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使用禮貌用語教案
小班教學案例:學說禮貌用語
一、活動目標
文明禮貌用語的教案
(一) 引導幼兒願意與成人接觸,喜歡與人交往。
(二) 指導幼兒學習使用禮貌用語與人打招呼。
二、活動准備
情境創設。
三、活動過程
(一) 情境游戲。
入園場景:
教師:小朋友好!小朋友應該怎樣回答?
晚上離園場景:
教師:看到爸爸媽媽來接我們,我們應該怎麼說?走出教室又該說什麼?
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都會有禮貌地問聲:「你好!」都會說聲:「再見!」
(二) 教師講故事《小豬學禮貌》。
教師提示:小朋友都學會說禮貌用語了,我們來看看故事中的小動物們是怎樣做的。
教師:
1. 小豬為什麼沒有朋友?
2. 小豬聽到小松鼠對老師說了什麼?
3. 喝水時小兔幫小松鼠拿水杯,小松鼠說什麼?
4. 小松鼠離開幼兒園的時候說什麼?
5. 小豬後來有朋友了嗎?為什麼?
(三) 情境游戲。
幼兒扮家長,教師扮客人到幼兒家做客,通過游戲幫助幼兒鞏固所學的禮貌用語。
四、活動建議
在教室入門處張貼提示禮貌用語的圖片。
❷ 如何打招呼,才能引起別人注意
一、笑出強大,笑出自我。微笑是最能拉近自己和陌生人的距離,不管內心如何局促不安,都要將微笑掛在臉上,這樣你的「招呼」才會被人記住。
二、打招呼的內容直接暗示出你的修養。好的修養的人說話的言辭,行為舉止都是與市井之人截然不同的,首先你得組織好自己的語言,你好,好久不見,怎麼樣一些基本的文明用語都是要常用的。
三、不管是去哪裡做什麼都要注意自己的穿著打扮,一定要得體,這樣才會讓別人覺得你平易近人,待人處世不要過分招搖,低調謙虛才更能吸引到他人的目光。
四、控制住自己說話的面部表情,語言的速度及聲音的大小,不要想趕集的買菜人一樣大吼大叫,唾沫四濺,表情浮誇,這樣不僅吸引不到別人還很容易讓人對你產生排斥感。
五、打招呼不管是跟熟人還是生人,都不要畏畏縮縮,自信一點,爽朗一點,這樣才是最吸引人的!
❸ 小班打招呼 講課稿
小班說課《你好
你好》
一、教師自我介紹
:
本人崔文莉
,
在工大幼兒園從事幼教工作八年
,
現任小班班主任。
二、介紹班情況
:
本班幼兒年齡在三至四歲之間
,
其中大部分幼兒去年已入本園托兒所
,
只有個
別幼兒沒有入托過。
在接手本班之前進行過家訪和三次親子活動,
雖具有基本的
語言交往能力但社會化規則意識
,
都存在不均衡狀態,所以在接觸新環境新朋友
時,
孩子主動問好甚至連被動問好也很少,
個別幼兒缺乏主動交往意識,
以致其
在開學一周來都是獨自活動,
時間長了,
就容易產生離家焦慮症。
考慮到讓孩子
盡快地認識新朋友盡快地熟悉新環境,
所以,
需要引導幼兒在交往中採取主動的
態度,
告訴孩子最最基本的交往技能。
從交往中獲得快樂的感覺。
一旦有了從集
體中獲得了快樂,那麼孩子就會很快地融入這個集體,愛上幼兒園。
三、早期閱讀《你好
你好》
<
一
>
說教材
:
1
、教學內容
:
選自「巧虎樂智小天地的見面問個好系列中的成長小故事《你
好
你好》
2
、
教材分析
:
(1)
小班幼兒在日常生活人際交往中
,
由於交往經驗缺乏
,
對交往認識程度不深
,
所以,在遇到新環境以及陌生人時不能隨時注意到交往中應該有禮貌程度
,
所以
不能產生主動的交往意識和交往行為,
或者說只能在家長的指導下產生被動的交
往行為。但是,一旦脫離大人或許就手足無措了。根據這階段年齡特點
,
選擇了
《你好
你好》這一內容。這一內容的目標適合小班幼兒的語言發展水平
,
也符
合形象直觀思維方式
,
它主要結合圖畫
,
經過觀察理解單頁單幅兒童圖畫書
,
使幼
兒能把內部言語轉化為外部言語
,
再轉換成語言表述能力
