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長條形葯材常用的包裝方法

長條形葯材常用的包裝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7 06:16:18

❶ 飲片切制有一定的規格,薄片和厚片各指什麼

薄片指厚度1-2mm,厚片指2-4mm。

根據厚度,可將切片分成以下幾類:

1、極薄片:厚度為0.5mm以下,適宜木質類及動物、角質類葯材,如羚羊角、鹿角、蘇木、降香等。

2、薄片:厚度為1一2mm,適宜質地緻密堅實、切薄片不易破碎的葯材、如白芍、烏葯、三棱、天麻等。

3、厚片:厚度為2—4mm,適宜質地松泡、粘性大、切薄片易破碎的葯材,如茯苓、山葯、天花粉、澤瀉、升麻、大黃等。

4、斜片:厚度為2—4mm,適宜長條形而纖維性強的葯材,如甘草、黃芪、雞血藤等。

5、直片(順片):厚度為2—4mm,適宜形狀肥大、組織緻密、色澤鮮艷和需突出其鑒別特徵的葯材,如白術、大黃、天花粉、升麻、附子等。

飲片的切制方法:鎊片多用於動物角類,如羚羊角、水牛角;刨片多用於木質類葯材,如檀香;銼法多用於羚羊角、水牛角等習慣用粉末的葯材;劈,多用於木質類葯材及動物骨骼,如降香、松節等。

(1)長條形葯材常用的包裝方法擴展閱讀:

飲片類型的選擇原則:

1、質地緻密、堅實者,宜切薄片。如烏葯、檳榔、當歸、白芍、木通等。

2、質地松泡、粉性大者,宜切厚片。如山葯、天花粉、茯苓、甘草、黃芪、南沙參等。

3、為了突出鑒別特徵,或為了飲片外形的美觀,或為了方便切制操作,視不同情況,選擇直片、斜片等。如大黃、何首烏、山葯、黃芪、桂枝、桑枝等。

4、為了對葯材進行炮炙(如酒蒸),切制時,可選擇一定規格的塊或片。如大黃、何首烏等。

5、凡葯材形態細長,內含成分有易煎出的,可切制一定長度的段。如木賊、荊芥、薄荷、麻黃、益母草等。

6、皮類葯材和寬大的葉類葯材,可切製成一定寬度的絲。如陳皮、黃柏、荷葉、枇杷葉等。

❷ 中葯材的加工方式有哪幾種

中葯材常用加工方法:
1
洗滌與挑選。洗滌主要是洗除葯材泥沙和污垢,多用於根及根莖類葯材。直接曬干或陰乾的葯材、具有芳香氣味的葯材一般不用水淘洗。挑選主要是清除雜質和非葯用部分,同時初步分級,利於分別加工和乾燥。
2
修整切制。運用修剪、切削、整形等方法,去除非葯用部分和不合規格的部分,試葯材整齊,利於包裝,如剪去蘆頭、須根,進行切片、切瓣、截短等。
目前,葯材多在產地趁鮮加工切制,這樣易切制,片形好,乾燥快,減少一些工序,成本低。
3
去皮、殼。對果實種子或根及根莖類葯材以及皮類葯材去除表皮或外殼,使葯材表面光潔,有利於乾燥和儲藏。對果實種子類葯材,一般採收後曬干去殼,去除種子;或先去殼去除種子,而後曬干。
4
蒸、煮、燙。對某些葯材經蒸、煮、或燙後進行乾燥。含黏液汁、澱粉、或糖分多的葯材,不易乾燥,經蒸、煮或燙處理後,則乾燥快,不易生蟲。加熱時間長短及採取何種加熱方法,視葯材性質而定,葯材加熱處理後,不僅容易乾燥,而且利於刮皮抽芯。
5
熏硫。是在葯材乾燥前後用硫磺熏制。有些葯材,為使表面色澤潔白,防止霉爛,常用硫磺熏制。目前在基層此方法常用,其效果好、成本低、運用歷史悠久。但二氧化硫殘留高,往往出口受限,應引起重視。新版葯典已對部分葯材進行二氧化硫殘留限量規定。
6
發汗。將葯材曬或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後,堆置起來發熱,使其內部水分散發的方法習稱「發汗」,可根據情況反復多次,有利於乾燥,可使葯材變軟、變色、增加香味或減少刺激等。

❸ 中葯飲片小包裝較普通包裝的中葯飲片有什麼優勢

商品包裝是商品規格和質量的體現,作為特殊商品的中葯材,由於是農副產品,品種多,其葯材的生產種植、採挖、加工、收到分散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的影響,極不規范的葯材包裝簡陋、破舊,一直是中葯行業的老大難。有些包裝規格、體積、輕重懸殊很大,且包裝上一無品名、二無規格、三無產地、四無重量、五無合格標志、六無採收或者包裝發貨時間,可謂典型的「六無商品」。這樣不規范的包裝會給消費者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所以中葯飲片小包劑量規格化是一種大的發展方向。對於消費者而言,採用中葯飲片小包裝的好處主要有:
●採用感量為0.1克的電子稱,按設定的劑量精確稱量後包裝,有效地控制裝量的差異,確保調劑劑量的准確,克服了使用散裝中葯飲片調劑的弊端。實行1克、2克、5克、10克、15克、20克等不同規格的小袋包裝,葯袋上註明了品名、規格、產地、重量、生產日期、合格標志和生產廠家,不僅使飲片衛生整潔,同時更透明化,讓患者知道了自己服用的中葯是否與處方相符,而且分劑葯量有了保證。
●採用透明的聚乙烯包裝,有效防止中葯飲片生蟲、長霉的現象,供製備小包裝的中葯飲片經過乾燥滅菌處理,保證了中葯飲片的純凈度與質量,有利於貯存與養護。
●使用小包裝中葯飲品配方,廣大患者可在感受中醫葯服務的同時,認識中葯,了解中葯,從而有利於普及中醫葯知識。
<淘寶掌櫃 康美官方旗艦店>整理提供

