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綠豆花像什麼
「綠豆,消腫治痘之功雖同於赤豆,而壓熱解毒之力過之,且益氣、厚腸胃、通經脈,無久服枯人之忌。」這里我們可以知道,綠豆的功效主要是消腫祛痘、消暑解毒等等。
綠豆的功效與作用
1、清暑益氣
夏天在高溫環境工作的人出汗多,水液損失很大,體內的電解質平衡遭到破壞,用綠豆煮湯來補充是最理想的方法,能夠清暑益氣、止渴利尿,不僅能補充水分,而且還能及時補充無機鹽,對維持水液電解質平衡有著重要意義。
2、解毒
綠豆的清熱之力在皮,解毒之功在內。如果是有機磷農葯中毒、鉛中毒、酒精中毒或吃錯葯等情況,在醫院搶救前都可以先灌下一碗綠豆湯進行緊急處理,能幫助排出一部分的毒性;如果是經常在有毒環境下工作或接觸有毒物質的人,也應經要常常食用綠豆來解毒保健。
3、排毒美容
綠豆富含維生素B族、葡萄糖、蛋白質、澱粉酶、氧化酶、鐵、鈣、磷等多種成分,常食用綠豆能幫助排泄體內毒素,促進機體的正常代謝。有皮膚癢、痘痘粉刺、痱子等肌膚問題的朋友,可以吃綠豆幫助美容哦。
㈡ 醒酒湯怎麼做
解酒天然中葯喝酒過多傷脾胃,嚴重者可能導致酒精中。中醫認為,酒是濕熱之物,對人體來說,是一種邪氣,天然中葯可以解決。 1、枳木具子 性味甘酸平,能治酒醉,煩熱,口渴,嘔吐,二便不利等。 《滇南本草》明確提出其「治一切左癱右瘓,風濕麻木,能解酒毒……」《世醫得效方》擬枳子丸治「飲酒多發積」。此外,枳?葉也能解酒。 2、葛根花 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飲酒過度,頭痛頭昏,煩渴嘔吐,胸膈飽脹等症。《脾胃論》有葛花解酲(酲:醉後神志不清)湯,《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熱丸等,均療醉酒為患。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種子)也有醒酒作用。 3、草果 辛溫,入脾胃經,具燥濕散寒、除痰截瘧之功,因氣芳香,還有辟濁之性。《本草綱目》引李杲雲:「溫脾胃,止嘔吐,治脾寒濕、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積,兼辟瘴解瘟。」 4、高良姜 辛熱,入脾胃經,有散寒止痛,溫中止嘔之功。《本草從新》載本品「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 5、菊花 屬發散風熱類解表葯,辛甘苦、微寒,能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葯鑒》載其「……解醉漢昏迷,易醒,共干葛(葛花)煎湯。」 6、竹茹 甘、微寒,有清熱化痰、除煩止嘔之功,對胃熱或痰熱所致的嘔吐效果好。《得配本草》雲其「得雞子,治飲酒頭痛。」《葯品化義》亦載其治「酒傷嘔吐」。 7、白扁豆 屬補益脾氣葯。性味甘溫,能健脾、化濕、消暑。《本草圖經》載其「主女子帶下。兼殺酒毒,亦解河豚毒。」 8、苦參 性味苦寒,具清熱燥濕、殺蟲利尿之功,《名醫別錄》載其「除伏熱腸?,止渴,醒酒……」張山雷釋其理雲:「……止渴醒酒,皆清熱之效。」《本草經疏》亦載苦參「消酒,除渴,明目,止純血痢、疳痢極效。」 