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化學消毒劑如下:
(1)戊二醛的適用范圍:常用制劑有2%鹼性戊二醛、2%強化酸性戊二醛;適用於不耐熱的精密儀器、醫療器械的消毒與滅菌;消毒需浸泡10-30分鍾;滅菌需浸泡4-10小時。
(2)甲醛的適用范圍:甲醛10-20ml/m³加水20-40ml,加熱,用於室內消毒;甲醛40-60ml/m³加高錳酸鉀20-40g,用於櫃內熏蒸,需密閉6-12小時;4-10%甲醛溶液用於大體解剖、病理組織標本固定。
(3)含氯消毒劑的適用范圍:適用於餐具、茶具、水、環境及疫源地等的消毒;含有效氯0.02%的消毒液浸泡待消毒物品需10分鍾;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浸泡被乙肝病毒、結核分枝桿菌、細菌芽孢污染的物品需30分鍾;用於噴灑時有效氯的含量、消毒時間均需加倍;排泄物的消毒:排泄物5份加含氯消毒劑1份攪拌,放置2-6小時。
(4)乙醇的適用范圍:適用於皮膚、物品表面及醫療器械的消毒;70-75%溶液多用於皮膚消毒;95%溶液用於燃燒滅菌。
注意事項:消毒用的濃度切勿超過80%,濃度過高或過低均影響殺菌效果;不適用於手術器械滅菌;易燃、易揮發,須加蓋保存,置於避火處,並定期檢測溶液濃度;有刺激性,不宜用於黏膜及創面的消毒。
② 消毒劑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浸泡法
選用殺菌譜廣、腐蝕性弱、水溶性消毒劑,將物品浸沒於消毒劑內,在標準的濃度和時間內,達到消毒滅菌目的。浸泡消毒時,消毒液連續使用過程中,消毒有效成分不斷消耗,因此需要注意有效成分濃度變化,應及時添加或更換消毒液。當使用低效消毒劑浸泡時,需注意消毒液被污染的問題,從而避免疫源性的感染。
擦拭法
選用易溶於水、穿透性強的消毒劑,擦拭物品表面或動物體表皮膚、黏膜、傷口等處。在標準的濃度和時間里達到消毒滅菌目的。
噴灑法
將消毒液均勻地噴灑在被消毒物體上。用5%來蘇兒溶液噴灑消毒鴨舍地面等。
噴霧法
將消毒液通過噴霧形式對物體表面、鴨舍或鴨群體表進行消毒。
發泡(泡沫)法
此法是自體表噴霧消毒後開發的又一新的消毒方法。所謂發泡消毒是把高濃度的消毒液用專用的發泡機製成泡沫散布在鴨舍內面及設施表面。主要用於水資源貧乏的地區,或為了避免消毒後的污水進入污水處理系統而破壞活性污泥的活性以及自動環境控制的鴨舍,一般用水量僅為常規消毒法的1/10。採用發泡消毒法,對一些形狀復雜的器具、設備進行消毒時,由於泡沫能較好地附著在消毒對象的表面,故能得到較為一致的消毒效果,且由於泡沫能較長時間附著在消毒對象表面,延長了消毒劑的作用時間。
洗刷法
用毛刷等蘸取消毒劑溶液在消毒對象表面洗刷。如外科手術前術者的手用洗手刷在0.1%新潔爾滅溶液中洗刷消毒。
沖洗法
將配製好的消毒液沖濕物體表面進行消毒。這種方法消耗大量的消毒液,一般較少使用。
熏蒸法
通過加熱或加入氧化劑,使消毒劑呈氣體或煙霧,在標準的濃度和時間里達到消毒滅菌目的。適用於鴨舍內物品及空氣消毒或精密貴重儀器和不能蒸、煮、浸泡消毒的物品的消毒。環氧乙烷、甲醛、過氧乙酸以及含氯消毒劑均可通過此種方式進行消毒,熏蒸消毒時環境濕度是影響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
撒布法
將粉劑型消毒劑均勻地撒布在消毒對象表面。如含氯消毒劑可直接用葯物粉劑進行消毒處理,通常用於地面消毒。消毒時,需要較高的濕度使葯物潮解才能發揮作用。
③ 常用消毒方法有哪些
(1)噴灑消毒將消毒葯用水稀釋成合適的濃度來噴灑消毒,主要用於畜禽舍、籠具、飼養場地、運輸工具及排泄物,周邊環境的消毒。(2)熏蒸消毒一般用甲醛和高錳酸鉀混合後發生反應,產生的氣體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來達到消毒的目的,多用於密封舍的消毒和種蛋消毒。熏蒸消毒必須有較高的室溫和相對濕度,室溫不低於15℃,相對濕度為60%~80%,消毒時間為8~10小時。(3)飲水消毒將消毒劑稀釋到合適的濃度,即將消毒葯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讓畜禽自由飲用,來消除腸道病菌。(4)浸泡消毒用於浸泡用具、器械的消毒。
