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為檢驗高壓蒸汽滅菌效果常用方法

為檢驗高壓蒸汽滅菌效果常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30 06:27:44

① 高壓蒸汽滅菌法效果最可靠的是哪種檢測方法

細菌培養法。取滅過菌的樣品,塗布到無菌培養基上,用未滅菌樣品和未塗布的板子分別做對照,培養一定時間後數菌落數,即可獲得滅菌效果。

② 實驗室常用的滅菌方法有乾熱滅菌.高壓蒸汽滅菌.紫外線滅菌.過濾除菌四種各有那些優缺點

乾熱滅菌.高壓蒸汽滅菌.紫外線滅菌.過濾除菌各有利弊。 高壓蒸汽滅菌
為濕熱滅菌方法的一種。是微生物培養中最重要的滅菌方法。這種滅菌方法是基於水在煮沸時所形成的蒸汽不能擴散到外面去,而聚集在密封的容器中,在密閉的情況下,隨著水的煮沸,蒸汽壓力升高,溫度也相應增高。壓力和溫度之間的關系見表9-1。

高壓蒸汽是最有效的滅菌法,能迅速地達到完全徹底滅菌。一般在15磅/英寸2壓力下(121.6℃),15~30分鍾,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在內都可殺死。它適用於對一般培養基和玻璃器皿的滅菌。

進行高壓蒸汽滅菌的容器是高壓蒸汽滅菌鍋。高壓蒸汽滅菌鍋是一個能耐壓又可以密閉的金屬鍋,有立式與卧式兩種。

可以用電熱、煤氣、蒸汽等。鍋上裝有壓力表,有的還裝有溫度計,能及時了解鍋內壓力及溫度。鍋上還設有排氣口,其作用是在密閉之前,利用蒸汽將鍋內的冷空氣排凈,另外還裝有安全活門,如果壓力超過一定限度,活門即可自動打開,放出過多的蒸汽。
乾熱滅菌

wei生物培養中常用的乾熱滅菌是指熱空氣滅菌。一般在電烘箱中進行。乾熱滅菌所需溫度較濕熱滅菌高,時間也較濕熱滅菌長。這是因為蛋白質在乾燥無水的情況下不容易凝固。一般須在160℃左右保持恆溫3~4小時,方能達到滅菌的目的。

乾熱滅菌適用於空玻璃器皿的滅菌,凡帶有橡膠的物品和培養基,都不能進行乾熱滅菌。
間歇滅菌

各種微生物的營養體在100℃溫度下半小時即可被殺死。而其芽孢和孢子在這種條件下卻不會失去生活力。間歇滅菌就是根據這一原理進行的。

間歇滅菌的方法是用100℃、30分鍾殺死培養基內雜菌的營養體,然後將這種含有芽孢和孢子的培養基在溫箱內或室溫下放置24小時,使芽孢和孢子萌發成為營養體。這時再以100℃處理半小時,再放置24小時。如此連續滅菌3次,即可達到完全滅菌的目的。

間歇滅菌通常在流動蒸汽的滅菌鍋中進行,也可用普通鋁鍋代替。這種滅菌方法多用於明膠、牛乳等物質的滅菌,這類物質在100℃以上的溫度下處理較長時間,會被破壞,而用間歇滅菌法就既起到了殺菌作用,又使被處理的物質免遭破壞。

紫外線滅菌

紫外線殺菌力最強的是波長2650~2660Å的部分。無菌室緩沖間和接種箱常用紫外線燈作空氣滅菌。無菌室和緩沖間的照射時間為20~50分鍾(視房間大小而定),接種箱照射10~15分鍾即可。

為了加強紫外線滅菌的效果,在照射前,可在無菌室、緩沖間或接種箱內噴灑5%石炭酸,以使空氣中附著有微生物的塵埃降落,同時也可以殺死一部分微生物。無菌室的工作台的檯面和椅子,可用2~3%的來蘇兒擦洗。然後再照射紫外線。由於紫外線對人體有傷害作用,所以人不要直視正在照射的紫外線燈,也不要在照射情況下進行工作。

滅菌後,為了檢驗紫外線的滅菌效果,可以在無菌室、緩沖間或接種箱內放一套盛有培養基的培養皿,將皿蓋打開5~10分鍾,蓋好後,放入溫箱中培養。如果只有一、二個菌落,可認為滅菌效果良好。如雜菌叢生。則需延長照射時間或同時加強其它滅菌措施。

③ 高壓蒸汽滅菌鍋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原理:是基於水的沸點隨著蒸汽壓力的升高而升高的原理設計的。

使用方法:

加水——堆放——密封——設定滅菌溫度及時間——加熱(排放冷空氣)——滅菌——結束

加水:打開滅菌器蓋,取出滅菌桶,向容器內注入蒸餾水至水位線標志處;

堆放:堆放時物品之間應保持適當空隙;

密封:物品堆放好後,將滅菌器蓋蓋好,將手輪按順時針方向旋緊,使蓋與口密合,但不宜太緊,以免損壞密封圈;

設定滅菌溫度及時間:調節設定鍵設定所需滅菌溫度及時間;

加熱(排放冷空氣):接通電源,電源指示燈及加熱指示燈亮。開始加熱前將放氣閥旋至放氣位置,待冷空氣充分逸出後,關閉放氣閥;

滅菌:當溫度、壓力升至預置滅菌溫度值時,加熱燈滅,儀器進入恆溫控制狀態進行滅菌,計時器自動計時;

結束:待滅菌時間到達設置時間後,蜂鳴器發出警報,滅菌結束。關閉電源,待壓力降至零位時,打開放氣閥,待蒸汽完全放出後,打開容器,取出滅菌物品。

注意事項:

壓力蒸汽滅菌器的容器中存在著一定的壓力和溫度,屬於特種設備,如果使用操作不當,容易造成人身傷害事故,所以使用時應注意。經常檢查滅菌器電源線的接地是否良好,以確保人身安全。滅菌器應置於通風乾燥、無易燃易爆物品的室內使用。安全閥、排氣閥出廠時已校定位置,閥上的鉛封及螺絲不得任意拆啟。對堆放物品不得超過總容積的4/5位置。密封圈切勿附油,以免損壞膠質而造成漏氣。嚴禁對與蒸汽介質接觸引起爆炸或突然升壓性的化學物品滅菌。堆放滅菌器物品時,嚴禁堵塞安全閥、排氣閥的出氣孔,必須留出空位確保空氣暢通,否則安全閥和排氣閥因出氣孔堵塞不能工作,造成事故。滅菌液體時,應將液體灌裝在耐熱玻璃瓶中,以不超過3/4體積為好,瓶口選用棉花紗塞。切勿使用打孔的橡膠或軟木塞;在滅菌結束後,不準立即釋放蒸汽,必須待壓力表指針回零後方可排放余氣。對不同類型、不同滅菌要求的物品,如敷料和液體等,切勿放在一起滅菌,以免造成損失。壓力表使用日久後,壓力指示不正確或不能回復零位,應及時予以更換,平時應定期送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校驗,若不正常,應換上新表。安全閥應定期檢查可靠性,如壓力表指針已超過0.165Mpa時安全閥不起跳則必須立即停止使用並更換合格的安全閥。消毒器使用時應消毒室內,有專人操作,不得在公共場所使用。插座必須裝有連接地線應確保電源插頭插入牢固。切勿損壞電線或使用非指定的電源線。電源線連接上的彈簧片為保護接地,應保持接觸良好。安全閥和壓力表使用期限滿一年應送法定計量檢測部門鑒定。消毒器物品之間留有間隙,順序地堆放在消毒器內的篩板上,這樣有利於蒸汽的穿透,可提高滅菌成效。加熱時注意把電源線插頭插緊,使插頭接地銅片與護罩緊密接觸,確保使用安全。加熱開始時打開排氣閥,消毒器內冷空氣會隨著加熱由閥孔溢出。當閥孔有急的蒸汽沖出時,將排氣閥關閉。消毒器壓力達到所需范圍時,適當調整或通斷熱源,使之維持恆壓,並開始計算消毒時間,按不同的物品和包裝保持所需消毒的時間。敷料、器械和器皿等消毒後需要乾燥時,可在消毒終了時將消毒器內的蒸汽由排氣閥排出,當壓力表指針回復到零位後稍待1-2分鍾,將蓋打開,並繼續加熱幾分鍾,這樣能使物品達到乾燥目的。溶液培養基等若在消毒後立即放汽,會因壓力突然下降引起瓶子爆破或消毒器內裝溶液溢出等嚴重事故。所以在消毒終後不應立即放汽,而應停止加熱使其自然冷卻20-30分鍾,使內在壓力冷卻而下降至零位(壓力表指針回到零位)後數分鍾,將排氣閥打開,然後略微打開蓋子(開一條縫),人離開消毒室,待其自然冷卻到一定程度再取出。


