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運用神闕穴回陽常用什麼方法

運用神闕穴回陽常用什麼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03 16:31:56

什麼是神闕穴神闕穴的作用有哪些

神闕穴,位於臍中,「神」指神氣、元神、生命力,「闕」指門樓、牌樓、宮門等,又稱「臍中」,「氣舍」、「下丹田」、「命蒂」等,屬任脈,為諸陰之海,受納手三陰、足三陰之脈氣。對神闕穴名含義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即生命力所在處;另一種是指神氣通行出入的門戶,為胎兒從母體獲取營養的通道,並維持胎兒的生命活動。 中醫學認為,臍為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又為後天之根源,為十二經之發源地,是經絡系統的重要穴位。《醫學源始》曰:「人之始生先於臍與命門,故為十二經脈之始生,五臟六腑之成形故也」。因此臍與人體十二經脈、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皮毛骨肉有著密切的生理、病理聯系。 2、神闕穴的作用有哪些? 神闕穴位於任脈,而任脈屬陰脈之海,與督脈相表裡,共同司管人體諸經之百脈,所以臍和諸經百脈相通,臍又為沖任循行之所,而且任脈、督脈、沖脈為「一源三岐」,故三脈經氣相通。故神闕穴為經絡之總樞,經氣之海,通過任、督、沖、帶四脈而統屬全身經絡,內連五臟六腑、腦及胞宮。 《難經》中說:「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神闕穴,功能健脾補腎、和胃理腸、溫經通絡、溫陽救逆、開竅復甦、強腎調經、行氣利水、散結通滯。 4.1 神闕穴的作用: ①溫補脾腎,回陽救逆;②調理脾胃,理腸止瀉;③熄風開竅,寧心安神;④交通心腎,制約膀胱;⑤溫經通絡,祛風除濕;⑥調和氣血,調補沖任。 4.2 神闕穴的主治病證: 傳統主要用於治療上吐下瀉,腹中虛冷,腹痛腹瀉,腸鳴,小兒厭食,老人滑腸失禁,脫肛,水腫,臌脹,婦人宮寒不孕,中風,霍亂,角弓反張,不省人事等症。現代臨床主要用於治療關節炎,肩肘炎,坐骨神經痛,前列腺肥大,蕁麻疹,過敏性鼻炎,小兒厭食,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小兒遺尿,附件炎,子宮脫垂,不孕症,神經肌肉病以及美容和預防癌症。 4.3 神闕穴的治療方法:包括針刺、灸法、薰臍、敷臍、按摩、拔罐等。

② 神闕的准確位置在哪

取穴方法:仰卧,神闕在腹中部,於臍窩中點取穴。

神闕穴位於臍區,臍中央。仰卧取穴。

解剖位置:在臍窩正中,深部為小腸;有腹壁下動、靜脈;布有第十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神闕穴下為皮膚、結締組織、壁腹膜。淺層主要有第十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臍周靜脈網。深層有第十一胸神經前支的分支。

層次解剖:皮膚→結締組織→壁腹膜。

神闕穴意義:人體與生俱來的先天標記。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

運行規律:大部分冷縮後由天部歸降地部,小部分循任脈上行。

功效作用:收降濁氣,溫陽救逆、利水固脫,神闕穴有回陽固脫、健運脾胃等作用。

③ 什麼是神闕穴神闕穴的作用有哪些

神闕穴簡單粗暴地說就是肚臍。
神闕穴別稱臍中、氣舍、氣合。屬任脈。在臍中部,臍中央。穴下為皮膚、結締組織、壁腹膜。淺層主要有第十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臍周靜脈網。深層有第十一胸神經前支的分支。
神闕穴的作用如下:
收降濁氣,溫陽救逆、利水固脫,神闕穴有回陽固脫、健運脾胃等作用。
神闕穴主治病症
神闕穴主要治療脾胃疾患及急救,如急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腸粘連、臍腹冷痛、水腫臌脹、便秘脫肛及中風脫症、四肢厥冷、休克等。
治泄痢,繞臍腹痛,脫肛,五淋,婦人血冷不受胎,中風脫證,屍厥,角弓反張,風癇,水腫鼓脹,腸炎,痢疾,產後尿瀦留。

