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常用臨摹方法

常用臨摹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08 02:34:35

❶ 臨摹的意義和方法

我回答這個問題。怎樣的臨摹方式有效?這是每個書畫人都要考慮的問題。我著重說一下臨摹字的方法,要讓臨摹有效果,必須下實功夫,必須堅持。下面具體說一下。

第一,對照字帖認真讀帖,仔細觀察筆畫特點和結構特點,筆畫上著重看起筆、行筆、收筆的特點,起筆是藏鋒還是逆鋒,方筆還是圓筆,怎麼轉鋒,怎樣頓挫,怎樣回鋒收筆等,結構上看大小、疏密、縱橫、錯落、開合、收放在哪裡體現。讀帖要經常進行,反復揣摩,默記於心。第二,在認真讀帖的基礎上,先練習基本筆畫,理解中鋒運筆、提按、頓挫等,練習單字,按照看、寫、比、改的順序,把每一個字努力寫像,四、五次即可,背臨每一個字,形成肌肉記憶。攻打重點字、常用字,第二天練習新字前先復習練習過的字,背臨後對照字帖改正,反復練習,加深印象。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最原始的辦法,不去記憶是不行的。只要堅持學習,認真學習,就會慢慢提高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❷ 有哪些比較實用的練字方法

首先是有興趣寫,再選自己較喜歡的字帖,仔細審讀摹臨,要堅持經常練習,哪怕有時只寫幾個字,多比較,多積累,日久自然會提高寫字水平。

❸ 關於練字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或者注意

忘記說了,補充下:練字首先要把字帖中的某個字看熟,腦中有這個字的框架,然後信手塗來,跟字帖做比較,不斷改善結構和筆勢,還有就是貴在堅持,有空就在紙上塗塗,慢慢琢磨琢磨。

❹ 學習書法,如何臨帖

臨摹碑帖是學習書法的必經之路和有效手段。摹帖是初習階段練習基本功的有效方法,它容易得古人書法的體勢結構,但最大的缺點是難以領悟書法的精髓——神韻。學習任何一門藝術,其歸根結蒂是要把握藝術的奧妙所在。表現於書法的則是對法則、技巧與氣韻的理解與運用。在對優秀法書摹仿的進程中,為有效地彌補「摹帖」的不足而對法則、技巧及氣韻有更為深刻的理解.我們更多地選用「臨帖」的方法。
筆者現就臨帖淺析幾種方法,有興趣的書友不妨選擇試用。
一、實臨法。這是最常用的臨帖法。此法就是將範本放於眼前,用毛筆(硬筆)對照著寫,通過觀察與理解法帖來摹擬範字。開始時可看一筆寫一筆,看一字寫一字;待臨熟了,便可看幾字或幾行而寫之,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對臨。待對範本中每一個字、每一行都有了精熟的記憶與理解。便可憑印象將全帖寫出來,這就是背臨。臨帖要臨到背臨的程度。實臨法因能充分結合眼手腦且很有效果,所以廣泛地被每一位學書者應用。
二、指臨法。這種方法可用於不具備紙、筆的情況。如在工作的中間休息時.火車的路途中,便可運用手指在空中或桌凳等物體上,憑對範字的記憶進行「臨習」或「創作」。就在這種獨特的書法學習中,往往能加深對執筆手感與運筆疾緩的理解與把握。這種方法不僅在當代被人採納;就是在清朝時,便有鄭板橋睡覺時用妻體習字的趣史為例,廣為傳頌。
三、心臨法。在腦海里設一張紙、一支筆來臨習範字,也是一種有趣而有效的方法。其實這種方法被每一位學書者於無形中運用。當臨習法帖時,先觀範字,加深理解,而臨習落筆之時便在腦海里有對範字「演習」或「放影」的過程,即便是瞬息即逝。這與「意在筆先」的書論不謀而合。其實,在眾多的休息、閑暇之餘,我們若能有效利用「心臨」之法-進步往往會在下一次實臨中顯露出來。
四、意臨法。這是臨習法帖氣韻、意境的方法.被眾多書家廣為運用。臨習法書時不求一字一畫肖合形畢,但求整體氣韻生動自然。這是一種帶有創造性的臨習方法,不適於初習者運用。
五、創作臨習法。有的書本稱之為「集古字」。選取法帖中的字進行「移植創作」,或對聯,或條幅,或扇面.能「箭」臨帖與創作之「雙雕」。王羲之行書名帖《聖教序》便是由僧懷仁集王字而成。這種臨習法能有效消除臨帖乏味的,心理弊病,提高對碑帖的興趣與感知能力.是一種於習書者深為喜愛的方法。
六、臨摹互補法。傳統的「臨摹互補法」為用毛筆(硬筆)先摹後臨的方法。筆者在此介紹當今社會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臨摹互補法」——先用硬筆勾摹出範字的「骨架」。然後再用毛筆在「骨架」上「加肉」。
先摹寫的「骨架」正是結體美觀的硬筆字,再。加肉」而表現出的點畫形態又是對範字的「再生」過程。這種方法既習了硬筆字,又練了毛筆字.確是一種既簡單易行又一舉雙得的好方法。
「臨摹用功,是學書大要」。學書者視臨帖為日課,潛心修研、方法適宜,細心用腦.臨帖遂能事半功倍。

