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管理中如何使用激勵
激勵可以分為正激勵和負激勵,在具體運用的過程當中,應結合組織目前的具體情況採取相應不同的方法。
任何理論只有運用到實際中才有意義。激勵也是如此。現在,大多數企業已經引入了激勵,有的企業還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激勵方法。
1、為員工提供滿意的工作崗位
熱愛一項工作是做好這項工作的前提。為員工創造一份滿意的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為員工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這包括企業必須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場所、必要的工具、完整的工作信息以及公司各相關部門的協調等。
很多企業只關心員工的工作本身而忽略了為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員工所處的工作環境是員工工作時隨時可以感受到的。若環境對員工的工作產生副面影響,員工會有持續的不滿。當員工總可以感覺到環境的不適時,企業無論怎麼激勵都不會有良好的效果的。
(2),員工的技能特點、性格特點要與崗位的任職條件相匹配。企業往往認為員工的素質越高,工作越出色。我們可以假想一下,讓一個高素質人才去干一份平淡、簡單的工作,結果會是怎樣。長時間工作後,這位人才一定會棄企業而去。
現代企業的崗位需要的是最適合的人來干。員工素質過高,對工作提不起興趣;素質過低,無法完成工作,也不會對工作有興趣。只有與員工的個人能力相匹配的工作。才會激起員工的工作興趣。員工才會有積極性。
(3),工作的內容要豐富、具有一定挑戰性。調查表明,當員工按部就班地工作一段時間以後,積極性會有很大的下滑趨勢。
對工作內容的設計,可以緩解這一問題。例如,流水線上的工人。每天從事一樣的工作,較長時間後,積極性就會下降。如果適當調整其工作內容,擴大其工作內容,採用工作輪換,就會再次提起工人對工作的興趣。對於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工作內容較為豐富,企業鼓勵其在工作上的創新,增強工作的挑戰性,就可以有效地激勵他們。
(4),為員工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有關調查顯示,求職者尤其是高學歷的求職者,選擇工作時最看中的就是發展前途。沒有員工會滿意沒有前途的工作。企業要把員工的工作前途告訴員工,就要制定職業生涯規劃,讓員工明白自己在企業中的發展機會。
以往國內的企業很不重視這點,很多員工不知道自己將來的位置,發展存在很大盲目性。如果企業能夠重視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充分了解員工的個人需要和職業發展意願,結合企業實際,為員工提供適合其要求的升遷道路,使員工的個人發展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得到最佳結合,員工才有動力為企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員工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是一種長期激勵措施,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激勵手段。
(5),給予員工培訓的機會。如今已經到了知識經濟的時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新技術、新思想層出不窮。員工深知,如果不及時補充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必然會被淘汰。所以,對培訓的需要已經越來越強烈。針對員工這一需要,建立符合自己企業實際的培訓體系就很重要。
培訓員工時要注意,培訓只是手段,使用才是目的。只有將使用與培訓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達到培訓的目的。
2、制定激勵性的薪酬和福利制度
員工進入企業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獲得一定的物質報酬。報酬,是與人的生存需要密切相關的,是最有效的一種刺激物。在企業里,報酬的高低甚至可以代表員工的價值大小。所以,合理的薪酬系統是具有很大激勵效果的。
