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 圆度和圆跳动 有何不同,各如何测量
圆度使用圆度仪进行测量,圆跳动测量时习惯用径向圆跳动代替同轴度要求。
两者区别如下:
一、指代不同
1、圆度:工件的横截面接近理论圆的程度,最大半径与最小半径之差为0时,圆度为0。
2、圆跳动:被测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时,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二、特点不同
1、圆度: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其公差带是以公差值t为半径差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圆度公差属于形状公差,圆度误差值不大于相应的公差值,则认为合格,
2、圆跳动::跳动分径向端面和斜向三种。跳动的名称是和测量相联系的,测量时零件绕基准轴线回转,测量用指示表的测头接触被测要素,回转时指示表指针的跳动量就是圆跳动的数值。
三、含义不同
1、圆度:圆度是任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某一数值的两个同心圆区域,它的实际尺寸不能走超出给定的尺寸公差范围,实效尺寸就是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尺寸公差控制形状误差。
2、圆跳动:是有基准轴线的,任一截面的圆表面位置在半径差为某一数值的两个同心圆里,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而圆度的圆心是变化的,圆度的实效边界是零件最大实体尺寸加上跳动公差。
㈡ 怎么测量轴跳动
属径(斜)向圆跳动的测量,可用顶针法检测。
由圆跳动定义“圆跳动是实际被测量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时,由位置固定的指示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示值之差”所得;须车一标准心轴带顶尖孔的(心轴两端带顶尖孔的公共轴线来模拟被测零件的基准轴线)。
注意:标准心轴上两顶尖孔的圆度、同轴度要达到标准要求。百分表须检定合格且符合检验公差范围的。
(2)油封跳动度测量方法扩展阅读:
圆跳动公差是指被测要素在某个测量截面内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变动量。圆跳动分为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和斜向圆跳动 。
(1)径向圆跳动
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
(2)端面圆跳动
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当被测件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在被测面上任一测量直径处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
(3)斜向圆跳动
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且母线垂直于被测表面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除特殊规定外,其测量方向是被测面的法线方向。
㈢ 测量方向公差、位置公差和跳动公差的常用量具是什么
量具测不了,只能用仪器,位置度公差还能做专用的检具,不做检具只能用三坐标和投影仪测量,跳动一般也是做专用检具,否则就是用同轴度仪,圆度仪。方向公差用三坐标和投影仪测量比较靠谱,有些轴类的可以用轴类测量仪,或者角度公差可以用轮廓仪检测。
㈣ 轴类零件圆跳动测量方法
告诉你种高效的测量方法,就是直接利用太友科技的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来进行测量。
所需仪器:偏摆仪、百分表、QSmart数据采集仪
优势:
1)无需人工用肉眼去读数,可以减少由于人工读数产生的误差;
2)无需人工去处理数据,数据采集仪会自动计算出跳动误差值。
3)测量结果报警,一旦测量结果不在跳动公差带时,数据采集仪就会自动报警。
㈤ 请问如何测量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跳动、对称度、齿轮跳动、齿向误差
