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中葯麻黃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葯麻黃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16 18:58:37

⑴ 麻黃的功效與作用

麻黃為中葯中一個重要的發散風寒,是麻黃科麻黃屬植物,它歸肺經和膀胱經,它的功效主要是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接下來給大家詳細講講麻黃的功效與作用。



以上就是有關麻黃的功效與作用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麻黃是一種帶有毒性的中葯材,它含有的麻黃鹼毒性比較強,不可過量服用,避免引起中毒。

⑵ 麻黃這種中葯很常見,它的功效有什麼

麻黃在中醫教材中被列為第一葯,可見其在中醫中的地位。麻黃主要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等三種葯理作用。麻黃作為滋補葯,如著名的《熱病論》中的麻黃湯,就是把麻黃作為宣洩肺氣的葯物使用,也有很好的利水消腫作用,常見的有芒硝湯和麻黃連翹米豆湯,麻黃這些方子都是用來利水消腫的,宣像小青龍煎葯方代表滋補肺氣,是麻黃滋補肺氣的使命。


同時,麻黃具有祛風除濕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濕病。出現頭痛、發熱等症狀,可以把麻黃和桂枝搭配在一起,可以達到發汗滋潤的效果,出現感冒哮喘、肺氣不足等問題,也可以把麻黃和甘草、杏仁搭配在一起使用,還可以和麻黃、松蘿、乾薑搭配在一起吃,可以有比較好的效果。如果想要溫補散寒邪,那麼用麻黃也是非常好的,可以和一些其他的葯材一起使用,使溫補散寒邪的效果更加明顯。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⑶ 麻黃有什麼作用

麻黃的主要功用有四:1.
發汗散寒;2.
宣肺平喘;3.
行水消腫;4.
散陰疽,消症結。由於臨床上最常用為辛溫發汗葯,
所以一般都歸在發散風寒葯中。
麻黃除了辛溫發汗、解表散寒以外,並有明顯的宣肺平喘作用。凡是風寒外侵、毛竅束閉而致肺氣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都可用麻黃治療。即使是表證已解,但仍喘咳的,還可以繼續用麻黃治療,這時可改用炙麻黃。生麻黃發汗解表的效力大,炙麻黃發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較好。用麻黃治療喘咳,最好配上杏仁。麻黃宣通肺氣以平喘止咳,杏仁降氣化痰以平喘止咳,麻黃性剛烈,杏仁性柔潤,二葯合用,可以增強平喘止咳的效果,所以臨床上有「麻黃以杏仁為臂助」的說法。喘咳的病人,如出現肺熱的證侯(痰黃稠、喉燥咽干、口鼻氣熱、遇熱則喘咳加重、苔黃、脈數等),則需加入生石膏,或黃芩、知母等,以清肺熱而平喘。常用的方劑如麻杏石甘湯、定喘湯等,可資參考。
麻黃除了解表平喘之外,還可以用它行水消腫。主要用於上半身水腫明顯的,或頭面四肢水腫或急性水腫兼有表證的治療。麻黃可以溫宣肺氣、開發腠理、助上焦水氣宣化而達到行水消腫的作用。用麻黃治水腫,可能出現以下情況:水從汗解而消腫;?小便增多而消腫;?大便水瀉而消腫;?身有微汗出而小便明顯增多而水腫消退。這與「肺主皮毛、肺布津液下輸膀胱、肺與大腸相表裡,水腫病其本在腎,其標在肺」等理論有關。近些年來,根據這些經驗,用越婢加術湯(麻黃、生石膏、蒼術、甘草、生薑、大棗)加減,治療腎炎病的水腫,也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⑷ 麻黃有什麼功效麻黃能治療什麼

別名:華麻黃、木麻黃、山麻黃、蛇麻黃、勃氏麻黃。

葯性類別:發散風寒葯

性味與歸經: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於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於表症已解,氣喘咳嗽。

用法與用量:炙麻黃2~9g。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臨床應用:

1.麻黃湯(《傷寒論》)治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10g(去節),桂枝6g(去皮),甘草3g(炙),杏仁70個(去皮、尖)。上4味,以水9升,先煮麻黃,減2升,去上沫,納諸葯,煮取2.5升,去滓,溫服8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剖啜粥。方中麻黃發散風寒。