(1),激勵性的薪酬政策的制定。
雙因素理論認為,薪酬只是一種保健因素,不會對員工有激勵作用。傳統的薪酬體系設計也缺乏激勵因素。其實,只要對薪酬體系進行科學的設計,同樣是可以起到激勵作用的。
①在保證公平的前提下提高薪酬水平。
研究發現,從企業內部來講,員工關心薪酬的差別程度高於對薪酬水平的關心。所以,薪酬體系要想有激勵性,保證其公平性是必須的。公平性包括內部公平和外部公平。對外公平,要求企業的薪酬水平與行業的薪酬水平要相當。對內公平,要求企業按貢獻定薪酬。如果員工感覺報酬分配不公,他們就會感覺不滿,只有保證公平,員工才能正常工作。
但是,僅僅保證公平是不夠的。要想有激勵效果,還要提高薪酬水平。高的薪酬水平可以形成對外競爭優勢,員工會有優越感,認識到企業對自己的重視,有較高的工作積極性。
②薪酬要與績效掛鉤。
要想使薪酬系統具有激勵性,薪酬系統必須與員工績效結合起來。績效薪酬可以把公司與員工的利益統一起來,員工為自己目標奮斗的同時,也為公司創造了價值,可以達到一種「雙贏」的目的。績效薪酬實施過程中注意要有科學的績效評估體系為依據,否則,會影響績效薪酬的公平性,達不到激勵員工的目的。
③適當拉開薪酬層次。
反差對比可以建立更為持久的動力。拉開薪酬層次可以鼓勵後進者,勉勵先進者。但是,層次不要拉開太大,否則會影響薪酬的公平性。
另外,在設計薪酬系統時,要注意薪酬中的固定部分。保持固定部分的比例,使員工有一定的安全感,激勵薪酬措施才會有效。
薪酬激勵是最重要、最常見的一種物質激勵手段。這種手段易於企業控制,變化因素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設置具有激勵性質的福利項目。
福利是員工報酬的一種補充形式。「恰到好處」的福利也是具有激勵效果的。
①採取彈性福利制度。
不同的員工對福利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喜歡物質的,有的喜歡精神的,可謂眾口難調。以往企業給予員工一樣的福利待遇,一定會有部分員工的需要難以得到滿足。採取彈性福利制度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彈性福利制度給予員工選擇福利的機會,允許員工把個人需要與所需福利結合起來。另外,企業還把福利與工作年限聯系在一起,高年限,高職務的員工更有較大的選擇空間,充分體現了企業的人文關懷,這樣更有利與長期激勵。
②保證福利的質量。
拿一個簡單例子來講,很多生產型企業都為工人建立了免費浴室,這本來是一項很好的福利措施。但是企業往往疏忽了管理,浴室里水忽冷忽熱,工人抱怨不斷。本來是好事,結果卻很糟糕。在企業中類似的例子有很多。
因此,加強對福利項目的管理才能起到福利應有的作用。
在物質激勵方面上,薪酬和福利都是比較傳統的激勵方法。如今,又興起了一種現代化的激勵手段——「股權激勵」。
3、股權激勵
據統計,美國500強中,有90%的企業採用了股權激勵後,生產率提高了1/3,利潤提高了50%。可見,股權激勵是有較強的激勵作用的。
股權激勵把公司的股份作為獎勵員工的工具,是一種先進的激勵方法。它可以彌補傳統激勵手段的不足,把員工與企業緊緊聯繫到一起,具有束縛員工和穩定員工的作用,起到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的效果。是一種先進的長期激勵手段。國內外成熟的股權激勵手段有十幾種,現只對常用的兩種作以介紹。
(1)股票期權
這是美國企業中運用最多、最規范的股權激勵手段。它授予員工享有未來接受股票的權利,是付酬形式的一種。多用於對高層領導人、核心員工的激勵。
(2)期股
這是帶有中國特色的一種股權激勵形式。現在中國企業常用的股權激勵形式,大多都是期股的變種。
期股指,通過被授予人部分首付、分期還款而實現的對企業股權的擁有。
針對一般的員工,通常股權激勵不作為主要的激勵手段。因為對於大部分普通員工而言,他們可能得到的股權不可能很多;企業整體績效與他們的工作關聯度及個人收入關聯度都太低,股權激勵作用不會太大。股權激勵主要是針對企業的高級人員,例如,高級管理人員、主要技術人員等。他們的工作業績好壞直接關繫到企業的整體利益。另外,股權激勵作為一種長期激勵手段,更能用股權這個工具牢牢把這些人才留在企業。
股權激勵在我國企業中的運用還不是很廣,也有很多問題。例如,在國企改革中,有的企業採取員工持股,對每個員工一視同仁,平均分攤股份,這樣的股權激勵是不可能起到作用的。
股權激勵在我國作為一種新的激勵方法,要想起到積極作用,還需要企業的管理者們結合我國企業實際,參照外國成功經驗,對其創新繼承。
4、人性化的管理手段
