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用菌怎麼種植
食用菌栽培與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養料,食用菌要將培養料分解建造自身。這些培養料絕大多數都是人類不能作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質纖維素類的農林副產品,如秸稈、木屑和禽畜糞便等。
食用菌雖然種類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一樣的,即培養料制備→滅菌或發酵→接種→發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獲。有的種類只出一茬,有的可以出幾茬。
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主要有生料栽培、發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
所謂生料栽培,就是將培養料加水攪拌均勻後不再滅菌或發酵而直接接種,然後在適宜環境條件下發菌出菇。目前可以生料栽培的種類只有平菇、草菇和大球蓋菇,其他種類都不能生料栽培。
發酵料栽培是將各種原料拌勻後,按一定規格要求建堆,堆積發酵,當堆溫達一定要求後,進行翻堆,一般要翻3~5次,然後在自然條件下接種,在適宜環境條件下發菌出菇。凡可生料栽培的種類都可進行發酵料栽培。必須使用這一方法的都是蘑菇屬的各種,如雙孢蘑菇、大肥菇、巴氏蘑菇(姬松茸),草菇、平菇、雞腿菇等也常應用此法。
熟料栽培是指將培養料裝入一定大小的容器,常用塑料袋,然後進行常壓或高壓滅菌,將培養料內的生物全部殺死。冷卻後經無菌操作接種,在適宜環境條件下發菌出菇,如香菇、杏鮑菇、金針菇、木耳、銀耳、白靈菇等都是這樣栽培的。
此外,一些共生菌類,如松茸、牛肝菌等非腐生菌類,用上述任何方法都不能栽培出菇。但是由於其美味,市場價格好,為了增加野生狀態的採集量,人們進行了半人工栽培。所謂的半人工栽培,就是人工接種在自然發生的場所,增加菌絲生長量,促使子實體多發生。
2. 食用菌栽培有哪幾種方法
微生物的培養方法有三種,即純培養法、選擇性培養法和優勢培養法。
一、 菌種製作的基本設備
1、 食用菌菌種製作的工藝流程 培養料的貯備和預處理------- 容器、工具的洗滌------ 配料、培養基製作------ 滅菌------ 冷卻------ 接種------ 培養------- 貯存 2、 基本設施 ① 廠房:② 原料庫③原料預處理場地④ 洗滌室:5配料室⑥ 滅菌室⑦ 接種室⑧ 化驗室 ⑨ 培養室⑩貯存室 二、 純種分離 菌種的分離方法主要有:孢子分離法、組織分離法、基內菌絲分離法和土中菌絲分離法。
1、 孢子分離法:屬有性繁殖。對於香菇、平菇異宗結合的菇類,為避免產生單孢不孕現象,必須採用多孢分離法。單孢分離法主要用於雜交育種的研究。
⑴ 種菇的選擇和處理 種菇選擇的標准:必須純正,具有本菌株性狀,發育健壯,無病蟲害,成熟度適當。種菇選定後,首先除去附著在菇體表面的雜物,如蘑菇、草菇可用0.1%升汞浸泡消毒2-3分鍾,然後用無菌水漂洗3次,以洗除表面附著的葯物,最後用無菌紗布吸干水分。香菇、平菇可用75%酒精進行表面消毒。
(2)多孢分離法 ① 整菇播種法② 鉤懸法③ 貼附法 4菌褶上抹取孢子法⑤ 孢子印分離法 ⑥ 空中孢子捕捉法
(3)單孢子分離法 一般採用方法:平板稀釋法、連續稀釋法、毛細管法等。
2、 組織分離法
(1) 子實體分離法
(2)菌核分離法
(3)菌索分離法:對一些不易找到子實體及菌核的菌類
3、基內菌絲分離法 對於子實體只有在特定的季節下出現,平時不易採到,或子實體小而薄或呈膠質狀態
(1)菇木(或耳木)分離法 在食用菌繁殖旺盛期
(2) 代料基質分離法 分離前,選擇一批子實體發生早、產量高、菇體尚幼嫩且生活力強而無病蟲害的栽培袋,待子實體將近成熟時,去掉子實體,然後用75%酒精將培養袋進行消毒後,在培養料下1.5cm處挑取0.3cm的培養料小方塊組織,接入試管培養基的中央,置於恆溫下培養。
3、 土中菌絲分離法: 用於採集生長在土中的菇類菌絲體
三、制種技術 採用孢子分離、組織分離和基內菌絲分離等方法分離培養而獲得的純菌絲,經過原種的擴大培養和母種、栽培種的製作,即可作為食用菌生產用的菌種。
1、 菌種的類型 母種、原種、生產種
2、 培養基的種類 天然培養基、合成培養基、半合成培養基
3、 原種製作 從擔孢子或菇體組織直接分離培養獲得的原種或引進的原種
4、 母種及生產種製作 將原種菌絲體移植到由糞、草、木屑、棉籽殼或麥粒等原料配製成的培養基上,而製成的菌種稱母種。將母種再擴大繁殖製成的菌種,稱栽培種或生產種。
5、 培養基滅菌
(1)高壓蒸汽滅菌法 瓊脂培養基採用1.05kg/cm2 壓力,溫度121℃ ,滅菌45-60分鍾;母種和栽培種固體培養基採用1.2-1.5kg/cm2 壓力,溫度123-129℃ ,滅菌1-1.5 小時。 (2) 常壓蒸汽滅菌
6、 接種室消毒滅菌 熏蒸消毒法:甲醛與高錳酸鉀混合熏蒸法
(2)紫外線消毒:(3)石碳
酸滅菌
7、 接種 在無菌條件下,將原種或母種菌種移接到經過嚴格滅菌的培養基上,稱為接種。 8、 菌種培養
四、菌種保藏方法及復壯技術
1、 菌種保藏方法 菌種保藏的基本手段是採用低溫、冷凍、乾燥、減少供氧量等方法,終止其繁殖,降低其代謝強度,使之處於休眠狀態。
3. 平菇專利我想學習平菇
這是相關的一些專利的摘要內容:
公開號 標題 申請人 發明人 歐洲分類 國際分類 相關度
CN101379930 一種食用菌制種栽培技術 徐連敏 徐連敏 A01G 92%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法律狀態|信息