,
這十分符合小班幼兒
的視覺和認知發展特點。通過這階段的學習
,
使幼兒的社會交往意識同語言乃至
相應的行為能達成一致。
(2)
小班幼兒喜歡聽故事
,
但未形成良好的閱讀規則意識
,
為了正確地認讀圖
書內容
,
因此本教材引用了多媒體教學
,
但同時也要對孩子進行良好的閱讀習慣和
愛護圖書意識的培養。
這一教學方法可將教育中高難度的小班閱讀目標巧妙地淺
化。
比如,
通過屏幕上的一頁一頁的翻閱,
告訴孩子在閱讀故事書時也需要一頁
一頁的翻閱才能看清故事內容。
3
、
教學目標
:
此目標根據建構書上小班年齡語言領域總體目標以及本班實際情
況中幼兒喜歡聽故事
,
聽懂日常用語並學習按語言調節自身行為以及喜歡看書,
並初步學習一頁一頁地翻書。知道看書的基本方法後
,
能初步看懂單頁單幅圖畫
書中的主要內容
」
這一早期閱讀階段目標
,
制定如下目標
:
(1)
教幼兒學習按順序觀察多幅畫面
,
重點觀察圖中動物的形象和表情
,
在指導
下講述畫面的主要內容,並讓幼兒重述故事中的重點交往語言「你好」
。
(2)
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愛護圖書的意識。
(
3
)熟悉同伴、體會交往的快樂。
4
、教學重點、難點
:
主要措施是根據小班幼兒視覺與認知發展特點
,
運用多媒
體教學與角色融入、集體游戲等方法來完成教學目標。
(1)
教學重點
:
觀察圖中動物的形象和表情
,
在指導下講述畫面的主要內容。
重述
故事中的重點交往語言「你好」
(2)
教學難點
:
讓幼兒主動地認讀畫面內容
,
初步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把握故
事的中心。
<
二
>
說教學方法:
1
、
教法
:
本次活動採用集中教學的組織形式
,
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
通過
「
層層深入
」
的教學模式
,
形成四個步驟的組織思路
:
第一
,
幼兒自由閱讀。主要
給幼兒創設自己閱讀的機會
,
引起幼兒閱讀興趣。第二
,
教師跟幼兒一起閱讀。本
人採用提問以及表演練習方式帶領幼兒學習按順序觀察單頁單幅畫面的主要內
容。第三
,
圍繞重點說「你好」進行實踐演練。把握故事的中心內容。第四
,
組織
游戲,
提煉出情感體驗。
通過談話法和一定地角色融入使幼兒把握故事中心內容
以及表達的思想。
2
、
學法
:
(1)
教會幼兒學會發現問題。幼兒進行直接閱讀活動
,
初步感知圖書中動物的形
象與表情
,
激發內化學習動機。
(2)
教會幼兒學會分析問題。幼兒根據單頁單幅畫面弄清畫面內容
,
對畫面內容
進行思考
,
並找出畫面之間的關系。
(3)
實踐體會。
1
、學習正確的閱讀方式。
2
、幼兒通過實踐練習
,
驗證畫面結果
的正確原因。體會交往以及融入集體的快樂。
3
、
學情分析
:
初上小班幼兒注意力容易分散
,
閱讀規則意識差
,
所以應設計圖文並茂、
生動形
象、
簡單重復的語句來符合小班幼兒視覺和認知發展特點的圖書。
此外,
閱讀時,
培養正確的閱讀方式應該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
畢竟只有形成良好的閱讀圖書的習
慣
,
才能正確地認讀圖書的內容。
4
、
教具准備
:
動物頭飾;
圖書
:<1>
、多媒體課件圖片。
<2>
、幼兒用書。
<
三
>
說教學過程
:
1
、
幼兒自由閱讀。閱讀前
,
提出以下要求
:(1)
閱讀時沒有聲音。
(2)
閱讀時一頁
一頁地翻看
,
初步讓幼兒學習按順序自己閱讀一遍。幼兒閱讀時
,
注意提醒幼兒仔
細、完整、按順序地這正確閱讀
,