④ 溫灸對神闕穴有什麼好處

中醫理論認為,自然界之所以出現季節和時序的變化是因為天地陰陽之氣的升降變化。一般而言,每一段時序各有不同的主氣,比如:「春夏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陰氣盛而陽氣衰。」人與自然相應,人體內在的陰陽自然也要受到自然 .. 冬至陰極一陽生,艾灸神闕正當時,莫負一年好光景,確保來年一身輕。
神闕即肚臍眼,人體任脈上一穴位的名稱。闕,是君主所居住的宮城的門,神闕就是人體元神的門戶。我們都知道,臍帶是嬰兒從母體吸取營養的唯一通道,是胎兒身上最先長出來的東西。有了臍帶,然後再生腎,易經八卦中腎屬水,「天一生水」,是人體生長的開端。嬰兒生下來後,這條吸收營養的通道就關閉了,按壓或艾灸神闕等於重啟這條通道,從生命的源頭激發自身的潛能,其作用在於激發人體的元神、元氣。所謂元神、元氣,就是指人在生命開端的那一刻就有的神和氣,它的力量是強大的,不然不能發育成胎兒的生命。元神和元氣一直伴隨著人走完生命的全程,而很多疾病都源於元氣的衰弱,但只要重新激活元神和元氣,任何疾病都能很快治癒。歌曰:「常灸神闕穴,萬病自會滅。」
要激發元神、元氣,就要到它們居住的地方去找它們,這個地方就是神闕。神闕是一個起死回生、返老還童的要穴。
冬至是我國夏歷(農歷、陰歷)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重要的節氣。它類似於一天當中的子時,此時是陰極一陽生,即陽氣開始生發起來了。冬天是可以進補的時節,因為冬天的熱全在體內可以把一些很不容易消化的東西都消化掉;同時還可以做一些身體方面的輔助措施。比如,可以買艾條來熏神闕穴的周圍。神闕穴是連接我們先天後天的一個很根本性的穴位。在冬至陰陽交接的時辰或此前此後的四天里艾熏神闕穴,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
艾灸神闕穴好處多多,你可以選擇隔姜灸或隔鹽灸。冬至前四天加冬至加冬至後四天共九天灸神闕保你來年不得病。冬至陰極一陽生,艾灸神闕正當時,莫負一年好光景,確保來年一身輕。
灸 」字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灼」,是灼體療病之意。「灸法」是利用溫熱刺激皮膚穴位,激發經絡的功能,達到調節機體臟腑功能來預防或治療疾病的一種療法。灸法不但對寒性疾病和虛證有很好療效,同時也是很好的保健方法。《素問》有:「年四十,陽氣衰而起居乏,五十體重,耳目不聰矣。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氣壯則人強,真氣虛則人病,真氣脫則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灸法有多種形式,現代常用和平常所指基本是艾條灸。
「節氣灸」是艾灸和「時間療法」相結合,利用節氣這個特定的時間,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針對不同的身體狀況選取不同穴位進行灸療的特殊灸法。「冬至灸」是節氣灸的一種,即指在冬至這一節氣進行灸治。冬至是我國夏歷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這一天北半球黑夜最長,之後白天慢慢變長,此時「陰極一陽生」,從這天開始,陰消陽長,陽氣生發。故冬至灸能順應自然界陽升之氣,天人合一,大大增強艾灸溫補之力,達到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目的,是中醫「治未病」預防保健思想的體現。
冬至灸的穴位首選「關元」。關元穴又名丹田,是任脈上的穴位,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 3 寸,也就是肚臍正下 4 指處。該穴位具有溫腎壯陽、培元固本、調氣回陽的功能,灸之可使元氣充足,虛損可復,故能祛虛勞百損,壯一身之氣,為歷代強壯保健的主穴。《景岳全書》說:「虛能受熱,所以補必兼溫。」關元灸恰好滿足了「補必兼溫」的特點,可達到溫壯元陽,提高人體的強身抗病能力。《扁鵲心書》記載:「每夏秋之交,即灼關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五十,可二年一灸臍下三百壯;六十,可一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令人長生不老。」為加強補虛養生作用,可配合神闕、足三里、中脘、肺俞等穴位。
