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玉雕工具怎樣使用
關於玉雕的工具設備我寫過一個初級的入門教程,希望對您有幫助
以下是地址
http://hi..com/%B7%D0%CC%DA%B5%C4%B1%F9/blog/item/48c9a8b76a6199f630add175.html
略微介紹了下各種工具的作用
不過使用上沒有什麼具體的技巧,都在於個人習慣,使用一段時間就會有自己的手感了
B. 玉雕初學者應該買那種機器和工具
玉雕初學者應該買的機器和工具如下:
1、軟軸機,主要應用范圍是台式機無法搭載的大型玉雕作品,通常配合電磨這類手持設備使用,來完成電磨無法進行的細節工作。由於台式機的固定式磨頭在處理某些器型上的確不如手柄那樣靈活,很多人也會選擇將軟軸機應用在一些較小或較特殊的器型上。
(2)玉雕工具使用方法圖解擴展閱讀
中國當代玉雕工藝,從大的流派來說,可分為南北兩派:
1、北派以北京為代表,涵蓋遼寧、天津、河北、部分河南、新疆等北方各省市。
2、南派則包括長江沿岸及以南地區,並分為幾個支派,包括以上海為代表的「上海工」,以蘇州為代表的「蘇州工」,以揚州為代表的「揚州工」,此外還有「廣東工」和「福建工」。上海玉雕以白玉為主,也有少量的翡翠製作。
C. 玉雕工具有哪些
1、玉雕基本工具
現代玉雕工具種類很多,但歸納起來主要有鋸、料、雕刻、拋光、鑽孔和輔助工具等。
(1)砣
砣是玉雕行業非常古老的名稱。它與鉈字相同,可以互相替換。字典上說:「砣就是打磨玉器的輪子。」可以是木製的、銅制的、常用的是鐵制的。後來延伸到所有切割、雕刻玉器的工具均稱為航。其實現代已將其細分為各種鋸片、各種磨頭等。鋸片和磨頭分鑲金剛石的和不健金剛石的兩種。或在鋸片成磨頭上的金剛石大多是人造的,現在成本也逐漸降低;多採用鋼錫等金屬將人造金剛石的細小顆粒鎮在鋸片上、磨頭上或鑽頭上、金剛石工具加工玉雕,工作效率有大幅提高。為此現代玉雕鋸片已多為金剛石鋸片等工具。盡管金剛石鋸片廣泛使用,但無金剛石鋸片(鐵砣)仍在使用,這種鋸片在切割玉料時需要不斷加入金剛石砂漿;操作不方便,玉作效率低。但鐵陽製作簡單,成本低,切割玉料的銀口小,可以減少玉料損失,這對於珍貴玉料尤其重要。傳統將無石鋸片分為鍘防和教成。
鍘砣:主要用於切割玉料。鍘而顧名思義就是其能像鍘刀那樣切割玉料,鍘而其實就是用鐵片製作的圓形片狀鋸片,有的鋸片中心有圓孔,這樣可以用螺絲與切料機或玉雕機的轉軸連接。有的鋁片沒有中心圓孔(多為無石鋸片)這就要用紫膠勵在機器的轉軸頂端上。鍘陽分欽金剛石和不扭金剛石兩種。不鍍金剛石的鍘陽比較原始,規格和定製不嚴格。挪舵往往邊部鋸口的厚度較薄,孔部周圍廣度厚些;這樣可以增加鍘航的強度。鍘航的直徑大小不一,一般為250—900毫米,厚度為0.3—1.5毫米。可根據切料需要選擇不同直徑和厚度的鍘布。但是鍘航面一定要平整,要有一定彈性;且鋸片軸心保持居中不變;鍘陽旋轉時鋸口始終保持穩定不偏。鋸口出現偏心時要及時調整。尤其安裝無孔鍘防,要用熱而軟的紫膠在轉軸上,趁紫膠沒有冷卻時,要轉動翎連的軸,用木棒緊靠鋸口使其旋轉在一條直線上,紫膠固化後就可以切料了。
