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煲飯怎麼做
120克米,水浸40分鍾。
內徑15CM(外徑18CM)日本土鍋一個,鍋底抹豬油,我兩手油呢照片沒拍,參考諾諾的樣子。我用的是豬油,最後的鍋巴非常香。
把浸過的米倒進鍋里,放水高出米面5-6毫米,就是水量要少,反正米浸過了。廚房裡隨手按的,照片跑焦了,大家湊和看。
我建議這時候不要急著開火煮飯,因為我試驗下來,飯熟得非常快,我手腳不算慢,後面的料都沒准備好。廚房新手估計夠嗆。所以,都准備好了再煮飯也不急。
臘腸兩條切片,用的是榮華605克裝的特瘦腸,朋友送的。查了查,淘寶上很多。這臘腸不錯的,比起鏞記的既便宜又容易買,而且每條分量小,便於一兩個人下廚房。
熱鍋(平底鍋或者中華鐵鍋都可以),下一點點色拉油(臘腸會出油,油只是潤潤鍋),然後關小火,把切片的臘腸放下去煎熟。注意火要小,不行就把火關了。我一邊煎一邊刷微信結果煎焦了一點。煎熟的標志就是臘腸里的白色油脂變透明了。
把臘腸撈出,直接在這口鍋里煎出來的臘腸油里放一個小蔥的蔥白,一小片姜,炒香後撈出,再倒4瓷勺生抽(單人用的中式白瓷勺)、2瓷勺水、1瓷勺糖、2瓷勺料酒(我用的自己喝的加飯,反正料酒用好些是會很香的),然後翻炒一下成為醬汁。注意小火,火太大了醬油很容易炒焦。就炒炒香而已,一會就可以關火倒出了。
油炒過的醬汁要比直接倒醬油進煲仔香,這里是針對諾諾的方子進行了修改。@伊斯特艾格 的醬汁方子一看就靠譜,不過我手邊沒烈酒,所以用了最簡單的醬油、紹酒和糖的配比。各位有興趣可以試試他的醬汁。加中國高度白酒也可以,會非常香的。
醬油我用了手邊最好的, @默識先生 介紹的新加坡的廣和興醬油,用上次的圖,左邊那瓶叫「醬青」的就是了。好到什麼程度呢?我可以倒出來喝一杯。
把醬汁倒出後,仍然利用這口鍋,放入兩大碗熱水,加一勺鹽(到嘗一口水覺得略有點鹹的程度),上蓋煮開。這口鍋用來焯燙小青菜用。加鹽是為了讓青菜入味。加熱水……是節省時間。還用這口鍋是為了……不用洗鍋。
三顆小青菜,依次用筷子夾下鍋,燙到綠就可以撈出了。買小青菜的時候一定要干,要問攤主是不是比較甜的那種。回家洗洗干凈就好,不要用水泡。最討厭的是攤主一直往上淋水的那種,嚼起來一包自來水味。
焯燙小青菜是為了解決諾諾的青菜發黃問題——焯過後進煲燜就不怕黃了。
廚房新手這時候就可以胸有成竹地開始煮飯了。上蓋大火煮開後(大約四五分鍾)轉小火煮8分鍾(按我的鍋我的水量),飯差不多就熟了。煮飯時不怕開蓋子其實,所以你不確定就多開幾次吃吃飯有沒有熟。反正做煲仔飯,一開始下鍋的水就一定要少就對了。
如果是熟手,請參考這個時間,自行評估開始備料的時間,醬汁其實是熱炒過後淋上去比較好。小青菜焯燙後其實也是趁熱進鍋比較好,冷了比較浪費熱量。
飯小火煮熟了以後開蓋。先在飯上澆一半醬汁,把臘腸放上去,再把小青菜放上去,再打一個蛋,最後把剩下的一半醬汁淋上去。
