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龜膠膏怎麼吃
把龜膠膏放入開水中浸泡,待融化後直接喝。也可以把龜膠膏兌入中葯中一起服用。還可以把龜甲膏加入菜里,一起食用。
❷ 鹿角,龜甲膠粉怎麼吃
內服~開水或黃酒烊化,每次3g,每日9g;或入丸、散、膏劑。
凡燉肉類加入也很好,如龜膠燉雞、鴨、鴿等,當晚就睡得特好......
❸ 龜甲膠的食用方法
龜甲膠怎麼吃功效最好
1、直接佯化食用
龜甲膠最好按照以下方法服食:烊化兌服,3~9克。烊化兌服一般是指對某些膠質或粘性較大的葯物隔物加溫融化,叫烊化,然後與其餘的葯混合服用,叫兌服。
2、燉湯服用
龜甲膠還可以搭配一些滋補的湯品製成滋補葯膳。
材料:烏雞半邊、豬展肉5元、阿膠三分之一塊約10克、鹿角膠一塊約6克、龜甲膠一塊約6克、黃酒一碗、紅棗8粒、桂圓6粒、枸杞10粒、乾薑片兩塊
做法:
1、把黃酒和三膠放鍋里先烊化,不然煲的時候容易粘底;
2、烏雞洗凈,瘦肉切塊洗凈,准備材料;
3、烏雞飛一下血水,所有材料入鍋,加入開水燉至2小時。枸杞可以最後半個鍾才下。
服用龜甲膠注意事項
1.如果是在夏天天氣炎熱的季節服用龜甲膠,適當喝些金銀花、菊花茶、涼茶,或吃些香蕉、獼猴桃、桑葚、梨等涼性水果,效果更佳。
2.盡量不要放糖,如果實在要放,則比正常攝入量減少一半;
3.早晚空腹服用利於吸收,所以盡量選在空腹時間進行服用。
4.龜甲膠葯性滋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狀。脾胃為後天之本,如果脾胃功能受阻,再好的葯物人體也無法消受。所以脾胃功能不足者,最好配以調理脾胃的葯,促進龜甲膠的消化吸收,效果倍增。
5.注意忌口,忌食辛辣、油膩。不然會阻礙龜甲膠的消化、吸收,因此餐前服用效果更佳。
6.一般夏季容易上火,當身體處於炎症期,從中醫角度講多為實證、外感,不建議同時服用滋補葯品。
7.龜甲膠中含有少量黃酒,且熬制固元膏時加入了一定比例的黃酒進行熬制,如果有服用頭孢類、解熱鎮痛、鎮靜催眠等禁止飲酒的葯物,宜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三膠。
❹ 龜板膠可以做麽成面服用嗎,我今天買了中葯,裡面有龜板膠,但是粉磨,這是正確的嗎!
龜甲膠可以粉碎後放在碗底用剛熬好的中葯沖兌服用,也可以先把別的中葯熬好去渣再放龜甲膠煮融即可。
❺ 龜甲膠磨成粉如何服用
應該是沖服即可。
其他詳細:龜甲膠
文章來源: 2006-1-4 12:03:50
葯材描述
拼音: GUI JIA JIAO
拉丁: Colla Carapacis et Plastri Testudinis
別名: 龜膠、龜版膠、龜版膏
葯用部位: 甲殼
產地: 浙江、湖北、湖南
採收: 宰殺時收集。
加工: 甲殼煎熬而成膠塊。
葯性: 平
葯味: 甘、咸
歸經: 歸心經
功能: 滋陰、補血,止血。
主治: 用於陰虛血虧,勞熱骨蒸,吐血,衄血,煩熱驚悸,腎虛腰痛,腳膝痿弱,崩漏,帶下。
毒性: 無
用法用量: 內服:烊化,5~15g。
禁忌: 胃有寒濕者禁服。
葯材性狀: 為四方形的扁塊,長約2.6cm,寬約2.5cm,厚約0.8cm,褐色略帶微綠,上面有老黃色略帶豬鬃紋之「油頭」,對光視之,透明,潔凈如琥珀。質堅硬。以鬆脆、透明者為佳。
葯材來源
植物名: 烏龜
拉丁: Chinemys reevesii (Gray)
科名: 龜科
屬名: 烏龜屬
形態描述: 體呈扁圓形,腹背均有堅硬的甲,甲長約12厘米,寬8.5厘米,高5.5厘米。頭形略方,頭部光滑,後端具小鱗,鼓膜明顯。吻端尖圓,頜無齒而形成角質喙;頸能伸縮。甲由真皮形成的骨板組成,骨板外被鱗甲,亦稱角板;背面鱗甲棕褐色,頂鱗甲後端寬於前端;中央為5枚脊鱗甲,兩側各有4枚肋鱗甲,緣鱗甲每側11枚,肛鱗甲2枚。腹面鱗甲12枚,淡黃色。背腹鱗甲在體側相連。尾短而尖細。四肢較扁平,指、趾間具蹼,後肢第5趾無爪,余皆有爪。
生態環境: 多群居,常棲息在川澤湖池中,肉食性,常以蠕蟲及小魚等為食。生活力很強,數月斷食,可以不死。分布河北、河南、江蘇、山東、安徽、廣東、廣西、湖北、四川、雲南、陝西等地。
葯材飲片
飲片名: 龜甲膠
炮製方法: 取漂泡後龜甲塊,分次水煎,過濾,合並濾液(或加入明礬細粉少許),靜置,濾取膠液,用文火濃縮(或加黃酒適量)至稠膏狀,冷凝,切塊,陰干。
飲片性狀: 為長方形或方形的扁塊,深褐色。質硬而脆,斷面光亮,對光照視,透明。氣微腥,味淡。
炮製作用: 龜甲膠具有養血、止血之效,且滋陰作用更強。
❻ 龜甲膠怎麼吃
你要是嚴謹一點,就不要喝,你的這酒就是毒酒,沒有人這么配的,你就算不信,也應該在心裡打個問號,再研究是否值得喝
❼ 龜板膠怎麼服用
將龜板膠放入碗內,加入少量開水,放入鍋里蒸化,然後兌入熬好葯液中,就可以服用了。
❽ 龜膠和阿膠的食用方法
加適量水烊化服。不論那裡產的都要符合一聞:沒有怪味,二看:色澤紅潤,三拍:即放在手裡,拍在桌面上,易碎者說明質量好
❾ 龜板膠的功效與作用 龜板膠怎麼吃 中葯龜板膠做法
中文名稱: 龜板膠 別名: 龜板膏、龜膠、龜甲膠 屬性 葯性: 甘咸,平。①《醫林纂要》:「甘咸,寒。」②《四川中葯志》:「味甘微咸,無毒。」入肺、肝、腎三經 工藝: 暫無 作用 主治(功效): 滋陰,補血,止血。 用法: 取漂泡後的凈龜版,置鍋中水煎數次,煎至膠質盡,去滓。將多次煎出的膠液,過濾合並,加入少許明礬粉,靜置,濾取澄清的膠液,用文火濃縮(或可加入適量黃酒、冰糖)至呈稠膏狀,傾入凝膠槽內,使其冷凝後取出,切成 注意事項: 胃有寒濕者忌服。①《本草備要》:「惡人參。」②《本草從新》:「惡沙參。」③《得配本草》:「脾胃虛寒,真精冷滑,二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