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美術考古學常用方法

美術考古學常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05 12:25:00

Ⅰ 中國古代繪畫的知識考古怎麼

導讀:本書是胡懿勛教授檢視和驗證西方理論和研究方法對中國美術史研究的適用性過程中,累積不同視角與對象而成的一冊文集。在這些理論和方法中,不乏人文主義學者慣用的圖像詮釋與形式分析,更有人文生態學、知識考古學、藝術社會學等社會學理論。這些產生於上世紀西方學界的理論,雖已被西方藝術史研究母題所驗證,但面對中國古代繪畫和工藝美術等對象,理論的適用和邊界仍然有考察的必要性和前瞻性。需要了解的是,這冊文集中包含了許多寫作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文章,作者回應當時歐美學界使用社會理論研究中國美術的「新藝術史」風潮,書中的很多觀念也在近年出版的眾多譯著中得到印證。 本書第一部分為「發生論:中國古代藝術的美術考古線索」,論述岩畫體現的原始人類自覺意識和漢代雕塑的風格類型問題,並提出了美術考古在古代繪畫生態學研究中的意義。第一部分還分析了粉本在歷史中的流布問題,粉本引起繪畫風格的概念化,這種概念化的風格在社會流動過程中變異,並經歷了選擇與轉化的過程。關於粉本的探討貫穿本書的始終,作為作者觀察藝術社會的流動與共構的重要視角得以持續檢視。 第二部分為「圖像詮釋論:文獻與考古的圖像學詮釋」。作者首先對戰國楚墓「人物御龍」帛畫作考古與文獻的基礎考證,進而「就圖像學結構的方法論中獲得帛畫圖像內在意義,重新回溯圖像作為繪畫表現形式的元素,將帛畫的視覺形式特質和材料、工具以及時代背景相結合,探討戰國繪畫的質素以及形式與內容比重的課題」。接著,作者回溯《清明上河圖》在學術史上的爭議,從畫題與畫意入手分析圖像中的風俗意義與其體現的社會風俗深層內容。最後,作者將趙孟頫《鬥茶圖》與歷史上流傳的粉本進行圖像比對和文獻考證,對該圖的畫題與畫意進行商榷,證明該圖所畫非鬥茶而是宋代提茶瓶行業的景象。 第三部分為「知識考古論:譜系形成的發掘」。福柯的知識考古學將人的相對位置隱退,對起源的追尋,被研究知識的可能形式以及梳理知識同時並存的脈絡所取代。在知識考古學和尼采哲學的基礎之上,福柯的譜系學弱化時間上的線性聯系,而彰顯不同事件的特殊性,注重變點。從譜系學角度研究美術史,在於從繪畫作品中尋找某些至關重要的觀念,尋找繪畫母題產生變異並引起明顯變化的轉折點。作者首先回溯蘇軾的《書吳道子畫後》,以此為樣本驗證蘇軾論述內容與時空條件的適配性,「發現其中所顯示的事實與蘇軾觀念的差距,結合輔證材料和樣本,探討蘇軾論述古代繪畫具有初步形成的譜系觀念。」藉此論述,作者強調了知識考古學所需要的條件和元素,用以建立「有清初關系位置的古代繪畫考古現場」。作者對《漁父圖》原型的考辨和對古代人間女性譜系形成的追問,都具有知識考古和譜系的研究背景,也貫穿了對繪畫粉本的探索。 第四部分為「社會流動論:繪畫風格的生態觀」。社會學進化理論中的人文生態學重視系統環境中的變數,當變數因素增長到系統承受的最大限度之後,系統(比如藝術社會)就會出現進化升級的趨勢(比如風格演進),進化之後的新系統重又開始經歷變數增長的循環。作者就此理論探討了黃慎、李霞、齊白石和潘天壽的個案,詳述了藝術社會中粉本、人員、書籍和專業知識等變數發生作用時,對個人和群體藝術風格演進起到的推動作用,並採取社會學微觀視角,詳盡論述了變數作用的機制和過程。 第五部分為「藝術生態論:藝術社會學分析」。作者採取布迪厄的社會區隔學說,對中國古代社會結構調整和社會區隔變化引起的雅俗互動,以及清代及日據時期的台灣美術生態變遷,都做了獨到的分析論證。作者從藝術社會學觀點出發,梳理明清文人與世俗交流的狀況,論證了在商品經濟、印刷技術和社會階層互動等時代變數影響下,明清時期的宮廷、文人與民間工藝美術共同形成的「互動共構的滲透機制」。在這之後,作者為解決台灣早期書畫創作的美術史定位問題,從當時藝術生態中創作者的社會身份入手論述清代閩派對台灣繪畫的影響,檢視台灣早期藝術生態的地方性、文藝性以及雅俗互動。在日據時期,台灣的美術教育和美術展覽通過多種方式刺激藝術生態,促使20世紀初起台灣美術朝「現代」趨向前進,在態度和內容方面都更加接近西方的觀念和潮流。在傳統到現代性的轉變過程中,台灣的創作者受到中國傳統文化、日式殖民文化和經過日本再制的歐洲藝術形式三重影響,開始了台灣現代美術的濫觴時期。 作者採用社會學理論的多重視角,揀選適合研究對象的理論基礎及方法論,在論證過程中檢視理論的適用性,為中國美術史研究提供了不同視角的研究範例。本書的閱讀可以結合《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同時進行,以保證讀者擁有足夠的社會學基礎知識,對本書的研究取向深入理解和領會。

