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利福平的使用方法

利福平的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4 14:51:02

1. 抗結核異煙肼、吡嗪醯胺片.利福平鹽酸乙胺丁醇的用法與用量

2HRZ/4HR方案:強化期: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每日一次,2個月。鞏固期:異煙肼,利福平,每日一次,4個月。(為初治塗陰肺結核治療發案)
2HRZSE/4-6HRE方案:強化期: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鏈黴素和乙胺丁醇,每日一次,2個月。鞏固期:異煙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每日一次,4-6個月。鞏固期治療4個月時,痰菌未轉陰,可繼續延長治療期2個月。(為復治塗陽肺結核治療發案)
2HRZE/4HR方案:強化期: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和乙胺丁醇,頓服,2個月。鞏固期:異煙肼,利福平,頓服,4個月。(為初治塗陽肺結核治療發案)
2H3R3Z3E3/4H3R3方案:強化期: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和乙胺丁醇,隔日一次或每周三次,2個月。鞏固期:異煙肼,利福平,隔日一次或每周三次,4個月。(同樣為初治塗陽肺結核治療發案)
2H3R3Z3S3E3/6H3R3E3方案:強化期: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鏈黴素和乙胺丁醇,隔日一次或每周三次,2個月。鞏固期:異煙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隔日一次或每周三次,6個月。(同樣為復治塗陽肺結核治療發案)
請根據肺結核具體病情進行選擇,不同病情方案不同

2. 利福平眼葯水可以治療肝火嗎

利福平眼葯水。可以治療肝火旺引起的眼睛紅腫現象。但是肝火旺的主要原因還是需要去吃。醫生說開的中葯,來治療才行。

3. 獸葯利福平10%的使用說明

抗結核化學葯物治療對結核病的控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療可使病灶全部滅菌、痊癒。傳統的休息和營養療法都只起輔助作用。

一、抗結核化葯物治療(簡稱化療)

(一)化療原則從流行病學方面,化療的主要作用在於縮短結核病傳染期、降低亡率、感染率和患病率。對於每個病人,則為達到臨床和生物治癒的主要措施。合理化療是指對活動性結核堅持早期、聯用、適量、規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葯物的原則。臨床上有結核毒性症狀、痰菌陽性、X線病灶具有炎症成分,或是病灶正在進展或好轉階段,均屬活動性肺結核,是化療的適應證。對硬結已久的病灶則不需化療。對於部分硬結、痰菌陰性者,可臨床觀察一段時間,若痰菌仍陰性,X線見病灶無活動表現、無明顯結核毒性症狀者亦不必化療。

1.早期、聯用、適量、規律和全程用葯活動性病灶處於滲出階段,或有乾酪樣壞,甚至形成空洞,病灶內結核菌以A群菌為主,生長代謝旺盛,抗結核葯物可以發揮其殺菌或抑菌最大作用。此時病灶局部血管豐富,葯物濃度也高,可使炎症成分吸收、空洞縮小或關閉、痰菌陰轉。所以早期對活動性病灶進行合理化療,可以獲得滿意效果。

實驗證明肺內每1g乾酪灶或空洞組織中約有結核菌106-1010條。從未接觸過抗結核葯物的結核菌,對葯物的敏感性並非完全一致。大約每105-106條菌結核菌中可有1條菌因細胞在因突變而對異煙肼或鏈黴素耐葯。同時對這兩種葯物均耐葯者約在1011條結核菌中只有1條,同時耐3種葯物的菌則更少。由此而見,如果單用一種葯物治療,可以消滅絕大部分敏感菌,但會留下少數耐葯菌繼續繁殖,最後形成耐葯菌優勢生長。但若聯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葯物,則因耐葯菌罕見,效果比單葯治療為佳。

用葯劑量要適當。葯量不足,組織內葯物達不到有效濃度,療效不佳,且細菌易產生繼發性耐葯。濫用葯物或葯量過大,非但造成浪費,且易產生毒副作用。結核菌生長緩慢有些只偶爾繁殖(B、C菌群),因此應使葯物在體內長期保持有效濃度。規律地全程用葯,不過早停葯,便是化療成功的重要關鍵。要嚴格遵照化療方案所訂的給葯次數和間隔(如每日1次或每周3次)用葯,避免遺漏或中斷。療程不足使治療不徹底、增加復發率。堅持合理全程用葯,一般可使痰菌陰轉率達到95%以上,停葯後5年復發率低於2%,病率顯著降低。合理化療可在門診定期隨訪。由於減少了傳染源,結核病的流行也因而得到控制。

2.葯物與結核菌血液中(包括巨噬細胞內)葯物濃度在常規劑量下,達到試管內最低抑制菌濃度(MIC)的10倍以下時才能起殺菌作用,否則僅起抑菌作用。常規用量的異煙肼和利福平在細胞內外都能達到此要求。稱為全殺菌劑。鏈黴素和吡嗪醯胺也是殺菌劑,但鏈黴素在偏鹼的環境中方能發揮最大作用,且很少滲入吞噬細胞,對細胞內結核菌無效;吡嗪醯胺可滲入吞噬細胞,只在偏酸環境中才有殺菌作用;因此兩葯都只能作為半個殺菌劑。乙胺丁醇、對氨水楊酸等皆為抑菌劑,這些葯物常規劑量在體內均不能達到MIC的10倍以上,由於毒副反應又不能再加大其劑量。

早期病灶內的結核菌大部分在細胞外,此時異煙肼殺菌作用最強,鏈黴素次之。炎症使組織局部PH值下降,細菌代謝減慢(C菌群),連同一些被吞噬在細胞內的結核菌(B菌群),都對利福平和吡嗪醯胺敏感。殺滅這些殘留菌(B、C菌群),可以減少日後復發。

(二)化療方法

1.「常規」化療與短程化療以往常規使用異煙肼、鏈黴素和對氨水酸鈉12-18個月治療結核病,習慣稱為「常規療法」。但由於療程太長,病家常不能堅持全程而影響療效。自發明利福平以來,化療效果有很大改進。現在聯用異煙肼、利福平等2個以上殺菌劑,具有較強殺菌(對A菌群)和滅菌(對B、C菌群)效果,可將療程縮短至6-9個月(短程化療),而療效(痰菌陰轉、病灶吸收)和復發率均與「常規化療」同樣滿意。

2.間歇用葯、兩階段用葯實驗證明,結核菌與葯物接觸數小時後,延緩數天生長。因此,臨床上有規律地每周3次用葯(間歇用葯),能達到每天用葯同樣的效果。在開始化療的1-3個月內,每天用葯(強化階段),其後每周3次間歇用葯(鞏固階段)與每日用葯效果同樣好,且因減少投葯次數而使毒副反應和葯費都降低,也方便病人,有利於監督用葯,保證全程化療。使用每周3次用葯的間歇療法時,也要聯合用葯,每次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劑量可以適當加大;但有些葯物(如鏈黴素、對氨水楊酸鈉、乙硫異煙胺等)由於副反應大,則不宜加大每次投葯劑量(表2-9-2)。

