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摔跤的基本技術動作都有哪些
摔跤是兩個人直接對抗的運動項目,是短時間時間內和對方比速度、比力量、比耐力和比靈敏,而這些素質在自由式摔跤中缺一不可,現代摔跤的特點是時間短、節奏快,所以要求運動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全面素質和較高水平的連接技術動作,才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二、關鍵詞:摔跤訓練
三、前言:
近年來,我國自由式摔跤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在重大的國際比賽中我國選手得了一些較好的成績。但是,同先進水平的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差距是技術上,特別是技術方面,「技術單調、動作不連貫」、「方法不完整、控制不嚴,站立接跪的使用方法不好」等問題自從國際摔聯提出的「快速主動,勇猛頑強、全面連貫」,是現代摔跤的發展方面。其中是「全面連貫」則是技術發展的趨勢,是技術訓練工作的重要原則,我國恰恰在這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我國自由式摔跤技術的連貫性問題進行嚴格訓練,爭取和先進水平國家縮小差距,甚至超過他們,為摔跤事業打下良好基礎。
四、講究方法:
(一)訓練經驗總結
(二)資料閱讀
(三)綜合歸納
五、結果與分析:
(一)連貫技術的形式
連接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方法取得效果的技術動作就是連貫技術,以下幾種形式。
1、站立方法得分按跪撐方法也得分或絕對勝利,在兩個人對抗中進攻者抱握有利把位,突然使用方法把對方摔倒得分:緊接有進入跪撐再連續使用動作得分直將對方控制在橋上到雙肩著地。
2、一個站立方法未得分——按另一個站立方法得分,如站立時進攻者先控制對方的胳臂使用後倒背,對方反抗時,突然換把做抱腿動作得分。
3、跪撐時進攻未得分,接著使用另一個動作得分。如在跪撐中止方運動員先做拉臂翻未得分,對方反抗時突然騎纏前沖得分。
4、站立方法得分後跪撐方法也得分,如站立時進進攻者抱腿轉移得分,緊接著做抱腰滾橋得分。以上四種情況是連貫技術的基本形式。
(二)形成連貫技術的兩個基本要求
1、連貫投術建立在基本技術正確,全面熟練的基礎上。自由式摔跤的基本技術是多種多樣的,包括站立轉移和跪撐,單個的動作形式較多,運動員至少熟練掌握10—15個以上動作,再以這些方法為基礎進行相互連貫或以其中的技術為主配合其它動作,進行連接。單個動作正確指的是「時機,握抱把位,支撐點,著力點,用力方向結束時的姿勢是否正確」,只有這些五一節解決好了,才能發揮單個技術的效力,從而提高連貫技術的效力。
例如:抱腿轉移動作得分,直到橋上控制對手的整個過程中,首先抱腿動作要正確,。熟練是最重要的。因此基本動作的千百次反復練習是連貫技術成功的基本前提,動作的連貫性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並且逐漸達到自動化,這樣在直接對抗中才會產生良好的效果。
2、良好的身體素質是連貫技術的物質基本
摔跤是兩個人直接對抗的運動項目,是在短時間內和對方比速度、比力量、比耐力和比靈敏。這些素質在自由式摔跤中中缺一不可。現代摔跤的特點是時間短、節奏快、技術動作要連貫,所以要求運動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全面素質。摔跤運動項目是克服活的阻力,兩個人對抗中進攻者根據對方的移動變化來確定自己的進攻能力,要求運動員具備良好的靈敏素質,才能發揮好技術動作,適應比賽場上的千變萬化復雜局面。
② 摔跤技巧...