原始鐵制鍘航,也稱無也式砂漿鋸片,現在玉雕切割採用不多了,目前多採用初金剛石的惻陸,也稱金剛石鋸片。人造金剛石鋸片規格齊全,定製嚴格,安裝在機器上便可直接使用,操作米分簡便快捷。按鋸片製作工藝分熱鑄和液壓一電鍍鋸片兩種,熱鑄鋸片是將金剛石顆粒與黃銅或其他金屬材料的粉末相混合,將這種混合物壓人一個特製的薄環內,經加熱使粉末館合,鑄造成一圓環,然後將此環焊接在鋸片基片邊緣上,這樣就製成熱鑄鋸片。這種鋸片厚度大;適合鋸大塊玉料,目前開口鋸片和韻齒鋸片多為熱鑄型。
液壓——電鍍鋸片工藝就是先將軟鋼片沖壓成鋸片基,然後用銑床在鋸片上銑出一些小楷,將金剛石粉用少量甘油調成冊狀,用攝壓裝置壓在鋸片上,然後將鋸片電鍍,使金剛石粉牢固附在鋸片邊緣的銑舊中。這種鋸片的銑口分與邊緣垂直和斜交兩種、銑口斜交鋸片有方向性。整邊式鋸片多為此類。金剛石鋸片按邊緣形狀又分整邊式、並回式、鋼用式和溝槽式。
整邊式鍘陸是指金剛石布滿在鋸片口邊上,因此鋸口邊緣較厚。這種同拉常常使用,主要用於切割玦度較小的玉料。圓盤直徑120—200毫米不等。
開口式制碟與整邊式相似,只是銀口邊緣有若幹缺口,鋸片宜徑越大,其鋸齒就越多。
主要是為了使切割玉料時產生的石屑能及時帶出。通常這種鋸片用於切割大塊的玉料。鋸片直徑一般在105—1000毫米。
釣齒式鍘陽就是一種由布滿金剛石細粒的「U」字形銅板,均勻而有間隔地壓焊在鋸口邊緣上的鋸片主要是為了在部分鋸齒損壞時可以及時替換。這種測陸直徑850—300毫米,鋸齒數與直徑有關,鋸片越大鋸齒越多,多在200—480個齒之間。
溝槽式鍘航與整邊式測航基本相同,只是銀口邊緣壓了一圇溝槽,溝槽上布有金剛石細小顆粒。規格和直徑均與整邊式測范一樣。
田防:主要用於雕琢出胚,它基本可以完成玉器粗雕的所有工序。鏨陸也是圓形鐵制鋸片,中心有孔;較大的級防可以直接用螺絲與玉雕機轉軸相連。
較小的空防需配細小的短軸,細軸與繁駐採用柳接焊牢,細軸必須和防片垂直,然後與玉雕機的轉軸連接,這樣的轉軸前端是空心的,塑舶上的短軸可以將暫防安在正中不偏心,需要用木棒靠緊黎航的細軸,轉動玉雕機的軸使墊板迴旋轉時保持一條線如防片不回就用鎮刀或油石將陀片口磨圓。防片出現左右搖擺時,敲擊鉚點調整使之逐漸平直,這樣顯陀就安裝好了。無金剛石貿防安裝較麻煩目前大多採用人造金剛石組航,玉雕時採用金剛石暫防快捷方便。繁脆其實就是直徑較小的鋸片,直徑多小於100毫米,是玉雕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由於鋸片直徑小,操作起來靈活,不僅可以用於玉雕時黎、標、扣、劃等切割也可作貼、靠等磨削。人造金剛石繁陸多是整邊式的,直徑大的100毫米,小的僅20毫米,厚度小於1毫米多在0.6—0.8毫米之間。
前面介紹況是鐵制的圓碟片狀其實玉雕行業習慣上將所有切磨的工具都稱為航,除上面介紹的鍘防和黎防外還有鉤航、軋陀、釘陀、膛陀、彎舵等,目前金剛石磨頭完全可以代替各種舊式防具的作用。
鉤陀:比整防更小,但鉈口邊部有數種變化,側面圖形有厚薄不一的長祀形、梯形、倒梯形、圓邊形、平頂透鏡形、圓頂透鏡形,這些均為無金剛石的鉤航;加工時需要不斷蘸金剛石砂漿。主要作用是鉤出紋飾花紋和線條。許多金剛石磨頭,渚如,花盆、釘子、精棒、混口、針棒、傘棒、鉤防等都能起到鉤陀的作用。還可用鉤陀的平頂和邊緣磨削加工玉器行業中用平頂磨削稱頂用刃邊磨削稱技。
軋陀:形狀如橋,規格很多,形狀各異,是玉雕的主要工具。陀口平直呈直角的稱齊口鉈口小於90oC的稱為玦口。也可以側面形狀稱梯形、平頭、圓頂、棗核等。目前無金剛石的軋航已很少採用多採用功能相同的金剛石磨頭如平頭棒、圓頂棒、球形棒、棗核律等。軋陸的主要用途是將暫陀加工後的銀痕磨平,使雕件凹凸圓滑,表面光潔,造型准確。
