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質環境監測方法有哪些
1
顏色與透明度
水體根據污染物成分不同顯示出各種顏色。常規水質檢測主要根據水質顏色來推測出水中雜質的種類與數量。比如:粘土使水成黃色,硫化氫氧化析出的硫可以使水呈藍色,各種水藻分別呈現出黃綠色以及褐色等。而水質的透明度表明水中雜質對透明光線的阻礙程度。如果透過水層腐蝕一方面白色或者黑色相見的圓盤,並調節圓盤深度直到能看到為止,這個時候圓盤所在的深度與位置標明其透明度。因此,可以通過標明的透明度來判斷水質的狀況。
2
微量成分
水質的微量成分主要以水質檢測儀器來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譜法,氣、液相色普法等離子發射光譜法。系統了解各種水質指標的含義具有非常關鍵性意義。對於任何水生生態系統環境都是通過嚴格選擇的指標進行檢測分析結果的。總之,水質的微量成分必須通過這些儀器進行檢測。
3
氧化還原與電化學法
常規水質檢測方法中最典型的就是氧化還原與電化學方法。有水的電導率,氧化與還原電位以及包括PH在內的離子選擇電極的各種指標,比如許多金屬離子等。多為溶解量以及氯離子含量為指標。
4
加熱與氧化劑分解方法
該方法主要將含有生物體在內的有機化合物以及分解時候產生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或者分解時候消耗氧氣的含量等作為水質檢測的指標。
5
溫度與中和方法
其中溫度是最常用的水質檢測方法之一。因為水的許多物理特徵以及水中進行的化學過程中與溫度都息息相關。水源不同,其溫度也不同,但是地表的溫度與當地氣候條件有關,其變化范圍在1—30℃,而海水的溫度變化范圍在2—30℃;中和方法主要包括水體的酸度或者鹼度進行水質檢測。
6
固體含量
天然水中所含物質大部分屬於固體物質,經常有必要測定器含量作為直接的水質檢測標准,各種固體含量標准可以分為三類:其一,懸浮性固體。將水樣過濾之後殘留物烘乾之後殘存的固體物質量,也就是懸浮物質的含量。其二,總固體。水樣在一定溫度下可以蒸發乾燥殘存的固體物質總量,這可以作為常規水質檢測標准之一。其三,統計性固體。溶解性固體主要包括榮譽水的有機物質以及無機鹽,總固體含量是懸浮固體與溶解性固體之和。另外,各種固體含量的測定都是以重量進行的,測定的之後蒸干溫度對結果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在一般情況下,不能得到滿意水質檢測結果,該水質檢測方法的結果不夠精確。
㈡ 那本書中有液壓油污染的測定方法,顯微鏡比較法、濾網堵塞法、自動顆粒計數器計數法。
《液壓系統污染控制》
叢 書 名:工程機械繫列教材
作 者:龔烈航 主編
出 版 社:國防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6-1
版 次:1頁 數:254字 數:376000
印刷時間:2010-6-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118057997包 裝:平裝
內容推薦本書是作者多年來從事軍用工程機械裝備在該方向上的科研及教學工作的總結,全書深入淺出、重點突出,其中第1章-第4章為液壓系統質量、污染控制及可靠性的相關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重點講述液壓系統的故障主要原因、油質性能及質量管理,污染原因、危害及控制,液壓系統及元件的清洗、沖洗方法、程序、檢測、標准及質量控制,可靠性保障的管理與維護措施。全書以軍用工程機械裝備為研究對象,以故障發生頻率較高的液壓系統為重點,以污染控制為主要途徑和技術手段,以提高整機質量和可靠性為最終目標。全文結構嚴謹、概念清楚、通俗易懂、內容翔實,適合作為工程機械裝備類師生和工程技術人員教學、培訓的教材和必備的參考書。
目錄第1章 概述
1.1 軍用機械裝備液壓系統可靠性及其對策
1.2 國內外軍用機械裝備液壓污染控制現狀和水平
第2章 液壓傳動基礎
2.1 液壓傳動的工作原理
2.2 液壓傳動的特點
2.3 液壓傳動系統的組成
2.4 液壓系統圖的圖形符號
2.5 液壓傳動的優缺點
2.6 液壓傳動基本迴路
第3章 液壓流體力學基礎
3.1 流體靜力學
3.2 流體動力學基礎
3.3 管路系統的壓力損失
3.4 液體流經小孔及縫隙的流量壓力特性
3.5 液壓沖擊及空穴現象
第4章液壓液
4.1 液壓液的分類
4.2 液壓液的性質
4.3 軍用機械裝備對液壓液的要求
4.4 礦油型液壓油的選擇
4.5 抗燃液壓液的選擇
4.6 液壓液黏度的選擇
4.7 液壓液的具體選定
第5章 摩擦、磨損與潤滑
5.1 摩擦
5.2 磨損
5.3 相互作用和磨損
第6章 液壓污染控制
6.1 液壓系統污染分析
6.2 油液中顆粒污染物材質的鑒別
6.3 油液污染度的評定
6.4 油液中空氣和水的測定