❺ 練字臨摹是最有效方法嗎

是的。
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17歲時他把父親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天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寫爛了多多少少的筆頭,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裡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這就是人們今天在紹興看到的傳說中的墨池。

-------------------------------------------
練字時,最有效的6種臨摹法
學習書法最有效的方法不外乎臨摹,臨摹碑帖是學習書法的必經之路和有效手段。但具體怎麼臨摹,難道就是照著寫這一種方法嗎?其實呢,臨摹方法有很多,下面我列出幾種臨摹方法,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選擇試用。
一、實臨法
這是最常用的臨帖法。此法就是將範本放於眼前,用毛筆(硬筆)對照著寫,通過觀察與理解法帖來摹擬範字。開始時可看一筆寫一筆,看一字寫一字;待臨熟了,便可看幾字或幾行而寫之,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對臨。待對範本中每一個字、每一行都有了精熟的記憶與理解。便可憑印象將全帖寫出來,這就是背臨。臨帖要臨到背臨的程度。實臨法因能充分結合眼手腦且很有效果,所以廣泛地被每一位學書者應用。
二、指臨法
這種方法可用於不具備紙、筆的情況。如在工作的中間休息時,火車的路途中,便可運用手指在空中或桌凳等物體上,憑對範字的記憶進行「臨習」或「創作」。就在這種獨特的書法學習中,往往能加深對執筆手感與運筆疾緩的理解與把握。這種方法不僅在當代被人採納;就是在清朝時,便有鄭板橋睡覺時用妻體習字的趣史為例,廣為傳頌。
三、心臨法
在腦海里設一張紙、一支筆來臨習範字,也是一種有趣而有效的方法。其實這種方法被每一位學書者於無形中運用。當臨習法帖時,先觀範字,加深理解,而臨習落筆之時便在腦海里有對範字「演習」或「放影」的過程,即便是瞬息即逝。這與「意在筆先」的書論不謀而合。其實,在眾多的休息、閑暇之餘,我們若能有效利用「心臨」之法-進步往往會在下一次實臨中顯露出來。
四、意臨法
這是臨習法帖氣韻、意境的方法。被眾多書家廣為運用。臨習法書時不求一字一畫肖合形畢,但求整體氣韻生動自然。這是一種帶有創造性的臨習方法,不適於初習者運用。
五、創作臨習法
有的書本稱之為「集古字」。選取法帖中的字進行「移植創作」,或對聯,或條幅,或扇面,能「箭」臨帖與創作之「雙雕」。王羲之行書名帖《聖教序》便是由僧懷仁集王字而成。這種臨習法能有效消除臨帖乏味的,心理弊病,提高對碑帖的興趣與感知能力,是一種於習書者深為喜愛的方法。
六、臨摹互補法
傳統的「臨摹互補法」為用毛筆(硬筆)先摹後臨的方法。我在此介紹當今社會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臨摹互補法」——先用硬筆勾摹出範字的「骨架」,然後再用毛筆在「骨架」上「加肉」。
先摹寫的「骨架」正是結體美觀的硬筆字,再「加肉」而表現出的點畫形態又是對範字的「再生」過程。這種方法既習了硬筆字,又練了毛筆字。確是一種既簡單易行又一舉雙得的好方法。
「臨摹用功,是學書大要」,學書者視臨帖為日課,潛心修研、方法適宜,細心用腦,臨帖遂能事半功倍。