釘邱形狀像釘子規格較多,從不到1寸的小釘子到6寸的大釘子有五六種之多。目前採用的釘子都是金剛石的。其功能與鉤陀相似,可以作勾、掖、頂、控等玉作,是雕琢玉器細部的主要工具。
膛防和碗花:多為回頭、棗核、球形,用於沖磨口徑較大的玉器器皿內膛。碗防用鐵板沖壓成碗形,用於沖磨玉碗、玉爐、玉熏等玉器內膛。現在勝防和碗防大多採用金剛石的,還有特殊用途的異形磨頭。
彎陀:用粗鐵絲彎成用於掏口徑小的玉器器皿的內膛。
目前玉雕行業多採用金剛石雕琢工具按類別劃分主要有用於切割玉料的人造金剛石鋸片和用於研磨雕琢的各種人造金剛石磨頭,其他工具可以根據玉雕加工需要製造如加工手搬就需要圓形空心掏料刀具等。所以金剛石工具種類不僅僅就是鋸片和磨頭。另外還有金剛石鑽頭將在下面介紹。金剛石玉雕工具優點在於安裝簡單,雕琢效率高,加工操作方便等。但也有一些缺點例如切割玉料的開口較大,將造成玉料的浪費,尤其是高檔玉料金剛石鋸片成本相對較貴等。使用金剛石鋸片和工具還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
①無論切割或研磨時都必須採用涼水冷卻鋸片切口處和磨頭打磨處,一刻也離不開水,否則工具表面的金剛石將燃燒成發,而損壞工具。水伉大小根據鋸料或研磨的情況確定。切開大的玉料時直接用自來水冷卻成用油來冷卻,用級防粗雕或打磨時可以用塑料桶盛水,連接一個細小的塑料管引水冷卻就行。冷卻水不僅起到冷卻工具的作用,還可以起到除塵防塵的作用,非常重要。
②金剛石鋸片切割玉料時進刀退刀應盡量減慢,防上玉料與鋸片相撞,璜免損壞鋸片,同時可減少玉石碎屑崩出傷人。
③金剛石鋸片要盡量安裝平直,使其成直線運動。否則鋸口變大浪費玉料。
④金剛石鋸片使用後最好沿原來旋轉方向安裝,反向安裝將損壞鋸片。
(2)鑽;鑽是玉雕的重要工具之一。玉雕中鑽孔是必不可少的工序,玉佩珪繩需要打孔,項鏈球子需要穿孔,透雕需要穿孔,雕琢鏈、環、手夠、花熏、香爐等需要穿孔或掏料。鑽頭主要分實心鑽和空心鑽兩類實心鑽用於打眼和鑽孔,空心鑽用於鑽較大的孔和套取料芯。打眼一般是指在玉器上鑽的孔直徑小干2毫米,鑽孔是指所鑽的直徑大些,一般在2—6毫米。雕琢爐熏或手冊往往要掏出內部的玉料,用來加工其他玉器或配件,這就需要用空心鑽套取料芯,簡稱套芯。
實心鑽:現代普通玉雕打孔方式與古人的差別不大,只是採用電動機作動力,鑽頭多是人造金剛石的。原始的鑽孔方法現在有時人們還在採用,例如用無金剛石的鋼針夾在台鑽上旋轉,不斷加進金剛石砂漿,就可以在玉器上鑽出穿孔這樣的鋼針叫實心鑽,鋼針可粗可細。但是目前玉雕打孔主要還是採用金剛石鑽頭,用金剛石鑽頭鑽孔,操作起來不僅快捷簡單而且成功率高。根據玉器的大小和加工的需要,打孔時可採用台鑽或吊鑽,吊鑽有軟軸,鑽頭安裝在軟軸上打孔非常方便,尤其是大型玉器的打孔。吊鑽還可以安裝塹防、鉤確和釘航等金剛石工具,用於雕琢大件玉器米分靈巧方便。
激光打孔和超聲波打孔等技術的出現,使玉器打孔更加快捷,鑽孔不僅成功率高,而且鑽出的孔光潔周正。不過激光和超聲波打孔只能打小孔,打大孔還得依靠空心鑽。
空心鑽:空心鑽主要鑽孔徑較大的孔,或為了套芯。過去小的空心鑽用金屬管製作,而較大的空心鑽用鐵片或鋼片圍卷而成,製作大的空心鑽需先用車床加工出所需尺寸的規整金屬圓筒,圓筒上裝一根短軸,可稱其為圓筒架,然後將鐵片圍捲成圓筒狀,用小螺絲固定在圓筒架上,要注意的是鐵片捲成的圓筒介面處需要留出2—3毫米的空隙,主要是為了加工時金剛石砂漿可以通過這一空隙進入鑽孔處。空心鑽安裝在鑽機上旋轉時不斷加入金剛石砂漿,這樣就可以鑽孔或將料芯套出。鐵片空心鑽餐料的開口較小,可節省部分貴重的玉料。現代空心鑽頭上都鎮有數個人造金剛石齒,鑽孔、套芯都一樣,加工速度快而規整。只是人造金剛石空心鑽的開口較大。對玉料有一定損失。