6.5 液壓系統油液的取樣
6.6 油液污染度等級
6.7 典型液壓系統油液污染度分析
第7章 油液過濾與凈化
7.1 概述
7.2 濾油器主要性能參數
7.3 濾油器過濾性能試驗與評定
7.4 液壓過濾系統油液污染度
7.5 濾油器的選擇
7.6 多機理高精度凈油機理及技術
第8章 液壓元件的清洗與系統沖洗
8.1.液壓元件的清洗
8.2 液壓系統組裝環境質量控制
8.3 液壓系統沖洗
8.4 液壓油注入系統前的過濾與凈化
第9章 液壓系統質量與可靠性保障的管理與維護措施
9.1 管理與維護的一般原則
9.2 管理、維護的具體方法和知識
9.3 運轉管理與檢查的程序
9.4 液壓系統的故障及其產生原因和排除方法
第10章 液壓系統的可靠性技術及其應用
10.1 概述
10.2 液壓故障及其分類
10.3 液壓可靠性指標和故障分布規律
10.4 液壓故障模式和故障機理
10.5 液壓系統工作可靠度及其應用
第11章 液壓油液凈化技術
11.1 靜電凈油技術
11.2 離心分離原理及實驗分析
11.3 油水分離原理及實驗分析
附錄
ISO-021-1977(E)液壓流體動力--顆粒污染分析--從工作系統的管路中提取液樣
ISO-4406-1987液壓流體動力一流體一固體顆粒污染度分級標准
美國航空航天標准NAS-L-1638-1964液壓系統元件的清潔度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液壓系統通用技術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液壓系統工作介質固體顆粒污染等級代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行業標准液壓閥污染敏感度評定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行業標准液壓元件清潔度評定方法及液壓元件清潔度指標
㈢ 液壓濾芯的測試標準是什麼
概述及用途
液壓油濾芯
用於各種油系統中濾除外部混入或系統運轉中內部產生的固體雜質,主要安裝在系統中的吸油路上、壓力油路上、回油管路上、旁路上,單獨的過濾系統上。
工業用液壓油在使用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會混進去一些雜質,主要的雜質有機械雜質,水和空氣等,這些雜志會造成腐蝕加快,增加機械磨損,降低工作效率,是油品變壞降低設備使用壽命,嚴重時會產生油路堵塞造成生產事故。混凝土輸送泵的液壓油過濾,工程機械的液壓油過濾,液壓站液壓油的過濾。
主要參數及特點
用於保護液壓系統中特定元件,安裝於中壓管路中需保護元件的上游,以濾除工作介質中的固體顆粒及膠狀物質,有效控制工作介質的污染度,並使元件正常工作。液壓油濾芯主要是以不銹鋼編織網、燒結網、鐵編制網、為材質的,由於它使用的濾料主要是玻纖濾紙、化纖濾紙、木漿濾紙,所以它有同心率高、承受壓力大、直度好,不銹鋼材質,不帶任何毛刺,保證使用壽命長的特點,它的構造中由單層或多層金屬網與濾料製成,在具體使用時它的層數與構成絲網的目數根據不同的使用條件與用途而定。
其次就是檢測液壓油的油品質量標准和檢測方法為了定量地描述和評定油液的清潔度,實施對油液的污染控制,有必要制定油液清潔度的等級標准。隨著顆粒計數技術的發展,世界上已廣泛採用此技術作為油液清潔度的等級標准以及測定和表示方法。近年來,各國都採用國際標准ISO 4406或美國航天學會標准NAS 1638。而且,ISO 4406正在取代NAS 1638。我國在1993年修改採用ISO 4406-1987,起草了自己的油液清潔度標准GB/T 14039-1993,2002年修改採用ISO 4406-1999,將GB/T 14039-1993修訂為GB/T 14039-2002。1.1 ISO標准4 ]1.1.1 ISO 4406-1987(兩位數系統)ISO 4406-1987(兩位數系統)清潔度等級標准採用兩個顆粒尺寸即5 μm和15 μm作為檢測清潔度的特徵粒度。一般情況下液壓油濾芯
,人們認為5 μm左右顆粒的濃度是引起流體系統淤積和堵塞故障的主要因素,而大於10 μm的顆粒濃度對設備零件的磨損起主導作用。在結果報告中,前面的數碼代表每毫升油液中尺寸大於5 μm的顆粒數等級,後面的數碼代表每毫升油液中尺寸大於10 μm的顆粒數等級,如ISO 16/13表示:每毫升油液中尺寸大於5 μm的顆粒數為320~640,定義等級為16;大於10 μm的顆粒數為40~80,定義等級為13。ISO 4406-1987是基於ISO 4402(以ACFTD(air cleaner fine test st)作為標定計數儀的標准顆粒)顆粒標定標准而制定的。它是以光學顯微鏡測量顆粒尺寸。
㈣ 幾種常用的大氣污染采樣方法
