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芭蕉根莖食用方法

芭蕉根莖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19 03:12:52

A. 巴蕉有什麼營養

巴蕉

營養價值
芭蕉能吃,芭蕉與香蕉的營養價值差不多,從中醫角度講,都有潤腸通便功效,但香蕉性涼,芭蕉中性,固胃寒者不宜多吃,一般老年人宜吃芭蕉。

葯用價值
芭蕉和香蕉同屬一科,外形相似,有一定的葯用價值。芭蕉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中草葯可以就地取材,且現代醫學的葯理研究表明芭蕉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葯物,它對好多病毒和細菌都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對呼吸系統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芭蕉新葉鞘
芭蕉果肉
主治:便秘大便不通。
芭蕉根
【功能主治】
清熱,止渴,利尿,解毒。治天行熱病,煩悶,消渴,黃疸,水腫,腳氣,血淋,血崩,癰腫,疔瘡,丹毒。[4]
①《食療本草》:主黃疸。[4]
②《日華子本草》:治天行熱狂,煩悶,消渴;患癰毒並金石發、熱悶口乾人,並絞汁服;腫毒游風,風疹,頭痛,並研罯敷。[4]
③《本草從新》:瀉熱解毒。治一切腫毒,發背欲死,亦游風疹,風熱頭痛,產後血脹,消渴飲水,天行熱狂,血淋澀痛,瘡口不合。[4]
④《現代實用中葯》:利尿。治水腫腳氣。[4]
⑤《貴州民間方葯集》:通便秘。[4]
【附方】
①治消渴,口舌乾燥,骨節煩熱:生芭蕉根,搗絞取汁,時飲一、二合。(《聖惠方》)[4]
②治黃疸病:芭蕉根三錢,山慈姑二錢,膽草三錢。搗爛,沖水服。(《湖南葯物志》)[4]
③治血淋心煩,水道中澀痛:旱蓮子一兩,芭蕉根一兩。上細銼,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三分,去滓,食前分為三服。(《聖惠方》)[4]
④治血崩、白帶:芭蕉根半斤,瘦豬肉四兩。水燉服。(《江西草葯》)[4]

芭蕉(9張)
⑤治胎動不安:芭蕉根二至三兩。煮豬肉食。(《湖南葯物志》)[4]
⑥治高血壓:芭蕉根莖煎汁,或同豬肉煮食。(《浙江民間草葯》)[4]
⑦治發背欲死:芭蕉搗根塗上。(《肘後方》)[4]
⑧治瘡口不合:芭蕉根取汁抹之。(《仁齋直指方》)[4]
⑨治疔瘡走黃:芭蕉根搗汁一宮碗灌之。(《冷廬醫話》)[4]
⑩治小兒赤游,行於上下,至心即死:搗芭蕉汁塗之。(《子母秘錄》)[4]
⑾治風蚛牙,頤頰腮腫痛:芭蕉自然汁一碗,煎及八分,乘熱漱牙腫處。(《昔濟方》)[4]
芭蕉葉
【功能主治】
清熱,利尿,解毒。治熱病,中暑,腳氣,癰腫熱毒,燙傷。[5]
①《本草再新》:治心火作燒,肝熱生風,除煩解暑。[5]
②《現代實用中葯》:利尿。治腳氣,外用消癰腫。[5]
③《中國葯植圖鑒》:皮及葉:敷蜂、虻刺傷處,可止痛,並有止血作用。[5]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5]
【附方】
①治腫毒初發:芭蕉葉研末,和生薑汁塗。(《聖惠方》)[5]
②治燙傷:芭蕉葉適量,研末。水泡已破者,麻油調搽;水泡未破者,雞蛋清調敷。(《江西草葯》)[5]
芭蕉花
【功能主治】
化痰軟堅,平肝,和瘀,通經。治胸膈飽脹,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嘔吐痰涎,頭目昏眩,心痛怔忡,婦女經行不暢。[6]
①《日華子本草》:治心痹痛。[6]
②《滇南本草》:暖胃,散痰,軟堅。治寒痰停胃,嘔吐惡心,吞酸吐酸。[6]
③《分類草葯性》:治頭眩昏,氣痛,散血。[6]
④《嶺南采葯錄》:治紅白痢,能通經。[6]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或燒存性研末。
【附方】
①治心痹痛:芭蕉花燒存性,研,鹽湯點服二錢。(《日華子本草》)[6]
②治反胃吐呃飲食酸痰,胃、腹疼痛,胸膈飽脹:芭蕉花二錢。水煎,點水酒服。忌魚、羊、生冷、蛋、蒜。(《滇南本草》)[6]
③治怔忡不安:芭蕉花一朵。煮豬心食。(《湖南葯物志》)[6]
④治肺癆:芭蕉花二兩,豬肺半斤。水燉,服湯食肺,每日一劑。(《江西草葯》)[6]
⑤治心絞痛:芭蕉花半斤,豬心一個。水燉服。(《江西草葯》)[6]
⑥治胃痛:芭蕉花、花椒樹上寄生茶各五錢。煨水服,一日二次。(《貴州草葯》)[6]
營養價值
芭蕉能吃,芭蕉與香蕉的營養價值差不多,從中醫角度講,都有潤腸通便功效,但香蕉性涼,芭蕉中性,固胃寒者不宜多吃,一般老年人宜吃芭蕉。

B. 芭蕉樹根生吃了嘴會麻木

芭蕉根,中葯名。為芭蕉目、芭蕉科、芭蕉屬植物。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根莖入葯,性淡味涼,具有清熱,止渴,利尿,解毒之功效。常用於天行熱病,煩悶,消渴,黃疸,水腫,腳氣,血淋,血崩,癰腫,疔瘡,丹毒。
用法用量:
15-30g(鮮者30-60g);或搗汁。外用:搗敷、搗汁塗或煎水含漱。
禁忌:
多服動冷氣。胃弱脾弱,腫毒系陰分者禁用。