機械鑽孔時要注意;玉雕鑽孔跟玉雕切割一樣,都需要用水冷卻,尤其鑽頭是人造金剛石的,要有足夠的水冷卻鑽頭否則人造金剛石遇熱後碳化將損壞鑽頭。鑽孔時鑽頭要慢進峰出,向下施壓時用力要均勻,否則容易造成鑽頭折斷或使玉器裂損,尤其是脆性的玉石或薄片狀玉件。鑽孔或套芯時加工的玉件要固定牢一旦玉件松動,鑽孔可能跑偏甚至會崩掉損壞。2、拋光工具
拋光工具的選用很重要;雖然拋光效果與拋光粉的種類有關,但也與拋光工具的種類與結構有類。拋光效果不佳時,改換拋光工具也常能奏效。
(1)膠碾
膠碾,又叫」膠鉈」,是用特殊的拋光膠製成的、形狀各異的拋光用磨頭。拋光膠的主要成分是蟲膠和拋光粉,故膠幣就是由膠微粉砂輪。中國玉雕使用膠碾的歷史非常久。在人造碳化硅微粉問世之前,多採用天然產出的鋼玉粉。現代則多使用280號、400號碳化硅或碳化硼。也可根據需要選用更細的拋光粉。
膠碾是拋光粉與工具的結合體,質地強韌而表面又夠軟,不僅有優良的拋光性能,而且製作方法簡便是一種實用方便,用途廣泛的拋光工具。
製作方法是先將碳化硼放在兩鐵片上加熱至足以融化蟲膠粉為止,然後分數次加入蟲膠粉並攪拌均勻。待其稍涼後可如揉面般的折疊數次,使碳化硼能均勻地混合。最後壓製成砂輪狀,中心孔可用熱鐵條貫穿而成。亦可用加熱法,使蟲膠與碳兒硼混合物沾在拋光機的軸杯上,乘熱提成球狀、棒狀。在慢速旋轉中用碳化硅條將其打磨成最終形狀。
(2)木鉈
木鉈,是用木材車瓣成盤狀、輪狀、鼓輪狀的拋光工具。木鑽本身並無拋光作用,因有些拋光粉依附在木材的碧眼裡隨木純轉動時對玉雕產品產生拋光作用。因此鬃眼較大的木材都可以用來製作木鉈。
由於拋光工具是在潮濕條件下使用的木鉈會因潮濕而彎曲變形。為降低木純的吸水性,要對木鉈作浸蠟處理。
木鋁價格低靡加工製作也很容易,拋光性能也很好,對那些有剝蝕性的寶石,玉石進行拋光尤為奇效。對一些高硬度的玉石,寶石進行拋光其效果也優於其他工具。因此,木能早就被國內外玉雕行業和寶石行業所採用。
木鑽拋光玉作面的形狀是多樣的;拋平面時,拋光面是平整的;拋凸面形體時,拋光面是呈不同曲率的四面。
不過木材的材質有硬;軟之分,因此在使用上略有不同。
①硬質木鑽即選用材質較硬的木材辯製成的木純。使用硬質木鉈時,拋光粉應用油或滑脂調制。這樣的配伍最宜拋光硬度較高的玉石製品。
②軟質木鉈即用軟質木材製成拋光面層的拋光輪。因為軟木較軟,牢固性差,故將8—10毫米的軟木板粘貼在金屬鐵盤上。這種用軟木製成的木銷最宜用來拋光剝蝕性的玉製品。
(3)皮鉈
即將皮革蒙在特製的金屬盤架或硬木盤架上,使之如同鼓的一側。任何皮革均可使用。
皮統可用於拋光任何玉石和寶石,對有剝蝕性的玉石拋光,效果尤佳。拋光粉以用氧化鉻、紅寶粉較好。皮鉈的拋光效果優於氈輪。
皮謀可用薄層皮革或3毫米左右的厚皮革。蒙皮面時,一般將皮革光面作為拋光面。
薄皮革的適形性好適宜拋光凸面的玉製品及首飾,厚皮革的適形性差,拋大平面時較好。
(4)氈輪
氈輪有實心氈輪和蒙面氈輪兩種。
①實心氈輪採用好羊毛壓制而成。尺寸較大時須使用法蘭盤。氈輪使用時,轉速不宜快。
因為轉業較高時,拋光粉會因離心作用而散失,拋光效果反而不佳。
