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植物培養常用的方法

植物培養常用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02 15:53:47

① 多肉植物的培養方法

01
澆水:對多肉植物來說,用噴壺澆水效果會更加理想。澆水時間最好是陽光充足的時候,澆水的頻率不要太高,可以自己調整好。空氣乾燥的地方,需要注意多澆水。
02
溫度:養多肉植物的室內溫度最好控制在15-28度左右。一般室內溫度都合適,最大限制最低不能超過5度,最高不能高於35度。
03
光照:盡量選擇光照時間最長的地方來拜訪多肉植物。如果光照不足,不要輕易的把多肉植物搬到戶外。
04
施肥:多肉植物夏季是不需要施肥的,冬季有條件的話,每個月可以給肉肉施肥一次。肥料可以選擇腐熟的稀薄液肥。
05
防腐爛:澆水過多、空氣太濕潤、沒有驅蟲,都會導致多肉腐爛,腐爛的多肉植物呈褪色、變軟狀態, 如果發現腐爛的組織,這個時候需要盡快切掉。
驅蟲:在家養的多肉一般也不多,自己可以隨時察看上面有沒有蟲子,多肉上面的蟲子常見的有:紅蜘蛛、介殼蟲、粉虱等,這些都要及時清理的。
特別提示
多肉本身基本上是由水構成的,自身能儲藏水的植物即便不怎麼澆水也可以生存。相反,如果給水過多,會造成多肉的腐爛。

② 植物組織培養一般方法

植物組織培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建立無菌體系,即外植體及培養基的消毒、接種,獲得愈傷組織或器官。
(2)進行增殖,不斷分化產生新的植株,或直接產生不定芽及胚狀體,也可以根據需要反復進行繼代培養,以達到大量繁殖的目的。
(3)將植株轉移進行生根培養,可以轉入生根培養基,也可以直接切取進行扦插生根。
(4)試管苗過渡,即試管苗出瓶後進行一定時間對外界環境的適應過程。

③ 植物細胞培養的方法有哪些

植物組織培養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1、胚胎培養
指以從胚珠中分離出來的成熟或未成熟胚為外植體的離體無菌培養。

2、器官培養
指以植物的根、莖、葉、花、果等器官為外植體的離體無菌培養,如根的根尖和切段,莖的莖尖、莖節和切段,葉的葉原基、葉片、葉柄、葉鞘和子葉,花器的花瓣、雄蕊(花葯、花絲)、胚珠、子房、果實等的離體無菌培養。

3、組織培養
指以分離出植物各部位的組織(如分生組織、形成層、木質部、韌皮部、表皮、皮層、胚乳組織、薄壁組織、髓部等),或已誘導的愈傷組織為外植體的離體無菌培養。這是狹義的植物組織培養。

4、細胞培養
指以單個游離細胞(如用果酸酶從組織中分離的體細胞,或花粉細胞,卵細胞)為接種體的離體無菌培養。

5、原生質體培養。
指以除去細胞壁的原生質體為外植體的離體無菌培養

組織培養的特點

1、培養條件可以人為控制
組織培養採用的植物材料完全是在人為提供的培養基和小氣候環境條件下進行生長,擺脫了大自然中四季、晝夜的變化以及災害性氣候的不利影響,且條件均一,對植物生長極為有利,便於穩定地進行周年培養生產。

2、生長周期短,繁殖率高
植物組織培養是由於人為控制培養條件,根據不同植物不同部位的不同要求而提供不同的培養條件,因此生長較快。另外,植株也比較小,往往20-30d為一個周期。所以,雖然植物組織培養需要一定設備及能源消耗,但由於植物材料能按幾何級數繁殖生產,故總體來說成本低廉,且能及時提供規格一致的優質種苗或脫病毒種苗。

3、管理方便,利於工廠化生產和自動化控制
植物組織培養是在一定的場所和環境下,人為提供一定的溫度、光照、濕度、營養、激素等條件,極利於高度集約化和高密度工廠化生產,也利於自動化控制生產。它是未來農業工廠化育苗的發展方向。它與盆栽、田間栽培等相比省去了中耕除草、澆水施肥、防治病蟲等一系列繁雜勞動,可以大大節省人力、物力及田間種植所需要的土地