Ⅱ 考古學的分類

按照研究的年代范圍、具體對象、所用手段和方法等的不同,考古學可以劃分為史前考古學、歷史考古學、田野考古學及各種特殊考古學等分支。
史前考古學的研究范圍是未有文字之前的人類歷史,歷史考古學的研究范圍則限於有了文獻記載以後的人類歷史,兩者的界線在於文字的發明。
田野考古學是以科學方法進行實地考察,獲取實物資料,研究歷史的考古學分支學科。與此同時,田野考古學又是考古學的基礎,沒有田野考古,考古學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特殊考古學作為考古學的分支,使用特殊考古學這一名稱,是為了與史前考古學、歷史考古學、田野考古學等考古學的主要分支相區別。它包括上述三大分支以外的其他各種分支。有的是按研究對象不同而分的,如美術考古學、宗教考古學、古錢學、古文字學和銘刻學等;有的是按所用手段和方法不同而分的,如航空考古學、水下考古學等。

Ⅲ 美術考古學的介紹

美術考古學研究的是人類的古代歷史,它將各種美術品作為實物資料來復原古代的社會文化。美術考古學的研究對象在年代上上起舊石器時代,下迄各歷史時代。 美術考古學是考古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由於它所研究的對象易於被一般人士所喜愛和欣賞,因此,在西方,考古學是和美術考古學同時發生的。

