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地可以吃嗎
能吃。
煲湯就可以了。
廣東很多餐館提供湯,其中一種就是生地龍骨湯(生地豬骨煲),味道很不錯的
Ⅱ 原始的主要耕作方法是什麼
我國古代農業的耕作方式,以生產工具的發展為標志,把它劃分為刀耕火種、耜耕(「石器耕鋤)和鐵犁牛耕三個階段
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
1.刀耕火種
《莊子》則曰:「神農之世,……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中國古史中「神農氏」,正是原始種植業發生時的人物。中國農業從其產生之始,就是以種植業為中心的。在長期的採集生活中,對各種野生植物的利用價值和栽培方法進行了廣泛的試驗,逐漸選育出適合人類需要的栽培植物來。從「嘗百草」到「播五穀」和「種粟」,就是這一過程的生動反映;而所謂「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則反映了這個過程的艱難和充滿風險。神農氏「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成為農業的始祖。為了使農業經濟得以確立,要有相應的工具的創造,反映在傳說中就是神農氏創制斤斧耒耜,「以墾草莽」。所謂「神農氏」的傳說,正是這一時代中國農業的反映。
學生回答後,簡單解釋:所謂「刀耕火種」就是在初春時期,先將山間樹木砍倒,然後在春雨來臨前的一天晚上,放火燒光,用作肥料,第二天乘土熱下種,以後不做任何田間管理就等收獲了。一般是二,三年之後,土肥就已枯竭,就不能再種植了,而不得不另行開辟。原始的刀耕火種與之相類似,只不過工具更為簡陋一些。據考古出土的一些實物來看,原始農業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刀、石斧之類,這些都是用來砍伐樹木的。
人們在進行刀耕火種的時候,首先所要面臨的就是土地的選擇。刀耕火種一般不施肥,也不中耕,所以種植二三年之後就要另覓新地重新砍燒種植,農史學家稱之為「游耕」。但從新石器時代所出土的一些實物來看,中國一些地區的原始農業似乎在六七千年以前,很早就脫離了早期的刀耕火種階段,進入了所謂「石器鋤耕」或耜耕」的「熟荒耕作制」的階段。
這種情況在中國古史傳說中得到映證。相傳「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烈山」就是放火燒山,「柱」實際上是挖洞點種的尖頭木棒——後來發展為木耒。這正是原始農業中兩個相互連接的主要作業,不過被傳說人格化了。
在介紹了「刀耕火耕」後,指出這種耕作方法一直延續到近代。結合教材的兩幅圖片做以下解釋。現在「刀耕火種」是人們把樹木砍倒、曬干,然後放火燒,再播種旱谷等作物,是利用積聚在熱帶雨林中的礦物營養發展生產的方式,也是用火去消滅雜草與除去病蟲害的方法。這在歷史上西雙版納地廣人稀、森林連片的生態環境下,「刀耕火種」不外在浩瀚的林海中開了一個小小的林窗,種兩三年穀子後又棄置,森林很快就恢復了,對各種生物的生存並不影響,是一種「森林與農地」輪作和好方法。到了近代,人口倍增、森林難以恢復,山地水士流失嚴重,造成了生態環境的退化。所以,近年來地方各級政府作出嚴禁山地「刀耕火種」的決定是明智的。
「刀耕火耕」時期隨著耕作工具耒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我國農業進入到「石器鋤耕」階段。
2.石器鋤耕
從耕作方式、農具使用來分析我國古代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可將其劃分為耕前期、耜耕期和犁耕期3個發展階段。「刀耕火耕」屬於耕前期。隨著大量骨耜和石耜的使用,人們已經脫離了刀耕火種的耕作方法,進入了「耜耕」農業階段。
3.鐵犁牛耕
「耜耕」和「火耕」時期原始農業生產方法十分簡單。這樣的農業生產只有種和收兩個環節,只向自然索取而不補償,土壤營養的平衡完全依賴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復。這是只取不給的掠奪式的生產。由於那時人口較少,人們對自然的需求不高,而且生產力低下,因而原始農業的生產還沒有超過自然的負荷能力和恢復能力,人對自然生態系統的破壞很小。
