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黃花菜苗什麼時候移栽最好移栽黃花菜苗要注意什麼呢
黃花菜,又名黃花菜,是一種營養豐富、保健效果好的蔬菜。所以這道菜在日常生活中很受歡迎,尤其是做湯的時候,很多人喜歡放黃花菜。這使得種植黃花菜的經濟效益大大提高。目前市場上一些干貨黃花菜 kg的價格高於8元,供大於求!所以越來越多的種植者開始考慮種植黃花菜。來說說如何通過分株育種的方式種植黃花菜吧!
需要注意的事項
1)建議農民移栽全過程同時進行,開挖、分割、種植當天完成,因為其肉質根含水量高,存放時間長,會導致水分流失,對根系造成損害!
2)移栽時注意種植深度。種植過淺,後期乾旱會明顯抑制根系生長,生根分櫱期新根易長土,出現毛痂現象!種植時建議種植者將莖的頂端縮短,埋在土壤中2~3厘米。太深會影響出苗和分櫱!
種植者可以通過移植不同的植物來快速繁殖黃花菜以滿足市場需求。但分株移栽也有弊端,可能對原母株造成損害。因此,分株移栽後,應及時給原田補充營養,促進植株恢復。這是我對黃花菜分株育種的看法。歡迎繼續我們的討論!
⑵ 黃花菜的根怎麼種
1、合理密植:黃花菜採用密植可發揮群體優勢,增加分櫱、抽薹和花蕾數,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一般多採用寬窄行栽培,寬行60~75厘米,窄行30~45厘米,穴距9~15厘米,每穴栽2~3株,栽植4.5萬~7.5萬株/公頃,盛產期達150萬~225萬株/公頃。
2、適當深栽:黃花菜的根群從短縮莖周圍生出,具有1年1層,自下而上發根部位逐年上移的特點,因此適當深栽利於植株成活發旺,適栽深度為10~15厘米。之後應澆定根水,秋苗長出前應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以利於新苗的生長。
3、中耕培土:黃花菜為肉質根系,需要肥沃疏鬆的土壤環境條件,才能有利於根群的生長發育,生育期間應根據生長和土壤板結情況,中耕3~4次,第1次在幼苗正出土時進行,第2~4次在抽薹期結合中耕進行培土。
1、分株:黃花菜分株繁殖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一是將母株叢全部挖出重新分栽,另一種是由母株叢一側挖出一部分植株做種苗,留下的讓其繼續生長,但挖苗和分苗時要盡量少傷根。
2、扦插:黃花菜採收完畢後,從花莛中、上部選苞片鮮綠且苞片下生長點明顯的,在生長點的上下各留15厘米左右剪下,將其略呈弧形平插到土中,約經1周後即可長根生芽。
3、播種:黃花菜進行人工授粉可得到種子,播種時用肥沃的菜園土做苗床,種子用25℃的溫水浸種48小時,播後覆土2厘米,通常1周可出苗,出苗後逐漸降低棚溫以適應外界氣候。
⑶ 東北的黃花菜怎麼種種植前用不用處理一下粽子
黃花菜種植前不用處理的,就和平常種植一樣就可以,沒啥要求的
4、黃花菜很少生病,平常時候就是會出現一些蚜蟲或者葉斑病,如若發現蚜蟲出現,比較少的情況下,人工除蟲就可以了,比較多的話可以噴些除蟲的葯劑,比如樂果乳油,彈葯注意噴灑葯劑之後半個月之內不要採摘,如果是葉斑病用百菌清就行了。
⑷ 黃花菜怎麼種,黃花菜的種植方法
你好
一、黃花菜怎麼種,黃花菜的種植方法
(1)選地:黃花菜喜溫暖,適應性強,但地上部遇霜則枯萎;根系發達,耐旱力強,在山坡地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砂土、黏土、平川、山地均可種植。但以紅黃土壤最好。
(2)深翻整地:黃花菜是多年生作物,在翻耕土地時應注意深翻耕,深翻土壤有利於根系生長,翻地深度20-30cm,摟平、打埂、修渠作畦。為便於以後的日常管理,畦寬以1-1.5m為宜,畦長不限,以方便為原則。
(3)繁殖:①種子繁殖:這是快速生產種苗的方法,但黃花菜種子發芽率低,必須先浸種催芽,播後1年方可定植。②分株繁殖:選健壯、無病害株叢,在花蕾採收完畢到秋苗抽生前挖取株叢的1/4至1/3分櫱作為種苗,連根從短縮莖切分,剪去衰老根和塊狀肉質根,將長條肉質根剪短即可栽植。③切片繁殖: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取老黃花菜植株,剪除綠葉,留5-7cm長的根系,用小刀均勻地切成2-5片,然後用800-1000倍多菌靈或托布津浸泡20-30min,然後栽植。④分芽繁殖:黃花菜根狀莖兩側排列著無數隱芽,頂端著生主芽和側芽,人為地破壞其頂端優勢,促進側芽萌發,可用分芽的方法提高繁殖率。⑤組培繁殖:為達到速度快、質量好、成本低、效率高的目的也可採用工廠化組培育苗技術。
