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导线测量实训方法与步骤

导线测量实训方法与步骤

发布时间:2022-07-22 01:48:48

① 导线测量方法和步骤

导线测量外业

测量步骤

步骤1,在控制点上架设已经鉴定、校正合格的全站仪,按实际情况设置气温、气压等参数,精确对中、整平,由于不测量高程所以仪高和镜高可以随意。两个棱镜分别立在测站点前、后的相邻控制点上,本案例的测站顺序是G2-D1-D2-D3-G3。(本测站是G2)

步骤2,盘左位照准后方点,手动将水平角置零,并在观测记录表上记下此时水平角的读数。然后测距,可多测量几次选择稳定值,也做好记录。

步骤3,盘左位照准前方点,这时水平角读数会发生变化,记录下这个读数。然后同前面一样的测中和记录。这时上半测回就完成了。

步骤4,盘右位照准后方点,记录水平角读数,测距并记录读数。

步骤5,盘右位照准前方点,记录水平角读数,测距并记录读数。这样一个测回就完成了。

第二测回的操作与第一测回基本相同,只有一点不同,就是前面说的置盘的初始读数。当每个测站都按要求的测回数观测完成后,就进入下一个测站,进行同样的操作,直到测完全部的水平角为止。

路线图

数据记录

记录员应及时计算2C值、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距离等数据。

计算方法

2C值=(盘左读数加上或减去180)-盘右读数。

上、下半测回角值=后方点读数-前方点读数。

一测回角值=上、下两个半测回的平均值

平均角值=各个测回的平均值。即水平角。

距离的计算方法跟水平角相同。

② 全站仪导线测量的具体方法,设站,后视,置零什么的,具体的操作步骤。

全站仪导线测量的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实地选定控制点

  2. 总之,仔细看看表格,按照格式将数据填写到对应的位置就行了。计算过程中如果发现2C值太大,就检查一下仪器是否精平到位。还要留心核对半测回之间、各测回之间测得的水平角、距离结果是否吻合。如果相差很大,则应该废除熂重新测量。如果相差不大就取平均值作为观测结果。为提提高计算精度,计算水平角值建设保留1位小数,距离值建设保留4位小数。

③ 全站仪导线测量的具体的操作步骤

全站仪导线测量的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实地选定控制点

  2. 总之,仔细看看表格,按照格式将数据填写到对应的位置就行了。计算过程中如果发现2C值太大,就检查一下仪器是否精平到位。还要留心核对半测回之间、各测回之间测得的水平角、距离结果是否吻合。如果相差很大,则应该废除熂重新测量。如果相差不大就取平均值作为观测结果。为提提高计算精度,计算水平角值建设保留1位小数,距离值建设保留4位小数。

④ 导线测量的基本方法

拿出万用表,先把万用表的红色表笔的一端插在万用表的正插孔里面,黑色表笔一端插在负插孔里。
在测量之前,要清楚被测的电源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大概电压有多高(如不知电压有多高,那应先将电压量程调至最大。
如果要测的是交流电的电压,应将量程开关调到V~区内相应的电压数上;再找到需测的直流电源的导电处。
在测量电压时,先将万用表上的红色测量表笔接到该线束的导线上。
再将万用表的黑笔与线束上的黑色线相接,连接后,两支表笔保持稳定,不要松动。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⑤ 测量实习 步骤。