9、肉豆蔻 辛溫,屬溫中止澀葯,有溫中行氣,固腸止瀉,消食之功。《日華子本草》載其「調中,下氣,止瀉痢,開胃,消食。皮外絡,下氣,解酒毒,治霍亂。」《得配本草》亦認為其「消宿食,解酒毒」。 編輯本段其他幾種醒酒湯桔味醒酒湯原料:桔子罐頭半瓶、蓮子罐頭半瓶、青梅20克、山楂糕50克。白糖,白醋,桂花,澱粉少許。 製法: 1、將青梅、山楂糕均切成小丁備用。 2、將桔子、蓮子罐頭連湯汁倒入鍋內,加入青梅、山楂糕、白糖、白醋、桂花和適量開水燒開。見糖化後,用水澱粉勾芡,盛入湯碗內即成。 特點:色澤鮮艷,酸甜可口。 陳皮醒酒湯原料:香橙皮500克、陳橘皮500克、檀香120克、葛花250克、綠豆花250克、人參60克、白豆蔻仁20克、鹽180克。 製作:香橙皮、陳橘皮去白,鹽炒,與其它諸葯共為細末。 功效:酒醉不解,嘔噫吞酸。香橙皮、陳皮、檀香、豆蔻等理氣,葛花、綠豆花等解酒,人參健脾益氣。合用治酒醉及消化不良等。 用法:每日空腹時,取10—30克,以白開水沖服,少量製作時,用量按比例減少. 八仙醒酒湯功效: 清熱醒酒。 用料:醪糟汁10毫升,橘子瓣30克,葛仙米10克,青梅10克,山楂糕30克,百合30克,糯米粉15克,雪梨30克,白糖100克,白醋3毫升。 製法:將青梅、山楂糕切成粒,雪梨切成小片,糯米粉製成豌豆大小湯元。將鍋洗凈,置於火上,加水燒開,放入加工過的葛仙米、百合煮一下,加白糖。待糖溶化後,再下小湯元,並放入山楂、青梅、雪梨、橘子瓣、醪糟汁燒開,滴白醋起鍋入盆。 用法:隨意飲服。 注釋:此湯與「八珍醒酒湯」名近而物略異。前者偏於補脾益腎,盡「八珍」之功;後者偏於滋陰清熱,解「八仙」醉酒之效。此湯雖甜而適口,但不宜過濃過酸,以免傷害脾胃。 編輯本段醒酒葯膳橘皮醒酒湯 [處方來源] 《飲膳正要》 [配方] 香橙皮500克 陳橘皮500克 檀香200克 葛花250克 綠豆花250克 人參100克 白仁100克 食鹽300克 [功效] 解酒醒神。適用於飲酒過多,酒醉不醒之症。 [製作工藝] 1、將橙皮(去白)、陳橘皮、檀香、葛花、綠豆花、人參、白仁、食鹽共研磨成末,拌勻,裝入瓷罐中備用。 2、服用時,天天2次,每早晚各服一湯匙,用白開水沖服。 編輯本段醒酒妙方一〉蔬菜解酒1,白菜醒酒法:將大白菜心切成細絲,加白糖、醋拌勻,當冷盤服食,對消除酒醉有一定的作用。 2,白菜解酒法:將大白菜葉洗凈,切成適當的塊,鍋內加水煮熟,加些食鹽、醋、薑末,趁熱食用,又解酒又健胃。 3,甘薯解酒 將生甘薯絞碎,加白糖適量攪拌服下。 4, 白蘿卜解酒 白蘿卜1公斤,搗成泥取汁,分1次服。也可在白蘿卜汁中加紅糖適量飲服。也可食生蘿卜,都可收醒酒之效。 5,芹菜醒酒法:將適量芹菜擠汁飲服,可以醒酒,尤其可消除醉酒後的頭疼腦脹、面部潮紅等症狀。 6,鮮藕解酒 鮮藕洗凈,搗成藕泥,取汁飲服。對消除醉酒症狀有一定的作用。 7,馬蹄解酒:取馬蹄(荸薺)10個,洗凈搗成泥狀,用紗布包裹壓榨出汁飲服。此法適宜於飲高粱酒等烈性酒致醉者。 二〉水果解酒1,鮮橙解酒 鮮橙(鮮橘亦可)3~5個,榨汁飲服,或食服。 2,杮子醒酒法:飲酒醉後,取幾只鮮杮子,去皮食用,可以醒酒。 3,生梨醒酒法:吃幾個梨或將梨去皮切片,浸入涼開水中10分鍾,吃梨飲水,可解酒。 4,生梨解酒 吃梨或擠梨汁飲服。 