀重量约350吨。该拱架的安装方式采用将工厂制作的构件单元在现场安装地面胎架上拼装成分段吊装单元,然后使用大型吊装设备将分段单元吊装就位并采用临时支撑架支撑后空中对接的安装方法。

‘捌’ 双列式猪舍怎样建

一.猪舍的建筑设计
(-)猪舍的形式
(1)按屋顶形式分 ,猪舍有单坡式、双坡式等。 单坡式一般跨度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光照和通风好,适合小规模猪场。双坡式一般跨度大,双列猪舍和多列猪舍常用该形式,其保温效果好,但投资较多。
(2)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分 :猪舍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 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无墙,建筑简单,节省材料造价低,通风采光好,舍内有害气体易排出。但由于猪舍不封闭,猪舍内的气温随着自然界变化而变化,不能人为控制,尤其是北方冬季寒冷,不保温,会影响猪的繁殖与生长。另外,相对的占地面积较大。 半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半截墙,保温稍优于开放式。封闭式是四面有墙,通常有单列封闭式、双列封闭式和多列封闭式猪舍三种。 又可分为有窗和无窗两种。
(3)按猪栏排列分:猪舍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
单列封闭式猪舍:猪栏排成一列,靠北墙可设或不设走道,构造较简单,采光、通风、防潮好,适用于冬季不是很冷的地区。
双列式封闭猪舍:猪栏排成两列,中间设走道(1.2~1.5m宽),管理方便,利用率高,保温较好,但采光、防潮不如单列式,适用于冬季寒冷的北方。
多列封闭式猪舍:猪栏排列成三列或四列,中间设2-3条走道,保温好,利用率高,但构造复杂,造价高,通风降温较困难。
(4)大棚式猪舍:即用塑料扣成大棚式的猪舍。利用太阳辐射增高猪舍内温度。北方冬季养猪多采用这种形式,这是一种投资少,效果好的猪舍。根据建筑上塑料薄膜的层数,可分为单层塑料棚舍、双层塑料棚舍。根据猪舍排列,可分为单列塑料棚舍和双列塑料棚舍。另外还有半地下塑料棚舍、种养结合塑料棚舍等。
(二)猪舍的基本结构
-列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粪尿沟、隔栏等部分构成。
(1)墙壁:总的要求是坚固耐久和保暖性良好。不同材料决定了墙壁的坚固和保暖性能的差异。草泥或土坯墙,造价低,保温性好,但易于被雨水冲塌和被猪拱坏;采用此材料,最好用砖砌50-60厘米的墙基。石料砌墙坚固耐久,但保温性能差和晚上结水气, 应外加5-10厘米厚的泥墙皮。砖墙则兼有以上两种材料的优点,有条件者可采用砖砌墙。要求水泥勾缝,离地0.8~1.0米水泥抹面. 群众把砖石结构标准式的猪舍概括为:“水泥地,砖面墙,木头架,十字梁,前坡短,后坡长,冬扣棚,舍里暖,留天窗,夏季凉”。
(2)屋顶:屋顶是猪舍散热最多的部分,因而要求结构简单,经久耐用,保温性能好。常采用的材料有草、泥灰、瓦、水泥预制板等。这几种材料相比,以草造价低,但不耐用;泥灰次之,耐久性较强,并能避雨,防暑防寒;瓦造价高,坚固耐 用。比较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并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温、防暑.目前,北京瑞普有限公司的新技术产品,其屋顶采用进口新型材料,做成钢架结构支撑系统、瓦楞钢房顶板,并夹有玻璃纤维保温棉,保温效果良好。可因地制宜,就地选材。
(3)地面:猪舍及运动场地面要求保温、坚实、平整、不透水,易于清扫消毒。比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缝平砖式(属新技术)。其次为夯实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匀,湿度适中,切实夯实。砖地最好采取立砖,不易被猪拱洞。