CN101379930 一種食用菌制種栽培技術
97%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制種栽培技術,其特徵在於:介質材料:採用鋸末80份、菌體乾粉19份、石膏粉1份;使用時加2倍的水;培養有宜菌,有宜菌的培養基:糧谷糠98份、石膏粉1份、水85份,封裝後經滅菌,冷卻後在無菌條件下接入木質素分解霉,製成菌體,再將菌體烘乾、粉碎,製成菌體乾粉。本發明食用菌制種栽培技術,適用於栽培香菇、金針菇、黑木耳、銀耳、猴頭菇、平菇、杏孢菇、白靈菇、滑子菇、雞腿菇、靈芝等木腐菌的制種栽培,具有投資小、見效快的特點。
CN1593088 一種栽培食用菌的培養料 四川富貴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陳宇豪 A23K1 A01G 92%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法律狀態|信息
CN1593088 一種栽培食用菌的培養料
94% 一種栽培食用菌的培養料,其特徵是:該培養料的組成及重量百分比包括:茶渣50~89%,鹼性物質0.5~2.5%,調節營養成分5~35%,透氣性物質5~20%。採用本發明,可以栽培出品質優良的平菇、猴頭菇、木耳、香菌、金針菇等其它食用菌,並使茶多酚提取工業廢棄物之一的茶渣化害為利,綜合利用,減少環境污染,利於環境保護。
CN101717281 利用含蛋白廢棄物制備食用菌生長促進劑的方法 湖北大學 李亞東 | 倪紅 | 王行國 | 楊蘭芳 | 李海波 | 李龍盤 C05C 92%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法律狀態|信息
CN101717281 利用含蛋白廢棄物制備食用菌生長促進劑的方法
98%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利用含蛋白廢棄物制備食用菌生長促進劑的方法,將含蛋白廢棄物添加石灰5%-6%(相對干物質),密封反應釜中高溫121--155℃水解1-2小時,過濾去渣或不去渣,將含蛋白水解物添加到種植食用菌培養基中,可提高食用菌產量,縮短生長周期、延長出菇時間,此蛋白水解物可用於多種食用菌的栽培。將蛋白水解物2-15%添加到含有棉籽殼、水的培養基中,接平菇種,7天左右即可出菇。出菇時間比一般條件下早3-5天以上,出菇時間延長7-10天,產量可增加50%以上。本發明為食用菌提供了豐富的氮源,生長周期短,產量大,口感好,也實現了含蛋白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減輕含蛋白廢棄物的第二次污染。
CN1593194 食用菌面條及其制備方法 安徽淮北天宏集團實業有限公司 郭傑 | 岳鵬 A23L1 A23L 92%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法律狀態|信息
CN1593194 食用菌面條及其制備方法
89% 本發明屬於一種食品,具體是一種食用菌面條及其生產方法,面條中食用菌發酵液和麵粉重量配比為:0.3-0.35∶1。所述的食用菌是指香菇、平菇、金針菇、銀耳、黑木耳、靈芝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食用菌發酵液中多糖含量35%~45%,其中還有維生素c、維生素D、氨基酸、磷、鈉、鉀、鈣、鐵等微量元素。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制備的食用菌面條,具有耐煮性好,口感佳,其中食用菌多糖含量可以達到5%,富含各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美味可口,脂肪含量極低,具有極高的醫療保健功能,能防病強身,從而能有效地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CN1078345 黃芪菇的培育方法 陳玉春; 左德 陳玉春 | 左德 C12N1 A01G 91%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法律狀態|信息
CN1078345 黃芪菇的培育方法
96% 本發明黃芪菇的培育方法,其特徵在於母種擴大培養的斜面培養基及原種、栽培種的培養基的配比中均加入一定量的黃芪下腳料。如培育的黃芪平菇分解吸收了黃芪的成分,其氨基酸總和為23.3973,較非黃芪平菇絕對值高4.79,多糖為9.688%,是非黃芪平菇5.69倍,微量元素硒也略高。黃芪菇是一種高營養的強身健體的美味食品,而且是治牛皮癬的特效葯。經過500例牛皮癬患者服用,葯效顯著,治癒率高。
CN101121613 菌草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福建農林大學菌草研究所 林占熺 | 林 輝 | 黃國勇 | 羅海凌 | 林應興 C12N1 C05F 91%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法律狀態|信息
