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苷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苷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6 00:25:23

1. 玉竹的功效是什麼

玉竹對一般陰虛外感,頭昏眩暈,筋脈攣痛具有療效;5美容護膚的作用,主要是因為含維生素A,可以改善乾裂、粗糙的皮膚狀況,使之柔軟潤滑。

玉竹具有潤肺滋陰,養胃生津的功效,對燥熱咳嗽,虛勞久嗽,熱病傷陰口渴,內熱消渴,陰虛外感,寒熱鼻塞,頭目昏眩,筋脈攣痛均有療效作用。

口服玉竹浸膏,則血糖先升後降,對腎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有顯著的抑製作用,可用於糖尿病。玉竹中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可調節人體免疫力,抑制腫瘤的生長。常服玉竹可抗衰老,延年益壽。

(1)苷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玉竹搭配注意事項:

玉竹基本上沒有什麼搭配禁忌,也就是說,不管什麼茶飲,都可與玉竹搭配飲用,完全可以根據個人喜好了,只要味道不是太奇怪就好了。

在中草葯中,最適合與玉竹搭配的非沙參、麥冬、熟地黃莫屬,這些葯材可以分別與玉竹搭配,也可以同時與玉竹搭配,泡水飲用都能起到清熱止渴的作用,可用於治療乾燥症。

玉竹還可與枸杞、山楂、百合等葯食同源之物,搭配不同的食材,可起到不同的作用。總的來說就是,想要治療什麼,就要選擇合適的中草葯搭配。

2. 竹子的葯用功效與作用

竹子的汁液有不可低估的葯用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竹汁具有驅風解熱、祛痰健胃、生津利尿、養血益陰、利竅明目、消毒鎮痛、抑制腫痛、延緩衰老等功用,被明代「葯王」李時珍譽為「炎家之聖劑,大熱者仙品」。

3. 玉竹有什麼功效

玉竹別名尾參、玉參、萎蕤、鈴鐺菜。為百合科玉竹,以根入葯。性平、味甘。具有養陰清熱、生津止咳等功效。醫學上用作滋補葯品,主治熱病傷陰、虛熱燥咳、心臟病、糖尿病、結核病等症,並可作高級滋補食品、佳餚和飲料。玉竹富含維生素A類物質和黏液質,維生素A有使皮膚柔嫩細膩而滑潤的功效。西漢時漢成帝的皇後趙飛燕,常吃玉竹而使她身輕如燕,體態婀娜。

4. 竹筍的功效與作用 做法及哪些人不能吃

1、竹筍的功效與作用 :

夏天暑熱,胃口不佳,消化不良是常見症狀。中醫認為筍味甘,微寒,無毒,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嗝爽胃的功效。《名醫別錄》言其「主消渴,利水道,益氣,可久食」;《本草綱目拾遺》說它「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尤獨善於清化熱痰。

竹筍除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外,還含有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鈣、鐵、鎂等營養成分。而且竹筍的蛋白質比較優越,人體必需的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質代謝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維持蛋白質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為優良的保健蔬菜。

除此之外,竹筍還是低脂肪、低糖、高纖維食物,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減少體內多餘脂肪,亦是女士們減肥瘦身的健康之選。

2、幾類人群少吃竹筍:

(1)發育期兒童和患有尿道結石的患者。

竹筍中含有大量較難消化的纖維素以及草酸,草酸會和鈣、鐵、鋅等礦物質形成難以溶解吸收的復合物。如吃太多竹筍,容易缺鈣,罹患軟骨病;缺鋅,可能造成生長發育緩慢。草酸很容易與人體內的鈣相結合,形成結石,因此患有泌尿系統結石的患者同樣不宜吃竹筍。

(2)腸胃疾病、肝硬化及消化道疾病患者。

竹筍是一種比較難消化的食物,食用後會加重腸胃負擔,可能引起胃出血及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尤其對於肝硬化的患者來說,更要注意。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食竹筍後容易產生消化不良、胃腹脹、反酸噯氣等不適,過量食用可能出現嘔血、黑便等並發症。另外,老年人消化能力較脆弱,也應盡量少吃竹筍。

(3)過敏體質人群。

有些人對竹筍過敏,應忌吃。竹筍會加重過敏症狀。

(4)經常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

因為阿司匹林對胃腸道有所刺激,容易造成胃黏膜損傷,吃太多竹筍會雪上加霜。

(4)苷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竹筍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1、竹筍+紅糖相剋:

紅糖甘溫,竹筍甘寒,食物葯性稍有抵觸。但所說的相剋主要在於二者生化成分復雜。

竹筍蛋白中含有16~18種氨基酸,其中的賴氨酸在與糖共同加熱的過程中,易形成賴氨酸糖基,這是一種對人體十分不利的物質。會影響人體健康。

2、竹筍+羊肝相剋:

羊肝不宜與竹筍同炒共煮食用。《日用本草》:「筍同羊肝食,令人目盲。」羊肝性味甘苦而寒,含維生素豐富,對維生素A缺乏而引起的夜盲症有治療作用。中醫認為羊肝能補肝明目。

竹筍,味甘微寒,與羊肝的功能性味,並無抵觸之處。問題在於竹筍內存在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在與羊肝同炒時,產生了某些有害於人體的物質或破壞了其中的營養素如維生素A,失去了原有的營養價值,甚至影響人體健康。

羊肝與竹筍偶爾配食可能並無妨礙,如果多食、常食則必然會產生不良後果,影響健康。竹筍在食前的泡製非常重要。久煮主要是破壞其中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質,如酶類。竹筍配羊肝,令人損目,可能與維生素A的破壞有關。

5. 竹筍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麼

竹筍的功效具有滋陰涼血、和中潤腸、清熱化痰、解渴除煩等功效,還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竹筍味甘、性微寒,歸胃、肺經;具有滋陰涼血、和中潤腸、清熱化痰、解渴除煩、清熱益氣、利隔爽胃、利尿通便、解毒透疹、養肝明目、消食的功效,還可開胃健脾,寬腸利膈,通腸排便,開膈豁痰,消油膩,解酒毒。

主治:食慾不振、胃口不開、脘痞胸悶、大便秘結、痰涎壅滯、形體肥胖、酒醉惡心等病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既有助於消化,有能預防便秘和結腸癌的發生。

竹筍是一種高蛋白、低澱粉食品。所含的多糖物質,還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竹筍含有較多草酸,與鈣結合會形成草酸鈣,患尿道結石、腎炎的人不宜多食。

(5)苷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食用禁忌:

竹筍含有人體需要的營養素,但也含有人體不適用的成分,為草酸鹽。人們必須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來選食竹筍。患有泌尿系統和結石的患煮不宜多吃,竹筍中的草酸鹽勿與其它食物中的鈣質結合成難以溶解的草酸鈣,加重病情。

少年兒童也不宜多吃,因為正處在成長發育期的未成年人,骨骼的成長需要大量的鈣質,而草酸鹽會影響機體對鈣質的吸收。

竹筍乃寒性食品,有澀味,含較多的粗纖維,容易使胃腸震動加快,還對胃瘍、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患者極為不利,對於慢性胃腸炎病也不易康復。

為了減少草酸鹽對人體的影響,食用時一般將筍在開水中煮5-10分鍾,經高溫來分解去掉大部分草酸鹽和澀味,撈出再配以其它食品烹飪。

竹筍類植物一般都含有一種叫生氰葡萄糖苷的毒素,如果未經烹煮或沒煮熟,毒素會轉化為不同物質,其中包括氰化氫,它會破壞細胞的呼吸作用,最終使細胞死亡。這類食物的中毒症狀為喉道收緊、惡心、嘔吐、頭痛等,嚴重者甚至死亡。

6. 竹葉泡水喝有什麼功效和害處

利:

1、竹葉茶具有很好的清熱、消炎以及利尿的作用,這是因為竹葉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糖分以及皂苷,這些物質都有著很不錯的保健身體的作用。

2、竹葉的提取物在進入身體之後能夠很好的保健身體健康,對於癌症、衰老、膽固醇、高血壓以及毛細血管循環、記憶力、睡眠質量等都有著很好的防治作用。

弊:

1、孕婦不適合服用竹葉:竹葉性寒,孕婦的身體比較的特殊以及脆弱,如果大量的將竹葉泡水喝,那麼容易導致出現流產的情況,不利於胎兒以及孕婦的健康。

2、腎虧尿頻患者不適合服用竹葉:竹葉具有很好的利尿清熱的作用,適合小便不順暢的患者服用。不過,如果是腎虧以及尿頻尿急的患者服用,不僅病情不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反而會加重疾病,所以最好不要服用。

