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臨床上常用的血液抗凝方法

臨床上常用的血液抗凝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4 20:38:29

Ⅰ 我們常用的血液抗凝劑有哪些

抗凝是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能夠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質,稱為抗凝劑或抗凝物質。常用抗凝劑和使用方法如下。

1.乙二胺四乙酸(EDTA)鹽 常用有鈉鹽或鉀鹽,能與血液中鈣離子結合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根據國際血液學標准化委員會(ICSH)建議,CBC抗凝劑用量為EDTA-K.2H2O 1.5~2.2mg/ml血液。不適於凝血檢查、血小板功能試驗。

2.草酸鹽常用有草酸鈉、草酸鉀、草酸銨,溶解後解離的草酸根離子能與樣本中鈣離子形成草酸鈣沉澱,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2mg草酸鹽可抗凝lml血液。但不適於凝血檢查。而且,草酸鹽濃度過高還會導致溶血、改變血液pH,干擾血漿鉀、鈉、氯和某些酶活性的測定。

雙草酸鹽抗凝劑:適用於血細胞比容、CBC、網織紅細胞計數等檢查,不適於血小板計數、白細胞分類計數。

3.肝素是加強抗凝血酶Ⅲ(AT-Ⅲ)滅活絲氨酸蛋白酶作用,阻止凝血酶的形成,並阻止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從而阻止血液凝固。肝素是紅細胞透滲脆性試驗的理想抗凝劑。但不適於CBC、細胞形態學檢查。每毫升血液肝素用量為(15±2.5)U,多為肝素鈉鹽或鉀鹽。

4.枸櫞酸鹽常用有枸櫞酸鈉,能與血液中鈣離子結合形成螯合物,阻止血液凝固。枸櫞酸鹽抗凝劑的抗凝力不如上述抗凝劑。枸櫞酸鈉與血液的抗凝比例為l:9或1:4.適用於紅細胞沉降率、凝血檢查,是輸血保養液的成分

Ⅱ 根據血液凝固過程,舉幾個常見的抗凝及促凝措施。

選d.先高凝後轉為低凝
dic的表現是血液凝固障礙,也就是後面所說的低凝,
其原理是耗竭了所有的凝血因子,然後無法再進行任何凝血。

Ⅲ 簡述促進血凝和抗凝的方法

血液的抗凝因素有:肝素、除去血槳中的Ca2+(常用枸櫞酸鈉). 促凝的因素:

1、生物因素:如維生素K1、腎上腺素。

2、 物理因素:如紗布、葯棉、明膠海棉、溫熱生理鹽水。

凝血酶原轉變為凝血酶的過程。凝血第一步中被激活的第X因子和第V因子以及鈣離子作用於凝血酶原使凝血酶原分子中的精氨酸-異亮氨酸的鍵發生斷裂而形成凝血酶。這一步的反應是迅速的。

(3)臨床上常用的血液抗凝方法擴展閱讀:

凝血因子:

血液和組織中直接參與凝血的物質統稱為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s)。公認的凝血因子共有12種,國際命名法用羅馬數字編號。此外,還有前激肽釋放酶,激肽原以及來自血小板的磷脂等也都直接參與凝血過程。

凝血因子中,因子IV是離子,其餘凝血因子均是蛋白質,其中因子II、VII、IX、X、XI、XII均為蛋白內切酶。通常在血液中因子II、IX、X、XI、XII都是以無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必須經過激活才具有活性,被激活的酶稱為這些因子的活性型。

如何制備抗凝血

檸檬酸鈉與血中鈣離子形成難解離的可溶性絡合物,而阻止血液凝固,但僅用於體外抗凝血,而且使血中鈣離子減少,必要的時候要添加鈣離子。
肝素鈉在體內外均有抗凝血作用,我們自己實驗室做實驗用的是肝素鈉。

Ⅳ 防止血液凝固的方法有甚麼

蚊子最有方法~~說笑

加入抗凝劑,一般血液採集後置於抗凝管中,常用的抗凝劑有EDTA-K2,Na,這主要用於血液細胞計數的檢驗;還有就是枸櫞酸鹽類,主要用於凝血功能方面的檢測,也是血液保養液成分之一;還有肝素,抗凝作用較強,主要用於血液流變學的檢測,這些是臨床用的較多的抗凝劑。或加入檸檬酸鈉或肝素生理鹽水