如果LZ沒有鍛煉過類似格鬥術,用文字是很難和經過專業訓練的那種「跤勁」相比的,一般來說摔跤理論是不太有用的,必須長時間訓練達到條件反射。
總體來說,LZ身高一般,可以使用下潛的方式進行雙腿抱摔,如果沒有對此領域涉獵,很難體會「別、拐、挑、勾、插」的真髓,我覺得對新手來說,雙腿抱摔最容易。
具體流程,突然下潛,一腿在對方兩腿外側或者雙腿中,雙手回扣對方腿彎或者踝關節(一般不推薦抱小腿,容易脫手)。雙手回扣同時,全身貼近對方,用前進腿同側肩抗對方跨、腹或者大腿部(視對方身高和本人身高而定),一推一拉,一般會倒。
注意問題是一定要貼近,然後兩個力一起發力,要突然。
③ 如何摔跤,把別人摔倒
這個說起來比較麻煩,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摔法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保持自身的平衡,並突然破壞敵人的平衡。太極拳的摔法比較有名,武林中稱為「快摔」,指比摔跤中的摔法更加乾脆利落。摔法中最重要的要領一是步法,二是轉動腰胯,三是螺旋運動。這里隨意簡單說幾種摔法吧。
第一種摔法:接腿摔。所有的武術都有接腿摔,但很多人都不是很明白。接腿摔比較重要的一點是接腿不可以硬接,一定要側身,用手順腿的動勢去接,化掉腿的力量。簡單講就是以手和對方的腿不發生任何磕碰的感覺為正確。接腿後(其實不一定非要接住,只要接一下即可)馬上進步側身,以腳邁到對方支撐腳的腳跟後,重心迅速前移,以手推打對方的上身,對方就會因失去重心而倒地。這種摔法看上去比較簡單,也更象外家拳的摔法,但內家拳使用得更好。這摔法對接手的技巧和身法步法有一定要求,更要注意,要想漂亮地摔倒對手,必須迅速側身侵入對方的范圍,重心迅速前移到前腳,那麼即使不推打對方,對方也會迅速倒地。
第二種摔法:風掃梅花。這其實就是太極八法中的捋法。對方向你推來或者打來,你身體側轉,以手粘住對方的手腕(注意是粘住,不是抓住),隨著轉體順勢從側上方向另一側的下方引帶,使對方向前側跌出。要點:手法要採好,粘住,不能抓,也不能脫。手隨身轉,借勁引帶,要注意軌跡要圓(不圓敵人有機會靠進來),引帶到最後敵人身體已經基本失去重心的一剎那,引帶的手腕要往下一切,則敵人必然會前滾摔出。
第三種摔法:懶扎衣。敵人以手向你胸腹擊來,你以右手(左右皆可,這里以右手為例)從上向右下引化對方的手臂,使其力道走空,同時左手擦著敵手臂上方向右前伸出,手心向下,然後向回摟住敵人頭頸,向左下摟采,同時左足虛步向前伸出,以起到絆的作用,則敵人必然會向你左側跌出。要點:接手采化要自然,不丟不頂。采化時要引動對方的重心向你右後方向移動。左手與腳要同時出。注意隨時保持側身。
④ 摔跤招式名稱
1分分值:
(1)通過轉移到對手的後面將其摔倒在墊上,並控制住對手,使其三點著地(二手和一膝或二膝和一手);
(2)站立或跪撐時,使用正確的動作但未使對手處於危險狀態(肩背同時著地);
(3)轉移到對手的後面並控制住對手;
(4)將對手阻止在背朝墊子、一手或雙手支撐墊子狀態;
(5)使用動作時對手犯規,但動作仍然成功;
(6)對手逃出界外、逃避抓握、拒絕正確的開始姿勢、使用犯規動作或有不道德行為;
(7)將對手處於危險狀態達5秒或5秒以上;
(8)對手一隻腳踏入保護區;
(9)對手故意拒絕摟抱;
(10)對手因傷暫停比賽,但沒有出現流血現象。
2分分值:
(1)跪撐摔時,運動員使用正確的動作,將對手處於危險狀態或瞬間雙肩著地;