❹ 中葯材如何保管、收貨崗員前培訓題

題嘛,就是問,然後再提,給你些中葯材種植,保管,收貨的文章,你自己將內容改成問題,然後做些相似答案,即可,這個以前可是我的強項哦。
中葯材在採集以後,經過初步的加工處理或復雜的炮製過程之後,就可以入庫或使用。在沒人使用之前的保管與養護階段是很重要的。在貯藏過程中,主要應避免蟲蛀、發霉、變色、氣味散失、枯朽、風化、融化粘連等變異現象。
一般造成葯物變質的因素主要是:
溫度:葯材在溫度方面都有一定的適應范圍。溫度過高過低都會使葯材質量發生變化。當溫度在35度以上時,含脂肪的葯物就會因受熱而使油質分離,從而少油;含揮發油多的葯物也會因受熱而使芳香氣味散失;動植物膠類和部分樹脂類葯物,受熱後又易於發軟、粘連成塊或融化。
溫度在20~35度時,由於有利於蟲害、黴菌等孽生繁殖,而使某些葯物生蟲、發霉以至變質。
濕度:濕度是指空氣中水蒸氣含量多少的程度,也就是空氣潮濕的程度。葯物本身能否保持正常的含水量,與空氣的濕度有密切關系。一般葯物的正常含水量約10~20%。如空氣中水蒸氣多,葯物大量地吸收水分而使含水量增加(受潮),就容易發生霉爛變質現象。
空氣:空氣含有多種成分,其中以氧氣最容易與葯物的某些成分發生化學變化,而影響其質量。通常所見到的丹皮、黃精等的顏色變深,就是因為它們所含的鞣質、油質及糖分等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發生變化而形成的。
日光:日光對某些葯材的色素和葉綠素有破壞作用,能使葯材變色。所以紅色和綠色的葯材,不宜在陽光下久曬。
各類葯材的保管養護工作的主要方法:
易生蟲葯材 對易生蟲的葯材,在保管過程中除了要勤檢查以外,還必須從杜絕害蟲來源、控制其傳播途徑、消除繁殖條件等方面著手,才能有效地保證其不受蟲害。因此,貯存這類葯材,如黨參、款冬花、薏苡仁、烏蛇等,首先要選擇乾燥通風的庫房。庫內地面潮濕的,應加強通風,並可在地面上鋪放生石灰、爐灰、木炭等;架底墊木高到40cm以上,在墊木上最好銷上木板蘆席或油氈紙等以便隔潮。另外,對不同葯材可以採取密封、冷藏、熏蒸、對抗等適當的養護措施,以保證葯材不蟲蛀。
易走油發霉葯材 葯材少油發霉,能夠影響葯效,特別是發霉嚴重的,霉爛變質後能完全失去療效。葯材發霉,是指在葯材上寄生和繁殖了黴菌,稱為「霉變」。對這類葯材的保管,最忌悶熱。如牛膝、天冬、白術等保管不善,都可產生走油或霉變,故應置於通風乾燥處,嚴防潮濕。
易變色及散失氣味葯材 部分花、葉、全草及果實種子類葯材,由於所含的色素、葉綠素及揮發油等,受溫度、濕度、空氣、陽光等的影響,易失去原有的色澤和氣味,如蓮須、紅花、丁香等。在貯存保管中應根據葯材的不同性質以及具體條件,進行妥善養護。貯存場所要乾燥陰涼,嚴格控制庫的溫、濕度。貯存時間不宜過長,並要做到先進先出。最好單獨堆放,以免與其它有特殊氣味的葯材串味。
易融化、怕熱葯材 易融化、怕熱葯材主要指熔點比較低,受熱後容易粘連變形,或使結晶散發的那些葯材,如阿膠、兒茶、樟腦等。對這類葯材必須選擇能經常保持乾燥陰涼的庫房,並將葯材包裝好或裝容器里。
易潮解、風化葯材 含有鹽類物質的結晶體葯材,在潮濕的地方或空氣中濕度大,都會受影響而逐漸融化。當開始融化時,一般稱為「返潮」或潮解,如芒硝、大青鹽等。對這類葯材應選擇陰涼、避風和避光的庫房,或在室內適宜的地方保管;包裝物以能防潮不通風為宜。
需要特殊保管的葯材 對毒劇麻葯、易燃性葯材及貴重葯類應根據各自的特殊性質進行分別保管。
①毒劇麻葯:如砒石、水銀、斑蝥、輕粉等,應專人、專庫(專櫃)、專帳保管,並且注意濕度、溫度等影響。貯存供應辦法,應按毒麻葯管理條例進行。

②易燃性葯材:如火硝、松香、硫黃等遇火或高溫易燃燒,如數量較多的應放在危險品倉庫貯存,數量少的也應單獨存放,並應遠離電源、火源,也應有專人保管。
③貴重葯材:如人參、鹿茸、羚羊角等,在貯存中,由於成分性質不同,可發生各種不同變異現象。如人參易生蟲、麝香易受潮走味等。所以對貴重葯類應專櫃、專庫、專帳、專人負責保管。一般用固定的箱、櫃、缸、壇等密閉後,貯存在乾燥、陰涼、不易受潮受熱的地方貯藏
另外給你一本專業的書,以下給出目錄,你就知道出題的方向了:
圖書目錄
編輯