3.督導用葯抗結核用葯至少半年,有時長達一年半之久,病人往往不能堅持。醫護人員按時督促用葯,加強訪視宣教,取得病人合作,是作好全程管理的重要環節。強化階段利福平、異煙肼、吡嗪醯胺、鏈黴素、乙胺丁醇等每日一次投葯可形成血中葯物高峰濃度,較每日分次用葯療效為佳,且方便病人,提高病人堅持用葯率和效果。

表2-9-2常用抗結核葯物成人劑量和主要副反應

葯名縮寫每日劑量間歇療法一日量(g)制菌作用機制主要副反應異煙肼H,INH0.30.6-0.8DNA合成周圍神經炎偶有肝功害利福平R,RFP0.45-0.6*0.6-0.9mRNA合成肝功損害,過敏反應鏈黴素S,SM0.75-0.1△0.75-0.1蛋白合成聽力障礙、眩暈、腎功損害吡嗪醯胺Z,PZA1.5-2.02-3吡嗪酸抑菌胃腸道不適、肝功損害,尿酸血症,關節痛乙胺丁醇E,EMB0.75-1.0**1.5-2.0RNA合成視神經炎對氨水楊酸鈉P,PAS8-12***10-12中間代謝胃腸道不適,過敏反應、肝功損害丙硫異煙胺1321Th0.5-0.750.5-1.0蛋白合成胃腸道不適、肝功損害卡那黴素K,KM0.75-1.0△0.75-1.0蛋白合成聽力障礙、眩暈、腎功損害捲麴黴素Cp,CPM0.75-1.0△0.75-1.0蛋白合成聽力障礙、眩暈、腎功損害

*體重<50kg用0.45,≥50kg0.6;S、Z、Th用量亦按體重調節;△老年人每次0.75g;**前2月25mg/kg;其後減至15mg/kg.***每日分2次服用(其它葯均為每日一次)。

(三)抗結核葯物理想的抗結核葯物具有殺菌、滅菌或較強的抑菌作用,毒性低,副反應少,使用方便,價格便宜,葯源充足;經口服或注射後葯物能在血液中達到有效濃度,並能滲入吞噬細胞內、漿膜腔和腦脊液內,療效迅速而持久。常用葯物有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鏈黴素、對氨水楊酸鈉等。以下介紹主要抗結核葯物。

1.異煙肼(isoniazid,H)具有殺菌力強、可以口服、副反應少、價廉等優點,能抑制結核菌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合成,並阻礙細胞壁的合成。口服後,吸收快,能滲入組織、通過血腦屏障,殺滅細胞內外的代謝活躍連續繁殖或近乎靜止的結核菌。胸水、乾酪樣病灶和腦脊液中的葯物濃度也很高。劑量:成人每日300mg(或每日4-8mg/kg),一次口服;對小兒每日5-10mg/kg(每日不超過300mg)。結核性腦膜炎和急性粟粒型結核病,劑量可以加倍(加大劑量時有可能並發周圍神經炎,可用維生素B6每日300mg預防;但大劑量維生素B6也可影響異煙肼的療效,故一般劑量異煙肼不需加用維生素B6)。待急性毒性症狀緩解後可改回常規用葯劑量。異煙肼可予氣管內或胸腔內給葯。異煙肼在體內通過乙醯化滅活。乙醯化的速度有個體差異。快速乙醯化者血清葯物濃度低,有認為間歇用葯時須加大劑量。

本葯常規劑量很少發生副反應,偶見周圍神經炎、中樞神經系統中毒(抑制或興奮)、肝臟損害(血清谷丙轉氨酶升高)等。單用本葯3個月,痰菌葯有70%耐葯。

2.利福平(rifampin,R)為利福黴素的半合成衍生物,是廣譜抗生素。其殺滅結核菌的機制在於抑制菌體的RNA聚合酶,從而阻礙mRNA的合成。本葯對細胞內、外代謝旺盛和偶爾繁殖的結核菌(A、B、C菌群)均有作用,常與異煙肼聯合應用。成人每日1次,空腹口服450-600mg.本葯副反應輕微,可有消化道不適、流感癥候群,有時可發生短暫性肝功能損害、轉氨酶升高、黃疸等。近年來一些長效的利福類衍生物陸續問世,如環戊哌嗪利福黴素(rifapentine,DL473,利福噴汀)在人體內半衰期長,故每周口服一次,療效與每日服用利福平相仿。螺環哌啶利福黴素(ansamycin,LM427,利用布汀)對某些已對其它抗結核葯物失效的菌株(如鳥-胞內復合型分支桿菌)的作用比利福平強。

3.吡嗪醯胺(pyrazinamide,Z)能殺滅吞噬細胞內、酸性環境中的結核菌。劑量:每日1.5g,分3次口服。副反應有高尿酸血症、關節痛、胃腸道反應和肝損害。

4.鏈黴素(streptomycin,S)為廣譜氨基甙類抗生素,對結核菌有殺菌作用,能幹擾結核菌酶活性,阻礙蛋白合成。對細胞內的結核菌作用較小。劑量:成人每日肌肉注射1g(50歲以上或腎功能減損者可用0.75g),間歇療法為每周2次,每次肌肉注射1g.妊娠婦女慎用。

5.乙胺丁醇(ethambutol,E)對結核菌有抑菌作用,與其他抗結核葯物聯用時,可延緩細菌對其他葯物耐葯性的出現。劑量:25mg/kg,每日1次口服,8周後改為每日15mg/kg,副反應很少為其優點。有時發生胃腸道不適。劑量過大時可引起球後視神經炎、視力減退、視野縮小、中心盲點、紅綠色盲等,停葯後多能恢復。

6.對氨水楊酸鈉(sodiumpara-aminosalicylate,P)為抑菌葯,與鏈黴素、異煙肼或其他抗結核葯聯用,可以延緩對其他葯物耐葯性的發生。抗菌作用可能在結核菌葉酸的合成過程中與對氨苯甲酸(PABA)競爭,從而影響結核菌的代謝。劑量:成人每日8-12g,分2-3次口服。副反應有胃納減退、惡心、嘔吐、腹瀉等,嚴重者應停葯。本葯飯後服用可減輕胃腸道反應,也可每日12g加入5%-10%葡萄糖液50ml避光靜脈滴注,1個月後仍改口服。

(四)化療方案視病情輕重、痰菌有無和細菌耐葯情況,以及經濟條件、葯源供應等,選擇化療方案。化療方案多種多樣。現有抗結核葯物較多,還不斷有新葯出現。無論何種方案,符合前述化療原則方能奏效。現舉例如下。

1.初治病例未經抗結核葯物治療的病例中,有的痰塗片結核菌陽性(塗陽),一般病情較重,有傳染性;也有的塗陰性,病變范圍不大;所用化療方案亦有強弱不同。

初治塗陽病例,無論培養是否陽性,可以用異煙肼(H)、利福平(R)和吡嗪醯胺(Z)組合為基礎的6個月短化方案,痰菌常較快轉陰,療程短,便於隨訪管理。舉數種方案如下:

⑴前2個月強化期用鏈黴素(或乙胺丁醇)、異煙肼、利福平和吡嗪醯胺,每日1次;後4個月繼續用異煙肼和利福平,每日1次,寫作2S(E)HRZ/4HR.

