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打算盤的方法,手法和口訣
打算盤是需要口訣的:
1、加法口訣表:不進位的加進位的加,直加滿五加進十加破五進十加。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進一、加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進一、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進一。
2、珠算術語:
(1)術語一:
空檔:某一檔的上、下都離梁的時候,叫做空檔。空檔表示這一檔沒有記數,或者表示0。
空盤:算盤的各檔都是空檔時,表示全盤沒有記數,叫做空盤。
內珠:靠梁記數的算珠,叫做內珠。
外珠:離梁不記數的算珠,叫做外珠。
撥上:是指將下珠撥靠梁。
撥下:是指將上珠撥靠梁。
撥去:是指將上珠或下珠撥離梁。
本檔:是指正要撥珠記數的這一檔。
前檔:是指本檔的前一檔,也叫左一檔(位)。
後檔:是指本檔的後一檔,也叫右一檔(位)。
(2)術語二:
漂珠:撥珠時用力過輕,不靠梁不著框,浮漂在檔中間的算珠。
帶珠:撥珠時,把本檔或鄰檔不應撥入或撥去的算珠帶入或帶出叫帶珠。
實珠:靠梁表示正數的算珠。
虛珠:也叫負珠,是指算珠撥到既不靠梁又不靠框,表示負數的懸珠。
置數:也叫布數,按照計算的要求,把數字撥入算盤,為計算作準備。
檔位:也叫檔次,是指檔的位次。
錯檔:也叫錯位,是指運算過程中未將算珠撥入應撥的檔位。
隔檔:也叫隔位,是指本數位左右空一檔的第二檔(位)。如隔位乘法中兩數相乘,積的個位打在被乘數的右兩位上;隔位除法中隔位商幾,指的是被除數首位的左兩位。
進位:是指本檔加上一個數後,大於或等於10,須向前位加1,叫做進位。
(3)術語三:
退位:是指在本檔減去一個數時本檔不夠,許向前面一位減1,叫做退位。
首位:也叫最高位,是指一個多位數的第一個非零數字為首位。如3284中的3,0.0726中的7。
末位:也叫最低位,是指一個多位數的最後一個數字。如3275中的5,120中的0,481.29
中的9。
次位:實質一個多位數的第二個數字。如3865中的8,0.4178中的1。
實數:古算書中通稱被乘數和被除數為實數,簡稱實。
法數:古算書中通稱乘數和除數為法數,簡稱法。
乘加:是指被乘數每位乘以乘數各位,在算盤上一邊乘一邊加積數。
乘減:也叫減積,是指每位商數同除數相乘,乘積在被除數里減去。
除首:是指除數的最高位數。
積首:是指積數的首位數。
(4)術語四:
商首:是指商數的首位數。
估商:在除法中,需求得每一個商數,就要用心算,估出被除數是除數的幾倍,這種心算過程叫做估商。
試商:也叫初商,是指在估商時初步求得偏大或偏小的商數,叫做試商。
置商:也叫立商,是指把試商撥入算盤。
調商:置商後,經乘減證明,試商不正確,需要調整初商。
確商:置商後,經乘減證明,試商不大也不小。
除盡:是指被除數除以除數,除到某一位,剛好無余數,叫做除盡。
除不盡:是指整除出現無窮循環或不循環小數時,不能除盡的除算。如:1÷3=0.333……;1÷7=0.142857142857……。
(5)術語五:
余數:不能整除的除法,在商數求到各位或預定的某數位時,被除數中減剩的數叫做余數。在運算過程中,往往被除數郊區每次商與除數的乘積都有剩餘的數,通常也叫做余數。
退商:初商過大,把它改小叫「退商」。
補商:初商過小,把它改大叫「補商」。
假商:在除法運算中,為了計算便捷,先確立一個商,再經過調整取得確商。先確立的商,叫做假商。
清盤:撥去各檔靠梁的算珠,使全盤成為空盤,叫做清盤。
全盤練習:算盤所有檔上,或大部分檔上作撥珠練習,以及按基本運演算法則進行全面練習,叫做全盤練習。
B. 誰知道算盤的基本用法!
口訣表
不進位的加進位的加 直加滿五加進十加破五進十加 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進一
加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進一
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進一
加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進一
加五:五上五,五去五進一
加六:六上六,六去四進一,六上一去五進一
加七:七上七,七去三進一,七上二去五進一
加八:八上八,八去二進一,八上三去五進一
加九:九上九,九去一進一,九上四去五進一
(2)八珠算盤使用方法圖解圖片擴展閱讀:
口訣
大九九口訣表
一一01一二02一三03一四04一五05一六06一七07一八08一九09
二一02二二04二三06二四08二五10二六12二七14二八16二九18
三一03三二06三三09三四12三五15三六18三七21三八24三九27
四一04四二08四三12四四16四五20四六24四七28四八32四九36
五一05五二10五三15五四20五五25五六30五七35五八40五九45
六一06六二12六三18六四24六五30六六36六七42六八48六九54
七一07七二14七三21七四28七五35七六42七七49七八56七九63
八一08八二16八三24八四32八五40八六48八七56八八64八九72
九一09九二18九三27九四36九五45九六54九七63九八72九九81
除法口訣
珠算除法有歸除法和商除法兩種.
歸除法用口訣進行計算,有九歸口訣,退商口訣和商九口訣.
九歸口訣共61句:
一歸(用1除):逢一進一,逢二進二,逢三進三,逢四進四,逢五進五,逢六進六,逢七進七,逢八進八,逢九進九.
二歸(用2除):逢二進一,逢四進二,逢六進三,逢八進四,二一添作五.
三歸(用3除):逢三進一,逢六進二,逢九進三,三一三餘一,三二六餘二.
四歸(用4除):逢四進一,逢八進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餘二,四三七餘二.
五歸(用5除):逢五進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歸(用6除):逢六進一,逢十二進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餘二,六四六餘四,六五八餘二.
七歸(用7除):逢七進一,逢十四進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餘二,七四五餘五,七五七餘一,七六八餘四.
八歸(用8除):逢八進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餘二,八六七餘四,八七八餘六.
九歸(用9除):逢九進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算盤口訣:
直加滿五加進十加破五進十加,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進一,加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進一,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進一,加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進一,加五:五上五,五去五進一。
加六:六上六,六去四進一,六上一去五進一,加七:七上七,七去三進一,七上二去五進一,加八:八上八,八去二進一,八上三去五進一,加九:九上九,九去一進一,九上四去五進一。
商九口訣共9句:
見一無除作九一,見二無除作九二,見三無除作九三,
見四無除作九四,見五無除作九五,見六無除作九六,
見七無除作九七,見八無除作九八,見九無除作九九。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叫「單歸」;除數是兩位或兩位以上的除法叫「歸除」,除數的首位叫「歸」,以下各位叫「除」。如,除數是534的歸除,叫「五歸三四除」。即用五歸口訣求商後,再用34除。
