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常用的矯正不良品認知的方法有

常用的矯正不良品認知的方法有

發布時間:2022-04-27 09:18:34

㈠ 認知心理在疾病轉歸的作用

(一)

認知治療是根據認知過程影響情感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病人不良認知的一類心理治療方法的總稱。所謂認知一般是指認知活動或認知過程,包括信念和信念體系,思維和想像。認知過程一般由三部組成:(1)接受和評價信息的過程;(2)產生應付和處理問題方法的過程;(3)預測和估計結果的過程。認知治療高度重視研究病人的不良認知和思維方式,並且把自我挫敗行為看成是病人不良認知的結果。所謂不良認知,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極的信念或思想,往往導致情緒障礙和非適應行為。治療的目的就在於矯正這些不合理的認知,從而使病人的情感和行為得到相應的改變。

認知療法不同於傳統的行為療法,因為它不僅重視適應不良性行為的矯正,而且更重視改變病人的認知方式和認知—情感—行為三者的和諧。同樣,認知療法也不同於傳統的內省療法或精神分析,因為它重視目前病人的認知對其心身的影響。即重視意識中的事件而不是潛意識,內省療法則重視既往經歷,特別是童年經歷對目前問題的影響,重視潛意識而忽略意識中的事件。認知治療的基本觀點是:認知過程是行為和情感的中介;適應不良行為和情感與適應不良性認知有關。醫生的任務就是與病人共同找出這些適應不良性認知,並提供學習或訓練方法矯正這些認知,使病人的認知更接近現實與實際,隨著不良認知的矯正,病人的心理障礙亦逐步好轉。

(二)

認知治療可以用於治療許多疾病和心理障礙,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療情緒抑鬱病人,尤其對於單相抑鬱症的成年病人來說是一種有效的短期治療方法。根據美國賓夕法尼大學的研究報道,認知治療主要適用於治療單相抑鬱症門診病人,抑鬱病一般經過12周的認知治療,80%的病人有顯著改善,療效優於用丙咪嗪葯物治療的對照組,隨防一年,療效穩定。另外,愛丁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匹茲堡大學的研究組也分別報道了認知治療可以取得像抑鬱葯物一樣的療效。其中愛丁堡大學的布萊克伯恩(1981)等人報道,將原發性抑鬱症病人隨機分成葯物治療組,認知治療組和葯物——認知治療合並治療組。經過20周的積極治療,結果發現合並治療的門診病人療效優於其他三組。但對於精神病性抑鬱病人,認知治療可能效果較差。

認知治療還可作為酒精中毒,神經性厭食和性功能障礙等病人的治療方法之一。例如,酒精中毒病人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認知缺陷,尤其是剛開始戒酒的幾周里,他們往往表現為記憶困難和解決問題

如何克服不良性格

1.認知提高法

這類人對別人不信任,敏感多疑,對任何善意忠告都很難接受。對此,應在相互信任和情感交流的基礎上,較全面地向他們介紹性格缺陷的性質、特點、表現、危險性和糾正方法。具備自知力,能夠自覺自願地要求改變自己的性格缺陷,是認知提高訓練成功的指標,也是參加心理訓練的最起碼條件。

2.交友訓練法

積極主動地進行交友活動,有助於改變「社會隔離型」性格。交友和處理人際關系的原則和要領是:

真誠相見,以誠交心。必須採用誠心誠意、肝膽相照的態度,主動積極地交友;要堅信世界上大多數人是好的和比較好的,並是可以信賴的;不應該對朋友,尤其是對知心朋友存在偏見、猜疑。

交往中盡量主動地給予知心好友各種幫助。主動地在精神上和物質上幫助他人,有助於以心換心,取得對方的信任,鞏固友誼關系。尤其當別人在困難時,更應該鼎力相助,患難中知真心,這樣做最能取得朋友的信賴和加強友好情誼。

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理」。性格、脾氣的相似或互補,有助於心理相容,搞好朋友關系。如果兩個人都是火爆脾氣,都是膽汁質的氣質,則不容易建立穩固、長期的友誼關系。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條件,是思想意識和人生觀的相近和一致。這是保持長期友誼的心理基礎。

3.自省法

自省法是通過寫日記,每日臨睡前回憶當天所作所為的情景,進行自我反省的方法。這種方法有助於糾正偏執心理,是一種很有效的改變自己心理行為的訓練方法,對於塑造健全優秀的人格品質和自我教育,效果明顯。