具體操作:在冬至(加前後 4 天,共 9 天)每天下午 5-7 點腎經當令之時,艾灸為佳。
艾灸時應避風;應凝神靜氣,避免燒灼感,注意體會溫熱感向腹內深透,能達到腰骶透熱為好;艾灸時艾條燒過的灰燼盡量保留在艾條上不要去掉,有灰之火溫熱力微,為文火為補,無灰之火灼熱力猛,為武火為瀉,冬至關元灸溫補養生,應用溫火,但要注意艾灰脫落燒傷皮膚。艾灸前後不宜寒涼,如冷水洗漱、洗澡、外出當風、進食生冷之物等。艾灸適應虛證、寒證及陰證為主,艾灸養生,陽熱、陰虛體質者亦可用之。陽熱者艾灸乃從治之意,引火歸元;陰虛者取其陰陽相長,《丹溪心法》有:「大病虛脫,本是陰虛,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補陽,陽生則陰長故也。」但陽熱者灸量宜少(猛火艾灸時間短),陰虛者火力宜微(微火艾灸時間長),取「壯火食氣,少火生氣」之意。
艾灸時間:冬至加前後 4 天,共 9 天,今年的時間是從 12 月 18 日開始艾灸,至 26 日結束。
方法 1 、懸灸: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准關元穴,間隔 2-3 公分進行熏烤,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每天每次 10~15 分鍾。 方法 2 、溫灸:、溫灸器艾灸,將 4 柱木質溫灸盒的 4 柱填滿或者適量 3 年或者 5 年陳艾絨或者葯艾絨,對准神闕穴、關元穴熏烤,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每天每次 1 個時辰。局部可墊白毛巾。
注意事項:
( 1 ) 灸時要慎風寒,戒生冷、油膩。
( 2 ) 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
( 3 ) 實熱證、陰虛發熱者不宜艾灸。
( 4 ) 灸後半小時內不要洗澡或者冷水洗手。
( 5 ) 孕婦禁灸。
冬至艾灸原因分析:
冬至在養生學上是個最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按八卦學說,此時為地雷復卦,卦象中上面五個陰爻,下面一個陽爻,象徵陽氣初生。陽氣初生時,就像農民育苗,女人懷孕一樣,需小心呵護、精心調養,使其逐漸壯大。人只有體內陽氣充足,才能達到祛病延年益壽之目的。而此時艾灸關元穴即是要將這種初生陽堅固在體內,慢慢生發生長,為體所用。
俗話說「夏養三伏、冬補三九」,而冬至更是補陽的最佳時機,有極大的裨益。成都中醫葯大學針灸學教授告訴記者,冬至保健灸,顧名思義,即在冬至時,選取具有強身保健作用的穴位,在此穴位上施行艾灸。將節氣、艾灸和穴位三者結合,冬至保健灸能夠起到溫陽補氣,溫經散寒的作用,從而提高機體的抗寒和抗病能力,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和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還具有延年益壽的作用。 圖片
冬至的時間在每年的陽歷 12 月 21 日至 23 日之間。今年是 12 月 22 日,即 12.18-12.26 為今年冬至灸時間。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早在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時間。古代養生修煉均非常重視這一時期,認為陽氣初生時,要像農民育苗、婦人懷孕一樣,小心保護,精心調養,使其逐漸壯大。人體內陽氣充足,才能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冬至保健灸正是實現這一目的之中醫傳統保健方法,是中醫「治未病」預防保健思想的鮮活體現。
關元是任脈上的穴位,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 3 寸。

