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三维导线测量的方法及步骤

三维导线测量的方法及步骤

发布时间:2022-07-24 11:07:32

⑴ 导线测量的计算步骤是什么

闭合导线:

名称 表示 原理

(导线长) D 实测边长总合

(角度总和) ∑β 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

(角度闭合差) Fβ 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的秒位数

(坐标闭和差) Fx △x计算出的坐标增量之合
Fy △y计算出的坐标增量之合

(距离闭合差) F Fx平方加Fy平方开根号

(导线精度) K F/D(1÷F×D)

附合导线:

名称 表示 原理

(导线长) D 实测边长总合

(角度总和) ∑β 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

(角度闭合差) Fβ 实测推算出的终点方位角减理论的终点方位角

(坐标闭和差) Fx △x总合减(终点x坐标减起始x坐标)
Fy △y总合减(终点y坐标减起始y坐标)

(距离闭合差) F Fx平方+Fy平方开根号

(导线精度) K F/D(1÷F×D)

坐标增量计算:

△x12=D12×cosa12

△y12=D12×sina12

D :实测两点间的距离。

a :实测两点间的方位角。
近似平差方法:①将角度闭合差除以测站数:Fβ÷N(N表示测站数)=∩(角度均值),然后将角度均值加到实测右角中。
②将Fx平方加Fy平方开根号,得出距离闭合差,用距离闭合差除以观测边长数得出距离均值,然后将距离均值加到每一条实测边长中。
③从起测点开始,再通过公式△x12=D12×cosa12 、△y12=D12×sina12求出坐标增量。用上一测站的坐标加上坐标增量就得出平差后的坐标

希望可以帮到你!

⑵ 导线测量的基本方法

拿出万用表,先把万用表的红色表笔的一端插在万用表的正插孔里面,黑色表笔一端插在负插孔里。
在测量之前,要清楚被测的电源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大概电压有多高(如不知电压有多高,那应先将电压量程调至最大。
如果要测的是交流电的电压,应将量程开关调到V~区内相应的电压数上;再找到需测的直流电源的导电处。
在测量电压时,先将万用表上的红色测量表笔接到该线束的导线上。
再将万用表的黑笔与线束上的黑色线相接,连接后,两支表笔保持稳定,不要松动。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⑶ 导线测量的方法和数据处理

简单介绍如下,详细步骤请参阅《测量学》导线测量章节教材,网络文库地址:http://wenku..com/view/faa5391aff00bed5b9f31d7b.html
1.导线的布设:
导线可布设以下几种形式:
(1)闭合导线;起止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
(2)附合导线;起于一个已知点,止于另一个已知点的导线
(3)支导线;起于一个已知点,止于一个未知点的导线。
2.导线测量外业:
(1)踏勘选点和建立标志:请参照国标《工程测量规范》的不同精度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进行选点和埋设;
(2)导线边长测量:全站仪测量记录导线各条边的斜距和天顶距,并进行球气双差改正,获取各条边长。
(3)导线转折角测量:导线转折角分为左角和右角,在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为左角,反之为右角。水平角的观测请参照国标《工程测量规范》的技术要求进行。
3.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1)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将角度闭合差按“反号平均分配”的原则,计算导线各内角的改正数。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xy坐标增量闭合差按“反号与边长成正比例分配”的原则,计算各导线点xy坐标增量的改正数.
网络知道团队--★测绘同仁★
为你解答测绘相关问题。
团队地址:http://..com/team/view/测绘同仁
欢迎参阅cass使用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网络知道常见cass问答汇总):
网络知识地址:http://shi..com/shi/267910.html

⑷ 在测量中、我们常常要做导线测量...请问怎么做,步骤什么,谢谢...