④ 含氯消毒劑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含氯消毒劑常用的方法有:浸泡法、擦拭法、噴酒法、乾粉消毒法。
(1)浸泡法:將待消毒物品浸沒於裝有含氯消毒劑的容器中,加蓋,浸泡時間根據不同的情況通常為10~30分鍾。浸泡消毒物品達到消毒時間後取出,將消毒液殘留沖洗干凈
(2)擦拭法:適用於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浸泡消毒的物品,如環境表面(患者床單位病床、床頭櫃、桌椅、馬桶、扶手、門把手、水龍頭、呼叫按鈴、電源開關等)的擦拭消毒,時間同浸泡法。達到作用時間後,用清水抹巾再次擦拭。
(3)噴灑法:將消毒劑用水稀釋為使用濃度,使用常規噴霧器或超低容量噴霧器進行噴灑。作用時間根據不同的情況通常為10~60分鍾。因噴灑後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人員應離開現場。
(4)乾粉消毒法:用於分泌物、排泄物消毒,加入含氯消毒劑乾粉.使有效氯含量達到10000mg/L,攪後作用2小時;對醫院污水的消毒,用乾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並攪拌均勻,作用2小時後排放。
⑤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如何操作
(1)機械性消毒:是用清掃、洗刷、通風等手段清除環境中的病原體,是消毒時首先採用的方法。
(2)物理消毒:是用高溫、乾燥、紫外線、紅外線等方法消滅病原體。煮沸消毒是最常使用也是比較確實的消毒方法。對於不怕火的物體可用火焰消毒,如雞舍、雞籠等效果非常好。
(3)化學消毒:是指用化學葯品殺死病原體的方法,是消毒過程的重要環節,消毒劑的種類很多,不同的種類有不同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如火鹼、石灰水多用於環境消毒,甲醛多用於熏蒸消毒,漂白粉和碘制劑以及一些季胺鹽類消毒劑可用於飲水消毒等。
(4)生物消毒:生物熱消毒法多用於對雞糞的無害化處理,常採用堆積法,利用發酵產熱殺菌消毒。
消毒方法是否正確、徹底程度如何,將會使消毒的效果產生天地之別,這就要求在進行消毒時,一定要控制好以上各種影響因素。如果消毒工作變成不可靠的例行公事,不但不會使病原體減少,相反,由於思想麻痹,將會助長病原體的泛濫,侵害雞群;無效的消毒水很可能變成病源體的傳播媒介。
⑥ 常見清潔消毒方法有哪四種,各種方法適用於哪種物品
常見清潔消毒方法有四種,各種方法使用如下:
1、酸鹼類消毒劑
市場上主要的氧化類消毒劑 該類消毒劑均為高效、廣譜類滅菌劑,安全、快速、殺菌效果好、無殘留、使用方便,但個別產品不穩定、易分解、使用成本高、有味等。市場上主要的產品有二氧化氯、過氧乙酸、雙氧水等。主要應用與設備、管道、器具、空氣、食品、手等各個領域的消毒和滅菌。
2、氧化類消毒劑
市場上主要的醛類消毒劑 市場上主要的醛類消毒劑產品有甲醛、戊二醛、環氧乙烷等。主要用於醫療行業的器械表面和空氣的消毒,該類消毒劑不能用於食品領域的消毒。
3、醛類消毒劑
市場上主要的醇類消毒劑 醇類消毒劑的優點使使用方便、安全、快速、易揮發,缺點是使用成本高、缺點是使用成本高。主要產品乙醇、已丙醇等,主要應用於食品加工、醫療行業的工藝器具、器械、手等表面的消毒。
4、醇類消毒劑
理想的化學消毒劑應具備什麼條件 理想的化學消毒劑應具備以下條件:殺菌廣譜;使用濃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質穩定;易溶於水;可在低溫下使用;不易受有機物、酸、鹼及其它物理、化學等因素的影響;對物品無腐蝕;無色、無味,消毒後易於除去殘留葯葯物。
無毒或毒性低,不易燃燒爆炸,使用無危險性;價格低廉;便於運輸,可以大量供貨。要滿足所有要求的消毒劑仍沒有發現,相對而言,二氧化氯是最符合理想要求的消毒劑。
(6)常用消毒劑使用方法有哪四種擴展閱讀:
使用原則
