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目前,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
我覺得這四個答案里A最合適了。請先看四種方法的定義:
A:顯微注射法(microinjection)是利用管尖極細(0.1至0.5μm)的玻璃微量注射針,將外源基因片段直接注射到原核期胚或培養的細胞中,然後藉由宿主基因組序列可能發生的重組(rearrangement)、缺失(deletion)、復制(plication)或易位(translocation)等現象而使外源基因嵌入宿主的染色體內。
B:農桿菌轉化法是將目的基因插入到經過改造的T-DNA區,藉助農桿菌的感染實現外源基因向植物細胞的轉移與整合,然後通過細胞和組織培養技術,再生出轉基因植株。農桿菌介導法起初只被用於雙子葉植物中,近年來,農桿菌介導轉化在一些單子葉植物(尤其是水稻)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C:基因槍法又稱粒子轟擊(particle
bombardment),高速粒子噴射技術(High-velocity
particle
microprojection)或基因槍轟擊技術(gene
gun
bombardment),是由美國Cornell大學生物化學系John.C.Sanford等於1983年研究成功。主要適用於單子葉植物。[1]
但轉化效率較低。
D:花粉管通道法:在授粉後向子房注射含目的基因的DNA溶液,利用植物在開花、受精過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將外源DNA導入受精卵細胞,並進一步地被整合到受體細胞的基因組中,隨著受精卵的發育而成為帶轉基因的新個體。
所以,BCD都是專門針對比較難於轉入外源基因的植物細胞的,排除法就可以選A。
另外,我覺得還有一種方法更為可靠,那就是轉染。
『貳』 植物組織培養一般方法
植物組織培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建立無菌體系,即外植體及培養基的消毒、接種,獲得愈傷組織或器官。
(2)進行增殖,不斷分化產生新的植株,或直接產生不定芽及胚狀體,也可以根據需要反復進行繼代培養,以達到大量繁殖的目的。
(3)將植株轉移進行生根培養,可以轉入生根培養基,也可以直接切取進行扦插生根。
(4)試管苗過渡,即試管苗出瓶後進行一定時間對外界環境的適應過程。
『叄』 植物組織培養中 滅菌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濕熱滅菌法
通過加壓提高蒸汽溫度,用高壓蒸汽滅菌,穿透力強,溫度高,滅菌效果最好。
注意事項:1.完全排除高壓滅菌器內的冷空氣。有冷空氣存在時,在同一表壓下所達到的溫度值要低,而冷空氣排出越少,溫度就低得越多。在高壓蒸汽滅菌時,為保證達到規定的溫度,必須將冷空氣完全排除。否則,雖然壓力達到,而溫度達不到規定的要求,滅菌就不徹底。
2.紫外線 殺菌譜廣,但穿透力弱,影響因素多,殺菌效能受到一定限制。
紫外線消毒效果與紫外線強度、照射時間、溫度與濕度等因素有關。
我國規定紫外燈照射強度距離1m處不低於70μw/cm2。一般紫外燈使用超過100h,則應更換。表面有塵土,降低滅菌效果。紫外燈殺菌的溫度以20~40℃,相對濕度40%~60%為宜。
3乾熱滅菌法。灼燒與火焰滅菌:灼燒主要是用於工具滅菌,在火焰上灼燒即可達到徹底滅菌,火焰滅菌通常用於無菌操作中,將試管口、玻璃瓶口、硅氟塑料塞等反復通過火焰數次,利用火焰對管口等進行滅菌,阻止管口污染,作為無菌操作過程中的輔助滅菌手段。
