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放療中什麼叫大分割,大分割的優缺點
正常的放療每天的劑量應該是200~300Cgy/天、5次/周。
而大分割則是將每天劑量大大提高,優點是縮短病人的治療時間跨度,避免腫瘤放療後程加速增殖,缺點是增加了正常組織的損傷,晚期反應加重。
⑵ 肺癌放射治療有哪些
得了肺癌疾病以後最重要的就是治療了,治療肺癌的是應該遵循什麼治療原則呢?治療的方式都有哪些呢?
1、治療原則:放療對小細胞癌最佳,鱗狀細胞癌次之,腺癌最差。但小細胞癌容易發生轉移,故多採用大面積不規
則野照射,照射區應包括原發灶、縱隔雙側鎖骨上區、甚至肝腦等部位,同時要輔以葯物治療。鱗狀細胞癌對射線有中等度的敏感性,病變以局部侵犯為主,轉移相對較慢,故多用根治治療。腺癌對射線敏感性差,且容易血道轉移,故較少採用單純放射治療。
2、放射並發症較多,甚至引起部分功能喪失;對於晚期腫瘤患者,放射治療效果並不完好。同時病人體質較差,年齡偏大不適合放療。
3、放療的適應征:根據治療的目的分為根治治療、姑息治療、術前放療、術後放療及腔內放療等。
(1)根治治療:有手術禁忌或拒作手術的早期病例,或病變范圍局限在150cm的IIIa病例;心、肺、肝、腎功能基本正常,血象白細胞計數大於3×10^9/L,血紅蛋白大於100g/L者;KS≥60分事前要周密地制訂計劃,嚴格執行,不要輕易變動治療計劃,即使有放射反應亦應以根治腫瘤為目標。
(2)姑息治療:其目的差異甚大。有接近根治治療的姑息治療,以減輕病人痛苦、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亦有僅為減輕晚期病人症狀,甚至引起安慰作用的減症治療,如疼痛、癱瘓、昏迷、氣急及出血。姑息治療的照射次數可自數次至數十次,應根據具體情況和設備條件等而定。但必須以不增加病人的痛苦為原則,治療中遇有較大的放射反應或KS分值下降時,可酌情修改治療方案。
(3)手術前放療:旨在提高手術切除率、減少術中造成腫瘤播散的危險,對估計手術切除無困難的病人可術前大劑量、少分割放療;如腫瘤巨大或有外侵,估計手術切除有困難可採用常規分隔放療。放療距手術時間一般以50天左右為宜,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
(4)手術後放療:用於術前估計不足、手術切除腫瘤不徹底的病例。應於局部殘留灶放置銀夾標記,以便放療時能准確定位。
(5)腔內短距離放療:適用於局限在大支氣管的癌灶,可採用後裝技術通過纖支鏡將導管置於支氣管病灶處,用銥(192Ir)作近距離放療與體外照射配合,能提高治療效果。
⑶ 簡述肺癌的放療方式
肺癌常規的治療方法包括外科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近年隨著分子生物學的迅猛發展,靶向治療正在逐步成為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在我國,傳統的中醫療法在肺癌的綜合治療中發揮獨特的作用。以下分別簡述各種治療的特點。
外科治療是通過手術徹底切除肺部原發腫瘤,並對局部淋巴結進行清掃,以力爭達到治癒腫瘤的目的,外科手術主要適於Ⅰ期~ⅢA期的病例。
【放射治療俗稱「烤電」】,是利用各種類型的放射線(如鈷60、醫用直線加速器發射的電子線、X射線和中子線等)殺傷腫瘤細胞,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放療分為根治放療、姑息放療、術前放療、術後放療及腔內放療。無論是早期還是晚期肺癌病人,放療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目前的放療手段有了很大改進,三維適形及伽馬刀等立體定向放療為代表的精確放療技術推向臨床並日趨成熟,能夠准確定位,使得腫瘤局部照射劑量大,而病人正常組織損傷小,療效進一步提高。
