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倍博特的臨床試驗
纈沙坦/氨氯地平超過1400例患者參與的兩項安慰劑對照試驗中,每日服用1次纈沙坦氨氯地平片,結果表明,單劑給葯後降壓作用可以持續24小時。2項安慰劑對照試驗中,舒張壓≥95mmHg且[110mmHg的高血壓患者服用本品。第一項試驗(基礎血壓153/99mmHg)中,服用5/80mg,5/160mg和5/320mg本品時,血壓降低20-23/14-16mmHg,而服用安慰劑,血壓降低7/7mmHg。第二項試驗(基礎血壓157/99mmHg)中,服用10/160mg和10/320mg本品時,血壓降低28/18-19mmHg,而服用安慰劑,血壓降低13/9mmHg。一項隨機、雙盲、陽性葯物對照、多中心、平行組試驗表明,服用160mg纈沙坦不能充分控制血壓的患者中,用10mg/160mg氨氯地平/纈沙坦治療後,75%的患者血壓恢復正常(試驗結束時,坐姿舒張壓[90mmHg),用5mg/160mg氨氯地平/纈沙坦治療後,62%的患者血壓恢復正常,而仍用160mg纈沙坦治療的患者,只有53%的患者血壓恢復正常。與仍只服用160mg纈沙坦的患者相比,增加10mg和5mg氨氯地平後,收縮壓/舒張壓分別多降低6.0/4.8mmHg和3.9/2.9mmHg。一項隨機、雙盲、陽性葯物對照、多中心、平行組試驗表明,氨氯地平10mg不能充分控制血壓的患者中,用10mg/160mg氨氯地平/纈沙坦治療後,78%的患者血壓恢復正常(試驗結束時,坐姿舒張壓[90mmHg),而仍用10mg氨氯地賓士療時,只有67%的患者血壓恢復正常。與仍只服用10mg氨氯地平的患者相比,增加160mg纈沙坦後,收縮壓/舒張壓多降低2.9/2.1mmHg。一項陽性葯物對照試驗中,130例舒張壓≥110mmHg且[120mmHg的高血壓患者參加試驗。該項試驗(基礎血壓171/113mmHg),纈沙坦氨氯地平片的治療劑量從5mg/160mg逐漸增加到10mg/160mg時,坐姿血壓降低36/29mmHg,而賴諾普利/氫氯噻嗪的治療劑量從10mg/12.5mg逐漸增加到20mg/12.5mg時,坐姿血壓降低32/28mmHg。兩項長期試驗表明,本品的作用可持續1年。服用氨氯地平充分控制血壓但會出現不能耐受的水腫的患者使用本品後,能獲得相似的血壓控制效果,且水腫發生率較低。年齡、性別和種族不會影響本品的療效。
2. 倍博特跟拜新同是同類嗎效果一樣嗎
問題分析:倍博特是氨氯地平與纈沙坦的復合成分,主要用於單一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壓的治療。 纈沙坦為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是一線降壓葯物,副作用較少,並對血脂、血糖無影響,所以應用較廣。
意見建議:氨氯地平為鈣拮抗劑,拜新同主要成分是硝苯地平也是鈣拮抗劑,兩者降壓機制相同,所以最好不要一起服用。 所以倍博特與拜新同最好不要一起用。
3. 倍博特的葯代動力學