但隨著人口數量和人類對自然要求的增加,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中國進入到傳統農業階段,既採用「鐵犁牛耕」時期。商周時期,出現了青銅農具。那時在農業上應用還很少使用。但由於懂得了施肥技術,依次肥沃的土地可以連續耕作,貧瘠的土地也可以在休耕一兩年後輪耕。隨著春秋時期開始使用鐵農具,戰國時期普遍使用鐵農具,農業生產力水平也有了質的飛躍。牛耕在春秋戰國時代的出現和初步的推廣,加上灌溉和施肥技術的新進展,大大提高中國古代農業生產水平,從此,鐵犁牛耕成為中國農業的重要耕作方式。
通過整地、育苗、除草、施肥、灌溉等技術措施,在向自然索取農業產品的同時,也給予農業生態系統一定的補償(主要使用有機糞肥)。中華民族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農業科學技術,是當之無愧的傳統農業的典範。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第一次體現了人與自然的結合,具有一定的生態合理性。由於傳統農業依靠農業內部循環來維持平衡,對自然的依附狀態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又由於傳統農業分散經營和規模小,也難於合理地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Ⅲ 農地隆除草劑和來施靜能混和用嗎
摘要 除草劑混用後的除草效果,應遵循混用原則
Ⅳ 農地隆能和二甲滅草松混合使用嗎
農地隆能和二甲滅草松混合是不能食用的,因為它們兩者的毒性本身非常強大,如果使用的話,會對莊稼形成損害,也會傷到玉米苗之類的農作物的
Ⅳ 農地隆葯害農地隆有葯害嗎
有,除草劑都有毒性,由於使用不當,很容易產生葯害,造成土壤污染,所以使用時都要求不可以隨便加大劑量及注意使用方法,可以有效避免葯害
一旦出現葯害,可以使用奈安除草安全添加劑等葯物解除,效果不錯
Ⅵ 地震作用損毀土地復墾關鍵技術
地震作用主要造成土地開裂、塌陷、隆起及農田基礎設施的破壞,這類土地損毀導致地形地貌發生了變化,但其土壤結構基本未發生變化,對裂縫處進行封填,對隆起與塌陷的地塊進行土地平整,基本能滿足耕作要求。對農田基礎設施的破壞,主要是道路、渠系、田坎等基礎設施的垮塌、開裂、變形等,通過修復的方式就能恢復農業使用能力。
對於地震作用損毀耕地復墾技術同土地整理類似,但復墾時要盡量滿足以下要求:
(1)盡可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積。
(2)合理分配土方,就近平衡挖填土方量,盡量減少客土、棄土。
(3)田面平整、埂坎穩定,有利於作物的生長和田間灌排水。
(4)方便農業機械化作業和田間耕作。
(5)做好耕作層保護工作,平整後耕地質量要求提高一個等級或至少達到復墾前的農用地等級。
(6)盡量根據復墾區田面坡度選擇平整耕地類型,如表6-2。
表6-2 耕地平整類型
Ⅶ 各農用地三級指標區的主要特點
湖南按形成地形地貌的構造運動特徵,即構造地形地貌是「兩隆兩坳」,隆坳之間,或隆起中的坳陷和坳陷中的隆起的差異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
1.成土母質組成
隆起區主要成為低山和中高山區及其谷地,是以淺變質岩系為主,其次為花崗岩。形成的土壤按農業地質研究提出的地質體土壤類型主要是淺變質岩類土壤和花崗岩類土壤。
坳陷區以現代地殼形變沉降的洞庭湖河網平原區是第四系全新世泥沙淤積層形成的土壤即是潮土;其周邊丘崗區則是第四系更新世紅土,形成的土壤即紅壤。以燕山運動形成的坳陷,喜馬拉雅運動轉為隆升的地區,可稱為「中生代坳陷區」,大都為丘陵區,是碳酸鹽岩、砂頁岩、紫紅色碎屑岩為主,形成的土壤主要是碳酸鹽岩土壤、砂頁岩土壤、紫色土等,而丘陵區之間的河谷平地則是沖積土。
2.生態脆弱性問題
中生代坳陷區和隆起區的局部,受成土母質影響水土容易流失,生態脆弱。