市場上消毒劑的品種很多,消費者一定要根據消毒對象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消毒劑,並嚴格遵照使用說明。如乳品企業中選用消毒劑時考慮到安全性能,首選無毒、無殘留、無腐蝕的消毒劑;其次是殺菌效果,最好是廣譜高效類的消毒劑。
再次是考慮使用成本,使用方便等問題。選擇消毒劑時要選擇包裝上有衛生行政部門消毒產品批准文號(衛消准字)、有效期和廠名廠址的產品,這樣的產品經過了國家審批,消毒效果和安全性都有充分保證。
⑦ 常用消毒劑的配製與使用方法
(1)升汞溶液
常用的表面消毒劑是0.1%的升汞溶液。用升汞20克,先溶於100毫升濃鹽酸中成原液。配製消毒液時,取原液5毫升,加蒸餾水995毫升稀釋後使用。升汞消毒液也可直接配製,取升汞1克,溶於25毫升濃鹽酸中,然後加水至1000毫升。鹽酸的作用主要在於增加升汞的溶解度,並有增加殺菌能力的效果。升汞對人有強毒性,故在配製好的溶液中可加入幾滴紅色染料或甲烯藍,使無色的升汞液變成紅色或藍色,防止誤食。
(2)漂白粉
將10克漂白粉加入140毫升水中,過濾後使用,或搖動沉澱後用其上清液,漂白粉有揮發性,新配製的溶液有強烈的氯氣臭味,應在使用前臨時配製,存放太久會喪失殺菌能力。其殺菌力較升汞差,成分也不太穩定,消毒效果不一致,它適合於對升汞比較敏感的真菌作組織分離時消毒用,一般處理3~5分鍾。
(3)酒精和其他表面消毒劑
常用70%的酒精擦拭分離部位或浸泡幾秒到1分鍾,進行表面消毒,其簡單的稀釋配製方法如下:
其中:a——原液的濃度。
b——用於稀釋溶液的濃度,若用水稀釋則為0。
c——所需要的濃度。
d——c和b的差,也即原液加入的份數。
e——a和c的差,也即稀釋液加入的份數。
⑧ 常用的消毒液都有哪些都是怎樣的使用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做得很好地對抗病毒,特別是在家中的預防措施,你必須要注意。有很多家庭選擇購買消毒劑的消毒劑。
什麼是常用的消毒劑?如果您希望每個人都聽到,消毒劑最常見的是八四消毒劑。八四消毒劑可用於公共場所的地面,牆壁和門窗等,並且它具有相對強烈的腐蝕性。所以我們必須在使用時更加關注。此外,OCT4消毒劑也可以消毒車廂和洗衣機。
此外,九四分散液也是在家庭作業中使用的漂亮家園。因為它是無毒的,並且沒有氣味,腐蝕性很小,幾乎沒有刺激。對於許多蔬菜,水果和衣物餐具等,九四分散液可用於消除細菌和病毒的表面。
⑨ 常用的消毒方式有哪些
消毒方法大體上可分為物理法和化學法兩大類。物理法主要有加熱、冷凍、輻射、紫外線和微波消毒等方法,化學法是利用各種化學葯劑進行消毒。
1.物理消毒法物理消毒法主要指利用太陽光和紫外線照射等進行消毒的方法,這種消毒方法簡單方便,不需要使用葯劑,是一種綠色環保的消毒方法,應大力提倡使用。
2.化學消毒法化學消毒法是指使用化學葯劑進行清除、殺滅和滅活致病微生物的方法。化學消毒法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根據化學結構和消毒效果可分為以下幾類:
鹼類:主要包括氫氧化鈉、生石灰等,一般具有較高消毒效果,適用於潮濕和陽光照不到的環境消毒,也用於排水溝和糞尿的消毒,但有一定的刺激性及腐蝕性,價格較低。
氧化劑類:主要有雙氧水、高錳酸鉀、過氧化氫等。
鹵素類:氟化鈉對真菌及芽孢有強大的殺菌力,1%~2%的碘酊常用作皮膚消毒,碘甘油常用於黏膜的消毒。細菌芽孢比繁殖體對碘還要敏感2倍~8倍。還有漂白粉、碘酊、氯胺等。
醇類:75%乙醇常用於皮膚、工具、設備、容器的消毒。
酚類:有苯酚、魚石脂、甲酚等,消毒效力較高,但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蝕性,污染環境,價格也較高。
醛類:甲醛、戊二醛、環氧乙烷等,可消毒排泄物、金屬器械,也可用於欄舍的熏蒸,可殺菌並使毒素下降。具有刺激性、毒性,長期接觸會致癌。
表面活性劑類:常用的有新潔爾滅、消毒凈、杜滅芬,一般適於皮膚、黏膜、手術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季銨鹽類:新潔爾滅、度米芬、洗必泰等,既為表面活性劑,又為鹵素類消毒劑。主要用於皮膚、黏膜、手術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