2.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傷寒論》)治太陽病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麻黃12 g(去節),杏仁50個(去皮、尖),甘草6 g(炙),石膏25g(碎,棉布囊)。上4味,以水7升,煮麻黃,減2升,去上沫,納諸葯,煮取2升,去滓,溫服1升。方用麻黃為君,取其能宣肺而泄邪熱。

3.射干麻黃湯 (《金匱要略》)主治痰飲咳喘之證。射干6g,麻黃9g, 生薑9g, 細辛3g, 紫菀6g, 款冬花6g, 大棗3枚, 半夏9g, 五味子3g。水煎服,每日一劑。方用麻黃合五味子,宣中有斂,有開有合。

⑸ 麻黃不僅可以發汗解表,還具有哪些功效

麻黃是學習中葯的人,在學各論解表葯時的第一個葯。功效是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快快」記憶:麻黃發汗喘水。「快快"是快速,快樂的意思,希望大家能快速、快樂記住中葯功效。


我們都知道人夏天出汗多,尿就少;冬天不出汗,尿就多,麻黃又發汗又利尿,您不覺得這樣會不會把人的津液都損耗了嗎!答案是,麻黃和不同的葯物配伍,才會發汗或利尿。所以我個人認為,中葯的功效源於具體使用方劑。所以得從「理法方葯」一氣貫通,了解葯物在具體方中才有的相應功效。


麻黃湯中,麻黃配桂枝發汗,越婢湯中麻黃配石膏利尿。只要你有過一次用葯讓患者頭面浮腫的經歷,就會永遠記住麻黃配石膏,利尿消腫有多麼英勇。具體內容我將在視頻課中不斷更新。文字內容多是中葯識別和「快快」記憶。

4、治療水腫

中醫認為水腫產生的原因跟肺、脾、腎有關系。麻黃可通調水道,治療風水水腫,如臨床中的腎病水腫,其中的代表方劑如麻黃加術湯。

5、皮膚科應用

寒冷性蕁麻疹,主要表現為遇冷誘發或者加劇。臨床多辨證為風寒外襲。

曾使用過麻黃湯、陽和湯加減治療寒冷性蕁麻疹,效果都不錯。陽和湯:熟地黃、鹿角膠、炮姜、肉桂、麻黃、白芥子、甘草。

另外臨床上許多過敏性疾病,存在寒熱錯雜情況時,配合麻黃使用,效果也比較顯著。

⑹ 麻黃是一種中葯,具體有什麼功效

麻黃性溫,而且辛散、苦,歸肺、膀胱經,功效與作用具體如下:

1、可以開腠理、透毛孔、散風寒,臨床上多用於外感風寒、全身的疼痛、惡寒、無汗,發熱、頭痛;

2、宣肺平喘,可以宣暢肺氣,溫散肺寒,所以可以多用於風寒的感冒,風寒的咳嗽或哮喘等;

麻黃主要成分含生物鹼類,如麻黃鹼、偽麻黃鹼、去甲麻黃鹼,還有揮發油等。現代葯理研究表明,麻黃主要有解熱、發汗、止咳平喘、鎮痛、抗炎、利尿,還有興奮心臟和升高血壓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麻黃發汗、宣肺力強,所以如果是表虛自汗、陰虛盜汗患者,以及肺、腎兩虛的咳喘患者,應當慎重使用。同時因為它能夠興奮中樞神經、收縮血管、升高血壓,所以高血壓、青光眼患者慎用,運動員也要慎重使用。

⑺ 麻黃的功效與作用分別是什麼,麻黃的正確吃法是啥

麻黃的功效與作用分別是什麼,麻黃的正確吃法是啥?

麻黃是我國常見的一種中葯,它又有草麻黃、華麻黃的別稱。麻黃作為中葯由來已久,在多部中醫古書中均有關於它的記載。作為一種傳統中葯材,麻黃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應用歷史。其性溫,味辛、微苦,主要用於輔助鼻塞、咳外感風寒,頭身疼痛等病症。

麻黃辛散溫通,《葯性論》:「治的的的身上毒風頑痹,皮和肉不仁。」《日華子諸家本草》又言:「麻黃能調氣血,開臉上毛孔肌膚。」《神農本草經百種錄》明確提出:麻黃「輕陽上達,無氣無色,無味,乃味道中又比較輕則,能透著皮膚毛孔以外,又能各個方面凝痰停血當中,凡葯效所不可以到個人見解,此能體貼入微,對比氣雄力厚者其力更高一些一些。」故宋、金、元、明、清至今,本產品作為佐使葯,普遍用以輔助風寒濕痹,肌膚病症,癰疽發脹,傷害瘀腫等證。口服外敷皆可。