直线度,粗糙度可以用轮廓仪测量,例如泰勒,三丰,马尔,东京精密的都行。粗糙度,平面度还可以用白光干涉仪测,比如Zigo的。圆度,圆柱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跳动等,都可以用圆度仪测,例如泰勒,三丰,马尔的,都不错。
㈥ 平行度与跳动有什么区别,如何检测
定义: 平行度---表示零件上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保持等距离的状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保持平行的程度。 平行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方向,与基准相平行的理想方向之间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图样上所给出的,用以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偏离平行方向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跳动 1,圆跳动 圆跳动是表示零件上的回转表面在限定的测量面内,相对于基准轴线保持固定位置的状况。 圆跳动公差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地旋转一整圈时,在限定的测量范围内,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2,全跳动 全跳动是指零件绕基准轴线作连续旋转时,沿整个被测表面上的跳动量。 全跳动公差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连续的旋转,同时指示器沿其理想轮廓相对移动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一般是用千分表或则时百分表来检测的,也就是打表的方法,具体起来就是和其他东西配合起来使用,具体工件和形位公差不同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轴类的跳动就是可以在偏摆仪或者时齿跳仪上用双顶尖定位后用百分表(车削后)或者千分表(磨削后)来检测。要是平面度的话,就有点麻烦了,需要把工件放到一个标准平板上(一般是铸铁磨削后刮,具有很高的平面度的基准,精度高也有用大理石的),平面有规律的取几个点,比如像田字的那九个点样子。然后通过一定的计算换算出平面度,这个要麻烦。平行度和垂直度一般是有一定的检测仪器获得自制检具,比如两个平面的平行度检测,把基准平面放到一个平面度很高的检具上,直接用表打出数值就是结果,比如孔轴线对端面的垂直度,就用一根精密程度很高的芯棒插到孔里面去(可对孔的公差准备多根不同直径而直径差距非常小的芯棒),然后把芯棒放到偏摆仪或者齿跳仪上去,打端面表的,看结果。一般来说检测方法都比较麻烦,所以一般要是批量生产的话形位公差多为抽检。但现在也有各种检测仪器。一般价格都比较昂贵并且不一定最终的综合效率比上述的方法高,但对一些零件只有用这些仪器来检测
㈦ 气门导管及气门油封检查
1、 检查气门杆是否有明显的弯曲、烧蚀和损坏,如有,应予以更换。
2、使用千分尺测量气门杆外径尺寸,倘若超过使用极限值则需更换。
3、使用微型千分表伸入气门导管孔内测量其孔径,根据气门杆的测量情况,计算出它们之间的配合间隙。若超过使用极限值,应更换相关零件。若没有专用测量工具,可将新气门杆插入导管孔内,将气门盘部提出一点,用微型千分表靠在气门盘头部,如果摆动量超过0.20 mm,则说明气门导管孔已磨损过量,应更换。
4、检查气门杆的弯曲和气门顶部的歪曲偏摆,可使用千分表在专门的检验仪上进行检测。若没有测量仪器,也可将气门杆放置在平板或平玻璃上,滚动气门杆,使用塞尺片测量气门杆与平板之间的间隙,只要间隙超过0.03 mm,就判断该气门杆弯曲变形,不能继续使用。
5、将气门杆靠到两个圆柱体之间,持千分表测头靠到气门锥盘部,滚动气门杆,观察搁在气门锥盘部的千分表指针,如果其跳动值超过0.05 mm,说明气门盘头部跳动严重,此时结合测量气门座圈的宽度来决定检修或更换某个零件。
201562211463694453.jpg
二、气门导管
气门导管(如图所示)为气门杆的上下运动提供导向作用,是气门的一个重要散热通道,目前摩托车大都使用粉末冶金合金和耐磨铸铁烧结而成,这些材料能部分地提高材质的导热性。其材质具有多孔组织,采用特殊渗油工艺处理,使其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气门的抽吸和温度升高的膨胀,机油能自动进入摩擦表面起润滑作用。发动机停止工作时,因毛细管作用,机油又被吸入孔隙中,这种自润滑性能极好地保护了气门杆部不受伤害,具有磨损小、工作可靠等特点(气门导管的技术参数:内外圆同心度≤0.022 mm,硬度HB150~180)。