Ⅵ 促凝和抗凝的方法各有哪先

影響凝血功能的因素主要包括血管因素以及血液成分因素,凝血過程 1.三個階段(1)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 (2)凝血酶原被激活生成凝血酶 (3)纖維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生成纖維蛋白 兩個途徑 (1)內源性凝血途徑 參與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管內。啟動因子為XII,因子Xa、V、Ca2+和PF3共同組成凝血酶原激活物。 (2)外源性凝血途徑 參與凝血的始動因子為組織因子(Ⅲ)來自組織。啟動因子為Ⅲ,因子Ⅲ、Ⅶ和 Ca2+組成復合物,激活因子X,其後反應過程同內源行凝血途徑。 影響血液凝固的因素 1.一般因素(1)接觸面的光滑程度:接觸粗糙面加速血液的凝固。 (2)溫度:一定范圍內溫度升高加速血液凝固。 (3)Ca2+濃度:濃度增高,血液凝固速度增快。 影響血液凝固的原因是比較復雜的,但主要因素是血小板,如果一個人的血小板偏低,他的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時間會比正常的人會長一點。如果說一個人沒有血小板他的血是不會凝固的。至於你所說的你身體有傷口,很難癒合,這個原因也是比較復雜的,比如說你會吸煙,喝酒,或者你的血糖偏高等,都可以影響你的傷口癒合。所以,一個人有一個好的生活習慣是很重要的,他對健康和影響很大喲。 影響血液凝固的原因是缺乏鈣元素,凝血酶原--具有活性的凝血酶,需要鈣來激活。

Ⅶ 血液抗凝的幾種主要方案各有什麼優缺點

指導意見:
應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除掉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稱為抗凝。能夠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學試劑或物質,稱為抗凝劑或抗凝物質。 如天然抗凝劑(肝素,水蛭素等) Ca+2鰲合劑(檸檬酸鈉,氟化鉀)

Ⅷ 常用的抗凝血葯有哪些,哪些抗凝血葯效果比較好

臨床使用頻率最高的抗凝血葯包括:非腸道用葯抗凝血劑(如肝素)、香豆素抗凝血劑類(如華法林)、抗血小板凝集葯物(如阿司匹林)等等.。
需不需要吃葯依據個人的檢查結果來定,如果你有較嚴重的血栓傾向,肯定是要吃葯治療的。但是也不能多吃,吃多了反過來變成出血不止也很危險的,這個控制范圍醫生會根據檢查結果來定量的。

Ⅸ 臨床促進與延緩血液凝固的方法及其原理

1、加速凝血的方法:粗糙面、溫度、維生素K等。
2、緩或防止凝血的方法:低溫、光滑面、抗凝劑等。
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一)概念:血液由流動狀態變為不流動凝膠狀態(加固止血的形成)。
(二)凝血因子:
(三)凝血過程:凝血酶元激活物的形成

凝血酶元— →凝血酶

纖維蛋白原— →纖維蛋白

(四)抗凝系統
主要抗凝物質
1、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抗凝血酶III:抗凝血酶III分子上的精氨酸殘基與IIa、VII、IXa、Xa、XIIa酶活性中心的絲氨
酸殘基結合封閉了這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中心而使其失去失活。
2、蛋白酶C系統:是肝臟合成的維生素K依賴因子, 滅活凝血因子V和VIII,限制因子Xa和血小板結合,纖維蛋白的溶解
3、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TFPT)
4、肝素:(1)與抗凝血酶III結合,提高抗凝血酶III與凝血酶的親和力增加100倍,使酶失去活性
(2)釋放凝血抑制物和纖溶酶原激活物
(3)抑制血小板的特性
2014-05-23 1

Ⅹ 簡述常見的抑制血液凝固的方法及基本原理

抗凝----應用化學或物理學的方法,抑制或除去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以阻止血液凝固的方法。
抗凝劑----能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學試劑。
一、枸櫞酸鈉
【原理】枸櫞酸鈉(檸檬酸鈉)是枸櫞酸鈉的三鈉鹽。它能與血液中的鈣離子形成可溶性的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從而阻止血液凝固。
【應用范圍】血沉、凝血象、血小板功能檢查及血液保養液。
【用量】凝血象:
109mmol/L水溶液,與血液之比為1:9;血沉:
106mmol/L水溶液,與血液之比為1:4。
二、乙二胺四乙酸鹽
【原理】乙二胺四乙酸(EDTA)鹽可與血液中的鈣離子結合形成配位化合物,從而阻止血凝。
【應用范圍】一般血液學檢查和血液粘度測定。不適於凝血象及血小板功能檢查。
【用量】其有效抗凝濃度為1~2mg/ml血液。血細胞分析儀用EDTA-K2作抗凝劑,用量為EDTA-K2•2H2O
1.5~2.2mg/ml血液。
三、肝素
【原理】通過與抗凝血酶Ⅲ結合,增強抗凝血酶的作用,滅活絲氨酸蛋白酶,從而可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和阻止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液凝固。
【應用范圍】血細胞比容測定、血液粘度測定和多種生化分析。
用量:通常用肝素的鈉鹽或鉀鹽粉劑配成1g/L肝素水溶液。取0.5ml置小瓶中,37~50℃烘乾後,能抗凝5ml血液。
四、草酸鹽
草酸鹽也是常用的抗凝劑,優點是溶解度大,作用原理是溶解後解離的草酸根與標本中的Ca2+形成草酸鈣沉澱,使Ca2+失去凝血功能,凝血過程被阻斷。

閱讀全文

與臨床上常用的血液抗凝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