黃花菜
(4)生育階段:黃花菜分為7個生育階段:2月至3月上中旬為萌芽期,3月中旬至5月下旬為分展葉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為抽薹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為萌蕾開花期,7月上旬至8月上旬為采後枯葉期,8月上旬至秋季初霜前為秋季展葉期,霜後到翌年1月為休眠期。
(5)科學施肥澆水:合理排灌春季多雨,應及時做好黃花菜地清溝排水工作,防止漬澇,7~8月份高溫乾旱季節,要及時引水抗旱,保持土壤濕潤,延長採收時期,提高產量,引水抗旱宜早晚進行,做到急灌急排,不能漫灌。黃花菜十分喜肥、耐肥,尤其對氮、磷、鉀的需要量較多,建議用水溶肥,吸收快,可以短時間內滿足植物的生長需要。如沃葉水溶肥。施肥應於春苗發芽期、抽莛開花期和冬苗發育期分次進行。在抽薹始期噴施花朵壯蒂靈,為增強植株抗旱、抗病力,延長葉片功能,促使花蕾粗壯,減少幼蕾脫落,提高產量。
⑸ 黃花菜怎麼種,黃花菜的種植方法
黃花菜又名萱草菜、金針菜,為百合科萱草屬宿根多年生的一種三倍體草本植物。只開花,不結果,無性繁殖。以花為食用部分,可以鮮炒,也可以製成干製品,用溫水浸泡後炒食、做湯或水焯後涼拌,風味獨特,營養豐富,並具有安神、定驚、催眠、清熱、消炎之功效。黃花菜栽培歷史悠久,分布范圍廣,種植面積大,是一種栽培管理容易、收益時間長、效益高的經濟作物。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地點選擇
黃花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耐貧瘠,適應性強,不管是黏壤土還是沙壤土均能良好生長,無論山坡,平地都可以種植,但肥沃土壤有利於提高產量和品質。黃花菜是多年生作物,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不積水的地塊。
(2)施足基肥
栽植時,先開好深15~20厘米、寬20~30厘米的穴,每40穴施入腐熟豬牛糞50千克、復合肥1千克,施後把基肥與穴土拌勻。
(3)苗根修剪
將生長5~6年的大叢黃花菜頭挖起,分割成2~4個單株為一叢備用,並剪去肉質根,只保留1~2層新根,新根長4~5厘米,同時將「根豆」和根部的黑須剪掉。這樣有利於栽後新根群的旺盛發育。
(4)適時移栽
從採摘結束至翌年2月均可移栽,但以白露和立春2個節氣移栽較好。尤其白露移栽,尚有充足的雨量和適宜的氣溫,植株能夠進入2次長葉期,有利於分株繁殖,栽後成活率高,當年就可長出3~5個新芽,翌年即可以有一定的產量。
(5)合理密植
根據梯園的寬窄,採取單行栽植或寬窄行栽植。單行栽植:行距80~90厘米、叢距30~35厘米,每叢栽2~4片(株)苗,叢內株距4~5厘米,每叢栽3片苗的呈三角形排列,栽4片苗的呈正方形排列。寬窄行栽植:一般寬行行距80~100厘米,窄行行距60~70厘米,叢距35~40厘米。也可以種植在山坡梯園的前崖,園內套種其他作物,穴距為30~40厘米。
(6)栽植深度
以10~15厘米為宜。過深分櫱慢,進入盛產期要遲1~2年;過淺植株矮小,分櫱細弱,容易早衰,而且遇乾旱易影響出苗。移栽後應及時澆水,移栽期保持土壤含水量在70%~80%。
(7)適時追肥
在春季萌發第1輪新葉時,畝用腐熟的人糞尿500千克加復合肥5千克兌水澆穴,結合中耕培土施春苗肥,使幼苗發育茂盛,生長整齊;4月中旬施抽薹肥,每畝施尿素10千克左右,為抽薹打下基礎;5月中、下旬結合中耕施催蕾肥,每畝施尿素10千克左右,促使花莖抽生,為現蕾創造條件;採摘完後及時割葉施冬苗肥,畝施人糞尿150~200千克、速效化肥10千克。施肥時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掌握「差苗多施,壯苗少施,瘦地多施,肥地少施,晴天水施,雨天干施」的原則。
(8)堆蔸培肥
黃花菜根系每年從新生的基節上發生,有逐漸向上生長的趨勢。因此,在冬苗枯死後,應隨即用肥土堆蔸,有利新根生長。新植的不必堆蔸。堆蔸以肥沃的塘泥、河泥最好,田泥、菜園土次之。
(9)更新復壯
黃花菜栽植一定年限後,因肥水條件差、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地上部分櫱成密集的株叢,地下部產生許多粗糙而肥大的肉質根,這時花蕾減少,採摘期縮短,產量下降,需要更新。更新方法:採收完成後,結合秋季大中耕,在每叢植株的一側連根挖掉1/3的老株,促進整個植株發生新的分櫱,萌發新根,達到更新復壯的目的,3~4年後用同樣的方法復壯另一側。1~2年後再將剩餘的蔸全部挖掉,並深翻土。