④ 發芽後的植物需要怎麼培育

苗木按所需材料和培育方式可分為:1播種苗2營養繁殖苗3移植苗等類型。不同的類型發芽後具體的管理方式是不同的。就總體而言,苗木發芽後要進行以下幾項基本管理。
(1)灌溉,水是植物的主要成份,它貫穿於任何植物生長發育的全過程。
(2)中耕與除草,中耕可與灌溉結合進行,除草可以使苗木兔受雜草侵害,增加對土壤養分的吸收能力,加強光合作用程度,便於芽苞開放,促進花芽分化。
(3)施肥,苗木發芽之後,對水肥等養分需要量增加,因此適時適量施肥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如果是播種幼苗則還要採取相應降溫防日灼暴曬、防霜凍防雪害防倒春寒防鳥雀侵害等等措施。同時也要進行間苗定苗移苗壯苗等I作。
如果是營養繁殖苗(扦插、嫁接、壓條等)有的要定期噴霧(水),有的要培壟壓土,有的要除櫱抹芽等等,要視營養繁殖的方法不同而定。
總之,苗木發芽之後的管理工作因不同的育苗方法(實生苗與營養繁殖苗等)而不同,不同的樹種生物學特徵不同,(針葉林與闊葉林、陰性樹種與陽性樹種等)也要採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擴展信息
地被植物養護管理要點如下:
一、防止水土流失
栽植地的土壤須保持疏鬆、肥沃,排水一定要好。一般情況下,應每年檢查一二次。暴雨過後要仔細查看有無沖刷損壞。對水土流失情況嚴重的地區,應立即採取措施,堵塞漏洞,否則流失之處會繼續擴大,造成難以收拾的局面。
二、增加土壤肥力
地被植物生長期內,應根據各類植物的需要,及時補充肥力,尤其對一些觀花地被植物更重要。常用的施肥方法有噴施法,方法簡便,適合大面積使用,可在植物生長期進行,以增施稀薄的硫酸銨、尿素、過磷酸鈣、氯化鉀等無機肥為主。有時亦可在早春和秋末或植物休眠期前後,採用撒施方法,結合覆土進行,對植物越冬有利,而且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堆肥、餅肥、河泥及其他有機肥源。
三、抗旱澆水
地被植物一般情況下,均選取適應性強的抗旱品種,可不必澆水,但出現連續乾旱無雨時,為防止地被植物嚴重受旱,應進行澆水。
四、病蟲害防治 多數地被植物品種具有較強的抗病蟲能力,但有時由於排水欠佳或施肥不當及其他原因,也會引起病蟲害發生。大面積地被植物栽植,最容易發生的病害是立枯病,能使成片的地被枯萎,應採用噴葯措施予以防治,阻止其蔓延擴大。其次是灰霉病、煤污病,亦應注意防治。
蟲害最易發生的是蚜蟲、造橋蟲等,蟲情發生後應噴葯。由於地被植物種植面積大,防治方法應以預防為主。

⑤ 常用的植物培養方法有哪些

MS培養基含有近30種營養成分,為了避免每次配製培養基都要對這幾十種成分進行稱量,可將培養基中的各種成分,按原量的20倍或200倍分別稱量,配成濃縮液,這種濃縮液叫做培養基母液。這樣每次使用時,取其總量的1/20(50 mL)或1/200(5 mL),加水稀釋,製成 培養液 。現將制備培養基母液所需的各類物質的量列出,供配製時使用。

⑥ 培育新品種常用的方法

選擇育種法:以自然變異為基礎,根據個體的表現型選擇符合人類需要的基因型,經過長期積累達到改良品種的目的。

雜交育種法:用不同品種雜交獲得雜種後,在雜種後代進行選擇以育成符合生產要求的新品種。這種方法是廣泛應用而且有效的育種方法。

誘滅育種法:是指人為地利用各種物理、化學、生物等因素來誘導生物發生變異,然後根據育種的目標從變異後代中選育新品種的方法。

(6)植物培養常用的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新品種在對環境的適應性、生育期、抗病性等方面都與老品種有很大的差別,因此需要採取相應的種植技術。引進新品種之後,如果還用老辦法種植,就不能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每一個新品種都是在一定的生態環境和栽培條件下選育出來的,具有一定的適應性。種植者要在種植前詳細了解該品種對氣候、土壤、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因素的適應能力,盡量從與本地自然條件相似的地區引進,以增大保險系數。

⑦ 傳統植物培養方法

1、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也稱種子繁殖,是用花卉種子進行繁殖的過程。近年來也有將種子中的胚取出,進行培養以形成新株,稱為"胚培養"方法。大部分一、二年生草花和部分多年生草花常採用種子繁殖,這些種子大部分為f1代種子,具有優良的性狀,但需要每年制種。如翠菊、雞冠花、一串紅、金魚草、金盞菊、百日草、三色堇、矮牽牛等。
2、無性繁殖
無性繁殖也稱營養繁殖,是用花卉營養體的一部分(根、莖、葉、芽)為材料,利用植物細胞的全能性而獲得新植物的繁殖方法。通常包括分生、扦插、嫁接、壓條等方法。溫室木本花卉、多年生花卉、多年生一、二年生栽培的花卉常用分生、扦插方法繁殖。如一品紅、變葉木、金盞菊、矮牽牛、瓜葉菊等。仙人掌多漿植物也常採用扦插、嫁接繁殖。

⑧ 多肉植物培養的方法

一、選擇多肉很重要。

首先呢在市場上的多肉大部分價格都不是很高。但不要以為價格不高的植物就不好養,因為多肉呢可不是一般的植物,它是一個非常具有生命力的植物,而且適應能力非常強。相反了,那些價格昂貴的多肉,需要特定的生活環境,沒有那種條件的話,一般是不易成活的。所以呢,小編在這里給新手小白推薦一些比較好養的多肉。像是鹿角海棠,觀音蓮都是價格低廉而且比較好養的多肉哦!而且無論是顏色還是外觀都是超級美的。
二、花盆大小也很講究。