1)紫紅色碎屑岩中砂泥質膠結的厚層砂岩,易風化成砂土,如果沒有植被保護就被雨水沖刷流失,如平江縣汨羅江源頭龍門鎮總面積205km2,其中山地佔126.9km2,水土流失幾乎全為白堊系紫紅色砂岩山頭,達80.5km2,由此注入汨羅江的泥沙每年有200萬m3,河床淤積嚴重,部分河段成了地上河,目前兩岸有2000 多畝農田低於河床無法耕作,同時有3520畝水田因水沖沙壓三年兩不收(照片5-1~5-5)。
2)花崗岩因含長石豐富,易於風化,往往形成厚、巨厚層風化殼,極易水土流失,在許多花崗岩出露區都可見及(照片5-5~5-8)。
3.潛育化
農田潛育化會降低其生產力,一般都會減產30%左右,嚴重者甚至顆粒無收。潛育化主要發生在現代地殼形變沉降區的洞庭湖濱湖河網平原區。據第二次土壤普查,洞庭湖區的潛育性稻田有18.17萬hm2,占湖區稻田的26.7%,可見稻田潛育化的嚴重。
4.礦產開發
湖南是礦業大省,有「有色金屬之鄉」和「非金屬之鄉」的美譽,其礦產種類及其分布與隆起區和坳陷區有關,故由礦產開發對農田的影響在隆起區和坳陷區就有差異。
1)隆起區及隆起區與坳陷區過渡帶是湖南省金屬礦床主要分布區。前者如雪峰山區的鐵礦和金礦,南嶺區的有色稀有礦;後者如湘南郴桂地區的有色金屬礦、湘中靠雪峰山區的銻礦等。金屬礦產的開發會引起礦山水系流域兩岸農用地的重金屬等的累積而導致污染。
2)中生代坳陷區主要分布有煤礦和非金屬礦,對它們的開發利用將導致農用地地下水的疏干而導致乾旱,以及局部塌陷破壞土地的完整性。
3)現代地殼形變沉降的洞庭湖區,對其深部膏鹽(芒硝、石膏等)的開采將引起農用土的鹽漬化和塌陷。
Ⅷ 我們是農村的,現在我們蓋房子合適不合適小區規劃不知道規劃里了么,我們是封丘縣荊隆宮鄉的
建房用地要經過合法審批的,只要你申請下來了就可蓋房。
《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第七十七條規定,農村村民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建住宅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多佔的土地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
Ⅸ 洋辣子指的是什麼東西
學名:扁刺蛾
學名:Thosea sinensis(Walker)
別名:刺蛾、八角蟲、八角罐、洋辣子、羊蠟罐、白刺毛 屬鱗翅目刺蛾科。
分布與危害:
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四川、雲南、陝西等地。危害山茶、白楊、梔子花、海棠、月季、楓楊、大葉黃楊、樟樹、懸鈴木、榆、柳、紫荊、梅、牡丹、芍葯、桂花、廣玉蘭、紫薇、紫藤、白蘭、榕樹、木波羅、桃花心木、人面果、槐樹、刺桐、油桐、柑橘等80餘種。
幼蟲咀食葉片成孔洞,發生嚴重時殘留葉柄或主脈,影響樹勢及觀賞。
形態特徵:
成蟲:雌蛾體長13~18mm,翅展28~35mm,體褐色;前翅頂角處斜向一褐色線至後緣;前翅暗灰褐色,中室處向後緣斜伸。雄蟲體約10mm,翅展26~31mm;雄蛾中室外上角有一黑點;後翅灰褐色;前胸足各連接關節具一白斑,是其易於辨別的重要特徵。
卵:扁長,橢圓形,長1.1~1.4mm,孵化前呈灰褐色,初孵前淡黃綠色。
幼蟲:體長約21~24mm,較扁平,背部稍隆起,形似龜甲。全體綠色或黃綠色,背線白色,體邊緣兩側各有10個疣狀突起。其上生有刺毛,每1體節背面有2個小叢刺毛,第4節背面兩側各有一紅點。
蛹:近橢圓形,形似鳥蛋,體第10~15mm,淡黑褐色。
繭:淡褐色,在鄰近淺土中結繭。
生活習性:
河北、陝西等地1年發生1代,長江地區1年發生2代,少數3代。江西南昌1年發生2~3代,2代為主,以老熟幼蟲在土中結繭過冬。次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變蛹。
第2代繭大部分過冬,僅少數於年內羽化,繼續繁殖。局部第3代幼蟲11月上旬後來不及結繭的,即被凍死。全年以第1代發生量較大。南昌卵期第1、2代各6~8天,第3代7~8天。幼蟲期共8齡,各代幼蟲,歷期分別為1代25~32天,2代23~27天及3代31~38天。繭期第1代14~26天,內蛹期9~16天;第2代年內羽化的229~238天,內蛹期19~28天;第3代199~288天,內蛹期18~28天。
