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造型機都有哪些結構組成的
造型機由機身、起模機構、震擊壓實機構、轉臂壓頭部分及氣動管路系統等部件組成。
1、機身為一堅固的空心框架工件,上部支撐轉臂壓頭部分,壓實時轉臂勾住機身使壓實力由機身承受,機身與震擊機構用螺栓連接在一起,轉臂壓頭部分,壓頭固定在可以回轉的搖臂上,壓頭有螺旋升降機可根據砂箱高度調至壓頭至砂箱的距離。
2、轉臂是通過手拉閥控制油缸活塞往返運動,實現正臂和轉臂運動。
3、起模結構由兩只起模缸、連桿、平衡軸、起模台、起模桿等組成,起模缸啟動時帶動連桿、平衡軸、起模台使四根頂桿同時頂起砂箱起模。
4、震擊壓實結構。採用彈簧微震氣動壓實結構,壓實震擊使震動增加。起模時夾緊氣缸將震實缸體鎖緊,落模時夾緊氣缸松開。
5、氣動管路系統:輸入的壓縮空氣,經空氣過濾器去除壓縮空氣中的水及雜質,然後經油霧器注入潤滑油,供給各氣動元件和機構,機器動作由手拉閥控制台實現。
6、氣源供給和潤滑。機器是由氣源作能源和油做潤滑來實現工作的。進氣壓力大小和油量大小分別由減壓閥和調油閥來調節。氣源經過油霧器時根據虹吸原理將油吸入管路,霧狀進入各管路系統進行潤滑。
造型機用於製造砂型的鑄造設備。它的主要功能是:填砂,將鬆散的型砂填入砂箱中;緊實型砂,通過震實、壓實、震壓、射壓等不同方法使砂箱中鬆散的型砂緊實,使砂型在搬運和澆注等過程中具有必要的強度;起模,利用不同機構將模樣從緊實後的砂型中取出。
『貳』 造型機的使用要點
造型機是一種常見的鑄造機械設備。造型機使用時,要注意它的操作要點,保證工作中的安全使用。很多人對造型機使用不是很了解,認為只要投入使用,能夠正常運作就好了。正確安全地使用造型機,能夠延長造型機的工作壽命,提高生產質量。造型機安全操作的要點如下:
1、造型機使用時,操作者應熟悉造型機的機械部件、電器部件、動作程序、潤滑系統等情況,以及設備使用中規定的其它要求。
造型機緊實砂型程序4個步驟:振實、壓頭擺入、壓實、壓頭擺出
造型機起模程序:工作台夾緊、起模桿升起、運走砂箱、機箱部復位
2、造型機使用時,開動設備前,應先檢查造型機的潤滑裝置是否完善,並按規定加油,檢查各緊部件是否緊固,各操作手柄是否處於零位(空位),氣閥動作是否靈活,管路有無漏氣,然後打開總氣閥放掉管路中的積氣和積水。
3、嚴禁開空車,必須在有載荷的情況下進行試車,檢查各工作狀態是否正常,對應該加油的地方進行加油潤滑。試車正常後方可進行工作。
4、造型機使用時要認真觀察運轉情況,在操作中應經常用空氣吹凈潤滑部位和運轉部位的砂粒,嚴禁各潤滑部位粘砂。
5、造型機使用時,開閉手柄氣閥時動作要平穩。
6、每完成一次造型工作後要將工作台清理干凈,才能進行第二次造型工作的開始。
7、造型機使用完畢後,要將手柄回到零(空)位,關閉各閥門,清掃設備,打掃現場,要保持設備各滑動(轉動)部位的清潔和潤滑,認真收檢工具,模具。 投入生產工作後,要注意造型機故障檢測,不然,機器很容易就會出現故障。造型機故障檢測主要從五個方面來進行,包括了造型機的壓頭部分、震擊部分、壓實部分、起模部分、操作。
一、造型機故障檢測之壓頭部分
造型機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壓頭可有能出現擺動動作遲鈍、緩慢、應按下列方法進行造型機保養。
1、造型機故障檢測時,檢查造型機壓頭前後板間隙,是否有什麼鐵碴等異物阻礙,可清除後試車。
2、打開壓頭上後面兩根進氣管,操縱閥分別扳在原位與擺入,看看管口進氣是否夠大,如果進氣量小也會造成壓頭擺動緩慢,造型機故障檢測時,若是此原因可一直檢查到操縱閥,直致空氣濾清氣,是否堵塞。
3、造型機壓頭上面有蓋板,打開觀察齒條是否銹蝕嚴重,如果發生此造型機故障,同樣會造成壓頭動作遲鈍,可用煤油或汽油清洗即可。
4、造型機故障檢測時,若上述情況都沒發生,就應打開壓頭兩側法蘭盤,檢查齒條兩側Y型密封圈是否老化、變形,如是,也可造成壓頭緩慢。
5、最後一招,打開位於造型機壓頭後上端法蘭盤,檢查齒輪軸承的黃油是否變質,如果是這樣,可用煤油或汽油沖洗,同時搬動壓頭,會感覺越來越松。