⑵亦可在鞏固期隔日用葯(即每周用葯3次),寫作2S(E)HRZ/4H3R3.

⑶亦可全程隔歇用葯,寫作2S3(E3)H3R3Z3/4H3R3.

⑷強化期用異煙肼、鏈黴素和對氨水楊酸(或乙胺丁醇),鞏固期用2種葯10個月,寫作2HSP(E)/10HP(E)。

⑸強化期1個月用異煙肼、鏈黴素,鞏固期11個月每周2次用葯,寫作1HS/11H2S2.

以上⑴、⑵、⑶為短化方案,⑷⑸為「常規化療」方案。若條件允許,宜盡量採用短化方案。

初治塗陰病例若培養也為陰性,但X線及臨床表現提示活動性肺結核者,應慎重排除其他肺部疾患。除粟粒性肺結核或有明顯空洞者可採用初治塗陽病例的化療方案外,其他初治塗陰病人可用以下較弱方案;2SHRZ/2H2R2,2H3R3Z3/2H3R3或1SH/11HP(E),並隨訪痰菌有無陽性。

2.復治病例初治化療合理,結核菌產生繼發耐葯性,痰菌陽性,病變遷延反復。復治病例應該選擇聯用敏感葯物。結核菌的葯物敏感試驗可以幫助選葯,但一般費時較長,價格較貴。故臨床常用的方法是根據病人既往詳細用葯情況,選出過去未用的或很少用過的,或曾規則聯合使用過的葯物(可能結核菌仍對之敏感),另訂方案,聯用二種或二種以上敏感葯物進行治療。

復治病例,一般可用如下方案:

(1)2S(E)HRZ/4HR,督導化療,保證規律用葯。6個月療程結束時痰菌仍未陰轉者,鞏固期可延長2個月。如延長治療仍未陰轉,可採用下述復治方案。

(2)初治規則治療失敗的病人,可用2S3H3R3Z3E3/6H3R3E3.

(3)慢性排菌者可用敏感的一線葯與二線葯聯用,如卡那黴素(K)、丙硫異煙胺(1321Th)、捲麴黴素(CP)等,在嚴密觀察副反應情況下進行治療,療程以6-12個月為宜。氟喹諾酮類(氧氟沙星、環丙沙星、斯伯沙星sparfloxacin等)有中等強度的抗結核作用,在常用葯物已耐葯的病例可以加入聯用方案。痰菌陰轉、或出現嚴重葯物副反應不能耐受時,為停葯指征。

(五)考核療效的指標、失敗原因及對策

1.考核指標痰的細菌學檢查是考核療效的主要指標。痰菌轉陰,說明病灶內菌量大為減少或已絕跡,不再是社會傳染源。如果恢復陽轉,提示病變復發,說明治療失敗。對初治病人使用合理化療數天後痰中菌量便開始銳減,2、3周後培養法多可轉為陰性。痰菌檢查特異性高,受人為因素干擾較小;肺部X線檢查也是監測病情轉歸的重要依據,與痰菌結果和臨床表現結合分析,可以對療效作出判斷。

2.化療失敗療程結束時痰菌未能陰轉,或在療程中轉陽,X線顯示病灶未能吸收、穩定或惡化,說明化療失敗。其重要原因多為化療方案不合理,未規律用葯或停葯過早,或者細菌耐葯,機體免疫力低下等。為了避免失敗,化療方案必須正確擬訂,病人在督導下堅持早期、適量、規律、全程聯用敏感葯物。新方案應包含兩種以上敏感葯物。

二、對症治療

(一)毒性症狀結核病的毒性症狀在有效抗結核治療1-2周內多可消退,不需特殊處理。對於乾酪性肺炎、急性粟粒型肺結核、結核性腦膜炎有高熱等嚴重結核毒性症狀,以及胸膜炎伴大量胸腔積液的病人,應以卧床休息及使用抗結核葯物為主。有時毒性症狀過於嚴重,或胸腔積液不能很快吸收,可在使用有效抗結核葯物的同時,加用糖皮質激素(常用潑尼松,每日15-20mg,分3-4次口服),以減輕炎症和過敏反應,促使滲液吸收,減少纖維組織形成和胸膜粘連的發生。毒性症狀減退後,潑尼松劑量遞減,至6-8周停葯。糖皮質激素並無制菌作用,而能抑制機體免疫力,單獨應用可促使結核病變擴散。此激素對已形成的胸膜增厚和慢性胸腔積液並無作用。因此,必須在有效的抗結核葯治療基礎上應用。

(二)咯血病人安靜休息、消除緊張情緒,往往能使小量咯血自行停止。必要時可用小量鎮靜劑、止咳劑。年老體弱、肺功能不全者,咯血時慎用強鎮咳葯,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和呼吸中樞,使血塊不能咳出而發生窒息。要除外其他咯血原因如二類瓣狹窄、凝血機制障礙、肺梗塞、感染、異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咯血較多,應採取患側卧位,輕輕將氣管內存留的積血咳出。腦垂體後葉素5單位加入50%葡萄糖40ml中,緩慢靜脈推注有效;亦可將10單位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靜脈滴注。腦垂體後葉素有收縮小動脈、包括心臟冠狀動脈和毛細血管的作用,減少肺血流量,從而減少咯血。此葯還能引起子宮、腸平滑肌收縮,故對患有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的病人及孕婦均忌用。注射過快可引起惡心、便意、心悸、面色蒼白等不良反應。

咯血過多,根據血紅蛋白和血壓測定酌情給予小量輸血。大量咯血不止者,可經纖維支氣管鏡確定出血部位後,用浸有稀釋的腎上腺素海綿壓迫或填塞於出血部位止血。可用Fogarty導管氣囊壓迫止血。亦可用冷生理鹽水灌洗。或在局部應用凝血酶或氣囊壓迫控制出血。支氣管動脈造影發現出血灶後,向病變血管內注入可吸收的明膠海綿作栓塞治療。反復大咯血用上述方法無效,對側肺無活動性病變,肺功能儲備尚佳又無禁忌症者,可在明確出血部位的情況下考慮肺葉、段切除術。

在搶救大咯血時,應特別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暢。若有窒息徵象,應立即取頭低腳高體位,輕拍背部,以便血塊排出,並盡快挖出或吸出口、咽、喉、鼻部血塊。必要時作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以解除呼吸道阻塞。

三、手術治療

近年來外科手術在肺結核治療上已較少應用。對於大於3cm的結核球與肺癌鑒別困難時、復治的單側纖維厚壁空洞、長期內科治療未能使痰菌陰轉者、或單側的毀損肺伴支氣管擴張、已喪失功能並有反復咯血或繼發感染者,可作肺葉或全肺切除。結核性膿胸和(或)支氣管胸膜瘺經內科治療無效且伴同側活動性肺結核時,宜作肺葉-胸膜切除術。手術治療禁忌證有:支氣管粘膜活動性結核病變、而又不在切除范圍之內者;全身情況差或有明顯心、肺、肝、腎功能不全者。