3、竹葉的煎煮方法一定要科學,不能夠長時間的煎煮,否則會導致葯效的降低。

(6)苷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竹葉,

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nigra(Lodd. exLindl.)Munro var.henonis(Mitf.)Stapf et Rendle等的葉。分布於山東、河南及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具有清熱除煩,生津,利尿之功效。用於熱病煩渴,小兒驚癇,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舌瘡。

7. 山竹的功效與作用

山竹的功效:

山竹含有一種特殊物質,具有降燥、清涼解熱的作用,這使山竹能克榴槤之燥熱。在泰國,人們將榴槤山竹視「夫妻果」。如果吃了過多榴槤上了火,吃上幾個山竹就能緩解。山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作用,對體弱、營養不良、病後都有很好的調養作用。

山竹的作用:

山竹不但具備抗氧化能力,也有助增進免疫系統健康,令人身心舒暢,整個山竹都有用途,不過因為山竹性寒必免與西瓜、豆漿、啤酒、白菜、芥菜、冬瓜荷葉湯等寒涼食物同吃,若不慎吃過量,得用紅糖煮薑茶解除。

再者山竹含糖分較高,因此肥胖者宜少吃,糖尿病者更應忌食。它亦含較高鉀質,故腎病及心臟病人應少吃。

(7)苷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食用禁忌

1、肥胖者及腎病、心臟病患者少吃;糖尿病患者忌食。體質虛寒者只能少吃,不宜多吃。

2、每天最多吃3個山竹,過多會引起便秘。若不慎吃過量,可用紅糖煮薑茶調和一下。

3、莽吉柿忌和西瓜、豆漿、啤酒、白菜、芥菜、苦瓜、冬瓜、荷葉等寒涼食物同吃。

4、吃山竹時,最好不要將紫色汁液染在肉瓣上,這會影響到口感。

5、女子月經期間或有寒性痛經者勿食。

6、莽吉柿營養豐富,抗氧化作用強,而且有保健功效。不過食用要適量,因為雖然正在研究中的氧雜蒽酮被指出可能有抗病效果,但過量攝入此物質會增加酸中毒的可能性。氧雜蒽酮的一種-α-倒捻子素有顯著的抗氧化性,已廣泛用於葯品中,但過量服用會對線粒體功能有毒害作用,損害呼吸作用,造成乳酸酸中毒。

8. 竹功效與作用

竹子的功效與作用
竹子是人類的好朋友,它既可觀賞,陶冶情操,又有較大的經濟價值和葯用價值。

竹子的功效與作用也是相當廣泛的,以竹入葯由來已久,方法頗多。據中醫專家介紹,竹子全身到處皆為妙葯——
取鮮竹一段,削去外層皮刮取第二層薄皮,即為竹茹;將鮮竹去節劈開,置火上燒烤,收集兩端流出的黃汁,則為竹瀝;竹節孔中所分泌的液汁而凝結成的各色奇形怪狀的結塊,則是竹黃;還有那破土而出的竹筍、竹葉等。
竹茹:性味甘淡,微寒,功能清熱止嘔、滌痰開郁。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煩熱嘔吐,驚悸失眠,中風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等症。
竹瀝:性味甘寒,能清熱化痰、鎮驚利竅。竹瀝臨床上常用於治療中風、高熱、肺炎、驚癇以及氣管炎等疾病。現在我們能很容易從葯店裡買到竹瀝口服液。
竹黃:通稱天竺黃。性味甘寒,具有清熱化痰、涼心定驚等作用。《本草求真》載:「與竹瀝功用略同,皆能逐痰利竅,但此涼心去風除熱,治小兒驚癇風熱,痰涌失音。較之竹瀝,其性和緩,而無寒滑之患也。」臨床上常用於治療熱病神昏、中風痰壅、癲癇、小兒驚風抽搐等症。
竹葉:性寒,味甘淡,具有清熱除煩、利尿作用。《聖惠方》中介紹,以竹葉熬粥可治小兒精神恍惚;臨床上常用來治療心火熾盛導致的習慣性便秘、高血壓、痔瘡、口舌生瘡病症。
竹筍:它既是美味佳餚,又是一味療效可靠的中葯。唐代名醫孫思邈《千金要方》中記載:「竹筍味甘,性微寒,無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氣力,可久食」。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歸納竹筍的功用為:治消渴,利水道,益氣,祛痰,爽胃。因此,竹筍特別適合糖尿病病人食用。還有竹筍中含有大量食物纖維,能有效地增強胃腸蠕動,適合便秘的人食用。

閱讀全文

與苷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0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8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9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7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6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0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4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7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4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2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7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5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5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4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4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