(4)门窗:双列式猪舍,宽度不小于1.5米,高度不低于2米。单列式猪舍走廊门要求宽度不小于1米,高度1.8-2米。无论哪种猪舍都应设后窗。开放式、半封闭式猪舍的后窗长与高皆为40厘米,上框距墙顶40厘米;半封闭式中隔墙窗户及全封闭猪舍的前窗要尽量大,下框距地应为1.1米;寒冷地区全封闭猪舍的后墙窗户可小点,若条件允许,可装双层玻璃。窗户的开设则以采光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来计算,种猪舍要求1:8-10;肥猪舍1.5:20。猪舍的门一律向外开。
(5)通风设备:半开放式猪舍,一般不加专用通风设备。密闭式则必须安装通风设备,特别在冬春季,而夏秋季可利用门窗通风换气。
(6)粪尿沟:开放式猪舍要求设在前墙外面;全封闭、半封闭(冬天扣塑棚)猪舍可设在距南墙40厘米处,并加盖漏缝地板。粪尿沟的宽度应根据舍内面积设计,至少有30厘米宽。漏缝地板的缝隙宽度要求不得大于1.5厘米。
(7)猪栏: 除通栏猪舍外,在一般密闭猪舍内均需建隔栏。隔栏材料基本上是两种,砖砌墙水泥抹面及钢栅栏。纵隔栏应为固定栅栏,横隔栏可为活动栅栏,以便进行舍内面积的调节。栏高1.2~1.3米。
(三)养猪设备
选择与猪场饲养规模和工艺相适应的先进而经济的设备,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猪栏
(1)公猪栏、空怀母猪栏、配种栏 。 这几种猪栏一般都位于同一栋舍内,因此,面积一般都相等,栏高一般为1.2~1.4米,面积7~9平方米。
(2)妊娠栏。妊娠猪栏有两种:一种是单体栏;另一种是小群栏。单体栏由金属材料焊接而成,一般栏长2米,栏宽0.65米,栏高1米。小群栏的结构可以是混凝土实体结构、栏栅式或综合式结构,不同的是妊娠栏栏高一般1.0~1.2米,由于采用限制饲喂,因此,不设食槽而采用地面食喂。面积根据每栏饲养头数而定,一般为7~15平方米。
(3)分娩栏 。分娩栏的尺寸与选用的母猪品种有关,长度一般为2.0~2.2米,宽度为1.7~2.0米;母猪限位栏的宽度一般为0.6~0.65米,高1.0米。仔猪活动围栏每侧的宽度一般为0.6~0.7米,高0.5米左右,栏栅间距5厘米。
(4)仔猪培育栏 。 一般采用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或金属编织镀网漏粪地板,后者的饲养效果一般好于前者。大、中型猪场多采用高床网上培育栏,它是由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围栏和自动食槽组成,漏粪地板通过支架设在粪沟上或实体水泥地面上,相邻两栏共用一个自动食槽,每栏设一个自动饮水器。这种保育栏能保持床面干燥清洁,减少仔猪的发病率,是一种较理想的保育猪栏。仔猪保育栏的栏高一般为0.6米,栏栅间距5~8厘米,面积因饲养头数不同而不同。小型猪场断奶仔猪也可采用地面饲养的方式,但寒冷季节应在仔猪卧息处铺干净软草或将卧息处设火炕。
(5)育成、育肥栏。育成育肥栏有多种形式,其地板多为混凝土结实地面或水泥漏缝地板条,也有采用1/3漏缝地板条,2/3混凝土结实地面。混凝土结实地面~般有3%的坡度。育成育肥栏的栏高一般为1.2~1.3米,采用栏栅式结构时,栏栅间距8~10厘米。
2.饮水设备
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种类很多,有鸭嘴式、杯式、乳头式等。由于乳头式和杯式自动饮水器的结构和性能不如鸭嘴式饮水器,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鸭嘴式自动饮水器。鸭嘴式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结构,它主要由阀体、阀芯、密封圈、回位弹簧、塞和虑网组成。
3.饲喂设备