Ⅳ 考古學的主幹課程

按照研究的年代范圍、具體對象、所用手段和方法等的不同,考古學可以劃分為史前考古學、歷史考古學、田野考古學及各種特殊考古學等分支。
史前考古學和歷史考古學
從研究的年代范圍上劃分,考古學可分為史前考古學和歷史考古學兩大分支。也有人主張在兩者之間加入原史考古學而成為三大分支,但從實際意義來說,原史考古學的重要性不如前兩者。
史前考古學的研究范圍是未有文字之前的人類歷史,歷史考古學的研究范圍則限於有了文獻記載以後的人類歷史,兩者的界線在於文字的發明。世界各地,文字的發明有早有晚,所以各地區史前考古學的年代下限和歷史考古學的年代上限各有不同。
史前考古學和歷史考古學都以遺跡和遺物為研究對象,這是它們之間的共同性。但由於歷史考古學必須參證文獻記載,而史前考古學則沒有任何文獻記載可供依據,所以兩者的研究任務也有所不同。史前考古學承擔了究明史前時代人類歷史的全部責任,而歷史考古學則可以與歷史學分工合作,相輔相成,共同究明歷史時代人類社會的歷史。
由於史前考古學主要是研究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有時也包括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歷史考古學主要是研究青銅時代尤其是鐵器時代,兩者所研究的遺跡和遺物在性質上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它們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從與其他學科的關系來說,史前考古學要充分與地質學、古生物學、古人類學和民族學等學科相結合,歷史考古學則必須與歷史學相配合,同時還要依靠古文字學、銘刻學、古錢學和古建築學等分支。從斷定絕對年代的手段來說,史前考古學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物理學、化學等自然科學的技術,而歷史考古學則主要依靠文獻記載和年歷學的研究。
田野考古學
「田野考古學」的名稱,是20世紀初正式提出來的。但當時的田野考古學主要是勘察地面上的遺跡和遺物,依靠地圖進行調查,有時則要根據調查結果,測繪地圖,作為記錄的附件。以後,世界各地的田野考古轉入以發掘為中心,並擴大調查的對象和范圍,方法逐漸完善,技術快速進步。各種自然科學的手段相繼被採用,許多機械設備被用作調查發掘的工具。利用航空照相和衛星照相、磁力探察和地抗力探察等方法以發現遺跡和遺物,用紅外線攝影和用其他各種特殊的攝影技術測量和制圖,為進行花粉分析和各種物理化學斷代而取樣,以及將發掘出來的遺跡保存於現場等等,都使得田野考古學的工作面擴大,技術性加強。調查發掘的對象也由一般的居住址和墓葬等擴大到道路、橋梁、溝渠、運河、農田、都市、港口、窯群和礦場等各種大面積的遺址,從而使得考古工作者必須與各有關學科的專家協作,才能完成全面的、綜合性的研究任務。
考古學研究是一個整體,田野調查發掘和室內整理研究有著密切的聯系,不能截然分割。但是,由於調查發掘工作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論,而且還使用許多特殊的器材和設備,又要廣泛採用自然科學的手段,這就使得田野考古學有其相對的獨立性。把它作為考古學的一個重要的分支,也是理所當然的。 特殊考古學 作為考古學的分支,使用特殊考古學這一名稱,是為了與史前考古學、歷史考古學、田野考古學等考古學的主要分支相區別。它包括上述三大分支以外的其他各種分支。有的是按研究對象不同而分的,如美術考古學、宗教考古學、古錢學、古文字學和銘刻學等;有的是按所用手段和方法不同而分的,如航空考古學、水下考古學等。
美術考古學
考古學和古代美術史,往往有共同的資料。古代美術史的許多研究對象,從舊石器時代的洞穴壁畫、岩畫到各個時代的繪畫、雕刻、造像、各種工藝品及神殿、寺廟和石窟寺等等,都屬遺跡和遺物。考古學上的類型學和年代學等方法,也適用於古代美術史的研究。但是,作為考古學的一個分支,美術考古學是從歷史科學的立場出發,把各種美術品作為實物標本,研究的目標在於復原古代的社會文化。這與美術史學者從作為意識形態的審美觀念出發以研究各種美術品相比,則有原則性的差別。由於美術考古學的研究對象在年代上上起舊石器時代,下迄各歷史時代,所以它既屬於史前考古學的范圍,也屬於歷史考古學的范圍。又由於作為遺跡和遺物的各種美術品多是從田野調查發掘工作中發現的,所以美術考古學與田野考古學的關系也相當密切。
宗教考古學
宗教考古學。是以有關宗教的遺跡和遺物為研究對象的考古學分支。在古代,宗教信仰普遍存在於人類社會。因此,在研究人類社會的歷史時,必須把宗教活動也作為一個重要的方面。各個時代的神殿、寺廟、祭壇、祭具、造像、壁畫、經卷和符□之類,都是宗教考古學的具體研究對象,有的具有一定的美術價值,所以宗教考古學與美術考古學的關系也比較密切。在宗教考古學中,歐洲的基督教考古學、北非及西亞和中亞的伊斯蘭教考古學、南亞和東亞的佛教考古學是最為重要的,它們都屬歷史考古學的領域。但是,早在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人類已有宗教性的活動,並有一定的遺跡和遺物。因此,宗教考古學這一分支,也應被包含在史前考古學的領域內。
在阿里 「穹窿銀城」 城堡遺址,考古學者發現了120多組古代建築遺跡,出土的大量陶器、石器、鐵器、骨雕,昭示著這里曾是一個繁榮和發達的聚落、這里還發現了大片的土葬古墓群,這和西藏崇尚天葬的喪葬習俗迥然不同,在這里的出土的青銅雙面的本尊雕像,其風格也與現代藏傳佛教的造像完全不同……這一切都說明,在印度佛教傳入之前,在所謂的西藏正史之前,青藏高原就早已存在著一個輝煌的文明,這個文明就是「古象雄文明」。