成蟲羽化時間多在18:00~20:00,白天靜伏葉背或雜草叢中,夜出活動,具有較強的趨光性,21:00至次日1:00撲燈最盛;交尾後次日晚產卵。卵多產於葉面,偶產葉背,散生。初孵幼蟲先食卵殼,2齡後轉至葉背,6齡幼蟲取食全葉僅留葉柄。發生嚴重時,能將全株吃光,影響樹體生長,降低觀賞價值。
Ⅹ 農地保護的文化溯源
文化一詞起源於拉丁文的動詞「colere」,意思是耕耘和耕作土地。可見,土地與文化淵源深厚,可稱得上「本是同根生」。在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土壤鹽漬化、工程荒漠化、濕地退縮、土地污染、生物多樣性減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銳的21世紀,探究農地保護的文化淵源,尋找農地保護的文化缺失,無論從目的理性還是工具理性來看,都有重要的價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農地保護方面有著深厚的文化土壤。
(一)尊重土地的原生態文化
1.婚禮上的土地文化
婚禮,無論在古今中外,都被認為是人生儀禮中的大禮。中國最初的婚禮形式大約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從相傳始於伏羲時代的訂婚「以儷皮(成對的鹿皮)為禮」逐漸演進,到夏商時的「親迎於堂」,再到周代所具備的完整的「六禮」,已初步奠定了我國傳統婚禮的基礎。從前,在結婚儀式上,新郎和新娘都有一道程序: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把拜天地放在拜高堂前面,足見人們對土地的重視和珍惜,表明先人有很強的尊重土地的傳統。
2.民俗中的土地廟文化
據馮賢亮(2004)等人研究,在傳統中國民眾的心目中,天地具有至高無上和神聖的性質。在《國語》卷四《魯語上》中有這樣的話:凡禘、郊、祖、宗、報,此五者國之典祀也。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於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為明質也;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澤,所以出財用也。非是,不在祀典。實際上,「天」的觀念,大概在夏代就已經產生。《墨子》一書中,多次談到作為天神的天。至於「上帝」或「帝」,甲骨文中多次出現,表明在殷商時代這些代表至高無上地位的稱號也已存在。但在周代以後,「天」、「上帝」、「天帝」等詞,越來越被人們混同使用。至於「地」,《釋名·釋地》篇中有這樣的解釋:「地,底也,言其底下載萬物也」;又附帶說「土,吐生萬物也」。這些話,實際上正反映了人們對孕育萬物生長的地的崇拜心理,也很自然地將農作物收成的好壞歸因於「地」對人類的賞罰。
土地廟信仰源於對土地的崇拜。原始的土地神崇拜,是對土地的自然屬性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力的崇拜,「社祭」是我國自古以來土地崇拜的表達方式,歷代帝王仍按照春祈秋報的時間固定對於社的祭祀。《禮經·郊特牲》中說:「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載萬物,天垂象,取財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由此可知,對於社的崇拜來自於它化育萬物,也就是認為土地上的諸現象是由土地所化育而來的,是稱贊土地承載萬物的美德。「生養大地」則是想像大地為母親,以母親生子的思維來模擬大地孕育穀物。「社」到後來逐漸發展為行政管理單位的機構,逐漸失去了當初的含義,而土地廟則一直未脫離最初被賦予的內涵。
土地廟建築經過歷史的變遷,雖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擊,但拜土地廟的習俗依然沒有削減,尤其是在農村地區,許多形貌類似的土地廟如雨後春筍般從田間、街邊、住宅間冒了出來。古時村民出於重視、珍愛土地的心理,將土地神化,予以崇拜,希望通過崇拜而獲得土地神的特殊眷顧,能夠獲得好收成,豐衣足食,因而就形成了迎春、祭土地公、祭土地婆等與土地廟有關的民俗傳統活動。而今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依然流傳著各種祭祀土地神的傳統。各族各地祭祀土地活動的多樣化,都表現出人們對土地和農耕的重視、對自然災害的恐懼、對幸福生活的渴望。