雖然塑料的,鐵質的,木桶的都可以作為養活多肉的花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花盆的底部一定要有排水孔。因為有的時候澆水過多,沒有辦法從盆內流失,就會導致多肉爛根。有了排水孔就不會擔心這個問題啦。當然啦,如果多肉比較壯實個頭比較大的話,我們就應該選擇大一點的花盆。因為多肉生命力是很旺盛的,而且生長的很快。

三、選擇好種植多肉的土壤。

雖然多肉是一個生命力很旺盛的植物,可是在前期種植的時候還是要細心照顧的。我們選擇的土壤一定是要疏鬆透氣的,排水能力要好,但是也要依據有一定的保水能力。最好呢,不要選擇那些花園里的土,因為這些裡面的土會比較細膩一澆水的話就會容易土地結塊導致多肉根部無法呼吸,然後就會爛根。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河沙,煤渣,硅藻等這些固體顆粒,可以有足夠的空間讓多肉去呼吸。因為在多肉這個族群裡面,大部分都是從鹼性而小部分呈酸性。所以我們在選擇土壤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鹼性土壤。

四、陽光充足很重要。

雖然說呢,萬物生長靠太陽,但是呢,對於多肉這種水分多的植物來說,曬太陽也是有一定的考究的。剛種植的多肉,最好不要有太強的直射光照射。因為特別強烈的陽光會曬干多肉的水分,導致多肉的葉肉乾癟,沒有之前的那麼飽滿,甚至直接把多肉給曬死。我們最好種植多肉一段時間,等植物穩定之後再逐漸接受陽光去曬太陽。當然了,夏日中午,要避免太陽的直射然後要給多肉有一定的遮陽效果,春秋兩季季節。比較溫和,然後就可以直接曬太陽。

五、需要澆水,但不宜過多。

這一建議主要是在種植植物一個星期之後。剛種好的植物物千萬不能澆水,因為它會爛根。主要原因是多肉本身就是由水構成的,它的水分很多。而在植物種植一星期之後呢,我們可以三到四天澆一次水。澆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一次性澆透。在澆水的時候,我們可以先慢慢的用水沿著多肉植物盆的邊緣澆一圈,讓植物的根莖慢慢的吸收水。切記澆水一定不能澆太多,會爛根的

六、生命力強的多肉也需要施肥。

剛剛上盆的多肉可不能施肥哦。因為這個時候的多肉還沒有服盆根部還沒有完全長好。所以這時施肥的話會影響土壤的酸鹼性,反而會給多肉的生長帶來負擔。等到植物長到穩定時,我們可以適當的給多少施加一些肥料。但是呢也不宜過多,因為過多的肥料會導致多肉爛掉根部。反而造成的結果是適得其反。

⑨ 植物三種常用的方法是指哪三種

扦插分生盆栽花卉常規繁殖方法有種子繁殖、營養繁殖、孢子繁殖等。種子繁殖就是用種子繁殖新個體,大部分一、二年生草花和部分多年生草花常用種子繁殖,如一串紅、瓜葉菊、矮牽牛和報春等。營養繁殖是用花卉營養體的一部分如根、莖、葉、芽等為材料來獲得植株的繁殖方法,通常包括分生、扦插、嫁接和壓條等。多年生草本花卉、木本花卉常用分生和扦插繁殖,如秋海棠類、水仙、鳳梨類、山茶、杜鵑等。仙人掌及多漿類植物常用扦插和嫁接繁殖。蕨類植物除採用分生繁殖外,還可用孢子繁殖,如腎蕨、鐵線蕨等。高空壓條嫁接

⑩ 高中生物,植物培養的方法有哪些

1、單倍體細胞培養:用花葯或花粉粒(小孢子)在人工培養基上培養成植株.
2、原生質體培養:用於體細胞雜交和基因工程的基礎研究

閱讀全文

與植物培養常用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c肌鍛煉方法教學視頻 瀏覽:997
接觸角測量儀使用方法 瀏覽:789
冰晶石用什麼方法乾燥好 瀏覽:897
紫砂老壺用什麼方法最好 瀏覽:390
10元折桃心方法6步驟圖片 瀏覽:359
天氣變化如何保護自己方法 瀏覽:683
域故障分析方法 瀏覽:74
洗衣機使用方法的視頻 瀏覽:513
嬰幼兒皮炎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944
廣電路由器連接電視方法 瀏覽:202
消防編碼器的使用方法 瀏覽:721
如何正確方法畫出粽子 瀏覽:645
用什麼方法可以查出輸尿管癌症 瀏覽:295
如何止住流淚的方法 瀏覽:963
怎麼發制海參的方法 瀏覽:210
什麼叫分步說明的方法 瀏覽:429
用哪些方法可以預防糖尿病 瀏覽:460
甲亢治療方法比較 瀏覽:573
分數計算方法如何運用 瀏覽:494
ipadqq麥克風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