化學治療是應用具有細胞毒性的化學葯物治療腫瘤的方法,根據治療目的,化療可以分為術前化療、術後輔助化療、姑息化療等。隨著新葯的不斷面世,化療在肺癌治療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化療的毒副作用一般也在醫生可以掌控的范圍之內,絕大多數患者是能夠耐受化療的。
靶向治療是指針對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某些特定的靶點如細胞受體、信號傳導和血管生成等,應用特異性的葯物給予干擾或阻斷,從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靶向治療具有選擇性強、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等特點。肺癌常用的靶向治療葯物包括吉非替尼、貝伐單抗等,分子靶向治療進入臨床領域,使腫瘤個體化治療前進了一大步。
在我國,中醫治療肺癌的特點是腫瘤緩解率低,但臨床獲益率較高,也就是說中葯在緩解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等方面具有優勢。中葯配合現代治療如放化療可以發揮減毒增效作用。中醫治療以辯證論治為核心,具體方式包括湯劑、中成葯、中葯注射劑以及中醫外治法等。
目前,腫瘤治療的發展趨勢已經摒棄單一治療,進入多學科綜合治療時代,醫生在選擇治療方法時要具體分析病人的全身情況,肺癌病變的部位、大小、范圍、病理類型、病期早晚以及癌腫是否已有轉移擴散和如何預防控制可能發生轉移復發等問題,甚至還要考慮家屬和患者本人的治療意願和經濟條件,制定最妥善的綜合治療方案。
⑷ 放射治療的方式有哪些哪一種比較好
建議:當前的放射治療技術 外照射,腔內和組織間照射為近距離照射,立體定向放射,和「代謝性」照射。 外照射:X射線治療機,是放療的原始治療技術,目前仍在少量范圍地用來治療。鈷和銫放射治療機是放射性核素在衰變過程中產生的射線,用來治療種瘤。直線加速器,產生高能X射線和電子射線可供選擇治療不同腫瘤。快中子射線,負介子和質子加速器,在治療技術和生物效應上更有特殊性。近距離治療:把可以產生射線的放射性核素,採用不同途徑來盡可能接近腫瘤,來提高腫瘤劑量。立體定向放射:γ—刀、X—刀通過計算機定治療計劃和控制多向旋轉性放射提高治療區劑量。 放療是一個復雜、基礎知識廣的學科,基礎包括:放射物理、放射生物、腫瘤學、臨床放療技術,被稱為四大支柱,意在不可缺一。除此之外,臨床各學科都與腫瘤有密切關聯的知識。
⑸ 放射治療可分為哪幾種
放射治療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線,x線治療機產生的普通x線,加速器產生的高能x線,還有各種加速器所產生的電子束、質子、快中子、負兀介子以及其它重粒子等用來治療癌瘤。
廣義的放射治療既包括放射治療科的腫瘤放射治療,也包括核醫學科的內用同位素治療(如131碘治療甲狀腺癌和甲狀腺功能亢進,32磷治療癌性胸水等)。狹義的放射治療一般僅指前者,即人們一般所稱的腫瘤放射治療。放射治療有兩種照射方式:一種是遠距離放療(外照射),即將放射源與病人身體保持一定距離進行照射,射線從病人體表穿透進
人體內一定深度,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這一種用途最廣也最主要;另一種是近距離放療(內照射),即將放射源密封置於腫瘤內或腫瘤表面,如放入人體的天然腔內或組織內(如舌、鼻、咽、食管、氣管和宮體等部位)進行照射,即採用腔內,組織間插植及模型敷貼等方式進行治療,它是遠距離60鈷治療機或加速器治療癌瘤的輔助手段。近年來,隨著各醫院醫療設備的不斷改進,近距離放療也逐漸普及。