總論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中葯儲存變異的影響因素
第一節中葯儲存變異內在因素
第二節中葯儲存變異外在因素
第三章中葯儲存常規檢驗與管理
第一節中葯儲存常規檢驗方法
第二節中葯儲存與法規管理
第四章倉庫溫濕度管理
第一節溫濕度的變化規律
第二節倉庫溫濕度調節與控制
第五章中葯儲存養護基本方法
第一節中葯儲存一般養護方法
第二節中葯儲存近代養護方法
第六章中葯倉庫害蟲與防治
第一節中葯倉蟲起源與傳播途徑
第二節中葯倉蟲生物學特性
第三節環境條件對中葯倉蟲的影響
第四節常見中葯倉蟲檢驗與防治
第七章中葯霉變與防治
第一節黴菌形態、分類與生長繁殖條件
第二節常見黴菌檢驗與防治
第八章中葯儲存其他變異與防治
第九章中葯倉庫技術管理
第一節倉庫建設和職能管理
第二節倉庫作業管理
第三節倉庫經濟指標管理
第四節倉庫安全管理
各論
第十章中葯材儲存與養護
第一節根與根莖類中葯材的保管
第二節花類中葯材的保管
第三節果實類中葯材的保管
第四節種子類中葯材的保管
第五節動物類中葯材的保管
第六節其他類中葯材的保管
第七節中葯材儲存養護法
第十一章中葯飲片儲存與養護
第一節中葯飲片的分類與乾燥
第二節中葯飲片的保管
第三節飲片類中葯儲存養護法
第十二章中成葯儲存與養護
第一節中成葯入庫檢驗與在庫檢查
第二節中成葯分類檢驗與保管
第三節中成葯的變質處理
第十三章特殊中葯儲存與養護
第一節毒麻中葯的保管
第二節易燃中葯的保管
第三節細貴中葯的保管
第四節鮮活中葯的保管
附錄一中葯材保管養護方法檢索表
附錄二中葯飲片保管養護方法檢索表
附錄三中成葯保管養護方法檢索表

❺ 葯品包裝規格和規格的區別

葯品包裝規格和規格的區別:

1.葯品包裝規格是《葯品包裝、標簽規范細則》,是一則由相關主管部門制定並下發的一則規范,作為行為准則和工作準則,總體要求如下:

(1)葯品包裝、標簽必須按照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規定的要求印製,其文字及圖案不得加入任何未經審批同意的內容。葯品的包裝分為內包裝和外包裝。葯品包裝、標簽內容不得超出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葯品說明書所限定的內容。

(2)葯品包裝、標簽上印刷的內容對產品的表述要准確無誤,除表述安全、合理用葯的用詞外。

不得印有各種不適當宣傳產品的文字和標識,如「國家級新葯」、「中葯保護品種」、「GMP認證」、「進口原料分裝」、「監制」、「榮譽出品」、「獲獎產品」、「保險公司質量保險」、「公費報銷」、「現代科技」、「名貴葯材」等。

(3)葯品的商品名須經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後方可在包裝、標簽上使用,商品名不得與通用名連寫,應分行。商品名經商標注冊後,仍須符合商品名管理的原則。通用名與商品名用字的比例不得小於1∶2(指面積);通用名字體大小應一致,不加括弧。

未經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作為商品名使用的注冊商標,可印刷在包裝標簽的左上角或右上角,其字體不得大於通用名的用字。

(4)同一企業,同一葯品的相同規格品種(指葯品規格和包裝規格兩種),其包裝、標簽的格式及顏色必須一致,不得使用不同的商標。

同一企業的相同品種如有不同規格,其最小銷售單元的包裝、標簽應明顯區別或規格項應明顯標注。

(5)葯品的最小銷售單元,系指直接供上市葯品的最小包裝。每個最小銷售單元的包裝必須按照規定印有標簽並附有說明書。

(6)麻醉葯品、精神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放射性葯品等特殊管理的葯品、外用葯品、非處方葯品在其大包裝、中包裝、最小銷售單元和標簽上必須印有符合規定的標志;對貯藏有特殊要求的葯品,必須在包裝、標簽的醒目位置中註明。

(7)進口葯品的包裝、標簽除按本細則規定執行外,還應標明「進口葯品注冊證號」或「醫葯產品注冊證號」、生產企業名稱等;進口分包裝葯品的包裝、標簽應標明原生產國或地區企業名稱、生產日期、批號、有效期及國內分包裝企業名稱等。

(8)經批准異地生產的葯品,其包裝、標簽還應標明集團名稱、生產企業、生產地點;經批准委託加工的葯品,其包裝、標簽還應標明委託雙方企業名稱、加工地點。

(9)凡在中國境內銷售和使用的葯品,包裝、標簽所用文字必須以中文為主並使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公布的現行規範文字。民族葯可增加其民族文字。企業根據需要,在其葯品包裝上可使用條形碼和外文對照;獲我國專利的產品,亦可標注專利標記和專利號,並標明專利許可的種類。

(10)包裝標簽有效期的表達方法,按年月順序。一般表達可用有效期至某年某月,或只用數字表示。如有效期至2001年10月,或表達為有效期至2001.10、2001/10、2001—10等形式。年份要用四位數字表示,1至9月份數字前須加0以兩位數表示月份。

2.葯品規格系指每一支、片或其他每一個單位制劑中含有主葯的重量(或效價)或含量的(%)或裝量,是臨床使用葯物的重要依據,葯品規格的基本原則如下:

(1)規格的表述應盡量簡潔,去掉不必要的文字;

(2)所有的括弧、數字和連接線等,都統一採用半形輸入;

(3)原文中為2條及以上的規格的,需要人工拆分成1條記錄對應1個規格;

(4)對於解釋性的文字,都放到含葯量的後面;.