C. 知道芭蕉心什麼炒好吃的說說呀

芭蕉心其物

生長在山野,果實多籽,味澀不可實的芭蕉,其肉莖可入菜。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涼血止血等功效。食用方法:未開花前,采其假莖,剝去外皮,得日光燈燈管般內莖,切細,可做:(一)涼拌野芭蕉心。(二)野芭蕉心燉肉。
野芭蕉幼嫩莖心是傣族普遍食用的莖桿類野菜之一。野芭蕉莖心的吃法,主要有炒吃和腌漬兩種。以芭蕉莖心為主料炒制的小菜,有芭蕉心炒豆豉和芭蕉心炒肉末。烹飪這兩道小菜,將新鮮的野芭蕉莖心橫切成片浸泡在清水內,用竹筷攪裹一遍各片間相連的細絲後,把芭蕉莖心薄片捏碎,再用竹筷攪裹細絲,漂洗一遍,捏干水分備炒。烹炒芭蕉心炒豆豉,先將豆豉在油鍋內煸炒至香味溢出,再加入捏碎的芭蕉心和食鹽炒熟即裝盤供食用。烹炒芭蕉心炒肉末,則先將芭蕉心在油鍋內炒至五六成熟,再加入預先切細的肉末翻炒至熟,加入食鹽、味精拌勻即供食用。用豆豉和瘦肉末配炒的芭蕉心,細膩適口,味道鮮美,有去膩、減肥作用,是別具特色的民族風味美食。

D. 美人蕉的根莖能吃嗎

能吃,但看樣子確實不宜常吃、多吃。

美人蕉根又叫觀音姜,小芭蕉頭,為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的根莖。

味甘;微苦;澀;性涼 歸經:心;小腸;肝經

主治 清熱解毒;調經;利水。主月經不調;帶下;黃疸;痢疾;瘡瘍腫毒

食療:①治紅崩:小芭蕉頭、映山紅。燉雞服。

②治紅崩,白帶,虛火牙痛:小芭蕉頭、糯米。燉雞服。

③治白帶:小芭蕉頭、小過路黃。燉雞服。

吃不吃自己看著辦吧!

E. 美人蕉塊莖到底能不能食用

可以食用的,蕉芋別名:澳洲曇華、芭蕉芋、食用美人蕉、食用蓮蕉、食用曇華、粉芋、葛芋、旱芋、藕芋、姜芋、旱藕、蕉藕

英名:Edible Canna

拉丁名:Canna elis

科屬:美人蕉科,蕉屬

產地:原產於南美洲等地,現在已引入我國栽培。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不見開花。其葉片肥大,比美人蕉的葉稍薄,顏色稍淺,植株高大,塊根肥大,不易開花。蕉藕在我國南方地區無休眠性,但在華北、東北等大部分地區冬季則休眠,秋後需挖出根莖保存越冬。原產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地有栽培。

蕉芋外形特徵:
蕉芋多年生草本,根莖發達,多分枝,粗壯,莖叢生,粗壯直立,高達2-3米。葉互生,葉片長圓形,長30-60厘米,寬10-20厘米,葉綠色,邊緣紫色,葉鞘近紫色。總狀花序單生莖頂,萼披針形,淡綠染紫,花冠管杏黃色,裂片杏黃染紫,退化雄蕊2-3枚,紅色。栽培。取根莖供食用;提取澱粉釀酒,制粉條;莖葉纖維可造紙。
芭蕉芋在亞洲已成為高價值澱粉的新的原料來源,芭蕉芋澱粉顆粒粒徑大,糊化溫度低,糊透明度好,鏈澱粉含量高,成膜性好,其分子量也很大,與馬鈴薯澱粉接近,具有較好的應用性質。芭蕉芋的開發利用以生產澱粉為主,並開發澱粉深加工產品以及粉絲、粉條等食品項目。芭蕉芋澱粉還在更多領域中被廣泛採用,一般2.5公斤芭蕉芋澱粉可生產0.5公斤味精,還可生產口服和注射用葡萄糖、高梁飴糖等類澱粉糖,以及代藕粉等多種副食品。在紡織工業上,用芭蕉芋澱粉漿紗,比用糧食澱粉漿紗,具有粘結度高、光潔度好等特點。芭蕉芋澱粉還可用於造紙、製鞋、制帽、服裝和文化用品等。三年困難時期,在全國性嚴重缺糧的情況下,芭蕉芋曾做為野生代食品被政府大力推廣。
取根莖供食用;提取澱粉釀酒,制粉條;莖葉纖維可造紙。

蕉芋的生物特性
蕉芋單子葉植物綱,美人蕉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發達,塊狀。莖直立粗狀,紫色。葉距圓形。上面綠色,背面常紫色。總狀花序疏散,單生或分叉,基部有闊鞘,在通常兩朵孳生,鮮紅色。蒴果三瓣開裂,瘤狀,內有種子數十粒。喜溫暖耐旱,適應性強。用塊莖繁殖。植株高約2米至3米。葉長圓形,長30厘米至60厘米,寬18厘米至20厘米,表面綠色,背面及葉緣有紫暈。花序基部有寬大總苞,花期8月至10月,但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不見開花。其葉片肥大,比美人蕉的葉稍薄,顏色稍淺,植株高大,塊根肥大,不易開花。蕉藕在我國南方地區無休眠性,但在華北、東北等大部分地區冬季則休眠,秋後需挖出根莖保存越冬。原產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地有栽培。