氈輪易吸塵士,塵土會影響拋光效果。保存時應當保持清潔。此外一個氈輪也不宜改換所用拋光粉的種類。
②蒙面氈輪即將厚羊毛氈用熱水浸泡10多分鍾後將其釘壓在饅頭形狀的木輪上。
(5)布輪
布輪為傳統拋光工具。因布較軟,故在高速旋轉中才能發揮拋光效果。但因轉速較高時,拋光紛將會因離心力而散逸,而且玉製品也易被摔出,使用時需注意。
(6)刷鉈
用毛岸製成,用於去糙、刷亮。
(7)葫蘆鉈
用老葫蘆干後的硬殼製成,用於拋光。
(8)皮條
即較厚的馬皮條。用時割取3—5毫米見方,長度為30—40毫米的一段,一頭夾在機器上即可。機器轉動時皮條亦會隨之轉動。可利用這種轉動來帶動拋光粉。這種拋光法主要用於無法使用輪磨工具的部位。
(9)蠟拋光碟
蠟拋光碟是指用蠟覆蓋的拋光碟,專門用於硬度極低的寶石或玉石製品的平面拋光。
蠟拋光碟的盤芯以8—10毫米厚的鋁板製作為宜。一股剪成8—12英寸大小,玉作時作水平旋轉。
玉作面應車鎖平整光滑。將鋁制盤芯微微加熱至能熔化蜂蠟時,將煙蠟塗上,待全部熔化時;將一塊質地緊密的厚布,剪成圓形輕輕蒙上,用手抹平。然後再在布表面塗抹少許修繕使修繕與布均勻地結合在一起。冷卻後,將此蠟盤放在機器。開機使其旋轉。用極平坦的金屬玦壓磨已塗好蠟的布表層。目的是使布與鋁盤緊緊相貼。在表面完全平整後,可在錯盤表面塗上拋光粉。便可用於拋光。
(10)錫面拋光碟
即將純錫熔化後,撇去表面浮渣倒置在6—8毫米厚的鋁圓盤上。涼後,用小刀沿半徑方向切劃出小道,用以存拋光粉磨。
D. 玉石加工工具有哪些
一、微型電磨機
轉速有35000-50000轉每分鍾,更換磨針無需輔助工具,徒手完成,效率高、安全性強,由於馬達在手柄外部改變了傳統雕磨機有軟軸傳遞動力從而導致抖動大,操作者容易疲勞、雕刻工件粗糙不光潔的弊端,軸承、夾頭容易損壞的弊端。
二、微型角磨機
直徑30毫米。很適宜較大平面的打磨、切割操作
三、前後往復銼
採用前、後直線往復運動,適宜較深的細窄、溝槽類的打磨、拋光一般往復速度0--12000次每分鍾,可以採用金剛條、油石、羊毛加研磨膏等方式加工。
四、左右往復銼
左右往復運動,適宜較淺的細窄、溝槽類的打磨、拋光一般往復速度0--7000次每分鍾,可以採用金剛條、油石、羊毛加研磨膏等方式加工。打磨細槽不易產生喇叭口,並且和前後往復銼比較在淺槽加工中效率高。
五、玉雕機
1、採用進口高精度導軌,雙排四列滑塊,承重力大,運行平穩,精度高,壽命長,下刀精確
2、鑄鐵結構,床身三軸全方軌,採用雙螺母自動消間隙滾珠絲杠為傳動結構,承重力較強,變形量小。
3、恆功率主軸電機,切削力度大,效率高
4、軟體兼容性好,可兼容Typ3/Artcam/Castmate/文泰等多種CAD/CAM設計軟體,可輕松做出浮雕、影雕和三維藝術字等。
5、獨特的防塵、防水裝置,有效保障機械傳動部分的清潔、防銹,維護工作更輕松。
E. 古代刻玉的工具是什麼
古代刻玉的工具有鐵制圓盤-鉈、無齒的鋸、圓鋸、鑽、錐、用精細的木片葫蘆皮、牛皮蘸珍珠砂漿,加以拋光。
玉石異常堅硬,必須用鐵制圓盤――鉈為工具,以水和金剛砂為介質,經過鍘、鏨、沖、壓、勾、順等工藝,一點一滴琢磨而成。
在古代制玉過程中使用最多的雕刻工具叫陀,是指安裝在「水凳」橫軸上可以旋轉使用的各種工具的泛稱。
陀的名稱是玉雕行業沿用歷史的稱謂,什麼時候開始稱之為陀己無從考證。在古代,陀與碼字相同,可以互相替換,很多人用銘字,是否合適有待斟酌。
古代制玉技法,源於製作石器。切、磋、琢、磨是玉石器所用的工藝程序。