简单的说下
导线有闭合和附和,闭合呢,就是从已知点和未知点(先打好桩)之间的测角和测距,就是仪器在已知点对另外一个已知点置零
再旋转到待测点,得出角度,再测距,把角度和距离记录纸上,再继续下一点,方法都是一样,然后再闭合到已知点上,再由得到的数据评差,算出坐标,
如果你还想要详细的话,你自己只好去买本书,
我以前学的时候都是问了好久才会算的,其中尤其是旋转角平差,必须的细心,

⑸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包括哪些步骤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包括以下几点步骤:(1)绘制导线草图,把起算数据与观测数据注于图上相应位置。(2)计算与调整角度用合差。(3)根据已知坐标方位角和调整后的各角进行各边坐标方位角推算。(4)计算与调整坐标增量闭合差。(5)根据调整后的坐标增量计算导线各点坐标。

⑹ 导线测量的步骤是什么

1、导线施测前的准备工作

(1)业务准备:

1)学习技术设计书,了解工程的性质、来源、目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工期要求等。

2)学习所涉及的各工程类别的相关规范,了解基本技术要求。

3)学习各工种操作、配合基本要求。

4)依据设计书要求,在已有的地形图上大概设计出导线点位。

5)检查已知点平面成果的投影带号是否正确,各批已知点成果坐标系统是否统一,水准点等已知点高程系统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

(2)仪器设备检查及生产资料准备:

1)了解经纬仪、全站仪等型号,测距、测角精度,检查仪器加常数、乘常数等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2)在平坦的地面上钢尺量距4~5m,用全站仪测量平距,检查棱镜常数是否设置正确,若有问题应及时向生产负责人汇报,以获得正确棱镜常数,重新设置。

3)实测前检验仪器在经过长途搬运后各项指标是否正常。

4)检查棱镜、觇板、基座、脚架是否正常,数量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5)检查记录手簿是否带够,若为电子手簿,应熟悉记录手簿软件,检查软件运行情况,与台式机数据传输情况等。

6)检查辅助测量的物品是否齐备,如记录板、铅笔、钢卷尺、做标记的红布、木桩、油漆、毛笔等。

7)全站仪及对讲机等需充电设备应及时充电。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主要有踏勘选点并建立标志、测量导线边长、测量转折角和连接测量。

(1)踏勘选点并建立标志:首先调查搜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高一级的控制点的成果资料,然后将控制点展绘在地形图上,并在地形图上拟定出导线的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去踏勘,实地核对、修改、落实点位并建立标志。若测区没有地形图资料,则需到现场详细踏勘。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分布、测区地形条件及测图和施工需要等具体情况,合理选定导线点的位置。实地选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相邻点间通视良好,地势平坦,方便测角和量距。

2)将点位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

3)点所在处应视野开阔,便于进行碎部测量。

4)导线点的密度应够,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5)视线中间应无隆起,视线距地面最低不少于2m。

6)导线各边长应大致相等,相邻边长的长度尽量不要相差太大,导线边长应符合有关技术要求。

选定导线点后,应马上建立标志。若是临时性标志,通常在各个点位处打上大木桩,在桩周围浇灌混凝土,并在桩顶钉一小钉;若导线点需长时间保存,就应埋设混凝土桩或石桩,桩顶刻“十”字,作为永久性标志。

为了便于寻找,导线点还应统一编号,并做好点之记。即绘一草图,注明导线点与附近固定而明显的地物点的尺寸及相互位置关系。

(2)测量导线边长:可用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测定导线边长,测量时要同时观测竖直角,供倾斜改正用。若用钢尺量距,钢尺使用前须进行检定,并按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进行量距。

(3)测量导线转折角:导线转折角分左角和右角,在导线前进方向右侧的转折角为右角,在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转折角为左角。可用测回法测量导线转折角。

一般在闭合导线中均测内角,若导线前进方向为顺时针则为右角,若导线前进方向为逆时针则为左角;在附合导线中常测左角,也可测右角,但要统一;在支导线中既要测左角也要测右角,以便进行检核。各等级导线测角时应符合其相应的技术要求。

(4)连接测量:当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连接时,须进行连接测量,即进行连接边和连接角测量,作为传递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依据。若附近没有高级控制点,则应用罗盘仪施测导线起始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起始点的坐标作为起算数据。

(6)三维导线测量的方法及步骤扩展阅读

选择相邻点相互通视的一系列控制点构成导线,直接测定导线的各边边长及相邻导线边的夹角,已知一个点的坐标和一条边的方位角就可以推算出所有其他控制点的坐标.