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2
、
教師和幼兒一起有順序地閱讀。
(1)
指導幼兒按照老師的要求有順序地閱讀
畫面內容。
(2)
老師通過提問引導的方式讓孩子邊閱讀邊將自己扮演角色融入故
事中
(3)
教師提煉故事的中心內容所體現的快樂交往的體驗。讓幼兒領會畫面內
容,並最終指導自己的交往行為。
3
、
組織幼兒實踐進行打招呼的體驗,讓幼兒快樂的打招呼。通過集體打招呼
以及個人自由的方式來認識對方,進行交往實踐。
4
、
教師組織集體游戲,
向幼兒展示勇敢打招呼的快樂的情感體驗,
體會集
體活動的快樂。
延伸活動:建議在一些區角活動或是飯前的閱讀時間,指導幼兒進行分角
色扮演故事。強化幼兒主動打招呼的意識。
活動孩子所要掌握的語言並不是很難,
但是活動的重點在於培養孩子主動的交往
意識和基本的交往技能,
不要讓孩子困在自己的
「保護圍牆」
中,
要讓孩子體會
到交往的快樂,並為孩子以後的人際交往的發展打下基石。
小班語言教案
網上搜索,希望你可以借鑒。
❹ 聊天如何打招呼
1、這樣將單調的「你好」,變成具體時間問候,顯得親切;節假日期間可以說「節日好」「新年好」「中秋節愉快」.......
2、敬慕式:對初次見面的人,還可說「久仰大名」「很高興見到你」等等
3、觸景生情式:對常見的鄰居第一次打招呼,可以問候「晚上好!這時散步很好」,「今天天氣真好、這里風景很好」。這也是我們平時生活常用的切入話題方式。
4、打招呼要有幽默感。
幽默要因人而異,如果是你主動找別人聊天,就要看別人喜歡什麼,當然你可以直接問也可以通過跟對方聊天的時候語氣阿回答你的長短等等看看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不過聊天當然最好是找個能夠跟自己聊得很愉快地,否則老是小心翼翼的思考如何如何的那太累了,聊天就是放鬆自己來的。
❺ 打招呼常用的幾種方式
東方禮節:
1、作揖禮。
作揖禮是華人中最流行的見面禮。 作揖禮主要適用於過年時舉行團拜活動,向和輩祝壽,向友人恭吉喜結婚、生子、晉升、喬遷,向親朋好友表示無比感謝,以及與海外華人初次見面時表示久仰之意。
2、鞠躬禮。
鞠躬禮目前在國內主要適用於向長者表示敬重、向他人表示感謝、領獎或講演之後、演員謝幕、舉行婚禮或參加追悼會等活動。鞠躬的次數,可視具體情況而定。惟有追悼活動才用三鞠躬,胡在喜慶的場合,鞠躬次數不可為三。
3、合十禮。
合十禮,亦稱合掌禮,即雙手十指相合為禮。具體做法是雙掌十指在胸前相對合,五手掌並攏向上,掌尖與鼻尖基本持平,手掌向外側傾斜,雙腿立直站立,中身微欠,低頭。可以口頌祝詞或問候對方,亦可面含水量微笑。
行止禮時,合十的雙手舉得越高,越體理了對對方的尊重,但原則上不可高於額頭。
西方禮節:
1、擁抱禮。
在普通場合行此禮,不必如此講究,次數也不必要求如此嚴格。 在西方,特別是歐美國家,擁抱禮是十分常見的見面禮與道別禮。在人們表示慰問、祝賀、欣喜、時,這種禮儀也十分常用。
2、親吻禮。
親吻禮,是一種西方國家常用的會面禮。有時,它會與擁抱同時採用,即雙方會面時既擁抱,又親吻。 在行禮悍,雙方關系不同,親吻的部位也會有所不同。長輩吻晚輩,應當吻額頭;晚輩吻長輩,應當吻下頜或吻面頰;同輩之間,同性應該貼面頰,異性應當吻面頰。
接吻僅限於夫妻與戀人之間。 需要注意的是,行親吻時,非常忌諱發出親吻的聲音。如果將唾液弄到對方臉上,是非常尷尬的事情。
3、吻手禮。
正確的吻手禮是:男士行至已婚女士面前,首先垂首立正致意,然後以右手或雙手捧起女士的右手,俯首用自己微閉的嘴唇,去象徵性地輕吻一下其指背。
這種禮節,主要流行於歐美國家。其特點,決定了它宜在室內進行。吻手禮的受禮者,只能是女士,而且應是已婚女士。手腕及其能上能下部位,是行禮時的禁區。
❻ 跟人打招呼有哪些技巧
