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無機化學,如何用氨水,氫氧化鈉,鹽酸,硝酸這四種試劑將水溶液中的錳離子,鎳離子,銅離子,鐵離子分離
加硝酸,鐵離子變為三價鐵,水解後沉澱,過濾 加過量氨水,錳離子先變為氫氧化錳再變為二氧化錳,其它兩個都生成絡離子,過濾 加鹽酸,調節ph至8到10.5之間,此時銅離子沉澱而鎳離子不沉,過濾 加氫氧化鈉,至ph大於10.5,鎳離子沉澱。
『貳』 求教:無機化學試驗,離子的分離鑒定
【1】加氨水,留在溶液中的是銅和鋅,沉澱分離;【】濾液,加氫氧化鈉,沉澱是銅,沉澱分離;【2】在『1』中的沉澱,加氫氧化鈉,溶解的是鉛,沉澱分離。
『叄』 大學實驗室里的無機化學實驗重結晶提純怎麼做要求步驟,詳細點,還有應該注意什麼。
重結晶提純法
一. 實驗目的:
1. 學習重結晶提純固體有機化合物的原哩和方法。
2. 掌握重結晶的實驗操作。
二. 實驗原理:
重結晶是利用混合物中多組份在某種溶劑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劑中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們相互分離的方法,它是提純固體有機物常用的方法之一。重結晶一般適合於純化雜質含量小於5%的固體有機化合物。雜質含量多,難以結晶,最好先用其他辦法,如萃取、水蒸氣蒸餾等進行初步提純,降低雜質含量後,再以重結晶純化。
三、實驗儀器與葯品
循環水真空泵、熱濾漏斗、抽濾瓶、布氏漏斗、酒精燈、濾紙、乙醯苯胺
四、 重結晶提純法的一般過程:
選擇溶劑→溶解固體→ 去除雜質→ 晶體析出→ 晶體的收集與洗滌→晶體的乾燥。
五、實驗步驟
用水重結晶法提純粗品乙醯苯胺。
1. 稱取5g粗乙醯苯胺,放在250mL 三角燒杯中,加入純水,加熱至沸騰,直至乙醯苯胺溶解,若不溶解,可適量添加少量熱水,攪拌並熱至接近沸騰令乙醯苯胺溶解。
2. 稍冷後,加入適量(約1g)活性炭於溶液中,煮沸5~10分鍾,趁熱用放有折疊式濾紙的熱水漏斗過濾,用一三角燒杯收集濾液,在過濾過程中,熱水漏斗和溶液均應用小火加熱保溫以免冷卻。
3. 濾液放置冷卻後,有乙醯苯胺結晶體析出,抽干後用玻璃釘或玻璃瓶塞壓擠晶體,繼續抽濾,盡量除去母液。
4. 然後進行晶體的洗滌工作。即先把橡皮管從抽濾瓶上拔出,關閉抽氣泵,將少量蒸餾水(作溶劑)均勻的撒在濾餅上,浸沒晶體,用玻璃棒小心地均勻的攪拌晶體,接上橡皮管,抽濾至干,如此重復洗滌兩次。
5. 晶體已基本上洗干凈。取出晶體,放在表面皿上晾乾,或在100℃以下烘乾,稱重。 乙醯苯胺的mp為114℃。 乙醯苯胺在水中的溶解度為:5.5 g /100mL (100℃),0.53g /100mL (25℃)。
六、問題討論
1.重結晶操作中,活性炭起什麼作用?為什麼不能在溶液沸騰時
加入?
答:(1)重結晶操作中,活性炭起脫色和吸附作用。(2)千萬不能在溶液沸騰時加入,否則會引起暴沸,使溶液溢出,造成產品損失。
2.在制備乙醯苯胺的飽和溶液進行重結晶時,在杯下有一油珠出現,試解釋原因。怎樣處理才算合理?