无论测定还是测设,其本质都是定位,定出各特征点的空间位置,即三维坐标(X,Y,H)。现代某些测量技术(如GPS测量等)可以直接测出三维坐标,但在传统的测量中,高程 H 可通过测量高差求出,而平面坐标(X,Y)无法直接测得,它们只能通过测量距离和角度根据计算间接求得。因此高差、角度和距离是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高程测量、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是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水准仪、经纬仪和测距仪(或钢尺)是测量的常规仪器
测量实习基本步骤:先外业再内业
一、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量边、测角和连接测量。
1、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踏勘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原有地形图和已有控制点资料,并在图上规划导线的布设方案,然后到实地落实各点点位并建立标志。如测区无地形图资料,则需详细踏勘现场,合理地选定导线点的位置。
导线的选点原则:既要便于导线本身的测量,又要便于测图和施工,并保证满足各项技术要求。
选点时应注意:
(1) 相邻导线点间通视良好,以便于测角和量距。(2)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3) 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
2 、量 边
■导线边长可用光电测距仪测量,此种导线称为光电测距导线。导线边长也可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此种导线称为钢尺量距导线。
3、 测 角
■ 导线转折角分为左角和右角,前进方向左侧的角称左角,右侧的角称为右角。附合导线统一观测同 一侧的转折
角(左角或右角),闭合导线要求观测多边形的内角。
■导线等级不同,测角技术要求也不同。图根导线一般用DJ6级光学经纬仪测一个测回,当盘左、盘右两个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
4 、 连接测量
■ 所谓连接测量是将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联系起来,以取得坐标和方位角的起算数据。连接测量需观测连接角和连接边。
■当测区附近无高级控制点时,可用罗盘仪测定导线起始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起始点坐标作为起算数据。此时计算所得的各导线点坐标为独立坐标系的坐标。
二、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 内业计算前,应全面检查导线测量的外业记录,并绘制导线略图。
■导线坐标计算取位规定如下:对于四等以下导线,角值取至秒,边长和坐标取至毫米;对于图根导线,角值取至秒,边长和坐 标取至厘米。
导线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
■如图所示,已知导线点1的坐标为(x1,y1),1-2边的坐标方位角
为a12,边长为D12,现需计算2点的坐标(x2,y2)。
两点间的坐标增量等于两点的坐标值之差,即:
△x12=x2 - x1
△y12=y2 - y1
△x称为纵坐标增量, △Y称为横坐标增量。坐标增量也可由下式计算:
△x12= D12 × cosa12
△y12= D12 ×sina12
其中△x12 、△y12的符号由cosa12 、 sina12决定,此时2点的
坐标为:
x2 = x1 +△x12= x1 + D12 × cosa12
y2 = y1 + △y12= y1 + D12 ×sina12
2、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步骤如下: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2)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3)坐标增量的计算与增量闭合差的调整
(4)计算各导线点坐标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闭合导线构成了一个n边多边形,而n边多边形内角和的
理论值为:
∑β 理=( n – 2 ) ×180°
但由于观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有误差,因此实测的各内
角 之和∑β测≠ ∑β理, 其差值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β表示,

f β = ∑β 测 - ∑β 理= ∑β 测 - ( n – 2 ) ×180°
对于图根钢尺量距导线, 《规范》有规定其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
若︱ fβ ︱﹥ ︱ fβ容 ︱,说明所测角度不满足精度要求,应对角度进行检查或重测。
若︱ fβ ︱≦ ︱ fβ容 ︱,所测角度精度满足要求,此时可根据角度闭合差fβ对各实测内角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的角度值之和符合其理论值。
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将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内角。
即每个内角改正数均为 V β= - f β /n
改正后的角度 β 改= β 测 +( - fβ /n)
理论上应有∑ V β= - f β ,∑β 改= ( n – 2 ) ×180°,这些可作为计算检核条件。
(2)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公式为:
a前 = a后 +β左 +180 ° (适合测左角)
或 a前 = a后 – β右 +180 ° (适合测右角)
本例中根据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a12 及调整后的各导线左角,利用以上公式依次可推算出每一条边的坐标方位
角,最后应进行计算检核。
(3)坐标增量的计算与增量闭合差的调整
①坐标增量的计算
任意两个导线点i、j之间的坐标增量计算公式为:
△xij= Dij × cosaij
△yij= Dij ×sinaij
②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理论上,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之和应为零,即
∑△x理=0
∑△y理=0
但由于量边误差和角度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x测和∑△y测并不为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f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fy,即
fx = ∑△x测
fy = ∑△y测

⑥ 导线测量外业测量的步骤是哪些

导线测量外业测量的步骤是: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现场踏勘选点时,应注意下列各点:
(1)相邻导线点间通视良好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并便于保存之处
(3)在点位上,视野应开阔,便于测绘周围的地物和地貌
(4)导线点在测区内要布点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导线点应分等级统一编号,以便于测量资料的管理。对于每一个导线点的位置,还应画一草图,该图称为控制点的“点之记”。
2.导线边长测量
导线边长可以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一般用往返丈量的方法,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3000。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高差改正或倾斜改正。当用光电测距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也应进行各项改正。
3.导线转折角测量
导线的转折角是在导线点上由相邻两导线边构成的水平角。导线的转折角分为左角和右角,在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称为左角,右侧的称右角。

⑦ 全站仪附和导线测量的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是什么

导线测量步骤:

1、在AC点架设基座、B架设仪器。

2、量取ABC到点位的高度并记录。

3、在仪器中输入量取的高度及A点的高

4、仪器竖丝照准A点,设置一个整数角度,然后偏移一点角度,再旋转回去(减少因仪器按键的误差)记录角度。接着旋转仪器目镜至C点并照准,记录角度。 倒镜(盘右)后再次照准C点,记录角度,再次旋转到A点,记录角度。同样的方式测3到4次,看夹角是否稳定,得到左夹角。