據黃忠懷(2005)的研究,在華北平原,土地廟作為村落之神,與村落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公理會傳教士明恩溥對華北農村的廟宇觀察發現,「雖然有許多廟宇都是需要的,但最可能建造的廟宇是兩個,一個是供奉地方神的廟,另一個是供奉戰神的廟」。明恩溥說的地方神廟就是土地廟,戰神廟是指關帝廟。相對而言,土地廟的數量比關帝廟更加普遍,基本上是村村都有土地廟。例如安肅縣,據縣志載,該縣土地神「村村皆有,土地即里社之正神」。在陽原縣,土地廟也是「各村皆有,惟不若五道之多,且多附於大廟」。另外,華北一些地方,五道廟也具有土地廟的功能。據清光緒《樂亭縣志》載,「若北方所祀(五聖),則為土地、山神、苗神、龍王、增福諸神。或減其二為三聖,又或增為七聖九聖,與南方有異」。從樂亭縣的例子里可以發現,土地神也在五聖之列,所以五道廟也兼具土地廟的功能。
(二)「天人合一」的農地保護文化
天人合一的思想,萌芽於孔子,發軔於孟子。孔子以天為宇宙的最高主宰。孟子則認為天人相通,天的根本性德蘊含於人的心性之中,天道與人道相互貫通。當然,孔子及孟子所謂的「天」,主要是道德意義上的,但同時也兼有自然的含義(《論語·陽貨》:「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葉文虎等,1999)。由此可見,中國儒家最初提出天人相通的觀念,其用意是給人類社會的基本道德原則賦予宇宙論的意義。
事實上,在對待人與自然的實踐關系問題上,中國古代絕大多數哲學家都主張應以人與自然的和諧為目標。其中最具代表性、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周易》中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周易》認為,人乃陰陽二氣所化,故兼有剛柔兩重稟性。人應自覺地弘揚其本性。陽剛之性要求人「自強不息」,即發揮主動的創造精神;陰柔之性則要求人「厚德載物」,即以寬大的胸懷接納萬物。在對自然的實踐中,「自強不息」就是要積極地改造自然,參與自然的演進;而「厚德載物」則是要求改造自然的活動不超出自然的限度,在改造自然的同時體認自然本身的和諧機趣(《系辭傳》:「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樂天知命,故不憂」)。如此,才能達到「與天地和其德,與日月和其明,與四時和其序」的境界(葉文虎等,1999)。
「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是人與自然的和諧,把人與自然看作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當代世界人與自然的緊張關系,從文化哲學的角度看,就是源於人與自然關系的割裂。天人合一思想在秦漢以後經過不斷改造,至宋儒已形成一個涵蓋宇宙論、本性論、人生論、認識論而具有廣泛包括性的哲學體系。按照天人合一理論,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人以其文化創造而成為主體,能「為天地立心」,但這所謂主體,是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為目的的德性主體,不是以控制、征服自然為目的的知性主體,也不是以「自我」為中心,以自然為「非我」、他者的價值主體(蒙培元,2004)。農地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立地條件和生存資源,更重要的是,農地賦予人以內在德性和神聖的使命。它要求人們在實踐中實現生命的最高價值———「與天地和其德」,而不是滿足不斷膨脹的物質慾望,更不是無限制地佔用農地資源。人類賴農地生存而繁衍,人類社會因依存農地而發展。人類必須深刻認識到農地損失而帶來的生存危機,並從駕馭自然的「人定勝天」的夢幻中醒悟過來,按照「天人合一」的思想,重新審視農地的價值和對待農地的態度。