㈡ 煲仔飯用錫箔紙做法
市面上賣的錫箔紙碗包裝的煲仔飯,有些好的店只是用來作為外賣包裝和保溫,煲仔飯本身還是用的砂鍋,有些差點的,比如在校園內的,一般會用煲仔飯機,這時錫箔紙碗就是用來製作了,不同與正常煲仔飯至少20分鍾,這種的可以5分鍾做好,而且經常會有用預先悶好的飯,再用錫箔紙做出煲仔飯的硬殼的做法,人流量大的,或者外面的會有這樣的。
㈢ 煲仔飯怎麼煮
㈣ 煲飯怎麼做好吃
煲仔飯算得上是廣東人民的偉大發明,對於我們懶人也有積極的借鑒作用。正宗煲仔飯須用瓦缶掌煲,看火是項復雜的活,絕對不適合懶人,幸而有電飯煲,還能湊合著弄一頓。
做煲仔飯很簡單,臘味、滑雞、排骨、豬肝、牛肉都可成為煲中物。我本人較中意的是雙拼,比如臘腸拼臘肉、滑雞拼牛肉、雙味排骨之類。最近在利苑吃煲仔飯,也是臘腸拼臘肉,還加上鮮帶子,味道就上了一個層次,不過,如果在家也照辦,那就大費周章了。煲仔飯方便,勝在飯熟菜熟,效率極高。先洗米放水煮飯,按下電飯煲的開關後,就要開始炮製用料,如果是臘肉臘腸,切薄片即可,記得不要懶到切段切塊,否則味道大打折扣。如果是排骨、滑雞之類,要用味料腌制,排骨可用搗爛的豆豉、蔥蒜來腌;滑雞略腌後,可用浸開了的冬菇切絲拌上,味道就不會那麼單調。若是很趕時間,市場上也有檔口賣調好味、切好的肉類,買上三四元便夠一餐。
料備好後,就可以干別的事去了,看看碟聽聽CD,想著差不多是時候了,就跑到廚房看看。我家的電飯煲有時間指示,離飯熟還有十分鍾的時候,放下配料就差不多了。另一個判斷准則是,飯水收幹了就可以放配料。當然,不同的配料、不同的分量時間也不同,我媽說「咸魚臘肉,見火就熟」,可見如果做的是臘味飯,四五分鍾已綽綽有餘了。我喜歡芫荽和蔥,手頭上有的話,會切碎了在最後關頭作仙女散花狀,然後捂上煲蓋等一兩分鍾。其實,用料的選配是千變萬化的,我就經常隨心所致,滑雞可以搭配切片的紅棗和寧夏杞子;做牛肉飯時,牛肉快熟時打入一隻雞蛋,變成牛肉窩蛋,也不錯;煮飯時加點史雲生清雞湯,或是像「雅苑」那樣做成油鹽蝦醬飯,光是創意也能打高分。
煲仔飯要好味,有一樣東西切不可少,那便是醬油。醬油在最後淋在飯面,滲透下去,足以帶動一煲鮮味。不過,隨隨便便的醬油不放也罷,主要是太咸了。我會在有空時事先煮些椒圈醬油,醬油加些水、放點糖和一丁點油,和辣椒圈一起煮滾。炮製好的醬油倒入油壺中放進冰箱,隨時可用。據說超市有辣椒醬油賣,我沒試過,不知有沒有我煮的好味。
說了半天,差點忘了弄青菜,與煲仔飯相配的青菜,我覺得以白灼為宜,一濃一淡,味道才配合。菜心、生菜、芥蘭洗凈灼好,費不了多少工夫。這一頓不用又煎又炒,就有肉有菜,也夠豐盛的。
瑤柱排骨煲仔飯
材料:
米 2 4 0 克 姜絲 1 湯匙
肉排
2 4 0 克 油 1 湯匙
冬菇
5 只 蔥 3 棵
清水 3 0 0 毫升
腌料:
蚝油 1 /2 湯匙 生抽 1 茶匙
生粉 1 茶匙 酒 1 / 2 茶匙
糖 1 / 4 茶匙 油 2 湯匙