5、依照4的步骤得到右夹角。

6、左角加上右角是否等于360度,不等,按照角度比例分配。

7、把3部量取的高度,输入到仪器中。横丝照准A点(如果不需要三角高程可以不用很准确)测得距离及高差。同样3次以上取均值。

8、按照7部测得B到C的距离及高差。

9、本站结束,仪器往C点。

附和导线平差步骤:

1、已知起始边与结束边的方位角及坐标。求得坐标增量闭合差等。

2、通过起始边通过测量数据算的结束边的方位角,看是否相同,坐标是否相同

3、修正测量数据,与已知数据相同。

⑧ 导线测量的方法和数据处理

简单介绍如下,详细步骤请参阅《测量学》导线测量章节教材,网络文库地址:http://wenku..com/view/faa5391aff00bed5b9f31d7b.html
1.导线的布设:
导线可布设以下几种形式:
(1)闭合导线;起止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
(2)附合导线;起于一个已知点,止于另一个已知点的导线
(3)支导线;起于一个已知点,止于一个未知点的导线。
2.导线测量外业:
(1)踏勘选点和建立标志:请参照国标《工程测量规范》的不同精度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进行选点和埋设;
(2)导线边长测量:全站仪测量记录导线各条边的斜距和天顶距,并进行球气双差改正,获取各条边长。
(3)导线转折角测量:导线转折角分为左角和右角,在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为左角,反之为右角。水平角的观测请参照国标《工程测量规范》的技术要求进行。
3.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1)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将角度闭合差按“反号平均分配”的原则,计算导线各内角的改正数。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xy坐标增量闭合差按“反号与边长成正比例分配”的原则,计算各导线点xy坐标增量的改正数.
网络知道团队--★测绘同仁★
为你解答测绘相关问题。
团队地址:http://..com/team/view/测绘同仁
欢迎参阅cass使用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网络知道常见cass问答汇总):
网络知识地址:http://shi..com/shi/267910.html

⑨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

内业计算步骤: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推算坐标方位角;计算坐标增量;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计算各点坐标。

水准仪的操作:首先在测站上安置三脚架;调节架腿长短使架头高度适中,目估使架头大致水平,拧紧架腿伸缩螺旋;然后将水准仪用连接螺旋安装在三脚架上;安装时,应用手扶助仪器,以防一起从架头上滑落.;操作程序为:粗平 、瞄准 、精平、 读数。

经纬仪的操作:安置包括对中整平。测量方法:①测回法②方向观测法。

(9)导线测量实训方法与步骤扩展阅读:

导线测量指将一系列测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形式,并测定各折线边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推算各测点平面坐标的技术与方法。

在测区范围内的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的具有控制意义的点子称为控制点。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所构成的折线称为导线,其中的控制点也称为导线点,折线边也称为导线边。导线测量指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值。

再根据起始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从而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导线测量在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中经常采用。

尤其在地物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区、视线障碍较多的隐蔽区及带状地区常采用这种方法。使用经纬仪测量转折角,用钢尺测定边长的导线,称为经纬仪导线;若使用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测定导线边长,则称为电磁波测距导线。

导线测量平面控制网根据测区范围和精度要求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图根4个等级。

⑩ 全站仪导线测量步骤

全站仪导线测量步骤并不复杂,下面讲解一下详细的测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1、到达指定观测点后,首先要把全站仪的支腿调整平稳,观察一下图中手指的(红框处)圆盘位置,只要里面保持在中心位置就可以了。

阅读全文

与导线测量实训方法与步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原中归纳的方法有什么局限性 浏览:510
灯具遥控安装方法 浏览:985
在家地震预警有哪些方法论 浏览:399
气缸圆柱度的检测方法 浏览:215
东风制动灯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309
简谐运动研究方法 浏览:124
幼儿异物吸入的抢救方法有哪些 浏览:212
开衫毛衣尺寸的经典计算方法 浏览:356
广电有线连接方法 浏览:828
局解血管的检查常用方法 浏览:988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835
写出五种植物的传播方法 浏览:100
治疗脾气差的最佳方法 浏览:816
花卉满天星的种植方法 浏览:968
风控未通检测方法 浏览:767
根管治疗术的步骤和方法 浏览:180
去脚臭的简单的方法 浏览:934
二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浏览:69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题 浏览:867
瑜伽胳膊锻炼方法 浏览: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