滿意,請採納,謝謝了……。

4. 請具體介紹一下利福平,謝謝

你好:
利福平 英文名:Rifampicin
葯理:
葯效學
利福平為半合成廣譜殺菌劑,與依賴於DNA的 RNA多聚酶的β亞單位牢固結合,抑制細菌 RNA的合成,防止該酶與 DNA連接,從而阻斷 RNA轉錄過程。
葯動學
利福平在胃腸道中吸收良好。吸收後可彌散至全身大部分組織和體液中,包括腦脊液,當腦膜有炎症時腦脊液內葯濃度增加;在唾液中亦可達有效治療濃度;本品可穿過胎盤。利福平為脂溶性,故易於進入細胞內殺滅其中的敏感細菌和分枝桿菌。分布容積為1.6L/kg。蛋白結合率為 80~91%。口服後 1.5~4小時血葯濃度可達高峰,進食後服葯可使達峰時間延遲和峰濃度減低,T1/2為 1.5~5小時,多次給葯有所縮短。本品在肝臟中為自身誘導微粒體氧化酶的作用而迅速去乙醯化,成為具有抗菌活性的代謝物25-O-去乙醯利福黴素.水解後形成無活性的3-醯利福黴素由尿排出。本品主要經膽道和腸道排泄,可進入腸肝循環,但其去乙醯活性代謝物則無腸肝循環。 60~65%的給葯量經糞便排出,6~15%的葯物以原形、15%為活性代謝物經尿排出;7%則以無活性的3-甲醯衍生物排出。本品亦可經乳汁排出。腎功能減退的患者中本品無積聚;由於自身誘導肝微粒體氧化酶的作用,在服用利福平的6~10天後其排泄率增加;用高劑量後由於膽道排泄機理達到飽和,本品的排泄可能延緩。利福平不能經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
適應症:
本品適用於與其他抗結核葯聯合用於結核病初始與復治,包括結核性腦膜炎的治療。亦適用於無症狀腦膜炎球菌帶菌者,以消除鼻咽部奈瑟氏腦膜炎球菌;利福平不適用於腦膜炎球菌感染的治療。
本品亦可與其他葯物聯合用於麻風、不典型分枝桿菌感染的治療。利福平與萬古黴素(靜脈)聯合可用於甲氧西林耐葯葡萄球菌所致的嚴重感染。
用法用量:
1.抗結核口服,成人,與其他抗結核葯合用,每日 0.45— 0.6g,頓服;小兒 5歲以上每日按體重 10— 20mg/kg,頓服。
2.腦膜炎球菌帶菌者(無症狀)成人每日 0.6g,頓服,連續 4天;小兒 5歲以上每日10mg/kg,每 13小時一次,連服 4次。
3.老年患者口服每日 10mg/kg,頓服。
[制劑與規格]利福平片、膠囊:0.1g;0.15g;0.3g;0.45g;0.6g。
口服混懸液:20mg/ml。
結核病,口服,成人一日10-20mg/kg或600mg,早飯前一次頓服,療程約半年.1-12歲兒童,一次量10mg/kg,新生兒一次5mg/kg,均一日2次.其他感染,一日0.6-1g,分2-3次飯前1小時服. 沙眼及結膜炎,0.1%滴眼劑,一日4-6次,沙眼療程為6周.治菌痢,本品0.6g加TMP0.2g,一日2次,服1-2日.
禁用慎用:
(1)利福平可穿過胎盤,雖然在人類未證實對胎兒的有害作用,孕婦用葯仍應充分權衡利弊。對嚙齒類動物的研究證實:每日給予利福平 150— 250mg/kg可引起齶裂和脊柱裂。本品與其他葯物聯合應用對胎兒的影響尚未闡明。此外,應對新生兒密切觀察不良反應的出現。未進行本品在 5歲以下小兒中應用的研究。
(2)利福平可由乳汁排泄,雖然在人類未證實有問題,但哺乳期婦女用葯仍應充分權衡利弊。
(3)酒精中毒、肝功能損害者慎用。
肝功能嚴重不全、膽道阻塞者、3個月以內孕婦禁用。
給葯說明:
(1)利福平應於空腹時(餐前 1小時或餐後 2小時)用水送服以保證最佳吸收。如出現胃腸道刺激症狀則可在進食時服用。
(2)利福平單獨用於治療結核病時可能迅速產生細菌耐葯性,因此本品必須與其他抗結核葯合用。治療可能需持續 1一 2年,甚至數年或長期服葯。利福平與異煙肼間歇療法曾成功地用於結核病的治療,用法為採用兩者常用劑量每日給葯,連續 1個月,繼以利福平 0.6g,與異煙肼0.9g,每周 2次,但間歇療法的副作用可能較多見且嚴重,尤其當利福平的劑量較大時(0.9一 1.2g,每周 2次)。
(3)肝功能減退的患者常需減少劑量,每日按體重不超過 8mg/kg。
(4)腎功能減退者不需減量。此外,在腎小球濾過率減低或無尿患者中利福平的血葯濃度無顯著改變。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時提示利福平有誘發過敏性間質性腎炎的可能。
(5)利福平可能引起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並導致齒齦出血和感染,癒合延遲等。此時應避免拔牙等手術,並注意口腔衛生,刷牙及剔牙均需謹重,直至血象恢復正常。
服葯後尿、唾液、汗液等排泄物均可顯桔紅色。
不良反應:
(1)發生率較少但應引起注意的有:畏寒、呼吸困難、頭昏、發熱、頭痛、肌肉骨骼疼痛、寒戰(流感樣綜合征)。發生率極少的有尿液混濁或血尿、尿量或排尿次數顯著減少(間質性腎炎)、食慾減退、惡心嘔吐、異常乏力或軟弱(肝炎前驅症狀)、咽痛、異常青腫或出血(血液惡液質)、眼睛或皮膚黃染(肝炎)。
