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的目标是使身体尽快、有效地摆脱静止状态。根据《田径竞赛规则》规定,正规的短跑起跑必须使用起跑器。而起跑器的安装是为了身体在起跑时两脚有牢固的支撑,从而形成良好的起跑姿势和良好的竞赛心理,为最后顺利、快速起跑做准备。现就我国目前教学和训练中短跑蹲踞式起跑器安装方式提出两点异议,供参考。
一、应该重视缩短式起跑方式的应用
在日常的训练和教学中,关于短跑蹲踞式起跑时起跑器的安装方式,大家介绍、使用较多的是“普通式”、“拉长式”,对于缩短式则很少提及和关注,一些教科书里面更对它只字不提,更别说在实践中使用了。然而笔者认为“缩短式”有上述两种起跑器安装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适合在运动员实力相当和运动员身材较矮、下肢绝对力量较强的情况下使用,因为实力接近的运动员的100米成绩差距在百分之几秒,甚至百分之一秒。按运动员的冲刺速度,差距也就是十几到几十厘米,要想在比赛过程中去超越对手这百分之几或百分之一秒,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然就不会落后了)。而缩短式起跑方式可以实实在在地缩短比赛距离十几厘米甚至几十厘米,从而使运动员获得起跑瞬间的实跑距离优势,这种起跑时获得的微弱优势会直接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有利影响,从而对整个比赛结果产生积极效果。
大家都知道,普通式起跑器的支撑腿起跑器距离起跑线一脚半,前后起跑器又为一脚半。摆动腿实际距离起跑线为3个脚长(约70多厘米),也就是说摆动腿在迈出第一步之前已经跑了70厘米左右的无效距离。缩短式起跑姿势可有效缩短这一距离,由于该姿势支撑腿起跑器距离起跑线一脚长,前后起跑器又为一脚长,那么摆动腿实际跑过距离至少可节约一个步长(约20余厘米),对一般的运动员,至少也可快0.02秒,其优势不言而喻,甚至摆动腿起跑器可再往前移动半个脚长,即前后起跑器相距只有半个脚长距离。
那么该姿势对身材较高的运动员是否也适用呢?同样,支撑腿起跑器距离起跑线一脚长或稍后移,前后起跑器的距离可缩至半脚长或一脚长,也可获得较普通和拉长式好的起跑效果。因为,在短跑起跑中,最终决定起跑速度的是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腿部力量的大小和合理的身体启动姿势,而手臂力量和支撑腿部力量的大小是决定起跑形成的合理三角支撑稳定与否的关键。实际跑出的摆动腿只是为起跑后的迈步做准备,并不完成任何形式的支撑,也不会破坏这个稳固的三角支撑,这就奠定了缩短式起跑器的安装的理论基础。至于运动员接受该姿势练习时的不适应,完全可以通过训练解决。
二、关于弯道起跑器的安装位置
“为了便于加速,起跑后应尽可能有一段直线跑进距离。因此,弯道起跑器的安装,位置应靠近外侧分道线并正对里侧分道线的切点方向。起跑时,右手撑在起跑线后,左手撑在起跑线后约5~10厘米处。”(高等教育出版社《田径)2001年起跑的目标是使身体尽快、有效地摆脱静止状态。根据《田径竞赛规则》规定,正规的短跑起跑必须使用起跑器。而起跑器的安装是为了身体在起跑时两脚有牢固的支撑,从而形成良好的起跑姿势和良好的竞赛心理,为最后顺利、快速起跑做准备。现就我国目前教学和训练中短跑蹲踞式起跑器安装方式提出两点异议,供参考。
一、应该重视缩短式起跑方式的应用
在日常的训练和教学中,关于短跑蹲踞式起跑时起跑器的安装方式,大家介绍、使用较多的是“普通式”、“拉长式”,对于缩短式则很少提及和关注,一些教科书里面更对它只字不提,更别说在实践中使用了。然而笔者认为“缩短式”有上述两种起跑器安装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适合在运动员实力相当和运动员身材较矮、下肢绝对力量较强的情况下使用,因为实力接近的运动员的100米成绩差距在百分之几秒,甚至百分之一秒。按运动员的冲刺速度,差距也就是十几到几十厘米,要想在比赛过程中去超越对手这百分之几或百分之一秒,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然就不会落后了)。而缩短式起跑方式可以实实在在地缩短比赛距离十几厘米甚至几十厘米,从而使运动员获得起跑瞬间的实跑距离优势,这种起跑时获得的微弱优势会直接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有利影响,从而对整个比赛结果产生积极效果。
大家都知道,普通式起跑器的支撑腿起跑器距离起跑线一脚半,前后起跑器又为一脚半。摆动腿实际距离起跑线为3个脚长(约70多厘米),也就是说摆动腿在迈出第一步之前已经跑了70厘米左右的无效距离。缩短式起跑姿势可有效缩短这一距离,由于该姿势支撑腿起跑器距离起跑线一脚长,前后起跑器又为一脚长,那么摆动腿实际跑过距离至少可节约一个步长(约20余厘米),对一般的运动员,至少也可快0.02秒,其优势不言而喻,甚至摆动腿起跑器可再往前移动半个脚长,即前后起跑器相距只有半个脚长距离。