目前,能直接測定空氣中污染物含量的專用儀器,只限於少數幾種,大多數污染物需要將樣品採集下來,然後用現有的分析方法測定。如果分析方法的靈敏度不夠時,還要在采樣過程中或采樣之後增加一個濃縮步驟。所以采樣方法在大氣污染監測工作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早期采樣方法多是瞬間或短時間采樣。近期普遍認為長時間連續采樣才能反映人體接觸毒物的其實情況,工業衛生工作者提出:時間加權平均濃度。即要求對每一段時間的濃度變化都有所反映。因此對采樣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過去常用的溶液吸收管采樣法很難做到長時間采樣,而固體采樣技術具有很多優點,不僅可做長時間采樣,而且有可
㈤ COD的測定方法到底有幾種
COD的測定方法主要有一下六種:
1、重鉻酸鉀快速法:
在強酸性溶液中,准確加入過量的重鉻酸鉀標准溶液,加熱迴流,將水樣中還原性物質(主要是有機物)氧化,過量的重鉻酸鉀以試亞鐵靈作指示劑,用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回滴,根據所消耗的重鉻酸鉀標准溶液量計算化學需氧量。
2、國標迴流法。
3、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4、高錳酸鹽指數的測定。
5、庫倫法。
6、節能消解法等。
(5)工作介質污染度的常用測定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使用0.4g硫酸汞絡合離子的最高量可達40mg,如取用20.00mL水樣,即最高可絡合2000mg/L氯離子水樣。若氯離子的濃度較低,也可少加硫酸汞,使保持硫酸汞:氯離子=10:1(W/W)。若出現少量氯化汞沉澱,並不影響測定。
2、水樣取用體積可在10.00-50.00mL范圍內,但試劑用量及濃度需按下表進行調整,也可得滿意結果。
測定
取20.00 mL混合均勻的水樣(或適量水樣稀釋至20.00mL)置於250mL磨口的迴流錐形瓶中,准確加入10.00mL重鉻酸鉀標准溶液及數顆小玻璃珠或沸石,連接磨口迴流冷凝管,從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一硫酸銀溶液,輕輕搖動錐形瓶,使溶液搖勻,加熱迴流2h(自開始沸騰時計時)。
㈥ 環境污染物的暴露測量有哪些方法
環境暴露測量
環境暴露測量即測量環境的外暴露劑量。通常是測定人群接觸的環境介質中某種環境因素的濃度或含量,根據人體接觸的特徵(如接觸的時間、途徑等),估計個體的暴露水平。測量時,需在不同的環境暴露區域,按照調查研究計劃和要求在不同的時間或空間進行抽樣測量。根據實測結果,計算出平均值,代表人群接觸的平均水平。測量結果從宏觀上可以為環境流行病學調查劃分出高、中、低濃度區和對照區,是研究該環境因素對人群健康影響的基礎資料。但是用這種抽樣測量,常常很難精確地估計環境污染物進入不同個體暴露劑量。因為個人活動、生活環境、工作環境都不相同,會直接對個人暴露量產生明顯影響。在調查空氣污染時,採用個體空氣采樣器,能較精確地估計個體暴露量。另外,個體的暴露途徑實際上是多樣的,在環境流行病學調查中,應考慮到多種暴露途徑,估計總的暴露量。
㈦ 大氣污染物的監測方法是什麼
K-EP60大氣環境監測站即微型空氣質量在線監測系統,集成多類環境檢測感測器,實現實時監測氣象參數(溫度、濕度、大氣壓、風速、風向)與空氣八因子(PM2.5、PM10、CO、NOx、SO2、O3、VOC、可定製氣體)指數。本監測站使用太陽能電池供電,並使用鋰電池進行能源儲備,保證數據採集全天候進行。大氣環境監測站採集到現場數據通過無線3G/4G或有線網路將監測數據傳輸至監測平台,多台監測站分布於某片區域,組成一個有效的監測網路,並把數據通過監控平台展現給管理方,方便管理方制定環保決策。
㈧ 環境監測方法都有哪些
按專業部門分類,環境監測可分為飛秒檢測監測、衛生監測、氣象監測和資源監測等。按污染物存在的介質分類(1)水質污染監測對地表水、地下水和底泥中的物理指標(色度、電導率、溫度、懸浮物等)、化學指標(重金屬、無機鹽類、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農葯、揮發酚等)和生物學指標(細菌總數、大腸桿菌數)等進行監測。(2)大氣污染監測對大氣中的懸浮顆粒、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汞等一次污染物和光化學煙霧等二次污染物進行定性和定量測定。(3)土壤污染監測對土壤中的重金屬、農葯殘留量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質進行監測。(4)固體廢棄物監測對工業有害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的毒性、易燃性、腐蝕性、重金屬等指標進行監測。(5)生物污染監測當生物從環境中攝取營養時,水、空氣、土壤中的污染物質隨之進入生物體內。植物的監測項目大體與土壤監測項目類似,水生生物的監測項目依水體污染情況而定。(6)雜訊污染監測現代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業和生活雜訊產生的污染日益嚴重,雜訊污染的監測和雜訊控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7)放射性污染監測。