(5)規格單位盡量用符號表示,而不是用中文;

(6)規格中的數字應盡量避免小數點之前僅為0,使用單位換算來解決該類問題;

(7)原規格是表示每瓶、每粒時,只要不會產生歧義,就需要刪除;

(8)括弧的使用規則為:最內小括弧,次之中括弧,再次之大括弧;

(9)規格中帶分子式或者有效成分的,需要轉換成中文;

(10)原規格中對同一種規格有多種表述方式且其中一種表述方式可通過規格其他部分換算時,僅保留其他部分而不需要保留可換算出的部分,其原規格中的質量體積百分比20%為換算出的部分,可刪除。


(5)長條形葯材常用的包裝方法擴展閱讀:

WHO選擇葯品規格的標准為:通常將臨床常用單次給葯劑量作為制劑規格的依據,在用葯劑量調整幅度較大的情況下(>4倍於常用單劑量時),再追加一個5倍規格。

目前我國葯品規格多、亂的現象仍然存在,且一些中葯制劑規格的標示仍欠合理與規范,這給葯品招標、醫生處方、葯師調劑等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

1.葯品規格沒有準確的定義,常見有以下幾種:

(1)規格包括葯品小計算單位的含量及每個包裝所含葯品的數量。

(2)規格是指單位劑型中主葯的含量。規格要與常用劑量相適應,方便臨床應用。

(3)葯品的規格是指一定葯物制劑單元內所含葯物成分的量。

(4)葯品規格的表示通常用含量、容量、濃度、質量(重量)、數量等其中一種方式或幾種方式結合來表示。

(5)規格是指單位劑量葯品中含有葯物的量,不同葯品或同一種葯品的規格可以相同或不同,

2.用詞模糊,難以理解。

(1)葯品規格與包裝規格混為一談。

(2)「基片重、素片重、片芯重」意思區別不清;「約重、凈重」理解不明。

3.許多化學葯復方制劑標准中,沒有明確的規格描述,只是在【處方】欄間接描述,以【處方】代替【規格】。

❻ 中葯的葯丸製做方法

1、配方與打粉:將按配方抓好的葯物細火烘焙或暴曬乾燥後,用打粉機打成細粉,制丸前裝入消毒盆內備用。
2、配蜜:配蜜即以葯粉的重量按1∶1.2-1.5的比例配好蜂蜜(如1000g葯粉,配備1200~1500g蜂蜜,若葯料中含糖質、膠質或澱粉較多的,則以1∶1-1.2的比例配備即可)。
3、煉蜜:煉蜜即熬煉蜂蜜,煉蜜的目的是去除雜質,破壞酵素,殺滅細菌,蒸發水分,增強粘性。煉蜜時先用武火熬沸,然後改為文火慢熬,同時在旁邊放一碗涼水,並注意觀察蜂蜜的顏色,當發現蜂蜜泛黃沫時,用一根竹筷在蜂蜜中沾上一滴,然後把竹筷挪到涼水碗上方,讓蜂蜜滴入水中,如果蜂蜜在水中不散開而沉底(即「滴水成珠」),蜂蜜就算煉好了。(如果蜂蜜煉不到火候,就作不了葯丸,當然,太過火也不好,所以一定掌握火候。煉蜜分為三種,即嫩蜜、中蜜和老蜜:「嫩蜜」是將生蜜加熱煮沸直到溫度達到105℃~115℃,過濾去沫即成,其顏色變化不顯著,失水量較少,稍帶粘性,適用於含較多澱粉、粘液質、糖類、脂肪等粘性較大的葯材制丸;「中蜜」是將生蜜加熱熬沸較長時間或將嫩蜜繼續加熱至116℃~118℃,泡沫呈淺紅色光澤,手捻有粘性,但不能拉成長的白絲,適用於含部分粘性或部分纖維的葯材制丸;「老蜜」是將生蜜加熱更長的時間或將嫩蜜、中蜜繼續加熱至119℃~122℃,使水分充分蒸發,氣泡呈紅棕色,有光澤,手捻甚粘,且可拉出白絲,適用於含多量纖維性或礦物等粘性較差的葯材制丸。制蜜丸大多使用中蜜,1000g蜂蜜大約能出煉蜜800g左右,1000g中葯粉,大約須用煉好的蜂蜜1200g左右。)
4、調葯與和葯:將熬煉好的蜂蜜用勺子倒入消毒盆盛裝的葯粉內,同時用粗竹筷在葯粉內攪拌,就象平時做餃子前加水和面一樣,邊倒蜂蜜邊調葯粉,當基本上看不到干葯粉時停止加蜜(注意不能加得太多,蜜多了葯丸不易成形)。如果開始時蜂蜜的總量沒掌握好,此時在調蜜時就可根據葯粉的干濕度來補救。調好後,像和面一樣將葯和蜜在消毒盆內和成團狀。
5、搓條與和丸:為避免葯團粘手或粘器具,搓條與和丸時可用少量甘油、芝麻油或花生油等點於掌心進行,這樣不僅不易沾粘,還能使丸葯圓滑光亮。如按每粒丸葯重10g計算,一料共重3000g,就要做成300粒。可將和好的葯團分為三坨,每坨再分為5小坨,每小坨搓條後,切為20節,每節搓一丸即可,余皆準此。
6、包裝與貯藏:製成的蜜丸,外形圓整光滑,表面緻密滋潤,無可見纖維或其它異色點,待葯丸發汗(3天),外表變硬,然後用蠟紙、玻璃紙、塑料袋或蠟殼等包好,貯存於陰涼乾燥處。