4干烤滅菌:利用熱輻射及乾熱空氣進行滅菌。一般將待檢滅菌的物品如金屬、玻璃、陶瓷製品包裝後,均可在烤箱內乾熱滅菌。通常加熱至160℃,保溫2h可完全滅菌。但不宜超過170℃,玻璃量具易變形。降溫過速,驟冷易引起玻璃器皿炸裂。乾熱滅菌時裝入干烤箱內的物品切勿緊密,應有空隙,利於熱空氣流動,過密,致使溫度不均,部分物品滅菌不徹底
『肆』 什麼是動物組織培養法
燒傷病人需要大量的皮膚移植,過去是從自己身上完好的皮膚處取下來,剪成一小塊一小塊,然後移植到沒有皮膚的地方,讓其不斷增殖,向四周擴張。如果是一位體表80%~90%的皮膚都已經燒焦的病人,靠僅存的10%~20%皮膚進行移植是不夠的。因此,為了搶救燒傷病人,需要解決皮膚的離體培養問題。即從病人身上取下一塊完好的皮膚,在培養基上進行培養,讓它分裂繁殖,使皮膚面積不斷增大,這樣便可以滿足植皮需求。那怕只有拇指甲那麼大一塊皮膚,我們的科學家就能使它幾十倍、幾百倍地擴張,保證移植皮膚時能供應。
現在,這種在體外培養皮膚的辦法找到了,這就是動物組織培養法。皮膚作為一種組織細胞的集合體,對它的培養並不復雜,關鍵是培養基。不同組織培養,對培養基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例如,培養海拉細胞,與培養皮膚細胞的培養基就有比較大的區別。因為海拉細胞需要的營養成分與皮膚細胞需要的營養成分不同。
科學家從燒傷病人身上取下一塊很小的皮膚,放在培養基上進行培養,一個月以後,變成一塊相當大的皮膚,足夠供應醫生們移植之用。據報道,一位燒傷外科醫生用體外培養的皮膚,搶救了燒傷面積達97%的兩兄弟的生命。體外培養的皮膚來源於自身,所以移植到身上,不會出現排異現象。
『伍』 組織培養中常用的促進生根的措施有哪些
促進插條生根的方法很多,目前使用最廣的是用植物生長激素處理。此外還有環剝和其他葯劑處理法。
(1)激素處理
常用的激素有:吲哚乙酸、吲哚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2,4-D等。其中效果較好的是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及萘乙酸。這些有機酸類可促使對生根有促進作用的有機物在插穗下部積累,從而促進發根。具體的處理方法有:
水劑處理:將插穗下端浸在生長素的水溶液或酒精溶液中。又可分為濃液速蘸法和溶液浸漬法。濃度較高用速蘸法,一般在溶液中浸5秒左右,然後扦插。濃度較低用浸漬法(一般10~100毫克/千克),將插穗莖部(2.5厘米)浸在溶液中經24~48小時後扦插。
粉劑處理:將插穗的下端蘸於生長素與木炭、滑石粉或其他粉末的干混合粉劑中,然後進行扦插。具體操作為:將插穗莖部(1.5~3厘米處)先行沾濕,滴去多餘水分,然後蘸以粉劑即可馬上扦插。
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及萘乙酸均難溶於水,所以在配製時應溶於開水或溶於95%濃度的酒精中,然後再用水稀釋到所需濃度。粉劑的配製則可直接將生長素的結晶混入定量的木炭粉、滑石粉中,放在研缽中碾碎攪拌後使用。
配好的溶液和粉劑應保存在密閉的玻璃器皿中,放乾燥、黑暗、冷涼的地方,吲哚乙酸在水溶液中易失效,應臨時配製,萘乙酸,2,4-D可保持較長時間,粉劑在陰涼處可保持數月。
扦插時使用的濃度主要視樹種、枝條木質化程度及處理時間而異。此外,氣溫高低、土壤酸鹼度等均有一定影響。針葉樹類一般要求較其他種類濃度高,用吲哚丁酸葯劑處理濃度為20~80毫克/千克。吲哚乙酸溶液及萘乙酸溶液,對大多數種類宜用40~100毫克/千克,浸24小時。落葉喬灌木及藤本:濃度因插條木質化程度而異,對大部分易發根種類的半熟枝,可用10~12毫克/千克的吲哚乙酸溶液處理24小時,過濃則往往有葯害。難發根的種類可用80~200毫克/千克濃度。粉劑則用4000毫克/千克濃度。若用溶液速蘸法處理,則濃度為2000~5000毫克/千克。
(2)高錳酸鉀處理