切,即解料,解玉要用無齒的鋸加解玉砂,將玉料分開。
磋,是用圓鋸蘸砂漿修治。
琢,是用鑽、錐等工具雕琢花紋、鑽孔。
磨,是最後一道工序,用精細的木片葫蘆皮、牛皮蘸珍珠砂漿,加以拋光,玉器便發出凝脂狀的光澤。這套制玉技術,在商代已為工匠們所掌握。
(5)玉雕工具使用方法圖解擴展閱讀:
早期的玉器加工技術,主要借用磨光玉器的技法,即切割、鑽孔和打磨等,後來逐漸發展為鏤雕、線刻等。
關於清代砣機,現在我們能夠見到比較完整的圖像資料則是《玉作圖說》,李澄淵於1891年(光緒十七年)應英國醫師卜君要求而作。
他「歷觀玉琢琢磨各式繪以成圖(《玉作圖》序)」。也就是經過現場調查作了寫生,盡量如實地加以反映,所以此圖是可信的。此圖冊名為《玉作圖說》,共十二開,十三圖,每圖附文字說明。
可以說是玉作的連環書,是繼《陶治圖》之後出現的又一部紀實的工藝圖書,不僅描繪了玉匠勞動操作的場面,還將重要工具名稱都一一註明。
中間是書畫,左右兩側有豎欄各三行,首行書編號和題名
書寫「說」文楷體工整,描述通俗易懂。共分為搗沙、研漿、開玉、扎碢、沖碢、磨碢、掏堂、上花、打鑽、透花、打眼、木碢、皮碢等十三個工序。
一搗砂圖說,二研漿圖說合為一開,即一圖二說,三至十三這十一工序各為一開,共十二開,每圖書圖說。
F. 小件玉雕用什麼工具
玉雕小工具一般用到:
1、切片,也叫鋸片,玉料切割工具,有大有小,大到半米,小到直徑3厘米,甚至更小。
2、杠棒也是有大有小,可小到直徑只有0.4毫米,甚至更小。大的主要用來修平,滾光,修光;小的可以用來打眼。
3、喇叭,有好幾種,用來勾線和平底都可以。
4、棗棒,也叫橄欖或者麥粒
小件玉雕目前就用到這些常用的。
G. 玉雕是怎麼雕成的
用手工雕刻來的,先雕刻,在打磨.在拋光和過蠟。
具體的如下:
雕磨則是出設計造型的工序,其基本手法和步驟是沖、磨、鈍勾等。
所謂沖,是指較大面積的磨削。用沖鈍(直徑3~4cm)或金剛石砂輪將高低不平的部分沖成玉器粗坯。
所謂磨,是用大小不同的磨鈍磨出大樣,即磨出設計中的主要部分的輪廓形態,如人物的頭、手和身體等等。
所謂軋,是指深度磨削,即用軋鈍軋出較細部分的立體感,如給人物頭部開臉,軋出嘴、鼻、耳等。
所謂勾,即是用勾拖鉈勾出細部的細微花紋,如人物的頭發以及鳥羽龍鱗等等。細部的雕磨還有撤、掖和頂撞等手法,因而使用的雕磨工具也應不同的作用而五花八門,除沖鉈、磨鉈、軋鉈、勾鉈外,還有串錘、釘子、棒挺、平口等等。上述這些工具都是傳統玉雕工具的名稱,過去都是用鐵製成的,使用時帶動金剛砂將玉器琢磨出來。現在多使用固著鑽石粉的工具,效率提高很多。
玉石雕磨,通常使用的是專門的玉雕設備。玉雕設備主要由電動機工作頭、皮帶傳動裝置、磨頭、水槽及工具箱等組成。電動機與工作頭用鋼柱連結在一起,可同時升降。皮帶傳動裝置在電動機的傳動下,帶動工作頭左端的磨頭轉動。通過換用不同的磨頭實現不同的琢磨目的。磨頭即是各種形狀的磨具。目前大多數是電鍍鑽粉磨頭,因其磨削效率高,使用壽命長,價格也不貴。
3、拋光
琢磨好設計造型的玉器,還要迸行拋光。拋光的具體操作過程與琢磨類似,但使用的工具和磨料(即拋光劑)與琢磨時不同。工具一般用樹脂、膠、木、布、皮、葫蘆皮等製成與琢磨時的鐵制工具或鑽粉磨頭形狀類似的工具帶動拋光粉進行拋光。也可下浸機拋光。浸機拋光需要時間較長,大約要一星期左右,但一次能拋光很多件。
4、過蠟與裝漠