CN101121613 菌草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99%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菌草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屬菌業生產中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有草種:巨菌草、芒、比特草、紫花苜蓿、蘇丹草、串葉草和添加劑:石膏粉,石灰組成的配方,根據香菇、平菇、毛木耳、黑木耳等食用菌生長需要,經合理配比後進行栽培的菌草栽培食用菌是將菌草栽培食用菌生產所需要的營養成分優化組合在一起,這樣就可以為菌絲生長所需要的最佳營養成分,接菌種後,在適合的環境下經過菌絲體生長,待菌絲體培養成熟後,進入出菇管理。本發明與常規的木屑栽培技術相比,具有栽培的食用菌品質優良,營養成分高的特點。用本發明栽培的香菇,香菇多糖的提取率是常規木屑栽培香菇的2倍,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優點。
CN1262882 飼料配方 周俊英 周俊英 A23K1 A23K 90%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法律狀態|信息
CN1262882 飼料配方
97% 一種利用純天然植物栽培食用菌的下角料制備飼料的配方,包括平菇下角料、蚯蚓粉、靈芝水、粗糧粉、食鹽和蘇打,利用該配方喂養家禽、家畜,不僅能提高動物的抗病能力,而且發育好、成長快、且根除了以往菇場內、外到處都是白色垃圾的現象。
CN101248869 用食用菌菌絲體或子實體制備保健食品的方法 李 勇 李 勇 A23L1 A23L 90%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法律狀態|信息
CN101248869 用食用菌菌絲體或子實體制備保健食品的方法
98% 用食用菌菌絲體或子實體制備保健食品的方法,涉及一種用猴頭菇、香菇、金針菇、平菇、茯苓、竹蓀、靈芝、蛹蟲草的菌絲體和子實體制備菌蛋白、豆皮、肉卷,養胃醒酒茶等保健食品的方法。用八種菌在八種糧食中接種培養的菌絲體混勻,粉碎,得菌蛋白粉;或八種糧食漿與八種菌的子實體乾粉攪拌的糊狀流汁攤成豆皮;或八種菌的菌絲體加水磨成糊漿流汁,攤成豆皮;或八種菌的菌絲體或子實體粉碎過篩,加水、肉搓團,壓成筒狀體,入蒸籠蒸熟,得八菌肉卷;或八種菌的菌絲體蒸熟成糊狀,加大麥芽、茶葉燒沸,過濾,濃縮成糊狀麥芽糖汁,接入紅茶菌菌種,培養得養胃醒酒茶。本發明制備的保健食品營養豐富全面、食用方便,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功能。
CN101456774 食用菌培養料用增效劑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 於虎元;遼寧省微生物科學研究院 於虎元 | 周建樹 | 鞠志珍 | 李 莉 | 孟慶國 | 池景良 | 於春賢 | 韓 冰 | 趙 潔 | 陳 超 | 杜秀玲 | 趙秀萍 C05G 89%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法律狀態|信息
CN101456774 食用菌培養料用增效劑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
99%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專用增效劑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各組分的重量份為:處理的畜禽糞40-70,鈣質頁岩10-25,麥麩5-35,石灰5-10。方法是按干畜禽糞重量加5-30%的松樹針葉和0.1-0.5%發酵菌劑除臭,加水混拌使糞料水分控制在55-65%,於自然溫度下堆制發酵15-25天,再將發酵的畜禽糞乾燥至含水量20%以下,再將上述四組份混配均勻即合成增效劑。增效劑用量占食用菌培養料重量的10-30%,培養料中的含水重量為55-60%。本增效劑的使用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食用菌產量,又減少畜禽糞便對環境污染;有益於菌絲或者子實體的正常生長和代謝,對人畜無毒、無害、無潛在的積累毒性,可廣泛用於平菇、榆黃蘑、雞腿菇、秀珍菇等類食用菌栽培。
CN1620852 食用菌袋栽打眼快速發菌法 趙偉 趙偉 C12N1 A01G 89%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法律狀態|信息
CN1620852 食用菌袋栽打眼快速發菌法
99%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袋栽打眼快速發菌法,針對過去袋栽食用菌不足之處而研製的一種袋式栽培平菇、木耳、香菇、金針菇、靈芝等多種食用菌發菌快出菇早產量高,省工省時,易於管理袋式栽培打眼快速發菌的新方法,本方法適合袋式栽培平菇、香菇、木耳、金針菇、靈芝、猴頭等多種食用菌的栽培,袋式打眼發菌法氧氣足、發菌快、出菇早、產量高、培養料不易污染,省工省時易於管理,栽培周期短、效益顯著,不但適合棉子殼,鋸末屑栽培,也適合各種植物秸稈的代料栽培。
CN101597192 中草葯培養基、其制備方法以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姚淑先 姚淑先 C05G 88%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法律狀態|信息