據考古學家們的探索發現,藏族同胞族在青藏高原的發祥史非常悠久而古老,距今已經有13000年至17000年的歷史了。那麼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思索這樣的一個問題:「久遠古老的藏族同胞族文化,它的源頭究意在何方?」答案是: 就在西藏古老的雍仲本教!本教遠在印度佛教傳入西藏之前,早已在雪域高原廣泛傳播,是西藏人民最重要的精神信仰。在七世紀之前,藏地象雄地區的所有天文學家、教育學家、譯師、醫師、卦師、算命師、風水師、以及有文化的學者等等都可稱為「本波」,當時青藏高原的所有文化和宗教信仰都可稱為「本教」。「本教」實際上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宗教信仰,而是藏族同胞族的文化體系、哲學思想、文明禮儀、民風民俗、民族精神和社會教育。
古錢考古學
以古錢為研究對象的考古學,稱為古錢學。由於古錢的鑄造年代明確,它便成為考古學斷代的最通常的依據之一。但是,作為考古學的一個分支,古錢學的研究有著更為廣泛和重要的意義。古錢學的目標,不僅要判別各種古錢的鑄造年代,而且還要通過對錢的形狀、質料、重量、銘文、圖紋和鑄造技術的考察,辨別它們的發行者和發行地點,確定它們的價值,研究銘文、圖紋的意義和風格,從而為經濟史、文化史乃至美術史的研究提供材料。通過對出土古錢在地域上的分布情形的考察,還可以研究世界各個地區在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方面的情況,並為判斷當時的交通路線提供線索。由於古錢是歷史時代的產物,古錢學屬於歷史考古學的范圍。
古文字學和銘刻學
作為考古學的分支,古文字學和銘刻學的研究對象必須是鑄、刻或書寫於遺跡和遺物上的文辭,與一般的書籍文獻不同。含有文辭的遺跡和遺物,大體上可分兩類。一類如墓誌、碑碣、印章、甲骨、簡牘、泥板、帛書和紙書等,文辭是器物的主要內容;另一類如紀念性建築物、雕刻品、繪畫、貨幣、度量衡器、鏡鑒、工具、武器和各種容器等,銘文處於附屬的地位。古文字學和銘刻學的任務在於識別銘辭的文字,判讀辭句的意義,區別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字體,後者在使用拼音字母的國家裡稱為「古字體學」。就已經發現的古文字而言,古印度文字、契丹文字和瑪雅文字等,雖然已有不少單字能夠識別,但還不能順利判讀文辭。但是,埃及古文字、蘇美爾文字、邁錫尼文字(線型文字B)和商周甲骨文字等,則已能詳細解讀,從而對究明古埃及文明、蘇美爾文明、邁錫尼時代的希臘文明和中國的殷商文明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外,對銘文的研究還可以判明遺跡和遺物的年代、製作者、所有主、所在地、用途和製造目的等。由於銘辭存在於遺跡和遺物上,其可靠程度大大超過文獻的記載,不僅可補文獻記載的不足,有時還可糾正其錯誤。因此古文字學和銘刻學對原史考古學和歷史考古學的研究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航空考古學
航空考古學。是指使用飛機從空中向地面攝影,通過對所得照片的觀察、分析,判定遺跡和遺物的形狀、種類及它們的分布情形。航空考古學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末期。當時英國、法國和德國的考古學者利用空軍偵察地形時所攝的航空照片,探尋地面上的古跡。戰爭結束後,此項工作進一步開展,尤以英國考古學者的工作為出色,奠定了航空考古學的基礎。數十年來,航空考古學的技術不斷改進,特別是人造衛星的發明和攝影技術的發展,使得航空考古學的效果大大提高。通過航空攝影和航天攝影顯示和判別出來的遺跡,大體上可分3 類。①由陽光斜射時產生的陰影顯示出來的,如堤壩、城牆和墳丘等遺跡;②利用因土質不同而產生的土色明暗判別出來的,如坑穴、壕溝和道路等遺跡;③從穀物、野草等植物的綠色深淺差異而判明的,如村落、都市、農田、道路、運河等遺址。此外,沒入海中的遺跡有時也可通過空中攝影而發現;腓尼基的兩個海港──推羅和西頓延續到羅馬時期的港市之被發現,便是著名的例子。航空考古學成效甚大,可以看成是田野考古學中的一支生力軍。
水下考古學
水下考古學。的萌芽可上溯到16世紀義大利人在海底探尋沉船。到了20世紀初期,水下的考古調查在世界各地進行,最有名的是在墨西哥奇琴伊察瑪雅文化遺址的「聖池」中尋找犧牲人和祭品,在突尼西亞馬赫迪耶港的海上探尋滿載古希臘美術品的羅馬沉船。但由於潛水條件的限制,調查時不能做精細的操作和記錄。1943年發明了潛水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改進了各方面的設備和條件,這才使真正的水底考古學得以成立。從60年代起,先是法國人在馬賽附近海底發掘沉船,接著美國考古隊在土耳其附近海底發掘希臘羅馬時代和青銅時代晚期的沉船,不僅獲得船中許多古物,而且還為研究古代造船術、航海術、海上交通和貿易提供了重要的新資料。水底考古學的對象從沉沒物、沉船擴大到淹沒於湖底、海中的都市和港市等的遺址,而勘察、發掘及攝影記錄等的手段和方法也大為改善,使水底考古學以顯著的速度不斷取得成果。可以認為,水下考古學是田野考古學在水域的延伸。 除了以上所述各種主要的分支以外,考古學還可以按地區的不同而分為「歐洲考古學」、「埃及考古學」、「中國考古學」和「日本考古學」等各分支,而各地區的考古學則又可按時代等的不同而分為「古典考古學」(希臘羅馬考古學)、「商周考古學」等等許多分支。