高錳酸鉀蘸根後可分解為氧氣、二氧化錳、氧化鉀等,氧氣可促進氧化,增強呼吸作用,使插條內部的養分變為可給態,從而促進發根。二氧化錳能殺菌、有防腐作用。一般使用濃度為0.3%~0.1%。
(3)環剝處理
對不易生根的樹種,在生長季環剝,到休眠期在該處剪下扦插。由於傷處養分集中而利於生根、發芽。
先確定你要研究哪個植物的組培,然後再查這個植物或者相關植物的他人組培研究(可通過知網、維普網等),至於常用方法一兩句話說不清楚,你到網路文庫了下載幾篇植物組培論文就行了,裡面一般都有方法的,植物組培大體要經歷:外植體取材、消毒、無菌操作、誘導培養、增殖培養、生根培養、煉苗移栽、溫室大棚管理等,
『柒』 植物組織培養、動物細胞培養的目的和用途分別是什麼
理論基礎: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植物組織培養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應用范圍:快速繁殖、培育無病毒植物,通過大規模的植物細胞培養來生產葯物、食品添加劑、香料、色素和殺蟲劑等。
植物體細胞雜交
植物體細胞雜交是用兩個來自於不同植物的體細胞融合成一個雜種細胞,並且把雜種細胞培育成新的植物體的方法。
動物細胞工程
常用的技術手段:動物細胞培養、動物細胞融合、單克隆抗體、胚胎移植、核移植等(動物細胞培養技術是其他動物細胞工程技術的基礎)
動物細胞培養
動物細胞能夠分泌蛋白質,如抗體等。但是單個細胞分泌的蛋白質的量是很少的,要藉助於大規模的動物細胞培養獲得大量的分泌蛋白。
動物細胞培養技術的應用
生產許多有重要價值的蛋白質生物製品,如病毒疫苗、干擾素、單克隆抗體等。動物細胞融合
『捌』 動物組織培養原理
細胞培養(cell
culture):
動植物細胞在體外培養的條件下的存活或生長,此時細胞不再形成組織。
細胞培養分為動物細胞培養和植物細胞培養,其中動物細胞培養是指在體外無菌條件下,模擬體內正常生理狀態下的基本條件和環境,分離培養機體組織細胞或建立細胞系,並使得細胞在體外培養容器中長期生長或繁殖的方法;而植物細胞培養是在離體條件下,將愈傷組織或其他易分散的組織置於
液體培養基中進行震盪培養,得到分散成游離
的懸浮細胞,通過繼代培養使
細胞增殖,從而獲得大量細胞群體的一種技術。根據培養對象
,植物細胞培養主要有單細胞培養,單倍體培養,原生質體培養等
。按照培養系統可分為懸浮培養、液體培養、固體培養、固定化培養等。
植物細胞培養是將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在培養了一段時間後,會通過細胞分裂,形成愈傷組織。由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產生愈傷組織的過程,稱為植物細胞的脫分化,或者叫做去分化。脫分化產生的愈傷組織繼續進行培養,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這個過程叫做再分化。再分化形成的試管苗,移栽到地里,可以發育成完整的植物體。依據的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植物細胞培養主要有如下幾種技術:
1.
組織培養:誘發產生愈傷組織,如果條件適宜,可培養出再生植株。用於研究植物的生長發育、分化和遺傳變異;進行無性繁殖;製取代謝產物。
2.
懸浮細胞培養:在愈傷組織培養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培養技術。適合於進行產業化大規模細胞培養,製取植物代謝產物。
3.
原生質體培養:脫壁後的植物細胞稱為原生質體(protoplast),其特點是:①比較容易攝取外來的遺傳物質,如dna;②便於進行細胞融合,形成雜交細胞;③與完整細胞一樣具有全能性,仍可產生細胞壁,經誘導分化成完整植株:
4.