二、造型機故障檢測之震擊部分
造型機發生震擊無力或不震擊有如下幾種原因。
1、造型機故障檢測遇到空氣濾清氣堵塞,由於真空泵工作過程產生一些水份,長時間加上管路中一些異物便將空氣濾清氣中的濾芯堵死,壓力表此時看著壓力不小,但空氣流量不夠,造成機器震擊無力。
2、由於長時間震動,會出現以下造型機故障:聯接震定台與震擊活塞的6條M20內六角釘松動,使震台與活塞之間有間隙,工作氣流從此處泄漏,造成震擊無力,特別是壓實後不能震擊。
3、活塞與泵鐵之間不潤滑,發生銹蝕,也可造成震擊無力,解決造型機故障,可打開通往震實台的橡膠管,注入一斤左右的煤油或汽油,然後上好,開機震擊,這時震擊的聲響會有很明顯的變化。 造型機,用於製造砂型的鑄造設備。造型機的主要功能有:填,將鬆散的型砂填入砂箱中;緊實型砂。造型機在工業生產中被廣泛應用,如何安全操作造型機是每個生產人關心的問題,下面介紹了造型機安全操作規程。
造型機操作規程:
1、遵守造型機和制芯機通用操作規程。
2、造型機起模時,頂桿必須平穩而又同步上或,否則,通知維修人員修理。
3、造型機壓實時,壓砂橫梁轉架應平穩地轉動,不要操作過猛,產生沖擊。
4、操作者在生產前後必須注意模具是否良好,外模與芯模的定位銷是否配套。
5、操作造型機的工作人員應思想集中。
6、造型機合箱完工後,應按工藝規定,將模子吊搬到制定的澆注點(線)。擺放整齊,並加以壓鐵或卡子鎖箱。雜件必須註明記號。
7、造型機砂箱不準堆放太高,一般不得超過兩米,所用工具必須堆放整齊,防止發生事故。
8、使用噴燈時應注意安全,防止火災發生,使用行燈必須是36V以下低壓燈泡,禁用220V以上高壓燈泡。
9、造型機使用行車時應先檢查吊具是否良好,起吊時應將鉤子扎牢鏈條拉直,不準斜吊和超負荷起吊。
10、嚴禁在起吊砂箱下面修模操作。大型砂箱開箱,翻身墊箱時必須用方形物件墊妥。
11、造型機使用的砂箱必須牢固,搭手要完整無裂紋和彎曲現象 造型機往往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壓頭會出現擺動遲鈍、緩慢,影響工作效率。這時只有經過仔細的對造型機診斷,分析出造成此異常情況的緣由,對其及時做出正確的處理才能保證造型機恢復正常。青島華川集團憑借多年製造造型機的經驗,告訴大家當造型機壓頭出現擺動遲緩、緩慢時應該從一下幾個步驟逐步去檢查,最終解決此問題。
第一步、檢查造型機壓頭前後板間隙,是否有什麼鐵碴等異物阻礙,可清除後試車。
第二步、打開壓頭上後面兩根進氣管,操縱閥分別扳在原位與擺入,看看管口進氣是否夠大,如果進氣量小造型機壓頭擺動緩慢,若是此原因可一直檢查到操縱閥,直致空氣濾清氣。
第三步、造型機壓頭上面有蓋板,打開觀察齒條是否銹蝕嚴重,如果發生此故障,同樣會造成造型及壓頭動作遲鈍,可用煤油或汽油清洗即可。
『叄』 金工實習中常用的造型方法是哪六種
常用的手工造型的方法分為: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活塊造型、挖砂和假箱造型、三箱造型。此外,手工造型通常也就是用手工或手動工具完成緊砂、起模、修型的工序。
1、整模造型:整模造型的模樣是一個整體,其造型工藝特點為鑄型簡單、造型簡易,適用於形狀簡單的鑄件。
2、分模造型:這種造型方法的特點是模樣分開的分模面就是鑄型的分型面,造型操作方便,適用於形狀比較復雜的鑄件,特別是有空的鑄件。
3、挖沙造型:其特點是要求較高的操作技術,生產效率低。適用於單件、小批量生產。
整模造型介紹:
整備鋼錠模、保溫帽、底板及鑄錠車等,使之達到用於澆鑄鋼錠所需技術條件的工藝操作。是鑄錠的重要前工序之一。
採用坑鑄法的鋼廠,整模作業在澆注跨間進行,採用車鑄法的鋼廠,鋼錠模的冷卻、清掃、塗刷,保溫帽的清理、組裝等均在單獨的整模跨間進行。
『肆』 常用的機械裝配方法有哪些方法
常用的裝配方法有以下幾種:
1、互換裝配法
互換裝配法是在裝配過程中,同種零件互換後仍能達到裝配精度要求的裝配方法。其實質是通過控制零件的加工誤差來保證裝配精度。根據零件的互換程度不同,分為完全互換法和不完全互換法。