(三)因地制宜的農地管護文化
受地球公轉和自轉等而產生的地質構造的影響,在氣候、地貌、土壤、岩石、水文和人類活動的綜合作用下,使各種土地形態的空間分布和特性存在著明顯的地域性。幾乎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塊土地的特性是完全相同的。我國自古以來就特別重視「相土之宜而布其利」,就是根據土地對各種作物的適宜性和限制性選擇作物類型和栽培方式。如此,一方面能提高土地的生產力,另一方面還能起到保護農地的作用。
因地制宜,因土種植的「土宜論」文化在我國已有2000年以上的悠久歷史,它對指導歷代農業生產和保護農地資源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詩經》中的「土宜論」,是世界上關於農地環境與作物生長關系的最早論述。《大雅·生民》就說:「誕後稷之穡,有相之道。」這里的「有相之道」就是「相地之宜」的辦法。在《大雅·公劉》中還記載:「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其軍三單,度期隰原。」此話出於公元前1027~前771年。顯然,注重田地「陰陽」、「隰原」的選擇,目的是為了適應植物生長的需要。這些選擇的原則,在以後很長的時間內受到重視,從《小雅·甫田》的「今適南畝,或耘或耔(施肥)」,《周頌·良耜》的「畟畟良耜,俶載南畝」和《周頌·載芟》的「有略其耜,俶載南畝」等詩句,可見當時居於「土宜」的觀點,十分重視選擇向南的地塊(畝),也就是「俶載南畝」。
表14-1系根據《禹貢》、《周禮·夏官》等資料綜合而成。當然一個州不可能只有一種土壤,並且也絕不能只評定一個等級,這只是反映了我們祖先適應土地的自然性狀而確定種植的一個初步認識。另外,在《周禮·地官》中又根據土地的地形高下提出適宜種植的植物類型:「大司徒……以土會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植物宜皂物」;「二曰川澤……其植物宜膏物」;「三曰丘陵……其植物宜核物」;「四曰墳衍……其植物宜莢物」;「五曰原隰……其植物宜叢物」。據《授時通考》注釋,皂物為祚栗之物,膏物指蓮芡之屬,核物李梅之屬,莢物箕莢玉棘之屬,叢物萑葦之屬。在《管子》一書中提出:「桑麻不植於野,五穀不宜其地,國之貧也;桑麻植於野,五穀宜其地,國之富也。」把因地種植提高到國之貧富來認識。另外,這本典籍還對土壤、地下水的性狀進行了比較細致的劃分。有的古籍也對地形作了較詳細的分類,形成了一定的土地評價的指標體系(許牧等,1995)。
表14-1 中國古代土壤土宜表
(據許牧等,1995)
在土壤方面,《管子》提出「九州之土為九十物,每州有常而物有次」。即將全國的土壤以其物理性狀、肥力高低、適種作物及果蔬的情況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共18種,每種又依其土壤色澤分為赤、青、白、黑、黃五個亞種。每州的土壤分布皆有常規並且作物種植也按著一定的次序。對於上土之中的第一位栗土,該書是這樣描寫的:「群土之長,是唯五粟。五粟之物,或赤或青或白或黑或黃,五粟五章。五粟之狀,淖而不肕(堅),剛而不觳(薄也),不濘車輪,不污手足。其種,大重細重,白莖白秀,無不宜也。五粟之土,若在陵在山,在隫在衍,其陰其陽,盡宜桐柞,莫不秀長。其榆其柳,其檿其桑,其柘其櫟,其槐其楊,群木蕃滋數大,條直以長……」對於下土的第18位(末位)桀土的描述則為:「鳧土之次曰五桀,五桀之狀,甚咸以苦,其物為下,其種白稻長狹,蓄殖果木,不若三土以十分之七。」說明當時是根據對土壤性狀及各種作物在其上的生長發育狀況的實際觀察來確定土壤的適種作物及肥力等級的。
(四)精耕細作的農地養護文化