體內、外放射治療有三個基本區別:①和體外照射相比,體內照射放射源強度較小,由幾個毫居里到大約100毫居里,而且治療距離較短;②體外照射,放射線的能量大部分被準直器、限束器等屏蔽,只有小部分能量達到組織;體內照射則相反,大部分能量被組織吸收;③體外照射,放射線必須經過皮膚和正常組織才能到達腫瘤,腫瘤劑量受到皮膚和正常組織耐受量的限制,為得到高的均勻的腫瘤劑量,需要選擇不同能量的射線和採用多野照射技術等;而體內照射,射線直到腫瘤組織,較深部的正常組織受照射量很小。
⑹ 放療有幾種方式
下面是幾種常見的放射治療方法。
◆諾力刀放療
諾力刀放療治療肺癌具有不開刀、不流血、無痛苦、無危險的優勢。諾力刀治療系統具備更為先進的由智能機器人控制的自動糾錯定位系統等多項領先科技,使得腫瘤的治療過程邁入智能自動化的進程。諾力刀機頭上備有多葉光柵,通過共面/非共面弧形或固定束照射,使射線聚焦在腫瘤區,達到適形照射。
◆射波刀和伽馬刀
伽馬刀是最早的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技術,臨床治療案例豐富,射波刀是最新應用於臨床的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技術,定位精準,有呼吸跟蹤系統可隨肺部腫瘤的運動而運動,治療不會誤傷周圍正常組織,是目前臨床最先進的放療技術之一。
◆適形放療適形放療中的光子刀治療也和諾力刀一樣,可以微創治療肺癌。它利用立體定向放射原理,以高能射線代替手術刀,用射線產生的放射生物效應來破壞體內病變。
它通過在CT或MRI上精確定位,獲取數字圖像,利用三維立體計劃系統進行圖像重建,通過特製模塊等使高能射線在空間分布上與腫瘤的大小和形狀一致,讓腫瘤靶區接受致死性劑量,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周圍正常組織受損。可以大大提高了腫瘤的局部控制率,在很大程度上也減少了治療毒性。
◆調強放射調強放射治療系統適用於全身各部位腫瘤的普通放療和精確放療,根據腫瘤患者的實際情況,可進行早期腫瘤的根治性放療和晚期腫瘤的姑息性放療等。
但調強適形放療對復雜解剖結構部位的腫瘤更具有優勢,如鼻咽癌、上頜竇癌及顱內腫瘤等;或形狀不規則且周圍有重要器官或組織結構的腫瘤如肺癌、食管癌及前列腺癌等;或多靶點的腫瘤。
⑺ 什麼是分割放射
常規分割放射治療指每周5次每次200cGy的分割劑量的腫瘤放射治療方法。是相對超分割和加速超分割放療來講的
⑻ 放射治療
放療就是放射治療,指用射線消除病灶.放射治療作為治療惡性腫瘤的一個重要手段,對於許多癌症可以產生較好效果。但是放療會產生放射性皮炎、放射性食管炎以及食慾下降、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或便秘等諸多毒副反應,利用中葯與化療進行配合治療,不但可有效的消除這些毒副反應,而且還可以增加癌細胞的放射敏感性,幫助放射線徹底殺滅癌細胞。
放療是物理療法。從19世紀末發現X線和鐳以來,用放射性治療惡性腫瘤已有極顯著的發展。目前臨床常用的放射治療可分為體外和體內兩種,前者應用X線治療機、鈷60治療機或中子加速器進行治療,後者則應用放射性核素進行治療。
放射療法是用X線,γ線、電子線等放射線照射在癌組織,由於放射線的生物學作用,能最大量的殺傷癌組織,破壞癌組織,使其縮小。這種療法,是利用放射線對癌細胞的致死效果的療法,由於足夠的放射劑量僅是對被照射部位有治療效果,所以,是和外科手術療法相同為局部療法。由於進行放射療法,癌又能治療,症狀又能改善,又能延長生命是最好的期望結果,不言而喻這也是作為放射療法的適應症。