打招呼是人際交往中最常見、最簡單的一種方式,也是衡量人們道德修養的標准之一。
在中國,人們的見面語是「吃飯沒有?」、「干什麼去呀?」這些話聽起來不是那麼文雅,在國際場合中還會引起外國人的誤解,他們還以為中國人愛打聽別人的隱私、詢問別人的行動去向。這些習慣性用語,細究起來既不符合語言邏輯,也不符合現代文明交際語言的要求。下面介紹幾種打招呼的藝術,以供參考。
主動、熱情地問候
當你與一個朋友或熟人在人數眾多的場合相遇或在馬路上相逢時,凡有教養的人都應該熱情主動地與朋友打招呼。這樣既可以顯出你的教養,又能顯示出你的熱情。打招呼的常用語是「早上好!」、「您好!」等。
在同對方打招呼的時候,要善於用眼神、微笑和自然親切的面部表情去表達友誼之語。對方看到之後,倍覺親切,心情舒暢,同樣會用親切的微笑回報你。無形之中使得感情得以交流,友誼得以加深。
注意時間性
一般來說,與熟人打招呼三言兩語即可,切忌說個不停。萬一對方有急事要辦,就會誤事,起身走了,不禮貌,站著聽又心急如焚,事後對你就會退避三舍。如果是長期不見的好朋友相遇,可適當延長一會時間。
有同伴相見後的禮儀
如果只和對方打一下招呼就分手,那就不必將對方介紹給同行者。對方和同行者之間只需相互點頭微笑一下就可以了。但如果你要和相遇朋友談幾句話,同行者可以向前走去,拉開一定的距離;或者依舊站在你的身旁,這時你就需要給他們做介紹。不然兩者都會感到尷尬,你就會失禮於朋友。
❼ 怎樣有禮貌地和別人打招呼
打招呼是人們日常應酬中最常用的禮節之一,熟人見了面總要打個招呼,即使雙方不太熟悉,僅有一面之交,再見面時也不應互不理睬,無所表示。漫不經心的習慣有時會給人以傲慢的印象,與別人見面時心不在焉,失去了打招呼問候的機會,無意間就形成了無禮的舉止。因此善於交際的遇到面熟的人就打聲招呼、點點頭,或相視一笑。
打招呼看似簡單,實際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具體來說,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主動大方
雙方見面,不管彼此年齡、地位有何差距,一般應先主動大方與對方打招呼,如果你是長輩,會顯得和藹可親,如果你是晚輩,則會顯得彬彬有禮。
⊙因時而異
以一日早午晚為例,隨時間變化,打招呼也應巧妙而自然變化。早晨,用「您早」、「您好」;中午,用「您好」、「午睡了嗎?」;晚上,用「晚上好」、「下班了」等等。
⊙因地而異
打招呼也要分場所。在公共場所,如大街上、公園、餐館、商店等遇到熟人,自然可以和熟人大聲問候,寒暄交談,但也不要故作驚喜,大驚小怪。如在開會、看電影、觀看文藝演出、聽音樂會時,你就不可大聲寒暄了,這時微笑著招招手、點點頭即可。
⊙兼顧眾人
如果打招呼的對象不止一個人,就要做到面面俱到。如果來者是兩位長輩,可說:「兩位伯伯好」,表現謙恭有禮。同輩則可隨便些,如:「二位有何貴干?」遇到三人以上的一夥,並且,他們正自顧玩笑,你可「視而不見」,免得一打招呼沖了對方興致(但事後碰到要說明),如果對方中僅有個別人熟悉,雖然只能與熟人打招呼,但目光也應顧及其餘人,以表示對其餘陌生人的尊重,也是對熟人的尊重。
⊙靈活應變
如果碰到特殊的場合打招呼,就應靈活變通。所謂特殊場合,就是不宜於按照常規打招呼的場合,或使人無法應答和難於應答的場合。比如,在廁所相遇,不說什麼實際的'內容,或點頭以示看見了,或「噢,劉主任」「幄,陳師傅」支吾過去即可。這種含混其辭的招呼既繞開了「你從廁所出來了」,又避免了「你吃過了」的難堪。另外,遇到晦氣、傷心或讓人難堪的事,與當事人的打招呼,應機敏地岔開正題,繞開當事人倒霉的事,談些無關的話,同樣是一種獲得和諧氣氛的好的打招呼語。
❽ 幼兒園大班《打個招呼問聲好》教案
活動目標
1.願意大膽的參加活動,對用甜甜的打招呼的方式接近他人感興趣.