對酩酊醉者,如果用上述方法仍不能使其解酒醒轉,可用干凈雞毛一支輕輕摩擦其喉嚨或用手捏其喉嚨,使其嘔吐殘留在胃中的酒液,可使醉狀緩解。若仍無效果,則應就醫診治。 5,楊桃醒酒法:醋漬楊桃1個,加水煎服,可用於醒酒。 6,甘蔗解酒 甘蔗1根,去皮,榨汁服。 7,橄欖(青果)解酒 橄欖10枚,取肉煎服。 三〉食物解酒1,綠豆醒酒法:取50克綠豆、10克甘草,加適量紅糖煎服,可醒酒。如單用綠豆煎湯,亦有一定功效。 2,綠豆解酒 綠豆適量,用溫開水洗凈,搗欄,開水沖服或煮湯服。 3,綠豆、紅小豆、黑豆解酒 3種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爛,豆、湯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減輕酒精中毒。 4,豆類解酒:用綠豆、紅小豆、黑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爛,豆、湯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緩解酒精中毒。 5,豆腐解酒 飲酒時宜多以豆腐類菜餚作下酒菜。因為豆腐中的半胱氨酸是一種主要的氨基酸,它能解乙醛毒,食後能使之迅速排出。 6,皮蛋醒酒法:醉酒時,取1-2隻皮蛋,蘸醋服食,可以醒酒。 7,番薯醒酒法:醉酒後,可將生番薯切細,拌入白糖服食,即可解酒 8,食鹽解酒:飲酒過量,可在白開水中加少許食鹽飲用,鹽水對解除胸悶難受有良好作用。 9,生薑解酒:酒醉後有惡心嘔吐者,取一小塊生薑含於口內,可止嘔吐。 10,海蜇醒酒法:取100克鮮海蜇,洗刷干凈後加水煎湯飲服,可以醒酒。 11,生蛋清、鮮牛奶、霜柿餅解酒 將三者煎湯服,可消渴、清熱、解醉。 12,蛋清醒酒法:醉酒時取1-2隻生雞蛋清服下,可保護胃粘膜,並緩解對酒精的吸收。 四〉飲料解酒1.牛奶醒酒法:醉酒者可飲些牛奶,以便使蛋白凝固,保護胃粘膜,緩解對酒精的吸收。 2,米湯醒酒法:醉酒者可取濃米湯飲服,米湯中含有多糖類及B族維生素,有解毒醒酒之效。加入白糖飲用,療效更好。 3,甘蔗汁醒酒法:醉酒神志尚清醒者可自己嚼食甘蔗,嚴重者可榨出甘蔗汁灌服,能醒酒。 4,茶葉醒酒法:醉酒後可飲濃茶,茶葉中的單寧酸能解除急性酒精中毒,咖啡鹼、茶鹼對呼吸抑制及昏睡現象有療效。 5,"醒酒茶"解酒 據報道,杭州市臨安縣理化研究所根據唐代廷"醒酒湯"秘方,以現代工藝研製出一種醒酒靈丹--"醒酒茶",對酒後頭痛、頭暈及身體不適等症狀有良好效果。 6,桔汁醒酒法:酒後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可吃幾個桔子或飲用鮮桔汁即可醒酒。 7,糖茶水解酒 糖茶水可沖淡血液中酒精濃度,並加速排泄。 8,糖水醒酒法:取適量白糖用開水沖服,有解酒、醒腦的作用。 9,醋醒酒法:取50克米醋或陳醋,加25克紅糖、3片生薑煎湯飲服,可減輕酒精對人體的損害。 10,食醋解酒:食醋能解酒,主要是由於酒中的乙醇與食醋中的機酸,隨立腳點消化吸收,在人體的胃腸內相遇而起醋化反應,降低乙醇濃度,從而減輕了酒精的毒性。 A 用食醋燒1碗酸湯,服下。 B食醋1小杯(20~25亳升),徐徐服下。C 食醋與白糖浸蘸過的蘿卜絲(1大碗),吃服。 D食醋與白糖浸漬過的大白菜心(1大碗),吃服。