麻黃的適度食用方法

麻黃一般可以用來協助止咳潤肺,麻黃之中帶有的其餘的方案設計相較為刺激性,在應用麻黃之中的情況下一定要留意不能應用的需要量太多,一般在十克下列或是十克上下。

大麻花在操作以前一般要先走紅煎開小火煲煮,那樣出去的嗎,麻黃對大家身體較為有效,目前的干麻黃還而言是比較好的,在採用的發展歷程中一定走紅煎開,用小火煮的發展歷程中會造成,有一些白沫子,這個時候要用咱們的飯勺把白沫子清除。

麻黃湯的用法其實相對是比較多的,很可以煮湯,將麻黃放水裡面煎煮後,再用大火燒開,煮到水當中喝麻黃湯,這對於身體來說還是有比較多的,能夠調節血壓,幫助興奮神經的作用,但在這里一定要注意食用量過多的可能,會引起我們的神經性的問題。

對於今天所說的內容,大家有不同的意見和想法,都可以留言一起討論,期待你的回復哦!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幫忙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

⑻ 中葯麻黃的功效和主治是什麼

功效: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主治:1. 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無汗,脈浮緊等表實證。
2. 用於風寒外束,肺氣壅遏所致的喘咳證,能開宣肺氣,散風寒而平喘。
3. 用於水腫而兼表證,為宣肺利尿之要葯.。
4.取麻黃溫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應葯物可以治風濕痹痛及陰疽、痰核等證。

⑼ 麻黃的功效是什麼

麻黃的功效是什麼?
麻黃是麻黃科植物草麻黃、中麻黃或木賊麻黃的草質莖。味辛、微苦,性溫,歸肺、膀胱經。發汗解表:可用於外感風寒表實證,證見惡寒發熱、頭身疼痛、惡寒而喘,舌苔薄白等症。宣肺平喘:可用於風寒外束,肺失宣降之喘咳證。利水消腫:可用於水氣犯肺,水腫兼見肺氣壅遏喘咳者,或肺失宣降,水道不利,喘咳兼見水腫、小便不利者。

⑽ 很多地方都有種植麻黃這種中葯,那麼這種中葯具體都有哪些功效

麻黃是一味很常用的中葯,分為生麻黃和炙麻黃兩種。麻黃大體上的功效就是宣肺平喘、止咳散寒,還有利水的作用,臨床上廣泛用於風寒襲肺,以及郁於肌表引起的一系列風寒表證。在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當中就有很多,其中包括有麻黃的經典方劑,比如麻黃湯等。在臨床當中麻黃通常用於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咳嗽、氣喘、發熱、惡寒、小便不利等一系列症狀。生麻黃沒有用蜂蜜來泡製過,所以宣肺平喘的作用更強。炙麻黃因為其中加入了蜂蜜,泡製過以後的葯性不像生麻黃劇烈,所以更長於解表和利水。

麻黃是《中國葯典》收錄的草葯,葯用來源為買麻藤綱、麻黃科、麻黃屬植物草麻黃、中麻黃或木賊麻黃的乾燥草質莖。秋季采割綠色的草質莖,曬干。其性溫,味辛、微苦,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可治療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等病症。

閱讀全文

與中葯麻黃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乳腺癌治療方法及中葯 瀏覽:552
老年人駝背有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742
圖片批量重命名編號的方法 瀏覽:283
目前測量兒童發育最常用的方法 瀏覽:437
重鏈沉積病最新治療方法 瀏覽:5
斑禿怎麼治療方法好 瀏覽:936
如何做香乾好吃的方法 瀏覽:507
室外管道連接的方法 瀏覽:471
西紅柿盆栽種植方法 瀏覽:795
綠植牆怎麼製作方法 瀏覽:179
如何培養孩子認識字的方法 瀏覽:351
小天鵝冰箱門拆卸安裝方法 瀏覽:495
在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中 瀏覽:917
鬆手剎的正確方法 瀏覽:774
芋頭怎麼煎好吃又簡單的方法 瀏覽:362
計算用電器電功率的簡便方法 瀏覽:657
幼兒舞蹈教學方法示範 瀏覽:452
用菜籽油炸薯片要用簡便的方法 瀏覽:527
提魚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50
記憶拼貼的訓練方法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