2.嘗試用多種方式與同伴打招呼,感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3.能克服心理的膽怯與陌生的客人打招呼.
活動准備
1.電視機 電腦 <<天線寶寶>>碟片 錄音機 <<找朋友>>音樂 圖片若張
2.幼兒人手一個彩色眼罩
3.邀請部分家長和園內老師
活動過程實錄
一.師生問好.鼓勵小朋友大膽的介紹自己.
1.鼓勵幼兒有禮貌的和客人們集體打招呼.
指導語:小朋友們好!你們認識後面的這些客人嗎?我們一起來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2.鼓勵幼兒大膽地單獨向客人們介紹自己,並送上小星星以示獎勵.
指導語:客人們很喜歡你們,很想和你們做好朋友,可是他們不知到你們叫什麼名字?誰願意來介紹介紹自己.
二.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多種方式與同伴打招呼.
1.播放動畫片<<天線寶寶>>.引導幼兒說說天線寶寶們是怎樣和朋友打招呼的.
(1)指導語:還有幾位小客人看見你們都會大方地介紹自己,它們也想想來參加我們的活動,讓我們來一起看看是誰?
(2)播放動畫片<<天線寶寶>>.
(3)交流討論.
指導語:天線寶寶是怎樣和朋友打招呼的?聽到朋友甜甜的招呼,你心裡怎樣?
2.聽音樂嘗試與同伴打招呼,共同探索多種打招呼的方式.
(1)幼兒初步嘗試與同伴打招呼.
指導語:讓我們一起來學著天線寶寶的樣子和朋友打招呼吧!
(2)交流討論,利用圖示梳理記憶.
指導語:你們剛才是怎樣和朋友打招呼的?(幼兒說,教師一邊用圖示表示,幫助幼兒記憶和整理.)
3.幼兒嘗試用甜甜的方式和客人打招呼.
指導語:讓我們用甜甜的方式和客人們一起來玩玩打招呼.
三.游戲:蒙眼行走,體驗尋找夥伴後的驚喜.
1.出示彩色眼罩,幫幼兒戴上眼罩,體驗蒙住眼睛後的一些緊張心理.
指導語:這是什麼?猜猜它可以做什麼?如果把它蒙在眼睛上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2.聽音樂與同伴共同體驗蒙眼合作游戲的樂趣.
指導語:現在我們都戴上了漂亮的眼罩,來和朋友玩游戲"甜甜的招呼".當你聽著音樂蒙眼找到一個新朋友時,自己拉開眼罩,和他來一個甜甜的招呼.然後又蒙上眼罩.繼續找新朋友.
四.結束活動
用甜甜的招呼和客人道別.
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已經有了簡單的打招呼的生活經驗,對熟悉的同伴有了一定的親切感,所以設計此次活動,希望通過創設一個同伴互動,場景變化的交流空間,讓幼兒探索多種打招呼的方式,體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以增強幼兒在其它變化場景與對象的情況下的適應能力.從實際的活動效果中,我們也同樣達到了事先預想的教育目的,孩子們在開心的氛圍中學會了許多與同伴打招呼的方法,輕松的游戲情境讓他們感覺其樂無窮.同時,這一活動,能夠幫助幼兒逐漸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盡快融入到集體中,體驗和大家一起玩耍的快樂,使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了發展.這是一次充分利用了家長和別班老師資源的社會活動.