按照監測目的分類(1)例行監測例行監測又稱常規監測或監視性監測,是對指定的項目進行長期、連續的監測,以確定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狀況、評價環境標準的實施情況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進展等,是環境監測部門的日常工作,其工作的質量是環境監測水平的標志。例行監測包括環境質量監測和污染源監督監測。環境質量監測基本上是採用各種監測網(如水質監測網、大氣監測網等)在設置的測點上長期收集數據,用以評價環境污染的現狀、污染程度及變化的趨勢,以及環境改善所取得的進展等,從而確定一個區域、國家或全球的環境質量狀況。污染源監督監測是為掌握污染源,監視和檢測主要污染源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所採取的定期、定點的常規性監督監測,包括主要生產、生活設施排放的「三廢」監測,機動車輛尾氣監測,雜訊、熱、電磁波、放射性污染的監測等。(2)應急性監測應急監測又稱特定目的監測,監測的內容和形式很多,除一般地面固定監測外,還有流動監測、低空航測、衛星遙測等。按照其特定的目的,主要指:①污染事故監測:在污染事故發生時進行應急監測,以確定污染物的擴散方向、速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圍,為污染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據。例如,監測核動力事故發生時放射性物質危害的空間、油船石油溢出污染的范圍、工業污染源意外事故造成的影響。②仲裁監測:當發生環境污染事故糾紛或在環境執法過程中發生矛盾時,進行仲裁監測,為執法部門、司法部門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數據。仲裁監測只能由國家指定的權威部門進行。例如,目前我國的排污收費中進行的監測,處理污染事故中進行的監測。③考核驗證監測:包括人員、實驗室的考核,方法的驗證和污染治理工程竣工時的驗收監測等。④咨詢服務監測:為政府部門、生產部門和科研部門等提供的咨詢性監測。如對新建企業進行環境評價時所進行的監測。⑤可再生資源的監測:如對土壤、植被草原和森林等自然資源的監測,監測土壤退化的趨勢,熱帶雨林的變化,牧地的變化等。⑥健康監測:了解污染對人們健康的危害。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監測。西方國家多因掌握了這種監測數據和所發生的污染事件才使得政府採取嚴格的控制污染的措施。(3)科研監測科研監測又叫研究性監測,是針對特定目的的科學研究所進行的高層次監測。科研監測主要是通過監測找出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轉化規律,研製監測環境標准物質,專項調查監測某環境的原始背景值,或參加某個項目的環境評價等。當收集到的數據表明存在環境問題時,還必須研究確定污染物對人體、生物體等各種受體的危害程度。
㈨ 怎麼測試COD
COD測試方法有五種,比較准確的是重鉻酸鹽法。
1、重鉻酸鹽法
化學需氧量測定的標准方法以我國標准GB11914《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鉻酸鹽法》和國際標准ISO6060《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為代表,該方法氧化率高,再現性好,准確可靠,成為國際社會普遍公認的經典標准方法。
其測定原理為:在硫酸酸性介質中,以重鉻酸鉀為氧化劑,硫酸銀為催化劑,硫酸汞為氯離子的掩蔽劑,消解反應液硫酸酸度為9mol/L,加熱使消解反應液沸騰,148℃±2℃的沸點溫度為消解溫度。
2、高錳酸鉀法
以高錳酸鉀作氧化劑測定COD,所測出來的稱為高錳酸鉀指數。
3、分光光度法
以經典標准方法為基礎,重鉻酸鉀氧化有機物物質,六價鉻生成三價鉻,通過六價鉻或三價鉻的吸光度值與水樣COD 值建立的關系,來測定水樣COD 值。
4、快速消解法
經典的標准方法是迴流2h 法,人們為提高分析速度,提出各種快速分析方法。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提高消解反應體系中氧化劑濃度,增加硫酸酸度,提高反應溫度,增加助催化劑等條件來提高反應速度的方法。
5、分光光度法