(1)完全互換法
完全互換法就是裝配時各裝配零件不需進行任何修理、選擇、調整或修配即可達到裝配精度要求的裝配方法。
其特點是裝配質量穩定可靠、對裝配工人的技術等級要求低、裝配效率高等,有利於組織流水線裝配和自動化裝配。但對零件的精度要求嚴,因此零件的生產成本高。故這種裝配方法,僅適於大批大量生產方式。
(2)不完全互換法
這種方法的特點與完全互換法相似,但允許零件的公差比完全互換法所規定的公差大。因此,有利於零件的經濟加工,裝配過程與完全互換法一樣簡單、方便。但在裝配時,可能會出現達不到裝配精度要求的概率為0.27%。
2、選配裝配法
選配裝配法是將相關零件的相關尺寸公差放大到經濟精度,然後選擇合適的零件進行裝配,以保證裝配精度的方法。這種方法常用於裝配精度要求較高,而組成環又不多的成批或大批生產的情況下,如滾動軸承的裝配等。選配法,按其形式不同分為直接選配法、分組選配法和復合選配法三種。
(1)直接選配法
即裝配時,從待裝配的零件中直接選擇精度合適的零件進行裝配,以保證裝配精度的要求。這種方法不必事先分組,能達到較高的裝配精度,但需要有經驗的工人挑選合適的零件進行試配,因此裝配時間不易控制,裝配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工人的技術水平。
(2)分組選配法
即將相關零件的相關尺寸公差放大若干倍,使其尺寸能按經濟精度加工,然後按零件的實際加工尺寸分為若干組,按各對應組進行裝配,以達到裝配精度要求。由於同組零件有互換性,故也稱為分組互換法。
分組選配法的關鍵是,保證零件分組後各對應組的配合性質和配合公差必須滿足裝配精度要求,同時,對於組內的相配件數量要相配套,配合件的公差應相等。
(3)復合選配法
該種裝配法是分組裝配與直接選擇裝配的復合形式。是將組合環的公差相對互換法所求值增大,零件加工後預先測量、分組,裝配時工人還在各對應組內進行選擇裝配。這種方法既能提高裝配精度,還可以不必過多地增加分組數。但裝配精度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工人技術水平,工時也不穩定。
3、修配裝配法
在單件小批生產中,對於產品中那些裝配精度要求較高且組成環較多的零件裝配時,如按互換法或選配法裝配,會造成零件精度過高而難以加工,有時甚至無法加工。此時,常用修配法來保證裝配精度要求。
所謂修配法,就是在裝配時修去指定零件上預留的修配量,以達到裝配精度的方法。具體地說就是將裝配尺寸鏈中各組成環按經濟精度製造,裝配時按實測結果,通過修配某一組成環的尺寸,用來補償其組成環因公差放大後產生的累積誤差,使封閉環達到規定精度的一種裝配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能獲得較高的裝配精度,而零件可按經濟精度製造;缺點是增加了一道修配工序。因此,這種方法比較適於模具裝配採用。
採用修配法時,關鍵是正確地選擇修配環和確定其尺寸及極限公差。在生產實踐中,修配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以下三種:
(1)單件修配法
在多環裝配尺寸鏈中,選定某一固定的零件作為修配件(補償環),裝配時用去除其表面層的方法改變其尺寸,以滿足精度要求。如沖裁模間隙過小,將凸模作為固定修配件進行修配,以保證滿足間隙精度要求。
(2)合並加工修配法
這是將兩個或更多零件合並在一起進行加工修配,合並後的尺寸可視為一個組成環,這樣就減少了組成環的環數,從而減少修配工作量。
這種方法由於零件合並後再加工和裝配,需對號入座,給生產帶來一些不便,也僅適於單件小批生產,如沖裁模凸、凹(中間)模的裝配等。
4、調整裝配法
調整裝配法的實質與修配法相同,也是將尺寸鏈中各組成環的公差值放大,使其按經濟精度製造。裝配時,選定尺寸鏈中的某一環作為調整環,採用調整的方法改變其實際尺寸或位置,使封閉環達到規定的公差要求。預先選定的環稱為「調整環」,是用來補償其各組成環因公差放大而產生的累積誤差。