(10)病蟲害防治
黃花菜常見的病害有葉斑病、葉枯病、銹病、炭疽病和莖枯病等;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薊馬、潛葉蠅等。防治病蟲害,要搞好農業防治,在黃花菜採摘完後,地上部隨即枯死,應及時割蔸並運離黃花菜地外,以減少菌源、蟲源;搞好黃花菜的追肥、冬培工作,以增強抗病能力;適時更新復壯老蔸;選用抗病品種等。適時用葯防治,病害可用75%的百菌清800倍液噴霧防治,蟲害可用艾美樂3000倍噴霧防治。
⑹ 想種植黃花菜,種植技術有哪些要點
黃花菜移栽:行距60~70厘米,縱距30~40厘米,以兩到三枚栽種,坑深十厘米以上,黃花菜每年都會長出新的植株,第二年又可移栽。如果要套種其他作物,距離要更遠為好。還可以進行分株繁殖,如果親戚鄰居種有黃花菜,我們可以去分一些回來栽種。分株繁殖應在春天萌芽前進行,把分割下來的根系栽種在肥沃,排水性能好的土壤中。
但是如果做旅遊業的話建議不要了。油菜花要盡量避免冬天開花,可以提前噴多效唑六。平時要注意做好排水,如果水分過多可能會倒伏。油菜花常見的病害有霜霉病,黑腐病等,生長期分為七個階段;萌芽期,展葉期、抽噎器、開花期、葉枯期、來年展葉期和休眠期。黃花菜一旦種植可以連續採收好幾年,所以無論只自己在家種植或者大面積的種植都是比較理想的。
黃花菜,又稱忘憂草、金針菜。百合科萱草屬宿根草本。因其花蕾有賞、食、葯兼具的好處,因而深得人們喜歡,常常將其種植於房前屋後或田邊地角,方便觀賞,採摘。但要求種植前深耕,將土地整平,黃花菜是多年生植物,種植前要施足基肥。農家肥腐熟發酵就行。在種植前要開35厘米的定植溝,施入優質肥後覆蓋一層淺土。在黃花菜發春苗前或者花蕊採收完栽植都可以。
⑺ 黃花菜又叫全針菜,種植間距是多少合適
黃花菜一般採用分株種植,春秋兩季都可以種植,但秋季種植效果最好。種植時,對株型強、留茬三年以上的多年生根系應直接分株,保留原植物的2/3,移出1/3作為苗木,採用分級種植,保證田間整齊度。洞與洞之間的距離為40-50厘米,每個洞內有3-5株植物。種植後覆蓋壓實。每畝穴施500-600公斤人糞,保證成活率,再澆水才實用。黃花菜1號種植技巧。選擇地勢平坦、排灌良好、土壤肥沃或沙土的地塊種植黃花菜,然後翻耕整地,深耕深度20-30cm,整平、起壟、修渠。
第二種方式是在秋收黃花菜後或休眠期後,將幼根從老苗中分離出來,這樣種植後第二年就可以開花收獲,效率會高很多。如果沒有老苗,也可以從別人那裡買。田疃管理黃花菜應該以合理的密度種植,通常相互間隔35到40厘米。黃花菜生長最適宜的溫度在十五到二十度左右,因此在花期控制溫度是必要的,可以促進開花,提高品質和產量。黃花菜最重要的是施肥管理。一般需要施肥三次。第一次施肥是在發芽期間,用氮肥、磷肥、鉀肥和尿素的混合物促進發芽,縮短芽期。第二次施肥一般用於促進新枝條的生長。最後一次施肥在開花時間,有利於縮短花期進行收割。疾病預防黃花菜的病害相對較少,就是有時候會有一些蚜蟲或者葉斑病,所以當發現蚜蟲比較少的時候,可以人工清除。
⑻ 黃花菜該怎麼種植才會高產呢
黃花菜,又稱忘憂草,在中國北方和南方的所有農村地區都有種植。四川省渠縣被譽為中國黃花菜之鄉,邵東縣、啟東縣被譽為黃花菜之鄉。黃花菜是我國特有的多年生蔬菜。由於其成本低、生產快、收入高、需求量大,深受消費者喜愛。
黃花菜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止渴生津、利尿通乳、解毒的功效。對口乾、便血、吐血、鼻出血、排尿不良、便秘有食療作用。還可緩解月經不調、痛經、痛經等症狀。含有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能緩解眼睛疲勞,防止眼睛干澀、眼澀等。胡蘿卜素的組成更為多樣,這在水果和蔬菜中表現得尤為明顯。長壽民族日本已將黃花菜列為純植物性食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健腦食品之一。黃花菜、木耳、香菇、煙筍被稱為乾菜的四大金剛。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因此,它是孕婦必不可少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