D. 算盤使用方法
一 一下5去4 一 一上4去5
二 二上5去3 二 二上3去5
三 三下5去2 三 三上2去5
四 四下5去1 四 四上1去5
加數 去五進位加 減數 退位還五減
六 六上1去5進1 六 六退1還5去1
七 七上2去5進1 七 七退1還5去2
八 八上3去5進1 八 八退1還5去3
九 九上4去5進1 九 九退1還5去4
加數 進位加 減數 退位減
一 一去9進1 一 一退一還9
二 二去8進1 二 二退一還8
三 三去7進1 三 三退一還7
四 四去6進1 四 四退一還6
五 五去5進1 五 五退一還5
六 六去4進1 六 六退一還4
七 七去3進1 七 七退一還3
八 八去2進1 八 八退一還2
九 九去1進1 九 九退一還1
20以內的珠算基本加減法叫基本加減算
我們把20以內的珠算基本加減法叫基本加減算。它包括加減1——9幾種撥珠方法。熟練進行基本加減算是學好多位數加減算的基礎。按撥珠的難易程度分位四類:
一. 直加 直減
1. 直加要領:加看外珠,夠加直加。
練習:2+2 3+1 2+1 5+33+5
4+5 1+5 2+5 1+72+6
2. 直減要領:減看內珠,夠減直減。
練習: 4-2 4-3 6-1 8-27-5
8-5 9-5 9-4 8-79-8
二. 滿五加 破五減
1. 滿五加要領:下加不夠,加五減湊。
練習: 4+4 2+3 3+34+3
2.破五減要領:下減不夠,減五加湊。
練習: 8-4 7-3 6-25-2
三. 進位加 退位減
1. 進位加要領:本檔滿十,減補進一。
練習: 2+8 3+7 4+65+5
4+7 4+8 3+92+9
2. 退位減要領:本檔不夠減,退一加補。
練習: 11-7 12-8 11-510-5
15-8 16-9 13-411-9
四. 破五進位加 退位滿五減
1. 破五進位加要領:本檔滿十,進一減五加湊。
練習: 5+6 7+7 8+6 5+9
6+7 5+8 6+66+8
2.退位滿五減要領:本檔不夠減,退一加五減湊。
練習: 12-6 13-8 13-711-6
12-7 14-8 14-7 13-6
附:直加、滿五加基本練習:
0+1 1+1 2+1 3+1 4+1 5+1 6+1 7+18+1
0+2 1+2 2+2 3+2 4+2 5+2 6+2 7+2
0+3 1+3 2+3 3+3 4+3 5+36+3
0+4 1+4 2+4 3+4 4+4 5+4
0+5 1+5 2+5 3+54+5
0+6 1+6 2+63+6
0+7 1+72+7
0+81+8
0+9
(Words)直減、破五減基本練習
9-9
9-88-8
9-7 8-77-7
9-6 8-6 7-66-6
9-5 8-5 7-5 6-55-5
9-4 8-4 7-4 6-4 5-44-4
9-3 8-3 7-3 6-3 5-3 4-33-3
9-2 8-2 7-2 6-2 5-2 4-2 3-22-2
9-1 8-1 7-1 6-1 5-1 4-1 3-1 2-11-1
進位加、破五進位加基本練習:
9+1
9+28+2
9+3 8+37+3
9+4 8+4 7+46+4
9+5 8+5 7+5 6+55+5
9+6 8+6 7+6 6+6 5+64+6
9+7 8+7 7+7 6+7 5+7 4+73+7
9+8 8+8 7+8 6+8 5+8 4+8 3+82+8
9+9 8+9 7+9 6+9 5+9 4+9 3+9 2+91+9
退位減、退位滿五減基本練習:
18-9 17-9 16-9 15-9 14-9 13-9 12-9 11-910-9
17-8 16-8 15-8 14-8 13-8 12-8 11-810-8
16-7 15-7 14-7 13-7 12-7 11-710-7
15-6 14-6 13-6 12-6 11-610-6
14-5 13-5 12-5 11-510-5
13-4 12-4 11-410-4
12-3 11-310-3
11-210-2
10-1
不進位的加 進位的加 直加 滿五加 進十加 破五進十加 一 一上一 一下五去四 一去九進一 二 二上二 二下五去三 二去八進一 三 三上三 三下五去二 三去七進一 四 四上四 四下五去一 四去六進一 五 五上五 五去五進一六 六上六 六去四進一 六上一去五進一 七 七上七 七去三進一 七上二去五進一 八 八上八 八去二進一 八上三去五進一 九 九上九 九去一進一 九上四去五進例如加法 「一下五去四」為例意思是當加一的時候,如果下面是四,你就上面撥下個5,然後下面把四個珠子撥下去如果下面不是四,那就直接撥上一好了 一直到 「五 五上五 五去五進一」意思都是一樣的 而下面的 「六 六上六 六去四進一 六上一去五進一」開始 就是說 如果下面是四就 直接將四都撥下來 直接進一 如果是五或五以上的無論是多少加六都要 退一個五在撥上來一個一 然後在往前進一位以此類推 如「七 七上七 七去三進一 七上二去五進一」 意思差不多 就是說 無論幾加七 都要先減去三 然後在前一數位進一個一 注