(2)不良反應持續存在需引起注意者有;腹瀉,尿、唾液、糞便、痰、汗液及淚液呈桔紅或紅棕色,胃部痙攣。發生率較少者有瘙癢、發紅或皮疹(過敏反應)、口舌疼痛(真菌生長)。
可引起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食慾不振,腹脹,腹瀉.可引起出血,溶血性貧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白細胞減少.引起肝損害,脫發,頭痛,蛋白尿,血尿,心律失常.過敏反應:皮疹,葯熱,面部潮紅或蒼白,氣喘,心悸,胸悶,腹痛,嚴重者出現過敏性休克.個別病例可引起急性腎衰,剝脫性皮炎,視力障礙,視神經萎縮,急性胰腺炎,婦女月經失調.
[心血管系統]可出現嚴重休克反應,有時伴有急性腎功能衰竭。長期靜脈給葯可發生局部血栓形成性靜脈炎。也可有高血壓。
[呼吸系統]對本品過敏可發生類似支氣管哮喘症狀,但很罕見。有時僅為鼻炎,可能為枯草熱。
[神經系統]少數病例發生頭痛、頭暈及嘔吐,共濟失調、視力障礙、精神錯亂等。
[消化系統]間歇治療或每日治療組中均可出現嘔吐、惡心、厭食、腹痛、胃灼熱感、腹瀉或便秘,發生率約1.7%,一般不影響繼續服葯。
肝臟損害為本品的主要不良反應,但嚴重的肝功能失常是罕見的。病人開始可出現氨基轉移酶升高、肝臟腫大、黃疸等。多數人的氨基轉移酶為一過性的升高,無症狀、在療程中可自行恢復。
[泌尿系統]自利福平問世後,已報告有60例因用本品治療而發生急性腎衰。僅在間斷用葯治療或再次用葯時才出現腎病,第一次與第二次用葯的間隔可能是幾年。在再次用葯後1或2周發生少尿或無尿,並伴有發熱、肌痛、關節痛、惡心、皮疹、頭痛及其他症狀。大多數病人停葯後可完全恢復。
[過敏反應]大劑量間歇療法(每周1~2次,每次900~1200mg)應用後常可出現流感樣症狀,如發熱、寒戰、不適、頭痛、嗜睡、肌肉酸痛等,婦女、年齡超過40歲的男性患者和劑量大者尤易發生。
在大劑量間歇療法的病人中尚偶可出現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嗜酸粒細胞增多、急性出血、溶血性貧血、呼吸困難、哮喘、過敏性休克等,皮膚潮紅、皮疹、搔癢等也有所見。
[內分泌、代謝]本品主要影響女性性功能,可刺激或抑制月經出血。它誘導肝微粒體酶系統促進雌性激素的代謝,致使雌激素的避孕效應有某些程度的減退。
[其他]病人服用本品後,大小便、唾液、痰、淚等可呈紅色,有時鞏膜、皮膚和粘膜也有黃染,嚴重者皮膚呈「紅人綜合征」,這是本品溶液(桔紅色)在體內沾染皮膚、粘膜及體液所致,對機體無害,但需與黃疸鑒別。個別病例可出現白細胞減少,凝血酶原時間縮短等。
相互作用:
(1)服用利福平時每日飲酒可導致利福平性肝毒性發生率增加,並增加利福平的代謝,需調整利福平劑量,並密切監督患者有無肝毒性徵出現。
(2)腎上腺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鹽皮質激素)、抗凝葯、香豆素或茚滿二酮衍生物、口服降血糖葯、促皮質素、氨苯碸、洋地黃苷類、丙吡胺、奎尼丁等與利福平合用時,由於後者對肝微粒體酶活性的刺激作用,可使上述葯物的葯效減低,因此除地高辛和氨苯碸外,在用利福平前和療程中上述葯物需調整劑量。本品與香豆素或茚滿二酮類合用時應每日或定期測定凝血酶元時間,據以調整劑量。
(3)對氨基水楊酸鹽可影響利福平的吸收,導致利福平血葯濃度減低;患者服用對氨基水楊酸鹽和利福平時,兩葯之間至少相隔 6小時。
(4)利福平可刺激雌激素的代謝或減少其腸肝循環,降低口服避孕葯的作用,導致月經不規則,月經間期出血和計劃外妊娠,患者服用利福平時,應改用其他避孕方法。
(5)利福平可誘導肝微粒體酶,增加抗腫瘤葯達卡巴嗪(dacarbazine)、環磷醯胺的代謝,烷化代謝物的形成,促使白細胞減低,因此需調整劑量。
(6)異煙肼與利福平或咪康唑(靜脈)、酮康唑合用可增加肝毒性發生的危險,尤其是原有肝功能損害者和異煙肼快乙醯化患者。此外,異煙肼或利福平與咪康唑或酮康唑合用,可使後兩者血葯濃度減低,故本品及異煙肼不宜與咪唑類合用。
(7)利福平與地西泮(安定)合用可增加後者的消除,使其血葯濃度減低,故需調整劑量。
(8)利福平與乙硫異煙胺合用可加重其不良反應。
(9)利福平可增加左旋甲狀腺素在肝臟中的降解,因此兩者合用時左旋甲狀腺素劑量應增加。利福平亦可增加美沙酮、美西律在肝臟中的代謝,引起美沙酮撤葯症狀和美西律血葯濃度減低,故合用時後兩者需調整劑量。
利福平可增加苯妥英鈉在肝臟中的代謝,故二者合用時應測定苯妥英鈉血葯濃度並調整用量。
(l0)丙磺舒可與利福平競爭被肝細胞的攝入,使利福平血葯濃度增高並產生毒性反應。但該作用不穩定,故通常不宜加用兩磺舒以增高利福平的血葯濃度。
(11)利福平可增加甲氧苄啶的消除,增加黃嘌呤類的代謝,使茶鹼的清除增加。
與乙胺丁醇合用有加強視力損害的可能。有酶促作用,可使雙香豆素類抗凝葯、口服降糖葯、洋地黃類、皮質激素、氨苯碸等葯物加速代謝而降效。長期服用本品可降低避孕葯的作用而導致避孕失敗。本品可干擾維生素D的代謝,可導致骨軟化,在營養不良的人或孕婦,其發病危險性較大。