❻ 臨摹都有那些辦法

論臨摹
人們欲掌握某種藝術或技能,最初的階段,找一個「樣本」比著學習,這就是臨摹。
無數事實證明,對絕大部分人而言,沒有一個模仿的過程,獨創幾乎是不可能的。學習書法尤其如此。它講究的是形體,學書者卻不可能從大自然中直接「寫生」,只有對碑帖進行臨摹,研究其規律,探索其奧妙,才能進入書法藝術之門。
臨摹碑帖正體現了直觀性的原則。使學書者獲得理論知識、掌握技能技法需要以感性知識或經驗為基礎,如果一開始就講抽象的理論,學書者很難理解和掌握,尤其是技法性很強的書法,必須給學書者提供一個直觀的教具,以便比葫蘆畫瓢照著摹仿,從摹仿中學會和加深理論認識,掌握技術技法。直觀學習可以使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為學者感知、理解、記憶和掌握知識創造條件。學習書法,碑帖就是最好的教師,它實實在在地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寫。摹仿也是人的生理本能,在求知的時候,人最容易接受現成的規律性的事物,因而從摹仿入門,學習起來也較為順利。
有一部分學書者輕視臨摹,認為臨摹碑帖太慢,不如隨便寫自由,有的還忙於創造自己的風格和書體。
不學古人的碑帖到底行不行?
近代書法家潘伯鷹在《書法雜論》中作了回答:「行! 但另外卻又發生了時間的經濟問題。完全不學古人,完全憑自己去寫,是最足以發展創造性的。不過,想想書法發展到今日,已經多少年代了! 並且不是一個人創造的,而是悠久的智慧累積! 單憑一人去創造,而且只憑這么短短的三四十年! 為什麼硬不去接受優良的傳統? 為什麼不在這個基礎上加入個人的努力? 為什麼偏要去做始創文字的大傻瓜?」潘先生的回答對那些信手亂塗亂寫、搞什麼「創新」的學書者是一很好的教育。不少人把傳統的智慧、知識,前人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當成負擔,想隨意拋棄掉,自行新舉,這實在是很愚蠢的。殊不知「創新」是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的,前人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給我們創造了寶貴的財富,我們只需要用很少的時間就掌握了,節省了大量的初步探索的時間和精力,這何樂而不為呢? 誠然,繼承前人的物質財富容易,繼承前人的精神財富就比較難了。精神財富需要用「精神」去繼承,要動腦筋,下真功夫。
就臨摹碑帖而言,想學會前人的碑帖的確不容易,非要下點功夫不可,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書法家刻苦練字的故事正說明了這一道理。一
部書法史,就是一部繼承與創新的歷史。世世代代的書法家們致力於學習古人碑帖,集中群眾的智慧,再加之個人的能力,便創造出了具有獨特風格的書體。如東漢書法家杜度善寫章草,崔瑗則學杜度書法,但青出於藍,人稱「崔杜」。號稱「草聖」的東漢傑出書法家張芝曾師從崔、杜,在其章草的基礎上進而演化成今草。東晉「書聖」王羲之博採前代各家之長,草書取法於張芝,楷書得力於鍾繇,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王獻之在繼承張芝
和父親王羲之書法的基礎上,創造了自己的書風,終於父子齊名,並稱「二王」。初唐書法家歐陽詢學習王羲之、索靖,熔秦漢魏晉南北朝書法精粹,獨樹一幟,創立了法度森嚴的「歐體」。
總之,凡舉世稱道的大書法家,無不從前人的書法里汲取營養,成就書法大業,沒有一個是輕而易舉成為書法家的。
摹仿往往誘發創造,任何一個有主體意識的人,其摹仿決不會也不可能像復印機。臨帖的過程,也是對優秀書法作品進行審美價值的積累和排斥原有書寫模式、使書法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過程。在臨帖中會不斷發現一些新的東西,從而點燃自己創造的靈感。這已由無數實例所證明。