答:這一油珠是溶液>83℃,為溶於水但已經溶化了乙醯苯胺,因其比重大於水而沉於杯下,可補加少量熱水,使其完全溶解,且不可認為是雜質而將其拋棄。
3. 在布氏漏斗中用溶劑洗滌固體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答:用重結晶的同一溶劑進行洗滌,用量應盡量少,以減少溶解損失。如重結晶的溶劑的熔點較高,在用原溶劑至少洗滌一次後。可用低沸點的溶劑洗滌,使最後的結晶產物易於乾燥,(要注意此溶劑必須能和第一種溶劑互溶而對晶體是不溶或微溶的)。
『肆』 無機化學中的方法
無機化學中的方法
無機化學知識點:生成氧氣的反應1、氯酸鉀熱分解(二氧化錳催化)2、高錳酸鉀熱分解3、過氧化氫分解(二氧化錳催化)4、電解水5、氧化汞熱分解6、濃硝酸分解7、次氯酸分解光、8、氟與水置換反應9、過氧化鈉與水反應10、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11、光合作用以上1~3適合實驗室製取氧氣,但一般所謂「實驗室製取氧氣」是指1、2兩種方法。工業用氧氣主要來自分離液態空氣。無機化學知識點:生成氫氣反應1、鋅、鎂、鐵等金屬與非氧化性酸反應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3、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4、鈉、鎂、鐵等金屬在一定的溫度下與水反應5、鈉鉀、鎂、鋁、與醇類反應6、苯酚與鈉反應7、焦碳與水高溫反應8、一氧化碳與水催化反應9、碘化氫熱分解10、硫化氫熱分解11、電解水12、甲烷高溫分解無機化學知識點:氯氣的反應1、氯氣與大多數金屬反應。與鐵、銅等變價金屬反應時,生成高價氯化物、2、氯氣與磷反應3Cl2+2P==2PCl3PCl3+Cl2==PCl5白色煙霧;哪種生成物制敵百蟲?、3、氯氣與氫氣反應純凈氫氣在氯氣中燃燒;混合氣爆炸;鹵素的活潑程度比較、4、氯氣與水反應跟其它鹵素比較:氟的特殊性;溴,碘與水反應的程度、5、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殘余氯氣、6、氯氣與氫氧化鈣反應制漂白粉、7、氯氣與溴化鈉溶液反應8、氯氣與碘化鉀溶液反應鹵素相互置換的規律如何?氟置換其它鹵素有何特殊?、9、氯氣與甲烷取代反應條件?、10、氯氣與乙烯的反應反應類別?、乙烯通入溴水使溴水褪色、11、氯氣與苯的取代反應條件?、12、氯氣與氯化亞鐵溶液反應13、*氯氣與硫化氫溶液反應現象?、14、*氯氣與二氧化硫溶液反應溶液酸性變化?漂白作用的變化?、15、氯氣的檢驗方法---澱粉碘化鉀試紙單質碘的檢驗方法如何?、無機化學知識點:氯化氫、鹽酸、鹵化物1、濃鹽酸被二氧化錳氧化實驗室制氯氣、2、氯化鈉與濃硫酸反應用於實驗室制氯化氫;溫度的影響;溴化氫及碘化氫製取的不同點、3、鹽酸、氯化鈉等分別與硝酸銀溶液的反應鹽酸及氯化物溶液的檢驗;溴化物、碘化物的檢驗、4、鹽酸與鹼反應5、鹽酸與鹼性氧化物反應6、鹽酸與鋅等活潑金屬反應7、鹽酸與弱酸鹽如碳酸鈉、硫化亞鐵反應8、鹽酸與苯酚鈉溶液反應9、稀鹽酸與漂白粉反應10、氯化氫與乙烯加成反應11、氯化氫與乙炔加成反應制聚氯乙烯、12、濃鹽酸與乙醇取代反應13、漂白粉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14、HF,HCl,HBr,HI酸性的比較15、HF對玻璃的特殊作用,如何保存氫氟酸?17、用於人工降雨的物質有哪些?18、氟化鈉在農業上有何用途?無機化學知識點:氯水性質的多重性一、氯水的多重性質1、Cl2的強氧化性2、次氯酸的強氧化性3、次氯酸的不穩定性4、鹽酸的酸性,次氯酸的酸性二、氯水反應時反應物的處理。1、作氧化劑時,如果Cl2能發生反應則主要是Cl2反應,氯氣不能發生的反應則認為是次氯酸的作用。A、氯水與碘化鉀、溴化鈉、硫化鈉等溶液反應是Cl2反應B、氯水與氯化亞鐵反應是Cl2的反應C、氯水與SO2溶液反應是Cl2的作用D、氯水的漂白作用是次氯酸的作用。2、氯水中加AgNO3是鹽酸的作用即Cl-、的作用。3、氯水與強鹼足量、反應時,鹽酸和次氯酸共同作用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鹽2高中無機化學必背知識點歸納與總結無機化學實驗現象:1、鋁片與鹽酸反應是放熱的,Ba(OH)2與NH4Cl反應是吸熱的;2、Na與H2O(放有酚酞)反應,熔化、浮於水面、轉動、有氣體放出;(熔、浮、游、嘶、紅)3、焰色反應:Na 黃色、K紫色(透過藍色的鈷玻璃)、Cu 綠色、Ca磚紅、Na+(黃色)、K+(紫色)。