4、培養興趣,克服分裂性格的缺陷

分裂性格缺陷者的主要表現是過分膽小、羞怯退縮、迴避社交、離群獨處、我行我素而自得其樂、沉醉於內心的幻想而缺乏行動;行為外表古怪、離奇,不修邊幅,性情怪癖,喜歡自言自語;情感淡漠,對人缺乏熱情,興趣貧乏,對外界事物缺乏激情,對批評和表揚常持無動於衷的淡漠態度。這種類型的人極少有攻擊行為,一般不會給他人製造麻煩,但由於他們很少顧及別人的需要,總是獨來獨往,沉浸在自己的「白日夢」中,難以完成責任性強的工作。這類性格缺陷容易進一步發展為精神分裂症,有些人存在嚴重的或者突然發展的分裂性格缺陷,可能是早期精神分裂的重要信號。

多種興趣愛好可以培育出嚮往生活的良好情感,豐富人們的生活色彩。因此,興趣培養法是克服分裂性格缺陷的最好方法。分裂性格缺陷者要有意識地分析自己的心理不足,確定積極探求人生的理想目標,並有為之奮斗的自信心和決心。

5、遠離依賴型性格

有依賴型性格缺陷的人常常有無助感,總感到自己懦弱無助,無能,笨拙,缺乏精力。同時還有被遺棄感。這類型的人將自己的需求依附於別人,過分順從於別人的意思,一切悉聽別人決定,深怕被別人遺棄。當親密關系終結時,他們則有被毀滅和無助的體驗。這種性格的人當然就缺乏獨立性,不能獨立生活,在生活上多需他人為其承擔責任,從事何種職業都得由他人決定。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別人身上,遇到困難時,總是想獲得別人的幫助。這類人都有一種將責任推給他人,讓別人來對付逆境的傾向。一般來說,這類人沒有深刻而復雜的思維活動,亦無遠大的理想抱負與追求,滿足於得過且過的生活現狀。

㈢ 對於認知偏差不良應對方式的人群應該如何選擇干預技術

如果某一些人他們產生了認知偏差,那麼我們在干預的時候應該了解到他們產生偏差的原因是什麼,然後把這個原因去掉之後他們就可以正過來。

㈣ 如何有效糾正學生不良行為

一、尊重有錯誤行為學生的人格。
學生人格得到了尊重,無論對於眼前的學習還是日後的長久發展,都是大有裨益的。人性中最本質的渴求——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其實每個學生的心靈深處最強烈的渴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樣,就是希望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得到尊重是學生生命成長的無形陽光、空氣和水。有錯誤行為的學生,批評和懲罰雖然能約束他們,但可能失去「面子」,其人格尊嚴受到一定的損害,他們往往希望得到的是尊重和賞識,而不是缺少批評和懲罰。教師尊重學生,學生就會感到是和教師平等交流,就會覺得教師值得信賴,從而「親其師,信其道」。
二、善於發現學生在錯誤行為中的優良品質。
發現學生在錯誤事件中的優良品質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用表揚的方法處理學生的錯誤行為,超出了學生的心理定式,能給學生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有助於學生終生健康發展。因為在這種教育情景下,學生准備的一切抵制批評教育的辦法全部失效,等待她的只能是全面、無條件地接受教誨。教師分析情況的實事求是,入情入理令人信服,學生接受這樣的教育是發自內心的,心悅誠服的。再說,讓學生也能從錯誤行為中看到自己的良好品質,起到無法估量的激勵作用,使犯錯誤者消除了自暴自棄增強了自信心,引導她以後發揚這些良好的品質來回報社會。
表揚和獎勵是教師在日常教育中對正確行為常採用的教育方式,也是最值得提倡的教育手段,對學生的良好品質予以表揚,一般教師都能做到,但對有錯誤行為的學生採用表揚的方式就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對有錯誤學生的表揚要實事求是,入情入理,恰如其分。首先,要熱愛學生,把學生看作能發展可塑造的人。其次,要善於觀察,並了解學生,冷靜理智的分析錯誤行為,機智的處理學生的錯誤行為。再次,要將其錯誤行為中的不良品質和良好品質區別開來,不能好壞不辨,混為一談。分清和判斷出優良品質是什麼,才能有針對性的表揚,才能對她起到激勵作用。若把不良品質當成良好品質去表揚,學生就認為是對她的嘲諷,此外,表揚時要多用積極性評價,要有針對性,而不是籠統、空泛地說「好」,要講清楚好在什麼地方,給他們快樂和自信。教育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重視非言語的運用,如目光慈祥,表情真摯,態度誠懇,語調溫和等。
三、對學生的錯誤行為應多寬容、少批評。
首先,單純的事後批評雖然維護了制度的權威,能抑制或消除不符合規章制度和校紀校規的消極行為發生的概率,但往往會使犯錯誤者不知所措,批評只能告訴學生不應該做什麼,而沒有告訴學生該怎樣做才能彌補錯誤行為造成的後果,或者說批評沒有告訴學生該用什麼樣的行為去糾正錯誤行為。教師若信任學生、寬容學生,恰當的鼓勵表揚學生,不僅使學生明確「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而且會幫助、督促、啟發學生糾正自己的錯誤,引導學生主動去消除不良行為。
其次,過重過多過分的批評會使學生產生挫折感,產生抵觸情緒,甚至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若以鼓勵獎勵為主,則學生會主動去認識錯誤,改正錯誤。
最後,學生的自覺性,學生的覺悟或好的品德、行為是批評不出來的,只有通過父母、教師的正確引導、培養等教育方式才能養成。