蕉芋的用途
蕉芋用途廣泛,蕉芋莖葉茂盛,葉片不易枯焦,觀葉期長,管理簡便,是美化庭院的良好材料。蕉芋集食用、葯用、飼用、釀造於一身,具市場開發前景。抗逆性強,病蟲發生輕微,特別在丘陵山區地帶種植,產品不受或極少受有害物質污染,可達到營養、安全、健康的要求。其根莖還富含澱粉,是優良的澱粉加工原料。

蕉芋的種植
蕉芋喜陽光充足的高溫環境,對土壤適應性強,但在濕潤肥沃的深厚土壤中生長會更加繁茂。因其忌澇,地栽時宜選擇向陽且排水良好之處。春季栽植時,一定要施足底肥(廄肥、堆肥、復合肥皆可),叢距1米左右,塊根上覆土厚約10厘米。由於其植株高大,故生長期要給以充足的水分,整個生長季節需追施3次至4次液肥。施肥後注意及時澆水、鬆土,以利根系發育,植株生長繁茂。華北地區霜降以後待其莖葉大部分枯黃時,剪去地上蔓葉,僅保留根部10厘米至15厘米,將根莖挖出,適當晾曬幾天後,再用干沙埋藏,放於10℃左右條件下越冬。每月可檢查一次,如堆放於室內,空氣過於乾燥時,可適當向干沙上噴水,但注意不能使塊根腐爛。一般分株繁殖,可在春季將根莖用利刀分切,每叢保留2個至3個芽(切口處可塗草木灰或石灰粉)分栽即可。

F. 芭蕉絲是什麼做的

芭蕉樹根莖。

提取芭蕉樹根莖裡面的汁液,曬干後就會變成粉末狀,然後再做成細長的芭蕉絲。和粉條光滑的外表不同,芭蕉絲曬干後外層會有凸起的顆粒,吃的時候提前泡軟就可以。

芭蕉絲口感爽滑,吸飽了濃郁湯汁之後更加有味,但也不能煮的時間過長,不然芭蕉絲會被煮化,煮的恰到火候的芭蕉絲,Q彈滑溜,令人百吃不厭。

芭蕉果肉、花、葉、根中均含有豐富的糖類、氨基酸、纖維素、多種礦物質、硒等微量元素及多種化合物成分,葯食兼用,營養豐富。研究人員採用水提取法、醇提取法和石油醚提取法對芭蕉根的化學成分進行定性實驗,水提物中含蛋白質、氨基酸、糖類、有機酸、皂苷等物質。

醇提物中含蒽醌、黃酮、香豆素、酚類、強心苷、蛋白質、氨基酸等化學物質;石油醚提取物中含有揮發油、甾體、油脂、內酯及香豆素等親脂性成分並確定芭蕉根中含有氰苷。

G. 生的巴焦心,如何處理,怎將烹飪

生長在山野,果實多籽,味澀不可實的芭蕉,其肉莖可入菜。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涼血止血等功效。食用方法:未開花前,采其假莖,剝去外皮,得日光燈燈管般內莖,切細,可做:(一)涼拌野芭蕉心。(二)野芭蕉心燉肉。
野芭蕉幼嫩莖心是傣族普遍食用的莖桿類野菜之一。野芭蕉莖心的吃法,主要有炒吃和腌漬兩種。以芭蕉莖心為主料炒制的小菜,有芭蕉心炒豆豉和芭蕉心炒肉末。烹飪這兩道小菜,將新鮮的野芭蕉莖心橫切成片浸泡在清水內,用竹筷攪裹一遍各片間相連的細絲後,把芭蕉莖心薄片捏碎,再用竹筷攪裹細絲,漂洗一遍,捏干水分備炒。烹炒芭蕉心炒豆豉,先將豆豉在油鍋內煸炒至香味溢出,再加入捏碎的芭蕉心和食鹽炒熟即裝盤供食用。烹炒芭蕉心炒肉末,則先將芭蕉心在油鍋內炒至五六成熟,再加入預先切細的肉末翻炒至熟,加入食鹽、味精拌勻即供食用。用豆豉和瘦肉末配炒的芭蕉心,細膩適口,味道鮮美,有去膩、減肥作用,是別具特色的民族風味美食。

H. 吃香蕉好還是吃巴蕉好哇好處在哪裡

膳食營養
香蕉是澱粉質豐富的有益水果。味甘性寒,可清熱潤腸
香蕉
,促進腸胃蠕動,但脾虛泄瀉者卻不宜。根據「熱者寒之」的原理,最適合燥熱人士享用。痔瘡出血者、因燥熱而致胎動不安者,都可生吃蕉肉。
民間驗方更有用香蕉燉冰糖,醫治久咳;用香蕉煮酒,作為食療。近代醫學建議,用香蕉可治高血壓,因它含鉀量豐富,可平衡鈉的不良作用,並促進細胞及組織生長。用香蕉可治療便秘,因它能促進腸胃蠕動。
早餐午餐和晚餐分別吃一根香蕉,能夠為人體提供豐富的鉀,從而使得大腦血凝塊幾率降低約21%。
德國研究人員表示,用香蕉可治抑鬱和情緒不安,因它能促進大腦分泌內啡化學物質。它能緩和緊張的情緒,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疲勞。
適宜人群
香蕉延年益壽,老少皆宜,是減肥者的首選。其適宜發熱、口乾煩渴、喉癌、大便乾燥難解、痔瘡、肛裂、大便帶血、癌症病人及放療、化療後食用;適宜上消化道潰瘍、肺結核、頑固性乾咳者食用;適宜飲酒過量而酒酲未解者食用;適宜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者食用;同時,對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良好效果;適宜脂肪痢和中毒性消化不良者食用。
不適人群
1:體質偏虛寒者
香蕉性寒體質偏虛寒者最好避之則吉,像胃寒、虛寒、腎炎也不要吃香蕉,以上幾種病人如果吃香蕉也不利於身體的健康。還有懷孕期腳腫的患者,也最好不要吃香蕉。
2:空腹的人
香蕉是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的,如果空腹吃就會造成腸胃的提前工作,長期空腹吃香蕉不利於身體健康。為什麼不能空腹吃香蕉呢?因為空腹時腸胃中幾乎沒有可提供消化的食物,在空腹時吃香蕉就會加快腸胃的運動,促進血液的循環,增強心臟的負荷,容易導致心肌梗塞。
3:關節炎患和糖尿病患者
香蕉的含糖量是比較高的,會使血液循環減慢,代謝物堆積。關節炎和糖尿病患者不應該吃香蕉,否則會加重病情。
4:腎炎患者
腎炎患者也是不可以吃香蕉的,因為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鉀、鎂元素,腎炎患者的派濾功能比較差,香蕉會使血液中的鈣、鉀、鎂比例失調,進而促進腎病的加重,所以腎病患者最好不要吃香蕉。