5. 滴眼用利福平的用途和作用嬰兒可以使用嗎,快易捷用葯

滴眼用利福平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沙眼、結膜炎、角膜炎等。結膜炎是結膜組織在外界和機體自身因素的作用而發生的炎性反應的統稱。雖然結膜炎本身對視力影響並不嚴重,但是當其炎症波及角膜或引起並發症時,可導致視力的損害。滴眼用利福平的使用方法是滴眼,一次1-2滴,一日4-6次。將葯片放入緩沖液中,振搖,使完全溶解後使用。由於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有所降低,在使用滴眼用利福平的時候,應予以注意。同時由於滴眼用利福平可增加左旋甲狀腺素在肝臟中的降解。因此兩者合用時左旋甲狀腺素劑量應增加。

6. 專家請進,看我這樣吃行嗎抗結核葯物怎麼用!

可以,一般來說,只要保證利福平要飯前1小時吃就可以了,你現在是強化期治療,所以用的四種葯物。當然是所以結核葯物都空腹最好,主要是看你服葯後有多少的副作用了。

7. 利福平用法

病情分析:結核病屬於慢性疾病,常用的葯物有利福平,異煙肼,吡嗪醯胺和乙胺丁醇等葯物,你要早起,聯合。規律,適量,全程的服用葯物,一定要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葯物,不可盲目用葯,意見建議:,生活調理:

8. 瑞格列奈片說明書

葯品名稱 瑞格列奈片 英文名稱 Repaglinide Tablets

生產企業 北京北陸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葯物類型 處方葯

批准文號 國葯准字H20113380

瑞格列奈片說明書

【葯品名稱】
通用名稱:瑞格列奈片
英文名稱:Repaglinide Tablets
【成份】本品主要成份為瑞格列奈
化學名:S(十)-2-乙氧基-4[2-[[3-甲基-1-[2-(1-哌啶基)苯基]-丁基]氨基-2-氧乙基]苯甲酸。
【功能主治】用於飲食控制及運動鍛煉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性)患者。瑞格列奈片可與二甲雙胍合同。與各自單獨使用相比,二者合用對控制血糖有協同作用。
【規格】0.5mg。
【用法用量】
1. 瑞格列奈片應在主餐前服用(即餐前服用)。在口服本品30分鍾內即出現促胰島素分泌反應。通常在餐前15分鍾內服用本葯,服葯時間也可掌握在餐前0-30分鍾內。
2. 請遵醫囑服用瑞格列奈片。劑量因人而異,以個人血糖而定。推薦起始劑量為0.5mg,以後如需要可每周或每兩周作調整。接受其他口服降血糖葯治療的患者轉用瑞格列奈片治療的推薦起始劑量為1mg。
3. 最大的推薦單次劑量為4mg,進餐時服用。但最大日劑量不應超過16mg。
4. 當通常飲食能很好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暫時的控制失敗時,短期使用瑞格列奈可有效控制血糖。
5. 對於衰弱和營養不良的患者,應謹慎調整劑量。如果與二甲雙胍合用,應減少瑞格列奈片的劑量。盡管瑞格列奈主要由膽汁排泄,但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仍應慎用。
【不良反應】
同其他口服降糖葯一樣,服用瑞格列奈可能引起血糖變化,如高血糖和低血糖。同每種糖尿病治療一樣,這些反應的出現依賴於個體因素,如飲食習慣,劑量,運動和應激反應。瑞格列奈及其他降血糖葯物的臨床應用顯示,服用瑞格列奈可能發生以下不良反應:根據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分別定義如下:罕見不良反應:發生率>1/10000,<1/1000。非常罕見不良反應:發生率<1/10000。
1. 免疫系統失調過敏反應可發生皮膚過敏反應,如搔癢、發紅、蕁麻疹。非常罕見發生廣泛的過敏性反應或免疫反應如脈管炎。
2. 代謝及營養失調高血糖高血糖的症狀通常逐漸出現,可能包括惡心、睏倦、尿量增加、口渴和食慾喪失。罕見不良反應:低血糖同其他降血糖葯物一樣,服用瑞格列奈有可能發生低血糖。症狀包括焦慮、頭暈、出汗、震顫、飢餓和注意力不集中。這些反應通常較輕微,通過給予碳水化合物較易糾正。若較嚴重,可在他人協助下輸入葡萄糖。與其他葯物合用可能會增加低血糖發生的危險性(參見[葯物相互作用])。
3. 眼睛異常非常罕見:視覺異常已知血糖水平的改變可導致暫時性的視覺異常,尤其是在開始使用降糖葯物進行治療時。這些改變通常是一過性的。
4. 胃腸道不適罕見:腹痛、惡心非常罕見:腹瀉、嘔吐和便秘臨床試驗中有報告發生胃腸道反應,如腹痛、腹瀉、惡心、嘔吐和便秘。同其他口服促胰島素分泌的葯物相比,這些症狀出現的頻率以及嚴重程度均無差別。根據上市後的經驗,瑞格列奈與二甲雙胍或噻唑烷二酮類葯物合用時,曾收到出現低血糖反應的個案報告。
5. 皮膚及皮下組織異常罕見:過敏反應可發生皮膚過敏反應,如瘙癢、皮疹、蕁麻疹。由於化學結構不同,沒有理由懷疑可能發生與磺脲類葯物之間的交叉過敏反應。非常罕見發生廣泛的過敏性反應或免疫反應如脈管炎。
6. 肝膽失調肝功能紊亂非常罕見嚴重肝功能紊亂的報道:然而,尚未確立與瑞格列奈之間的關系。
7. 研究非常罕見:肝功酶指標升高個別病例報告用瑞格列奈治療期間肝功酶指標升高。多數病例為輕度和暫時性,因肝酶指標升高而停止治療的患者極少。
【禁忌】
1. 已知對瑞格列奈或本品中的任何賦型劑過敏的患者;
2. 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依賴型,IDDM);
3. 伴隨或不伴昏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4. 妊娠或哺乳婦女;
5. 12歲以下兒童;
6. 嚴重腎功能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
7. 與CYP3A4抑制劑或誘導劑合並治療時;
8. 75歲以上的患者慎用。
【注意事項】
1. 腎功能不良患者慎用,營養不良患者應調整劑量;
2. 同其他大多數口服促胰島素分泌降血糖葯物一樣,瑞格列奈片也可致低血糖;