化學需氧量(COD)測定方法無論是迴流容量法、快速法還是光度法,都是以重鉻酸鉀為氧化劑,硫酸銀為催化劑,硫酸汞為氯離子的掩蔽劑,在硫酸酸性條件測定COD 消解體系為基礎的測定方法。
(9)工作介質污染度的常用測定方法擴展閱讀:
COD的生態影響:
化學需氧量高意味著水中含有大量還原性物質,其中主要是有機污染物。化學需氧量越高,就表示江水的有機物污染越嚴重,這些有機物污染的來源可能是農葯、化工廠、有機肥料等。如果不進行處理,許多有機污染物可在江底被底泥吸附而沉積下來,在今後若干年內對水生生物造成持久的毒害作用。
在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後,河中的生態系統即被摧毀。人若以水中的生物為食,則會大量吸收這些生物體內的毒素,積累在體內,這些毒物常有致癌、致畸形、致突變的作用,對人極其危險。
若以受污染的江水進行灌溉,則植物、農作物也會受到影響,容易生長不良,而且人也不能取食這些作物。但化學需氧量高不一定就意味著有前述危害,具體判斷要做詳細分析,如分析有機物的種類,到底對水質和生態有何影響。是否對人體有害等。
如果不能進行詳細分析,也可間隔幾天對水樣再做化學需氧量測定,如果對比前值下降很多,說明水中含有的還原性物質主要是易降解的有機物,對人體和生物危害相對較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COD
㈩ 環境分析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哪些
(1)「SWOT」 分析法
環境分析的方法常採用「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將對企業內部和外部條件各方面內容進行綜合和概括,進而分析組織的優勢與劣勢、面臨的機會和威脅的一種方法。具體表示內容如下:
「S」——Strength(優勢)
「W」——Weakness(劣勢)
「O」——Opportunity(機會)
「T」——Threats(威脅)
其中,優勢(S)與劣勢(W)主要分析企業自身的實力及其與競爭對手的比較,而機會(O)和威脅(T)則將注意力放在外部環境的變化及對企業可能受到的影響上。
(2)「PEST」分析法
「PEST」 為一種企業所處宏觀環境分析模型。 具體標示內容如下:
「P」——Political(政治)
「E」—— Economic(經濟),
「S」——Social(社會)
「T」——Technological(科技)。
這些是企業的外部環境,一般不受企業掌握,這些因素也被戲稱為「pest(有害物)」
宏觀環境的變化,要求企業經營管理者在選擇經營戰略時必須認真分析政治法律環境、經濟環境、技術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等因素變化的影響,明確企業自身面臨的機遇和危機,以便利用機遇,避免或消除危機。
企業只有在把握宏觀環境發展變化趨勢的基礎上順勢而為,才能在專業化經營和多元化發展中做出最佳的決策。
宏觀環境指的是對所有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都會產生影響的環境方面的各種因素,需要從政治法律環境、經濟環境、技術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等方面進行分析,找出這些因素對企業經營戰略的影響。
政治法律環境是指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具有實際與潛在影響的政治力量和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加以限制和要求的法律法規等因素。 企業在進行經營戰略選擇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擬投資企業所在國家和地區政局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在此基礎上,要著重考慮政府對發展地方經濟的支持力度和政務工作的效率。
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一般來說,所在國家和地方政府會出台一系列優惠政策來吸引投資者,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行政服務,切實保障企業的利益。 但企業在某些國家和地區也會遇到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存在官僚主義,直接干預過多,辦事效率低,地方保護主義嚴重等現象。
企業應選擇穩定安全、能提供高效優質服務的政治環境。國際化經營的企業還需要考慮目標國對外來企業和外來商品的政策及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