❼ 中葯裝斗需要注意些什麼怎麼排列它們的順序呢

葯品零售企業GSP認證檢查項目(7707、7708)規定:「中葯飲片裝斗前應做 質量復核,不得錯斗、串斗,防止混葯。飲片斗前應寫正名正字。」因此,中葯飲 片的裝斗必須規范操作。 一、中葯飲片裝斗的基本原則 1.裝斗前的中葯飲片必須符合國家葯品標准炮製的規定,未經炮製或炮製不合 格的不能裝斗。 《葯品管理法》第十條中規定:「中葯飲片必須按照國家葯品標准炮製;國家 葯品標准沒有規定的,必須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制 定的炮製規范炮製。」 中葯飲片裝斗前的質量復核應包括以下內容: (1)包裝符合葯用要求,無污染; (2)有生產企業的名稱、詳細廠址:郵政編碼、電話或傳真、網址; (3)有質量合格標志,其中應有檢驗員簽章。 (4)品名、炮製規格與國家葯品標准炮製要求相符,正名正字,並與飲片實 物相符,標明產地。 (5)中葯飲片應無質量變異和雜質、異物; (6)應標明生產批號、生產日期; (7)實施批准文號管理的中葯飲片在包裝上應標明批准文號(未實施批准文 號管理的除外);(8)應標示中葯飲片的凈重,其計量單位符合法定的標准,如千克、克等。 2.堅持「三查三對」的原則,對號入座。即查葯鬥上書寫的葯名與飲片包裝合 格證名稱應一致,查看在葯斗內殘存的飲片與飲片包裝內品種應一致,查葯斗內飲 片與飲片包裝內炮製的片型規格應一致。絕不允許有錯斗、借斗情況發生。尤其是 中葯名稱多有一字之差或同物異名、同名異物情況,炮製品也不例外,如炒黨參與 蜜黨參,同源一物而炮製方法的不同決定其不同的功能選擇。 3.堅持「先進先出,先產先出」的原則。裝斗前應先倒出葯斗內殘存的飲片, 清掃斗內的灰塵與死角,並將飲片過篩;將新進的飲片裝斗後,再將原剩下的飲片 裝在表面,以便推陳出新,保證質量。 4.飲片裝斗應留有餘地。一般飲片(片、段、塊、絲)裝斗後,其飲片與斗面 應保留約2厘米的空間;細小種子類葯材如菟絲了、紫蘇子、白芥子等應保留3~4 厘米的空間,以避免調配過程中推拉葯斗用力過猛而使飲片外溢,導致串斗、混葯 事故而產生不良後果。 二、中葯飲片裝斗的注意事項 中葯飲片的裝斗一方面要合理分類布局,使調劑配方操作更方便、更快捷,另 一方面又要適應各類飲片的安全儲存,有利於「六防」措施的落實。因此,飲片的 裝斗應根據葯材及其炮製品的不同質地與性能選擇不同的裝斗容器和方法。 1.富含油脂及糖分、黏液汁類的葯材不宜裝斗,而應採用瓷缸、土陶罐、糖瓷 缸(桶)盛裝並加蓋,如:龍眼、柏子仁、桑椹、枸杞、蜜款冬花、蜜紫菀、熟地 黃、黃精等,以避免泛油、糖化導致變質。必要時,在高溫潮濕季節可進入冷櫃在 2~10℃條件下保存。 2.貴細中葯材切制的飲片不宜裝斗,而應用適當的容器密封保存,如西洋參( 薄片)、人參(薄片)、冬蟲夏草(凈制)、西紅花等,是為了避免乾枯失水或吸 濕變色、生霉。 3.吸濕性較強的如天竺黃、含鹽易風化起霜的全蠍、芳香易揮發的如冰片等均 不宜裝斗,而須用容器加蓋保存。 4.外用葯不得與內服葯同貯裝斗,而應集中陳列,一般在葯櫃最下層較冷背處 或另用容器。如硫磺、黃丹、鉛粉、銅綠、膽礬等。 5.中葯飲片裝斗加葯前,必須對葯斗及容器進行清潔處理,特別是盛裝蜜炙飲 片的容器,必須對內部粘附的物質徹底清洗,擦試乾燥後裝葯,以避免污染和蟲害 的滋生。 含糖較高及蜜炙飲片若需裝斗,應有與木質葯斗相隔離的金屬或塑料等盒盛裝 並加蓋。 三、中葯飲片的裝斗分類 1、中葯調劑櫃 中葯飲片的調劑櫃一般由木質材料或與木材性能相似的高密板材製成。根據葯 店(葯房)經營規模及區域性用葯品種品規的多少而確定葯櫃及葯斗的數量。常規 中葯飲片調劑櫃應符合以下要求: ①葯櫃、葯斗的材料應使用無毒、無污染木材及油漆。 ②封閉、防塵、防蟲、防鼠。每組葯櫃上下左右全封閉,除葯斗可抽開自如, 其他部位不得有縫隙;每個葯斗為獨立的,四周封閉具防鼠功能。 ③每個葯斗內凡裝有兩種以上(含兩種)的飲片者,應有套盒,以方便清潔、 養護、盤存。 ④葯櫃最下層的葯斗,一般應距地面15厘米以上,亦可因地制宜,潮濕多雨的 南方、距城市較邊遠地區可更高一些。 ⑤毒性中葯不能裝斗(炮製品除外),而應設專櫃,要求:結構牢固,雙鎖管 理,分別由專管的營業員和具有中葯師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共同負責管理,包括驗 收,銷售的全過程。 ⑥貴細中葯材除櫃台必備的樣品外,應設專櫃加鎖管理,實行雙人簽收與核發 手續,避免發生差錯,造成經濟損失。如進口西洋參、燕窩、西紅花、麝香、冬蟲 夏草、鹿茸、熊膽等。 2、分類裝斗 中葯的分類,由於使用者的目的不同,即要達到便於教學或臨床應用、化學研 究、檢索快速等不同的目的,而採用不同的分類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①按中葯材名稱首字筆畫排序分類。如《中國葯典》2000版一部、《中葯大辭 典》均採用此種分類法,其優點是將所收載的全部中葯材名稱(含中成葯)納入筆 畫索引表,查閱方便。 ②按自然分類法分類,是根據原生葯的原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運用分類學 的門、綱目、科、屬種的分類方法。本法有助於了解葯用植物或動物在自然界的位 置、形態特徵和彼此間的關系,也有助於在同科屬研究中尋找具有類似化學成分的 新葯源。而對於礦物葯則不便納入歸類。 ③按葯用部位分類,即根據植物葯入葯部位的不同分為:根及根莖類,莖木類 、皮類、葉類、花類、種子與果實類、全草類,這種方法一般運用在《中葯鑒定學 》、《炮製學》、《葯材學》等方面,優點是便於掌握植物葯材的形態特徵,有利 於同類葯物性狀的比較。 ④按葯物化學成分分類,即根據葯物中含有的有效成分或主要成分分類。如碳 水化合物,有機酸、酚類、揮發油、樹脂、甙類、生物鹼等。 ⑤按中葯的功效分類,是在中醫學基礎理論指導下,按照葯物功效的共性進行 分類的方法,分為解表葯、清熱葯、瀉下葯、祛風濕葯、芳香化濕葯、利水滲濕葯 、溫里葯、理氣葯、消食葯、驅蟲葯、止血葯、活血祛瘀葯、化痰止咳平喘葯、安 神葯、平肝息風葯、開竅葯、補虛葯、收澀葯、涌吐葯、外用葯及其他等約二十大 類。 以上幾種分類方法的選擇源於不同的目的。 中葯飲片是直接為醫生的處方和患者的治療提供服務的,因此,中葯飲片的裝 斗只能取「功效分類」法。這樣分類,功效臨近相似及常配的葯物在臨方調配時將 會更方便、快捷,為了達到中葯飲片裝斗的科學性、合理性、適用性,葯店除了要 根據常規地方用葯習慣確定的品種、品規製作調劑葯斗外,在制定裝斗分類方案時 ,還應充分考慮以下因素: ①中葯用途(功效)分類與方劑的常規配伍相結合。即要求裝斗時保持葯物用 途、功效的臨近。有許多中葯常相須為用,習稱「姊妹」葯,經常功效協同組方的 如四君子湯(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四物湯(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 ,但也不能過於牽強而顧此失彼,如麻黃湯中有麻黃、杏仁、桂枝、甘草。方中的 麻黃,生用是以解表為主,屬解表類葯、蜜炙麻黃則是止咳平喘要葯,杏仁是止咳 類葯故宜與常用的止咳化痰平喘葯相搭配裝斗,桂枝既能協助解表,又具通陽化氣 雙向調節功能,甘草亦有生用與蜜炙兩種不同炮製規格,且功能迥然不同。因此, 在分類布局時更多地是要認識中葯飲片炮製後功能的主導性。 常見相須為用的配伍品種舉例: 黨參-白術 何首烏-女貞子 蒼耳子-辛夷 黨參-黃芪 制川烏-制草烏 白芷-細辛 山葯-茯苓 三棱-莪術 羌活-獨活 巴戟天-益智仁 延胡索-鬱金 桑枝-木瓜 當歸-白芍 桃仁-紅花 葛根-升麻 丹皮-赤芍 黃柏-知母 野菊花-紫花地丁 生地黃-玄參 金銀花-連翹 射干-山豆根 天冬-麥冬 乳香-沒葯 煅龍骨-煅牡蠣 龜甲-鱉甲 谷芽-麥芽 柏子仁-酸棗仁 青皮-陳皮 桔梗-前胡 檳榔-雷丸 百合-百部 麻黃-桂枝 天麻-鉤藤 上表所列品種是中醫、中葯人員常稱的「姊妹」葯,是指在臨床處方葯味的組 合中經常配伍、起相互協同作用促進療效的葯物。因此,在裝斗布局時,應將這些 雙雙搭配常用的飲片盡可能臨近裝斗,以便調配稱戥的方便,有的炮製規格單一的 可同貯一斗,如三棱與莪術均為醋制後切片。即可在一葯斗內,里外分格,由於各 地醫師用葯習慣有一定差異,故上表所列品種僅供參考,應因地制宜。 ②同物異制(即同一種葯材不同的炮製方法如白術、土白術、炒白術)或葯名 、功效相近的應盡量同斗或相臨近,以方便調配,如下表所示: 白術-土白術 白芍-酒白芍 木香-煨木香 乾薑-炮姜 山葯-麩炒山葯 川木通-關木通 制附子-炮附子 生薏苡仁-炒薏苡仁 炒槐花-炒槐角 梔子-焦梔子 大黃-酒大黃 炒枳殼-炒枳實 當歸-酒當歸 熟大黃-大黃炭 川貝母-浙貝母 柴胡-醋柴胡 黃柏-鹽黃柏 蒲黃-蒲黃炭 龍骨-煅龍骨 牛膝-川牛膝 石菖蒲-九節菖蒲 ③避免性狀相似品種或同名異物的中葯飲片同斗存放。其中有功效截然不同者 ,也有功效相近者,有品種安全不同者,容易造成調配過程的錯葯,甚至導致不良 後果。常見品種如下: 紫蘇子-菟絲子 玉蘇子-急性子 地骨皮-香加皮 天花粉-防己 白薇-龍膽 杏仁-桃仁 珍珠母-牡蠣 珍珠母-石決明 澤蘭-佩蘭 合歡皮-秦皮 細辛-馬細辛 玫瑰花-月季花 以上僅對部分外觀形態易於混淆的中葯飲片作了對比,類似情況較多,如錯將 制水半夏當作法半夏裝斗使用,或水菖蒲與石菖蒲相混等,特別須注意的是粉碎後 的某些礦物葯或動物貝殼類飲片,稍不留意,就可能「張冠李戴」。 ④注意冷、熱搭配的合理性。調劑櫃的擺放一般是根據營業廳的面積和經營中 、西、成葯的品種規模而確定的,無一定式來約束,有正面朝外呈「一」字擺放的 ,有「凹」字形或「丁」字型不等,總之在分類裝斗原則前提下,必須充分考慮調 劑取葯的方便,有的葯櫃設計裝斗高達2米以上,操作起來極不方便,往往一劑中 葯上下要數十分鍾之久,這樣會給調劑人員和顧客雙方帶來煩惱,因此,葯櫃的設 計不宜過高,常用中葯飲片裝斗宜在當胸上至額頭下,下至腰部以上,冷背及體輕 用量少的品種置於上部;量大體輕泡的宜裝在底部大斗中,體重的礦物葯宜置於下 部大斗格中分存;外用葯應置於遠端大斗格分存;蜜炙類飲片,若裝於斗內,應有 容器另裝加蓋,或另櫃用容器陳列。 四、中葯飲片裝斗的統一性 由於中葯品種復雜,歷史上中葯的臨床應用帶有濃厚的地方性,同地區甚至同 城市各地段、各醫療單位的中醫就有主「辛溫派」、「辛涼派」之說,即是代表了 用葯治病的傾向性,並不存在派別之爭。因此,各葯店經營的中葯飲片品規不盡相 同。筆者認為,中葯飲片的裝斗分類應在國家葯品管理法律法規及葯品標準的原則 下達到相對統一。 1、裝斗按功效分類,內服與外用葯分存,特殊葯品特殊管理,對醫生用葯, 調劑員操作及顧客用葯的安全都是有利的。 2、中葯飲片名稱的統一,即葯斗內外標示的中葯名稱必須書寫正名正字,嚴 格按照《中國葯典》及國家有關葯品標準的規定。切制的飲片為葯材名(通用名稱 )如黨參片,應寫為「黨參」,炮製後的飲片在葯材名稱前冠以炮製方法,如土炒 黨參,應寫為「土黨參」,蜜炙黨參,應寫為「蜜黨參」。杜絕別名和錯別字上櫃 。 3、統一形象的葯品零售連鎖企業的所屬網點,有中葯飲片經營范圍的,應 將裝斗分類的布局,飲片名稱的規范用字作為企業統一形象的標志之一。這樣,各 零售門店之間的人員調動就不會有操作的障礙。同城市的零售企業雖然在中葯飲片 的經營品種、品規方面有一些差異,但是,分類管理的基礎格局和中葯飲片名稱的 使用應基本統一。