Ⅳ 考古學都要學那些課程

田野考古學(吉林大學版)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https://pan..com/s/1RdaNqkb1Adh7gyuTKZ-BGQ

Ⅵ 美術考古學與美術史的關系

美術考古學與美術史的關系

1、美術考古學與美術史有著共同的研究資料。

西方對史前、希臘、羅馬美術史的研究常與古典美術考古重合,在研究中國史前甚至是研究夏、商、周美術史時。也是與美術考古學有著更為特殊的密切關系,因為二者都牢牢的建立在考古學發現的資料基礎上。

2、美術考古學與美術史在研究內容和重點方面有著較明顯的差異:

①美術史研究的繪畫藝術,主要是研究宋、元、以後的卷軸畫,美術考古學由於研究的重點在宋、元以前,而宋、元以前卷軸畫現存真跡較少,仿者甚多,往往把鑒定宋、元卷軸畫真偽問題和明清繪畫主要歸為鑒定學,美術考古主要研究的事建築壁畫、石窟壁畫、墓室壁畫、繪制的岩畫、工藝美術裝飾畫和宋元以前的紙絹畫。

②古代碑誌銘文和文字書法是美術史研究的另一部分內容。他很少注意古代碑誌的形式及造型風格和裝飾紋樣的演變,而這些正是美術考古所主要研究的內容。同時,美術考古也注意研究銘文內容和書體藝術。

③大多數美術史家把中國古代電科的岩畫和畫像石、畫像磚都歸在繪畫藝術中,其實他們與繪畫的表現技法和藝術效果都不完全一樣,美術考古學認為他們是雕塑藝術,但和一圓雕、浮雕為主要表現技法的其他其他雕塑藝術又稍有差別,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雕塑藝術;再就是,美術史還系統的硏究美術家美術理論、美術思潮、流派爭鳴和美術批評等問題,對這些問題美術考古學雖偶有涉及,但不屬系統研究的內容。