E食醋浸漬過的松花蛋2個,吃服。 F食醋50克,紅糖25克,生薑3片,煎水服。 11,醋酸解酒:醋酸遇酒精即生成乙酸乙脂和水,可減輕酒精對人體的損害,醉酒時用酸醋或陳醋60克、紅糖25克、生薑片5克,加水適量,煎後飲服。 五〉中葯解酒1,葛花解酒 葛花10克,水煎服,解酒效果甚佳。 2,酸棗葛花根解酒 酸棗、葛花根各10~15克,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涼、利尿作用。 3,葛根 30克,加水適量,煎湯飲服,解酒效果很好。 4,柑橘皮(陳皮)解酒 將柑橘皮焙乾、研末,加食鹽1.5克,煮湯服。 5,花露水醒酒法:灑數滴花露水在熱毛巾上,輕輕擦試醉酒者的胸背、肘和太陽穴等處就可明顯減輕其醉意。 6,糖果解酒 河北省生產一種解酒糖果,醉酒後吃上幾塊即可解酒。 食鹽解酒 飲酒過量,胸膜難受。可在白開水裡加少許食鹽,喝下去,立刻就能醒酒 編輯本段15種解酒食療方1 竹筍、茄子、調味品各適量。將竹筍、茄子洗凈,切絲,放入熱油鍋內翻炒至快熟時,調入蔥、姜、澱粉等,翻炒片刻,滴些麻油即可。每日1劑,可潤腸通便。適用於酒後腹脹、腸燥便秘、老年人習慣性便秘。 2 木耳6克,佛手10克,苡仁20克,豬瘦肉60克,調味品適量。將豬肉洗凈,切絲,同木耳,佛手,苡仁加清水適量同燉至爛熟後,去佛手加食鹽,味精等調味服食。本方可疏肝健脾,化痰除濕,用於酒後胸中悶痛、身重乏力、肢體困重、心悸易寐等。 3 薺菜200克,雞蛋1個,調味品適量。將薺菜洗凈,加水2碗,煮至1碗時,打入雞蛋,煮熟,調味服食。可清熱和胃,用於酒醉嘔吐後食慾不振、胃脘隱痛等。 4 葫蘆1000克,青辣椒適量,調味品適量。將葫蘆去皮、洗凈、切絲;青辣椒洗凈,切絲。鍋中放素油適量燒熱後,下蔥姜爆香,而後下葫蘆等,炒至葫蘆熟後,放食鹽味精等調味即成。本方可清熱利濕,適用於酒後口渴、小便不利、淋澀疼痛、腹脹、黃疸等。 5 大棗50克,人參3克,白果75克,蓮米10克,青鴨1隻,調味品適量。將大棗去核,人參切片研末,白果取肉,白鴨去頭雜,洗凈,而後納諸葯於鴨腹內,再於白鴨表面塗上調味品,上籠蒸爛服食。本方可補氣養血,健脾和胃,適用於酒精性肝炎納差食少、神疲乏力、頭暈眼花、腹瀉或大便溏薄、心悸、面色蒼白等。 6 蜂蜜水-酒後頭痛喝點蜂蜜水能有效減輕酒後頭痛症狀。美國國家頭痛研究基金會的研究人員指出,這是因為蜂蜜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果糖,可以促進酒精的分解吸收,減輕頭痛症狀,尤其是紅酒引起的頭痛。另外蜂蜜還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並且第二天起床後也不頭痛。 7 西紅柿汁-酒後頭暈西紅柿汁也是富含特殊果糖,能幫助促進酒精分解吸收的有效飲品,一次飲用300ml以上,能使酒後頭暈感逐漸消失。實驗證實,喝西紅柿汁比生吃西紅柿的解酒效果更好。飲用前若加入少量食鹽,還有助於穩定情緒。 8 新鮮葡萄-酒後反胃、惡心新鮮葡萄中含有豐富的酒石酸,能與酒中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類物質,降低體內乙醇濃度,達到解酒目的。同時,其酸酸的口味也能有效緩解酒後反胃、惡心的症狀。如果在飲酒前吃葡萄,還能有效預防醉酒。 