㈤ 如何修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和言語

最重要的就是要自律和剋制,因為如果想著修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和言語,首先你要意識到自己並不是絕對優秀和絕對准確,會有犯錯誤或者不那麼完美的地方,這是對自身的嚴格要求,是一種優良的品德,那麼如何找到方法呢?古人說的好,每日三省吾身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可以了。在與別人交流中,多聽少說,哪怕是不同意的觀點,也要先肯定再否定,不要急著把自己的道理觀點強加給對方,學會尊重,就能得到足夠的尊重。

㈥ 小孩有吮指的不良習慣,用什麼方法矯正好呢

多抑制這種動作或給孩子的手指戴上指套,多講解、多開導。

㈦ 認知療法是根據人的認知過程,影響其情緒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求治者的不良認知,

我問你個問題:如果有人讓你閉上眼睛別想小狗,你第一個會想什麼??肯定是小狗對吧,這就是人的大腦認知邏輯,認知治療就是從這點出發的,這種方法是順應大腦和適應大腦的,漸漸讓你回歸良行。

㈧ 調節不良情緒的方法

如何調整自己的不良情緒?

一、正念冥想

可以訓練你的注意力,幫助你察覺情緒、想法,研究發現,冥想三個月,大腦分配注意的能力將得到大大提高。冥想是一種特意使用心理形象來改變行為、感覺甚至內部生理狀態的方法。過程中將注意力從外在世界轉移到內在世界,把思緒從緊張的情境轉移到平靜的情境,緩和緊張反應,達到平靜的狀態。冥想鬆弛法彈性極高,沒有固定統一的內容,可以是一處風景、一個故事、一個字、一個語音。治療者只需集中注意力於其中,排除其他想法,學會積極的冥想。

二、結交朋友

結交一些好朋友,每周跟朋友一起吃頓飯,看看電影,讓自己的不良情緒得到舒緩。一個好的社交關系對自己的身心健康很有幫助。

三、運動鍛煉

運動能夠讓身體發作胺多酚,胺多酚是大腦中樞神經系統遭到某種影響時,排泄出的一種化學物質。研究發現每周三次體育鍛煉,每次三十分鍾,效果較好。

四、寫日記

經過日記能夠把自個的感受發泄出來,寫日記可以緩解自己內心的一些不良情緒,有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發展。

五、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心情不好的不要讓自己閑下來,可以選擇幾件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好好的看一場電影、好好的吃一頓美食等等,來緩解自己的不良情緒。

六、聽音樂

壓力大就多聽些舒緩的音樂,美麗的音樂能夠促進人體排泄一些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活性物質,調理人體內血液的流量,音樂的節奏也會影響人體的荷爾蒙及腎上腺素的排泄,聽了使人體放鬆的音樂後類固醇的排泄會下降下來。

七、分散注意力

情緒不好的時候不要讓自己閑著,可以看看書、寫寫字、看幾本小說什麼的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八、接納情緒

不要太過排斥不良情緒帶來的感受,心理學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叫做,痛苦會到每個人的家門敲門,你如果說我不給你開門,我不在。痛苦就會搬一個小板凳坐在你家門口說,沒關系我等著。所以不要一直排斥不良情緒,嘗試著接納情緒,因為情緒本身沒有對錯,情緒只是一個信號,告訴你現在發生了什麼。