CN101597192 中草葯培養基、其制備方法以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96%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是一種中草葯培養基、其制備方法以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該培養基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組分製成的混合物和水製成:該混合物包括中草葯65~70%,棉籽殼30~35%,過磷酸鈣2~3%;水的重量與上述混合物的總重量比為1∶1。它以中草葯為主要的培養基,培育出的食用菌具有補腎養肝、補氣、補陰、安神等功效,從而提高了食用菌對人體的保健功能,可用於栽培金針菇、杏鮑菇、白靈菇、茶樹菇、袖珍菇、雞腿菇、平菇、鳳尾菇、靈芝、毛木耳、黑木耳、竹蓀、真姬菇、大球蓋菌、滑菇、鮑魚菇、牛舌菇、巴西蘑菇、蘑菇、草菇、銀耳。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草葯培養基的制備方法以及使用該中草葯培養基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056615 用檸檬酸廢酸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許昌市環境保護局 王文平 | 郭長虹 | 張志華 | 黃傑 | 程阿霞 A23K1 A01G 88%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同族|法律狀態|信息
CN1056615 用檸檬酸廢酸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93% 本發明公開一種用檸檬酸廢酸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它可以栽培出平菇、猴頭、靈芝等其它食用菌。本發明在環境保護方面,能使檸檬酸工業固體廢棄物之一的酸渣化害為利,綜合利用,減少環境污染。在栽培食用菌時,通過對檸檬酸廢酸渣的營養成分,透氣性及酸度的調節,使之達到栽培食用菌的基本要求,然後對影響食用菌生長發育的溫度、濕度,透氣性,光照及pH值等等,給予合理的滿足。栽培過食用菌的下腳料,可作飼料亦可作肥料。
CN1065176 一種製作平菇、鳳尾菇菌種的方法 劉德禮; 周亞輝; 姜國銀; 何菊蘭 劉德禮 | 周亞輝 | 姜國銀 | 何菊蘭 C12N1 A01G 88%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法律狀態|信息
CN1065176 一種製作平菇、鳳尾菇菌種的方法
95% 一種製作平菇,鳳尾菇菌種的方法,主要用玉米芯為原料作為製作原種和栽培種的培養基,把選好的玉米芯粉碎篩選出顆粒狀好的料,經滅菌處理裝瓶,成為培養基。其法製作的菌種,菌絲團易分散,方便接種,污染小,成本低,縮短生長期。每瓶菌種可比麥粒類菌種多接種袋栽培料4袋左右。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CN101663961 一種利用菌渣栽培雞腿菇的方法 江蘇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朱忠貴 | 姜建新 | 姜小紅 | 姜 雅 | 馬一鳴 A01G 88%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法律狀態|信息
CN101663961 一種利用菌渣栽培雞腿菇的方法
97%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生產領域中一種利用菌渣栽培雞腿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利用栽培過平菇、金針菇等食用菌的下腳料——菌渣,代替棉籽殼栽培雞腿菇,採用生物發酵的方法處理菌渣,添加麩皮等營養物質,形成培養基,再經過裝袋滅菌、接種、發菌培養、脫袋覆土、出菇採收等工藝流程,就可以有效地實現雞腿菇栽培。本發明不僅開發利用食用菌下腳料,實現有機廢棄物的資源化,減少有機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符合國家提倡的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而且大大減少棉籽殼等培養料的使用量,有效降低雞腿菇生產成本,提高栽培效益,生物轉化率在80%以上。廢物利用,一舉兩得,適合在農村推廣應用。
CN101411288 一種利用薴麻骨培育平菇的方法 武漢科技學院 曾慶福 | 崔永明 | 陳 悟 | 陳洪高 | 王 軍 | 潘 飛 | 陳海英 A01G 88%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法律狀態|信息
CN101411288 一種利用薴麻骨培育平菇的方法
98% 本發明利用薴麻骨培育平菇的方法是:包括培養基的制備、接種、發菌、出菇、分茬採收步驟,其中,培養基的制備包括配料、裝袋和滅菌,培養基的組分是薴麻骨粉78~83%、麥麩15~20%、石膏粉1%和過磷酸鈣1%;將培養基冷卻至30℃以下接種平菇,再將其置於22~28℃、空氣相對濕度70~80%條件下培育18~20天,使菌絲長滿袋;此後在12~18℃、空氣相對濕度80~90%下繼續培育5~7天,使其長出平菇,然後根據平菇的生長情況分茬採收。本發明除了具有就地取材,變廢為寶,比現有技術增產10~15%,育菇所用培養基比棉籽殼、玉米芯成本分別低80%、60%左右外,還能解決薴麻骨還田難、焚燒污染環境等問題。