線性纈沙坦和氨氯地平都呈線性葯代動力學。氨氯地平吸收單劑口服治療劑量的氨氯地平後,氨氯地平的血漿濃度在6-12小時內達峰。絕對生物利用度為64-80%。食物不影響氨氯地平的生物利用度。分布分布容積約為21L/kg。氨氯地平的體外研究表明,約97.5%的循環葯物與高血壓患者的血漿蛋白結合。生物轉化氨氯地平在肝中廣泛(約90%)代謝為無活性的物質。排泄氨氯地平按兩相方式從血漿中消除,末端消除半衰期約為30-50小時。連續服用7-8天後,達到穩態血漿濃度。10%的氨氯地平原型和60%的氨氯地平代謝物經尿液排泄。纈沙坦吸收單劑口服纈沙坦後,吸收迅速,但吸收量在較大范圍內波動。纈沙坦的平均絕對生物利用度為23%(范圍為23±7)。在研究劑量范圍內,纈沙坦的葯代動力學呈線性。每日1次口服時,纈沙坦幾乎沒有蓄積。男性和女性的血葯濃度相似。食物使纈沙坦的葯時曲線下面積(AUC)減少48%,Cmax降低59%。但是,從給葯後8小時起,進食和空腹狀態下的血葯濃度相似。AUC和Cmax降低,不會導致治療作用出現臨床顯著性降低,因此,可以在進食或空腹狀態下服用纈沙坦。分布纈沙坦與血清蛋白的高度結合率(94-97%),主要與血清白蛋白結合。在1周內達穩態。穩態分布容積約為17升。與肝血流量(約為30L/小時)相比,血漿清除率相對較低(約為2L/小時)。消除纈沙坦呈多指數衰減動力學(初期,α半衰期[1小時;終末,β半衰期約為9小時)。吸收的纈沙坦主要以原型排泄,約70%經糞便排泄,30%經尿液排泄。纈沙坦/氨氯地平口服纈沙坦氨氯地平片後,纈沙坦和氨氯地平的血漿濃度分別在3和6-8小時內達峰。本品的吸收速度和程度與單獨服用纈沙坦片和氨氯地平片時的生物利用度相當。特殊群體兒童尚未獲得兒童群體的葯代動力學數據。老年人年輕患者和老年患者服用氨氯地平的血漿濃度達峰時間相似。老年患者的氨氯地平清除率有降低的趨勢,導致AUC升高,消除半衰期延長。與年輕患者相比,老年患者纈沙坦的系統暴露量略有升高,但未顯示任何臨床意義。因為年輕患者和老年患者對兩種成份同樣良好耐受,所以建議使用正常治療方案。腎功能損傷腎功能損傷不會顯著影響氨氯地平的葯代動力學。不同程度的腎損傷患者,腎功能(以肌酐清除率計)與纈沙坦暴露量(以AUC計)之間沒有明顯的相關性。所以,輕中度腎功能損傷患者可以按照常規起始劑量接受治療。重度腎損傷患者應慎用。肝功能損傷肝功能損傷的患者,氨氯地平的清除率降低,導致AUC約升高40-60%。輕中度慢性肝病患者的纈沙坦暴露量(以AUC值計)平均為健康志願者(年齡、性別和體重匹配)的兩倍。肝病患者應小心使用。
4. 我血壓高,醫生讓我吃倍博特,我的同事說吃這么好的葯,以後病嚴重了還有可吃的葯嗎讓我吃便宜點的葯。
你好,目前降高血壓的葯物很多,所以並不需要擔心對該葯耐葯而無葯可用的情況,倍博特(纈沙坦氨氯地平片)是有點小貴,大概70元左右一星期的樣子,如果你的經濟情況允許的話,長期吃這個葯也是可以的,而且這種貴點的葯使用方便,作用強,且副作用很小,對身體肯定有好處。
若是改用便宜點的降高血壓葯也是可以的。
5. 瑞心安與倍博特有什麼區瑞心安與倍博特有什麼區別別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5-10
6. 國產協安之和進口倍愽特有什麼區別
摘要 首先,德國進口HOPPE好博五金件和國產HOPO好博在LOGO標志上是不同的,但是兩個品牌英文很相像,稍不留心的人常常會把國產好博誤認為是進口好博五金件,必須上圖證明。
7. 倍博特功效作用是什麼
倍博特是抗高血壓葯物
8. 倍博特(纈沙坦氨氯地平片)有什麼用,他有什麼副作用
纈沙坦氨氯地平片是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倍博特用於單葯治療不能充分控制血壓的患者。博特(纈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副作用是基本沒有的!