調味料:
生油 6 0 毫升 老抽 2 湯匙
糖 2 湯匙 麻油 2 茶匙
做法:
瑤柱用清水浸軟撕幼。
冬菇浸軟去蒂,切小件,蔥洗凈切粒。
肉排斬成小件加入姜絲和腌料拌勻。
拌勻調味料,煮至糖溶盛起。
米洗凈,加入油拌勻,放入瓦煲內加水煲滾,然後放入冬菇、瑤柱、肉排煮至水將收乾,改文火焗至肉排熟透,灑上蔥花,加入調味料拌勻,即可進食。
西式煲仔飯
米飯: 煮熟
雞快(或者是其他)加醬油,鹽,泡上若干小時
蔬菜:胡羅卜,芹菜(這樣做好後,顏色會比較好看,還可以加別的)
取烤蛋糕用的錫紙烤盤,抹上少許油,倒入煮熟的米飯,平鋪上蔬菜,在放上雞塊,最 好蓋在蔬菜上,這樣蔬菜的味道會好一些。最好隨便灑上一些醬油,用錫箔紙密封烤盤,放入烤箱,溫度500-550(250?),時間30分。
臘味油鴨飯
材料:臘鴨5件,臘腸2條,米1碗
做法:1、煲仔燒紅下少量油,放入米及2碗水,猛火煲5分鍾至干水。2、倒去多餘水分,再放入臘味封蓋,慢火煲7分鍾即可。3、局3分鍾,香氣更濃郁,飯味更香。
貼士:1、先用溫水將臘味略洗凈,因臘味是風干食品,這樣做可洗去臘味上的灰塵及「益味」,2、煲仔要預先燒紅,下少量油的目的是令米粒沾上油而不易吸收水分,煲起飯來分外軟綿綿。3、想有飯焦靚效果,在飯收水時可轉用火力平均的電熱飯煲熱,這樣飯會更易起焦
㈤ 錫紙煲仔飯能用微波爐加熱嗎
錫紙煲仔飯原則上是不能用微波爐加熱的,因為在加熱過程中會產生燒焦現象。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用微波爐加熱過程中會造成食物的水分大量流失,所以任何食物都不建議長時間用微波爐加熱。
㈥ 用錫紙碗怎麼做煲仔飯
錫紙碗一般都是用機器才能做煲仔飯的,因為它很薄,容易糊。當然如果你控製得好火候,也可以用火直接燒的。
㈦ 傳統的煲仔飯是採用了瓦罐來製作,為什麼外賣煲仔飯則採用了錫紙飯盒
以鋁箔為材料生產製造的廣東鋁箔餐盒生產廠家,鋁箔碗,鋁箔煲、錫紙煲可加工成各種形狀,廣泛應用於西點烘焙、航空配餐、外賣、熟食、方便麵、方便盒飯等食品領域的包裝。航空鋁箔餐盒、鋁箔餐盒外觀挺括,有良好的熱傳導性,可以用烤爐、微波爐、蒸箱等廚具在原包裝上直接加熱,使用方便、安全、衛生、無異味、不滲漏。鋁資源可回收再利用,避免了資源浪費,保護了環境。
煲仔飯外賣打包錫紙飯盒及容器的性能:
利用鋁箔生產的各種食品餐盒,航空快餐盒目前一般採用國外、最科學的鋁箔表面塗層處理技術和高溫消毒去污處理技術,鋁箔餐盒產品美觀、高雅、豪華,提高快餐檔次,已使用於航空、輪船、賓館等行業。目前的可熱封,可高溫高壓殺菌的鋁箔餐盒,還廣泛適用於餡餅、午餐肉、密罐、醬汁、果醬和經過加工的乳酪、咖啡奶、素食糊及其它需長保存期產品的密封包裝,也可用於非食品應用和工業,例如制葯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