書法的創新是在臨帖的基礎上進行分解、綜合而來的。分析出所臨諸帖的特點,將它們進行巧妙的融合,再加之書家的個人氣質和情感,就產生一種新的書法體態。但要注意這種綜合是巧妙的、自然的,而不是雜亂地拼湊在一起的。如馬宗霍在《霎岳樓筆記》中說,何紹基「早歲楷書宗蘭台《道因碑》,行書宗魯公《爭座位帖》、《裴將軍詩》,駿發雄強,微少涵停。中年極意北碑,尤得力於《黑女志》,遂臻沉著之境。晚喜分、篆、周金漢石,無不臨摹,融入行、楷,乃自成家」。他的書法沉雄峭拔,以鮮明的個性享譽書壇。周星蓮在《臨池管見》中也說:「學詩如僧家托缽,積千家米煮成一鍋飯,余謂學書亦然,執筆之法,始先擇筆之相近者仿之,逮伐點畫稍有合處,即宜縱覽諸家法帖,辨其同異,審其出入,融會而貫通之,醞釀之,久自成一家面目。」
臨摹固然重要,但如何臨摹還有一個科學方法問題,現就科學臨帖試述管見。
一、認真選讀碑帖,奠定臨摹基礎 臨帖前要認真選帖,選帖等於尋找「老師」。選帖時一定要選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優秀碑帖,切勿選那些一般的甚至是低劣的碑帖作為範本。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說:「若直取俗字,則不能先發。」王羲之說的「俗字」即是普通的字,若直接臨摹俗字,則不能得書法真正的意趣。
怎樣選擇範本呢? 有幾點是要特別注意的。第一是根據學書者的興趣和愛好選擇。書法的興趣乃是對某種字體的愛好而不是對什麼都感興趣。第二是懂得一些碑帖和書法的基本知識,對書法家的書體風格有所了解,能區別碑帖的優劣。第三是向書法行家請教,在教師的指點下選擇範本。
讀帖又叫「察帖」、「心臨」,是對碑帖進行觀察、感受、分析的過程,不是對碑帖的朗讀。黃庭堅在《論書》中說:「學書時時臨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書細看,令人入神,乃到妙處。惟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又說:「古人學書不盡臨摹,張古人書於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時隨人意。」他對讀帖的作用給予很高評價。
讀帖有單讀法和合讀法(即比較法) 兩種。單讀法是對一本字帖進行觀察和分析。初學一帖,應先對字帖有個總的印象,應通讀全帖。對全帖有了總體印象之後,就要對帖中每一個字的結構進行分析,總結出結構特點,以全面把握字的體態,得字的神髓。讀結構應先注意疏密關系,有內密外疏、外密內疏或結構均勻等幾種,分清這個關系下筆時就不致茫無所措。合讀法是將兩種以上的字帖放在一塊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可以知道彼此的差異,宜於掌握。比較法當然是在同一種書體中進行。同一種書體中各家寫法有不同的地方,這不同之處就是各家的特點,抓住特點臨摹,
自然胸中有數。
二、變換格臨模式,初涉學書領地 初學臨摹,需要尋找科學的形式。科學的形式就是「格臨」,在
白紙上畫上方格,並根據漢字的特點把方格按若干比例畫上線條。自古以來,人們不斷發現總結,形成了「格
臨」的一套模式,主要有米字格、九宮格和回田格等。
米字格是在一個方框中畫有「米」字形狀的格。米字格有四條線平分上下、左右、左上右下、右上左下,四條線交匯成一個中心點。漢字是方塊形的,由許多方向不同的點畫有機地組合在一塊平面上,米字格能滿足漢字點畫的要求,准確把握其點畫位置。米字格中四條線各有其作用,中橫線用作臨寫各種橫行點畫的參照,中豎線用作臨寫各種豎行點畫的參照,左斜線用作臨寫種種撇挑點畫的參照,右斜線用作臨寫各種捺點畫的