營養
香蕉屬高熱量水果,據分析每100克果肉的發熱量達91大卡。在一些熱帶地區香蕉還作為主要糧食。香蕉果肉營

養價值頗高,每100克果肉含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質1.2克、脂肪0.6克;此外,還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能促進生長,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是維持正常的生殖力和視力所必需;硫胺素能抗腳氣病,促進食慾、助消化,保護神經系統;核黃素能促進人體正常生長和發育。香蕉除了能平穩血清素和褪黑素外,它還含有可具有讓肌肉鬆弛效果的鎂元素,經常工作壓力比較大的朋友可以多食用。
香蕉果肉香甜軟滑,是人們喜愛的水果之一。歐洲人因為它能解除憂郁而稱它為「快樂水果」,而且香蕉還是女士們鍾愛的減肥佳果。香蕉又被稱為「智慧之果」,傳說是因為佛祖釋迦牟尼吃了香蕉而獲得智慧。香蕉含有稱為「智慧之鹽」的磷,又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鉀、維生素A和C,同時纖維也多,堪稱相當好的營養食品。香蕉果肉每100克含糖15%以上,酸0.2--0.3%,蛋白質1.5%,還有豐富的磷53毫克、鈣19毫克、鉀400毫克、維生素C24毫克。香蕉還含有果膠、多種酶類物質以及微量元素等。
香蕉富含鉀和鎂,鉀能防止血壓上升、及肌肉痙攣,鎂則具有消除疲勞的效果。因此,香蕉是高血壓患者的首選水果。糖尿病患者進食香蕉可使尿糖相對降低,故對緩解病情也大有益處。香蕉含有的泛酸等成分是人體的「開心激素」,能減輕心理壓力,解除憂郁。睡前吃香蕉,還有鎮靜的作用。荷蘭科學家研究認為:最合營養標准又能為人臉上增添笑容的水果是香蕉。
香蕉含有的維生素A能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維持正常的生殖力和視力所需要;硫胺素能抗腳氣病,促進食慾、助消化,保護神經系統;核黃素能促進人體正常生長和發育。香蕉還有促進腸胃蠕動,潤腸通便,潤肺止咳、清熱解毒,助消化和滋補的作用。香蕉容易消化、吸收,從小孩到老年人都能安心地食用,並補給均衡的營養。香蕉是低卡路里食品,即使是正在減肥的人,也能盡情地食用。

經濟
香蕉是熱帶亞熱帶最重要的水果之一。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生產年鑒資料分析:1960年在香蕉、柑橘、葡萄、蘋果和芒果等5種主要水果總產量10600萬噸中,香大蕉的產量佔14.2%(1500萬噸),排第三位,與蘋果占的位置相同;1970年在總產16500萬噸中香蕉佔18.8%(3100萬噸),排名第三位而超過蘋果; 1980年在總產的23 100萬噸中,香蕉總產佔26.4%(6100萬噸)排名第二位,僅次於葡萄的29.0%(6700萬噸); 1990年香蕉的總產為7100萬噸, 1995年香蕉的產量僅次於柑橘居第二位,總產達7600萬噸。可見世界香蕉的產量從1960年至1995年均呈直線上升,在世界主要水果總產量中保持著第二至第三位,30多年來香蕉的總產量增長了4倍多。
香蕉是國內外市場上經濟效益最顯著的水果產品。香蕉為草本果樹,速生快長、投產年限短、產量高,可周年供應,經濟效益特好,深受各香蕉生產國及蕉農的重視。目前我國華南地區栽培香蕉的面積正不斷增加,產量正逐步提高,已成為我國華南地區各省大宗的栽培果樹。在良好的栽培條件下高產的香蕉每666.7平方米可達4500千克,香蕉單株最高產量為78千克。在正常的管理下每666.7平方米蕉園可達2000~3000千克,可獲純利2000元左右,是蕉農的重要經濟來源。
香蕉鮮果除以國內銷售為主並獲得好的經濟效益外,各香蕉生產國均把香蕉的鮮果作為創匯商品。1990年全世界香蕉出口貿易的總量為945萬噸,其中以厄瓜多(221萬噸)、哥斯大黎加(144萬噸)、哥倫比亞(115萬噸)、宏都拉斯(84萬噸)、巴拿馬(75萬噸)等國的出口量為較多,菲律賓香蕉出口量占的比重較大,約占該國出口值的2.3%,在農產品出口中占居首位。
可見,香蕉在經濟中的價值是十分顯著的。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香蕉產業將在21世紀的市場經濟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葯用
化學成分果實含澱粉0.5%,蛋白質1.3%,脂肪0.6%,糖分11%,灰分1%,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等。並含少量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和二羥基苯乙胺。葉含少量鞣質及纖維素11.55%。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安胎。[5]
全草:用於流行性乙型腦炎,白帶,胎動不安;外用治癰癤腫毒,丹毒,中耳炎。[5]
香蕉皮或果柄:高血壓。[5]
用法用量:鮮品50~20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或搗汁搽患處。治中耳炎,取莖汁滴耳。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葯理作用:果肉中含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及二羥基苯乙

