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用讀書方法有哪幾種
1、泛讀:泛讀法則側重閱讀量,也就是廣度。通過閱讀來搜集大量的准備資料。
2、精讀:精讀法要求將讀物中每一處細節完全讀懂讀透,追求的是深度。
3、通讀:即從頭到尾通覽一遍,意在讀懂,讀通,了解全貌,以求一個完整的印象,取得「鳥瞰全景」的效果。
4、跳讀:這是一種跳躍式的讀書方法。可以把書中無關緊要的內容放在一邊,抓住書的筋骨脈絡閱讀,重點掌握各個段落的觀點。有時讀書遇到疑問處,反復思考不得其解時,也可以跳過去,向後繼續讀,就可前後貫通了。
5、速讀:是一種快速讀書的方法,對文章迅速瀏覽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這種方法可以加快閱讀速度,擴大閱讀量。
6、略讀:略觀大意;抓住評論的關鍵性語句,弄清主要觀點,了解主要事實或典型事例。而這一部分內容常常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所以重點看標題、導語或結尾,就可大致了解,達到閱讀目的。
7、再讀:即重復學習,「溫故而知新」。重復學習,有利於對知識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記憶的強化劑。
8、寫讀:讀書與作摘錄、記心得、寫文章結合起來,手腦共用,不僅能積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並且能增強閱讀能力,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讀:讀書之前可以先讀書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內容概要,明確寫書的綱領和目的,有指導地進行閱讀。讀書之後,也可以再次讀書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鞏固提高。
10、選讀:就是讀書時要有所選擇。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書目,進行閱讀,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❷ 讀書方法有哪3種
三種有效的讀書方法
快速閱讀法
當拿到一本書,應該在基本了解這本書的大體內容後,再決定是否值得花時間去讀。
那麼,有沒有一種快速閱讀的方法呢?快速閱讀法的關鍵是在眼停(瞳孔不運動時)的瞬間,能感知到較多的詞彙量。如同我們平時所說的「一目十行」。通過精英特快速閱讀的練習,就能很快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句子的意思。
比如在閱讀「那麼,有沒有一種快速閱讀的方法呢?」時,只要抓住「有沒有--快速閱讀--」這兩個關鍵詞語,就理解這個句子的基本意思了。
據說,閱讀推理小說能夠提高閱讀的速度。推理小說故事吸引人,進入大腦的單詞量自然比內容深奧和陌生的書要多一些。像這樣的書在休息時或睡覺前閱讀,不但不是負擔,還能使你掌握速讀方法,對閱讀其他書大有幫助。當然,這也有「在閱讀推理小說的過程中,因為情節很吸引人,更容易集中注意力」這一層意思在裡面,所以注意力的集中也是效率閱讀的關鍵。
拿到一本書,先看書的標題和副標題、作者和出版者、編者的話和關於作者的說明;然後,瀏覽目錄,閱讀內容提要、前言或後記;最後,以跳讀的方式大體翻閱全書,並注意出現在章節始末的小標題。這樣,就能基本了解這本書的內容,然後再決定是否值得花時間去讀。有時為了尋找某些資料,篩選出自己想了解的信息,也得運用快速閱讀法。這種閱讀,要把自己想了解的信息牢記在心中,盡快移動眼睛掃描閱讀,並注意運用標題、縮行、不同字體的標示等,幫助自己搜尋所需的資料。
除了運用瀏覽的方法快速閱讀外,對長篇文章還可以採用預讀的方法。所謂預讀,就是當你讀一本書的時候,可以先看開頭的兩段。接著只看以下各段的第一句,然後將最後兩段逐字逐句讀完。這樣的預讀可以使你迅速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個概括的了解。
另外,還可以採用群讀的方法進行快速閱讀。群讀,就是能使自己閱讀時,一瞬間不是看一個字,而是看一個或是幾個詞彙。當然這種快速閱讀的方法要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才能做到。你可以找一篇比較通俗易懂的短文來進行「群讀」,訓練自己一次能「掃視」上3至5個字,7至8個字甚至多行。在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就是在保證理解率的情況下,以這種循序漸進的速度來進來練習。這樣經常進行訓練就能有效提高閱讀速度。
細嚼慢咽法
