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常用滅菌方法及要求

常用滅菌方法及要求

發布時間:2022-05-01 11:08:59

『壹』 消毒滅菌的方法都有哪些

一、消毒滅菌的物理方法有熱力、電離輻射、超聲波、過濾等。
1.熱力滅菌;分乾熱滅菌法和濕熱滅菌法兩大類,乾熱滅菌法有焚燒、燒灼、干烤、紅外線燈。濕熱消毒滅菌法有:巴氏消毒法、煮沸法、流通蒸汽法、間歇滅菌法、高壓蒸汽滅菌法。
2.輻射法:紫外線燈
3.超聲波
4.濾過除菌法

二、化學消毒滅菌法
根據化學結構與性質不同分類 可以消毒劑分成酶類、醇類、重金屬鹽類、氧化劑、表面活性劑、烷化劑、染料、酸鹼類等。
常用的化學消毒劑:
1.鹵素化合物是有效的殺菌和滅菌劑,用於水、食品、設施消毒。
2.碘伏(iodophors,iodine and neutral polyvinylalcchol)常用作於皮膚的除菌。
3.酚類化合物是強效殺菌劑,通常用於物品消毒,溫和類酚復合劑也可用於皮膚和粘膜的除菌。
4.醇類溶解細胞膜脂質和破壞細胞蛋白,一般起抑菌作用。
5.過氧化氫起殺菌效能,用於傷口防腐和器具消毒。高濃度的過氧化氫有殺滅芽胞性能。
6.表面活性劑降低細胞膜表面張力,引起細胞破裂,既有清潔作用又有除菌作用,用於皮膚黏膜除菌和器具消毒。
7.醛類破壞微生物酶系統,有潛在滅菌作用。烷化劑具高效的殺菌性能,是高效殺菌劑,但具有對組織毒性作用和致癌性能。

『貳』 常見的滅菌方法

常用的滅菌法:

1.高壓蒸氣法:應用最普遍,效果亦很可靠。高壓蒸氣滅菌法用於能耐高溫的物品,如金屬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膠製品等;

2.煮沸法:適用於金屬器械、玻璃製品及橡膠類等物品;3.火燒法:適用於金屬器械;

3.葯液浸泡法:適用於銳利器械、內鏡和腹腔鏡等不適於熱力滅菌的器械;

4.甲醛蒸氣熏蒸法:適用於金屬器械、玻璃、搪瓷及各種導管。

『叄』 常用滅菌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點

1、熱滅菌法

熱滅菌法利用高溫使微生物細胞內的一切蛋白質變性,酶活性消失,致使細胞死亡。通常有乾熱、濕熱和間歇加熱滅菌等法。

2、乾熱滅菌

火焰灼燒法或烘箱內熱空氣滅菌法稱為乾熱滅菌法(dryheatsterilization)。

把金屬器械或洗凈的玻璃器皿放入電熱烘箱內,在150~170℃下維持1~2小時後,可達到徹底滅菌(包括細菌的芽孢)的目的。灼燒(incineration或combustion)是一種最徹底的乾熱滅菌法,應用范圍僅限於接種環、接種針的滅菌或帶病原菌的材料、動物屍體的燒毀等。

3、化學試劑滅菌

大多數化學葯劑在低濃度下起抑菌作用,高濃度下起殺菌作用。常用5%石炭酸、70%乙醇和乙二醇等。化學滅菌劑必須有揮發性,以便清除滅菌後材料上殘余的葯物。

化學滅菌常用的試劑有表面消毒劑、抗代謝葯物(磺胺類等)、抗生素、生物葯物素抗生素是一類有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生命活動過程中的合成的次生代謝產物或人工衍生物,他們在很低濃度時就能抑制或感染它種生物(包括病原菌,病毒,癌細胞等)的生命活動,因而可用作優良的化學治療劑。

4、間歇滅菌

間歇滅菌連續3天,每天進行一次蒸氣滅菌的方法。此法適用於不能耐 100℃以上溫度的物質和一些糖類或蛋白質類物質。一般是在正常大氣壓下用蒸氣滅菌1小時。滅菌溫度不超過100℃,不致造成糖類等物質的破壞,而可將間歇培養期間萌發的孢子殺死,從而達到徹底滅菌的目的。

5、輻射滅菌

輻射滅菌在一定條件下利用射線進行滅菌的方法。較常用的有紫外線,其他還有電離輻射(射線加快中子等)。波長在25000~80000納米之間的激光也有強烈的殺菌能力,以波長26500納米最有效。輻射滅菌法僅限於某一定材料,因所需設備復雜,難於廣泛使用。