胺甚多,日本所產者,含5-羥色胺在10~15微克/克據測定,烏干達所產之香蕉中去甲腎上腺素含量為2微克/克,5-羥色胺為16.2微克/克。每日食入5-羥色胺10毫克對胃腸功能並無障礙,但如食入過多,可能導致胃腸功能障礙。在測定尿中吲哚或兒茶酚胺時,不應吃香蕉。未成熟的香蕉肉對豚鼠的保泰松誘發性胃潰瘍,有預防(同時服用)或治療(服保泰松後15天再服香蕉肉)作用;對強制性不動所誘發的大鼠胃潰瘍也有保護作用,但對強的松誘發者則無效。這種保護作用可能是由於其中所含的5-羥色胺使胃酸降低,以及香蕉肉緩和刺激的原故,它無抗膽鹼作用,也無中樞抑製作用。芭蕉樹葉及莖乾的液汁(含5-羥色胺,但不含Dopa或去甲腎上腺素)能收縮離體豚鼠回腸及大鼠十二指腸,並升高犬及大鼠的血壓,這些作用可被阿托品及妥拉唑啉所拮抗。干葉、莖之甲醇提取物有抑菌作用;成熟香蕉之果肉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有抑制真菌、細菌的作用。抗真菌物質可能是Musarin。
高腳頓地雷
高腳頓地雷屬高幹型香牙蕉,為廣東省高州市優良品種之一。植株最

高腳頓地雷(11張)
高大,假莖高300~400厘米,周長70~80厘米,假莖下粗上細明顯;葉片窄長,葉柄細長,葉色淡黃綠色,葉鞘距疏;果穗中等長大,果梳及果指數均較少但單果長且重;果指長20~24厘米,單果重150克以上,可溶性固形物為20%~22%,品質中等;在一般栽培條件下單株產量達25~30千克,高產者可達70千克。

該品種果形長大、產量高,品質也較好,但對肥、水、溫的要求較高,在珠江三角洲經濟性狀表現不甚理想,抗風能力極差、受霜凍後恢復能力低,也易感染香蕉束頂病。

齊尾
齊尾屬高幹型香牙蕉,主要分布在廣東高州市,為高州市的優良品種。植株假干高300~360厘米,莖周65~80厘米,莖幹上下較均勻,皮色淡綠;葉片較直立向上伸長,葉片窄長,葉柄較細長、葉鞘距疏、葉片密集成束尤其在抽蕾前後甚明顯,故名齊尾;正造果穗較長大,一般情況下果穗梳數及果數與高腳頓地雷相似。平均果穗梳數為8~10梳,果指長18~22厘米,單果重130~140克,可溶性固形物19%~20%,品質中上;在正常的情況下單株產量可達25~30千克,最高可達50千克。該品種產量高,果指長,是出口及適於北運的品種之一,但抗風力較差、抗寒和抗病能力差,要求水肥條件較高。該品種有高腳齊尾和矮腳齊尾兩個品系。

大種高把

大種高把香蕉屬高幹型香牙蕉,又稱青身高把、高把香牙蕉,福建稱高種天寶蕉,為廣東省東莞市的優良品種。植株高大健壯,假莖高260~360厘米,假莖莖部周長85~95厘米;葉片長大,葉鞘距較疏,葉背主脈披白粉;果穗長75~85厘米,果梳數9~11梳,果指長19.5~20厘米;果肉柔滑、味甜而香,可溶性固形物20%~30%;在一般情況下單株正造產量為20~25千克,最高可達60千克。該品種產量高、品質好、耐旱和耐寒能力都較強。受寒害後恢復生長快,但易受風害。

河口高把香蕉
河口高把香蕉屬高幹型香牙蕉,為雲南河口縣主要栽培品種。植株高大、

假莖高260~300厘米,梳形整齊、果指數較多,通常每果穗有果10梳,果指200多個,果指長15~21厘米;果實品質柔滑香甜。品質好;在一般栽培條件下單株產量為20~40千克,個別高產單株達50千克。該品種產量高,品質好十分適宜高溫多濕及肥水充足的地區栽種。

仙人蕉
仙人蕉屬高幹型香牙蕉,是從台灣省北蕉的突變中選育出來的,

其綜合性狀極似北蕉,為台灣省的主栽品種。植株瘦高,假莖高270~320厘米,葉片較北蕉稍長而寬、色較淡綠;果實含糖量高但品質較北蕉稍差,因果皮較厚。果實較耐貯運;株產優於北蕉;對束頂病的抵抗力強,適於較瘦瘠的山地粗放栽培,但生育期比北蕉長15~30天,抗風能力也較差。此外,油蕉、雲南高腳蕉、廣西高型香蕉、波約(也稱台灣青皮)、巴西蕉等均屬高幹型香牙蕉。

矮腳頓地雷
矮腳頓地雷屬中干型香牙蕉,為廣東高州市等地的主栽良種之一。

植株假莖高250~280厘米,生勢粗壯,葉片長大,葉柄較短;果穗較長、梳距密。小果多而大,果指長18~22厘米,可溶性固形物20%~22%,品質和風味優於高腳頓地雷及齊尾,品質中上;一般單株產量為20~28千克,個別可達50千克。該品種產量穩定,適應性強,抗風力中等,耐寒力較強,遭霜凍後恢復較快。