9 西瓜汁-酒後全身發熱西瓜汁是天生的白虎湯(中醫經典名方),一方面能加速酒精從尿液排出,避免其被機體吸收而引起全身發熱;另一方面,西瓜汁本身也具有清熱去火功效,能幫助全身降溫。飲用時加入少量食鹽,還有助於穩定情緒。 10 柚子-酒後口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早就記載了柚子能夠解酒。將柚肉切丁,沾白糖吃更是對消除酒後口腔中的酒氣和臭氣有奇效。 11 芹菜汁-酒後胃腸不適、顏面發紅酒後胃腸不適時,喝些芹菜汁能明顯緩解,這是因為芹菜中含有豐富的分解酒精所需的B族維生素。如果胃腸功能較弱,則最好在飲酒前先喝芹菜汁以做預防。此外,喝芹菜汁還能有效消除酒後顏面發紅症狀。 12 酸奶-酒後煩躁蒙古人多豪飲,酸奶正是他們的解酒秘方,一旦酒喝多了,便喝酸奶,酸奶能保護胃黏膜,延緩酒精吸收。由於酸奶中鈣含量豐富,因此對緩解酒後煩躁症狀尤其有效。 13 香蕉-酒後心悸、胸悶飲酒後感到心悸、胸悶時,立即吃1-3根香蕉,能增加血糖濃度,使酒精在血液中的濃度降低,達到解酒目的,同時減輕心悸症狀、消除胸口郁悶。 14橄欖-酒後厭食橄欖自古以來就是醒酒、清胃熱、促食慾的「良葯」,能有效改善酒後厭食症狀。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冰糖燉服。 15 酒後忌飲茶都以為茶能解酒,卻不知就這樣被「貽誤」多年-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酒後飲茶傷腎,腰腿墜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飲水腫。現代醫學研究也指出,茶水會刺激胃酸分泌,使酒精更容易損傷到胃黏膜;同時,茶水中的茶鹼和酒精一樣會導致心跳加速,更加重了心臟負擔。
㈢ 綠豆花是完全花嗎
根據花的構造狀況,花可以分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兩類。在一朵花中,花萼、花內冠、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容全的,叫完全花,如白菜花、桃花;缺少其中一至三部分的,叫不完全花,如南瓜花、黃瓜花缺雄蕊或雌蕊;桑樹花、栗樹花缺花瓣、雄蕊或雌蕊;楊樹花、柳樹花缺萼片、花瓣、雄蕊或雌蕊
按雌蕊和雄蕊的狀況,花可以分為兩種:一朵花中,雄蕊和雌蕊同時存在的,叫做兩性花,如桃、小麥的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叫做單性花,如南瓜、絲瓜的花。花中只有雄蕊的,叫做雄花;只有雌蕊的,叫做雌花。雌花和雄花生在同一植株上的,叫做雌雄同株,如玉米。雌花和雄花不生在同一植株上的,叫做雌雄異株,如桑。
黃瓜是重要的經濟作物,雌雄同株異花,一般在植株低節位上開雄花,隨著節位的增高雌/雄花比例逐漸增大.
過去的大量工作證明,施用外源激素及一些化學物質可以調節雌/雄花的比例,但人們對激素調節雌雄花比例的機理卻所知甚少.
有研究表明,
黃瓜單性花發育的早期有兩性期,但最終只有一種性別的花原基會形成有功能的器官,
對於未形成有功能器官的原基的命運一般認為是「退化」而很少有深入的研究.
