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人工呼吸的常用方法是什麼

人工呼吸的常用方法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05 10:22:43

① 人工呼吸主要那三種方法

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兩種,即口對口呼吸和口對鼻呼吸。

1.口對口呼吸

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打開氣道的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搶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額,並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手握住頦部使頭盡量後仰,保持氣道開放狀態,然後深吸一口氣,張開口以封閉患者的嘴周圍(嬰幼兒可連同鼻一塊包住)。

向患者口內連續吹氣2次,每次吹氣時間為1~1.5秒,吹氣量1000毫升左右,直到胸廓抬起,停止吹氣,松開貼緊患者的嘴,並放鬆捏住鼻孔的手,將臉轉向一旁,用耳聽有否氣流呼出,再深吸一口新鮮空氣為第二次吹氣做准備,當患者呼氣完畢,即開始下一次同樣的吹氣。

如患者仍未恢復自主呼吸,則要進行持續吹氣,成人吹氣頻率為12次/分鍾,兒童15次/分鍾,嬰兒20次/分鍾,但是要注意,吹氣時吹氣容量相對於吹氣頻率更為重要,開始的兩次吹氣,每次要持續1~2秒鍾,讓氣體完全排出後再重新吹氣,一分鍾內檢查頸動脈搏動及瞳孔、皮膚顏色,直至患者恢復復甦成功,或死亡,或准備好做氣管插管。

2.口對鼻呼吸

當患者有口腔外傷或其他原因致口腔不能打開時,可採用口對鼻吹氣,其操作方法是:首先開放患者氣道,頭後仰,用手托住患者下頜使其口閉住。深吸一口氣,用口包住患者鼻部,用力向患者鼻孔內吹氣,直到胸部抬起,吹氣後將患者口部張開,讓氣體呼出。如吹氣有效,則可見到患者的胸部隨吹氣而起伏,並能感覺到氣流呼出。

(1)人工呼吸的常用方法什麼擴展閱讀

60年代以前,徒手人工呼吸主要採取壓胸抬臂手法通氣,50年代後期,經實驗證明口對口或口對鼻吹氣通氣效果明顯優於壓胸抬臂法。病人呼吸停止後,首先應設法給病人肺部吹入新鮮空氣,在通暢呼吸道之後,就能用口向病人肺內順利吹氣。

其主要作用原理是吹氣時搶救者用力克服患者肺、胸腔的彈性阻力和氣道阻力,將呼出氣吹入肺從而使肺擴張,患者呼氣時利用肺及胸廓自身的彈性回縮力使氣體呼出。

空氣中氧含量為21%,正常人經過氣體交換肺臟吸收20%的氧氣,其餘80%的氧氣按原樣排出,呼出氣中氧含量約為16%~18%,如病人的肺正常,只要吹氣時潮氣量較正常大(正常的1~2倍,大於800ml),即可使患者的動脈血氧分壓保持在75mmHg左右,氧飽和度維持在90%以上。

② 人工呼吸法主要包括哪三種

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主要有:口對口人工呼吸、口對鼻人工呼吸、仰卧壓胸法或俯卧壓胸法人工呼吸等.其中以口對口人工呼吸最有效.
口訣是:頭部後仰向後推,緊托下頜向上提.深吸口氣嘴對嘴,有時需嘴對鼻.注意捏鼻把氣吹,每分鍾16~18次.

③ 人工呼吸正確方法

口對口呼吸法:

1、呼吸道要通暢 在保持呼吸道通暢的情況下進行。如患者口鼻內有嘔吐物、泥沙、血塊、義齒等異物時,搶救者用紗布包住食指伸入口腔進行清除。松開衣領、褲帶、乳罩、內衣等。舌後墜者用紗布或手帕包住拉出或用別針固定在嘴唇上。

2、先吹兩口氣 清洗病傷者口鼻異物後,口對口呼吸前先向患者口中吹兩口氣,以擴張已萎縮的肺,以利氣體交換。

3、姿勢 患者仰卧位,頭後仰,頸部用枕頭或衣物墊起。口蓋兩層紗布,急救者用一手抬起下頜,另一手拇、食指捏緊病者鼻翼,以防吹進的氣體從鼻孔漏出。

4、患者口張開,搶救者吸一口氣後,張大口將患者的口全包住。

5、接著做捏鼻動作 快而深地向病者口內吹氣,並觀察病者胸廓有無上抬下陷活動。一次吹完後,脫離病者之口,捏鼻翼的手同時松開,慢慢抬頭再吸一口新鮮空氣,准備下次口對口呼吸。