參照。初學點畫分布時以用米字格較為合宜。
九宮格是把一個正方形的格分成九個小方格,每個小格叫一宮,故稱九宮。正中間的小方格叫中宮,也是字的中心所在。九宮格中的四條線是互相平行和垂直的,並且距離均等,各宮面積形狀大小都一樣。用九宮格比較適宜於臨習字的結構,尤其是臨習上中下、左中右等結構復雜的字,如「章」、「意」、「京」、「街」、「樹」、「湖」等。
回田格即在田字格內再加一個由虛線構成的正方形格子。這種形式使臨習者易於下筆和安排結構,控制字的大小。方格的外圍線是字的最大范圍,不能超出,而大方格以內字的大小又便於控制,有了回田格就可沿著「回」字的內方格線下筆,字的大小即可基本一致。
三、遵循臨摹程序,探尋碑帖奧秘 臨摹要循序漸進,有仿影、雙鉤、單鉤、對臨、背臨、意臨幾種方法。
仿影是用透明的紙蒙在碑帖上,利用映出紙上的點畫陰影描寫。這樣摹寫可取得形勢,得字之精神,是學楷入門的重要一步。
雙鉤是用透明的紙蒙在字帖上,依透出來的點畫輪廓用墨色線條鉤成空心字。雙鉤之後就可以用大楷筆填寫空心字了。填寫時要一筆而成,不能填不滿(太瘦) 或超過雙鉤線界(太肥) 。
單鉤是把透明的紙蒙在字帖上,用硬筆把帖字的中鋒行筆線鉤出來,因線是單的,故稱單鉤。然後用大楷筆沿著單鉤的線條,按照帖字點畫的形狀仿寫。這須在雙鉤的基礎上進行。通過大量的鉤摹,能深入體味筆法及其相互間的微妙之處。
對臨即將字帖放在面前照著臨寫,對臨時不能看一筆寫一筆,那樣容易中斷氣脈,而要將一個字「讀」熟後一口氣寫下來。
背臨是把碑帖收起來默寫碑帖,此法必須建立在對臨的基礎之上。若沒有下過對臨的功夫,帖中的字形未深深印在腦子里,則不可能將原帖之字復現在紙上。清人松年在《頤園論畫》中說:「臨摹古人之書,對臨不如背臨,將名帖時時研讀,讀後背臨其字,默想其神,日久貫通,往往逼肖,臨畫亦然。愚謂若終日對臨,固能肖其面目,但恐一日無帖,則茫無把握,反被古人法度所囿,不能擺脫窠臼,竟成苦境也。」在背臨的過程中,要與範本對照研究,看哪些已能背臨出來,哪些還不能背臨,這樣比較學習,理解能力和審美能力都會大大提高,對範本的認識才會更加深入。背臨一段後,不妨再對臨一個時期,如此交替進行,理解逐步加深,認識逐步提高,
筆法、墨法、章法也就越熟,氣勢和神韻就越逼近原帖。這個過程就是「察之貴精、擬之貴似」的過程,臨到與範本一樣,便說明已經基本「入帖」了。
意臨是按照碑帖的意味臨寫,只求意似,不求形似。學習書法能否寫出個性,能否創造出風格,能否突破傳統樊籬,就要看意臨中表現出來的才智、技巧、膽識和毅力。意臨階段是學書者全面修養和實力的檢驗,並非每個學書者都能通過,大部分人將停留在背臨階段,只有一部分人能夠進入化境,成為書法家。
意臨之後,還要認真審查自己的變化是否符合書法的美學原則,是否符合法度,有否狂怪和胡塗亂抹的現象,是否保持和發揚了原有的優點等,如果有了毛病要加以改正,以使意臨走入健康的軌道。
四、自偏旁到整體,抓住臨摹規律 書法是漢字的藝術形態。如果我們把漢字形態一致、書寫相同又十分穩固的地方找出來,就可以學一應百,觸類旁通。找到了學書的規律,學起來也省勁。這個方法就是漢字的偏旁。
漢字有獨體和合體兩大類。
獨體字是筆畫緊密連在一起不能切分的字,它有自己的書寫規律,即突出字下面的筆畫,把獨體字下面的筆畫寫得重或大一些,這樣就使字穩重美觀。
合體字占漢字的絕大多數,它是由兩個以上的偏旁組成的字。漢字的偏旁通用的有200 個左右,常用的僅100 個左右。漢字中同一偏旁的很
多,如三點水旁的字就有五六百個。所有三點水旁的字,位置固定不變,寫法也都一樣,學書如學會一個三點水的字,其餘就可不用費力地學會。偏旁是字的半成品,學書若從偏旁入手,百十個偏旁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可學會,能大大提高學書效率。在學習偏旁的時候,同時注意字的點畫形態和結構位置,綜合訓練,自偏旁到整體,臨摹的速度與效率就會大大加快和提高。