蘇州海思源

全自動高壓蒸汽滅菌器

④ 高壓蒸汽滅菌法滅菌效果的檢測方法包括那三種

1. 滅菌包內放化學指示卡
2. 生物檢測方法
3. 進行B-D實驗

⑤ 微生物學實驗室常用的滅菌方法有哪些

主要包括以下三種:乾熱滅菌;濕熱滅菌;紫外滅菌
1.乾熱滅菌法
1.1灼燒與火焰滅菌:灼燒主要用於接種工具滅菌,在火焰上灼燒即可達滅菌目的,火焰滅菌通常用於無菌操作中試管口、玻璃瓶口、硅氟塑料塞等實驗物品的滅菌,防止管口污染。
1.2干烤滅菌:利用熱輻射及乾熱空氣進行滅菌.將待檢滅菌的物品如金屬、玻璃、陶瓷製品包裝後,在烤箱內加熱至160℃,保溫2h可完全滅菌.但不宜超過170℃.此外降溫過速,驟冷易引起玻璃器皿炸裂.乾熱滅菌時裝入干烤箱內的物品切勿緊密,應有空隙,利於熱空氣流動,過密,致使溫度不均,部分物品滅菌不徹底.
2.濕熱滅菌法
通過加壓提高蒸汽溫度,用高壓蒸汽滅菌,溫度高,滅菌效果最好.
注意事項:1.完全排除高壓滅菌器內的冷空氣.有冷空氣存在時,在同一表壓下所達到的溫度值要低,而冷空氣排出越少,溫度就低得越多.在高壓蒸汽滅菌時,為保證達到規定的溫度,必須將冷空氣完全排除.否則,雖然壓力達到,而溫度達不到規定的要求,滅菌就不徹底.
3.紫外線
殺菌譜廣,但穿透力弱,影響因素多,殺菌效能受到一定限制.
紫外線消毒效果與紫外線強度、照射時間、溫度與濕度等因素有關.紫外燈殺菌的溫度以20~40℃,相對濕度40%~60%為宜.

⑥ 高壓滅菌鍋的使用方法

高壓蒸汽滅菌器使用方法
(1)在外層鍋內加適量的水,將需要滅菌的物品放入內層鍋,蓋好鍋蓋並對稱地扭緊螺旋。
(2)加熱使鍋內產生蒸氣,當壓力表指針達到
33.78kPa時,打開排氣閥,將冷空氣排出,此時壓力表指針
下降,當指針下降至零時,即將排氣閥關好。
(3)繼續加熱,鍋內蒸氣增加,壓力表指針又上升,當鍋內壓力增加到所需壓力時,將火力減小,按所滅
菌物品的特點,使蒸氣壓力維持所需壓力一定時間,然後將滅菌器斷電或斷火,讓其自然冷後再慢慢打開排
氣閥以排除余氣,然後才能開蓋取物。
二、高壓蒸汽滅菌器注意事項:
(1)待滅菌的物品放置不宜過緊。
(2)必須將冷空氣充分排除,否則鍋內溫度達不到規定溫度,影響滅菌效果。
(3)滅菌完畢後,不可放氣減壓,否則瓶內液體會劇烈沸騰,沖掉瓶塞而外溢甚至導致容器爆裂。須待滅
菌器內壓力降至與大氣壓相等後才可開蓋。又名:高壓滅菌器,高壓滅菌鍋,高壓蒸汽滅菌鍋,手提高壓滅菌器
,手提高壓滅菌鍋,手提式高壓滅菌器,手提式高壓滅菌鍋,手提式高壓蒸汽滅菌器,手提式高壓蒸汽滅菌鍋
(4)裝培養基的試管或瓶子的棉塞上,應包油紙或牛皮紙,以防冷凝水入內。
(5)為了確保滅菌效果,應定期檢查滅菌效果,常用的方法是將硫磺粉末(熔點為115℃)或安息香酸(熔
點為120℃)置於試管內,然後進行滅菌試驗。如上述物質熔化,則說明高壓蒸氣滅菌器內的溫度已達要求
,滅菌的效果是可靠的。也可將檢測滅菌器效果的膠紙(其上有溫度敏感指示劑)貼於待滅菌的物品外包裝
上,如膠紙上指示劑變色,亦說明滅菌效果是可靠的。
(6)現在已有微電腦自控型高壓蒸氣滅菌器,只需放去冷氣後,儀器即可自動恆壓定時,時間一到則自動
切斷電源並鳴笛,使用起來很方便。