4、Cu絲在Cl2中燃燒產生棕色的煙;5、H2在Cl2中燃燒是蒼白色的火焰;無機化學實驗現象:6、Na在Cl2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7、P在Cl2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色煙霧;8、SO2通入品紅溶液先褪色,加熱後恢復原色;9、NH3與HCl相遇產生大量的白煙;10、鋁箔在氧氣中激烈燃燒產生刺眼的白光;無機化學實驗現象:1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燒生成白色粉末(MgO),產生黑煙;12、鐵絲在Cl2中燃燒,產生棕色的煙;13、HF腐蝕玻璃:4HF + SiO2= SiF4+2H2O14、Fe(OH)2在空氣中被氧化:由白色變為灰綠最後變為紅褐色;15、在常溫下:Fe、Al 在濃H2SO4和濃HNO3中鈍化;無機化學實驗現象: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試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氣呈粉紅色。17、蛋白質遇濃HNO3變黃,被灼燒時有燒焦羽毛氣味;18、在空氣中燃燒:S——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H2——淡藍色火焰H2S——淡藍色火焰 CO——藍色火焰 CH4——明亮並呈藍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燒——明亮的藍紫色火焰。19.特徵反應現象:20.淺黃色固體:S或Na2O2或AgBr無機化學實驗現象:21.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SO2(加熱後又恢復紅色)、Cl2(加熱後不恢復紅色)22.有色溶液:Fe2+(淺綠色)、Fe3+(黃色)、Cu2+(藍色)、MnO4-(紫色)有色固體:紅色(Cu、Cu2O、Fe2O3)、紅褐色[Fe(OH)3] 藍色[Cu(OH)2]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黃色(AgI、Ag3PO4) 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有色氣體:Cl2(黃綠色)、NO2(紅棕色)
『伍』 大學無機化學實驗銅離子和鐵離子的分離
用紙上層析法分離銅離子和鐵離子
[原理]
紙上層析法是利用不同的離子隨著溶劑在濾紙上的展開,它們在濾紙上的擴散速率不同而使離子分離的方法。鐵離子擴散得快些;銅離子擴散得慢些,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
[用品]
大試管、橡皮塞、毛細管、移液管、曲別針、小刀、濾紙、小試管、飽和FeCl3溶液、飽和CuSO4溶液、丙酮、鹽酸、濃氨水。
[操作]
1.取一條濾紙,用鉛筆在離末端約2cm處畫「×」作記號。
2.將一支大試管配好一個橡皮塞,在橡皮塞的底部中間用小刀切開一條縫,插進一個曲別針的一部分,曲別針的另端用來夾住濾紙。
3.取一支小試管加入1mL飽和FeCl3溶液和1mL飽和CuSO4溶液作為試樣。用毛細管吸取此試樣在濾紙條末端的畫「×」記號處滴一小滴。晾乾再滴,共滴三次,要求留下斑點的直徑保持在0.5cm以內。試樣滴好後把濾紙夾在橡皮塞底部的曲別針上。
4.在大試管里盛有丙酮和6mol·L-1鹽酸溶液按體積比為9:1混合而組成的溶劑。把橡皮塞上夾好並滴有試樣的濾紙條慢慢伸入大試管內,使紙條末端浸入溶劑里約0.1cm,不能讓試樣斑點接觸溶劑。塞上橡皮塞,靜置。等到溶劑已擴散到濾紙的上端時,就可取出濾紙。
5.將濾紙條放在濃氨水的瓶口上用氨氣熏,觀察發生的現象。此時可見濾紙條上端出現紅棕色,這是Fe3+離子跟氨水反應生成的Fe(OH)3顏色。在濾紙條上紅棕色的下方出現藍色,是Cu2+離子跟氨反應生成的銅氨絡離子[Cu(NH3)4]2+的顏色。由於Fe3+離子的擴散速率比Cu2+離子快,它們的富集區域就分開了,達到使銅離子和鐵離子分離的目的。
『陸』 大學無機化學,Be(OH)2和Mg(OH)2的性質差異,以及怎麼把他們分離,速速求破,急
兩者最大差異
Be(OH)2具有兩性,既溶於酸又溶於強鹼;Mg(OH)2為鹼性,只溶於酸。
Be(OH)2兩性,Be(OH)2和Mg(OH)2加入到NaOH中Be(OH)2,能溶於NaOH中,而Mg(OH)2則不溶。這樣就分離了。
Be(OH)2+2NaOH=Na2BeO2+2H2O
BeO2-
+
H+
+
H2O