(1)间息添料饲槽:条件较差的一般猪场采用。分为固定饲槽、移动饲槽。一般为水泥浇注固定饲槽。都在隔墙或隔栏的下面,由走廊添料,滑向内侧,便于猪采食。饲槽一般为长形,每头猪所占饲槽的长度应根据猪的种类、年龄而定。较为规范的养猪场都不采用移动饲槽。集约化、工厂化猪场,限位饲养的妊娠母猪或泌乳母猪,其固定饲槽为金属制品,固定在限位栏上。
(2)方形自动落料饲槽:一般条件的猪场不用这种饲槽,它常见于集约化、工厂化的猪场。方形落料饲槽有单开式和双开式两种。单开式的一面固定在与走廊的隔栏或隔墙上;双开式则安放在两栏的隔栏或隔墙上,自动落料饲槽一般为镀锌铁皮制成,并以钢筋加固,否则极易损坏。
(3)圆型自动落料饲槽:圆型自动落料饲槽用不锈钢制成,较为坚固耐用,底盘也可用铸铁或水泥浇注,适用于高密度、大群体生长育肥猪舍。
(四)猪舍类型与设计
猪舍设计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经济效益,猪舍设计应从猪只生长、繁育方面发掘潜能,对公猪舍、母猪舍、母猪分娩舍、保育舍、肥猪舍的各个方面要不断进行规范。在集约化养猪场,猪的适应能力会明显下降,所以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猪舍的规划不但与猪场管理效率有关,而且与疾病控制,污染防治等密切相关。
猪舍的设计与建筑,首先要符合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其次要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黄河以南地区以防潮隔热和防暑降温为主;黄河以北则以防寒保温和防潮防湿为重点。
1.公猪舍的设计与注意事项:公猪舍一般为单列半开放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内设走廊,外有小运动场,以增加种公猪的运动量,一圈一头。
1.1维持公猪正常繁殖性能猪场饲养公猪的目的在于有良好的配种性能和种用体况,能正常配种繁殖。因此,要避免公猪栏内有伤害公猪繁殖性能的设施。例如:不应让其养成轻易爬栏自淫等恶癖,从而出现无成熟精子现象;公猪栏过分狭窄则会导致睾丸磨擦而受到创伤,以致影响繁殖性能。圈长3m,,宽2.4m。面积7.2平方米。栏高1.3米。
1.2避免高温环境对公猪的影响高温会严重影响公猪的繁殖性能。因此,公猪舍一定要考虑到降温设施,例如屋顶安装绝缘材料、洒水或舍内淋浴设施、通风设备,甚至空调等设备。
1.3设计中防止猪栏损伤肢蹄公猪配种时不论自然配种或人工采精,支撑体重最重要的部位就是后肢。为防止公猪肢蹄损伤应注意:第一,所有地面材料均应考虑清洗或排尿后地面仍能防滑。第二,地面不宜过于粗糙,以免磨伤肢蹄。第三,公猪栏应避免使用条状地面,宜采用不过滑或不过粗糙之水泥地面及高压水泥砖地面。第四,公猪栏不宜过低,栏高以130cm为宜,以免爬跨。
1.4公猪栏不应靠近待配母猪栏母猪每天能看到公猪或闻到公猪气味,有助于刺激母猪发情。但对公猪有一定损害。
1.5公猪栏舍应易于管理第一,公猪舍内应设置采精间、化验室及精液品质检测室。第二,公猪体壮力大,设备要坚固耐用不易破损。第三,舍内应排水良好,地面斜度应以1/30为准;亦即每30cm之距离应有1cm之落差。
1.6应有充足的运动空间适度的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精液品质,维持其正常的繁殖性能。一般运动场宜采用沙土地面或水泥地面,大小与栏舍面积相当。
2.空怀、妊娠母猪舍 :空怀、断奶、妊娠母猪最常用的一种饲养方式是分组大栏群饲,一般每栏饲养空怀母猪4~5头、妊娠母猪2~4头。圈栏的结构有实体式、栏栅式、综合式三种。猪圈布置多为单走道双列式。猪圈面积对空怀、妊娠母猪,每头需面积1.67平方米,一般建7~9平方米。地面坡降不要大于1/45,地表不要太光滑,以防母猪跌倒。也有用单圈饲养,一圈一头。舍温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设计时应考虑便于管理,防止流产与损伤肢蹄等。