『肆』 微生物學實驗室常用的滅菌方法有哪些

主要包括以下三種:乾熱滅菌;濕熱滅菌;紫外滅菌
1.乾熱滅菌法
1.1灼燒與火焰滅菌:灼燒主要用於接種工具滅菌,在火焰上灼燒即可達滅菌目的,火焰滅菌通常用於無菌操作中試管口、玻璃瓶口、硅氟塑料塞等實驗物品的滅菌,防止管口污染。
1.2干烤滅菌:利用熱輻射及乾熱空氣進行滅菌.將待檢滅菌的物品如金屬、玻璃、陶瓷製品包裝後,在烤箱內加熱至160℃,保溫2h可完全滅菌.但不宜超過170℃.此外降溫過速,驟冷易引起玻璃器皿炸裂.乾熱滅菌時裝入干烤箱內的物品切勿緊密,應有空隙,利於熱空氣流動,過密,致使溫度不均,部分物品滅菌不徹底.
2.濕熱滅菌法
通過加壓提高蒸汽溫度,用高壓蒸汽滅菌,溫度高,滅菌效果最好.
注意事項:1.完全排除高壓滅菌器內的冷空氣.有冷空氣存在時,在同一表壓下所達到的溫度值要低,而冷空氣排出越少,溫度就低得越多.在高壓蒸汽滅菌時,為保證達到規定的溫度,必須將冷空氣完全排除.否則,雖然壓力達到,而溫度達不到規定的要求,滅菌就不徹底.
3.紫外線
殺菌譜廣,但穿透力弱,影響因素多,殺菌效能受到一定限制.
紫外線消毒效果與紫外線強度、照射時間、溫度與濕度等因素有關.紫外燈殺菌的溫度以20~40℃,相對濕度40%~60%為宜.

『伍』 請你列舉出常用的滅菌方法

1、熱滅菌法

它主要是利用高溫使蛋白質變性,最終讓細胞達到死亡。通常來說有干、濕和間歇這些在加熱以後進行滅菌。

2、乾熱滅菌

火焰灼燒法也就被稱為乾熱滅菌。

可以把金屬器械放入烘箱內,在150~170度下,就是可以達到徹底滅菌目的,灼燒可以說是最徹底滅菌法,比較適合接種針的滅菌。

3、化學試劑滅菌

其實很多化學葯品都是在濃度低下有著抑菌作用,到了濃度高時就可以起到殺菌作用。比如說使用化學滅菌劑一定要有揮發性,方便以後清除材料上殘余的葯物。

化學滅菌比較常用就是消毒劑和抗生素,要知道這些在濃度低時就有可能會讓其它的生物受到感染。

4、間歇滅菌

這種要連續3天,每天要一次蒸氣滅菌。而且它比較適合用於100度以上的物質,對於一些大氣壓下差不多1小時才可以。滅菌溫度要比100度低,而且還有可能會破壞糖內物質,這樣才能達到徹底滅菌。

5、輻射滅菌

這種它是利用射線進行滅菌,比較常用就是紫外線,也還會有電離輻射。可以說它的波長要達到25000到80000納米這樣才能有著強烈的殺菌能力,可以說最有效是在26500納米。這種方法它的設備比較復雜,所以也沒有辦法廣泛使用。

『陸』 實驗室常用的消毒和滅菌方法有哪些呢

消毒:煮沸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
滅菌:灼燒滅菌 乾熱滅菌 高溫蒸汽滅菌

『柒』 請闡述常用的滅菌方法

加熱滅菌法

加熱可破壞微生物中酶、蛋白質和核酸,導致微生物死亡。加熱滅菌又分乾熱滅菌法和濕熱滅菌法。在同一溫度下,濕熱滅菌的效果比乾熱滅菌好。主要是因濕熱滅菌時,有水分存在,蛋白質容易變性。水分又易使微生物膜壁潤濕,濕熱的穿透力比乾熱大。