人性化的管理,是以人文關懷為基礎的,以員工需要為出發點、尊重員工的。人性化管理是現代化管理的需要,是激勵員工的重要手段。
企業要實施人性化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授予員工恰當的權利
現代人力資源的實踐證明,現代員工都有參與管理的要求的願望。任何員工都不想只是一個執行者,都有參與決策的需要。滿足員工的這種需要,不僅可以激勵員工,還有利於企業的長期發展。
授權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授權一定要恰當。權利過大,員工無法駕馭;權利過小,員工無法完成工作。只有恰當的授權才有激勵作用。
授權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授權後,不要對員工的權力亂加干涉,否則會使員工產生不信任的感覺。授權還要避免重復交叉,一個權力只授予特定的員工。
(2)目標激勵
目標激勵是指通過設置恰當的目標,激發人的動機,達到調動積極性的目的。目標之所以能夠起到激勵激勵的作用,是因為目標是組織和個人的奮斗方向,完成目標是員工工作結果的一種體現,是員工成就感的體現。
目標激勵的關鍵在於目標的設置,只有恰當的目標才有激勵效果。
①員工的目標要與組織目標一致。
企業與員工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在這個過程中,兩者之間往往會有矛盾,協調好這對矛盾,使企業與員工的目標想一致是目標激勵得以實現的基礎。在企業目標中分離出員工的個人目標是非常重要的。
②目標必須是恰當的、具體的。
目標恰當是指,難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過高的目標,員工無法完成,會挫傷員工積極性;過低的目標,員工無法在完成目標的同時體會到成就感。最好的目標應該是「跳一跳,夠得著」的,既具有一定挑戰性,還具有一定的可實施性。
目標具體是指,目標不能含糊不清,最好有個量化的目標,這樣不僅完成起來更有目的性,還便於評估。
要想實現這些要求,就要求管理者在制定目標時,要注意與目標執行著的溝通。了解其需要和能力,這樣才能制定出恰當的目標。
③當員工取得階段性成果時要及時反饋給員工,有助於他們進一步實現自己的目標。另外要對完成目標的員工予以獎勵,認可其工作成果。
(3)鼓勵競爭
很多管理者害怕企業內的競爭現象,認為這樣會破壞企業的秩序。其實,只要管理者對競爭進行合理引導,競爭還可以起到激勵員工的作用。
對於企業中的後進員工,管理者要鼓勵他們迎頭趕上;對於企業里的先進員工,管理者要勉勵他們繼續領先。在企業內提倡個人競爭,提倡團隊競爭,激發員工的工作激情,可以使企業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
在企業內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對於競爭是必須的。競爭的有序性除了靠道德約束外,企業也可以制定一些獎懲措施,規范競爭。
(4)營造有歸屬感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的塑造已經成為現代化企業精神激勵的重要手段。實踐表明,有著良好文化的企業,人才的流失是明顯低於那些不重視企業文化塑造的企業的。當企業的文化和員工的價值觀一致時,當企業文化充分體現到對員工的尊重時,員工會與企業融為一體。員工會為自己的企業感到驕傲,願意為企業奉獻自己的智慧。
良好的企業文化有著以下特徵:
①尊重員工。尊重是加速員工自信力爆發的催化劑。尊重激勵是一種基本的激勵手段。員工之間的相互尊重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助有員工之間的和諧,有助有凝聚力的形成。
尊重員工,是人本管理的體現。
②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協調合作關系,強化團隊協作。
③鼓勵創新。
5、注意管理中的細節
細節是管理的縮影。在細節上體現對員工的關懷,是真正貫徹先進管理思想的體現。一個小禮物,一聲問候更能體現企業對員工的重視。企業對細節上的疏忽往往會使員工產生企業口是心非的感覺。
另外,還要注意,企業領導者的示範作用。企業領導者的帶頭作用是不可忽視的。領導人做不好工作的話,還怎麼去要求下屬去完成自己的任務!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企業中常用的激勵方法有很多。但僅僅知道這些方法還不夠。要想讓激勵方法起到積極作用,必須在正確的指導思想下進行。很多企業在激勵的思想、原則上把握不夠,在對激勵的認識和運用上存在很多誤區,往往採用了激勵手段,也無法起到激勵的效果。