9. 倍博特和代文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
1、兩者的生產地不同。倍博特是進口葯,而代文是國產葯。
2、倍博特和代文的組成成分不同。代文的主要成分是纈沙坦,但倍博特的主要成分是氨氯地平。
(9)倍博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葯效:
纈沙坦降低升高的血壓,同時不影響心率。
對大多數患者,單劑口服2小時內產生降壓效果,4-6小時達作用高峰,降壓效果維持至服葯後24小時以上。重復給葯時,治療2-4周後達最大降壓療效,並在長期治療期間保持療效。與噻嗪類利尿劑合用可進一步增強降壓效果。
突然終止纈沙坦治療,不引起高血壓「反跳」或其他不良反應。
在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的多劑量研究中,纈沙坦對總膽固醇、空腹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沒有明顯影響。
10. 倍博特的不良反應
本品的研究:在超過2600名高血壓患者中進行了纈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安全性評價;其中超過1440名患者接受了6個月以上的治療,超過540名患者接受了1年以上的治療。不良反應通常輕微且短暫,只有極少數情況下需要停葯。不良反應的總體發生率為非劑量依賴性,且與性別、年齡和種族均無關。在安慰劑對照的臨床研究中,纈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療組有1.8%的患者由於副作用而停葯,安慰劑組中此患者比例為2.1%。最常見的停葯原因為外周水腫(0.4%)和眩暈(0.2%)。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中,至少2%的接受本品治療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並且在纈沙坦氨氯地平片組(n=1437)中的發生率高於安慰劑組(n=337)的不良反應有:外周水腫(5.4%比3.0%)、鼻咽炎(4.3%比1.8%)、上呼吸道感染(2.9%比2.1%)和頭暈(2.1%比0.9%)。不到1%的患者發生體位性事件(直立性低血壓和體位性頭暈)。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中,纈沙坦氨氯地平片組出現的其他不良反應(≥0.2%)列於下文。不能確定這些不良反應是否由本品引起。血液和淋巴系統疾病:淋巴結病。心臟疾病:心悸,心動過速。耳部和內耳迷路疾病:耳痛。胃腸道疾病:腹瀉,惡心,便秘,消化不良,腹痛,上腹部疼痛,胃炎,嘔吐,腹部不適,腹脹,口乾,大腸炎。全身性疾病和給葯部位情況:疲勞,胸痛、衰弱,指壓性水腫,發熱,水腫。免疫系統疾病:季節性變態反應。感染和傳染:鼻咽炎,鼻竇炎,支氣管炎,咽頭炎,胃腸炎,咽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扁桃體炎。受傷和中毒:上髁炎,關節扭傷,肢體傷。代謝和營養疾病:痛風,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肌肉骨骼和結締組織疾病:關節痛,背痛,肌肉痙攣,四肢痛,肌痛,骨關節炎,關節腫脹,肌肉骨骼胸痛。神經系統疾病:頭痛,坐骨神經痛,感覺異常,頭臂綜合征,腕管綜合征,感覺遲鈍,竇性頭痛,嗜睡。精神疾病:失眠,焦慮,抑鬱。腎臟和泌尿系統疾病:血尿,腎結石,尿頻。生殖系統和乳腺疾病:勃起功能障礙。呼吸、胸部和縱隔疾病:咳嗽,咽喉痛,鼻竇充血,呼吸困難,鼻出血,排痰性咳嗽,發聲困難,鼻充血。皮膚和皮下組織疾病:瘙癢,皮疹,多汗,濕疹,紅斑。血管疾病:潮紅,熱潮紅。臨床試驗中還觀察到以下臨床上明顯的個例不良反應:皮疹,暈厥,視覺障礙,過敏,耳鳴和低血壓。氨氯地平的研究:在美國和美國之外的臨床試驗中,對超過11000名患者進行了絡活喜的安全性評價。在對照的臨床試驗或在開放的試驗條件下,或者上市後經驗中,[1%但]0.1%的患者報告的葯物相關性關系不確定的其他不良事件有:心血管系統: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動過速和心房纖顫),心動過緩,胸痛,外周缺血,暈厥,體位性低血壓,血管炎。