九、尋求心理疏導

一般情況下,人的不良情緒都可以通過自身消除,最重要的還是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改變認知,才能有效的調整自己的不良情緒,如果發覺自己的不良情緒自己很難消化,可以咨詢專業心理咨詢師,或到專業精神衛生機構尋求醫師的幫助。

十、情緒發泄法

當我們有不良情緒的時候,可以適當的發泄出來,該哭的時候就應該大哭一場,該笑的時候就應該好好笑一場,找個沒人的地方大聲喊幾聲,找一些知心朋友傾訴一下自己的煩惱,這些都是合理的發泄方式。

十一、 鬆弛療法

又稱放鬆療法、放鬆訓練,它是按一定的練習程序,學習有意識地控制或調節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以達到降低機體喚醒水平,調整那些因緊張刺激而紊亂了的功能。

㈨ 什麼是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療法是一組通過改變思維或信念和行為的方法來改變不良認知,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短程心理治療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緒行為療法(REBT),貝克和雷米的認知療法(CT)和梅肯鮑姆的認知行為矯正技術等。

認知治療行為療法的治療原理
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幫助當事人去修正不切實際的信念,假設和自動化思維。因為這些都會影響他們的情緒和干擾生活功能。例如 :一位唯一在地震中生存的當事人,可能會將家人的死因歸咎於自己身上而產生強烈的罪惡感。因此,認知治療的主要目標就是幫助當事人找出不合理的信念,並且去對抗它,進而採取更實際的想法和行動來平衡情緒。教導病患運動,可降低情緒迫力下的畏懼和過度關切身體症狀。治療期限通常每周一次持續一至三小時,做8至12次。學習如何有更佳的自我掌控,於某些情境下不適的平復技巧。某些個案在諮商中須服用葯物以降低不適,而葯物降低或停用,須與專業人員討論。當人因某些狀況致身體、情緒不適,認知諮商是最佳治療方式。 在敘述事件階段或者在行為暴露時,治療師必須親切地傾聽來訪者的陳述,傾聽他們荒唐的想法。治療師可以選擇重點放在來訪者的敘述上,改變他們原有想法以及重新建構事實和反應方式上。 認知療法早期階段重點在教導上,治療師給予來訪者一個可理解范圍內的反應方式和表現出來的種種症狀;再提供一個理解創傷後反應的模型,這也將進一步幫助來訪者產生一種可選擇的敘述方式。 利用治療師點點滴滴搜集起來的信息作為出發點,去積極地探明來訪者的消極、無意識的想法和信念,這些仍需要受到來訪者自身的監控。 認知療法可以在團體中施行,可以實現成本效率。8小時的治療已經被證明是有效的,但是更長時間的治療方法還未被普遍採用。 認知治療對道德頹廢、墮落(demoralization),罪惡感(Guilt)和害羞(Shame)症狀較有效。對於PTSD與情感性或焦慮性或人格疾患(反社會性、邊緣性、做作性、自戀性人格疾患)並存的當事人,較常使用認知治療法治療。

㈩ 如何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

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目標是一切動力之源,有了目標,我們就會朝目標方向奔跑,這樣就會糾正自己懶散、漫無目標的不良習慣。
空餘時間給自己找一份兼職,利用兼職賺取費用的同時還可以增長見識,這樣就會糾正自己依靠父母、不愛出門的不良習慣。

閱讀全文

與常用的矯正不良品認知的方法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凍干燕窩的食用方法 瀏覽:95
成都中風鍛煉小方法 瀏覽:293
五星紅旗怎麼折的方法 瀏覽:762
成年人經常磨牙解決方法 瀏覽:318
預制剪力牆結構鋼筋連接方法 瀏覽:310
兒童遠視訓練方法 瀏覽:21
練字的技巧與方法視頻 瀏覽:235
塑料模具研究方法 瀏覽:778
系蝴蝶結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79
高中檢測氨水的方法和現象 瀏覽:287
法壓壺的使用方法 瀏覽:128
環境檢測水質分析方法 瀏覽:223
眼鏡片卡槽拉絲與鏡架安裝方法 瀏覽:460
有什麼方法可以矯正近視眼 瀏覽:541
億萬台電腦列數字說明方法 瀏覽:36
初中生高考題解決方法 瀏覽:441
特殊測量技術方法特點 瀏覽:541
用化學方法鑒別真金和假金子黃銅 瀏覽:9
羊五號病怎麼治療土方法 瀏覽:486
增強手指肌力的訓練方法 瀏覽: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