E. 算盤的基本用法是怎樣的
現存的算盤形狀不一、材質各異。一般的算盤多為木製(或塑料製品),算 盤由矩形木框內排列一串串等數目的算珠,中有一道橫梁把珠統分為上下兩部分,算珠內貫直柱,俗稱「檔」,一般為9檔、11檔或13檔。檔中橫以梁,樑上1珠,這珠為5;梁下5珠,每珠為1。
算盤是長方形的,四周是木框,裡面固定著一根根小木棍,小木棍上穿著木珠,中間一根橫梁和算盤分成兩部分,每根木棍的上半部有兩個珠子,每個珠子當五,下半部有五個珠子,每個珠子代表一。
用算盤計算稱珠算,珠算有對應四則運算的相應法則,統稱珠演算法則。隨著算盤的使用,人們總結出許多計算口訣,使計算的速度更快了。相對一般運算來看,熟練的珠算不遜於計算器,尤其在加減法方面。
用時,可依口訣,上下撥動算珠,進行計算。珠算計算簡便迅捷,在計算器及電腦普及前,為我國商店普遍使用的計算工具。
(5)八珠算盤使用方法圖解圖片擴展閱讀:
算盤是中國傳統的計算工具。中國人在長期使用算籌的基礎上發明的,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重要的發明,在阿拉伯數字出現前是全世界廣為使用的計算工具。
關於算盤的來歷,一說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末三分時期,關羽所發明,據說我國當時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個算珠串成一組,一組組排列好,放入框內,然後迅速撥動算珠進行計算。
據公開資料顯示,「珠算」一詞最早見於東漢徐岳所撰的《數術記遺》,其中有雲:「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北周甄鸞為此作注,大意是:把木板刻為3部分,上、下兩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間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
每位各有5顆珠,上面一顆珠與下面四顆珠用顏色來區別,後稱之為「檔」。上面一珠當五,下面四珠每珠當一。而今天的解釋是:算盤為長方形,木框中嵌有細桿,桿上串有算盤珠,算盤珠可沿細桿上下撥動,通過用手撥動算盤珠來完成算術運算。
古時候,人們用小木棍進行計算,這些小木棍叫"算籌",用算籌作為工具進行的計算叫"籌算"。後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用小木棍進行計算受到了限制,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更先進的計算工具--算盤。
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進行加減乘的運算,還能計算土地面積和各種形狀東西的大小。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算盤
F. 算盤怎麼用算盤5進位制
算盤的用法可以根據九歸口訣進行具體的運算過程。五進制其實是在1與10之間插入了一個中進率五,從而使算珠能夠構造可直觀的基數碼,形成了珠碼符號,衍化出科學完善的算盤的結構,最能適應和滿足十進位值制的需要,同時也簡化了十進位值制,優化了珠算的性能。
九歸口訣如下:
一歸(用1除):逢一進一,逢二進二,逢三進三,逢四進四,逢五進五,逢六進六,逢七進七,逢八進八,逢九進九。
二歸(用2除):逢二進一,逢四進二,逢六進三,逢八進四,二一添作五。
三歸(用3除):逢三進一,逢六進二,逢九進三,三一三餘一,三二六餘二。
四歸(用4除):逢四進一,逢八進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餘二,四三七餘二。
五歸(用5除):逢五進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歸(用6除):逢六進一,逢十二進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餘二,六餘四,六五八餘二。
七歸(用7除):逢七進一,逢十四進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餘二,七四五餘五,七五七餘一,七六八餘四。
八歸(用8除):逢八進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餘二,八六七餘四,八七八餘六。
九歸(用9除):逢九進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6)八珠算盤使用方法圖解圖片擴展閱讀:
珠算的優點
用算珠,自然體現累數思想,又採用基數周期思想,還特別充分採用位值思想:用空間位置,既表示計數單位,又表示中間單位(五升制),既用左右位,又用上下位(五升制),集成融合了計數、計算的所有的優秀數學思想方法,無比簡易、快速。