找朋友音樂: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抱一抱,親一親,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笑一笑,問聲好,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
❾ 與他人打招呼應注意哪些禮儀規范
走在路上或在公共場所,遇見相識的人應該主動打招呼,問候致意。可以說「您早」、「您好」「晚上好」。
別人向你打招呼以後,也要應答向他致意,否則被認為不禮貌。有時也可面帶微笑,注視對方並點頭致意,這也是一種向人問候的好方法。
遇到比較熟悉的朋友,除了問候致意外,還可以問問對方家人的情況,並請他代為問候。如「伯父父母近來好嗎?」、「向你的夫人(先生)問好」、「你孩子一定很聰明可愛吧,有空帶他到我家來玩玩」。
稱呼他人的親屬,要用敬稱。一般可在稱呼前加「令」字,如「令尊」、「令堂」、「令郎」、「令愛」等。對其長輩,也可加「尊」字,「尊叔」、「尊祖父」等。
朋友、熟人間的稱呼,既要親切友好,又要不失敬意,一般可統稱為「你」、「您」,或視年齡大小在姓氏前加「老」、「小」相稱,如「老王」、「小李」。
對有身份者或長者,可用「先生」相稱,也可在「先生」前冠以姓氏。對德高望重的長者,可在其姓氏後加「老」或「公」,如「郭老」、「夏公」,以示尊敬。
(9)打招呼常用方法教案擴展閱讀:
其他打招呼的方式
1、握手
握手是大多數國家相互見面和離別的禮節。此外,它還含有感謝、慰問、祝賀或相互鼓勵的表示。
2、擁抱
擁抱禮一般通行於俄羅斯、法國、義大利和阿拉伯國家。中國人之間不實行這種禮節。與外國友人交往中,只有在對方主動行擁抱禮時,我們才隨俗。
❿ 幼兒園小班禮儀教案《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不同的情緒會給周圍人帶來不同的影響。 2、懂得一些簡單的使心情變得愉快的方法。 3、能簡單地復述故事的主要內容。 4、通過游戲,認讀重點字詞:心情、糟糕、問候、早上好。 教學重點、難點 簡單地復述故事的主要內容 活動准備 1、小圖書人手一冊,小字卡。 2、大圖書,音帶,大頭飾(笨笨熊,青蛙,金魚,小蝌蚪)大字卡,口袋一個畫的不同表情的臉譜。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摸口袋)摸到不同表情的臉譜,說說什麼時候會的這樣的表情並學做表情。 2、自由閱讀: (1)、出示笨笨熊頭飾引發幼兒的興趣。幼兒自由閱讀故事,教師巡迴指導,並糾正幼兒的坐姿。 (2)、請幼兒簡單說一說自己看到了哪些內容?教師適當提示。 3、出示大圖書: (1)、教師出示大圖書,與幼兒一起認讀故事名稱。 (2)、教師與幼兒共同逐頁翻閱故事,通過提問,理解故事內容。(在提問時,逐一出示大頭飾並隨機出示大字卡,「心情、糟糕、問候、早上」) 教師小結:自己的情緒會影響周圍的每一個人,要注意保持愉悅的心情,要學會朋友之間互相問候、友好、關愛。 (3)、教師朗讀故事,幼兒看大圖書,完整欣賞故事。 (4)、幼兒看小圖書,並聽錄音指跟讀一遍後,討論:如果心情不好時,用什麼方法使自己的心情快樂起來呢? 教師小結:遇到不開心的事,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說說,也可以和自己的爸爸媽媽說一說,還可以去做一些開心的事,想一些開心的事,分散注意力,心情就會好起來的。 (5)、教師和幼兒分角色戴頭飾表演故事情節。 4、游戲活動: (1)、書中找字、請幼兒在書中找出相應的字寶寶。 (2)、找朋友、教師出示大字卡,幼兒找出相應的小字卡。 5、結束活動:幼兒聽音樂有序地收書,師幼一起整理物品。 活動延伸: (1)園內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兒使用禮貌用語。 (2)家庭延伸:讓幼兒嘗試主動給家長講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