(2)使對手雙肩滾動;
(3)對手處於危險狀態時,為脫離控制逃出界外;
(4)防守方使用犯規動作,以阻止進攻運動員某一個動作或雙肩著地動作的完成;
(5)進攻運動員使用動作時,出現瞬間雙肩著地或者雙肩滾動;
(6)防守運動員在站立時,使用反攻動作將對手處於危險狀態。
3分分值:
(1)站立時,運動員使用動作將對手直接摔至危險狀態,但幅度較小;
(2)所有將對手從墊上抱起,並使其立即處於危險狀態,但幅度較小的動作。即使進攻者的一膝或雙膝跪在墊上;
(3)運動員使用大幅度動作,但未使對手直接或立即處於危險狀態。注意:使用動作時,如防守運動員的一隻手保持同墊子的接觸,隨後立即被處於危險狀態,這種情況進攻運動員應獲得3分。
5分分值:
(1)所有站立狀態下使用的大幅度動作,並使對手直接和立即處於危險狀態;
(2)跪撐狀態時,進攻隊員將對手抱提離墊面,並使用大幅度動作將對手直接和立即處於危險狀態。
(4)最常用的6種摔跤方法擴展閱讀:
摔跤規則:
稱量體重:各級別比賽前一天稱量體重,時間持續30分鍾。
抽簽:運動員稱量體重,離開磅稱時自己抽簽號,並依此為基礎編排配對。
最初的排列順序:如果有一名或數名運動員未參加稱量體重或者超重,稱量體重結束後,依據從小號到大號的原則重新排列運動員的序號。
編排:依據運動員所抽的簽號進行分組配對。按抽簽的順序進行排列,如:1對2,3對4,5對6,依次進行配對。
比賽的淘汰:比賽按參賽的人數分兩大組進行淘汰賽,直到各組產生最後一名獲勝者,他們將進行冠亞軍的決賽。除在比賽中負於2名進行決賽運動員而參加爭奪3~8名復活賽(Repechage)的運動員外,其他比賽中的負方將被淘汰,其最終名次將根據所獲名次排列。
⑤ 摔跤有哪些姿勢
摔跤的站立姿勢
在古典式摔跤中採用高站立者善用過胸摔、過橋摔及過背摔等;採用右站立者往往是擅長右攻;然而,也採取站立姿勢來作防守,如對方善右攻,則採取左站立姿勢封住門戶。站立可分為高站立及低站立兩種。
高站立:鍛煉者一腳在前,一腳在後,距離與肩同寬,頭微低,上身稍向前傾,兩手微伸置胸前,手臂放鬆,重心落在兩腿之間,移動位置時須先動兩腳,後動軀干,以保持重心的穩定。
低站立:站立姿勢較低,兩腿彎曲,兩腿分開比兩肩稍寬,頭微低,兩臂向前伸出,以便迅速進攻和防守,重心平均分配在兩腿上。低站立姿勢為自由式摔跤鍛煉者所常用,因自由式摔跤中下肢進攻較多。
摔跤的跪撐姿勢
跪撐摔的姿勢是兩膝跪地,同時兩手撐地,根據手的姿勢不同又分高、低跪撐兩種。高跪撐是鍛煉者兩膝跪地時與肩同寬,腳尖、足背均可撐地,身體可向後坐到小腿三角肌上,兩臂伸直撐地,手指稍張開,手腕稍內轉,兩手間距離比肩稍寬,抬頭頸伸直,兩眼前視;低跪撐是小臂撐地,兩手搭勾,其餘姿勢與高跪撐相同。跪摔鍛煉者要機智地掌握站立的鍛煉者所採用的技術和戰術。而適時移動重心及改變用力方向,以作防守和反攻。
摔跤的握抱姿勢
在古典式和自由式摔跤中,站立摔或跪撐摔為了進攻,首先是握抱或抓對方腰、胸、頸、臂、腿等部位,然後使用動作。握抱歸納起來分雙手握抱和雙手或單手抓握兩種。
摔跤的解脫動作
解脫是身體某部分已被對手握抱住或抓住時,為了防止對方進攻,即用最省力的方法掙脫被握住部位所用的一種技術方法。解脫方法主要根據自己特點利用杠桿原理,掌握重心移動位置,或反向用力迅速解脫,變被動為主動。
摔跤的成橋姿勢
成橋是角力是很重要的一種基本技術。在實踐中成橋的目的是為了預防兩肩著地,以及利用橋完成復雜的進攻和反攻動作,在摔跤中的橋是兩腳及前額3點支撐,它的姿勢需要高度的柔韌性和力量,因成橋時,要拉長胸腹部的肌肉韌帶,使身體曲成很大的背弓形,因此在練習作橋時,初學者須循序漸進,以免受傷。