單倍體培養:通過花葯或花粉培養可獲得單倍體植株,經人為加倍後可得到完全純合的個體。
『玖』 組織培養的具體方法是什麼
一、培養基配製 配製培養基有兩種方法可以選擇,一是購買培養基中所有化學葯品,按照需要自己配製;二是購買商品的混合好的培養基基本成分粉劑,如MS、B5等。 自己配製可以節約費用,但浪費時間、人力、且有時由於葯品的質量問題,給實驗帶來麻煩。就目前國內的情況看,大部分還是自己配製。為了方便起見,現以MS培養基為例介紹配置培養基的主要過程。 1.配製幾種母液 1.配製MS大量元素母液 一般將大量元素分別配製成100倍的母液,使用時再分別稀釋100倍。 分別稱取 NH4NO3 165g KH2PO4 17g KNO3 190g CaCl2·2H2O 44g MgSO4·7H2O 37g 各自配成1L的母液。倒入1L試劑瓶中,存放於冰箱中。 2.配製MS微量元素母液 一般將微量元素配製成100倍母液。 依次稱取 KI 0.083g Na2MoO4·2H2O 0.025g H3BO3 0.62g CuSO4·5H2O 0.0025g MnSO4·H2O 1.69g CoCl2·6H2O 0.0025g ZnSO4·7H2O 0.86g 配成1L母液,倒入1L試劑瓶中,存放於冰箱中。 CuSO4·5H2O和CoCl2·6H2O 由於稱取量很小,如果天平精確度沒有達到萬分之一,可先配成調整液。 分別稱取 CuSO4·5H2O 0.05g CoCl2·6H2O 0.05g 各自配成100ml的調整液,然後取5ml就還有0.0025g的量。 3.配製MS有機母液 一般配製成100倍MS有機母液。 依次稱取 肌醇 10g 鹽酸硫胺素(VB1) 0.01g 煙酸 0.05g 甘氨酸 0.2g 鹽酸吡哆醇(VB6) 0.05g 配成1L母液,倒入1L試劑瓶中,存放於冰箱中。 4.配製MS鐵鹽母液 一般配製成100倍MS鐵鹽母液。 依次稱取 EDTA二鈉3.73g FeSO4·7H2O2.78g 配成1L母液,倒入1L試劑瓶中,存放於冰箱中。 所以MS母液有5種大量元素母液,加上MS微量元素母液、MS有機母液和MS鐵鹽母液,共8種母液。 激素母液的配製 各種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要單獨配製,不能混合在一起,生長素類一般要先用少量95%的酒精或1當量的NaOH溶解,細胞分裂素一般要先用1當量的鹽酸溶解,然後再加蒸餾水定容。一般取100mg配成100ml母液。 2.配製培養基 以配置1L MS培養基為例,按順序進行如下操作: 1.先在燒杯中放入一些蒸餾水。 2.分別取上面八種母液10ml倒入。 3.一般稱取30g蔗糖倒入,攪拌溶解。 4.加蒸餾水用量筒定溶至1L。 5.按設計好的方案添加各種激素,由於激素的用量很小,而且激素對組培植物的生長至關重要。所以有條件的話最好用微量可調移液器吸取,減少誤差。 6.用精密試紙或酸度計調整PH至5.7-5.8。(有條件的話使用酸度計,比較精確) 可配1當量的HCL和1當量的NaOH用來調溶液PH值。 1當量HCL配製:用量筒量取8.3ml配成100ml溶液。 1當量NaOH配製:稱取NaOH 4g 配成100ml溶液。 7.稱取5g左右瓊脂粉(質量好的瓊脂粉),倒入上面配好的溶液中,放在電爐上加熱至沸騰,直到瓊脂粉熔化。 8.稍微冷卻後,分裝入培養容器中。無蓋的培養容器要用封口膜或牛皮紙封口,用橡皮筋或繩子扎緊。 9.放入消毒滅菌鍋滅菌,滅菌20分鍾左右。 10.滅菌後從滅菌鍋中取出培養基,平放在實驗台上令其冷卻凝固。 二、滅菌 滅菌是組織培養重要的工作之一。初學者要清楚有菌和無菌的范疇。