那么该姿势对身材较高的运动员是否也适用呢?同样,支撑腿起跑器距离起跑线一脚长或稍后移,前后起跑器的距离可缩至半脚长或一脚长,也可获得较普通和拉长式好的起跑效果。因为,在短跑起跑中,最终决定起跑速度的是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腿部力量的大小和合理的身体启动姿势,而手臂力量和支撑腿部力量的大小是决定起跑形成的合理三角支撑稳定与否的关键。实际跑出的摆动腿只是为起跑后的迈步做准备,并不完成任何形式的支撑,也不会破坏这个稳固的三角支撑,这就奠定了缩短式起跑器的安装的理论基础。至于运动员接受该姿势练习时的不适应,完全可以通过训练解决。
二、关于弯道起跑器的安装位置
“为了便于加速,起跑后应尽可能有一段直线跑进距离。因此,弯道起跑器的安装,位置应靠近外侧分道线并正对里侧分道线的切点方向。起跑时,右手撑在起跑线后,左手撑在起跑线后约5~10厘米处。”
从文字上看,上面的描述并没有什么问题,可实际操作过程中就需要推敲了。首先,起跑后应尽可能有一段直线跑进距离的理论基础是基于直线跑进速度较弯道跑进快,而且起跑点到跑道里侧切点直线距离应该较弯道短的认识。根据标准半圆式田径场的结构和弯道起跑的特征,可以计算出,200米起跑线距离里侧分道线的切点距离(以36.5米为半径,分道宽1.22米,第二道起跑为例,下同。其余各道起跑点至弯道里侧切点的弯道和直段距离见表)是8.85米,而同样,沿着计算线到该切点的弯道弧长为8.69米,两者差距明显与否,一目了然。从200米跑各道起跑线至跑道里侧直线距离和相应弯道弧长表我们也可看出,除第一道切线距离较弧线短外,其余各道都长。相反,该起跑姿势让运动员左手撑在起跑线后约5~10厘米处,这将导致支撑腿起跑器相应往后移,也同样必然使得摆动腿必须多跑一定的无效距离。其次,实际跑过距离的差距较弯道稍长,实际跑过的距离又只有这么长,所以,上述理论的惟一依据就是直道跑较弯道跑省力,速度更快了。然而,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该起跑姿势忽略了运动员起跑时的心理感受。更由于起跑时的身体姿势,特别是两个支撑手有一个手不能很好地接触到起跑线,会对运动员产生一定的不舒服感,这种消极心理对起跑是非常不利的。还有,这样的安装方式只考虑到起跑速度的发挥,并没有考虑到加速后对身体重心顺利转入弯道跑反而不利的因素。
从文字上看,上面的描述并没有什么问题,可实际操作过程中就需要推敲了。首先,起跑后应尽可能有一段直线跑进距离的理论基础是基于直线跑进速度较弯道跑进快,而且起跑点到跑道里侧切点直线距离应该较弯道短的认识。根据标准半圆式田径场的结构和弯道起跑的特征,可以计算出,200米起跑线距离里侧分道线的切点距离(以36.5米为半径,分道宽1.22米,第二道起跑为例,下同。其余各道起跑点至弯道里侧切点的弯道和直段距离见表)是8.85米,而同样,沿着计算线到该切点的弯道弧长为8.69米,两者差距明显与否,一目了然。从200米跑各道起跑线至跑道里侧直线距离和相应弯道弧长表我们也可看出,除第一道切线距离较弧线短外,其余各道都长。相反,该起跑姿势让运动员左手撑在起跑线后约5~10厘米处,这将导致支撑腿起跑器相应往后移,也同样必然使得摆动腿必须多跑一定的无效距离。其次,实际跑过距离的差距较弯道稍长,实际跑过的距离又只有这么长,所以,上述理论的惟一依据就是直道跑较弯道跑省力,速度更快了。然而,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该起跑姿势忽略了运动员起跑时的心理感受。更由于起跑时的身体姿势,特别是两个支撑手有一个手不能很好地接触到起跑线,会对运动员产生一定的不舒服感,这种消极心理对起跑是非常不利的。还有,这样的安装方式只考虑到起跑速度的发挥,并没有考虑到加速后对身体重心顺利转入弯道跑反而不利的因素。
所以,在实际弯道跑中,没有必要像教科书那样安装起跑器,而应该是让运动员自觉舒适地、双手能紧密地撑在起跑线后,再考虑适度往跑道外侧,以相对较合理的位置,能较快切入沿着弯道里侧跑进的方向安装。
上述两种起跑器的安装方式,看上去都是训练中的细节,但现代短跑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因此,只有细节都注意了,才最终会有整体运动成绩的提高。
Ⅱ 100米起跑技术
第一点:注意手支撑的位置和手型(八字形)。
第二点:选择合适的蹲踞式起跑姿势(普通,拉长,缩短)一般都是普通式,注意两脚距离。
第三点:预备的时候提高臀部超过肩膀,重心前移低头看脚下,深呼吸放松。
第四点:起跑后快速蹬地摆臂。
(2)起跑器的三种安装方法简述扩展阅读:
训练技巧:
一、发展爆发力练习:爆发力由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确定,即速度与力量。因此,可采用以下练习方法:
1、跳深。
2、纵跳。
3、负重纵跳。
4、负重蹲跳起。
5、负重深蹲。
6、负重弓箭步交换跳。
7、高抬腿(主要用于练频率与步幅)。
二、柔韧的练习:柔韧素质是指人的各个关节活动的幅度,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它在短跑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增大运动员的步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训练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1、体前屈练习。
2、把杆拉腿。
3、纵、横臂叉。
4、肋木体前后快速屈伸。
5、踢腿(正、侧面以及外摆内合四个方面),盘腿坐膝等。
6、快速的蹲立练习。
三、动作速度的训练:
这个环节是短跑训练的关键,人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辅助练习法、重复法、比赛法和游戏法。其中比赛法是进行速度训练经常使用的方法,由于速度练习时间短,经常使用比赛法,能使运动员情绪高涨,表现出最大速度。
和比赛法作用一样,可以激发运动员高涨的情绪,同时,由于游戏过程中能引起各种动作变化,还可以防止因经常安排表现最大速度的练习而引起的“速度障碍”的形式。
Ⅲ 怎样使用起跑器
“起跑器”也叫助跑器,就是在跑步时作为支撑,帮助运动员在最短时间里完成起跑任务,提高短跑速度的运动器材。
Ⅳ 起跑方式有1()2()
1、站立式起跑
当听到“各就位”口令后,学生自然地走或跑到起跑线后,两脚自然前后开立,一脚紧靠于起跑线后,全脚掌着地;后脚以前脚掌着地,身体稍前倾,两臂自然下垂或一前一后,身体重心前移并落在前脚上,前脚的异侧臂自然弯曲于体前,同侧臂稍屈在后,集中精力听起跑的信号。听到枪声或“跑”的口令后,两脚用力后蹬,同时后腿迅速前摆,两臂积极前后摆动,身体保持适当前倾,使身体迅速向前冲出。
2、蹲踞式起跑
蹲踞式起跑,为了充分发挥两腿后蹬力量和初速度。参加比赛时一般都使用起跑器。装起跑器的方法,应根据个人身高、体型、技术水平和习惯来确定。总的原则是有利于起动和发展速度。起跑器的安装方法有三种:“普通式”、“拉长式”、“接近式”。不管使用哪种安装方法,一般要求前起跑器与地面的角度约45度,后起跑器与地面的角度约75度~80度,在一般体育教学中,也可以让同伴用脚抵住起跑者的前脚掌起跑。
蹲踞式起跑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动作。听到“各就位”口令后,做几次深呼吸,轻松地走或跑到起跑器前,屈体,两手撑地,有力腿在前,两脚依次蹬在起跑器上,后腿跪在地面上;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并拢,虎口向前,两手约与肩同宽撑于起跑线后,两臂伸直,肩微移超过起跑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方半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
Ⅳ 百米赛跑起跑器怎么固定在跑道上的呢
起跑器也有长短钉 煤渣跑道用长钉,塑胶就用短钉。
起跑器安装的方法有"普通式","拉长式"两种。通常采用"普通式",前起跑器安装在起跑线后一脚半(约40 45厘米)处,后起跑器距离前起跑一脚半;前,后起跑器的支撑面与地面分别成40度 45度角和70 80度角;两个起跑器的中轴线间隔约15厘米。
Ⅵ 比赛的时候会有起跑器,那个起跑器怎么用。
起跑器的安装:起跑器的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普通式,前起器距起跑线的距离为 1.5 脚长,后跑器距前起跑器为 1.5 脚长;第二种方法是拉长式,前起跑器距起跑线 2 脚长,后起跑器距前起跑器为 1 脚长;第三种是接近式,前起跑器距起跑线、后起跑器距前起跑器均为 1 脚长。起跑器与地面的角度是,前起器为 45 度左右,后起跑器为 60-70 度左右。
起跑器的使用
(1)“各就位”动作:用两手撑在起跑线前的地面上,然后把前脚和后脚依次放在起跑线上,后膝跪地,抬起上体,把两手与肩同宽或稍宽靠近起跑线后沿支撑,颈部自然,头与脊柱与一直线,眼看起跑线前 0.5-1 米的跑道。
(2)预备动作 听到预备口令后,迅速而不紧张地一次把臀部抬到一个应有高度。通常是臀部稍高于肩,使两腿膝关节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前腿为 90-100 度角,后腿为 120-130 度角。
(3)起跑动作 听到枪响后,两手迅速离地,左臂弯曲前摆,右臂弯曲后摆,右腿在做快而短的蹬起跑器后,大腿迅速前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