完全花包括雙性花,單性花不屬於完全花
㈣ 綠豆花的功效與作用 綠豆花可解酒毒
綠豆花出自《本草綱目》,全國各省區多有栽培。味甘;性寒。歸經:脾;胃經。可以解慢性酒精中毒,用法用量為 30-60g煎湯內服。綠豆 一年生直立或頂端微纏繞草本。高約60cm,被短褐色硬毛。三出復葉,互生;葉柄長9-12cm;小葉3,葉片闊卵形至菱狀卵形,側生小葉偏斜,長6-10cm,寬2.5-7.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楔形或截形,兩面疏被長硬毛;托葉闊卵形,小托葉線形。總狀花序腋生,總花梗短於葉柄或近等長;
苞片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有長硬毛;花綠黃色;萼斜鍾狀,萼齒4,最下面1齒最長,近無毛;旗瓣腎形,翼瓣有漸窄的爪,龍骨瓣的爪截形,其中一片龍骨瓣有角;雄蕊10,二體;子房無柄,密被長硬毛。莢果圓柱形,長6-8cm,寬約6.mm,成熟時黑色,被疏褐色長硬毛。種子綠色或暗綠色,長圓形。花期6-7月,果期8月。
目前關於綠豆花的不良反應尚未確定,同時臨床上也尚還未發現綠豆花的不良反應。一般情況下,中草葯的副作用都比較小,甚至沒有。
但是為了獲得最好的療效,並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不良反應,使用綠豆花時最好避免以下禁忌:
1.中葯配伍禁忌:某些葯物因配方後可產生相反、相惡關系,使彼此葯效降低或引起毒副反應,因此禁忌同用。
2.服葯期間飲食禁忌:俗稱忌口,主要為避免服葯時的干擾因素,以便提高葯效,可分為某一種葯物對應的忌口與不同病情條件下用葯時的忌口兩類,前者如人參忌蘿卜、鱉甲忌莧菜、甘草忌鰱魚、常山忌蔥、茯苓忌醋等。後者為慢性病服葯須忌生冷,熱性病治療期間忌辛辣、油膩,癰瘍瘡毒、皮膚疾患忌魚蝦、鵝肉及辛辣刺激之品。
㈤ 綠豆各部分的名稱和作用
(l)綠豆皮:為雙子葉植物葯豆科植物綠豆的種皮,將綠豆用清水浸泡後取皮曬干即成。其性甘寒、無毒,歸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退翁明目,涼血散癖之功效,主治外感風熱症,肝經風熱所致目赤多淚,目生雲翁等證。綠豆庚護肝解毒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2)綠豆芽:為雙子葉植物葯豆科植物綠豆的種子經浸餐後發出的嫩芽,其性甘寒、無毒,歸胃、三焦經,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主治酒精中毒等證。《本草綱目》雲:「諸豆生芽、皆腥韌不堪,惟此豆之芽,白美獨異,今人視為尋常,而古人未知者也。但受濕熱郁涓之氣,故頗發瘡動氣,與綠豆之性,稍有不同」。
(3)綠豆花:為豆科植物綠豆得花,其性甘、微寒,歸脾、胃經,具有解毒醒酒之功效,亦主治酒精中毒等證。
(4)綠豆葉:為豆科植物綠豆的葉,其性苦、寒、無毒,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殺蟲,清熱化濕之功效,主治吐瀉,斑疹,療瘡,疥癬等證。
(5)綠豆粉:為雙子葉植物葯豆科植物綠豆的種子經水磨加工而得的澱粉,其性甘、涼、平、無毒,歸胃、腸、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癰之功效,主治癰疽瘡腫初起,燙傷,跌撲傷,解熱葯及酒食諸毒等證。
㈥ 中葯什麼可以解酒
1,葛花解酒葛花10克,水煎服,解酒效果甚佳。
2,酸棗葛花根解酒酸棗、葛花根各10~15克,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涼、利尿作用。
3,葛根30克,加水適量,煎湯飲服,解酒效果很好。
4,柑橘皮(陳皮)解酒將柑橘皮焙乾、研末,加食鹽15克,煮湯服。
5,花露水醒酒法:灑數滴花露水在熱毛巾上,輕輕擦試醉酒者的胸背、肘和太陽穴等處就可明顯減輕其醉意。
6,糖果解酒河北省生產一種解酒糖果,醉酒後吃上幾塊即可解酒。
食鹽解酒飲酒過量,胸膜難受。可在白開水裡加少許食鹽,喝下去,立刻就能醒酒。
酒喝多了人難受?什麼方法可以讓人不那麼難受?聽說喝之前用點豆蔻就不會喝醉?白豆蔻?紅豆蔻?肉豆蔻?怎麼處理呢?