運用快速閱讀法,可以在較短時里讀較多的書,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而細嚼慢咽的讀書法,可以幫助你透徹理解文章的精神實質,鞏固知識。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17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說:「有些書可供一讀,有些書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咀嚼消化;這就是說,有些書只要讀讀它們的一部分就夠了,有些書可以全讀,但是不必過於細心地讀;還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全讀,勤讀,而且用心地讀。」
我們精讀一本書,可按「瀏覽、發問、閱讀、復述、復習」五個步驟進行。
首先,看一下書的目錄、前言和章節提要。這些內容是作者用來提綱挈(qiè)領地點明主題、主旨、主要思路的。從中還可發現作者論述、證明的縱橫脈絡。有許多人一本書讀到底,能夠復述其中零星字句,卻無法概括讀書的主要內容,如同沒看沒讀一樣。養成通覽全書的習慣,你會發現自己在讀書時將進入一個嶄新的天地。即使曾經讀過的書,重讀之下也會有舊友新知之感。
其次,在正式閱讀之前還可給自己提問: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這本書中的哪些內容是新鮮的?其中的哪些論點及論述方法又是我尚未了解的,等等。心中有了這些疑問,再去看書,就能有的放矢,盡快抓住書本的精髓。
然後是閱讀。心中有了框架,圍繞自己的問題進行閱讀,而不只是認字、默念或簡單記憶。
復述也絕不是逐字逐句地硬背,而是回想所看內容的提要,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這不僅能加強記憶,而且能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最後的復習,是在整本書讀完之後,再回過頭來對整個材料做全面的思考和討論,可以與曾學過的其它材料進行比較。
作家茹志鵑曾經說:「書,光看是不行的。看了故事情節等於囫圇吞棗。應該讀,讀,就仔細多了。然而讀還不夠,進而要煮。『煮』是何等爛熟、透徹,不是一遍兩遍可成的。」她所說的「煮書」就是精讀、熟讀,一直讀到心領神會,恍然有得,從而獲得更深層次上的記憶和理解。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讀、精讀的過程是一種積累。熟能生巧,積累多了,妙處也就顯露出來了。
讀記結合法
「不動筆墨不看書」,讀書的過程,不要忘了動筆。讀記結合,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作品,更好地掌握作品的精華部分,特別對以後的再閱讀帶來很大的方便。魯迅先生提出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讀書動筆,能夠幫助記憶,掌握書中的難點、要點;有利於儲存資料,積累寫作素材;也有利於擴大知識面,提高分析綜合能力。
為了幫助閱讀,除了在書上圈圈點點,你還可以作些批語筆記、摘錄筆記、提綱筆記。批語筆記是在閱讀時,在文章的「天頭」、「地腳」和其他空白處,隨時寫上自己的一些看法或體會。這樣做的好處是便於以後閱讀時提請注意,這是一種靈活、簡便的讀書筆記的好形式。清代金聖嘆批點《水滸》,毛宗崗評點《三國演義》,都屬於這一類讀書筆記。
摘錄筆記,可以摘錄在本子上,也可摘錄在卡片上,摘錄時應注意不要斷章取義,不要改動原文的字句和標點。最好自擬一個不違背作者原意的確切標題。
提綱筆記是把文章的提要寫出來,力求抓住重點,概括出基本內容。文字須簡明扼要,但注意不要把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寫進去。提綱筆記對以後自己在寫作中的資料運用會很有幫助的。這部分可以借鑒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附贈的思維導圖法,它是針對文章脈絡的提取而特設的。
最後,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以後,把自己體會最深刻、最有意義的部分寫成心得筆記,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就像老牛的反芻,先吞下肚,然後再細嚼消化。
讀書動筆,是一種很好的讀書習慣。讀書寫作有三種方法,一種是螞蟻式,專門搜集人家的成品,搬運在一起;一種是蜘蛛式,閱讀的東西不多,憑自己腹中有限的材料來編織文章,總有枯竭之感;還有一種是蜜蜂式的,不斷吸取群芳的精華,再經過自己的消化,辛勤釀造而成。不用說,蜜蜂式的讀書寫作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❸ 讀書方法有哪些
古今中外許多富有成就的學者都在長期的閱讀學習中總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在這里只能擇其一二,介紹幾種對政治課閱讀具有指導意義的「閱讀成方」.