6、吹入量 每次吹氣量成人約1200ml,過大量易造成胃擴張。無法衡量時,急救者不要吸入過多的氣體。

7、呼吸頻率 口對口呼吸的次數成人16~20/min。單人急救時,每按壓胸部15次後,吹氣兩口,即15∶2;雙人急救時,每按壓胸部5次後,吹氣1口,即5∶1,有脈搏無呼吸者,每5秒鍾吹一口氣(12~16/min)。

二、口對鼻呼吸。

當患者有口腔外傷或其他原因致口腔不能打開時,可採用口對鼻吹氣,其操作方法是:首先開放患者氣道,頭後仰,用手托住患者下頜使其口閉住。

深吸一口氣,用口包住患者鼻部,用力向患者鼻孔內吹氣,直到胸部抬起,吹氣後將患者口部張開,讓氣體呼出。如吹氣有效,則可見到患者的胸部隨吹氣而起伏,並能感覺到氣流呼出。

(3)人工呼吸的常用方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現場搶救時,如必須搬動患者,需用手抬,並及時進行人工呼吸,以免延誤時機。

2、口內如有異物,必須清除。必要時用紗布包住舌頭牽出之,以免舌後縮阻塞呼吸道。

3、頭宜側向一邊,以利口鼻分泌物流出。

4、人工呼吸速度以12~16次/min為度,節律宜均勻。

5、待患者恢復自主呼吸後,可停止人工呼吸,但應繼續觀察,如呼吸又停,應繼續人工呼吸。

6、非經確診患者已死亡,人工呼吸不得停止。

④ 人工呼吸法有哪些

人工呼吸法是指用人工的方法有節律地使氣體吸進或排出肺臟,以保證機體耗氧量的供給和二氧化碳的排除。它是搶救病人呼吸暫停的措施之一。

1.口對口人工呼吸:

應用指征:適用於在沒有任何醫療設備的情況下,緊急搶救呼吸暫停的病人,尤其是對新生兒窒息的搶救效果最佳。

操作方法:立即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清除口腔內痰液、嘔吐物、血塊等,保持呼吸道通暢。然後一隻手把病人的下頜托起,使其頭部盡量後仰,另一手捏住病人的兩側鼻孔,防止漏氣,並用托下頜的手將病人口唇撐開,救護者深吸一口氣,對准病人口用力吹入,同時觀察病人胸部是否有起伏。吹氣後應立即離開病人的口,同時松開捏鼻孔的手指,以使吹入肺內的氣體自然排出。照此反復進行,成人每分鍾14~16次,兒童每分鍾18~24次,嬰兒每分鍾30~40次。吹氣力量大小要適中,不要過猛、過大,以防吹破肺泡,也不要過小,以免氣體供應不足,達不到急救目的。

2.口對鼻人工呼吸法:

應用指征:病人牙關緊閉的情況下,在不能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時,可用之。

操作方法:吹氣方法與口對口人工呼吸基本相同,只是把用手捏鼻改為捏病人的口唇,對准鼻孔吹氣,但吹氣力量應稍大,吹的時間要稍長。

3.用手人工呼吸法:

俯卧壓背人工呼吸法:病人俯卧,一隻手臂向前伸直,另一隻手臂彎曲枕在頭下,面部偏向一側。救護者面朝病人頭部,跨騎在病人的大腿兩側,兩手平放在其背後下部肋骨上,大拇指向內靠近脊柱附近,其餘四指分開,向外橫貼在背後,兩臂伸直。救護者俯身向前,依靠體重和臂力,慢慢地向下推壓,然後再把身體豎起來,放鬆兩手,這樣有規律地一壓一放。每分鍾16~20次。注意壓力不可過大,以免肋骨骨折。