若机油从气门导管与气门杆的间隙处进入燃烧室或排气道,会引起排气冒蓝烟。因为气门与导管磨损后,两者之间的间隙超大,一旦达到维修极限值0.08 mm以上,当气门往复运动时会左右摇摆,致使气门油封封油失效。此类故障常伴有启动困难、气缸盖噪声大、动力不足等现象,这种故障多见于使用时间较长的旧车。修复时,首先应检查气缸盖进排气道内导管及气门头锥部的形态。进气道内多表现为有机油浸润痕迹,检查其配合间隙时,可用一只标准的新气门和气缸盖上的气门导管孔配合比较。若气门导管孔磨损过量,则需更换导管。对于无凸缘型导管,在拆卸前需测量其安装高度。新导管装入气缸盖后应保证其导管上部的高度尺寸与旧导管基本一致。更换气门导管的气缸盖,需重新研磨气门与气门座。
201562211463691455.jpg
气门导管与气缸盖孔是过盈配合装配,若因过盈量不足,或因其它原因引起气门导管松动,机油会从气缸盖接合周围的间隙处漏入排气道,或被吸入燃烧室中。具体表现为:进气门导管松动时,进气道内有机油浸润痕迹,冷车启动后有蓝烟排出,与活塞环失效出现的烧机油故障极为相似;排气门导管松动时,冷车启动无蓝烟排出,排气管尾部有机油滴出,在热车状态特别是低挡重负荷时,有明显的蓝烟排出(在连续的坡道上行驶可检测到)。同时高温排气会窜入曲轴箱内,引起曲轴箱内的机油温度急剧升高和发动机过热等症状。
一旦确认气门导管存在松动,最好更换新件。若暂无配件,可在气门导管下端冲一些毛刺状凸起,同时用冲子仔细地在气缸盖导管孔周围冲一些对称的小凹点,使其口径变小,并在气缸盖导管孔内涂上一些液体密封胶(如乐泰515平面密封胶),然后把导管压入气缸盖导管孔内。如果更换新气门导管,不要忘记在导管下端套上耐高温的O型密封圈。必须注意:若旧导管与新气门的配合间隙达到了维修极限值,应更换旧导管,同时采取上述措施,使新导管和气缸盖孔有足够的过盈量,不致于在热态时自行松动。此外,如气缸盖破损,气缸盖颊扭曲变形,在进气冲程时,润滑油会被吸入燃烧室参与燃烧,出现冒蓝烟烧机油现象,此类故障车多数表现为气缸盖与气缸结合处有油渍浸润现象。修复时,应更换气缸盖垫和研磨气缸盖平面。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201562211463698982.jpg
1、使用铰刀修整导管或清除积炭时,铰刀伸进或取出都应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并加适量机油润滑,以增加铰孔的精度及粗糙度。若铰刀逆时针方向转动或不动时取出,会破坏导管孔的精度。
2、气门导管的材质硬度较低,安装时要用带止口的芯棒进行操作装配,不要损伤其配合面。
3、导管与气缸盖导管孔的过盈量一般选择在0.04 mm~0.06 mm之间。多次拆装后,应适当增加其装配的过盈量,以保证配合的牢固性,必要时应使用液体密封胶防止松动。
4、无论气门是否更换,在更换气门导管后,均应检查气门的密封性,必要时需研磨气门和气门座,确认没有泄漏才能装配使用。
㈧ 检测曲轴径向圆跳动和轴向间隙的方法是什么
轴承与轴颈之间的间隙,称为径向间隙。检查的方法有几种:
1、将轴承盖螺栓按规定顺序及扭力拧紧后,用适当的扭力(四道轴承的用30 -40N·m,七道轴承的用60 -70N m)转动曲轴,以试其松紧度。或用双手扭动曲轴臂使曲轴旋转,试其松紧,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但须有一定的技术经验。
2、用内径千分尺和外径千分尺分别测量轴颈的外径和轴承的内径,测得的这两个尺寸的差,就是它们之间的间隙。一般径向间隙为0. 02 - 0. 05 mm o
3、清洁轴颈和轴瓦,在它们之间,放一比轴承标准间隙约大两倍的软铅片(或软纸片),按规定扭力旋紧轴承盖,然后卸下盖取出铅片(或纸片),用千分尺测其厚度,这个厚度就是这个轴承与轴颈的径向间隙。
4、用塑胶量规测量检查。
①剪取与轴瓦宽度相同的塑胶量规,与轴颈平行放置,盖上轴承盖按规定扭力拧紧螺栓。
注意:不要转动曲轴。
②拆下螺栓,取下轴承盖,使用塑胶量规袋上的量尺,对比测量被压扁的塑胶最宽点的宽度,换算成径向间隙值。如果其值不在规定的范围内,就要更换轴瓦。
注意:测量后,应彻底清洁塑胶量规。
㈨ 同轴度与圆跳动的测量方法有什么不同
同轴度与圆跳动都可以直接利用太友科技的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来进行测量。
所需仪器:偏摆仪、百分表、QSmart 数据采集仪
优势:
1)无需人工用肉眼去读数,可以减少由于人工读数产生的误差;
2)无需人工去处理数据,数据采集仪会自动计算出跳动误差值。
3)测量结果报警,一旦测量结果不在跳动公差带时,数据采集仪就会自动报警。
如果用上面这种方法测量的话,就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计算公式不一样而已,这样由数据采集仪软件自动计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