2.1促使断乳母猪早日发情待配母猪可以采用并栏、公猪刺激、激素治疗及母猪群养(以每群饲养3~4头效果最佳)等多种方法,也可将公猪栏安排于母猪栏附近或每天将公猪赶至母猪栏中以刺激母猪发情排卵。
2.2控制母猪采食量母猪的肥瘦程度可由采食量来控制,避免母猪因争食而导致采食量过多或过少。母猪过肥,易造成卵巢脂肪浸润,影响卵子成熟和正常发情;过瘦,则易引起内分泌失调,使卵泡不能正常发育而影响发情配种。母猪配种体况一般以八成膘为宜。
2.3防止胚胎或胎儿死亡据生产实践,高温环境会导致母猪食欲下降,引起配种后21天内未着床的胚胎死亡及导致配种80天后至分娩间胎儿死亡。母猪栏舍高度应适当,一般为0.8米,避免母猪爬栏或混群争斗而引起流产。母猪栏舍最好装置自动化同步饲喂系统,以利母猪不争食而发生流产。
2.4防止母猪肢蹄损伤母猪栏舍宜采用高压水泥地面或部分条状地面,以防损伤肢蹄。笼养母猪一般笼长252cm(含约50cm之饲槽空间),宽60~65cm,高100cm。
2.5易于管理母猪栏舍,第一,应易于周转调动。第二,应排水良好,地面斜度以1/30为宜。第三,应将饮水溢流排水管道和排粪尿管道分开,以减少粪尿中含水量。第四,降低噪音影响。第五,易于清洗消毒。
2.6避免高温降温措施可采用通风设备或间歇性淋浴外加通风等。一般每隔40~50分淋浴3~5分,并于每次淋浴后自动开启通风设施。淋浴设施不宜装置太高,以免增加舍内湿度和淋湿饲槽内的饲料。
3.分娩哺育舍
舍内设有分娩栏,布置多为两列或三列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风速为0.2米/秒。分娩栏位结构也因条件而异。①地面分娩栏:采用单体栏,中间部分是母猪限位架,两侧是仔猪采食、饮水、取暖等活动的地方。母猪限位架的前方是前门,前门上设有食槽和饮水器,供母猪采食、饮水,限位架后部有后门,供母猪进入及清粪操作。可在栏位后部设漏缝地板,以排除栏内的粪便和污物。②网上分娩栏:主要由分娩栏、仔猪围栏、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保温箱、支腿等组成。
分娩舍(产房)兼容母猪和哺乳仔猪,其对环境之要求各自不同,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各点。
3.1防止母猪压死仔猪由于母猪体型大、行动迟缓、视觉范围较小、个别母猪性情急躁,而初生仔猪体质较弱,易被母猪起卧时压死。为防止母猪压死仔猪,应采用防压架或限位栏(可用镀锌管做成高架产床,长2.1m,宽1m,地面采用铸铁板)。
3.2仔猪保温仔猪出生后最适宜环境温度为30~32℃。由于初生仔猪被毛稀疏,调节体温能力差,在寒冷环境下往往消耗自身能量维持体温,致使其抵抗力减弱。因此,初生仔猪应给予充分保温。一般设保温箱长1m,宽、高各60cm,悬挂150~250的红外线灯或60~100瓦白炽灯,灯高离地40~50cm。
3.3防止猪舍潮湿潮湿环境下,机体抵抗力减弱,发病率增加,易引发多种传染病。为此可采用条状或网状地面或将产床的床面提高至距地面50cm。
3.4保持空气新鲜可用风扇等设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气等。分娩舍内氨气的最高限量为26g/立方米,硫化氢为6.6g/立方米。
3.5防止仔猪和母猪肢蹄损伤分娩哺乳猪舍使用条状、网状或铸铁板地面时,要注意防止损伤肢蹄,易于粪尿落下地面即可。
3.6注意清洁卫生分娩舍应便于清扫和舍内环境消毒,防止湿度过高,以利减少仔猪腹泻等疾病的发生。
4. 哺乳仔猪保育舍
舍内温度要求26~30度,风速为O.2米/秒。可采用网上保育栏,l~2窝一栏,网上饲养,用自动落料食槽,自由采食。网上培育,减少了仔猪疾病的发生,有利于仔猪健康,提高了仔猪成活率。仔猪保育栏主要由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围栏、自动落食槽、连接卡等组成。