=
Be(OH)2↓
簡單就這樣,
然後要純凈就
各沉澱洗滌,常溫蒸發,乾燥啥的
『柒』 無機化學 離子分離
錳離子紫色 鐵離子黃色 銅離子藍色 鈷離子紅色 鎳離子綠色 鋅離子無色。鑒定的話看顏色就可以吧。先加氟化銨生成六氟合鐵絡離子達到掩蔽鐵離子的目的,然後再加硫氰化鉀,用四氯化碳萃取可見硫氰化鈷特有的藍色。
『捌』 無機化學:CuS和NiS如何分離
查溶度積常數知硫化銅更難溶,加入適量氯化銅溶液可以將硫化鎳轉化為硫化銅,過濾得硫化銅。在濾液中加入過量硫化鈉,過濾得硫化鎳。
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玖』 無機化學離子的分離與鑒別
無機化學是研究無機化合物的化學,是化學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通常無機化合物與有機化合物相對,指多數不含C-H鍵的化合物,但是,碳氧化物、碳硫化物、氰化物、硫氰酸鹽、碳酸及碳酸鹽、碳硼烷、羰基金屬等都屬於無機化學研究的范疇(實際上是將「由無機化學研究的物質」定義為「無機物」) [1-2] 。但這二者界限並不嚴格,之間有較大的重疊,有機金屬化學即是一例。
原始人類即能辨別自然界存在的無機物質的性質而加以利用,後來偶然發現自然物質能變化成性質不同的新物質,於是加以仿效,這就是古代化學工藝的開始。
如至少在公元前6000年,中國原始人即知燒粘土製陶器,並逐漸發展為彩陶、白陶,釉陶和瓷器。公元前5000年左右,人類發現天然銅性質堅韌,用作器具不易破損。後又觀察到銅礦石如孔雀石(鹼式碳酸銅)與燃熾的木炭接觸而被分解為氧化銅,進而被還原為金屬銅,經過反復觀察和試驗,終於掌握以木炭還原銅礦石的煉銅技術。以後又陸續掌握煉錫、煉鋅、煉鎳等技術。中國在春秋戰國時代即掌握了從鐵礦冶鐵和由鐵煉鋼的技術,公元前2世紀中國發現鐵能與銅化合物溶液反應產生銅,這個反應成為後來生產銅的方法之一,此法也叫「濕法煉銅」。
化合物方面,在公元前17世紀的殷商時代即知食鹽(氯化鈉)是調味品,苦鹽(硫酸鎂)的味苦。公元前五世紀已有琉璃(聚硅酸鹽)器皿。公元七世紀,中國即有焰硝(硝酸鉀)、硫黃和木炭做成火葯的記載。明朝宋應星在1637年刊行的《天工開物》中詳細記述了中國古代手工業技術,其中有陶瓷器、銅、鋼鐵、食鹽、焰硝、石灰、紅礬、黃礬、等幾十種無機物的生產過程。由此可見,在化學科學建立前,人類已掌握了大量無機化學的知識和技術。
古代的煉丹術是化學科學的先驅,煉丹術就是企圖將丹砂(硫化汞)之類葯劑變成黃金,並煉制出長生不老之丹的方術。中國金丹術始於公元前2、3世紀的秦漢時代。公元142年中國金丹家魏伯陽所著的《周易參同契》是世界上最古的論述金丹術的書,約在360年有葛洪著的《抱朴子》,這兩該書記載了60多種無機物和它們的許多變化。約在公元8世紀,歐洲金丹術興起,後來歐洲的金丹術逐漸演進為近代的化學科學,而中國的金丹術則未能進一步演進。
金丹家關於無機物變化的知識主要從實驗中得來。他們設計製造了加熱爐、反應室、蒸餾器、研磨器等實驗用具。金丹家所追求的目的雖屬荒誕,但所使用的操作方法和積累的感性知識,卻成為化學科學的前驅。
由於最初化學所研究的多為無機物,所以近代無機化學的建立就標志著近代化學的創始。建立近代化學貢獻最大的化學家有三人,即英國的玻意耳、法國的拉瓦錫和英國的道爾頓。
波義耳在化學方面進行過很多實驗,如磷、氫的制備,金屬在酸中的溶解以及硫、氫等物的燃燒。他從實驗結果闡述了元素和化合物的區別,提出元素是一種不能分出其他物質的物質。這些新概念和新觀點,把化學這門科學的研究引上了正確的路線,對建立近代化學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拾』 無機化學中物質的分離與提純
除雜的原則:
(1)不增:不增加新的雜質;
(2)不減:被提純的物質不能減少;
(3)易分:操作簡便,易於分離;
常見物質除雜總結
原物所含雜質除雜質試劑除雜質的方法
(1)N2(O2)-------灼熱的銅絲網洗氣
(2)CO2(H2S)-------硫酸銅溶液洗氣
(3)CO(CO2)-------石灰水或燒鹼液洗氣
(4)CO2(HCl)-------飽和小蘇打溶液洗氣
(5)H2S(HCl)-------飽和NaHS溶液洗氣
(6)SO2(HCl)-------飽和NaHSO3溶液洗氣
(7)Cl2(HCl)-------飽和NaCl溶液洗氣
(8)CO2(SO2)-------飽和小蘇打溶液洗氣
(9)碳粉(MnO2)-------濃鹽酸加熱後過濾
(10)MnO2(碳粉)-------加熱灼燒
(11)碳粉(CuO)-------鹽酸或硫酸過濾
(12)Al2O3(Fe2O3)-------NaOH溶液(過量),再通CO2過濾、加熱固體