乾熱滅菌法 常用的有火焰滅菌法與乾熱空氣滅菌法兩種。

紫外線滅菌法

是指用紫外線照射殺滅微生物的方法。一般用於滅菌的紫外線波長是200~300nm,滅菌力最強的波長是253.7nm。紫外線作用於核酸蛋白促使其變性,同時空氣受紫外線照射後產生微量臭氧,從而起共同殺菌作用。紫外線進行直線傳播,可被不同的表面反射,穿透力微弱,但較易穿透清潔空氣及純凈的水。因此本法適用於照射物體表面之滅菌、無菌室的空氣及水的滅菌;不適用於葯液的滅菌、固體物質深部的滅菌;普通玻璃可吸收紫外線,因此裝於玻璃容器中的葯物不能用此法滅菌。紫外線對人體照射過久,會發生結膜炎,紅斑及皮膚燒灼等現象,故一般在人入室前開啟紫外線燈1~2小時,關閉後人才進入潔凈室。如果必須在人進去後仍要開紫外線滅菌,則人的皮膚及眼睛應有有效的防護措施。一般在6~15m3的空間可裝置30瓦紫外線燈一盞,離地面2.5~3m為宜。

用紫外線照射滅菌時要注意下列問題:

1、紫外線的殺菌力,隨使用時間增加而減退,一般使用時間達到額定時間70%時應更換紫外線燈管,以保證殺菌效果。國產紫外線燈平均壽命一般為2000h。
2、紫外線的殺菌作用隨菌種不同而不同,殺黴菌的照射量要比殺桿菌大40~50倍。

3、紫外線照射通常按相對濕度為60%的基礎設計,室內濕度增加時,照射量應相應增加。

4、紫外線滅菌效果與照射的時間長短有關,這需要通過驗證來確定照射時間。
5、紫外照射燈的安裝形式及高度,應根據實際情況,參考使用說明決定。滅菌方法的驗證採用生物指示劑挑戰試驗,生物指示劑多用枯草芽孢桿菌。

微波滅菌法

微波是指頻率在30~3000MHz之間的電磁波。水可強烈地吸收微波,使其極性分子轉動,分子間的磨擦而生熱,且升溫迅速,靠熱力而滅菌。在數十秒至幾分鍾之內可達100~150℃,並全部殺死液體中的微生物,適於水溶性注射液的滅菌。另外,固體葯材飲片及固體制劑(丸劑、散劑、膠囊粉等)也含少量水分,微波能穿透到固體內部,由表至里被均勻加熱,而起乾燥、滅菌的作用。多用於口服液體制劑的滅菌,有望用於注射液的滅菌。但可能對某些葯品的PH值、含量、顏色有影響。

輻射滅菌法

輻射滅菌是應用γ射線、β射線殺滅細菌的方法,又稱電離輻射,前者由鈷-60或銫-137發出,穿透力強;後者由電子加速器產生,帶電荷,穿透力弱,滅菌效果差。

化學滅菌法

化學滅菌法系指用化學葯品來殺滅微生物的方法。同一種化學葯品的低濃度時呈現抑菌作用,而在高濃度時則能起殺菌作用。其殺菌機理可能是:能使微生物蛋白質變性死亡,或與酶系統結合影響代謝,或改變膜壁通透性使微生物死亡等。常用的方法有消毒劑消毒法和化學氣體滅菌法等。

消毒劑消毒法

消毒是指殺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化學消毒劑大多僅能殺死微生物的繁殖體而不能殺死芽孢,能控制一定范圍的無菌狀態。可將消毒劑配成適宜濃度,採用噴淋、塗擦或浸泡等方法對物料、環境、器具等進行消毒。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有0.1%~0.2%苯扎溴銨溶液、3%~5%的酚或煤酚皂溶液、75%乙醇等。常用於物體表面滅菌。但要注意其濃度不要過高,以防止化學腐蝕作用。潔凈室的牆面、天花板、門窗、機器設備、儀器、操作台、車、桌、椅等表面以及人體雙手(手套)在環境驗證及日常生產時,應定期清潔並用消毒劑噴灑,無菌室用的消毒劑必須在層流工作台中,用0.22μm的濾膜過濾後方能使用。

化學氣體滅菌法

系指利用化學葯品的氣體或產生的蒸汽進行殺滅微生物的方法。

1.環氧乙烷滅菌法

環氧乙烷滅菌法是利用環氧乙烷氣體進行殺菌的方法。它是一種傳統的滅菌方法,可應用於工衣滅菌、不耐加熱滅菌的葯品、醫用器具、設施、設備等的滅菌。

環氧乙烷滅菌系統,主要有下列四項互相制約的重要因素影響滅菌效果:
1、溫度;2、濕度;3、氣體濃度;4、滅菌時間。因為環氧乙烷是易燃易爆物質,明火可以引起燃燒,同時由於氣體分解還可能引起爆炸,環氧乙烷滅菌中應十分注意安全問題。