CN101663960 一種利用菌渣栽培金福菇的方法 江蘇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朱忠貴 | 姜建新 | 姜小紅 | 姜 雅 | 馬一鳴 A01G 88%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法律狀態|信息
CN101663960 一種利用菌渣栽培金福菇的方法
97%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生產領域中一種利用菌渣栽培金福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利用栽培過平菇、金針菇等食用菌的下腳料——菌渣,代替棉籽殼栽培金福菇,採用生物發酵的方法處理菌渣,添加麩皮等營養物質,形成培養基,再經過裝袋滅菌、接種、發菌培養、脫袋覆土、出菇採收等工藝流程,就可以有效地實現金福菇栽培。本發明不僅開發利用食用菌下腳料,實現有機廢棄物的資源化,減少有機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符合國家提倡的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而且大大減少棉籽殼等培養料的使用量,有效降低金福菇生產成本,提高栽培效益,生物轉化率在80%以上。廢物利用,一舉兩得,適合在農村推廣應用。
CN101747112 一種平菇培養料的生產方法 張靜 張靜 C05G 87%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法律狀態|信息
CN101747112 一種平菇培養料的生產方法
97%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平菇培養料的生產方法,所需原料配方為:玉米芯900公斤、棉籽殼100公斤、麥麩100公斤、尿素3.5公斤、過磷酸鈣10公斤,蘑菇健壯素1公斤,經科學發酵、正確調節水份、合理殺菌而成。本發明有益效果:製作工藝簡單,原料來源廣、價格低,使用本發明的培養料栽培出的平菇感觀好、品質好,提高了平菇的產量和效益。
CN1260945 利用棉稈栽培食用菌新技術及配方 陳詠祥 陳詠祥 C05F11 A01G 87%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法律狀態|信息
CN1260945 利用棉稈栽培食用菌新技術及配方
97% 利用棉稈栽培食用菌的新技術和配方,是利用棉稈通過粉碎機械加工成1—3mm粒度的棉稈粉。食用菌培育基配方為:棉稈粉70—96%混合料:余數。培養食用菌的新技術和配方的優點是取材容易,投資省,效益高,棉稈粉培養基可種植銀耳、黑木耳、猴頭菇、平菇、金針菇、竹蓀、香菇多種食用菌, 是一種萬能培養基,種植成本降低14—40%,同等重量的培養基可提高食用菌收得率60—100%,有很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CN101683059 利用槐葉粉加玉米粒製作平菇原種的方法 趙 偉 趙 偉 A01G 87%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法律狀態|信息
CN101683059 利用槐葉粉加玉米粒製作平菇原種的方法
99% 本發明涉及利用槐葉粉加玉米粒製作平菇原種的方法,是首先將槐葉粉成粗粉,按玉米粒、槐葉粉的比例配比,先將玉米粒放入石灰水中浸泡後撈出瀝水,再將槐葉粉用石灰水浸拌,將玉米粒和槐葉粉混合加入石膏粉,拌勻後裝入瓶或袋中常壓滅菌後接入菌種,菌絲長滿後再轉接栽培種,用本方法製作的平菇原種菌絲粗壯,濃密、潔白、吃料快,不易污染雜菌。
CN1138939 棉桿培育食用菌的方法及配方 陳詠祥 陳詠祥 C12N1 A01G 86%
摘要|主權利要求|題錄|參考引用|分類|圖片|索引|相關概念及專利|新穎分析|侵權分析|法律狀態|信息
CN1138939 棉桿培育食用菌的方法及配方
95% 棉桿培養食用菌的方法和配方,是利用棉桿通過粉碎機械加工成1-3mm粒度的棉桿粉。食用菌培育基配方為:棉桿粉60~80%石膏3~5%糖0.5~1.5%麩皮15~18%其它配分余數培養食用菌的方法和此配方的優點是資源豐富,價格低廉,此培養基是「萬能培養基」,可培養銀耳、黑木耳、猴頭菇、平菇、金針菇、竹蓀、香菇多種食用菌,種植成本降低15~25%,同等重量的培養基可提高食用菌收得率40~60%,有很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 食用菌栽培技術
菌菇類是我們愛吃的食物,也是火鍋裡面必不可缺的食材,因此現在也有不少網友在種植食用菌,不過網友真的知道怎樣種植食用菌嗎?那麼下面就跟隨小編來看看種植食用菌的辦法吧。食用菌1食用菌栽培與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2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養料,食用菌要將培養料分解建造自身。這些培養料絕大多數都是人類不能作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質纖維素類的農林副產品,如秸稈、木屑和禽畜糞便等。3食用菌雖然種類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一樣的,即培養料制備→滅菌或發酵→接種→發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獲。有的種類只出一茬,有的可以出幾茬。