3、美術考古與美術史都是為了美術發生與發展的歷史。

都有著為實現自己研究目的而逐步建立和建全起來的藝術分析研究方法,這種共同研究目的的,共同使用的藝術分析研究方法使二者結合的甚為密切,情同手足,親如姊妹。但二者二者在藝術研究方法上各自遵循的准則不能混淆

Ⅶ 美術考古學的考古介紹

西方各國一些最著名的博物館內,依陳列內容看,絕大多數都可稱之為古代美術博物館。中國的古代美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上是獨樹一幟的。中國的美術考古研究工作,大約始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從50年代開始,考古學得到很大的發展,將美學價值與考古資料結合起來。早在15世紀後半葉,一些歐洲的學者和藝術愛好者就在義大利半島搜集古希臘的雕刻藝術品,掀起收藏藝術品的熱潮。古代希臘羅馬藝術充實到歐洲各地之後,又促進了古代藝術玩賞和研究之風的發展。大約在17世紀下半葉至18世紀下半葉初期之間,在搜集流傳古代藝術品的基礎上,經過研究之風的推動,逐漸產生了歐洲古典美術考古。是指「對含有美術價值的古物和古跡的研究」。

Ⅷ 考古需要掌握哪些知識

考古專業需要具備以下專業知識:

首先需要了解史前考古學和歷史考古學,田野考古學美術考古學、宗教考古學、古錢學、古文字學和銘刻學等;有的是按所用手段和方法不同而分的,如航空考古學、水下考古學等。
還有掌握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等三大方面。
需要有專業的考古技巧(1).考古修復。(2.)考古年代測定(3.)遙感考古(4).考古發掘(5)洛陽鏟。
補充:古學是通過發掘和調查古代人類的遺跡遺物和文獻來研究古代社會的一門人文科學。傳統上,考古學是文化人類學的一門分支學科,但是它越來越獨立,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考古學家與只研究歷史記載的歷史學家不同,他們通過研究遠古人類的遺留物,對沒有歷史記載的史前文化也進行研究。考古學家致力於探索人類文化的起源。

Ⅸ 美術考古學的中國考古學

中國金石學所走的道路類似於西方美術考古,它是在尚未進行科學挖掘的情況下,以零星出土的和傳世的銅器,石器,玉器等古代文物藝術品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問。他萌芽於漢,唐時期,形成於北宋,清乾隆以後發展到鼎盛時期。金石學的研究建立在古代美術作品之上,與其說它是中國近代考古學的前身,不如說是早於歐洲古典美術考古的中國古典美術考古。
以田野考古為主的近代考古學在中國產生以後,中國美術考古學才逐漸建立在科學基礎上,中國近代考古學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後期。30年代初至建國前的20年是中國田野考古學的初步發展時期。50年代初至今的40多年裡,從考古調查,田野發掘,到綜合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50年代以後中國美術考古學得到了初步發展,許多考古工作者和一些重視考古發展的美術史工作者對中國古代的許多美術遺跡和遺物進行了研究,有一部分學者嘗試把二者結合起來,互相借鑒或融為一體,對中國美術考古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閱讀全文

與美術考古學常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論文設計並運用相關研究方法 瀏覽:558
js封裝的方法如何在頁面內調用 瀏覽:539
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種類 瀏覽:950
腰間盤如何鍛煉方法 瀏覽:608
過河的簡單方法 瀏覽:586
傳播研究方法教材 瀏覽:281
骨科治療腱鞘炎的方法 瀏覽:596
電腦突破網路限速的方法 瀏覽:158
溶液中鋰離子濃度檢測方法 瀏覽:162
紅杉樹樹皮的食用方法 瀏覽:732
剔除離散值計算方法 瀏覽:621
seo有哪些重要的方法 瀏覽:739
阻止電瓶車上樓線路安裝方法 瀏覽:31
古代陶瓷快速降溫的方法 瀏覽:413
什麼方法能快速開車 瀏覽:69
嬰兒吐奶用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737
水泥牆石材背景牆安裝方法 瀏覽:446
兩相電機如何調整接線方法 瀏覽:48
老式塑料管連接方法 瀏覽:516
城市宣傳欄的測量方法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