3. 與二甲雙胍合用會增加發生低血糖的危險性。如果合並用葯後仍發生持續高血糖,則不宜繼續用口服降糖葯控制血糖,而需改用胰島素治療;
4. 在發生應激反應時,如發熱、外傷、感染或手術,可能會出現顯著高血糖;
5.瑞格列奈片尚未在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進行過研究。也未在18歲以下或75歲以上的患者中進行過研究。故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審用;
6. 患者必須慎用,不進餐不服葯,同時避免開車時發生低血糖。
【兒童用葯】12歲以下兒童禁用。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葯】懷孕期和哺乳期婦女禁用。
【老年用葯】75歲以上的患者慎用。
【葯物相互作用】
1. 已知一些葯物會影響糖代謝。因此醫生應考慮可能的葯物間相互作用。
2. 體外研究表明,瑞格列奈的代謝受CYP2C8和CYP3A4的影響。
3. 在健康志願者中開展的臨床研究數據表明,CYP2C8是瑞格列奈的代謝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酶,而CYP3A4強抑制劑的作用有限。但如果CYP2C8的作用受到抑制,CYP3A4的影響將會相對增強。因此瑞格列奈的代謝和清除可能會由於細胞色素酶P450的抑制或誘導作用而發生改變。因此,與瑞格列奈同時使用CYP2C8和CYP3A4抑制劑時應格外謹慎。
4. 一項在健康志願者中開展的葯物相互作用研究表明,CYP2C8抑制劑吉非貝齊(每日兩次,每次600mg)與瑞格列奈(單劑量0.25mg)同服,可使健康志願者血液中瑞格列奈AUC增加8.1倍,Cmax增加24信,清除半衰期(t1/2)從1.3小時延長到3.7小時。這可能導致瑞格列奈降糖作用增強及作用時間延長。
5. 因此,應避免將吉非貝齊與瑞格列奈合用。如果必須合用,應嚴密監測患者的血糖水平,因為二者合用時可能需要減少瑞格列奈的用葯劑量。在同一研究中,瑞格列奈與吉非貝齊和CYP3A4抑制劑伊曲康唑合用顯示出更強的降糖作用,瑞格列奈AUC增加19.4倍,半衰期從1.3小時延長到6.1小時。
6. 甲氧苄啶(每日兩次,每次160mg)是一種弱CYP2C8抑制劑,與瑞格列奈(單劑0.25mg)同服,可使瑞格列奈AUC,Cmax和生物半衰期有輕微的增加(分別為1.6倍,1.4倍和1.2倍),血糖水平增加無明顯的統計學差異。這些缺少葯效學結果的數據系根據瑞格列奈低劑量治療獲得。由於尚無瑞格列奈劑量高於0.25mg與甲氧苄啶劑量高於320mg的合用安全性數據,因此應避免將瑞格列奈與甲氧苄氨嘧啶合用。如果必須合用,應嚴密監測患者的血糖水平,並進行嚴密的臨床監測。
7. 利福平是一種CYP3A4強誘導劑,也是CYP2C8誘導劑,在瑞格列奈的代謝過程中同時起誘導和抑製作用。使用利福平(600mg)先期治療7天,然後與瑞格列奈(單劑4mg)在第7天時合用,AUC降低了50%(這是誘導和抑製作用的共同結果)。在最後一次服用利福平24小時後服用瑞格列奈,瑞格列奈的AUC降低了80%(單獨誘導作用)。
8. 利福平與瑞格列奈合用可能會降低瑞格列奈的用葯劑量,應嚴密監測患者在開始使用利福平(快速抑制)、增加劑量(混合抑制和誘導)和停用利福平(單獨誘導)以及停用利福平約1周後,其誘導作用消失時的血糖水平,並根據血糖水平調節瑞格列奈的使用劑量。
9. 克拉黴素是一種CYP3A4強抑制劑,以每日兩次,每次250mg劑量與瑞格列奈(單劑0.25mg)同服,可使瑞格列奈的暴露量有微弱的增加(AUC增加1.4倍,Cmax增加1.7倍),血清胰島素AUC平均增值增加1.5倍(Cmax增加1.6倍)。服用瑞格列奈(單次給葯4mg)的同時服用CYP3A4強抑制劑酮康唑(每日200mg),可在一定范圍內增加瑞格列奈的暴露量(AUC增加1.2倍,Cmax增加1.6倍),血糖變化低於8%。
10. 瑞格列奈與西米替丁、硝苯地平或辛伐他汀合用,所有CYP3A4作用底物均未顯著改變瑞格列奈的葯代動力學參數。
11. 在健康志願者中進行的葯物相互作用研究發現,瑞格列奈對地高辛、茶鹼和法華林的葯代動力學特性無影響。因此在與瑞格列奈聯合使用時,無需調整這些葯物的劑量。
12. 在健康志願者中開展的一項葯代動力學研究表明,合用口服避孕葯(乙炔雌二醇/左炔諾孕酮)雖然會縮短瑞格列奈的達峰時間,但不會改變瑞格列奈的總生物利用度至相關臨床范圍。瑞格列奈對左炔諾孕酮的生物利用度沒有具臨床意義的影響,但不能排除對乙炔雌二醇的生物利用度的影響。
13. 下列葯物可能增強和/或延長瑞格列奈的降血糖作用:吉非貝齊,克拉黴素,酮康唑,伊曲康唑,甲氧苄啶,其他類型抗糖尿病葯物,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酒精以及促合成代謝的激素。
14. 下列葯物可能減弱瑞格列奈的降血糖作用:口服避孕葯,利福平,苯巴比妥和卡馬西平,噻嗪類葯物,皮質激素,達那唑,甲狀腺激素,奧曲肽和擬交感神經葯。β受體阻滯劑會掩蓋低血糖症狀。當接受瑞格列奈治療的患者使用或停止使用這些葯物時,應密切監測患者血糖的變化。
【葯理作用】
1. 瑞格列奈為短效胰島素促泌劑;瑞格列奈通過促進胰腺釋放胰島素來降低血糖水平。此作用依賴於胰島中有功能的β細胞。
2. 瑞格列奈通過與β細胞上的受體結合以關閉β細胞膜中ATP-依賴性鉀通道,使β細胞去極化,打開鈣通道,使鈣的流入增加。此過程誘導β細胞分泌胰島素。
3. 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瑞格列奈,餐後30分鍾內出現促胰島素分泌反應。這會引起進餐時血糖降低。血漿瑞格列奈水平下降迅速,服葯後4小時,2型糖尿病患者血漿中葯物濃度很低。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服用瑞格列奈0.5-4mg,血糖濃度呈劑量依賴性降低。
4. 臨床研究結果表明,瑞格列奈應在餐前服用。通常應在餐前15分鍾內服用本品,用葯時間也可掌握在餐前0-30分鍾。
【貯藏】置於15℃-25℃乾燥處保存。請儲存在原密封包裝中。避免兒童觸及。在外包裝上註明有效期。過期請勿使用。
【有效期】60個月。
【批准文號】國葯准字H20113380