保育舍的设计与注意事项:保育猪只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但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健全。加上饲料条件的改变(母乳→固体干粉料)、生活环境的变化(产房→保育舍),因此在饲养管理、防疫等方面应特别细心,尽量减少各种应激。
4.1注意保温体重7~8kg的离乳仔猪进入保育舍后,环境温度应维持在24.5℃;20~25kg时维持在23.0~24.5℃。
4.2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第一,注意防潮:保育猪易受病原菌感染而发病,因此舍内应保持干燥。第二,注意空气清新,环境卫生。最好以木板或电热板作为床垫,以防仔猪腹部受寒拉稀及损伤肢蹄。
4.3注意栏舍建筑第一,每栏饲养密度不宜过高。一般每栏饲养以不超过25头为宜,以免引起应激。第二,保育舍最好采用网状地面,以免外寄生虫繁殖危害。第三,栏舍高度要适中,防止仔猪跳栏,幼猪和肥猪一般为0.7米。栏内最好设置铁环玩具,避免咬斗、恶食癖等现象的发生。面积:体重在4~11kg的,每头需面积0.37平方米;体重在11--18kg的,每头需面积0.56平方米。每栏均可按养10--30头来设计建造。
5.生长猪舍(断奶仔猪舍)、育肥舍和后备母猪舍
这三种猪舍均采用大栏地面群养方式,自由采食,其结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外形尺寸上因饲养头数和猪体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育肥猪舍的设计为例,说明如下:
饲养肉猪的最大目的是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屠体品质好、饲养周期短及死亡率低。栏舍建设应考虑提供适宜环境,减少饲料浪费等。
5.1适宜的温、湿度饲养肉猪,体重60kg前,最适温度为16~20℃;60~90kg为14~20℃,最好不低于12℃;90kg以上为12~16℃。相对湿度为40%~70%。
5.2适宜的栏舍面积肉猪一般以群养为宜,每群以不超过25头为佳。每头猪所需栏舍面积为1.0平方米左右,条状地面为0.9平方米左右。猪舍的大小要根据养猪多少而定,养猪户可根据养猪多少选择建造小、中、大圈。小圈一间可养育肥猪5-10头,中圈(两间)可养10-20头,大圈(三间以上)可养育肥猪20头以上。
5.3猪舍清洗方便肉猪管理以清洗猪舍最为耗时,因此设计时应考虑如何减少冲洗时间。实地地面栏舍应有适当的斜度,使排水顺畅;条状地面应使粪便易于掉落沟内,同时还应避免损伤肢蹄。
5.4减少饲料浪费饲料槽的设计与置放正确与否,均会影响肉猪采食量及饲料的浪费量。肉猪采食的能量=维持需要+增膘长肉。一般随体重的增加,维持消耗相对增加。因此,肉猪肥育期不宜无端延长,以免浪费饲料。90~100kg左右出栏。
5.5控制舍内有害气体及时清除粪尿,通风换气,以利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干燥舒适的环境条件才能使肉猪保持旺盛食欲,获得较高的增重速度和饲料转换率,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不同猪舍数量之间的平衡:
如果是自繁自养,需要建设的猪舍大体有断奶仔猪舍、后备母猪舍、妊娠母猪舍及带仔母猪舍和公猪舍、肥育猪舍、各类猪舍数量间应达到平衡。
就1个饲养母猪30头、每头母猪年提供20头计,年出栏肉猪600头左右的猪场来说,需肥育猪舍15间(每间10头,每头0.5~1平方米,饲养期3个月),断奶仔猪舍5间(每间15头,每头0.2~0.3平方米,饲养期1.5个月),妊娠后期及带仔母猪舍10间(每间1头,每头6平方米,饲养期2个月)、后备母猪和妊娠前期舍4~10间(每间2~6头,每头1~3平方米),公猪舍1~2间(每间1头,每头8平方米)。
主要参考:gz.putao9.com/kjtg/dwyz/ ... /18517.html 125K 2007-5-16 - 网络快照