中國祖先以無比的高智慧,發明創造了五升十進位值制,奠定了人類最完美的手動算具演算法基礎,衍化出了世界最完美的手動算具演算法——珠算二、「五升十進位值制」的誕生。
G. 珠算盤怎麼運用
最早提到珠算盤的是明初的《對相四言》。明代中期《魯班木經》中有製造珠算盤的規格。
算盤是長方形的,四周是木框,裡面固定著一根根小木棍,小木棍上穿著木珠,中間一根橫梁把算盤分成兩部分,每根木棍的上半部有一個珠子,這個珠子當5,下半部有4個珠子,每個珠子代表1。
在現存文獻中,比較詳細地說明珠算用法的著作,有明代數學家徐心魯的《盤珠演算法》,明代律學家、歷學家、數學家和藝術家朱載堉的《算學新說》,明代「珠算之父」程大位的《直指演算法統宗》等。以程大位的著作流傳最廣。
值得指出的是,在元代中葉和元代末期的文學、戲劇作品中,有提到珠算的。事實上,珠算出現在元代中期,至元末明初已經普遍應用了。隨著時代不斷前進,算盤不斷得到改進,成為今天的「珠算」。它是中華民族當代「計算機」的前身。
我國的珠算還傳到朝鮮、日本等國,對這些國家計算技術的發展曾經起過一定的作用。
H. 算盤的使用方法
算盤口訣
一、加法口訣表
直加 滿五加 進十加 破五進十加
一 一上一 一下五去四一去九進一
二 二上二 二下五去三二去八進一
三 三上三 三下五去二三去七進一
四 四上四 四下五去一四去六進一
五 五上五 五去五進一
六 六上六 六去四進一 六上一去五進一
七 七上七 七去三進一 七上二去五進一
八 八上八 八去二進一 八上三去五進一
九 九上九 九去一進一 九上四去五進一
二、減法口訣表
不退位的減 退位的減
直減 破五減 退位減 退十補五的減
一 一下一 一上四去五一退一還九
二 二下二 二上三去五二退一還八
三 三下三 三上二去五三退一還七
四 四下四 四上一去五四退一還六
五 五下五 五退一還五
六 六下六 六退一還四 六退一還五去一
七 七下七 七退一還三 七退一還五去二
八 八下八 八退一還二 八退一還五去三
九 九下九 九退一還一 九退一還五去四
朱世傑《算學啟蒙》(1299)卷上「歸除歌訣」 ...
一歸如一進 見一進成十
二一添作五 逢二進成十 四進二十 六進三十 八進四十
三一三十一 三二六十二 逢三進成十 六進二十 九進三十
四一二十二 四二添作五 四三七十二 逢四進成十 八進二十
五歸添一倍 逢五進成十
六一下加四 六二三十二 六三添作五 六四六十四 六五八十二 逢六進成十
七一下加三 七二下加六 七三四十二 七四五十五 七五七十一 七六八十四 逢七進成十
八一下加二 八二下加四 八三下加六 八四添作五 八五六十二 八六七十四 八七八十六 逢八進成十
九歸隨身下 逢九進成十
南宋數學家楊輝在他的「日用演算法」(1262年)中編造了斤價求兩價的歌訣
元朝偉大數學家朱世傑的「算學啟蒙」(1299年)書中,更被推進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求,隔位六二五;(1/16=0.0625)
二求,退位一二五;(2/16=0.125)
三求,一八七五記;(3/16=0.1875)
四求,改曰二十五;(4/16=0.25)
五求,三一二五是;(5/16=0.3125)
六求,兩價三七五;(6/16=0.375)
七求,四三七五置;(7/16=0.4375)
八求,轉身變作五;(8/16=0.5)
九求,五六二五 ;(9/16=0.5625)
十求,六二五 ;(10/16=0.625)
11求,六八七五 ;(11/16=0.6875)
12求,七五 ;(12/16=0.75)
13求,八一二五 ;(13/16=0.8125)
14求,八七五 ;(14/16=0.875)
15求,九三七五 ;(15/16=0.9375)
「算盤」一詞出現於元代劉因〔1248-1293〕《靜修先生文集》中
一首五言絕句的題目;
元代畫家王振鵬作《乾坤一擔圖》〔1310年〕中
貨郎擔的貨中有一算盤;
元末陶宗儀《南村輟耕錄》〔1366〕卷二十九「井珠」條中
有「算盤珠」比喻;
元曲中也提到「算盤」,可見,元代已應用了算盤。
載有算盤圖的最早文獻是明洪武四年〔1371〕刻的《魁本對相四言雜字》一書。
現存最早的珠算書是徐心魯訂正的《盤珠演算法》〔1573〕。
流行最廣,在歷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書
則是明代程大位編的《直指演算法統宗》〔1592〕。
加減口訣,為珠算所特有,最早見於吳敬《九章演算法比類大全》〔1450〕。
乘法除法口訣,採用的則是籌算口訣。
乘法「九九」口訣,在春秋戰國時已在籌算中得到應用;
歸除口訣,首見楊輝《乘除通變算寶》〔1274〕,
朱世傑《算學啟蒙》〔1299〕所載九歸口訣已與現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則口訣,珠算的演算法就形成一個體系,長期沿用下來。