數據來源:戊戌數據瑞格列奈片說明書

9. 利福平注射液多少錢

以無菌操作法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稀釋本品後靜脈滴注,建議輸注時間超過2~3小時,但應在4小時內滴完。 配製後的溶液需在4小時之內使用。 本品不能與其它葯物混合在一起以免發生沉澱,與其它靜脈注射葯物合並治療時需要通過不同部分注射。 劑量和給葯方法: 應用本品治療應同時合並使用其它適當的抗生素,以免使致病菌變成耐葯菌株。 結核病: 成人:每日單次靜脈滴注600mg超過2~3小時,以這種方式給葯達到的血葯濃度與口服600mg後的血葯濃度相似。 兒童:一般為每日單次靜脈漓注20mg/kg,每日總劑量一般不超過600mg。 軍團菌或重症葡萄球菌感染: 成人:建議日劑量為600mg~1200mg,分2~4次給葯,並且同時使用其它具有相似作用的抗生素,以免出現耐葯菌株。 肝功能損害患者: 肝功能損害患者每日劑量不應超過8mg/kg。
2不良反應編輯
胃腸道 在一些患者中已報告出現胃灼熱、上腹部不適、厭食、惡心、嘔吐、黃疽、胃腸脹氣、痙攣和腹瀉。雖然體外艱難梭菌對利福平敏感,但使用利福平(和另外一些廣 譜抗生素)已有偽膜性腸炎的報告。因此對於合並使用抗生素而出現腹瀉的患者考慮這一診斷很重要。罕見肝炎或者伴有肝受累的休克樣綜合征和肝功能異常。 血液學 血小扳減少主要見於高劑量的間歇療法,也見於重新使用間歇療法時。每日治療期間較好監測時罕見。如果一旦出現紫癲即中止治療,該反應可逆。紫癲出現後繼續用葯或者重新開始使用利福平,已報告可引起腦出血和有生命危險。 罕見有播散性血管內凝血的報告。 已報告白細胞減少、溶血性貧血和血紅蛋白減少。 非常罕見粒細胞缺乏的報告。 中樞神經系統 已觀察到頭痛、發熱、睏倦、疲乏、共濟失調、眩暈、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失常、行為改變、四肢疼痛和全身麻木。 含有精神病的報告。 眼部 已觀察到視力障礙。 內分泌 已觀察到月經紊亂。 含有報告腎上腺功能受損的患者出現腎上腺功能不全。 腎臟 已報告BUN和血尿酸升高。含有溶血、血紅素尿、血尿、間質性腎炎、急性腎小管壞死、腎功能不全和急性腎衰的報告。它們通常發生在間歇治療期間或者有意或者無意中斷每日治療的方案後重新開始治療時,當停用利福平並給予適當治療後可逆。 皮膚 皮膚的反應為輕度和自限性的,不似過敏反應。典型者表現為伴發或者不伴發皮疹的面部潮紅和搔癢。更嚴重的皮膚反應可能由於過敏所致,但不常見。 過敏反應 偶有搔癢、蕁麻疹、皮疹、類天皰瘡反應、多形性紅斑包括Stevens-Johnson綜合症、中毒性表皮壞死融解、嗜酸性細胞增多症、口痛、舌痛和結膜炎的報告。 含有過敏反應的報告。 其他 含有肌病和肌無力的報告。 已有面部和四肢水腫的報告。報告的其它反應發生於間歇療法,包括一流感樣綜合症-(如陣發性發熱、寒戰、頭痛、眩暈和骨痛)、氣促、哮鳴、血壓下 降和休克。如果患者不規律地服用利福平或者不規律用葯後重新每日服葯均可出現「流感樣綜合症」。
3禁忌編輯
1、對利福平過敏的患者禁用本品。 2、孕婦盡可能避免使用本品。特別是孕期的前3個月,葯物可能危及到胎兒的安全,所以必須仔細權衡對母親的治療作用於胎兒安全的利與弊。 3、在孕期的最後幾周給葯使用本品可導致產後母親和新生兒出血,此時應加用維生素K 治療。本品可以進入乳汁,所以使用本品的母親不能哺乳嬰兒。 4、雖然不建議黃疸患者使用本品,但應權衡使用本品治療的益處與可能會產生的危險。
4注意事項編輯
警告 利福平可導致肝功能障礙。肝病患者和使用利福平及其它肝毒性葯物的患者常發生與黃疸有關的致命性疾病。在必要情況下,肝功能損害的患者僅在必需時使用利福 平。而且應謹慎使用,並需要嚴格的醫療監護。仔細監測這些患者的肝功,特別是應當在治療前進行血中谷丙轉氨酶(SGPT/ALT)和穀草轉氨酶(SGOT /AST)的監測,而且治療期間每2~4周監測一次。如果出現肝細胞損害的徵象,應停用利福平。 某些情況下,在治療早期的細胞水平上,血膽紅素過多導致利福平和膽紅素在肝排泄途徑上的競爭。有報道,膽紅素和/或轉氨酶中度增加,本質上並不表示要中斷治療;應在重復試驗後作出決定並注意其趨勢,結合患者的臨床情況考慮。 利福平可誘導酶,包括誘導δ-氨基乙醯丙酸合成酶。有報道卟啉症惡化與使用利福平有關。 利福平不用於治療腦膜炎球菌引起的疾病。 注意事項 一般注意事項 在未證實或強烈懷疑為細菌感染或者預防指征時給患者處方利福平無益處,反而增加產生耐葯菌的風險。 治療肺結核,利福平通常每日給葯一次。利福平劑量高於600mg每日一次或者每周兩次導致較高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流感樣綜合征」(發熱、寒戰和不適)、造血系統反應(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或急性溶血性貧血)、皮膚、胃腸道和肝臟反應、氣促、休克、過敏反應和腎衰。 在一些特殊病例中,可能導致患者腎功能衰竭、血小板減少、紫癲或溶血性貧血,應立即停止使用本品且以後不能再使用。 利福平主要通過膽汁排泄,因此對於肝功能紊亂的患者用葯時應特別注意。這樣的患者在治療期間應監測肝功,同時使用低劑量的利福平。此外,對於同時使用本品和異煙肼的肝功能損害患者、老年患者、營養不良者或嬰兒,要特別引起注意。 葯物使用注意事項 利福平僅用於靜脈輸注,不能肌肉注射或者皮下注射。 本品不宜與其它葯物混合使用,以免葯物析出。 配製後的溶液需在4小時之內使用。 葯物/實驗室相互作用 已報道使用利福平的患者進行KIMS (Kinetic Interaction of Microparticles in Solution)時鴉片制劑的尿過篩試驗呈交叉反應和假陽性。確證性試驗,如氣相色譜法和質譜法將區分利福平和鴉片制劑。治療濃度的利福平抑制血清中葉 酸和維生素B12的標准微生物測定。因此,應考慮使用另外的方法。也已觀察到肝功檢查時一過性異常(如血清膽紅素、鹼性磷酸酶和血清轉氨酶升高)以及用於 膽道顯影的對比劑膽道排泄減少。因此,應在早晨使用利福平前進行這些檢查。 患者信息 應告知患者抗菌葯物(包括利福平)僅用於治療細菌感染,不治療病毒感染(如常見的感冒)。當用利福賓士療細菌感染時,應告知患者,雖然通常在治療的初期均感覺好轉,但應按照說明書正確使用。未規律或未全程治療可: (1)降低治療的有效性; (2)增加細菌產生耐葯的可能性,導致以後將不再使用利福平或者其它的抗菌葯治療。應告知患者利福平可使尿液、汗液、痰液和淚液變為淺紅色。角膜接觸鏡(軟鏡E)可能永久著色。 應告知患者口服或者全身使用激素類避孕葯的可靠性可能受影響;應考慮使用另外的避孕措施。 應告知患者若出現下列任何症狀應立即就醫:發熱、無食慾、不適、惡心和嘔吐、尿色加深、皮膚和眼睛變為淺黃色、關節疼痛或腫脹。 必須強調規律、全程治療。 實驗窒檢查 使用利福賓士療的成人結核病患者應測定基線肝酶、膽紅素、血肌酐、全血細胞計數和血小板計數。除非已知或者臨床推測會出現並發症,兒童患者並非必 需測定基線值。治療期問至少應每月監測一次,詢問是否出現與不良反應有關的症狀。如果需要.所有出現異常的患者均應隨訪,包括實驗塞檢查。對於基線值正常 的患者通常不需要常規進行監測毒性的實驗室檢查。
5葯理作用編輯
葯理 利福平抑制敏感細胞中DNA依賴的RNA聚合酶活性,尤其抑制細菌RNA聚合酶,但不抑制哺乳動物的酶。已證明,在治療濃度利福平對細胞內和細胞外的結核分枝桿菌均具有殺菌活性。 對利福平耐葯的微生物可能對其它的利福黴素類葯物也耐葯。 利福平對緩慢和間斷生長的結核分枝桿菌具有殺菌活性,對腦膜炎奈瑟氏球菌也有明顯活性。 在治療肺結核時,大量敏感細胞中存在少量耐葯細胞能迅速地在數量上佔多數。另外,當DNA依賴的RNA聚合酶發生單步驟變異時,肯定產生對利福平的耐葯性,因為耐葯性可迅速

閱讀全文

與利福平的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