⑥ 摔跤技巧有哪些
double legs takedown:上面拳法虛晃,吸引注意力後突然下潛,用雙臂抱住對方的雙腿膝蓋處。雙手交握,手臂程環狀。用力抱緊,迫使對方雙腿並攏,並且用肩膀和自己的體重去頂對方的胯,讓對方的重心在地面的投影落到雙腳支撐面之外,這樣很容易就等把對方摔倒。
纏斗方法:
第一步:通過腳步變換,你和他形成鏡面站立。也就是如果他左腳在前,你的右腳在前。
第二步:以你的右腳在前為例,把你的右腳放在他的左腳外側,也就是你的右側。
第三部:上身用力往自己的右側擰轉。把他的重心往他的左側推。由於他的左腳被你的右腳卡住,不能往左跨步,因而重心就會掉到左腳外面,從而向左摔倒了。
注意:這個方法在用力擰轉的時候,需要自己的雙腿和腰部協調發力,不光靠上身力量。
另外:這個方法雖然不能保證成功,但是多多少少可以破壞對方的平衡,一次不成功可以結合對方的腳步站位情況使用第二次,連續變換著使用的話用不了多久對方就撐不住了。
⑦ 摔跤的基本技術動作有哪些
(1)側面抱單臂向後摔
開始姿勢:跪在對方的左側,左腳跪立,兩臂與雙臂鎖握法一樣抱住雙方的左臂。
進攻方法:開始先拉直對方的右臂,並抬高其身體,右腳上前一大步,胸部貼緊其左臂,挺胸抬頭,兩臂緊抱住左臂向後摔,當成橋或快接觸墊子時,向左翻身,把對方摔出。
(2)鎖握下頜過胸摔
開始姿勢:在對方左側用習慣用的鎖握法鎖住對方左臂,右手經過背從右側去握對方的下頜。
進攻方法:用鎖握翻來進攻對方,等對方抬頭反抗時,握住下頜,右腳向前跨出一步,右側靠緊對方的背,蹬直腿向後倒,當頭快觸墊時,向左轉身,讓對方經過背部摔倒墊上,抬高臀部同樣使其有折的感覺。
(3)杠桿握過橋摔
開始姿勢:與杠桿翻一樣。
進攻方法:開始先用杠桿翻來進攻對方,當其抬頭反抗時,右腳上前一步與左腳平行站立,借其反抗力量向後成橋,頭必須靠近防守者的腳,成橋後仍不放手,向左轉身,讓防守者經過橋摔到墊上。
(4)側面反抱軀干向後摔
開始姿勢:面向對方的腳,在左側跪下,使跪在對方左膝前,右臂從對方的腹下穿過,左臂擱在背上與右手搭勾抱住腰。
進攻方法:兩臂用力往裡斜上方抱起對方,使其身體顛倒貼緊自己的身體,向左前方後倒,並在空中向左轉身,經過胸把對方摔成兩肩著地,此方法亦可站起來摔倒對方。
(5)後面抱軀干向後摔
開始姿勢:右腿跪在防守者後面兩腿之間,左腿在對方左側面跪立,兩臂抱軀干。
進攻方法:抱緊對方蹬腿起立,如對方兩腿插入自己兩腿之間時,左腳跨過一步。用過橋摔把防守者摔倒墊上,松開左手向左翻身,左臂壓住防守者,壓成兩肩著地。
⑧ 中國式摔交的主要技法和名稱
中國式摔交的主要技法:
踢別崴勾揣撮捆,切蹩纏耙拱崩刀。肘拉浸欺扒彈拄,豁打裝掰披擋削。
扠穿擰掀躺垂抹,捂吸咬搧靠撒杓。撕磨摔刮摟涮擠,管掐攏折倒撴掏。
中國式摔跤技術要求嚴謹,要有固定的站立基本姿勢,一般稱之為「跤架」。規則的跤架:兩腳與肩同寬,上體稍前傾,兩手半握空拳。然後一腳向前邁半步,腳尖稍內扣,兩腿略屈。上手在前,底手在後;前腳為虛,後腳為實。後腳為底樁。約60%的體重由後腳支撐。左腳在前稱左跤架,左手必須在前,右腳在前稱右跤架,右手必須在前。在前之手稱上手(上把),再後之手稱底手(底把)。通常右跤架的跤手右邊進攻的技術多,而左跤架則左邊進攻的技術多。
