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用EDTA反滴定法测量三氯化铝中铝离子的含量
好像终点时颜色有点变化,从亮黄色 变成有点微红,不知道是不是终点(可能是终点PH影响到了颜色)
❷ 铝离子和偏铝酸根还有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求方程式分步过程,
铝离子和偏铝酸根与水共同反应实质上就是双水解
(1)Al(3+) + 3H2O =可逆= Al(OH)3 + 3H(+)
(2)AlO2(-) +2 H2O =可逆= Al(OH)3+OH(-)
(1)+(2)x3 约去3个 H2O( 3H(+)+3OH(-)=3H2O)
可得:Al(3+) + 3AlO2(-) + 6H2O == 4Al(OH)3↓
第一步是铝离子和氢氧根反应生成偏铝酸根和水:Al3+ + 4OH-(过量) = AlO2- + 2H2O
第二步是偏铝酸根和氢离子生成铝离子和水:AlO2- + 4H+(过量) = Al3+ + 2H2O
这是加入过量酸碱相互转化的反应,没有Al(OH)3生成当然加不出来。
希望能帮到你
❸ 铝离子的滴定(络合滴定高手进),一定要真正明白的
一、滴定原理
1、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浓度的实验方法。
2.原理: H+ + OH- = H2O
1mol 1mol
C1V1 C2V2
C1V1=C2V2
C2= c1v1/v2
其中C1、V2已知,只要测量出V1,即可得未知酸或碱溶液的浓度C2。
说明:完全中和的含义为:n(H+) =n(OH-) ,而不是pH=7
HCl ----NaOH H2SO4 ----- 2NaOH H3PO4 ---- 3NaOH
3.滴定终点的确定: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指示剂选取的原则:一般要求指示剂颜色变化明显,变色pH值范围窄,指示准确;石蕊因变色pH(5-8)范围宽及人的肉眼对红—紫—蓝的颜色变化不敏感,一般不作滴定指示剂,强酸与强碱间的相互滴定选择甲基橙或酚酞均可,强酸与弱碱及强碱与弱酸之间的滴定要求指示剂变色的pH值范围尽可能与生成盐的水解得到溶液的pH值吻合,以保证中和反应完全,指求剂指示准确。故一般强碱滴弱酸选择酚酞,强酸滴弱碱选择甲基橙。
❹ 水中的铝离子用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其含量,精确度高吗
用滴定啊
滴定 滴定是一种化学实验操作也是一种定量分析的手段。它通过两种溶液的定量反应来确定某种溶质的含量。滴定最基本的公式为:
c1 V1 / ν1 = c2 V2 / ν2
其中c为溶液浓度,V为溶液体积,ν为反应方程序中的系数。
原理
滴定过程需要一个定量进行的反应,此反应必须能完全进行,且速率要快,也就是平衡常数、速率常数都要较大。而且反应还不能有干扰测量的副产物,副反应更是不容许的。
在两种溶液的滴定中,未知浓度的溶液装在滴定管里,已知浓度的溶液装在下方的锥形瓶里。通常把已知浓度的溶液叫做标准溶液,它的浓度是与不易变质的固体基准试剂滴定而测得的。
反应停止时,读出用去滴定管中溶液的体积,即可用公式算出浓度。
根据反应类型的不同,滴定分为以下种类:
酸碱中和滴定(利用中和反应)
氧化还原滴定(利用氧化还原反应)
沉淀滴定(利用生成沉淀的反应)
络合滴定(利用络合反应)
指示剂
滴定反应需要灵敏的指示剂来指示反应的完成。指示剂在反应完成时,会迅速变成另一种颜色。这样实验者就可以根据指示剂的变色来确定反应的终止。
中和滴定的指示剂是有机弱酸或弱碱,它们的变色范围在等电点附近。如弱酸的变色(以HIn代表):
HIn (酸色形) = H+ + In-(碱色形)
指示剂一般有两种形态,两种形态呈现不同的颜色。指示剂在变色范围内呈现过渡色。有的指示剂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形态。
由于在变色范围时会发生“突跃”现象,颜色会变得很迅速,只要1滴溶液就可以让指示剂完全变色,因此选择指示剂时,只需让反应完成时的pH值落在突跃范围内即可,不必苛求准确。
其他种类滴定的指示剂一般是与某种反应物有灵敏反应的物质。当反应物消耗完毕时,指示剂就会变色。甚至有些反应物也可以作为指示剂,如高锰酸钾
❺ 为什么不能用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铝