解酒方法集錦30個
1、大白菜解酒
將大白菜幫洗凈,切成細絲,加些食醋、白糖、拌勻後腌漬10分鍾後食用,清涼、酸甜又解酒。
2、生梨解酒
吃幾個梨或將梨去皮切片,浸入涼開水中10分鍾,吃梨飲水,可解酒。或取雪梨2至3個洗凈切片搗成泥狀,用紗布包裹壓榨出汁飲服。
3、馬蹄解酒
取馬蹄(即荸薺)10多隻洗凈搗成泥狀,用紗布包裹壓榨出汁飲服(此法最適宜於飲高粱等烈性酒醉患者)。
4、甘蔗解酒
將洗凈除皮的甘蔗,切成小段榨汁飲用,有解酒作用。
5、芹菜解酒
取芹菜適量洗凈切碎搗爛,用紗布包裹壓榨出汁飲服(此法可解酒醉後頭痛腦脹,顏面潮紅等症)。
6、豆類解酒
用綠豆、紅小豆、黑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爛,豆、湯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緩解酒精中毒症狀。
7、中葯解酒
中葯葛花30克加適量水,煎湯飲服,解酒效果尤佳。
8、飲酸醋
酸遇酒精即生成乙酸乙脂和水,可減輕酒精對人體的損害,醉酒時用酸醋或陳醋60克、紅糖25克、生薑片5克,加水適量,煎後飲服。
9、飲牛奶
牛奶與酒混合,可使蛋白凝固,緩解酒精在胃內吸收,並有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10、飲蘿卜汁水
用生白蘿卜500克,洗凈榨汁,代茶飲服,每次一杯,飲2次至3次,有解酒和消酒氣功效。
11、飲濃米湯
濃米湯里含有多種糖及b族維生素,有調和解毒醒酒之功效;如加適量白糖效果更好。
12、蛋清解酒
將生雞蛋清、鮮牛奶、霜柿餅各適量煎湯,可消渴、清熱、解醉。
13、生薑解酒
酒醉後有惡心嘔吐者,可取一小塊生薑含於口內,可止嘔吐。
14、皮蛋醒酒
醉酒時,取1-2隻皮蛋,蘸醋服食,可以醒酒。
15、楊桃醒酒
醋漬楊桃1個,加水煎服,可用於醒酒。
16、花露水醒酒
灑數滴花露水在熱毛巾上,輕輕擦試醉酒者的胸背、肘和太陽穴等處就可明顯減輕其醉意。
17、杮子醒酒
飲酒醉後,取幾只鮮杮子,去皮食用,可以醒酒。
18、茶葉醒酒
醉酒後可飲濃茶,茶葉中的單寧酸能解除急性酒精中毒,咖啡鹼、茶鹼對呼吸抑制及昏睡現象有療效。
19、桔汁醒酒
酒後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可吃幾個桔子或飲用鮮桔汁即可醒酒。
20、海蜇醒酒
取100克鮮海蜇,洗刷干凈後加水煎湯飲服,可以醒酒。
21、糖水醒酒
取適量白糖用開水沖服,有解酒、醒腦的作用。
22、藕醒酒
將鮮藕搗爛取汁飲服,對消除醉酒症狀有一定的作用。
23、番薯醒酒
醉酒後,可將生番薯切細,拌入白糖服食,即可解酒。
24、蜂蜜水治酒後頭痛
蜂蜜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果糖,可以促進酒精的分解吸收,減輕頭痛症狀,尤其是紅酒引起的頭痛。另外,蜂蜜還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第二天起床後也不會頭痛。
25、新鮮葡萄治酒後反胃、惡心
葡萄中含有豐富的酒石酸,能與酒中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類物質,達到解酒目的。如果在飲酒前吃,還能有效預防醉酒。
26、西瓜汁治酒後全身發熱
西瓜具可以清熱去火,能加速酒精從尿液中排出。
27、柚子消除口中酒氣
實驗發現,柚肉蘸白糖吃,對消除酒後口腔中的酒氣有很大幫助。
28、香蕉治酒後心悸、胸悶
酒後吃1—3根香蕉,能增加血糖濃度,降低酒精在血液中的比例,達到解酒目的。同時,它還能減輕心悸症狀、消除胸口郁悶。
29、橄欖治酒後厭食
橄欖自古以來就是醒酒、清胃熱、促食慾的「良葯」,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冰糖燉服。
30、飲酒時宜多以豆腐菜餚作下酒菜)
因為豆腐中半脫氨酸是一種主要的氨基酸,它能解乙醇的毒性,食後可促進酒中的乙醇迅速排泄。
當然,最好的方法是別喝多 !