仰卧壓胸人工呼吸法:先讓病人仰卧,兩臂平放在身旁,松解腰帶和衣扣。背部加一個墊,使胸部略隆起。病人頭側向一邊。救護者兩腿分開,騎跨在病人的大腿外側,面向病人頭部,兩手呈扇形張開,放在病人胸部兩乳下,兩臂伸直,依靠體重和臂力向上向內推壓病人的胸部,使其胸腔縮小,迫使肺內氣體排出。然後迅速放鬆兩手,使胸部自然擴張,以便外界氣體進入肺門,如此反復操作,成人每分鍾16~20次。

⑤ 人工呼吸的方法

人工呼吸是搶救傷員的一種急救措施:凡是由於觸電、溺水、缺氧窒息、二氧化碳及瓦斯窒息或一氧化碳中毒而處於假死狀態的傷員,均可對其施行人工呼吸急救措施。

人工呼吸是指用人為的方法,運用肺內壓與大氣壓之間壓力差的原理,使呼吸驟停者獲得被動式呼吸,獲得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維持最基礎的生命。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對口吹氣法、俯卧壓背法、仰卧壓胸法,但以口對口吹氣式人工呼吸最為方便和有效。

施行人工呼吸前,首先將患者抬到新鮮風流較溫暖的地方.使其躺在擔架上或衣服上,迅速解開其上衣和腰帶,脫掉膠靴;取出口中、鼻孔中之堵塞物,並網棉被或醫子將身體蓋好,以免受涼;檢查有無內外傷,以便決定採用何種人工呼吸法。

1.口對口或(鼻)吹氣法 此法操作簡便容易掌握,而且氣體的交換量大,接近或等於正常人呼吸的氣體量。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救護人站在其頭部的一側,自己深吸一口氣,對著傷病人的口(兩嘴要對緊不要漏氣)將氣吹人,造成吸氣.為使空氣不從鼻孔漏出,此時可用一手將其鼻孔捏住,然後救護人嘴離開,將捏住的鼻孔放開,並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幫助呼氣.這樣反復進行,每分鍾進行14--16次。如果病人口腔有嚴重外傷或牙關緊閉時,可對其鼻孔吹氣(必須堵住口)即為口對鼻吹氣。救護人吹氣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吹進氣後,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為最合適。口對口之間,如果有紗布。則放一塊疊二層厚的紗布,或一塊一層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響空氣出入。

⑥ 怎樣進行人工呼吸

當病人呼吸停止時,使用人工幫忙維持呼吸和激發恢復自主呼吸功能的方法叫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現場急救危重病人(在無吸氧條件下)最常用的急救法之一。人工呼吸方法很多,糴st();
仰卧壓胸人工呼吸法。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的要領是:首先使病人仰卧,頭部後仰,先吸出口腔的咽喉部分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暢。急救者蹲於患者一側,一手托起患者下頜,另一手捏住患者鼻孔,將患者口腔張開,並敷蓋紗布,急救者先深吸一口氣,對准患者口腔用力吹入,後迅速抬頭,並同時松開雙手,聽有無回聲,如有則表示氣道通暢。如此反復進行,每分鍾16-20次左右,直到自動呼吸恢復為止。
仰卧壓胸人工呼吸法的要領是:先將患者衣扣和腰帶松開,呈仰卧位,背部墊高,頭偏向一側,呼吸道保持通暢。急救者蹲於患者一側或跪於患者大腿兩側,面向患者頭部,雙手手指分開,拇指向內,橫放於兩側肋弓上面。兩臂伸直,上身前傾,借身體重力推壓患者胸部使氣體排出,兩秒鍾後急救者松開雙手,上身挺起;經兩秒鍾後,待患者胸廓自行擴張,空氣吸入肺內,如此反復操作,每分鍾約16-20次左右。