不能用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铝的原因:由于铝离子与edta配位速度太慢,需要加入过量的edta,并加热煮沸,配位反应才比较完全。
缺少直接滴定的指示剂,在酸度不高时,铝离子水解生成一系列多核羟基配合物,它们与edta反应缓慢,配位比不恒定,不利于滴定。所以,常用返滴定法测定铝。
简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量对象是呈原子状态的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是由待测元素灯发出的特征谱线通过供试品经原子化产生的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通过测定辐射光强度减弱的程度,求出供试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❻ 测量水的总硬度的实验中,如欲掩蔽的水样中有Al3+和Fe3+,为什么掩蔽剂要在指示剂之前加入
原因:如果先加入指示剂,铬黑T可能会和水中的铁离子和铝离子结合,且这种结合物非常稳定,之后再加入掩蔽剂并不能起到掩蔽效果。所以掩蔽剂应当在指示剂之前加入。
铁大于2mg、铝大于2mg、铜大于0.01mg、锰大于0.1mg对测定有干扰,可在加指示剂前用2mL 1%L-半胱胺酸盐酸盐溶液和2mL三乙醇胺溶液(1+4)进行联合掩蔽消除干扰。
络合掩蔽剂应具备条件:
①干扰离子与掩蔽剂形成的络全物应远比与EDTA形成的络合物要稳定,而且形成的络合物应为无色或浅色的,不影响终点的判断。
②掩蔽剂不与被测离子络合,即使形成络合物,其稳定性也应远小于被测离子与EDTA的络合物的稳定性,在滴定时才能被EDTA所置换。
③掩蔽剂的应用应有一定的pH范围,而且要符合测定要求的pH范围。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掩蔽剂
❼ 能否采用F掩盖铝离子而直接测定镁离子
如果用EDTA测量镁离子,没有其它金属离子干扰,单就铝离子而言,无需掩蔽,因为滴定的PH在10以上,此时的铝离子基本上都以沉淀析出。
如果考虑到铝离子可能对指示剂的封闭作用,最好加入一定能够掩蔽剂,如氟化铵、三乙醇胺,没有特殊情况下,这两种都可以。
❽ 水中的铝离子用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其含量,精确度高吗
用滴定啊
滴定 滴定是一种化学实验操作也是一种定量分析的手段.它通过两种溶液的定量反应来确定某种溶质的含量.滴定最基本的公式为:
c1 V1 / ν1 = c2 V2 / ν2
其中c为溶液浓度,V为溶液体积,ν为反应方程序中的系数.
原理
滴定过程需要一个定量进行的反应,此反应必须能完全进行,且速率要快,也就是平衡常数、速率常数都要较大.而且反应还不能有干扰测量的副产物,副反应更是不容许的.
在两种溶液的滴定中,未知浓度的溶液装在滴定管里,已知浓度的溶液装在下方的锥形瓶里.通常把已知浓度的溶液叫做标准溶液,它的浓度是与不易变质的固体基准试剂滴定而测得的.
反应停止时,读出用去滴定管中溶液的体积,即可用公式算出浓度.
根据反应类型的不同,滴定分为以下种类:
酸碱中和滴定(利用中和反应)
氧化还原滴定(利用氧化还原反应)
沉淀滴定(利用生成沉淀的反应)
络合滴定(利用络合反应)
指示剂
滴定反应需要灵敏的指示剂来指示反应的完成.指示剂在反应完成时,会迅速变成另一种颜色.这样实验者就可以根据指示剂的变色来确定反应的终止.
中和滴定的指示剂是有机弱酸或弱碱,它们的变色范围在等电点附近.如弱酸的变色(以HIn代表):
HIn (酸色形) = H+ + In-(碱色形)
指示剂一般有两种形态,两种形态呈现不同的颜色.指示剂在变色范围内呈现过渡色.有的指示剂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形态.
由于在变色范围时会发生“突跃”现象,颜色会变得很迅速,只要1滴溶液就可以让指示剂完全变色,因此选择指示剂时,只需让反应完成时的pH值落在突跃范围内即可,不必苛求准确.
其他种类滴定的指示剂一般是与某种反应物有灵敏反应的物质.当反应物消耗完毕时,指示剂就会变色.甚至有些反应物也可以作为指示剂,如高锰酸钾
❾ 测量溶液中铝离子浓度有些什么方法(请具体说明)
可使用EDTA置换滴定铝离子的方法!即先用过量的EDTA和铝离子反应再以锌离子确定过量的EDTA!用返滴定法从而确定铝离子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