(13)Fe2O3(Al2O3)-------NaOH溶液過濾
(14)Al2O3(SiO2)-------鹽酸NH3·H2O過濾、加熱固體
(15)SiO2(ZnO)-------鹽酸過濾
(16)CuO(ZnO)-------NaOH溶液過濾
(17)BaSO4(BaCO3)-------稀硫酸過濾
(18)NaOH(Na2CO3)-------Ba(OH)2溶液(適量)過濾
(19)NaHCO3(Na2CO3)-------通入過量CO2
(20)Na2CO3(NaHCO3)-------加熱
(21)NaCl(NaHCO3)-------鹽酸蒸發結晶
(22)NH4Cl[(NH4)2SO4]-------BaCl2溶液(適量)過濾
(23)FeCl3(FeCl2)-------通入過量Cl2
(24)FeCl3(CuCl2)-------鐵粉、Cl2過濾
(25)FeCl2(FeCl3)-------鐵粉過濾
(26)Fe(OH)3膠體(FeCl3)-------(半透膜)滲析
(27)CuS(FeS)-------稀鹽酸或稀硫酸過濾
(28)I2(NaCl)------升華
(29)NaCl(NH4Cl)-------加熱
(30)KNO3(NaCl)-------蒸餾水重結晶
(31)乙烯(SO2、H2O)鹼石灰洗氣
(32)乙烷(乙烯)-------溴水洗氣
(33)溴苯(溴)-------稀NaOH溶液分液
(34)硝基苯(NO2)-------稀NaOH溶液分液
(35)甲苯(苯酚)-------NaOH溶液分液
(36)乙醛(乙酸)-------飽和Na2CO3溶液蒸餾
(37)乙醇(水)-------新制生石灰蒸餾
(38)苯酚(苯)-------NaOH溶液、CO2分液
(39)乙酸乙酯(乙酸)-------飽和Na2CO3溶液分液
(40)溴乙烷(乙醇)-------蒸餾水分液
(41)肥皂(甘油)-------食鹽過濾
(42)葡萄糖(澱粉)-------(半透膜)滲析
氣體除雜的原則:
(1)不引入新的雜質
(2)不減少被凈化氣體的量注意的問題:
①需凈化的氣體中含有多種雜質時,除雜順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氣體,如:氯化氫氣體,CO2、SO2等,水蒸氣要在最後除去。
②除雜選用方法時要保證雜質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因為Ca(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OH)2濃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
方法:
A. 雜質轉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氫氧化鈉,使苯酚轉化為苯酚鈉,利用苯酚鈉易溶於水,使之與苯分開;
B. 吸收洗滌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和水,可使混合氣體先通過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再通過濃硫酸即可除去;
C. 沉澱過濾法:欲除去硫酸亞鐵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銅,加入少量鐵粉,待充分反應後,過濾除去不溶物即可;
D. 加熱升華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即可用此法;
E. 溶液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採用此法;
F. 結晶和重結晶:欲除去硝酸鈉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鈉,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溫度,使硝酸鈉結晶析出,可得到純硝酸鈉晶體;
G. 分餾蒸餾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採用多次蒸餾的方法;
H. 分液法:欲將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分離,可採用此法,如將苯和水分離;
K. 滲析法:欲除去膠體中的離子,可採用此法。如除去氫氧化鈉膠體中的氯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