2.甲醛等蒸汽熏蒸法

採用甲醛、丙二醇或過氧醋酸等化學品,通過加熱產生蒸汽進行空氣環境滅菌。
(1)、計算房間體積,按10g/m3的比例稱出甲醛。
(2)、將甲醛倒入甲醛發生器或加熱盤或燒杯中,並放好加濕用水,必要時還需加入高錳酸鉀(2~3g/m3),然後加熱(甲醛發生器用蒸汽加熱,加熱盤或燒杯用熱水盛入其中加熱)使其蒸發成氣體。
(3)、滅菌流程:空調器停止運轉→啟動甲醛氣體發生器或在加熱盤中加熱甲醛 →讓甲醛氣體擴散約30分鍾→啟動空調器讓甲醛氣體循環約30分鍾→停止空調器,房間熏蒸消毒,時間不少於8小時→ 房間排氣,用新鮮空氣置換約2小時→ 恢復正常運行。當相對濕度在65%以上,溫度在24~40℃時,甲醛氣體的消毒效果最好。

3、臭氧消毒法

臭氧(O3)的消毒原理是:臭氧在常溫、常壓下分子結構不穩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O2)和單個氧原子(O),後者具有很強的活性,對細菌有極強的氧化作用,臭氧氧化分解了細菌內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須的酶,從而破壞其細胞膜,將其殺死。多餘的氧原子則會自行重新結合成為普遍氧分子(O2),不存在任何有害殘留物,故稱為無污染消毒劑。它不但對種種細菌(包括肝炎病毒、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及雜菌等)有極強的殺滅能力,而且對黴菌也很有效。

『捌』 滅菌的方法有哪些

1.乾熱滅菌法
1.1灼燒與火焰滅菌:灼燒主要是用於接種工具滅菌,在火焰上灼燒即可達到徹底滅菌,火焰滅菌通常用於無菌操作中,將試管口、玻璃瓶口、硅氟塑料塞等反復通過火焰數次,利用火焰對管口等進行滅菌,阻止管口污染,作為無菌操作過程中的輔助滅菌手段。
1.2干烤滅菌:利用熱輻射及乾熱空氣進行滅菌。一般將待檢滅菌的物品如金屬、玻璃、陶瓷製品包裝後,均可在烤箱內乾熱滅菌。通常加熱至160℃,保溫2h可完全滅菌。但不宜超過170℃,玻璃量具易變形。降溫過速,驟冷易引起玻璃器皿炸裂。乾熱滅菌時裝入干烤箱內的物品切勿緊密,應有空隙,利於熱空氣流動,過密,致使溫度不均,部分物品滅菌不徹底。
2.濕熱滅菌法
通過加壓提高蒸汽溫度,用高壓蒸汽滅菌,穿透力強,溫度高,滅菌效果最好。
注意事項:1.完全排除高壓滅菌器內的冷空氣。有冷空氣存在時,在同一表壓下所達到的溫度值要低,而冷空氣排出越少,溫度就低得越多。在高壓蒸汽滅菌時,為保證達到規定的溫度,必須將冷空氣完全排除。否則,雖然壓力達到,而溫度達不到規定的要求,滅菌就不徹底。
3.紫外線
殺菌譜廣,但穿透力弱,影響因素多,殺菌效能受到一定限制。
紫外線消毒效果與紫外線強度、照射時間、溫度與濕度等因素有關。
我國規定紫外燈照射強度距離1m處不低於70μw/cm2。一般紫外燈使用超過100h,則應更換。表面有塵土,降低滅菌效果。紫外燈殺菌的溫度以20~40℃,相對濕度40%~60%為宜。

閱讀全文

與常用滅菌方法及要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室內牆壁隔熱的解決方法 瀏覽:917
上籃正確的訓練方法 瀏覽:258
筆畫設置方法在哪裡找 瀏覽:79
醫學全景拼接常用方法 瀏覽:681
哪些數學方法幫你解決了問題 瀏覽:852
卷簾百葉窗免打孔安裝的方法 瀏覽:715
自拍桿拍手機的方法 瀏覽:550
bod5分析方法名稱 瀏覽:255
小米5無線顯示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45
燉汆悶屬於什麼加熱方法 瀏覽:209
激光方法治療胃息肉有沒有傷口 瀏覽:571
一個人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211
魚缸除油膜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40
咳嗽小便失禁鍛煉方法 瀏覽:904
簡單做魚方法 瀏覽:104
大小臉自我矯正方法圖片集 瀏覽:80
從台賬中快速抓取數據的方法 瀏覽:785
高血壓的剁遼方法有哪些 瀏覽:97
幼兒心理發展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瀏覽:52
商業研究方法和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瀏覽: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