http://..com/question/11702763.html?si=2
I. 算盤使用,詳細!
珠算口訣表
加法口訣表
不進位的加 進位的加
直加 滿五加 進十加 破五進十加
一 一上一 一下五去四 一去九進一
二 二上二 二下五去三 二去八進一
三 三上三 三下五去二 三去七進一
四 四上四 四下五去一 四去六進一
五 五上五 五去五進一
六 六上六 六去四進一 六上一去五進一
七 七上七 七去三進一 七上二去五進一
八 八上八 八去二進一 八上三去五進一
九 九上九 九去一進一 九上四去五進一
減法口訣表
不退位的減 退位的減
直減 破五減 退位減 退十補五的減
一 一下一 一上四去五 一退一還九
二 二下二 二上三去五 二退一還八
三 三下三 三上二去五 三退一還七
四 四下四 四上一去五 四退一還六
五 五下五 五退一還五
六 六下六 六退一還四 六退一還五去一
七 七下七 七退一還三 七退一還五去二
八 八下八 八退一還二 八退一還五去三
九 九下九 九退一還一 九退一還五去四
朱世傑《算學啟蒙》(1299)卷上「歸除歌訣」...
一歸如一進 見一進成十
二一添作五 逢二進成十 四進二十 六進三十 八進四十
三一三十一 三二六十二 逢三進成十 六進二十 九進三十
四一二十二 四二添作五 四三七十二 逢四進成十 八進二十
五歸添一倍 逢五進成十
六一下加四 六二三十二 六三添作五 六四六十四 六五八十二 逢六進成十
七一下加三 七二下加六 七三四十二 七四五十五 七五七十一 七六八十四 逢七進成十
八一下加二 八二下加四 八三下加六 八四添作五 八五六十二 八六七十四 八七八十六 逢八進成十
九歸隨身下 逢九進成十
南宋數學家楊輝在他的「日用演算法」(1262年)中編造了斤價求兩價的歌訣
元朝偉大數學家朱世傑的「算學啟蒙」(1299年)書中,更被推進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求,隔位六二五;(1/16=0.0625)
二求,退位一二五;(2/16=0.125)
三求,一八七五記;(3/16=0.1875)
四求,改曰二十五;(4/16=0.25)
五求,三一二五是;(5/16=0.3125)
六求,兩價三七五;(6/16=0.375)
七求,四三七五置;(7/16=0.4375)
八求,轉身變作五;(8/16=0.5)
九求,五六二五;(9/16=0.5625)
十求,六二五;(10/16=0.625)
11求,六八七五;(11/16=0.6875)
12求,七五;(12/16=0.75)
13求,八一二五;(13/16=0.8125)
14求,八七五;(14/16=0.875)
15求,九三七五;(15/16=0.9375)
「算盤」一詞出現於元代劉因〔1248-1293〕《靜修先生文集》中
一首五言絕句的題目;
元代畫家王振鵬作《乾坤一擔圖》〔1310年〕中
貨郎擔的貨中有一算盤;
元末陶宗儀《南村輟耕錄》〔1366〕卷二十九「井珠」條中
有「算盤珠」比喻;
元曲中也提到「算盤」,可見,元代已應用了算盤。
載有算盤圖的最早文獻是明洪武四年〔1371〕刻的《魁本對相四言雜字》一書。
現存最早的珠算書是徐心魯訂正的《盤珠演算法》〔1573〕。
流行最廣,在歷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書
則是明代程大位編的《直指演算法統宗》〔1592〕。
加減口訣,為珠算所特有,最早見於吳敬《九章演算法比類大全》〔1450〕。
乘法除法口訣,採用的則是籌算口訣。
乘法「九九」口訣,在春秋戰國時已在籌算中得到應用;
歸除口訣,首見楊輝《乘除通變算寶》〔1274〕,
朱世傑《算學啟蒙》〔1299〕所載九歸口訣已與現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則口訣,珠算的演算法就形成一個體系,長期沿用下來。
三、大九九口訣表
一一01 一二02 一三03 一四04 一五05 一六06 一七07 一八08 一九09