激勵的誤區
1、管理意識落後。
有的企業,尤其是我國的一些中小企業,對人才根本不重視,認為有無激勵一個樣。這些企業就需要革新自己的陳舊觀點,把人才當作一種資本來看,挖掘人的潛力,重視激勵,否則,必然會遭淘汰。還有的企業,口頭上重視人才,行動上卻還是以往的一套。這些企業管理思想落後,在這些企業里的員工很難有高的積極性。
2、企業中存在盲目激勵現象
不少企業看到別的企業有激勵措施,自己便「依葫蘆畫瓢」。合理的借鑒是必須的,但很多企業只是照辦。前文中,曾論述過,激勵的有效性在於需要。只有立足本企業員工的需要,激勵才會有積極意義。所以,要消除盲目激勵的現象,,必須對員工需要做科學的調查分析,針對這些需要來制定本企業的激勵措施。
3、激勵措施的無差別化
許多企業實施激勵措施時,並沒有對員工的需要進行分析,「一刀切」地對所有的人採用同樣的激勵手段,結果適得其反!這也沒有認識到激勵的基礎是需要。同樣的激勵手段不可能滿足所有的需要。
另外,企業要注重對核心員工的激勵。在企業中,核心技術人員、高級管理者、營銷骨乾等都屬於核心員工,他們有著高於一般員工的能力。加強對他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核心員工的激勵更要使用長期激勵的手段,如股票期權、目標激勵。
4、激勵就是獎勵
這是企業中普遍存在的一個誤區。前面我們認識到,需要被剝奪的時候也可以激起員工的緊張狀態,使其有較高的積極性。
企業的一項獎勵措施往往會使員工產生各種行為方式,其中的部分並不是企業所希望的。因此,必要的束縛措施和懲罰措施就很必要。
但是,使用懲罰措施時要注意,懲罰力度不能過大。多用獎勵,輔以懲罰。
5、激勵過程中缺乏溝通
業往往重視命令的傳達,而不注重反饋的過程。這樣對激勵是很沒有好處的。缺乏必要的溝通,員工就處於一個封閉的環境中,不會有高積極性的。
(1),對員工所做成績進行肯定。
所有的員工都希望能得到公司的賞識,但結果卻往往令他們失望。很多員工總是抱怨,領導只有在自己出錯的時候才會注意他們的存在。
管理者注意對員工的正面反饋是很重要的。告訴員工企業感謝員工對企業的貢獻,對員工進行肯定,拉進與員工的距離,這才是對員工的極大激勵。
(2),透明管理。
讓下屬了解公司的發展方向,了解公司的現實狀態,是非常重要的。創造一種透明的環境,為員工提供相應的信息,可以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6,重激勵輕約束
在中國的企業界,有這么一個現象,國有企業不重激勵重約束,留不住人才;民營企業重激勵不重約束,也留不住人才。可見,只強調對激勵的重視還是不夠的。
武漢晨鳴採用嚴格的管理制度,拿制度來約束員工行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這對我們是個很好的借鑒。激勵正確的事、約束錯誤的行為才是正確的管理之道。
7,過度激勵
有人認為激勵的強度越大約好。其實,這也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凡事物極必反,激勵也是這樣。過度的激勵就會給員工過度的壓力,當這個壓力超過員工承受力的時候,結果是可想而知的。適當的激勵才會有積極意義。 (轉載~)祝工作愉快!~
B. 激勵員工的方法 越詳細越好
激勵員工的方法有榜樣激勵、目標激勵、授權激勵、尊重激勵、信任激勵。
1、榜樣激勵
為員工樹立一根行為標桿。"表不正,不可求直影。"要讓員工充滿激情地去工作,管理者就先要做出一個樣子來。
領導是員工們的模仿對象,激勵別人之前,先要激勵自己。要讓下屬高效,自己不能低效,塑造起自己精明強乾的形象,做到一馬當先,在員工當中樹立起榜樣人物。
5、信任激勵
領導與員工之間應該要肝膽相照。信任是啟動積極性的引擎,是激勵誘導他人意志行為的一種重要途徑,而管理就是要激勵誘導他人的意志行為。用人不疑是馭人的基本方法,對業務骨幹更要充分信賴,切斷自己懷疑下屬的後路。
(2)激勵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人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在企業內部建立良性的競爭機制,是一種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引導和激勵。管理者擺一個擂台,讓下屬分別上台較量,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爭先創優意識,全面地提高組織活力。