威廉斯

屬中干型香牙蕉,從澳大利亞引入。植株假於高250~280厘米、周長47~58厘米;葉片較長達175~193厘米,葉片稍直立生長;果穗長65~80厘米,梳形較好,果指排列緊密、果指直,梳數也較多為8~10梳。果數稍少;果指較長。果指為19~23厘米,品質中等。該品種果形商品性狀好,但抗風力較差,也較易感葉斑病。在中國各產區性狀表現不一,反映也不同。

廣東香蕉1號
原名74-1,屬矮至中干型香牙蕉,由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於1974年從高州市的高州矮香蕉中芽變選育而成。植株假莖高200~240厘米,假莖粗壯。上下較均勻;葉長200厘米、葉柄長36厘米,葉片較短闊;果穗中等長大,穗長68~76.3厘米,果梳數較多為10~11梳,果數較多為190~208個,果指長17~22厘米,單果重100~130克,全糖含量19.4%;一般單株產量為18~27千克,抗風、抗寒、抗葉斑病較強,耐貯性中等。該品種豐產、穩產、抗逆能力強,受寒後恢復生長快,是十分適合在華南地區特別是沿海多台風地區栽培的新品種。但在栽培上對土壤、肥水條件要求較高,要注意疏鬆土壤、適當排灌。此外,廣東大種矮把、東莞中把、中山牙蕉、台灣的北蕉、雲南河口中把、廣西龍州中把等品種均屬中干型香牙蕉。

廣東香蕉2號
原名63-1,屬中干型香牙蕉,由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從引入的越南香蕉中芽變選育而成。植株假莖高200~265厘米,葉片長203~213厘米,葉柄長38厘米,葉片稍短闊;果穗較長大為70~85厘米,果穗梳數及果指數較多,分別為10~11梳。165~210個,果指稍細長為18~23厘米,單果重125~145克,全糖含量19.8%,品質中上;一般單株產量為22~32千克,抗風力較強近似矮干香蕉,抗寒抗病中等,耐貯性中等,受凍後恢復生長較快。該品種豐產、果型好、品質較好、適應性強,適宜各地種植,但對水分、土壤要求較高。

高州矮香蕉
高州矮香蕉屬矮干型香牙蕉,是高州市地方品種之一。植株假莖矮而粗壯,假莖高150~170厘米;葉寬大、葉柄短、葉鞘距密;果槽短,果梳距密、果指數多、果型稍小、果指長16~20厘米,果實品質較優良;一般栽培情況下,單株產量13~18千克。最高可達28千克;抗風力強、抗寒力也強,受寒害後恢復較快,也較耐瘦瘠土壤,適於矮化密植栽培但產量低、果形小、抗束頂病能力弱。

天寶蕉
天寶蕉屬矮干型香牙蕉,又稱矮腳蕉、本地蕉、度蕉,原產福建省天寶地區,現為福建閩南地區主要栽培品種之一。假莖高160~180厘米,葉片長橢圓形,葉片基部為卵圓形,先端純平,葉柄粗短;果肉淺黃白色。肉質柔滑味甜、香味濃郁,品質甚佳;單株產量一般為10~15千克,抗風力強。該品種品質好、適宜密植、適應沿海地區栽種,為北運和外銷最佳品種之一,但耐寒力較差、抗病力弱、品種存在退化現象,在栽培中應予注意。

廣西矮香蕉
廣西矮香蕉屬矮干香牙蕉,又名浦北矮、白石水香蕉、谷平蕉等,為廣西主栽香蕉品種。據劉榮光報道:廣西矮香蕉植株假莖高150~175厘米、周長46~55厘米,葉長140~161厘米,葉寬65~78厘米,葉幅275~310厘米;果穗長50~56厘米,果梳9~12梳,果指數135~183個,果指長16.2~19.2厘米,品質上乘;單株產量一般為11~20千克,抗風和抗病能力強但果指較小。此外,廣西的那龍香蕉、雲南紅河矮蕉、從墨西哥引進的墨西哥香蕉等均屬矮於香牙蕉。

畦頭大蕉
畦頭大蕉
畦頭大蕉屬大蕉類型,為廣東新會的地方品種之一。據許林兵等報道:畦頭大蕉植株假莖高350~400厘米,莖周85~99厘米。上下大小一致,果梳及果指數多,果指長11~13.5厘米;可溶性固形物24%~25%,品質與其他大蕉相同;單株產量一般為15~27千克,抗風性好但生育期較長。此外,廣東順德市的順德中把大蕉、廣西的牛角蕉、福建的柴蕉、四川的板蕉、雲南的飯蕉等均屬大蕉類型。

美蕉
美蕉屬龍牙蕉類型,又名龍牙蕉或過山香蕉,為福建省的主栽品種。植株假莖高340~400厘米,色黃綠具少數褐色斑點;葉窄長,葉柄溝深;果形紋短而略彎。果指長13.0~16.5厘米、飽滿、兩端飩尖、果皮甚薄,成熟後皮色鮮黃美觀、無斑點;果肉乳白色,果肉組織結實、肉質柔滑而香甜,可溶性固形物23%~26%;單株產量一般15~20千克,耐寒。該品種產量一般,但品質好、適應性強、抗風力弱,易感巴拿馬枯萎病。此外,1984年從雲南景洪引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的雲南孟加拉等也屬龍牙蕉類型。