❼ 求臨摹毛筆字帖的方法。如題 謝謝了

1.練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 學習書法的途徑,傳統觀念認為應從唐楷入手,逆時而上,在寫好楷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南行、北碑、漢隸、秦篆。另一種觀念認為從青少年手部肌肉發育尚不成熟的特點出發,可以從變化較少的秦篆入手,順時而下,由行草而後楷書。這兩種觀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認為我們學習的硬筆書法與上文所述的毛筆書法有著本質的不同,所以我們不能因循其練習方法,更不能受惑於先學毛筆後學硬筆的傳統觀念。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是硬筆,寫不好毛筆字照樣可以寫好硬筆字,沒有必要走彎路。 練習硬筆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我認為:從青少年的手部肌肉發育特點及硬筆書法筆畫粗細均勻,變化較少的特點出發,應從不求運筆快慢和輕重變化的字體練起。最好是印刷體中的黑體字,這種字體的美感主要表現在其結構上,我們可以通過對黑體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結構。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和愛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字體刻苦練習。 2.練字都應該練什麼? 首先要練眼,即認真讀帖。宋代的書法家黃庭堅說:「古代人學習寫字不都是依靠臨摹,他們常常把古人的書法作品張掛在牆壁上,專心致志的觀看它,看準了才下筆。」唐朝的歐陽詢發現了晉代索靖寫的碑,愛不忍離,索性坐下讀碑三天。讀的帖越多,眼力就會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寫才好,好在哪裡。有一個成語叫「眼高手低」,我認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發現不了美,不知什麼是美,就更談不上創造美了。有不少同學以為書寫潦草是所謂的行書,導致他們以丑為美的原因是他們「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練腦或說練心。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還要把寫得好的範字牢牢地記在心裡,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腦里,無論何時,一旦提到這個字,馬上就能想出這個字在字帖上的形狀。做到胸有成帖,腦有成字。 第三要練手。練眼和練腦是為了搞清字該怎樣寫。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寫出這種最好效果,因為腦不一定能指揮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揮得了筆。練手就是要達到心手一致,手筆一致的境界,所以練手也是至關重要的。練手主要是練指力、練腕力、練手感。寫字的時間長了會感到手指發痛,手腕發酸,手不聽使喚,多鍛煉這一現象就會消失。經常幫老師在黑板上抄題的學生和辦黑板報的學生寫字往往又快又好,他們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練出來的。還要注意練手感,讓大腦能指揮手,感覺到筆變成了手的一部分,變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輕松的指揮筆,想快則快,想慢則慢,想輕則輕,想重則重,想寫出什麼樣的效果就能寫出什麼樣的效果。 第四要練結構,因為練字的關鍵是掌握字的結構。字的結構是指字的筆畫的長短比例及筆畫間的穿插避讓關系。