⑴朱子讀書法.即朱熹讀書法.我國古代的傳統讀書法的典型代表之一.此法對後世影響極大.朱熹去世後,其弟子即歸納為「朱子讀書六法」:
①循序漸進.讀書須有次第,「字求其訓,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則不敢求其後」,切戒急於求成.
②熟讀精思.讀書「若讀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與理一,永遠不忘.」
③虛心涵泳.即讀書要有虛心的態度,「惟篤志虛心」,方「道理明」.
④體已體察.即讀書要善於將書上的「聖賢言語,體之於身」.
⑤著緊用力.意即讀書要勤奮,下苦功夫.
⑥居敬持志.讀書要有純靜專一的心境和堅定遠大的志向.
⑵顧頡剛讀書法.顧頡剛(1893——1980),我國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其讀書方法開創了中國近現代閱讀理論和實踐的新格局.歸納起來,可稱之為「三要讀書法」.
①要有正確的讀書態度.讀書時要善於批判繼承傳統的讀書法,敢於懷疑聖賢和經典,還要自覺吸收現代科學方法,不斷反省和總結自己的讀書方法.
②要有獨特的讀書方法,即批判性閱讀、活讀.
③要做好五件事.第一,養成讀書的特殊興趣;第二,要分別書籍緩急輕重;第三,要運用自己的判斷力;第四,不可有成見;第五,要廣涉群書,又要精專.
⑶陳從周的雜讀法.我國著名建築家陳從周教授在談到讀書方法時曾說,我除了讀專業著作以外,最喜愛讀雜書,尤其是鍾愛歷代文人的筆記.要分門別類地做摘記,這樣方能由雜變「純」.正如搞園林一樣,「一木一石,殘磚碎瓦」,皆為造園必須之品,為學也是如此.他還說,讀書,搞學術,要有的放矢,圍繞一個問題,由一點可以引申到很多點,正如蜘蛛網,千絲萬縷,離不了中心的蜘蛛.如此持之以恆,便可在這個領域中得其梗概了.
⑷快速閱讀法.這是一種從文字中迅速吸收有用信息,提高閱讀速度的讀書方法.此法為美國教育學家比爾.科斯比和蘇聯著名學者奧.庫茲涅佐夫等人提出,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近年來此法已在蘇美法等國推廣使用.此法包括三種方式:
第一,跳躍式閱讀.讀書時不要逐句逐段,而是跳躍式開頭、讀領頭句、讀結尾.
第二,掃描式閱讀.即閱讀時視線要垂直移動,「瞄準」重要字詞語便行.
第三,組合式閱讀,即群讀.它要求新聞記者時不是一字字地看而是一組組地看.做到群讀需要經過不斷地訓練才能達到要求.採用快速閱讀法要注意以下要領:
①不要重復閱讀;
②閱讀時不要出聲;
③要集中思想,邊閱讀邊理解;
④閱讀時要採用記憶的方法.
運用著名學者閱讀法進行閱讀學習,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要在讀書過程中,善於博採古今中外專家學者新聞記者方法之精神,為我所用,切忌照搬硬用.②閱讀過程中,要善於摸索和總結出自己獨特的閱讀方法.③世上沒有一種萬能的、最佳的、具體的讀書方法,需要在長期的閱讀實踐過程中,不斷修正、補充、完善,方能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遨遊.