按跤手跤架的高矮,又有高架和矮架姿勢之分。高架子如同普通人丁步站立,步襠距太近,底盤范圍也過小,不符合跤姿的要求。像矮架辦應作為過度性姿勢。雙方往往互揪抓在一起都進行防守。就會出現矮架姿勢。按俗稱為看著、撐著、楞著、等到著。現在比賽時容易被罰消極。因此不應長時間保持這種姿勢,要在突出矮下之後,立即借力進攻。
由於兩跤手的跤架不一,又分順架和頂架。兩跤手都是左跤架或右跤架稱為順架;一跤手右跤架對另一左跤架,或一跤手右跤架稱之為頂架。
順架和頂架是傳統術語。順架,對摔的甲乙都是走圓場的跤步。如甲是右架與乙對摔,在他轉動走跤步時必須橫挪左腳,緊跟右腳。乙的跤步同甲,這樣雙方可以靈活順方向轉圓圈。當甲乙互相用前腳(腿)進招,無論是奔向對方前腿或後樁都很順便,所以叫順架。相反,如果甲右乙左(或乙右甲左),這樣兩跤手都走不出圓跤步來,因雙方的前腳(腿)接觸到一起互相頂檔,周旋起來形成一進一退。倘雙方都是一邊偏(又俗稱半邊俏),則互相都會感到別扭,不便用大拿踢、勾、掏、耙等絆。故左對右或右對左叫頂架。但這種頂架在某些進招方法上也有一利,如稍一滑步即可填腰、提胯,從而便於勾、別、揣;或往後伸腿即可使蹩、管、掰、靠。
在此還應提出兩種不正確的跤架。如:左臂右腿或右腿左臂出架,都不便於進招。中國式摔跤之所以強調跤架,是因為其使用的方法和跤架是密切配合的。跤架的臂與腿有誤就無法進招,或稱鳥架子。再如:兩腳尖齊平出架,或稱齊步,或稱騎襠出架式,也屬於不正確的姿勢。
⑨ 摔跤的種類和規則
摔跤的種類及其對應規則:
1、古典式摔跤:
比賽時,運動員手臂抱對方的頭、頸、軀乾和上肢,
將對方摔倒後並使其雙肩觸及墊子者為勝,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未能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則按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比賽時不得抓衣服和不允許進攻對方的下肢,
2、自由式摔跤:
自由式摔跤可以手足並用,用抱頭、抱頸、抱軀干、抱上下肢、纏腿、勾足、挑腿等動作將對方摔倒並使其雙肩觸墊者為勝,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未能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則按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
比賽時但不許抓衣服和使用反關節、窒息動作。摔跤靠的是健壯的身體和靈敏的反應。
(9)最常用的6種摔跤方法擴展閱讀:
摔跤規則:
稱量體重:各級別比賽前一天稱量體重,時間持續30分鍾。
抽簽:運動員稱量體重,離開磅稱時自己抽簽號,並依此為基礎編排配對。
最初的排列順序:如果有一名或數名運動員未參加稱量體重或者超重,稱量體重結束後,依據從小號到大號的原則重新排列運動員的序號。
編排:依據運動員所抽的簽號進行分組配對。按抽簽的順序進行排列,如:1對2,3對4,5對6,依次進行配對。
比賽的淘汰:比賽按參賽的人數分兩大組進行淘汰賽,直到各組產生最後一名獲勝者,他們將進行冠亞軍的決賽。除在比賽中負於2名進行決賽運動員而參加爭奪3~8名復活賽(Repechage)的運動員外,其他比賽中的負方將被淘汰,其最終名次將根據所獲名次排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