㈦ 綠小豆與綠豆是一樣的嗎
是一回事各地叫法不同, 綠豆又叫青小豆,古名菉豆、植豆,具有糧食、蔬菜、綠肥和醫葯等用途。是我國人民的傳統豆類食物。綠豆蛋白質的含量幾乎是粳米的3倍,多種維生素、鈣、磷、鐵等無機鹽都比粳米多。因此,它不但具有良好的食用價值,還具有非常好的葯用價值,有「濟世之食谷」之說。在炎炎夏日,綠豆湯更是老百姓最喜歡的消暑飲料。 功效:綠豆性味甘涼,有清熱解毒之功。夏天在高溫環境工作的人出汗多,水液損失很大,體內的電解質平衡遭到破壞,用綠豆煮湯來補充是最理想的方法,能夠清暑益氣、止渴利尿,不僅能補充水分,而且還能及時補充無機鹽,對維持水液電解質平衡有著重要意義。綠豆粥也有類似功效。綠豆還有解毒作用。如遇有機磷農葯中毒、鉛中毒、酒精中毒(醉酒)或吃錯葯等情況,在醫院搶救前都可以先灌下一碗綠豆湯進行緊急處理,經常在有毒環境下工作或接觸有毒物質的人,應經常食用綠豆來解毒保健。經常食用綠豆可以補充營養,增強體力。綠豆花
㈧ 綠豆湯有些什麼營養
綠豆湯
(Mung
bean
soup)
能解毒,喝綠豆湯還有降低血壓和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綠豆湯最適宜夏天飲用,由於夏天屬梅雨季節,暑濕比較大,而綠豆有解濕熱氣功效,因此比較乾燥的春、秋、冬季節不適宜常飲用。
體質虛寒的人不能天天喝綠豆湯。盲目喝綠豆湯,會導致腹瀉或消化系統免疫力降低。
盡管綠豆具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潤喉止渴的功效,但是也有一些禁忌。一到冬天就四肢發涼、體質虛弱的人,不要多喝綠豆湯,尤其是低於常溫的,實在喜歡吃,每周也不要超過兩次。從中醫的角度看,寒症的人也不要多喝。還有那些正在進行冬病夏治、正在吃中葯的人也不要多喝。綠豆含有豐富營養元素,有增進食慾、降血脂、降低膽固醇、抗過敏、解毒、保護肝臟的作用;
綠豆味甘,性涼,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利水消腫之功效;主治暑熱煩渴、濕熱泄瀉、水腫腹脹、瘡瘍腫毒、丹毒癤腫、痄腮
、痘疹以及金石砒霜草木中毒者。綠豆性寒,素體虛寒者不宜多食或久食,脾胃虛寒泄瀉者慎
㈨ 綠豆花可解酒毒
味甘;性寒。歸經:脾;胃經。可以解慢性酒精中毒,用法用量為 30-60g煎湯內服。綠豆 一年生直立或頂端微纏繞草本。高約60cm,被短褐色硬毛。三出復葉,互生;葉柄長9-12cm;小葉3,葉片闊卵形至菱狀卵形,側生小葉偏斜,長6-10cm,寬2.5-7.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楔形或截形,兩面疏被長硬毛;托葉闊卵形,小托葉線形。總狀花序腋生,總花梗短於葉柄或近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