西貢蕉
西貢蕉屬粉蕉類型,又名粉沙蕉、米蕉、糯米蕉、蛋蕉,約在1932年從越南引入,為廣西南寧、龍州一帶的主栽品種,各產區均有引種。植株假莖高400~500厘米,葉柄極長達70厘米,葉色淡而有紅色斑紋。葉片背面密披蠟粉;果糟梳數多達14~18梳,果指數多,果形似龍牙蕉但較大,兩端漸尖、飽滿,果指長11~13.5厘米,果皮薄,皮色灰綠,成熟時為淡黃色且易變黑;果肉乳白色、肉質嫩滑味甚甜,可溶性固形物24%,最高達28%,香氣稍淡;一般情況下單株產量15~20千克,抗風、耐寒耐旱適應性強。該品種產量中等、品質優、抗逆性強但皮薄易裂、不耐貯運,又易感染巴拿馬枯萎病。[6] 此外,1982年從孟加拉引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的孟加拉蕉、中山大粉蕉等均後粉蕉類型。
芭蕉
葯用價值
芭蕉和香蕉同屬一科,外形相似,有一定的葯用價值。芭蕉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中草葯可以就地取材,且現代醫學的葯理研究表明芭蕉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葯物,它對好多病毒和細菌都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對呼吸系統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芭蕉果肉

主治:便秘、大便不通。

芭蕉根

1、功能主治
清熱,止渴,利尿,解毒。治天行熱病,煩悶,消渴,黃疸,水腫,腳氣,血淋,血崩,癰腫,疔瘡,丹毒。[6]

2、附方
(1)治消渴,口舌乾燥,骨節煩熱:生芭蕉根,搗絞取汁,時飲一、二合。(《聖惠方》)[6]

(2)治黃疸病:芭蕉根三錢,山慈姑二錢,膽草三錢。搗爛,沖水服。(《湖南葯物志》)[6]

(3)治血淋心煩,水道中澀痛:旱蓮子一兩,芭蕉根一兩。上細銼,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三分,去滓,食前分為三服。(《聖惠方》)[6]

(4)治血崩、白帶:芭蕉根半斤,瘦豬肉四兩。水燉服。(《江西草葯》)[6]

(5)治胎動不安:芭蕉根二至三兩。煮豬肉食。(《湖南葯物志》)[6]

(6)治高血壓:芭蕉根莖煎汁,或同豬肉煮食。(《浙江民間草葯》)[6]

(7)治發背欲死:芭蕉搗根塗上。(《肘後方》)[6]

(8)治瘡口不合:芭蕉根取汁抹之。(《仁齋直指方》)[6]

(9)治疔瘡走黃:芭蕉根搗汁一宮碗灌之。(《冷廬醫話》)[6]

(10)治小兒赤游,行於上下,至心即死:搗芭蕉汁塗之。(《子母秘錄》)[6]

(11)治風蚛牙,頤頰腮腫痛:芭蕉自然汁一碗,煎及八分,乘熱漱牙腫處。(《昔濟方》)[6]

芭蕉葉

1、功能主治
清熱,利尿,解毒。治熱病,中暑,腳氣,癰腫熱毒,燙傷。[7]

2、用法用量:內服:煎湯。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7]

3、附方

(1)治腫毒初發:芭蕉葉研末,和生薑汁塗。(《聖惠方》)[7]

(2)治燙傷:芭蕉葉適量,研末。水泡已破者,麻油調搽;水泡未破者,雞蛋清調敷。(《江西草葯》)[7]

芭蕉花

1、功能主治

化痰軟堅,平肝,和瘀,通經。治胸膈飽脹,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嘔吐痰涎,頭目昏眩,心痛怔忡,婦女經行不暢。[8]

2、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或燒存性研末。

3、附方

(1)治心痹痛:芭蕉花燒存性,研,鹽湯點服二錢。(《日華子本草》)[8]

(2)治反胃吐呃飲食酸痰,胃、腹疼痛,胸膈飽脹:芭蕉花二錢。水煎,點水酒服。忌魚、羊、生冷、蛋、蒜。(《滇南本草》)[8]

(3)治怔忡不安:芭蕉花一朵。煮豬心食。(《湖南葯物志》)[8]

(4)治肺癆:芭蕉花二兩,豬肺半斤。水燉,服湯食肺,每日一劑。(《江西草葯》)[8]

(5)治心絞痛:芭蕉花半斤,豬心一個。水燉服。(《江西草葯》)[8]

(6)治胃痛:芭蕉花、花椒樹上寄生茶各五錢。煨水服,一日二次。(《貴州草葯》)[8]

食用價值

芭蕉能吃,芭蕉與香蕉的營養價值差不多,從中醫角度講,都有潤腸通便功效,但香蕉性涼,芭蕉中性,固胃寒者不宜多吃,一般老年人宜吃芭蕉。[9]

觀賞價值

芭蕉的園林種植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一直到魏晉南北朝,園林中芭蕉只是偶然一現。中唐之後,芭蕉在園林中的種植逐漸普及,尤其宋元明清,芭蕉已經在園林中獲得較高的地位,成為園林中重要的植物,並形成一定的園林種植規模和造景模式。

其可叢植於庭前屋後,或植於窗前院落,掩映成趣,更加彰顯芭蕉清雅秀麗之逸姿。芭蕉還常與其他植物搭配種植,組合成景。蕉竹配植是最為常見的組合,二者生長習性、地域分布、物色神韻頗為相近,有」雙清「之稱。

芭蕉還可以做盆景,是古人喜歡的一種清玩。[10]

和香蕉的區別 編輯

香蕉和芭蕉同屬於芭蕉科芭蕉屬,其色、香、味、形均很相近,要區別它們,得從外形、顏色和味道上著手。

從外形看,香蕉彎曲呈月牙狀,果柄短,果皮上有5~6個棱。芭蕉的兩端較細,中間較粗,一面略平,另一面略彎,呈"圓缺狀"。其果柄較長,果皮上有3個棱。

從顏色上看,香蕉未成熟時為青綠色,成熟後轉為黃色,並帶有褐色斑點,果肉呈黃白色,橫斷面近圓形。芭蕉果皮呈灰黃色,成熟後無斑點,果肉呈乳白色,橫斷面為扁圓形。

從味道上辨,香蕉香味濃郁,味道甜美。芭蕉的味道雖甜,但回味帶酸。

芭蕉的主要品種 編輯

芭蕉科包括3屬約60餘種,主要分布於亞洲及非洲的熱帶地區,中國有3屬,12種。

本科植物為多年生草本,具根莖;葉大,為螺旋狀排列,葉鞘重疊包成假莖;花單性或兩性,一或二列簇生於有顏色的苞片內,下部苞片內的花為雌性或兩性花,上部苞片內的花為雄花,雄蕊5枚;果實為肉質漿果。最常見的品種為芭蕉屬的香蕉。