⑦ 人工呼吸的方法是什麼

1.人工呼吸須具備的條件

(1)患者呼吸道通暢,空氣容易進入。

(2)解開患者衣扣,防止胸部受壓,使其肺部伸縮自如。

(3)操作適當,不能造成肋骨損傷。

(4)每次壓胸或背時,不能少於1/2的正常氣體交換量。

(5)必須保持足夠時間,只要病人還有一線希望,就不要隨意放棄人工呼吸。

2.進行人工呼吸前的注意事項

(1)清除病人口、鼻內的泥、痰、嘔吐物,如有假牙應取出,以免脫落墜入氣管。

(2)解開病人衣領、內衣、褲帶、乳罩,以免胸廓受壓。

(3)仰卧人工呼吸時必須拉出病人舌頭,以免舌頭後縮阻塞呼吸。

(4)檢查病人胸、背部有無外傷和骨折,如有應選擇適當姿勢,防止造成新的傷害。

(5)一般應就地進行人工呼吸,盡量少搬動。

3.口對口吹氣法

病人置於仰卧位,急救者跪在病人身旁,先用一手托住病人的下巴,把下巴提起,另一隻手捏住病人的鼻子,不使其漏氣。進行人工呼吸者,在進行前先深吸一口氣,然後將嘴緊貼病人的嘴吹氣入口;同時觀察病人的胸部是否高起;吹完氣後立即松開鼻孔,讓病人把肺內的氣「呼」出。最初吹的5~1O口氣要快些,以後則不必過快,只要看到病人高起的胸部下落,表示肺內的氣體已排出時,接著吹下一口氣就可以了。如此往復不止地操作,每分鍾吹氣16~18次,直到病人恢復自動呼吸或真正確診其死亡為止。

4.口對鼻吹氣法如果遇到病人牙關緊閉,張不開口,無法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時,可採用口對鼻吹氣法。口對鼻吹氣法與口對口吹氣法相同,但必須將病人的嘴巴用手捏緊,防止氣從口內排出。在進行此法時,要先將病人鼻內污物清除,以防阻塞氣道。用此法吹氣時,應比口對口吹氣法用力大些,時間長些。

⑧ 常用人工呼吸方法有幾種

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有三種:
(1)口對口呼吸法。將傷員仰卧,急救者一手托起傷員下領,並盡量使其頭部後仰,另一手捏緊傷員的鼻子,急救者深吸氣後,緊對傷員的口吹氣,急救者自己吸氣時,應將傷員的鼻子松開。吹氣要保持一定的節律,以每分鍾14~16次速率均勻進行,並應注意不漏氣。
(2)俯卧壓背法。將傷員俯卧,頭偏一側,腹部放一枕墊。傷員一臂伸向頭側.另一臂屆曲,使頭枕於臂上。急救者騎跨在傷員的大腿旁,面向頭部,兩臂伸直。兩手平放於傷員背部,拇指指向脊柱,其餘四指向上外伸開。急救者身體向前傾,以身體重量壓迫傷員胸部,使胸腔縮小,將肺中空氣逼出,傷員呼氣;隨後,急救者身體後仰,除去兩手壓力,使傷員胸部自然擴張。空氣進入肺中而吸氣。如此重復動作,每分鍾以14~16次為宜。
(3)仰卧壓胸法。使傷員仰卧,頭偏向一側,盡可能將舌頭拉出。背部墊枕,使胸部抬高,上肢放在身體兩側。急救者跨跪在傷員大腿兩側面向傷員頭部,兩手放在傷員肋弓部,拇指向內,其餘四指向外,壓迫傷員胸部,使肺中空氣排出,然後鬆手,胸腔自行擴張使空氣吸入肺中,如此有節奏地進行,每分鍾14~16次。

閱讀全文

與人工呼吸的常用方法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js封裝的方法如何在頁面內調用 瀏覽:539
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種類 瀏覽:950
腰間盤如何鍛煉方法 瀏覽:608
過河的簡單方法 瀏覽:586
傳播研究方法教材 瀏覽:281
骨科治療腱鞘炎的方法 瀏覽:596
電腦突破網路限速的方法 瀏覽:158
溶液中鋰離子濃度檢測方法 瀏覽:162
紅杉樹樹皮的食用方法 瀏覽:732
剔除離散值計算方法 瀏覽:621
seo有哪些重要的方法 瀏覽:739
阻止電瓶車上樓線路安裝方法 瀏覽:31
古代陶瓷快速降溫的方法 瀏覽:413
什麼方法能快速開車 瀏覽:69
嬰兒吐奶用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737
水泥牆石材背景牆安裝方法 瀏覽:446
兩相電機如何調整接線方法 瀏覽:48
老式塑料管連接方法 瀏覽:516
城市宣傳欄的測量方法 瀏覽:766
玻璃推拉門地滑軌道安裝方法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