5. 雞腿菇和杏鮑菇的栽培技術書籍
食用菌栽培目前大規模生產大多數大採用棉籽殼和鋸末,不僅生產成本高,而且也破壞了山林資源。我國有豐富的稻麥草資源,加以利用發展食用菌生產不僅保護了環境資源,而且降低了食用菌的生產的原料成本。我們提供的最新技術將稻麥草,玉米桔,黃豆桔,油菜桔,各種樹鋸末等任選一種,不需要粉碎成粉末,不需滅菌等設備,直接大田種植,從播種到出菇最快僅 公斤左右,採用覆土和我們獨家發明的菌類生長素及多項技術配合,最高可以達到 公斤以上。該技術一年四季可收菇,是廣大無資金的農民朋友快速脫貧致富的好門路。目前各大種植基地發現菌種均不同程度的帶病毒,造成減產和死菇現象十分嚴重,金土地農業園組培工廠擁有國際先進的無菌操作實驗室,多年來開展數十個菌類品種的脫毒工作,經過全國大面積使用證明,菌種脫毒以後可以提前出菇,而且可以提高產量 。也就是說你在同樣的條件下使用我們的脫毒菌種,在投入和人工等成本相同的情況下,比使用常規菌種的種植戶多收入一倍以上。脫毒菌種的生產不僅要專業的技術,而且還要有先進的實驗室和設備,目前國內一些小的菌種廠更本就沒有能力生產,安徽省目前只有我們金土地擁有脫毒菌種生產設備和能力,請不要上當。三:獨家提供最便宜最實用的系列液體菌種培養器:發明專利是我們金土地發明的實用新型發明專利,也是目前最實用,投入最少的,真正實現大面積推廣應用的液體菌種生產設備。該設備克服了傳統發酵罐液體菌種培養設備投資大(一萬元以上),技術難控制的缺點(目前很多單位出售的發酵罐液體菌種設備實際上是大型工廠設備宿小的,該設備需要專業無菌廠房和技術人員,很多菇廠花高價買回來以後發現實際上很難使用)。我們發明的專利設備是利用磁力攪拌供氧的原理,根據菌種生長的要求,設計製造的液體菌種培養器體積小,操作方便等優點。食用菌栽培戶和菇廠不需要添加任何設備和投入就可以採用該設備直接生產液體菌種,時間僅需要 天左右)。該設備是目前設備最便宜,技術最容易掌握,最實用的液體菌種培養設備。採用液體菌種栽培菇類最快 天,所以液體菌種特別適合種植珍稀菌類和反季節栽培。液體菌種是是提高食用菌產量和經濟效益必需設備,如果你現在就擁有一台液體培養器,你栽培的食用菌不僅產量提高,而且比傳統的栽培方法提前 天以上上市。真正做到人無你有,人有你精的高效栽培前沿。是我們科技人員經過多年的菌種選育,獨家篩選出的快速生物發酵菌種,並生產出系列生料生物發酵劑,高溫發酵劑,桔桿飼料發酵劑,菌糠飼料發酵劑等多個新產品。該生物發酵劑可以直接將各種農作物桔桿,任何樹木鋸末(含有油脂的鋸末)等進行發酵 天左右既可以脫去有害物質和殺死各種雜菌,並產生大量的抗體,用於直接開放式栽培菌類和制種。再也不會因為需要購買滅菌設備而煩惱了;生料生物發酵劑不僅起到殺死培養料中的各種病菌並能夠產生控制雜菌生長的物質,還可以將培養料有害物質 快速轉化成適宜菌類吸收生長的營養成分;採用生料生物發酵劑處理過的培養料直接開放式制種和栽培 不需要滅菌,節省滅菌和無菌接種設備投入;經過發酵的培養料直接開放式栽培發菌出菇時間比滅菌的熟料縮短一半以上,比滅菌方法成本降低 ,適合初次新手的傻瓜栽培方法,再也不必為失敗而煩惱了。生料生物發酵劑:適用各種菌類生料栽培培養料發酵,每公斤:高溫發酵劑:適用於有機生態無土栽培基質的快速發酵,每公斤:桔桿飼料發酵劑:適用於農作物桔桿發酵轉化高蛋白飼料,每公斤:菌糠飼料發酵劑:適用於各種食用菌下腳料發酵轉化豬,魚等高蛋白飼料,每公斤:隨著食用菌從家庭到工廠化的轉變,在我們發明的全日光自動育苗育苗培養器的基礎上進行革新,發明了食用菌專用的全自動菇房溫濕度控制器,該設備可以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自動管理 以上,適合專業大戶和專業栽培工廠。另有裝袋機,拌料機,粉碎機等工廠化設備供應。元。另有拌料機,裝袋機,超凈工作台等工廠化生產設備供應。元以上;平菇收完後再用種過平菇的下腳料添加少量鋪料發酵種雞腿菇,每畝成本不超過 元以上;用種過雞腿菇的下腳料再種草菇,每畝成本不超過萬元;上述技術僅免費提供給前來面授的學員,簽定長期保護價回收上述各品種的鹽製品和干製品合同。另傳授:黃傘菇,金頂菇,大球蓋菇,硫磺菌菇,珍珠菇,鮑魚菇,玉蕈菇,灰樹花,阿魏菇等元(含資料費,生活費,實習材料費等,結業贈送羊肚菌等三個脫毒新品種,價值元,款到即郵寄二十多萬字的《
6. 食用菌怎麼種植
食用菌栽培與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養料,食用菌要將培養料分解建造自身。這些培養料絕大多數都是人類不能作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質纖維素類的農林副產品,如秸稈、木屑和禽畜糞便等。
食用菌雖然種類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一樣的,即培養料制備→滅菌或發酵→接種→發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獲。有的種類只出一茬,有的可以出幾茬。
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主要有生料栽培、發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
所謂生料栽培,就是將培養料加水攪拌均勻後不再滅菌或發酵而直接接種,然後在適宜環境條件下發菌出菇。目前可以生料栽培的種類只有平菇、草菇和大球蓋菇,其他種類都不能生料栽培。
發酵料栽培是將各種原料拌勻後,按一定規格要求建堆,堆積發酵,當堆溫達一定要求後,進行翻堆,一般要翻3~5次,然後在自然條件下接種,在適宜環境條件下發菌出菇。凡可生料栽培的種類都可進行發酵料栽培。必須使用這一方法的都是蘑菇屬的各種,如雙孢蘑菇、大肥菇、巴氏蘑菇(姬松茸),草菇、平菇、雞腿菇等也常應用此法。