❽ 傳統的中葯的紙包裝是什麼樣的結構

早年間的中葯,都是使用不經過漂白的 「蘆葦紙」 ,分兩層,裡面的一張紙小一點,外面的是一張大紙,包好後把 「葯方」 和紙包一起用 「紙繩」 捆紮,留一個 「活扣」 ,便於手提著走路。
解放後出現 「牛皮紙口袋」 裝中葯,用訂書器一釘,不用紙繩捆紮,放在包里帶走,很方便。

哪些葯品包裝上必須印有規定的標志是哪些標志

麻醉葯品、精神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放射性葯品、外用葯品和非處方葯的標簽,必須印有規定的標志。

一、《葯品包裝、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規定》(暫行)第十四條規定,麻醉葯品、精神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放射性葯品等特殊管理的葯品、外用葯品、非處方葯品在其中包裝、大包裝和標簽;

說明書上必須印有符合規定的標志;對貯藏有特殊要求的葯品,必須在包裝、標簽的醒目位置和說明書中註明。

二、《葯品管理法》五十四條:「葯品包裝必須按照規定印有或者貼有標簽並附有說明書。標簽或者說明書上必須註明葯品的通用名稱、成份、規格、生產企業、批准文號、產品批號、生產日期、有效期、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

三、《葯品包裝、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規定》第九條葯品的標簽分為內包裝標簽與外包裝標簽。

1、內包裝標簽與外包裝標簽內容不得超出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葯品說明書所限定的內容;文字表達應與說明書保持一致。