‘玖’ 如何建造猪舍

农村猪圈建法有很多种,通常以这三类为主:大棚式的猪圈,开放式的猪圈,封闭式的猪圈。

1、大棚式的猪圈,主要是以大棚和塑料的构造成的,猪圈是以外面的太阳光的光照来增加猪圈里面的温度,在比较寒冷的地方,通常会是以这种方式来养猪,比如北方最常见,通常这种投资不是很多,效果也比较理想,这先把猪圈大概的框架架起来,用塑料搭在顶部。

2、开放式的猪圈,建法更为简单,围一些木栏就行了,非常节约成本和材料,通常这种采光是比较好的,也容易排除有害气体,但也有一些缺点,由于猪圈不是封闭的,所以猪圈里面的温度是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不怎么好控制,这种尤其在北方是非常寒冷,非常不适合养殖,通常这种猪圈会在比较温暖的地方才会有。

3、封闭式的猪圈,通常会以单列封闭式、双列封闭式和多列封闭式的形式来建设,通常它的建设方法是,排一到几排的猪栏,在每排栏杆前面可以设走廊构造简单,走廊与走廊中间就是猪圈,通常这种采光比较好,通风和防潮的效果也很好,适合温差不大并且冬季不是很冷的地方。

在农村建猪圈,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来决定怎么去建,像当地冬季是比较寒冷的,通常这种猪圈是适合封闭式,和大棚式的建法,如果当地的冬季并不是很冷,这三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9)大型猪圈钢结构安装方法扩展阅读:
1.猪场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应根据猪场的性质、规模和任务,考虑场地的地形、地势、水源、土壤、当地气候等自然条件,同时考虑饲料及能源供应、交通运输、产品销售、与周围工厂、居民点及其他畜禽场的距离、当地农业生产、猪场粪污处理能力等社会条件。

2.地形地势:
猪场地形要求开阔整齐,有足够大的面积。猪场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繁殖母猪每头45~50㎡或上市商品育肥猪3~4㎡考虑。猪场地势要求较高、干燥、平坦、背风向阳、有缓坡。地势低洼的场地易积水潮湿,夏季通风不良,空气闷热,易滋生蚊蝇和微生物,而冬季则阴冷。有缓坡的场地易排水,但坡度以不大于25°为宜,以免造成场内运输不良。

3.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并易于净化和消毒。

4.建筑物布局:
猪场建筑物的布局在于正确安排各种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间距。布局是需要考虑各建筑物间的功能关系、卫生防疫、通风、采光、防火、节约用地等。生产区各猪舍的位置需要考虑配种、转群等联系方便,种猪和仔猪应置于上风向和地势高的地方。
妊娠猪舍、分娩猪舍应放在较好的位置,分娩猪舍要靠近妊娠猪舍,又要接近仔猪培育舍。育成猪舍靠近肥育猪舍,肥育猪舍设在下风向。商品猪置于离场门或围墙近处,围墙内设装猪台。

5.猪舍建设:
自然通风的猪圈跨度不宜超过12米,屋檐高度不低于3米,采用水帘风机通风的猪舍长度不宜超过60米而宽度可不限,舍内高度不宜太高,以吊顶高为2.5米为好,以免影响通风。墙壁、屋顶注意隔热防寒保护。