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末梢神經病,震顫。胃腸道:厭食,吞咽困難、胰腺炎,牙齦增生。全身性:變態反應,熱潮紅,全身乏力,強直、體重增加,體重減少。肌肉骨骼系統:關節痛,肌肉抽筋。精神病:性功能障礙(男性和女性),神經過敏,異常做夢,人格解體。呼吸系統:呼吸困難。皮膚和附屬結構:血管性水腫,多形性紅斑,紅斑疹,斑丘疹。特異感覺:異常視覺,結膜炎,復視,眼痛,耳鳴。泌尿系統:尿頻,排尿障礙,夜尿。自主神經系統:多汗。代謝和營養:高血糖症,口渴。造血系統:白血球減少症,紫癜,血小板減少症。對於氨氯地平,發生率≤0.1%的其他不良事件有:心力衰竭,脈率不齊,期外收縮,皮膚脫色,蕁麻疹,皮膚乾燥,脫發,皮炎,肌無力,顫搐,共濟失調,張力亢進,偏頭痛,冷濕皮膚,冷漠,激動,健忘,胃炎,食慾升高,稀便,鼻炎,排尿困難,多尿,嗅覺異常,味覺倒錯,視調節異常和乾眼病。其他不良反應為偶發的,不能區分是葯物引起的還是現有疾病引起的,如心肌梗塞和心絞痛。氨氯地平在除高血壓之外的適應症中報告的不良反應,參見絡活喜的說明書。纈沙坦的研究:在臨床試驗中,對超過4000名高血壓患者進行了代文的安全性評價。在含有或不含有安慰劑的纈沙坦與ACE抑制劑比較的臨床試驗中,ACE抑制劑組的乾咳發生率(7.9%)顯著高於纈沙坦組(2.6%)或安慰劑組(1.5%)。在一項對服用ACE抑制劑時有乾咳史的129名患者的研究中,分別接受纈沙坦、HCTZ或賴諾普利治療,患者咳嗽的發生率分別為20%、19%和69%(p[0.001)。在纈沙坦對照臨床研究中,發生率]0.2%的未在上文列出的其他不良事件有:全身:變態反應,衰弱。肌肉骨骼:肌肉抽筋。神經和精神疾病:感覺異常。呼吸系統:竇炎,咽炎。泌尿生殖系統:陽痿。臨床試驗中報告的其他發生率較低的事件有:血管性水腫。上市後的應用經驗氨氯地平:罕有男子乳腺發育的報告,其因果關系不確定。黃疸和肝酶升高(大多數與膽汁淤積或肝炎一致),某些較嚴重的病例需要住院,被報告與氨氯地平用葯有關。纈沙坦:纈沙坦上市後報告以下新增的不良反應:血液和淋巴:非常罕見的血小板減少症的報告。超敏反應:罕見的血管性水腫報告。消化系統:肝酶升高和非常罕見的肝炎報告。腎臟:腎功能受損。臨床實驗室檢查:高鉀血症。皮膚:脫發。血管:脈管炎。接受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的患者中罕有橫紋肌溶解病例。臨床實驗室結果:肌酐:在高血壓患者中,肌酐升高50%以上的患者比例在纈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療組中為0.4%,在安慰劑組中為0.6%。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肌酐升高50%以上的患者比例在纈沙坦治療組中為3.9%,在安慰劑組中為0.9%。在心肌梗塞後患者中,血清肌酐升高1倍的患者比例在纈沙坦治療組中為4.2%,在卡托普利治療組中為3.4%。肝功能檢測:在接受本品治療的患者中偶見肝臟血生化指標升高(大於正常值的150%)。血清鉀:在高血壓患者中,血清鉀升高20%以上的患者比例在纈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療組中為2.8%,在安慰劑治療組中為3.4%。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清鉀升高20%以上的患者比例在纈沙坦治療組中為10%,在安慰劑治療組中為5.1%。血尿素氮(BUN):在高血壓患者中,BUN升高50%以上的患者比例在纈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療組中為5.5%,在安慰劑治療組中為4.7%。在心力衰竭患者中,BUN升高50%以上的患者比例在纈沙坦治療組中為16.6%,在安慰劑治療組中為6.3%。嗜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在纈沙坦治療組中觀察到有1.9%的患者出現嗜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安慰劑組中患者比例為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