細胞對放射線的敏感性,是在分裂期最高,在DNA合成期其敏感性最低,這是清楚的。放射療法不那麼損傷周圍正常組織,僅是對異常增殖的癌腫給予大量的殺傷,使之縮小,同時機體又再次盡可能發揮最大的調節功能。
近來,為了盡可能少影響到周圍正常組織,採用了從多方向對病灶進行照射的方法;這種療法分根治照射、姑息照射、以及和手術合並進行放射療法等。
目前,除了採用高能X線、γ射線外,開始利用高能粒子線進行癌的放射療法。今後可以期待這種方法在放射療法法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放療和化療綜合雖然有很多的優點,但缺點也不少。放療不能減輕化療的毒性作用,化療也不能減少放療的損傷作用,如化療抑制全身的骨髓,放療也產生局部的骨髓抑制,病人常常因骨髓抑制血相低而無法繼續治療。在做胸部腫瘤放療時,化療後的病人放射性肺炎或肺纖維變、放射性心包炎的發生明顯增多,有時不得不減少放療劑量,增加了放療的難度。化療對肝腎胃腸道的毒性很大,放療對這些部位的損傷也相當大,所以綜合治療時,放療的劑量受到很大限制,對不敏感的腫瘤難以提高劑量,效果就差。化療後對身體免疫力影響也較大,身體情況也受到很大損傷,使放療時無法用較大的治療野。所以,綜合治療時應盡量選擇對所放療臟器毒性小的化療葯物。
⑼ 什麼叫放療放療是什麼
1. 放療:即放射治療 ,俗稱「烤電」、「照光」,是指採用放射線治療腫瘤的一種方法,通常採用X(γ)線、電子線或質子射線殺滅和損傷癌細胞。 放療是惡性腫瘤最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超過一半的腫瘤患者需要接受放療 。在接受單純放療或包含放療的綜合治療後,數以萬計的腫瘤患者被治癒。 2. 定位:在放射治療計劃設計中,採用特殊的X線影像技術精確地確定和標記治療靶區的過程。為了保證治療的准確性,在定位過程中常需採用「面罩」、「體罩」等體位固定技術。3. 放療野:放射線指向並穿過的體內區域,也稱作「射野」。4. 放療計劃設計:是指確定治療靶區,選擇合適的射線和設計合理的照射野,確定放療的劑量等一系列過程的總稱,其目的是保證放射線能最大程度地殺滅腫瘤 ,同時對身體正常組織的影響最小。 5. 常規模擬機:用作放療定位的X線機器設備。之所以叫做「模擬機」是因為其外型與放療機器相像,能夠模擬不同角度的照射野,但是不能實施治療。通過模擬機產生的X線影像來定位和標記放療靶區。 6. CT模擬定位:通過CT掃描和圖像的三維重建技術獲得患者的影像資料,能夠在三維空間顯示腫瘤范圍及其周圍的正常組織,從而替代常規模擬機。CT模擬定位是三維適形放療和調強放療等精確放療計劃設計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7. 加速器:也叫做直線加速器,能產生用於腫瘤治療的高能射線。加速器是放射治療最常用的治療設備。8. 放療敏感性:腫瘤細胞或正常細胞受放射線影響的難易程度。增殖分裂快的細胞容易被放射線損傷,放射敏感性高。 9. 常規分割放療:是指放療劑量1.5-2.0Gy/次,5次/周的常規放療 ,適用於大部分惡性腫瘤的放射治療。 10. 非常規分割放療:包括超分割放療(增加放療次數,降低每次放療劑量,總療程不變,目的是在早期放療反應相同或輕度增加的情況下,進一步減輕晚期放療反應,而腫瘤的控制與常規分割放療相同或更好),加速分割放療(增加每次或每天的放療劑量,總療程縮短,目的是減少因腫瘤在治療過程中的增殖對療效的影響),加速超分割放療(增加放療次數,降低每次放療劑量,總療程縮短,目的是減輕晚期放療反應,同時減少因腫瘤在治療過程中的增殖對療效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