拋光完成後的玉雕製品通常都需過蠟。過蠟方法與前面講述的相似。只是從蠟液中提出時,需仔細將多餘的蠟液,尤其是玉雕品的凹縫等處擦拭千凈,從而使玉雕工藝品熠熠生輝。
H. 玉雕及玉雕工具有關的介紹
從古至今,雕刻工藝一直在中國一代代相傳發展下來,如巧奪天工的石雕、精雕細刻的木雕或是高潔清雅玉雕等。其中的玉雕更是從新時期時代就開始出現,直至到商周開始更是成為一種專業的一門工藝。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中國中最美好的傳承之一-玉雕。
在近代中,考古界在考古文物的時候發現,早在公元前的5000前時期,我國就出現了一些關於玉珠玉器雕刻的器材。而在1萬多年前,更是發現一些磨製玉器的砍斫器等工具,從這些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的玉器是從打制然後到磨製,最後慢慢開始形成精細的琢磨。在期間,人們從玉石的開發到玉器的琢磨雕磨發現玉的堅韌潔麗的美好品質。
玉雕屬於中國獨有的一種專業技藝,它不僅擁有悠遠的歷史發展,在中國史來的各個朝代更是擁有自己時代的玉雕特徵和歷史民族特色。在新時期時代也只是出現一些簡單的玉雕,主要以岫玉為主的一些玉璧、玉珏和玉璜等一些,玉石工藝就開始於商周春秋戰國時期,在那時出現的帝王和官族,玉石漸漸被人們作為隨身佩戴裝飾,有些玉石更是可以代表家族官僚身份尊貴,也有一些玉璜之類的玉器開始流行。玉雕裝飾在漢唐時期更是盛繁流行,各式各樣的玉璧更是雕工精湛。玉雕的工藝在宋元時期更是得到質的飛躍,在一些朝代更是設立了宮廷玉院,玉石得到了大規模的開采進行雕磨,其價值更是倍增。在明清時期,玉雕成了古至今的鼎盛時代,人們的玉雕工藝造就了許多精巧別致的玉雕工藝製品。
玉雕的精美雕刻除了高超的雕刻工藝外,更是離不開各種玉雕工具的幫忙了,玉雕雕琢在後面的粗細雕、修整和拋光一些工序都是需要專業的雕刻工具來輔助完成的。在古時候,玉雕工具會有用到解玉沙、鋸子、鑽孔或是砣等一些,到了近現代的機器慢慢開發,玉雕工具更是五門八類,其中軟軸機玉雕最普遍的一種雕刻機器,也有一些切割機也可以作為開料或是切片使用,但是無法進行小細節的處理,在這時,我們就可以使用吊機進行粗雕和牙機進行細雕。而後可以使用撗機進行打磨整形拋光。而有些拋光震桶和超聲波清洗機也會在雕刻後加工使用到。
其實玉雕的工具有各種各樣,在一些玉雕老師傅中,也有著一些奇奇怪怪的玉雕工具,但其實我們都知道,一件精細的玉雕完成的重要性並不是在玉雕工具上,而是我們在雕刻期間仔細耐心的心態。
I. 雕刻玉石簡單工具和方法
玉雕製品可以說是最能體現玉石之美的玉石產品,也是玉石文化的精髓所在。玉雕工藝,使得玉石材料成為區別於其它自然寶石資源的獨特而自成體系的一族。雕工的好壞極大地影響著成品的價值。
玉雕製品的內容很廣,通常是指玉石表面甚至內部雕刻有花紋、圖案的玉石製品。最主要的有玉雕擺件,如人物、花、鳥、獸、花卉、陳設器皿以及大的玉雕山子等;此外,還包括各種花件,如形形色色的掛牌、掛件或佩飾等;還有各種仿古玉件及實用器皿如文房器具、茶具、煙具、酒具等等;也包括需用玉雕工藝加工的首飾品等等。玉雕製品的加工與前述琢型有所不同,相對也復雜得多,通常需要專門的設備來完成。玉雕製品的加工工藝,通常分為選材、設計、琢磨、拋光和過蠟這五道工序,以設計和雕磨工序最為復雜。
1、設計與選材