有菌的范疇是:凡是暴露在空氣中的物體,接觸自然水源的物體,至少它的表面都是有菌的。依此觀點,無菌室等未處理的地方、超凈台的表面、簡單煮沸的培養基、我們使用的刀、剪在未處理之前、我們身體的整個外表及與外界相連的內表,如整個消化道、呼吸道,即我們呼出的氣體、培養容器無論洗得多干凈等等都是有菌的。 這里所指的菌,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藻類及其他微生物。菌的特點是:極小,肉眼看不見。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無孔不入。在自然條件下忍耐力強,生活條件要求簡單,繁殖力極強,條件適宜時便可大量滋生。 無菌的范疇是:經高溫灼燒或一定時間蒸煮過後的物體,經其他物理或化學的滅菌方法處理後的物體(當然這些方法必須已經證明是有效的),高層大氣、岩石內部、健康的動、植物的不與外部接觸的組織內部,強酸強鹼,化學元素滅菌劑等表面和內部都是無菌的。從以上可以看出:在地球表面無菌世界要比有菌世界小的多。 滅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殺死物體表面和孔隙內的一切微生物或生物體,即把所有生命的物質全部殺死。與此相關的一個概念是消毒,它指殺死、消除或充分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再發生危害作用,顯然經過消毒,許多細菌芽孢、黴菌厚垣孢子等不會完全殺死,即由於在消毒後的環境里和物品上還有活著的微生物,所以通過嚴格滅菌的操作空間(接種、超凈台等)和使用的器皿,以及操作者的衣著和手都不帶任何活著的微生物。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的操作,就叫做無菌操作。 植物組織培養對無菌條件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甚至超過微生物的培養要求,這是因為培養基含有豐富的營養,稍不小心就引起雜菌污染。要達到徹底滅菌的目的,必須根據不同的對象採取不同的切實有效的方法滅菌,才能保證培養時不受雜菌的影響,使試管苗能正常生長。 常用的滅菌方法可分為物理的和化學的兩類,即:物理方法如乾熱(烘燒和灼燒)、濕熱(常壓或高壓蒸煮)、射線處理(紫外線、超聲波、微波)、過濾、清洗和大量無菌水沖洗等措施;化學方法是使用升汞、甲醛、過氧化氫、高錳酸鉀、來蘇水、漂白粉、次氯酸鈉、抗菌素、酒精化學葯品處理。這些方法和葯劑要根據工作中的不同材料不同目的適當選用。 1.培養基用濕熱滅菌 培養基在制備後的24小時內完成滅菌工序。高壓滅菌的原理是:在密閉的蒸鍋內,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壓力不斷上升,使水的沸點不斷提高,從而鍋內溫度也隨之增加。在0.1MPa的壓力下,鍋內溫度達121℃。在此蒸汽溫度下,可以很快殺死各種細菌及其高度耐熱的芽孢。 注意完全排除鍋內空氣,使鍋內全部是水蒸氣,滅菌才能徹底。高壓滅菌放氣有幾種不同的做法,但目的都是要排凈空氣,使鍋內均勻升溫,保證滅菌徹底。常用方法是:關閉放氣閥,通電後,待壓力上升到0.05MPa時,打開放氣閥,放出空氣,待壓力表指針歸零後,再關閉放氣閥。 關閥再通電後,壓力表上升達到0.1MPa時,開始計時,維持壓力0.1-0.15MPa,20分鍾。 按容器大小不同,保壓時間有所不同,見表。該表所列數字是徹底滅菌很保險的數字,如果容器體積較大,但是放置的數量很少,也可以減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