⑤ 神闕穴的功效

穴當元神之門戶,故有回陽救逆、開竅蘇厥之功效。加之穴位於腹之中部,下焦之樞紐,又鄰近胃與大小腸,所以該穴還能健脾胃、理腸止瀉。本穴除治中風脫症,厥逆之痰外,還可用治腹瀉、絞痛、脫肛等症。一般不針,可納炒鹽,外敷薑片灸之。

⑥ 神闕穴的配伍

配足三里,調理腸胃,治腸鳴腹痛;配長強、氣海,升陽舉陷,治脫肛;配氣海、陰陵泉,益脾氣、利寒濕,治療泄利不止;配重灸關元,益陰斂陽、回陽固脫,治療中風脫症;神闕拔罐配刺天樞、足三里,益氣健脾和胃,治療泄瀉、嘔吐 。

⑦ 神闕穴在人體的哪個位置、在醫學上有什麼特殊的作用

神闕穴
位置:位於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
神闕穴:
即肚臍,又名臍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命門穴平行對應的肚臍中。
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長壽大穴。神闕為任脈上的陽穴,命門為督脈上的陽穴,二穴前後相連,陰陽和合,是人體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煉者把二穴稱為水火之官。人體科學研究表明,神闕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潛藏部位,人們通過鍛煉,可啟動人體胎息,恢復先天真息能。
神闕穴與人體生命活動密切相關。我們知道,母體中的胎兒是靠胎盤來呼吸的,屬先天真息狀態。嬰兒脫體後,臍帶即被切斷,先天呼吸中止,後天肺呼吸開始。而臍帶、胎盤則緊連在臍中,沒有神闕,生命將不復存在。人體一旦啟動胎息功能,就猶如給人體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應站,人體的百脈氣血就隨時得以自動調節,人體也就健康無病,青春不老。經常對神闕穴進行鍛煉,可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並對腹痛腸鳴、水腫膨脹、泄痢脫肛、中風脫症等有獨特的療效。
神闕穴的保健方法有三。其一是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雙手左下右上疊放於肚臍,順時針揉轉(女子相反),每次360下。其二是聚氣法:端坐,放鬆,微閉眼,用右手對著神闕空轉,意念將宇宙中的真氣能量向臍中聚集,以感覺溫熱為度。其三是意守法:放鬆,盤坐,閉目,去除雜念,意念注於神闌,每次半小時以上,久之則凝神入氣穴,穴中真氣發生,胎息則慢慢啟動。

⑧ 睡覺時把手心放在肚子的神闕穴位上可以嗎

神闕穴
位置:位於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
神闕穴:
即肚臍,又名臍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命門穴平行對應的肚臍中。
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長壽大穴。神闕

神闕穴
為任脈上的陽穴,命門為督脈上的陽穴,二穴前後相連,陰陽和合,是人體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煉者把二穴稱為水火之官。人體科學研究表明,神闕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潛藏部位,人們通過鍛煉,可啟動人體胎息,恢復先天真息能。
神闕穴與人體生命活動密切相關。我們知道,母體中的胎兒是靠胎盤來呼吸的,屬先天真息狀態。嬰兒脫體後,臍帶即被切斷,先天呼吸中止,後天肺呼吸開始。而臍帶、胎盤則緊連在臍中,沒有神闕,生命將不復存在。人體一旦啟動胎息功能,就猶如給人體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應站,人體的百脈氣血就隨時得以自動調節,人體也就健康無病,青春不老。經常對神闕穴進行鍛煉,可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並對腹痛腸鳴、水腫膨脹、泄痢脫肛、中風脫症等有獨特的療效。
2理論基礎編輯
出處
《針灸甲乙經》
穴名
【別名】臍中、
神闕穴
命蒂、氣合(舍)、環谷、維會、生門。
【釋名】神,神氣;闕,原意為門樓、牌樓。神闕意指神氣通

任脈
行的門戶。《釐正按摩要術》:「臍通五臟,真氣往來之門也,故曰神闕。」穴當臍窩之中,故又稱「臍中」、「命蒂」、「生門」
【別名】臍中、命蒂、氣合(舍)、環谷、維會、生門。
【穴義】人體與生俱來的先天標記。
【名解】
1)神闕。神,尊也、上也、長也,指父母或先天。闕,牌坊也。神闕名意指先天或前人留下的標記。
2)臍中、臍孔。指本穴位置在臍中。
3)氣合。氣,氣態物也。合,會合也。氣合名意指任脈氣血在此會合。本穴為人體體表重力場的中心,對人體中的外表物質有強大的收引作用,任脈之氣至此後皆縮合而降,故名氣合
4)氣舍。氣,氣態物也。合,來源也。氣舍名意指本穴為任脈上部經脈氣血的來源之處。本穴為人體體表重力場的中心部位,由於人體引力場的作用,體表的氣血物質在此皆為縮合變化,但本穴氣血並非全部縮合冷降,而是仍有小部分水氣循任脈上行,此部分上行水氣為任脈上部經脈氣血的重要來源,故名氣舍。
5)氣寺。氣,氣態物也。寺,寺院也。氣寺名意指本穴為任脈之氣的聚集之地。
6)維會。維,維持也。會,會合也。維會名意指促使任脈氣血在此會合的作用。理同氣合名解。
7)命蒂。命,性命也。蒂,蒂結也。命蒂名意指本穴為胎兒與母體相連的性命紐帶。
穴位
任脈
【定位】在肚臍中央 (肚臍眼)
【解剖】皮膚、皮下組織;穴區內有第l0肋間神經前皮支,深層有第l0肋間神經和腹壁上、下動脈吻合支分布。
穴性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
【運行規律】大部分冷縮後由天部歸降地部,小部分循任脈上行。
【功能作用】收降濁氣。
【治法】寒則灸之,熱則涼葯敷之。
3臨床治療編輯
辯證
【功用】溫陽救逆、利水固脫
【主治】腹痛,泄瀉,脫肛,水腫,虛脫。
【配穴舉例】
配關元 (均灸)治泄瀉 (《針灸資生經》八配百會、膀胱俞治脫肛 (《針灸集