测法

三角(三边)测量:在地面选一系列控制点,相互连接成若干个三角形,构成各种网(锁)状图形。通过观测三角形的内角或(边长),再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坐标、起始边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经解算三角形和坐标方位角推算可得到三角形各边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进而有直角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待定点的平面坐标。

导线测量: 将控制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折线,成为导线,这些控制点为导线点,点间的折线便称为导线边,相邻边的夹角称为转折角。于坐标方位角已知的导线边线连接的转折角称为连接角。通过观测导线边的边长和转折角、根据起算数据经计算获得导线点的平面坐标,称为导线测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导线测量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导线测量

⑺ 导线测量怎么做

1.选点
2.从控制点开始测量(闭合,附合,支导线都一样)
3.先在控制点设站,后视另外一个控制点,然后按照你说的后前前后的顺序测量你选好的点,记录仪高,镜高,方位角,垂直角,和距离回去平差用。一站一站的搬。
4.附和的话就测到另外一对控制点上,闭合就测回来闭合到原来的控制点上,支导线就是支出去,但不能支太长没有检核条件
5.内业处理看你用什么软件,南方CASS有专门的导线平差。你只要把数据格式调整好就可以了。

⑻ 导线测量步骤图解

导线测量外业

测量步骤

步骤1,在控制点上架设已经鉴定、校正合格的全站仪,按实际情况设置气温、气压等参数,精确对中、整平,由于不测量高程所以仪高和镜高可以随意。两个棱镜分别立在测站点前、后的相邻控制点上,本案例的测站顺序是G2-D1-D2-D3-G3。(本测站是G2)

步骤2,盘左位照准后方点,手动将水平角置零,并在观测记录表上记下此时水平角的读数。然后测距,可多测量几次选择稳定值,也做好记录。

步骤3,盘左位照准前方点,这时水平角读数会发生变化,记录下这个读数。然后同前面一样的测中和记录。这时上半测回就完成了。

步骤4,盘右位照准后方点,记录水平角读数,测距并记录读数。

步骤5,盘右位照准前方点,记录水平角读数,测距并记录读数。这样一个测回就完成了。

第二测回的操作与第一测回基本相同,只有一点不同,就是前面说的置盘的初始读数。当每个测站都按要求的测回数观测完成后,就进入下一个测站,进行同样的操作,直到测完全部的水平角为止。

路线图

数据记录

记录员应及时计算2C值、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距离等数据。

计算方法

2C值=(盘左读数加上或减去180)-盘右读数。

上、下半测回角值=后方点读数-前方点读数。

一测回角值=上、下两个半测回的平均值

平均角值=各个测回的平均值。即水平角。

距离的计算方法跟水平角相同。

阅读全文

与三维导线测量的方法及步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原中归纳的方法有什么局限性 浏览:509
灯具遥控安装方法 浏览:985
在家地震预警有哪些方法论 浏览:399
气缸圆柱度的检测方法 浏览:215
东风制动灯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309
简谐运动研究方法 浏览:124
幼儿异物吸入的抢救方法有哪些 浏览:211
开衫毛衣尺寸的经典计算方法 浏览:356
广电有线连接方法 浏览:828
局解血管的检查常用方法 浏览:988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835
写出五种植物的传播方法 浏览:99
治疗脾气差的最佳方法 浏览:814
花卉满天星的种植方法 浏览:968
风控未通检测方法 浏览:767
根管治疗术的步骤和方法 浏览:180
去脚臭的简单的方法 浏览:934
二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浏览:69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题 浏览:867
瑜伽胳膊锻炼方法 浏览: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