❹ 讀書的方法有哪幾種
1、泛讀:泛讀法則側重閱讀量,也就是廣度。通過閱讀來搜集大量的准備資料。
2、精讀:精讀法要求將讀物中每一處細節完全讀懂讀透,追求的是深度。
3、通讀:即從頭到尾通覽一遍,意在讀懂,讀通,了解全貌,以求一個完整的印象,取得「鳥瞰全景」的效果。
4、跳讀:這是一種跳躍式的讀書方法。可以把書中無關緊要的內容放在一邊,抓住書的筋骨脈絡閱讀,重點掌握各個段落的觀點。有時讀書遇到疑問處,反復思考不得其解時,也可以跳過去,向後繼續讀,就可前後貫通了。
5、速讀:是一種快速讀書的方法,對文章迅速瀏覽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這種方法可以加快閱讀速度,擴大閱讀量。
6、略讀:略觀大意;抓住評論的關鍵性語句,弄清主要觀點,了解主要事實或典型事例。而這一部分內容常常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所以重點看標題、導語或結尾,就可大致了解,達到閱讀目的。
7、再讀:即重復學習,「溫故而知新」。重復學習,有利於對知識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記憶的強化劑。
8、寫讀:讀書與作摘錄、記心得、寫文章結合起來,手腦共用,不僅能積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並且能增強閱讀能力,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讀:讀書之前可以先讀書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內容概要,明確寫書的綱領和目的,有指導地進行閱讀。讀書之後,也可以再次讀書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鞏固提高。
10、選讀:就是讀書時要有所選擇。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書目,進行閱讀,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❺ 讀書的方法有那些呢
讀書的方法有多種多樣,下面介紹常見的十種方法。 (1)泛讀 泛讀即廣泛閱讀,指讀書的面要廣,要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具備一般常識。不僅要讀自然科學方面的書,也要讀社會科學方面的書,古今中外各種不同風格的優秀作品都應廣泛地閱讀,以博採眾家之長,開拓思路。馬克思寫《資本論》曾鑽研過1500種書,通過閱讀來搜集大量的准備資料。 (2)精讀 朱熹在《讀書之要》中說:「大抵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省得爾。」這里「熟讀而精思」,即是精讀的含義。也就是說,要細讀多思,反復琢磨,反復研究,邊分析邊評價,務求明白透徹,了解於心,以便吸取精華。對本專業的書籍及名篇佳作應該採取這種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細細咀嚼,文章的「微言精義」,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說,精讀是最重要的一種讀書方法 . (3)通讀 即對書報雜志從頭到尾閱讀,通覽一遍,意在讀懂,讀通,了解全貌,以求一個完整的印象,取得「鳥瞰全景」的效果。對比較重要的書報雜志可採取這種方法。 (4)跳讀 這是一種跳躍式的讀書方法。可以把書中無關緊要的內容放在一邊,抓住書的筋骨脈絡閱讀,重點掌握各個段落的觀點。有時讀書遇到疑問處,反復思考不得其解時,也可以跳過去,向後繼續讀,就可前後貫通了。 (5)速讀 這是一種快速讀書的方法,即陶淵明提倡的「好讀書,不求甚解」。可以采勸掃描法」,一目十行,對文章迅速瀏覽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這種方法可以加快閱讀速度,擴大閱讀量,適用於閱讀同類的書籍或參考書等。 (6)略讀 這是一種粗略讀書的方法。閱讀時可以隨便翻翻,略觀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評論的關鍵性語句,弄清主要觀點,了解主要事實或典型事例。而這一部分內容常常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所以重點看標題、導語或結尾,就可大致了解,達到閱讀目的。 (7)再讀 有價值的書刊雜志不能只讀一遍,可以重復學習,「溫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學家伏爾斯泰認為「重讀一本舊書,就彷彿老友重逢」。重復是學習之母。重復學習,有利於對知識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記憶的強化劑。 (8)寫讀 古人雲:「不動筆墨不讀書」,俗語也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之說。讀書與作摘錄、記心得、寫文章結合起來,手腦共用,不僅能積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並且能增強閱讀能力,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讀 讀書之前可以先讀書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內容概要,明確寫書的綱領和目的,有指導地進行閱讀。讀書之後,也可以再次讀書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鞏固提高。 (10)選讀 就是讀書時要有所選擇。古往今來,人類的文化寶藏極為豐富。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如果不加選擇,眉毛鬍子一把抓似地讀書,就不會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書目,進行閱讀,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❻ 讀書的好方法有哪些
快速閱讀的主要方法 1、瀏覽法。瀏覽法是指對一般不需要細致了解的書籍,只是從總體上粗略掌握書中大概內容的一種閱讀方法。它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廣泛地了解信息,有助於開闊視野,是博覽群書所常用的重要方法。 瀏覽閱讀主要是重點注意文中的一些關鍵位置:一是篇名,包括文章的題目和書名,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集中概括了全文的主要論點、主要論題或是主要內容等。通過研究題目,可以對文章或書籍有一個總體的認識。二是目錄、序言、提要、索引等,這些將會幫助讀者對文章或書籍大體框架、基本思路有所了解。三是正文,這一部分瀏覽的關鍵主要是開頭、結尾以及中間各段落起首的中心句。將這些關鍵部分瀏覽完畢後,會對文章或書籍形成總的印象,如果經回憶有不夠完整的地方,或有值得深究之處,可再作必要的重點補閱。 2、掃讀法。掃讀法是指對文章內容一目數行、一目十行地掃瞄,以大容量獲取信息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掃讀法不像傳統閱讀方法那樣逐字逐句地來讀,而是將眼停的視域盡可能擴大,將幾行文字、一段文字甚至整頁文字作為每次眼停的注視單位,在快速掃視中獲得對文章或書籍的總體印象、整體理解。這種方法最快可以由數行掃讀達到一頁一頁掃讀,逐頁掃讀的方法又稱為面式閱讀法。由於擺脫了個別字句上的語意糾纏,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閱讀速度,而且並不像有些人擔心的那樣會影響理解程度,很多時候甚至比逐字逐句閱讀更能夠把握文章內容的精髓。掃讀法閱讀的速度非常快,但要熟練掌握這種方法必須經常專門訓練,比如經常做一些視力擴展訓練,在平時閱讀時要注意克服逐字逐句閱讀的習慣,有意識地擴大每次眼停的視野范圍。利用舒爾特數字表等進行專門的視力擴展訓練,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3、跳讀法。跳讀法是指跳過一些無關緊要的部分而直取讀物的關鍵性內容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跳讀與掃讀不同,掃讀是逐頁掃視,而跳讀則是有所取捨地跳躍式前進,只停留在那些最有價值的內容上閱讀,其他次要內容則大段大段甚至整頁整頁地略過。所以,善於運用跳讀法閱讀,不但可以提高閱讀速度,而且能夠很快抓住關鍵,把握文章要旨。