對於玉雕工藝品來說,選材和設計的關系很難說誰先誰後,有時可能先有玉料,而後設計玉雕方案;有時也可能是先有玉雕方案再去選擇玉石。通常都是因材施藝,即先有玉料,後行設計。選材要講究玉料的質量和大小,不能有大的裂紋和瑕疵。若是應具體設計而選材,更要選擇質地、顏色和特性,以便與設計的主題相和諧。
一件完美的玉雕工藝品,應該是玉質美與造型美的高度和諧而造型美則取決於仔細研究了原石之後的設計方案。因此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通常玉雕工藝品的設計人員不只懂得美術設計,更應了解各種玉石的各種特性如韌性或脆性、硬度、熱敏性、化學穩定性、裂紋發育情況、瑕疵延伸情況等等,才可能真正保證其設計的最後實現,否則很可能半路夭折。設計工作並非只在開始琢磨前進行,往往貫穿製作過程的始終。設計人員要根據玉料在製作中發生的變化以及製作者的能力和水平,隨時改動設計稿,逐步引導完成製作。
玉雕設計一般分為粗繪和細繪兩道工序。粗繪是在開始琢磨之前,把造型和圖樣直接繪在玉石上;細繪是在製作中把局部細致的要求繪出來,以便於製作者領會設計意圖。玉石上繪好設計稿後,就可以開始加工。
2、琢磨
琢磨是按設計要求出造型的一道大工序,操作時通常分為切割和雕磨兩個分工序。
切割工序較為簡單,即用切割工具除去石皮(若有的話)及設計輪廓以外的邊角余料。此外,也要挖去不能用的瑕疵或臟點,剔除有礙設計的"砂丁"或雜石等等。最後得到一塊初具雛型的玉雕料坯。玉雕行業內在此道工序中的一些基本手法都有專門的名稱,如鍘、摽、扣等。鍘即切削,切去不要的部分;摽是去稜角;扣就是挖去臟點或"砂丁"、雜石等。事實上,這此手法也用於雕磨過程。切割使用的工具主要是起切削作用的鍘鈍,鏨鉈,絲子鋸、開料鋸、扣活機等等。
雕磨則是出設計造型的工序,其基本手法和步驟是沖、磨、鈍勾等。
所謂沖,是指較大面積的磨削。用沖鈍(直徑3~4cm)或金剛石砂輪將高低不平的部分沖成玉器粗坯。
所謂磨,是用大小不同的磨鈍磨出大樣,即磨出設計中的主要部分的輪廓形態,如人物的頭、手和身體等等。
所謂軋,是指深度磨削,即用軋鈍軋出較細部分的立體感,如給人物頭部開臉,軋出嘴、鼻、耳等。
所胃勾,即是用勾拖鉈勾出細部的細微花紋,如人物的頭發以及鳥羽龍鱗等等。細部的雕磨還有撤、掖和頂撞等手法,因而使用的雕磨工具也應不同的作用而五花八門,除沖鉈、磨鉈、軋鉈、勾鉈外,還有串錘、釘子、棒挺、平口等等。上述這些工具都是傳統玉雕工具的名稱,過去都是用鐵製成的,使用時帶動金剛砂將玉器琢磨出來。現在多使用固著鑽石粉的工具,效率提高很多。
玉石雕磨,通常使用的是專門的玉雕設備。玉雕設備主要由電動機工作頭、皮帶傳動裝置、磨頭、水槽及工具箱等組成。電動機與工作頭用鋼柱連結在一起,可同時升降。皮帶傳動裝置在電動機的傳動下,帶動工作頭左端的磨頭轉動。通過換用不同的磨頭實現不同的琢磨目的。磨頭即是各種形狀的磨具。目前大多數是電鍍鑽粉磨頭,因其磨削效率高,使用壽命長,價格也不貴。
3、拋光
琢磨好設計造型的玉器,還要迸行拋光。拋光的具體操作過程與琢磨類似,但使用的工具和磨料(即拋光劑)與琢磨時不同。
4、過蠟與裝漠
拋光完成後的玉雕製品通常都需過蠟。過蠟方法與前面講述的相似。只是從蠟液中提出時,需仔細將多餘的蠟液,尤其是玉雕品的凹縫等處擦拭千凈,從而使玉雕工藝品熠熠生輝。
對於玉雕工藝品而言,過蠟並不算結束,還需配上適當的木座和錦盒,即完成玉器的裝演,才算真正完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