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藎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藎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15 10:06:45

㈠ 葉子長得像像毛竹竹葉的草

藎草,中葯名。為禾本科植物藎草Arthraxon hispis(Thunb.)Makino的全草。全國均有分布。具有止咳定喘,解毒殺蟲之功效。常用於久咳氣喘,肝炎,咽喉炎,口腔炎,鼻炎,淋巴結炎,乳腺炎,瘡瘍疥癬。

㈡ 藎草生長習性是在怎樣的,如何種植它

藎草和喜歡陽光的植物不太一樣,它的生長習性也比較的特別,喜歡較為陰暗潮濕的地方。由於這種植物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比較強,所以在全國各地都能夠看到這種植物的身影。常常出現在山坡,河邊,樹林稀疏的草地以及田野旁旁這些地方,而且由於它十分的不起眼,所以在草叢當中有會被人們認作是雜草。它的葉子和竹子十分的相似,而且根莖的部分也有著像竹節一樣的節。在眾人眼中的雜草其實也是比較珍貴的中葯材,而且有著許多的用途,對於不少的疾病都有著治癒的作用。對於鼻炎,口腔炎這些類型的疾病也有著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還有消毒殺蟲的作用,不過在現代的醫學當中,治療感冒和咳嗽方面的使用率比較高。

㈢ 農村的野草藎草,是一種怎樣的中葯

在農村野草的幾乎是遍地可見,一些農民也會選擇用來當作豬的食物,但是在眾多的野草中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非常有價值的草,而藎草就是這樣的存在,作為禾本科植物的藎草可以稱為野草中的“霸主”,為什麼有這樣的稱號呢?因為這是一門非常珍貴的中葯,在農村年經一代的可能也不知道這個中葯,往往只有老一輩的人才知道,還記得小時候感冒了,爺爺奶奶則會上山割上一點泡水給我口服食用,葯效十分顯著,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科普一下藎草這個植物,到底是一種怎樣的中葯呢?

大家對於野草藎草的價值是不是震驚到了呢?在農村隨處可見的植物居然在醫學上的用途如此廣泛;但是,雖然是一門好中葯,也不可在沒有醫生的指引下隨意服用,俗話也有說:是葯三分毒!

㈣ 野生稻米怎麼做好吃

野米的烹飪

野米的烹制往往需要加入湯汁共烹,配以肉湯使其味得以提升,筆者則喜歡採用雞湯來煮,其效更佳,在品嘗中有一種混香的纖維口感,頗有「嚼頭」。如果加入雜菇同煮,就是一道既美味又健康的佳品了。

通常用1:3的野米和水的比例煮野米,不會產生需倒掉的多餘的水。野米和普通的大米不一樣,千萬不要把多於的水分煮干。但如果按這個比例,仍有多餘的水分,試著用1:2.5的比例。

檢測野米是否煮好

煮野米的時間在所需的范圍內盡量少,從而達到吸引人的軟的食品。煮好的野米應膨脹並從旁邊裂口。如果野米像爆米花一樣背面裂開,這說明野米煮的時間太長。由於野米是全天然的,在煮它的時候經常發生少許不均勻狀態。個別的野米在大多數的野米變軟之前,會全部爆開或捲曲。勺出幾粒,品嘗是否軟了。在做過野米幾次之後,就能從觀察它們的外表來辨別是否煮好。

野米煮好,如果再繼續把它放在蓋上蓋的鍋子里,即使離開爐子,也會造成煮過頭。如果野米不是馬上要用,打開蓋子,這樣也會讓它快速涼卻。

煮好的野米存放

一次可住很多的野米,存放著以後用。短期使用(兩星期內),可用一個有蓋子的容器,把它保存在冰箱即可。長期使用,放入冰格中保存(6個月)。

未煮的野米存放

野米用密封的容器,放在涼爽,黑暗,乾燥的地方,這樣通常可儲存幾年。

金湯野米燴遼參

主料:南瓜100克,加拿大野米40克,發透遼參1根

調料:鹽8克,糖3克,清雞湯180克

做法:

1、野米浸水泡3~4小時後,上鍋15分鍾蒸熟。

2、南瓜上鍋蒸熟後,加清雞湯打蓉,加入鹽、糖調味後,放入遼參和野米煨熟即可。

㈤ 求米草與藎草藎草有什麼葯用價直

求米草是牧草,沒有葯用價值
藎草可治療感冒咳嗽等。
藎草,是禾本科藎草屬植物。
藎草,是一年生草本。桿較纖細,基部傾斜而節上生根,上部直立,高達60厘米,多分枝,除節上有短柔毛外無毛。葉鞘無毛,或被短毛及疣基毛,有時開展或早落;葉舌膜質,長0.5至2毫米,邊緣有較長的纖毛;葉片卵披針形,基部心形抱莖,長1至4厘米,寬0.5至1.5厘米,邊緣至少中下部有疣基毛,近先端部分有纖毛,兩面無毛,或有短柔毛或疣基毛。
總花梗長2至25厘米,纖細,通常無毛,有時上部有白色柔毛;花序長0.5至6厘米,由1至10餘枚呈指狀兼傘房狀排列的總狀花序組成,最下的分枝長0.5至6厘米,有2至多數小穗;穗軸節間長2至3.5毫米,通常光滑無毛或近無毛,長3.5至5毫米,卵狀披針形,常帶紫色,有時灰綠色;基盤無毛或有短毛;穎不等長或近等長,除邊緣外紙質;第一穎背部圓形,邊緣扁平而不反折,具5至10脈,幾乎全部脈都具有小刺,有時僅在近先端部分有少數小刺,有時近光滑;第二穎具3脈,膜質邊緣寬約0.4至0.5毫米;外稃膜質透明,無脈,邊緣無毛;第一外稃長約2.5至3毫米,第二外稃長約2.5毫米,背面近基部有芒;芒長12毫米,中部膝曲,芒柱扭轉,有時芒很短而不露出於小穗之外而變無芒;雄蕊2枚,花葯長1毫米,深黃色;有柄小穗退化,殘存小穗柄長1至3毫米,無毛或有時上部有毛。
常生長在海拔1300至1800米的田野草地、丘陵灌叢、山坡疏林、濕潤或乾燥地帶。
藎草適生力很強,能用種子繁殖,在一定范圍內也能營養繁殖。在我國南方春季返青,夏季茂盛生長,秋季8至10月開花結實。在光照充足的坡面處年平均生長41厘米,灌木叢內年平均生長53厘米,坡腳下年平均生長63厘米;密度為1.8株/平方厘米,灌木叢內密度為2.3株/平方厘米,山腳下密度為3.4株/平方厘米。
主要價值
景觀:由於藎草耐瘠薄,在山石坡面、嵌草磚、貧瘠土壤、受踐踏較嚴重的綠地可適當引種或保留自然生長的植株,與其它地被植物混植(如紫花地丁等),既起到護坡固土作用,又能創造自然野趣。藎草植物整體高度基本一致,耐性強、病蟲害少、管護粗放,適於池邊、山石、建築周圍與其他植物配置,展示自然景觀美。
飼用:藎草在我國南方是一種優良的野生牧草,牛、馬、羊均喜採食,除了供放牧外,還可以刈割曬制乾草,農民群眾習慣稱之為「馬草」,在我國四川有些地區(入雅安、洪雅等縣),干「馬草」已成為商品,在市場出售。

㈥ 藎草長什麼樣,在農村真的遍地都是嗎

中醫的名字。這是整個狼尾草。它分布在全國各地。具有止咳平喘、解毒殺蟲的作用。用於咳嗽,哮喘,肝炎,喉炎,口炎,鼻炎,淋巴結炎,乳腺炎,疥瘡。

1、藎草

一年生草本植物。稈薄無毛,基部傾斜,高30——45厘米,分枝多節。葉鞘短於節間,具短疣狀毛;葉舌膜質,邊緣具纖毛;葉卵狀披針形,長2——4cm,寬8——15mm,下緣除纖毛外無毛。總狀花序瘦弱,長1.5——3cm,稈頂有2——10指狀排列簇。軸節間無毛,小穗2/3——3/4,小穗攣縮,具柄小穗退化為0.2——1mm柄;無柄小穗長4——4.5mm,卵狀披針形,灰綠色,紫色。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鋼筋混凝土建築在城市中迅速發展。在視野范圍內,是一群群的高層建築,由人安排的樹木,由人設計的灌木叢,以及由人安排的鮮花。我不知道從一開始,我們就很少看到那種肆意生長的生命,那種肆無忌憚的雜草。

㈦ 菉和綠的區別

菉和綠的區別?


菉,漢字,讀作lù,草名,即藎草;古時綠豆也稱為菉,出自《說文》。

基本信息
〈名〉

草名。即藎草[hispid arthra-xon]。一名「王芻」。

古時綠豆也稱為菉。

菉,王芻也。從草,錄聲。——《說文》

菉蘋齊葉兮。——《楚辭·招魂》

菉似竹,高五六尺,淇水側人謂之菉竹。——《詩·淇澳草木》疏

一年生細柔草本。葉片卵狀披針形,近似竹葉。生草坡或陰濕地。作牧草。莖葉葯用,汁液可作黃色染料。如:菉竹(藎草的別名);梅菉(地名,在廣東)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力玉切《正韻》盧谷切,音錄。《爾雅·釋草》菉,王芻。《注》菉,蓐也。今呼鴟腳莎。《疏》卽鹿蓐也。《屈原·離騷》薋菉葹以盈室兮。《謝朓詩》霜剪江南菉。

又通錄。《汲冢周書》堂下之東面,郭叔掌為天子菉幣焉。《注》菉,錄諸侯之幣也。通作綠。《詩·小雅》終朝采綠。《疏》綠同菉。

綠(lǜ或lù),多音字。 讀lǜ時,表示一種藍和黃混合成的顏色,一般草和樹葉呈現這種顏色。 讀lù時,專用於某些名詞,如綠林。該字在《說文》「綠,帛青黃色也。」中有提及

閱讀全文

與藎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幼兒舞蹈教學方法示範 瀏覽:451
用菜籽油炸薯片要用簡便的方法 瀏覽:527
提魚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50
記憶拼貼的訓練方法 瀏覽:61
防凍害的最佳方法 瀏覽:596
練肩頸的最好方法視頻 瀏覽:846
聚會用香水的正確方法 瀏覽:527
最簡單的房子封頂方法 瀏覽:441
咳嗽灸溫控貼使用方法 瀏覽:899
男士如何美白臉部最快方法 瀏覽:718
學生提分方法怎麼寫 瀏覽:306
國標中檢測金葡萄球菌的三種方法 瀏覽:805
文言文劃分停頓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43
檢測酶活性方法 瀏覽:228
常用心理測驗的應用方法 瀏覽:520
快速取戒指的方法 瀏覽:518
紫甘藍正確服用方法 瀏覽:751
喉原位癌早期浸潤的治療方法 瀏覽:299
桂花樹苗嫁接方法視頻 瀏覽:956
如何判斷出貨方法 瀏覽: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