1978年C. Y. Wu 和 H. W. Li將地涌金蓮(Musella lasiocarpa)升格為一獨立的屬並得到國際植物界的認同。

主要種

台灣芭蕉 Musa formosana

香蕉 Musa paradisiaca

大蕉 Musa sapientum

紅焰蕉 Musa coccinca

磚紅蕉 Musa laterita

臘紅蕉 Musa beccarii

橘紅蕉 Musa valutina

粉紅蕉 Musa ornata

象腿蕉 Ensete glaucum

地涌金蓮 Musella lasiocarpa

I. 芭蕉根能吃

芭蕉根
(《日華子本草》)
[編輯本段]簡介
異名
芭蕉頭(《分類草葯性》)。
來源
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根莖。
採集
全年可采。
考證
出自《日華子本草》。
《本草衍義》:芭蕉,三年以上即有花自心中出,一莖止一花,全如蓮花。葉亦相似,但其色微黃綠,從下脫葉。花心但向上生,常如蓮樣,然未嘗見其花心,剖而視之亦無蕊,悉是葉,但花頭常下垂。每一朵,自中夏開,直至中秋後方盡。凡三葉,開則三葉脫落。北地惜其種,人故少用。
科屬分類
芭蕉科
拉丁文名
Radix Musae
生態環境
秦嶺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多地栽培於庭園及農舍附近。
[編輯本段]植物形態
芭蕉(《漢書》文穎注),又名:巴且(《漢書》),天苴(《史記》徐廣注),綠天、扇仙(《群芳譜》),香蕙、甘露樹、大葉芭蕉。
多年生草本。莖短,通常為葉鞘包圍而形成高大的假莖,高約4米。葉長2~3米,寬25~30厘米,基部圓形或不對稱,先端鈍,表面鮮綠色,有光澤,中脈明顯粗大,側脈平行;葉柄粗壯,長達30厘米。穗狀花序頂生,下垂;苞片佛焰苞狀,紅褐色或紫色,每苞片有多數小花,除苞片最下面具3~4不孕花外,其餘皆發育。花單性,通常雄花生於花束上部,雌花在下部;花冠近唇形,上唇較長,先端5齒裂,下唇較短,基部為上唇所包;雄花具雄蕊5,離生,伸出花冠;葯線形,2室;雌花子房下位3室,花柱1,柱頭近頭狀,光滑。漿果三棱狀長圓形,肉質。種子多數。
多栽培於庭園及農舍附近。分布山東以至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本植物的葉(芭蕉葉)、花或花蕾(芭蕉花)、種子(芭蕉子)、莖汁(芭蕉油)亦供葯用,各詳專條。
[編輯本段]中葯化學成分
莖含水分14.86%、灰分1.82%。1%鹽酸可溶物11.01%、粗蛋白質1.19%、粗纖維素49.69%。
[編輯本段]功效與主治
功效
清熱解毒;止渴;利尿
主治
熱病;煩悶消渴;癰腫疔毒;丹毒;崩漏;淋濁;水腫;腳氣
[編輯本段]各家論述
《食療本草》
主黃疸。
《日華子本草》
治天行熱狂,煩悶,消渴;患癰毒並金石發、熱悶口乾人,並絞汁服;腫毒游風,風疹,頭痛,並研敷。
《本草從新》瀉熱解毒。治一切腫毒,發背欲死,赤游風疹,風熱頭痛,產後血脹,消渴飲水,天行熱狂,血淋澀痛,瘡口不合。
《現代實用中葯》
利尿。治水腫腳氣。
《貴州民間方葯集》
通便秘。

我想不能直接吃,我想不怎麼好吃

J. 美人蕉根莖可以做粉嗎

能吃,但看樣子確實不宜常吃、多吃。
美人蕉根又叫觀音姜,小芭蕉頭,為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的根莖。
味甘;微苦;澀;性涼
歸經:心;小腸;肝經
主治
清熱解毒;調經;利水。主月經不調;帶下;黃疸;痢疾;瘡瘍腫毒
食療:①治紅崩:小芭蕉頭、映山紅。燉雞服。
②治紅崩,白帶,虛火牙痛:小芭蕉頭、糯米。燉雞服。
③治白帶:小芭蕉頭、小過路黃。燉雞服。
吃不吃自己看著辦吧!

閱讀全文

與芭蕉根莖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機簡訊中心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2
化肥中氮的含量檢測方法視頻 瀏覽:74
照片如何加水印方法 瀏覽:533
有點打呼嚕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403
如何賞析詩句方法公式 瀏覽:723
快速融化冰塊的方法 瀏覽:129
手臂痛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483
days360函數的使用方法 瀏覽:631
治療濕尤有效方法 瀏覽:911
小米的快捷鍵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70
用底線思維方法解決問題 瀏覽:278
檢測方法elisa法 瀏覽:192
遠離口臭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684
中葯及其制劑常用的純化方法 瀏覽:152
充電機使用方法步驟12V 瀏覽:1001
正確懷孕的方法 瀏覽:52
iphone6跳屏解決方法 瀏覽:897
怎麼鑒定玉的真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2
椰子鞋帶交叉方法視頻 瀏覽:528
畫軸力圖的簡便方法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