根據調整方法的不同,調整法可分為可動調整法和固定調整法兩種。
(1)可動調整法
這是在裝配時,通過改變調整件的位置達到裝配精度的方法。這種方法在模具裝配中也經常應用。例如,在沖裁模的裝配中,為使沖裁間隙保持均勻,可先裝好凹模後再進行凸模裝配,並以凹模型孔為基準調整凸模的相對位置,使間隙均勻後用固定銷釘將凸模固定板定位在模座上。或者與上述情況相反,先裝配好凸模,然後再以其為基準調整凹模的相對位置,使間隙均勻後固定凹模即可。
這種方法在調整過程中不需拆卸零件,比較方便,在模具裝配中應用較廣。
(2)固定調整法
這是一種在裝配過程中,選用合適的調整件達到裝配精度的方法。與修配裝配法比較,兩者都能用精度較低的組成零件達到較高的裝配精度。所不同的是,調整裝配法是通過更換零件或調整零件位置的方法達到裝配精度,而修配法是通過去除表面層一定修配量來達到裝配精度。
不同的裝配方法,不僅裝配工作效率不同,對零件的加工精度、裝配技術水平等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選擇裝配方法時,應從裝配的技術要求出發,根據生產類型和實際生產條件合理地進行選擇。
『伍』 砂型鑄造的手工造型方法有哪些
1 普通砂型鑄造法:利用砂作為鑄模材料,又稱砂鑄,翻砂,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類,但並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鑄造。好處是成本較低,因為鑄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復使用;缺點是鑄模製作耗時,鑄模本身不能被重復使用,須破壞後才能取得成品。
2、砂型鑄造方法:濕型砂機器造型方法、自硬樹脂砂造型制芯、水玻璃砂造型制芯、干型和表干型、實型鑄造、負壓造型、手工造型。
3、砂芯製造方法:是根據砂芯尺寸、形狀、生產批量及具體生產條件進行選擇的,在生產中,從總體上可分為手工制芯和機器制芯。
4、金屬模鑄造法:利用熔點較原料高的金屬製作鑄模。其中細分為重力鑄造法、低壓鑄造法和高壓鑄造法。受制於鑄模的熔點,可被鑄造的金屬也有所限制。
5、脫蠟鑄造法:這方法可以為外膜鑄造法和固體鑄造法。先以蠟復制所需要鑄造的物件,然後浸入含陶瓷的池中並待乾,使以蠟制的復製品覆上一層陶瓷外膜,一直重復步驟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鑄造過程(約1/4寸到1/8寸),然後熔解模中的蠟,並抽離鑄模。
(5)常用的機器造型起模方法有哪三種擴展閱讀:
製造砂型的材料稱為造型材料,用於製造砂型的材料習貫上稱為型砂,用於製造砂芯的造型材料稱為芯砂。型砂是由原砂、粘結劑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有時還加入少量如煤粉、植物油、木屑等附加物。
原沙是骨乾材料,其主要作用是:一方面為型砂(芯)提供必要的耐高溫性能和熱物理性能,有助高溫金屬順利充型,以及是金屬也在鑄型中冷卻、凝固並得到所要求形狀和性能的鑄件。另一方面原砂砂粒能為砂型(芯)提供眾多孔隙,保證型、芯具有一定透氣性。
粘結劑起粘結砂粒的作用,使型砂具有必要的強度和韌性,附加物是為了改善型(芯)砂所需要的性能,或為了抑制型砂不希望有的性能而加入的物質。
型砂和芯砂的質量直接影響鑄件的質量,型砂質量 不好會使鑄件產生氣孔、砂眼、粘砂、夾砂等缺陷。
『陸』 誰能介紹下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活塊造型,挖沙造型,假箱等常用鑄造方法的定義
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活塊造型,挖沙造型,假箱皆為手工造型方法
一、整模造型:整模造型是指鑄件是一個完整整體,分型面是平面,鑄型型腔全部在半個鑄型內,這種造型稱為整模造型。整模造型的樣式樣式較為簡單,鑄件不會產生鑄型缺陷,是一種極其長的造型方式