‘拾’ 怎样搭建猪舍

一.场址的选择
1.地形地势
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
2.交通便利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3.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4.场地面积
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0~50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4平方米计划。
二. 猪场的规划与布局
1.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种猪区。种猪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刺激,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刺激母猪发情。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猪舍。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2.饲养管理区
饲养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区应该与生产区毗邻建立。
3.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
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这些建筑物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
4.兽医室
应设在生产区内,只对区内开门,为便于病猪处理,通常设在下风方向。
5.生活区
包括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食堂、宿舍等,这是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应单独设立。一般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与风向平行的一侧。此外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以防兽害和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场区。
6.道路
道路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对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
7.水塔
水塔自设水塔是清洁饮水正常供应的保证,位置选择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且应安排在猪场最高处。
8.绿化
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一定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
三. 猪舍的建筑设计
1.猪舍的形式
(1)按屋顶形式分
猪舍有单坡式、双坡式等。单坡式一般跨度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光照和通风好,适合小规模猪场。双坡式一般跨度大,双列猪舍和多列猪舍常用该形式,其保温效果好,但投资较多。
(2)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分
猪舍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无墙,通风透光好,不保温,造价低。半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半截墙,保温稍优于开放式。封闭式是四面有墙,又可分为窗和无窗两种。
(3)按猪栏排利分
猪舍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
2.猪舍的基本结构
~列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粪尿沟、隔栏等部分构成。
1)墙壁
要求坚固、耐用,保温性好。比较理想的墙壁为砖砌墙,要求水泥勾缝,离地0.8~1.0米水泥抹面.
2)屋顶 比较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并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温、防暑.目前,北京瑞普有限公司的新技术产品,其屋顶采用进口新型材料,做成钢架结构支撑系统、瓦楞钢房顶板,并夹有玻璃纤维保温棉,保温效果良好。
3)地板
地板的要求坚固、耐用,渗水良好。比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缝平砖式(属新技术)。其次为夯实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匀,湿度适中,切实夯实。
4)粪尿沟
开放式猪舍要求设在前墙外面;全封闭、半封闭(冬天扣塑棚)猪舍可设在距南墙40厘米处,并加盖漏缝地板。粪尿沟的宽度应根据舍内面积设计,至少有30厘米宽。漏缝地板的缝隙宽度要求不得大于1.5厘米。
5)门窗
开放式猪舍运动场前墙应设有门,高0.8~1.0米,宽0.6米,要求特别结实,尤其是种猪舍;半封闭猪舍则与运动场的隔墙上开门,高0.8米,宽0.6米;全封闭猪舍仅在饲喂通道侧设门,门高0.8~1.0米,宽0.6米。通道的门高1.8米,宽1.0米。无论哪种猪舍都应设后窗。开放式、半封闭式猪舍的后窗长与高皆为40厘米,上框距墙顶40厘米;半封闭式中隔墙窗户及全封闭猪舍的前窗要尽量大,下框距地应为1.1米;全封闭猪舍的后墙窗户可大小,若条件允许,可装双层玻璃。
6)猪栏
除通栏猪舍外,在一般密闭猪舍内均需建隔栏。隔栏材料基本上是两种,砖砌墙水泥抹面及钢栅栏。纵隔栏应为固定栅栏,横隔栏可为活动栅栏,以便进行舍内面积的调节。
3.猪舍的类型
猪舍的设计与建筑,首先要符合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其次要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黄河以南地区以防潮隔热和防暑降温为主;黄河以北则以防寒保温和防潮防湿为重点。
(1)公猪舍