企業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讓員工知道自己的績效考評結果,有利於員工清醒的認識自己。如果員工清楚公司對他工作的評價,就會對他產生激勵作用,績效考核可以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更有利於企業的發展,這對一個企業來說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
C. 用什麼方法可以有效的激勵員工
你好,希望以下內容可以幫助到你。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威廉·詹姆斯在《行為管理學》一書中指出,通過對員工的激勵研究他發現,實行計件工資的員工,其能力僅發揮了20%~30%;在受到充分激勵時,其能力則可發揮至80%~90%.也就是說,同樣一個人在收到充分激勵後發揮的作用相對於激勵前的3~4倍。
推薦使用橡樹雲。
橡樹雲是一個以激勵為核心的企業管理軟體雲(SaaS),核心價值是為每個企業員工提供一個員工錢包,讓每個員工有屬於自己的積分賬戶、現金賬戶、股票賬戶、期權賬戶、企業年金賬戶等。橡樹雲還提供了以激勵為核心的應用生態,包括如團隊協作軟體、績效管理軟體、CRM軟體等,這些軟體也正是員工錢包的數據來源,讓協作、績效、銷售等工作能實時體現對員工工作的認可,並獎勵對應的積分、現金、股票或者期權等,讓管理更具有激勵效果。
一、讓每個員工都擁有三個動態儲存激勵價值的賬戶
1、積分賬戶(量化過程,認可反饋)
目的:量化過程(認可反饋) 來源:行為、任務、匯報、銷售 應用:觸發獎勵的依據之一
2、現金賬戶(獎勵成果,短期激勵)
中短期激勵,可按節點提現或可購買福利的賬戶,觸發獎勵獲得現金,高目標達成獲得現金。按項目節點、時間節點、里程碑節點觸發獎勵。
3、股票賬戶(留才,長期激勵)
目的:留才(長期激勵),來源:獎勵(由積分排名、績效、關鍵成果等觸發),應用:分紅、股東身份。觸發獎勵獲得股票,根據績效和積分排名等指標固定獲得股票。
4、開放式對接第三方系統API
用激勵串聯的管理工具:團隊協作、績效管理、CRM。
D. 激勵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激勵的主要方法有:
一、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
雖然二者的目標是一致的,但是它們的作用對象卻是不同的。前者作用於人的生理方面,是對人物質需要的滿足,後者作用於人的心理方面,是對人精神需要的滿足。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與情感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二、正激勵與負激勵
所謂正激勵就是當一個人的行為符合組織的需要時,通過獎賞的方式來鼓勵這種行為,以達到持續和發揚這種行為的目的。所謂負激勵就是當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組織的需要時,通過制裁的方式來抑制這種行為,以達到減少或消除這種行為的目的。
三、內激勵與外激勵
所謂內激勵是指由內酬引發的、源自於工作人員內心的激勵;所謂外激勵是指由外酬引發的、與工作任務本身無直接關系的激勵。
(4)激勵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激勵的機制有:
一、激勵時機
激勵時機是激勵機制的一個重要因素。激勵在不同時間進行,其作用與效果是有很大差別的。打個比喻,廚師炒菜時,不同的時間放入味料,菜的味道和質量是不一樣的。超前激勵可能會使下屬感到無足輕重。
二、激勵頻率
所謂激勵頻率是指在一定時間里進行激勵的次數,它一般是以一個工作周期為時間單位的。激勵頻率的高低是由一個工作周期里激勵次數的多少所決定的,激勵頻率與激勵效果之間並不完全是簡單的正相關關系。
三、激勵程度
所謂激勵程度是指激勵量的大小,即獎賞或懲罰標準的高低。它是激勵機制的重要因素之一,與激勵效果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能否恰當地掌握激勵程度,直接影響激勵作用的發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激勵
E. 高管們如何激勵員工最有效可以採用的主要激勵方法是什麼
許多高管們在管理員工的時候,如果方法處理得當,就會讓員工們越來越有干勁,從而幫助公司獲得一個更好的收益。若是沒有什麼經驗,就會讓員工們沒有鬥志,一天比一天泄氣。那麼高管們如何激勵員工最有效呢?可以採用的主要激勵方法是什麼?