『柒』 簡述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挖砂造型和三廂造型的特點
挖沙造型:模樣為整體,但其最大界面在中間,造型用手挖去阻礙起模的型砂,造型費時生產率低。
整模造型:模樣為整體,分型面為平面,型箱大都在下箱,造型工藝簡單,鑄件不產生錯型。
粘土砂:由天然硅砂、粘土、輔加物和水混合而成。製造濕砂型的粘土砂所用粘土為膨潤土,濕抗壓強度一般為0.05~0.1MPa。含水量為3.5~5%,透氣性為80以上,常用於機器造型,也可用於手工造型。
由於濕砂中水分較高,強度和透氣性較低,鑄件易於產生氣孔、夾砂、粘砂、脹砂等缺陷,手工造型,尺寸精度較低,一般只用於生產中小型鑄鐵件及鑄造有色合金鑄件;機械造型,尺寸精度高,適用於大批量鑄件的生產。
(7)常用的機器造型起模方法有哪三種擴展閱讀:
品質要求:
1、細骨料應質地堅硬、清潔、級配良好;人工砂的細度模數宜在2.4~2.8范圍內,天然砂的細度模數宜在2.2~3.0范圍內。使用山砂、粗砂、應採取相應的試驗論證。
2、細骨料在開采過程中應定期或按一定開採的數量進行鹼活性檢驗,有潛在危害時期,應採取相應措施,並經專門試驗論證。
3、細骨料的含水率應保持穩定,人工砂飽和面乾的含水率不宜超過6%,必要時應採取加速脫水措施。
『捌』 鑄造中手工造型的幾種方法及各自所用的場合
一、手工造型的定義
手工造型是全部用手工或手動工具完成的造型工序。手工造型操作靈活、適應性廣、工藝裝備簡單、成本低,但其鑄件質量差、生產率低、勞動強度大、技術水平要求高,所以手工造型主要用於單件小批生產,特別是重型和形狀復雜的鑄件。
二、手工造型的方法:
1、根據砂型的不同特徵:
兩箱造型、三箱造型、脫箱造型、地坑造型、組芯造型;
2、根據模樣的不同特徵:
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挖砂造型、假箱造型、活塊造型、刮板造型。
1)兩箱造型:兩箱造型是造型的最基本方法,鑄型由成對的上型和下型構成,操作簡單。適用於各種生產批量和各種大小的鑄件。
2) 三箱造型:三箱造型的鑄型由上、中、下三型構成。中型高度需與鑄件兩個分型面的間距相適應。三箱造型操作費工。主要適用於具有兩個分型面的單件、小批生產的鑄件。
3) 脫箱造型主要採用活動砂箱來造型,在鑄型合型後,將砂箱脫出,重新用於造型。 一個砂箱可制出許多鑄型。金屬澆注時為防止錯型,需用型砂將鑄型周圍填緊,也可在鑄型上套箱。常用於生產小鑄件,因砂箱無箱帶,故砂箱一般小於400mm。
4)地坑造型:地坑造型是利用車間地面砂床作為鑄型的下箱。大鑄件需在砂床下面鋪以焦炭,埋上出氣管,以便澆注時引氣。
5) 組芯造型:組芯造型是用若干塊砂芯組合成鑄型,而無需砂箱。它可提高鑄件的精度,但成本高。適用於大批量生產形狀復雜的鑄件 。
6)
整模造型:整模造型的模樣是整體的,分型面是平面,鑄型型腔全部在半個鑄型內,其造型簡單,鑄件不會產生錯型缺陷。適用於鑄件最大截面在一端,且為平面的鑄件。
7)挖砂造型:挖砂造型的模樣是整體的,但鑄件分型面為曲面。為便於起模,造型時用手工挖去阻礙起模的型砂、其造型費工、生產率低,工人技術水平要求高。用於分型面不是平面的單件、小批生產鑄件。
8)假箱造型是為克服挖砂造型的挖砂缺點,在造型前預先做個底胎(即假箱),然後在底胎上制下箱,因底胎不參予澆注,故稱假箱。比挖砂造型操作簡單,且分型面整齊。適用於成批生產中需要挖砂的鑄件。
9)
分模造型:分模造型是將模樣沿最大截面處分成兩半,型腔位於上、下兩個砂箱內,造型簡單省工。常用於最大截面在中部的鑄件。
10)
活塊造型:活塊造型是在制模時將鑄件上的妨礙起模的小凸台,肋條等這些部分作成活動的(即活塊)。起模時,先起出主體模樣,然後再從側面取出活塊。其造型費時,工人技術水平要求高。主要用於單件、小批生產帶有突出部分、難以起模的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