公猪舍一般为单列半开放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内设走廊,外有小运动场,以增加种公猪的运动量,一圈一头。
(2)空怀、妊娠母猪舍
空怀、妊娠母猪最常用的一种饲养方式是分组大栏群饲,一般每栏饲养空怀母猪4~5头、妊娠母猪2~4头。圈栏的结构有实体式、栏栅式、综合式三种,猪圈布置多为单走道双列式。猪圈面积一般为7~9平方米,地面坡降不要大于1/45,地表不要太光滑,以防母猪跌倒。也有用单圈饲养,一圈一头。舍温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
(3)分娩哺育舍
舍内设有分娩栏,布置多为两列或三列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风速为0.2米/秒。分娩栏位结构也因条件而异。
①地面分娩栏:采用单体栏,中间部分是母猪限位架,两侧是仔猪采食、饮水、取暖等活动的地方。母猪限位架的前方是前门,前门上设有食槽和饮水器,供母猪采食、饮水,限位架后部有后门,供母猪进入及清粪操作。可在栏位后部设漏缝地板,以排除栏内的粪便和污物。
②网上分娩栏:主要由分娩栏、仔猪围栏、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保温箱、支腿等组成。
(4)仔猪保育舍
舍内温度要求26~30度,风速为O.2米/秒。可采用网上保育栏,l~2窝一栏网上饲养,用自动落料食槽,自由采食。网上培育,减少了仔猪疾病的发生,有利于仔猪健康,提高了仔猪成活率。仔猪保育栏主要由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围栏、自动落食槽、连接卡等组成。
(5)生长、育肥舍和后备母猪
这三种猪舍均采用大栏地面群养方式,自由采食,其结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外形尺寸上因饲养头数和猪体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选择与猪场饲养规模和工艺相适应的先进而经济的设备,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猪栏
1.公猪栏、空怀母猪栏、配种栏
这几种猪栏一般都位于同一栋舍内,因此,面积一般都相等,栏高一般为1.2~1.4米,面积7~9平方米。
2.妊娠栏
妊娠猪栏有两种:一种是单体栏;另一种是小群栏。单体栏由金属材料焊接而成,一般栏长2米,栏宽0.65米,栏高1米。小群栏的结构可以是混凝土实体结构、栏栅式或综合式结构,不同的是妊娠栏栏高一般1~1.2米,由于采用限制饲喂,因此,不设食槽而采用地面食喂。面积根据每栏饲养头数而定一般为7~15平方米。
3.分娩栏
分娩栏的尺寸与选用的母猪品种有关,长度一般为2~2.2米,宽度为1.7~2.0米;母猪限位栏的宽度一般为0.6~0.65米,高1.0米。仔猪活动围栏每侧的宽度一般为0.6~0.7米,高0.5米左右,栏栅间距5厘米。
4.仔猪培育栏
一般采用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或金属编织镀塑漏粪地板,后者的饲养效果一般好于前者。大、中型猪场多采用高床网上培育栏,它是由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围栏和自动食槽组成,漏粪地板通过支架设在粪沟上或实体水泥地面上,相邻两栏共用一个自动食槽,每栏设一个自动饮水器。这种保育栏能保持床面干燥清洁,减少仔猪的发病率,是一种较理想的保育猪栏。仔猪保育栏的栏高一般为0.6米,栏栅间距5~8厘米,面积因饲养头数不同而不同。小型猪场断奶仔猪也可采用地面饲养的方式,但寒冷季节应在仔猪卧息处铺干净软草或将卧息处设火炕。
5.育成、育肥栏
育成育肥栏有多种形式,其地板多为混凝土结实地面或水泥漏缝地板条,也有采用1/3漏缝地板条,2/3混凝土结实地面。混凝土结实地面~般有3%的坡度。育成育肥栏的栏高一般为1~1.2米,采用栏栅式结构时,栏栅间距8~10厘米。
2.饮水设备
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种类很多,有鸭嘴式、杯式、乳头式等。由于乳头式和杯式自动饮水器的结构和性能不如鸭嘴式饮水器,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鸭嘴式自动饮水器。鸭嘴式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结构见。它主要由阀体、阀芯、密封圈、回位弹簧、塞和虑网组成。
3.饲喂设备
(1)间息添料饲槽
条件较差的一般猪场采用。分为固定饲槽、移动饲槽。一般为水泥浇注固定饲槽。 图中A与B的饲槽一致,都在隔墙或隔栏的下面,由走廊添料,滑向内侧,便于猪采食。饲槽一般为长形,每头猪所占饲槽的长度应根据猪的种类、年龄而定。较为规范的养猪场都不采用移动饲槽。集约化、工厂化猪场,限位饲养的妊娠母猪或泌乳母猪,其固定饲槽为金属制品,固定在限位栏上,见限位产床、限位栏部分。
(2)方形自动落料饲槽
一般条件的猪场不用这种饲槽,它常见于集约化、工厂化的猪场。方形落料饲槽有单开式和双开式两种。单开式的一面固定在与走廊的隔栏或隔墙上;双开式则安放在两栏的隔栏或隔墙上,自动落料饲槽一般为镀锌铁皮制成,并以钢筋加固,否则极易损坏。
(3)圆型自动落料饲槽
圆型自动藩料饲槽用不锈钢制成,较为坚固耐用,底盘也可用铸铁或水泥浇注,适用于高密度、大群体生长育肥猪舍。

阅读全文

与大型猪圈钢结构安装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原中归纳的方法有什么局限性 浏览:509
灯具遥控安装方法 浏览:984
在家地震预警有哪些方法论 浏览:399
气缸圆柱度的检测方法 浏览:214
东风制动灯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309
简谐运动研究方法 浏览:124
幼儿异物吸入的抢救方法有哪些 浏览:211
开衫毛衣尺寸的经典计算方法 浏览:356
广电有线连接方法 浏览:827
局解血管的检查常用方法 浏览:988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834
写出五种植物的传播方法 浏览:99
治疗脾气差的最佳方法 浏览:814
花卉满天星的种植方法 浏览:967
风控未通检测方法 浏览:767
根管治疗术的步骤和方法 浏览:180
去脚臭的简单的方法 浏览:934
二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浏览:69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题 浏览:867
瑜伽胳膊锻炼方法 浏览: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