熟料栽培是指將培養料裝入一定大小的容器,常用塑料袋,然後進行常壓或高壓滅菌,將培養料內的生物全部殺死。冷卻後經無菌操作接種,在適宜環境條件下發菌出菇,如香菇、杏鮑菇、金針菇、木耳、銀耳、白靈菇等都是這樣栽培的。
此外,一些共生菌類,如松茸、牛肝菌等非腐生菌類,用上述任何方法都不能栽培出菇。但是由於其美味,市場價格好,為了增加野生狀態的採集量,人們進行了半人工栽培。所謂的半人工栽培,就是人工接種在自然發生的場所,增加菌絲生長量,促使子實體多發生。
7. 如何申請食用菌菌種專利
可以申請菌種專利,需要先將菌種提交保藏中心保藏,申請專利時要說明該菌種的用途
專利申請專業性較強,建議委託代理機構辦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8. 食用菌培育方法
食用菌內容很多,這里下載不下,只能下載一篇,可能對你有所幫助。
第二章 雞腿蘑
一、概述�
雞腿蘑又名毛頭鬼傘、毛鬼傘、刺蘑菇,屬真菌門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傘菌目鬼傘科。�雞腿蘑幼時肉質細嫩,鮮美可口,色香味皆不亞於草菇。�雞腿蘑還是一種葯用蕈菌,味甘性平,有益脾胃、清心安神、治痔等功效,經常食用有助消化、增進食慾和治療痔瘡的作用。據《中國葯用真菌圖鑒》等書記載,雞腿蘑的熱水提取物對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抑制率分別為100%和90%。另據報道,雞腿蘑含有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成分,以每公斤體重用2克雞腿蘑的濃縮物投給小白鼠,1.5小時後降低血糖濃度的效果最為明顯。近年來,美國、荷蘭、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相繼栽培雞腿蘑成功,其生產的鮮菇、干菇(切片菇)、罐頭菇,在國際市場都很受歡迎。�
為了開發這種寶貴的食用和葯用蕈菌資源,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山西省生物研究所、雲南省食用菌科技開發中心、遼陽市食用菌研究所等單位的科技人員對雞腿蘑進行調查、採集、分離和栽培試驗,為雞腿蘑的商業化生產做了不少工作。河北省和北京市已試栽成功,目前有少量供應市場,具有十分可觀的生產和市場潛力。�
二、生物學特性�
1.形態特徵�
子實體群生。菇蕾期菌蓋圓柱形,連同菌柄狀似火雞腿,雞腿蘑由此得名。後期菌蓋呈鍾形,高9~15厘米,最後平展。菌蓋表面初期光滑,後期表皮裂開,成為平伏的鱗片,初期白色,中期淡銹色,後漸加深;菌肉白色,薄;菌柄白色,有絲狀光澤,纖維質,長17~30厘米,粗1~2.5厘米,上細下粗,菌環乳白色,脆薄,易脫落;菌褶密集,與菌柄離生,寬5~10毫米,白色,後變黑色,很快出現墨汁狀液體。孢子黑色,光滑,橢圓形,有囊狀體。囊狀體無色,呈棒狀,頂端鈍圓,略帶彎曲,稀疏。�
2.生態習性�
(1)習性春夏秋季雨後生於田野、林園、路邊,甚至茅屋屋頂上。子實體成熟時菌褶變黑,邊緣液化。保鮮期極短,可食,但少數人食後有輕微中毒反應,尤其在與酒或啤酒同食時易引起中毒。�
(2)分布世界各國均有,我國主要產於華北、東北、西北和西南,河北、山東、山西、黑龍江、吉林、遼寧、甘肅、青海、雲南、西藏等省(區)均有報道。筆者在北京市海淀區的山地也曾採集到。�
3.生活條件�
雞腿蘑是一種適應能力極強的草腐土生菌,其生活條件要求如下:�
(1)營養雞腿蘑能夠利用相當廣泛的碳源。葡萄糖、木糖、半乳糖、麥芽糖、棉籽糖、甘露醇、澱粉、纖維素、石臘都能利用。利用木糖比葡萄糖差,利用乳糖相當好,但不是最好;某些菌株利用半乳糖和乳糖好於利用甘露醇、葡萄糖、果糖;利用軟石臘能力較差。�
蛋白腖和酵母粉是雞腿蘑最好的氮源。雞腿蘑能利用各種銨鹽和硝態氮,但無機氮和尿素都不是最適氮源,在麥芽汁培養基中加入天門冬醯胺、蛋白腖、尿素,菌絲生長更好。�缺少硫胺素時雞腿蘑生長受影響。在培養基中加入含有維生素B�1的天然基質,如麥芽浸膏、玉米、燕麥、碗豆、扁豆、紅甜菜、野碗豆、紅三葉草、苜蓿等綠葉的煎汁,可以大大促進雞腿蘑菌絲的生長。�
雞腿蘑可以進行深層培養。在麥芽汁培養液中,每升可以產生25~28克干菌絲體。在只含無菌水、磷酸鹽和碳源的培養液中,雞腿蘑的菌絲也能生長。�
(2)溫度雞腿蘑菌絲生長的溫度范圍在3~35℃,最適生長溫度在22~28℃。雞腿蘑菌絲的抗寒能力相當強,冬季零下30℃時,土中的雞腿蘑菌絲依然可以安全越冬。溫度低時,菌絲生長緩慢,呈細、稀、絨毛狀;溫度高時,菌絲生長快,絨毛狀氣生菌絲發達,基內菌絲變稀;35℃以上時菌絲發生自溶現象。子實體的形成需要低溫刺激,當溫度降到在9~20℃時,雞腿蘑的菇蕾就會陸續破土而出。低於8℃或高於30℃,子實體均不易形成。在12~18℃的范圍之內,溫度低,子實體發育慢,個頭大,個個象雞腿,甚至象手榴彈。20℃以上菌柄易伸長、開傘。人工栽培,溫度在16~24℃時子實體發生數量最多,產量最高。溫度低,子實體生長慢,但菌蓋大且厚,菌柄短而結實,品質優良,貯存期長;溫度高時,生長快,菌柄伸長,菌蓋變小變薄,品質降低,極易開傘和自溶。�
(3)濕度雞腿蘑培養料的含水量以60%~70%為宜,發菌期間空氣相對濕度80%左右。子實體發生時,空氣相對濕度應為85%~95%,低於60%菌蓋表面鱗片反卷,濕度在95%以上時,菌蓋易得斑點病。�
(4)光線雞腿蘑菌絲的生長不需要光線,但菇蕾分化時和子實體發育長大時均需要500~1 000勒克斯的光照。�
(5)空氣雞腿蘑菌絲體生長和子實體的生長發育都需要新鮮的空氣。在菇房中栽培,子實體形成期間每小時應通風換氣4~8次。
9. 誰能幫我查下專利申請號:03111780.5公開號:CN1518860A;專利申請號:2004100234532
一種食用菌營養添加劑顆粒 無權
申請號:03111780.5 申請日:2003-01-24
摘 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營養添加劑,該添加劑為顆粒狀,包括芯材和包裹在其外的由不溶於水的、能被食用菌菌絲體分解為碳水化合物的物質組成的包裹層,芯材的主要組分是含粗蛋白的物質。將本添加劑加入食用菌栽培種的培養料中,其中的營養成分能供食用菌菌絲體緩慢分解利用,培養出大量活力強、菌絲萌發快的食用菌優勢菌種,可以實現食用菌(包括珍稀食用菌)的開放式栽培、食用菌廢料培養基的循環利用,簡化栽培工藝,降低生產成本,大幅度提高食用菌產量。
申請人 鄭祥品
地址 366100福建省大田縣城關赤岩山路2號
發明(設計)人 鄭祥品
主分類號 A01G1/04
分類號 A01G1/04
法律狀態 前往專利局官方網站查詢
本專利更多信息
主權項 1、一種食用菌營養添加劑顆粒,主要由粗蛋白含量高的物質組成,其特徵在於:顆粒包括芯材和包裹在其外的由不溶於水的、能被食用菌菌絲體分解為碳水化合物的物質組成的包裹層,芯材的主要組分是含粗蛋白的物質。
公開號 1518860
公開日 2004-08-11
專利代理機構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雁翔
一種開放式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審中
申請號:200410023453.2 申請日:2004-01-18
摘 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開放式栽培食用菌的方法,是採用發酵法栽培食用菌,其培養料只需進行一次堆料發酵,栽培種是採用在菌種培養料中添加營養添加劑顆粒後培養出的優勢菌種。本發明方法不但改變了傳統木生食用菌的生產方法,縮短了木生食用菌的生育期,而且使木生食用菌的生產可以實現在露天條件下的機械化生產;大大減輕草生食用菌生產過程的勞動強度,縮短生產時間、消除安全隱患;本方法適用於草生及木生食用菌的生產,具有成本低、產量高、操作工藝簡單等眾多優點。
申請人 鄭祥品
地址 366100福建省大田縣城關赤岩山路2號
發明(設計)人 鄭祥品
主分類號 A01G1/04
分類號 A01G1/04
法律狀態 前往專利局官方網站查詢
本專利更多信息
主權項 1、一種開放式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包括配製培養料、將培養好的菌種與培養料混合均勻、裝袋、培養菌絲、出菇,其特徵在於:在將培養好的菌種與培養料混合均勻之前,培養料要進行一次堆料發酵;菌種是採用如下方法培養的:1)配置菌種培養料2)將按菌種培養料乾料重量的10%-50%的營養添加劑顆粒加入到菌種培養料中混合均勻3)接菌培養。
公開號 1640227
公開日 2005-07-20
專利代理機構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吳翠蓉
一種食用菌營養添加劑顆粒 無權
申請號:03111780.5 申請日:2003-01-24
摘 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營養添加劑,該添加劑為顆粒狀,包括芯材和包裹在其外的由不溶於水的、能被食用菌菌絲體分解為碳水化合物的物質組成的包裹層,芯材的主要組分是含粗蛋白的物質。將本添加劑加入食用菌栽培種的培養料中,其中的營養成分能供食用菌菌絲體緩慢分解利用,培養出大量活力強、菌絲萌發快的食用菌優勢菌種,可以實現食用菌(包括珍稀食用菌)的開放式栽培、食用菌廢料培養基的循環利用,簡化栽培工藝,降低生產成本,大幅度提高食用菌產量。
申請人 鄭祥品
地址 366100福建省大田縣城關赤岩山路2號
發明(設計)人 鄭祥品
主分類號 A01G1/04
分類號 A01G1/04
法律狀態 前往專利局官方網站查詢
本專利更多信息
主權項 1、一種食用菌營養添加劑顆粒,主要由粗蛋白含量高的物質組成,其特徵在於:顆粒包括芯材和包裹在其外的由不溶於水的、能被食用菌菌絲體分解為碳水化合物的物質組成的包裹層,芯材的主要組分是含粗蛋白的物質。
公開號 1518860
公開日 2004-08-11
專利代理機構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雁翔
10. 如何申請食用菌種專利
菌種可以作為「植物新品種」來申請,授權後其享有的權利有:
1 完成育種的單位或者個人對其授權品種,享有排他的獨占權。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品種權所有人(以下稱品種權人)許可,不得為商業目的生產或者銷售該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不得為商業目的將該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重復使用於生產另一品種的繁殖材料
2 品種權的保護期限,自授權之日起,藤本植物、林木、果樹和觀賞樹木為20年,其他植物為15年。
還要注意的是,申請植物新品種,可能需要在有關機構進行生物保藏。
而培育菌種的方法也可以作為發明來申請專利,這與其它方法發明的申請就沒有區別了,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