F. 管理學基礎中常用的激勵方法有哪些
1、目標激勵行為學家認為:人的動機多起源於人的需求慾望,一種沒有得到滿足的需求是激發動機的起點,也是引起行為的關鍵。因為未得到滿足的需求會造成個人的內心緊張,從而導致個人採取某種行為來滿足需求以解除或減輕其緊張程度。
2、物質激勵
所謂物質激勵,就是從滿足人的物質需要出發,對物質利益關系進行調節,從而激發人的向上動機並控制其行為的趨向。物質激勵多以加薪、減薪、獎金、罰款等形式出現,在目前社會經濟條件下,物質激勵是激勵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它對強化按勞取酬的分配原則和調動員工的勞動熱情有很大的作用。
3、情感激勵
情感激勵既不是以物質利益為誘導,也不是以精神理想為刺激,而是指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的以感情聯系為手段的激勵方式。每一個人都需要關懷與體貼,一句親切的問候,一番安慰話語,都可成為激勵人們行為的動力運用情感激勵要注意情感的兩重性:積極的情感可以增強人的活力,消極的情感可以削弱人的親和力。
4、負激勵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的激勵強化理論,可以把激勵行為分為正激勵與負激勵,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獎懲激勵。所謂正激勵就是對個體的符合組織目標的期望行為進行獎勵,以使這種行為更多地出現,提高個體的積極性。所渭負激勵就是對個體的違背組織目標的非期望行為進行懲罰,以使這種行為不再發生,使個體積極性朝正確的目標方向轉移。
5、差別激勵
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等若干層次。當一種需求得到滿足之後,員工就會轉向其他需求。由於每個員工的需求各不相同,對某個人有效的獎勵措施可能對其他人就沒有效果。管理者應當針對員工的差異對他們進行個別化的獎勵。
G. 如何進行員工激勵有什麼好方法
員工激勵分為5種:榜樣激勵、目標激勵、授權激勵、尊重激勵、溝通激勵等。具體方法如下
1、榜樣激勵
為員工樹立一根行為標桿在任何一個組織里管理者都是下屬的鏡子。可以說只要看一看這個組織的管理者是如何對待工作的,就可以了解整個組織成員的工作態度。「表不正,不可求直影。」要讓員工充滿激情地去工作,管理者就先要做出一個樣子來。
領導是員工們的模仿對象,激勵別人之前,先要激勵自己,要讓下屬高效,自己不能低效,塑造起自己精明強乾的形象,做到一馬當先、身先士卒,用自己的熱情引燃員工的熱情,你們幹不了的,讓我來,把手「弄臟」,可以激勵每一個員工,在員工當中樹立起榜樣人物。
4、尊重激勵
給人尊嚴遠勝過給人金錢,尊重是一種最人性化、最有效的激勵手段之一。以尊重、重視自己的員工的方式來激勵他們,其效果遠比物質上的激勵要來得更持久、更有效。可以說,尊重是激勵員工的法寶,其成本之低,成效之卓,是其他激勵手段都難以企及的。
尊重是有效的零成本激勵,懂得尊重可得「聖賢歸」,對有真本事的大賢更要尊崇,責難下屬時要懂得留點面子,尊重每個人,即使他地位卑微,不妨用請求的語氣下命令,越是地位高,越是不能狂傲自大,不要叱責,也不要質問,不要總是端著一副官架子。
5、溝通激勵
下屬的干勁是「談」出來的。管理者與下屬保持良好的關系,對於調動下屬的熱情,激勵他們為企業積極工作有著特別的作用。而建立這種良好的上下級關系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效的溝通。可以說,溝通之於管理者,就像水之於游魚,大氣之於飛鳥。
溝通是激勵員工熱情的法寶,溝通帶來理解,理解帶來合作,建立完善的內部溝通機制,消除溝通障礙,確保信息共享,善於尋找溝通的「切入點」,與員工順暢溝通的七個步驟,與下屬談話要注意先「暖身」,溝通的重點不是說,而是聽,正確對待並妥善處理抱怨。
如何做好員工的激勵也是企業領導者要慎重考慮的一個重要內容。激勵可以分為正負兩個方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獎罰分明。對優秀員工一定要激勵,從而提升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不斷為其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7)激勵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特點
激勵是對員工潛能的開發,它完全不同於自然資源和資本資源的開發,無法用精確的計算來進行預測、計劃和控制。員工激勵有以下幾個特點:
激勵的結果不能事先感知,激勵是以人的心理作為激勵的出發點,激勵的過程是人的心理活動的過程,而人的心理活動不可能憑直觀感知,只能通過其導致的行為表現來感知。激勵產生的動機行為是動態變化的,從認識的角度來看,激勵產生的動機行為不是固定不變的。
受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不同的條件下,其表現不同。因此,必須以動態的觀點認識這一問題。激勵手段是因人而異的從激勵的對象來看,由於激勵的對象是有差異的,所以人的需要也千差萬別,從而決定了不同的人對激勵的滿足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也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