跳讀的具體方法有多種:可以抓住標題、小標題、黑體字等關鍵處跳讀,這些往往都是文中主要內容、中心題旨所在;可以根據關鍵詞語的提示閱讀,有關鍵詞語的地方大都是同閱讀者所關心的內容或問題聯系最密切的;可以重點在篇章的開頭、結尾,文中段落的首句或尾句跳讀,這些常常是議論性文體的主要觀點或論據要點的所在;可以沿著情節發展線索跳讀,如在記敘文體中情節之外的純景物、人物的大段靜態描寫可直接略過;可以根據語法結構的提示跳讀,通過結構詞語的幫助來把握書中的思路,如"由此看來"、"總之"等就可提示讀者很快找到關鍵性的總結句。 4、尋讀法。尋讀法是指為得到急需的有關資料,在眾多相關書籍資料中搜尋查找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尋讀法是日常工作和學習中經常使用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我們在辭典中查閱某個字詞的意義或讀音;在報紙上查看當天的重要新聞;在電視報上了解想看的電視節目;在產品說明書中查訊某個故障的排除方法;在某本書中通過目錄提要尋找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在寫作中搜集需要引用的有關資料等時,都會自覺不自覺地用到尋讀法。尋讀時,要在快速掃視書頁的過程中,能夠很快地對自己所要查找的某些問題的細節如人名、地名、事件、年代、概念術語等,作出識別判斷。這種快速篩選識別信息的能力,需要在閱讀實踐中不斷鍛煉提高。 5、猜讀法。猜讀法是指在讀書讀文章時,以所了解的題目或已看的前文作為前提,對後面的內容預作猜想,然後將其與後文實際內容進行印證比較的一種閱讀方法。 猜讀法使讀者角度轉換為作者,為作者設身處地地考慮作品內容的安排,這就使閱讀活動始終處於高度活躍的積極思維狀態,有助於鍛煉提高讀者的認識判斷能力、創造能力。隨著猜讀准確性的提高,讀者在閱讀中領會把握作品內容的時間就會大為減少,因而猜讀的能力對提高快速閱讀能力也會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猜讀法最常見於情節類的作品閱讀中,如《老人與海》中在讀到桑提亞哥剛遇到鯊魚之時,讀者便可以猜想作者會怎樣寫他與鯊魚的較量?最後結局會是如何?其他類型的作品,也可用猜讀法閱讀。讀議論性文體時,可以先由題目設想作者怎樣提出論點,採用哪些論據,用什麼方法來具體論證。 運用猜讀法時需要注意,猜讀要以原文的某些材料作依據,不能毫無依據地憑空亂想。猜想之後,要在原文的相關處重點閱讀,將猜想與原文的內容進行對照,一致便說明自己較好地准確理解了作品,不一致則說明自己的理解或作者對內容的處理有問題。在不斷的猜想、比較、總結中,猜讀能力會不斷提高,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也會得到很好鍛煉。
❼ 讀書的方法有哪些
1、信息式閱讀法
這類閱讀的目的只是為了了解情況。我們閱讀報紙、廣告、說明書等屬於這種閱讀方法。對於大多數這類資料,讀者應該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讀法,眼睛像電子掃描一樣地在文字間快速瀏覽,及時捕捉自己所需的內容,舍棄無關的部分。
2、文學作品閱讀法
文學作品除了內容之外,還有修辭和韻律上的意義。因此閱讀時應該非常緩慢,自己能聽到其中每一個詞的聲音,如果嘴唇沒動,只是因為偷懶。
3、經典著作閱讀法
這種方法用來閱讀哲學、經濟、軍事和古典著作。閱讀這些著作要像讀文學作品一樣的慢,但讀者的眼睛經常離開書本,對書中的一字一句都細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從而理解其中的深奧的哲理。
4、麻醉性的閱讀法
這種閱讀只是為了消遣。如同服用麻醉品那樣使讀者忘卻了自己的存在,飄飄然於無限的幻想之中。這類讀者一般對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不感興趣,把自己完全置身於書本之外。
(7)常用讀書方法有幾種擴展閱讀:
1、多讀幾遍,看完幾遍稍後總結內容,在文章最後寫一段感受、啟發和心得,即是讀後感。
2、先讀一遍,再回憶一遍;逐頁逐頁讀,把好句讀出聲來,大聲的讀,加深印象;大聲吟誦,以便透徹理解。
3、做到爛熟於心。自己先瀏覽,遇精彩部分,再細讀選擇好書進行精讀,一些看不看隨便的書可以泛讀先大略看一下再認真讀,仔細、反復、認真去讀。
4、一邊讀書,一邊在書上做批註,摘抄好詞好句好段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閱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