神闕穴-胸部腹部穴點陣圖
成》八配石門 (灸)治水腫、小便不利 (《腧穴學》)。
配關元,有溫補腎陽的作用,主治久泄不止,腸鳴腹痛。
配百會、膀胱俞,有升陽舉陷,回陽固脫的作用,主治脫肛。
配石門,有溫陽利水,通經行氣的作用,主治大腹水腫,小便不利。
治療
【操作】因消毒不便,故一般不針,多用艾條灸或艾炷隔鹽灸
4相關信息編輯
神闕與生命
神闕穴:人體穴位名。即肚臍,又名臍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命門穴平行對應的肚臍中。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長壽大穴。神闕為任脈上的陽穴,命門為督脈上的陽穴,二穴前後相連,陰陽和合,是人體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煉者把二穴稱為水火之官。人體科學研究表明,神闕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潛藏部位,人們通過鍛煉,可啟動人體胎息,恢復先天真息能。
神闕穴與人體生命活動密切相關。我們知道,母體中的胎兒是靠胎盤來呼吸的,屬先天真息狀態。嬰兒脫體後,臍帶即被切斷,先天呼吸中止,後天肺呼吸開始。而臍帶、胎盤則緊連在臍中,沒有神闕,生命將不復存在。人體一旦啟動胎息功能,就猶如給人體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應站,人體的百脈氣血就隨時得以自動調節,人體也就健康無病,青春不老。經常對神闕穴進行鍛煉,可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並對腹痛腸鳴、水腫膨脹、泄痢脫肛、中風脫症等有獨特的療效。
5保健方法編輯
神闕穴的保健方法有四。
其一是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雙手左下右上疊放於肚臍,順時針揉轉(女子相反),每次360下。
其二是聚氣法:端坐,放鬆,微閉眼,用右手對著神闕空轉,意念將宇宙中的真氣能量向臍中聚集,以感覺溫熱為度。
其三是意守法:放鬆,盤坐,閉目,去除雜念,意念注於神闕,每次半小時以上,久之則凝神入氣穴,穴中真氣發生,胎息則慢慢啟動。
其四是手指按在肚臍眼上,不要任何揉動,根據自己的舒適程度調節按力大小。按壓時平心精氣,把意念集中在肚臍眼上,數自己的呼吸數,100次就夠了,一天一次

閱讀全文

與運用神闕穴回陽常用什麼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vivo手機語音控制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47
足外翻治療方法如何治療 瀏覽:382
做小扇子的簡單方法 瀏覽:226
醫美洗臉的正確方法 瀏覽:37
腦膜炎引起癱瘓哪裡可以治療方法 瀏覽:632
橋梁搭建方法視頻 瀏覽:344
哮喘的長期治療方法 瀏覽:30
如何處理活的大龍蝦的方法 瀏覽:264
新手機密碼鎖定方法 瀏覽:579
水晶玉器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29
如何只用一種方法就能減肥 瀏覽:105
什麼是大學計算方法 瀏覽:703
敏感肌怎樣才能好有哪些方法 瀏覽:745
面對問題要能夠找到解決方法作文 瀏覽:379
毛豆的種植方法和技術視頻 瀏覽:435
全自動免疫熒光分析儀操作方法 瀏覽:974
如何挑選牛仔褲的裁剪方法 瀏覽:361
甲亢的常用診斷方法 瀏覽:360
天固智能門鎖安裝方法 瀏覽:460
pc肌鍛煉方法教學 瀏覽: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