⑦ 高壓滅菌的溫度,時間,適用范圍,如何對高壓滅菌效果進行監測

壓力蒸汽滅菌效果監測包括物理監測、化學監測和生物監測。
(1)物理監測:每次滅菌應連續監測並記錄滅菌時的溫度、壓力和時間等滅菌參數。溫度波動范圍在+3℃以內,時間滿足最低滅菌時間的要求,同時應記錄所有臨界點的時間、溫度與壓力值,結果應符合滅菌的要求。
(2)化學監測:包括包外、包內化學指示物監測。具體要求為滅菌包包外應有化學指示物,高度危險性物品包內應放置包內化學指示物,放於包內最難滅菌的部位。通過觀察化學指示物顏色的變化,判定是否達到滅菌合格要求。採用快速壓力蒸汽滅菌程序滅菌時,應直接將包內化學指示物置於待滅菌物品旁進行化學監測。
(3)生物監測:將嗜熱脂肪桿菌芽孢片製成標准生物測試包、生物PCD(滅菌過程驗證裝置),或使用一次性標准生物測試包,對滅菌器的滅菌質量進行生物監測。將生物監測包置於滅菌器最難滅菌的部位,並設陽性對照和陰性對照。根據微生物芽孢的死亡情況來判斷滅菌是否成功,考核滅菌器負荷是否達到無菌保障水平,這是確定壓力蒸汽滅菌是否有效的最可靠的方法

⑧ 高壓蒸汽滅菌鍋的正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高壓蒸汽滅菌鍋的使用注意事項:

1、擋水板下的水要足夠

2、為保證安全待排氣排到零下在開蓋

3、擋水板下的水要用純水,而且要經常換

正確使用方法:

1、檢查高壓蒸汽滅菌鍋里的水是否足夠,關緊排水閥,將滅菌物品放進滅菌鍋。

⑨ 檢測固體培養基滅菌效果的常用方法

檢測固體培養基滅菌效果的常用方法:每個菌種生產者和栽培戶,當採用一種新培養基,或使用新滅菌設備,或對滅菌壓力變更時,要通過試驗對培養基滅菌效果進行嚴格檢驗。具體檢驗方法如下:

1、滅菌結束後,在鍋內不同位置,取若干支試管或菌種瓶(袋),貼上標簽,置25℃~30℃下空白培養6天進行檢查。如果所有試管或菌種瓶(袋)培養基表面和內部無變化,表明已達到滅菌目的,可供接種使用。

2、如果個別試管或菌種瓶(袋)培養基上出現雜菌菌落,可能是在擺放試管、菌種瓶(袋)時,放得過緊,沒有間隙,導致熱蒸汽流通不暢,或滅菌鍋結構不合理等原因所致,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改進。

3、如果是大部分或全部試管、菌種瓶(袋)培養基上出現雜菌菌落,可判斷為溫度或滅菌時間不夠,要提高滅菌壓力或延長滅菌時間。經多批次滅菌和檢驗後,培養基都能達到徹底滅菌要求,以後在採用同樣培養基和同樣滅菌方法時,就不用每批都進行檢驗了。

檢測培養基滅菌是否合格的方法

滅菌是殺滅培養基中本身的原著菌或在空氣中附著的雜菌,更好的讓目標菌生長(減少雜菌消耗培養基中的營養,而且有些雜菌會抑制你目標菌的生長)。一般滅完菌後將培養基放在30-37度的環境中培養一天,看其有沒有長菌(液體看是否變渾濁,固體看是否長菌落),即知是否滅菌後為無菌。

把滅菌後的培養基按滅菌鍋內的不同位置,每處抽取數管(瓶),標上記號,置25℃~30℃培養一周左右進行檢查。如果培養基沒有什麼變化,說明滅菌效果良好。

閱讀全文

與為檢驗高壓蒸汽滅菌效果常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益節美國氨糖食用方法 瀏覽:559
飛利浦溫奶器使用方法 瀏覽:923
FDMS顆粒物測量方法 瀏覽:775
2015新君威後備箱進水解決方法 瀏覽:929
北京標桿企業調研方法有哪些 瀏覽:113
鉛筆生活技巧和方法 瀏覽:537
煙氣控制方法有哪些 瀏覽:693
中葯分析驗證方法 瀏覽:917
解決代溝的有效方法 瀏覽:693
王伯彤比特訓練方法 瀏覽:87
腦袋上毛囊炎最好治療方法 瀏覽:231
炒股的股利計算方法 瀏覽:751
傳統生態學研究方法 瀏覽:443
認土鴨子的方法視頻 瀏覽:201
栽種豆角更簡便的方法 瀏覽:64
六字訣快速練習方法 瀏覽:856
獲得金屬單質常用的方法 瀏覽:318
用什麼方法止癢好 瀏覽:633
瘦肚子後背運動方法視頻 瀏覽:188
冬天怎麼除甲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