自秦漢以來,黃河中下游的祖先就採用各種技術,謀求保墒防旱耕作措施。到南北朝,黃河中下游地區就從土壤耕作技術上較圓滿地解決了保墒防旱問題,並創造了各種開工的犁、耙、耮等工具,從而形成了「耕—耙—耮(耱)」一整套以保墒防旱為主要內容的土壤精耕細作措施。早在西周時,人們已發現大豆根上長有根瘤。《氾勝之書》已指出「豆有膏」,「膏」是油潤之意,也可作肥沃理解。到北魏時,《齊民要術·耕田》進一步指出:「凡美田之法,綠豆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種,七月八月犁掩殺之。為春谷田,則畝收十石,其美與蠶矢熟糞同。」就是說,要使田土變肥,最好的辦法是先種綠豆,其次小豆芝麻。均在五六月播種,七八月犁翻壓青;作春谷田的肥料,一畝可收十擔,和施過蠶糞或腐熟人糞尿一樣肥。《齊民要術·種葵》也說:「若糞不可得者,五六月中……種綠豆,至七月八月犁掩殺之,如以糞糞田,則良美與糞不殊,又省功力。」說的是,如果沒有糞作肥料,每年五六月里種下綠豆,到七八月犁翻壓青,其肥效像施過糞一樣,而且省工。
在南方水田地區,到了唐代,出現了一種新的整地工具鐵鎝(即四齒鐵耙),用手持它掘土比牛耕還深,並可隨手耙碎土塊,很適於缺牛少耙的小農使用。到了宋代,在耕地工序中,又加上一次耖,使土壤更加細熟,形成了「耕—耙—耖」的一套技術措施,這是南方水稻生產精耕細作化的又一個標志,促進了水稻生產的發展(林蒲田,1996)。
(五)農地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自從新石器時代人類把種子有意識地撒向土地時,人類便開始利用土地。無論是農業社會、工業社會、還是近年來所說的後工業社會,人類的文明和進步都是沿著以土地利用為主線之一而展開的。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都是建立並取決於土地利用這一基本點之上的,一切人類活動由此而派生。先人通過修建梯田、高低畦整地、區田種植、興建陂塘、築淤地壩、引洪淤灌、溝洫制度、造林種草、向鹽鹼灘要地、開墾低濕沼澤地等措施,不斷耕耘和改良土地,使土地面積不斷擴大,土地質量不斷提高,土地生產能力不斷提升。
據林蒲田(1996)研究,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這一時期內,生活在長江中下游一帶的屈家嶺文化、青蓮崗文化和良渚文化的氏族部落,已把草木叢生的沼澤地帶開辟為水田,種植水稻。到了夏代,治田又有了發展,《漢書·食貨志》說:「禹平洪水,定九州,制土田,各因所生」。《論語·憲問》說:「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論語·泰伯》說:禹「盡力乎溝洫」。說明夏人對農業很重視,同時,也知道開溝洫(渠)以引水或排水。進入商代,甲骨文中就有「田」字,有人認為當田字出現時,田中的作物已以禾穀類為主。《漢書·食貨志》所說的「闢土殖穀」,就是當時的生產對象。所辟的土從田形來看:一是有阡陌溝洫(道路水渠)設備,說明當時的田地作用技術相當高;二是有密集方整的布局,說明當時土地利用程度相當高;三是「田」字四周圍緣畔,表示耕作而需畫范圍,說明當時的土地已為人們所重視。在商代,人民為了抵抗自然災害,相傳創造了「區田」耕種法。「區田」田畦面低於地面,不但有利於土壤的蓄水和土壤水分的利用,而且有利於保水、保肥和加快土壤熟化。這是在治田上的進一步發展,也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加速土壤熟化,建立良田的措施。
周代對治田非常重視,《國語》記載,每年春耕前,周王下令要農民修理農具。春耕開始時,還要舉行隆重的「籍禮」,周王新載耒耜,躬耕籍田,以示對農業生產的重視。接著又由農官發出通告,要求農民們及時春耕,並派遣高級官員到各地巡察督促。最後是「王則大徇」,即周天子率公卿大夫親自到各地檢查春耕生產。周代對水稻生產十分重視,《周禮》中有「稻人,掌稼下地。」即周代設有專管種植水稻的官員———稻人。《周禮》中還說:「以瀦(池塘)畜(蓄)水,以防(堤)止水,以溝盪水(用總溝引水),以遂均水(田頭大溝引灌),以列舍水(田中小溝分灌),以澮寫水(田尾大溝排水),以涉揚其芟(除去雜草),作田。」又說:「澤草所生,種之芒種。」這反映了2300多年前,在黃河流域開墾低田,建設排水系統,選擇有芒品種栽培水稻生產,已有相當大的規模。
可見,農地是十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凝聚了先人的智慧和文化,人類應該對農地倍加尊重、贊賞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