謝曉東在歌曲《中國人》中唱道:「最愛寫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漢字的結構特點。掌握了漢字的結構,寫出了方方正正,結構美觀的黑體字,將其筆畫稍加變化就能寫出宋體、魏體、楷體、仿宋體、龐體、司馬體、隸書等各種字體的漢字。如果掌握不住漢字的結構,無論如何對字的筆畫進行修飾,進行美化,都是難看的贅物,越變越難看。所以掌握字的結構,寫好黑體字是練好一切字體的關鍵和基礎。 第五要練筆畫。不少同學練過書法,他們從楷書練起,許多運筆的規則都忘了,只記住了頓筆。結果寫出來的字拖拉累贅,狀如鬼畫符。我提倡大家從黑體字練起,抓住字形,取消頓筆。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筆畫的寫法和大多數同學在書寫這些筆畫時容易出現的毛病: ①點,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運筆,有一個運筆過程。注意「點」也是有長度的,不能厾成圓點。 ②橫,由左至右平等運筆。關鍵是「橫要平」,不能一頭高一頭低,或頓筆頓成波浪形。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③豎,從上往下垂直運筆。關鍵是「豎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寫成豎鉤。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④撇,從右上方往左下方運筆,不要寫成點撇或橫撇。 ⑤折,寫折筆時,折角宜方不宜圓。不要在轉角處大肆頓筆,寫成脫肩的兩個鈍角,要寫成一個直角。 這樣寫出來的字,如用圓珠筆寫,就是類似火柴棍的幼圓體美術字;如用鋼筆書寫,就是標準的黑體字。雖然筆畫單調,但只要結構准確,照樣美觀好看。就像蹲馬步是練武術的基本功一樣,橫平豎直是寫漢字的基本功。許多人寫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橫不平豎不直、結構不準確。如果結構不對,筆畫的變化再豐富也寫不出好字來。 3.練字的一般步驟 在練習黑體字,掌握字的結構,練好基本功的基礎上,可以選定自己喜歡的字體進行練習。選定字體的過程叫選帖,在選帖的基礎上,還要經過讀帖、描摹、臨帖、背帖、創作五步。 第一步讀帖。帖上漢字的讀音我們都知道,無需再讀。讀什麼?讀字形,讀結構,讀筆畫,分析揣摩字的筆畫特點及筆畫間的相互關系。例如:我們讀黑體字的「中」,要讀出「中」的一豎穿過了「口」的正中間,「口」字稍扁,橫的長度是豎的長度的二倍,中間的長豎被「口」字的下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這就是讀字形,讀結構。不同字體,筆畫具有不同特點,硬筆書法筆畫的變化並不明顯,也不易為中學生所掌握,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紅,即初學者在印好的紅字帖上沿筆跡用藍筆描寫。「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紙覆在範字上,沿紙上的字影一筆一畫的寫,又叫寫仿影。 第三步臨帖。指把字帖置於一旁,看著字帖一字一字地寫在作業紙上,這種方法有利於掌握字的筆法筆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結構。 第四步背帖。指在臨帖的基礎上把字帖去掉,根據自己的記憶,回憶字帖上的字形,將其寫在作業紙上的方法。這是練好字的關鍵一步,只有對所寫的字精審細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筆有神,准確無誤。寫字的時候,如能在所寫的白紙上看到要寫漢字的准確字形,做到「成字在紙,成字在胸」,下筆如描紅,寫一手好字就不成問題了。 第五步創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寫法的基礎上,觸類旁通,悟出字帖上沒有的字的寫法。根據自己表情達意的需要,寫出一段有中心、有內容、自成體系的文字,這就是創作了