2、內包裝標簽可根據其尺寸的大小,盡可能包含葯品名稱、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規格、貯藏、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有效期、生產企業等標示內容,但必須標注葯品名稱、規格及生產批號。

3、中包裝標簽應註明葯品名稱、主要成分、性狀、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症、規格、貯藏、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有效期、批准文號、生產企業等內容。

4、大包裝標簽應註明葯品名稱、規格、貯藏、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有效期、批准文號、生產企業以及使用說明書規定以外的必要內容,包括包裝數量、運輸注意事項或其它標記等。

5、)標簽上有效期具體表述形式應為:有效期至×年×月。

6、由於尺寸原因,中包裝標簽不能全部註明不良反應、禁忌症、注意事項的,均應註明「詳見說明書」字樣。

(9)長條形葯材常用的包裝方法擴展閱讀:

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記憶口訣:

1、麻精一印鑒卡:市級衛生行政部批准發放,報省衛生部備案,抄送市級葯局、公安機關。

2、印鑒卡申請條件:有診療科目、有專職葯學專業技術人員、有處方資格執業醫師、有安全存儲設施和管理制度。

3、印鑒卡有效期:3年3個月。

4、專用賬冊:5年,效期滿後。

5、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批發企業比較:「麻醉和第一類精神葯,全國批和區域批兩級;全國批國葯監批資格,從定點生產企業購買;主要供給各省區域批,供資格醫院省葯監批;

區域批省葯監批資格,從全國批購買,從定點生產企業購買需省葯監批;主要供省內資格醫院,供跨省醫院需國葯監批,區域批調劑需省葯監備」。

6、 郵寄證明和運輸證明均由省葯監出具。

7、 醫院急需麻精一搶救病人的借用情況報市級葯監和衛生部備案。

8、縣級葯監監督銷毀麻精葯品。

9、第二類精神葯品零售:零售連鎖零售二類精市級葯監批,醫師處方保存2年,禁未成年超量無方。

10、麻精一運輸證明有效期:一年。

❿ 關於中葯材的儲存方法

控制溫濕度,防止發霉變質。空氣中存在著大量黴菌孢子,若散落在葯物表面,遇適當溫濕度就會萌發成菌絲,產生蛋白酶,侵入葯材組織內部導致葯材霉爛變質。當葯物內部水分蒸至表面,溫度在20℃-35℃時,黴菌開始繁殖。故飲片的貯藏應低溫、通風、乾燥、控制含水量在8%-10%,庫房相對濕度在65%以下,溫度在25℃以下為宜。
選擇密閉容器,防止氧化變色。中葯材的天然色澤是質量好壞的標志之一,色澤的變異,說明葯物內在質量已發生了變化。如含有苷類、羥基蒽醌類及鞣質等成分的葯物,由於貯藏過久或經常翻曬,其中所含有的酶在適宜溫度下,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葯材的色澤發生變化。含有蛋白質的葯物,氨基酸與還原糖作用後也能引起中葯變色。容易變色的葯材如花類、全草、葉類等應貯於避光密閉容器中。如蘇合香、藏紅花等必須保持濕潤狀,否則易變色。加酒、醋炮製的飲片,如大黃、黃芩、延胡素等,宜置密閉容器內,以防酒、醋味揮散而失效。鹽製品易受潮或高溫後析出鹽分,故宜放陰涼乾燥處,切忌用金屬容器存放。
在密閉的條件下,配合中葯材氣調養護技術(氣調劑)保存中葯材,,該技術主要通過調節空氣中氣體組成技術,如降低氧氣濃度,提升二氧化碳濃度等物力方法來達到殺蟲防蟲防霉防止變色,同時也能更好的保持中葯材的品質不變。該技術綠色環保,安全無毒,操作簡單,適用范圍廣,原葯材、飲片葯材都適用,是目前相比較而言,最適用的養護技術。在國內很多大型的葯企都在使用,同時該技術能夠滿足中葯材追溯等,《葯典》也規定存儲30天以上的中葯材要使用氣調養護等技術。
避免高溫,克服走油現象。某些中葯飲片由於受潮或在高溫下表面溢出油狀物,俗稱走油。如含脂肪的杏仁、桃仁、郁杏仁、柏子仁等,含揮發油的當歸、肉桂等,含有黏液性糖質的麥冬、天冬、太子參、枸杞子等也容易走油。乾燥時不宜用高溫烘烤或暴曬,宜貯於陰涼乾燥處。又如種子、果實類含澱粉、脂肪油較多的薏苡仁、麥芽、萊菔子、蘇子等,炮製後可待蒸氣散盡趁熱裝入容器內貯存;含油較多的葯物宜涼透乾燥後,置容器內蓋緊,放於陰涼乾燥處

閱讀全文

與長條形葯材常用的包裝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眼鏡片卡槽拉絲與鏡架安裝方法 瀏覽:459
有什麼方法可以矯正近視眼 瀏覽:540
億萬台電腦列數字說明方法 瀏覽:34
初中生高考題解決方法 瀏覽:439
特殊測量技術方法特點 瀏覽:539
用化學方法鑒別真金和假金子黃銅 瀏覽:7
羊五號病怎麼治療土方法 瀏覽:484
增強手指肌力的訓練方法 瀏覽:182
擦車的正確方法 瀏覽:213
民間治療失眠的方法 瀏覽:502
斷奶後正確的回奶方法 瀏覽:362
聯想電腦打開麥克風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71
如何測量水溫感測器方法 瀏覽:444
橋梁鋼腹板的安裝方法 瀏覽:746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71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6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54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45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