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在城市中,导线测量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观测方向少,相邻点通视等要求比较好达到,导线的布设比较灵活,观测和计算工作较简便,但是控制面积小,缺乏有效可靠的检核方法;
三角测量控制面积大,有利于加密图根控制网,但是需要构成固定的图形,点位的选择相对来说限制因素比较多;
GPS与以上两种方法相比,相对平面定位精度高,作业的速度快,经济效益好,测量时无须通视,但是GPS测量易受干扰,(较大反射面或电磁辐射源),对地形地物的遮挡高度有要求。
㈡ 工程测量中,在野外进行高程测量时,主要方法有哪两种,何种测量方法的精度最高
测量高程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偶尔也采用的流体静力水准测量方法,主要用于越过海峡传递高程。例如欧洲水准网中,包括英法之间,以及丹麦和瑞典之间的流体静力水准联测路线。
①水准测量是测定两点间高差的主要方法,也是最精密的方法,主要用于建立国家或地区的高程控制网。
②三角高程测量是确定两点间高差的简便方法,不受地形条件限制,传递高程迅速,但精度低于水准测量。主要用于传算大地点高程。
③气压高程测量是根据大气压力随高度变化的规律,用气压计测定两点的气压差,推算高层的方法。
精度低于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主要用于丘陵地和山区的勘测工作。
水准测量
确定两点间高差的主要方法,也是最精密的方法,主要用于国家水准网的建立。除了国家等级的水准测量之外,还有普通水准测量。它采用精度较低的仪器,测算手续也比较简单,广泛用于国家等级的水准网内的加密,或独立地建立测图和一般工程施工的高程控制网,以及用于线路水准和面水准的测量工作。 珠峰高程测量
当跨越江河或山谷等天然障碍进行水准测量时,视线长度一般都超过规定的限度。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特殊水准测量,称为跨河水准测量。跨越地点应选在水准路线附近的江河或山谷的最狭处,视线避免通过草丛、干丘或沙滩的上方;两岸情况尽量相似,两岸仪器的水平视线距水面或谷底的高度应尽可能相等;观测图形一般布设成平行四边形。根据天然障碍的宽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可选用倾斜螺旋法、经纬仪倾角法或光学测微法进行观测。观测时,在对岸远尺上安装一块或二块特制的觇板,作为照准目标。跨越宽的天然障碍时,应从障碍两侧同时观测。
三角高程测量
确定两点间高差的简便方法,但由于大气折光影响,精度低于水准测量(见三角高程测量)。
气压高程测量
根据大气压力随高程而变化的规律,用气压计进行高程测量的一种方法。在气压高程测量中,大气压力从前常以水银柱高度(毫米)表示。温度为 0℃时,在纬度45°处的平均海面上大气平均压力约为760毫米水银柱(1mmHg=133.322Pa),每升高约11米大气压力减少1毫米水银柱。一般气压计读数精度可达0.1毫米水银柱,约相当1米的高差。由于大气压力受气象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气压高程测量比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都低,主要用于低精度的高程测量。但它的优点是在观测时点与点之间不需要通视,使用方便、经济和迅速。最常用的仪器为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前者便于携带,一般用于野外作业;后者常用于固定测站或用以检验前者。
㈢ 试述工程测量控制网精度、可靠性、灵敏度、建网费用之间的关系
试述工程测量控制网精度、可靠性、灵敏度、建网费用之间的关系
今年考研测绘工程专业正好准备了这道题
首先,我们布设一个测量控制网时,首先会考虑控制网需要达到精度,所以这就决定了你采用什么测量方法、仪器来布设控制网点。例如,高程控制网多采用水准测量和电磁波三角高程测距技术布网,平面控制网主要布设成GNSS网和地面边角网,方便作为施工的基准。这些都与建网费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你采用的仪器、布网的方法以及控制网的精度等级等直接决定测量项目的建网费用。
其次,建立好控制往后,网形结构(即控制点间的位置关系)与可靠性和灵敏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好的网形结构能更好地抵抗粗差的影响,一个典型的例子如三角网能很好地控制导线测量过程中误差的传递。灵敏度准则是只针对平面变形监测网而言的,通过对变形监测网的周期观测和平差,进行统计检验,所能发现的位移向量的下界值D定义网的灵敏度。
综上所述,建立一个好的控制网,有利于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既保证工程需要的精度、也考虑了建网费用,好的网形结构保证了网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㈣ 平面控制测量与图根控制测量的区别哪个精度高
做测量要遵循由高级到低级,平面控制测量就是高一等级的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就是从平面控制测量导过来的,平面控制测量包括图根控制测量,为满足小区域测图和施工需要而建立的平面控制网,称为小区域平面控制网。小区域平面控制网亦应由高级到低级分级建立。测区范围内建立最高一级的控制网,称为首级控制网;最低一级的即直接为测图而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
㈤ 跪求控制网的测量方法!
1,由测量精度决定测量精度和方法。
2.布设控制点。
3.进行测量,在每个点上进行测角夹角和测量各点间的距离,记录观测原始数据。注意各项限差。
4.进行整理,得出各点间的夹角和距离。
5.进行导线平差。得出各点的坐标。和控制网的精度。
㈥ 全站仪数据采集需要遵守长边控制短边吗
数据采集时控制的精度主要取决于仪器对中测站点的精度和照准后视点的精度。测站点和后视点的连线就相当于长边。所以,测站点和后视点的距离最好接近或者大于测区的对角线。
但我的实际工作中,遇到需要数据采集的情况,一般精度要求都不是很高,比如测量地形等等,可以一定程度上忽略长边控制短边。
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