❽ 書法臨帖的方法有幾種它們的關系怎樣

書法臨帖有這么幾種。
第一種,摹。用一張比較透明的紙蒙在字帖上描字。
第二種,臨。把字帖放在旁邊,照著寫。
第三種,背臨。不看字帖,靠記憶寫字帖上的字。
第一種最簡單了,第二種最常用,第三種就需要功夫了,沒個十幾年的功力,你是背臨不好的。

❾ 臨摹要注意什麼

把線條一次畫到位不容易,需要很有經驗了,它需要用比較的方法來觀察對象,這樣比較出的結果較准確,下筆就肯定,一次就能到位了。初學時一般的過程是先淡淡地起形找形,淡到自己能看到就行,橡皮擦起來很方便又干凈,等比較准確了再肯定用線,這樣就不會常弄得畫面臟臟的了。

❿ 簡單又好看的臨摹畫

一、學習速寫的方法 ①多臨摹:對優秀作品的臨摹,是初學繪畫者最快捷簡便的學習方法。通過臨摹,一方面可做為訓練造型能力的手段,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學習其表現方法,應用在以後的學習中。 ②熟生巧:速寫的工具較為簡單,利用速寫本可以隨時隨地記錄生活的每一個側面。只有多畫多練才能提高專業水平。 ③勤用腦:學習繪畫是一種艱辛的勞動,畫速寫決不是照抄對象,所以在速寫寫生中應注意多動腦筋,結合優秀示範作品認真對照思索。 ④由慢到快:速寫訓練要遵循人們的認識規律,由慢到快,這是速寫訓練中,在時間限制上要遵循的原則。慢,是指以較慢的速度將對象較准確地記錄下來,形體的准確是重要的。但速寫又有一定的時間限制,速度只能在速寫實踐中逐步鍛煉培養。 二、速寫的主要表現形式 速寫的表現方法很多,現僅就輔導班最普及的兩種方法作一介紹: ①以線為主的速寫 在表現物象的過程中,從結構出發,將物象的形體轉折、變化運動和質感用概括簡煉的線條表現出來。它應具備造型嚴謹,形態自然生動,線條運用得當,整體效果好等特點。它通過線的粗細、虛實變化表達主次關系、空間關系。 ②以線為主,線面結合的速寫 以線為主線面結合的速寫表現形式,在寫生中,尤其在課堂較長時間的針對美術高考的訓練中,能較好的發揮速寫的特點,這也是目前速寫訓練中常用的表現手法。通過對部分明暗交界線及暗部、衣紋處調子的補充添加,來表現物體,其特點是層次豐富,表現力強。 三、線的運用 ①線的穿插 表現好線與線之間的穿插和呼應關系,是使畫面富有節奏感的重要因素。同時,線的穿插呼應關系和透視關系對表現物象的空間感、層次感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同方向的線的組織穿插,給人前後方向感是不一樣的,它可以直接表現物體的透視方向。但速寫又不同等於線描,如果每一處的刻畫都象線描一樣那麼注意衣紋,線與線之間的穿插呼應又失去了速寫富有節奏、流暢淋漓的韻味。 ②線的取捨提煉 速寫訓練中,基本形肯定之後,對於線的處理應注意以下幾點:「衣紋線」應注意忌平行,注意疏密對比,體現結構。「結構線」要准確,貼皮膚處要實一點,線要准。「慣性線」刻畫時不要畫得太多,且不宜畫得太重。 ③線的對比 在速寫中,通過對比發現物體形體比例、透視關系的正確與否。而速寫中強調在形體比例、動態、透視等幾方面准確的前提下,利用和強調線的對LL,通常有以下幾種對比手法: 線的曲直對比、線的濃淡對比、 線的虛實對比、線的長短對比、 線的疏密對比、線的粗細對比。 ④關於結構 速寫的目的在於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及嚴格的造型能力。寫生者必須具備扎實、熟練的人體解剖知識,這樣在寫生中才能做到游刃有餘,人體的內部結構是沒有變化的,變化的只有隨著人體運動的動態、衣紋等。因此,線的運用與結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表現方法要為表現結構服務。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常用臨摹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月經不調如何治療方法 瀏覽:270
如何封裝方法 瀏覽:210
海鉤的連接方法 瀏覽:129
除了整容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廋臉 瀏覽:398
魅族的系統鈴聲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43
電腦滑鼠箭頭顏色設置方法求回答 瀏覽:868
電化學方法酒精檢測 瀏覽:291
5孔插座安裝方法 瀏覽:594
如何掌握爭取的學習方法 瀏覽:419
電腦qq飛車起步最快方法 瀏覽:197
解析網頁的常用方法 瀏覽:293
5厘米卵巢囊腫治療方法 瀏覽:526
鋼板測厚儀使用方法 瀏覽:56
通管道工具使用方法 瀏覽:525
引流最好的解決方法 瀏覽:316
東阿阿膠使用方法 瀏覽:674
汽車長期熄火正確方法 瀏覽:688
數學背答案教學方法 瀏覽:609
怎麼去除蟑螂最簡單方法 瀏覽:915
手術床使用方法 瀏覽: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