二一02 二二04 二三06 二四08 二五10 二六12 二七14 二八16 二九18
三一03 三二06 三三09 三四12 三五15 三六18 三七21 三八24 三九27
四一04 四二08 四三12 四四16 四五20 四六24 四七28 四八32 四九36
五一05 五二10 五三15 五四20 五五25 五六30 五七35 五八40 五九45
六一06 六二12 六三18 六四24 六五30 六六36 六七42 六八48 六九54
七一07 七二14 七三21 七四28 七五35 七六42 七七49 七八56 七九63
八一08 八二16 八三24 八四32 八五40 八六48 八七56 八八64 八九72
九一09 九二18 九三27 九四36 九五45 九六54 九七63 九八72 九九81
[珠算除法]
珠算除法有歸除法和商除法兩種.
歸除法用口訣進行計算,有九歸口訣,退商口訣和商九口訣.
九歸口訣共61句:
一歸(用1除):逢一進一,逢二進二,逢三進三,逢四進四,逢五進五,逢六進六,逢七進七,逢八進八,逢九進九.
二歸(用2除):逢二進一,逢四進二,逢六進三,逢八進四, 二一添作五.
三歸(用3除):逢三進一,逢六進二,逢九進三,三一三餘一,三二六餘二.
四歸(用4除):逢四進一,逢八進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餘二,四三七餘二.
五歸(用5除):逢五進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歸(用6除):逢六進一,逢十二進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餘二,六四六餘四,六五八餘二.
七歸(用7除):逢七進一,逢十四進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餘二,七四五餘五,七五七餘一,七六八餘四.
八歸(用8除):逢八進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餘二,八六七餘四,八七八餘六.
九歸(用9除):逢九進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退商口訣共9句:
無除退一下還一,無除退一下還二,無除退一下還三,
無除退一下還四,無除退一下還五,無除退一下還六,
無除退一下還七,無除退一下還八,無除退一下還九,
商九口訣共9句:
見一無除作九一,見二無除作九二,見三無除作九三,
見四無除作九四,見五無除作九五,見六無除作九六,
見七無除作九七,見八無除作九八,見九無除作九九.
J. 算盤怎麼用
1、拿出算盤豎起叫「清盤」,然後在桌面上放平。
2、左手扶著算盤框,撥加的時候用右手大拇指撥算盤(從下往上撥珠子),其他4根手指攥起來。撥減的時候用右手的食指,其他4根手指攥起來。
3、直接用右手大拇指一顆一顆往上撥1 2 3 4 5 6 7 8 9 10.撥到20-30。然後用右手食指往回減,20 19 18 17 一直到0 即可。要求手撥的同時讀出聲音,撥到幾,讀到幾。
4、(2的連加連減)此方法可以幫助孩子練習分解組合:一次用大拇指撥2個珠子,(+2 +2 1和1是2,+2+2+2+2 1和1是2)連減:-2-2 1和1是2,-2-2-2-2 1和1是2 ,直到撥回起點 。
5、4的連撥。一次撥4個珠子,剩下1個。要想再一次撥四個的話,那麼這剩下的1個撥上去的話,另外一檔就要再撥上3個。也就是3和1組成4。那這一檔就剩下2個,還想一次撥4個的話,那這兩個撥上去去之後,再在另外一檔撥上去2個。也就是2和2是4。剩下3個,再想一次撥四個的話,就是撥完3個再在另外一檔撥上1個。3和1是4。剩下4個夠一次撥上4個。
6、算盤的連撥主要練習孩子的數的分解的操作能力以及幫助孩子的思維從操作形象到抽象的轉化,給孩子一個支架。在撥的時候一定要求孩子把每一檔的珠子都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