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學習物理化學……
現將我恩師總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介紹給您
掌握好科學的學習方法,物理學起來就不會覺得難。
有很多同學會問「學習物理有沒有捷徑呢」?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學習是一件實實在在的事情,我們來不得半點含糊。雖然沒有捷徑,但科學的學習方法確是有的。我給大家介紹一種「6+2」學習法,所謂「6+2」學習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嚴格貫徹「預習→上課→復習→作業→質疑→小結」六個環節,另外對於每一章或一單元進行學習前後還應該有「計劃」和「系統」兩個環節。下面我們來看具體的分析。
1.預習
學習的第一個環節是預習。有的同學不注重聽課前的這一環節,會說我在初中從來就沒有這個習慣。這里我們需要注意,高中物理與初中有所不同,無論是從課程要求的程度,還是課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們在上課之前對所學內容進行預習。
在每次上課前,抽出一段時間(沒有時間的限制,長則20分鍾,短則課前的5、6分鍾,重要的是過程。)將知識預先瀏覽一下,一則可以幫助我們熟悉課上所要學習的知識,做好上課的知識准備和心理准備;二則可以使我們明確課堂的重點,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難點,從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聽課,有的同學感到聽課十分吃力,原因就在於此。另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預習可以培養鍛煉我們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要知道以後進入大學深造或走上工作崗位,這些可是極其重要的)。
我們應該逐漸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
2.上課
上課是我們學習的中心環節。對此我准備強調三個問題:
(1)主動聽課。
有人將我們的聽課分成了三種類型:即主動型、自覺型和強制型。主動型就是能夠根據老師講課的程序主動自覺地思考,在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難點和重點進行推理性的思維和接受;自覺型則是能對老師講課的程序進行思考,能基本接受講解的內容和基礎知識,對難點和重點一般不能進行自覺推理思維,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才能完成這一過程;而強制型則是指在課堂學習中,思維遲緩,推理滯留,必須在老師的不斷指導啟發下才能完成學習任務。
那麼,你屬於哪一種類型呢?我說,如果你屬於強制型,那你要試著改變自己,由強制型變為自覺型;如果你是自覺型,那麼你就要加強主動意識,努力變成主動型,畢竟「我們是學習的主人」!總之,我們應該以主動的態度去聽講,積極地進行思考,努力參與到老師的課堂教學中去。
(2)注意課堂要點。
要聽好課,我們應善於抓課堂的要點,這主要是指重點和難點兩個方面。上課時,我們應有意識地去注意老師講課的重點內容。老師在講課時總是將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點上,進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點強調;或板書綱目,理清頭緒;或條分縷析,仔細講解等,我們應培養自己善於去抓住這些。對於難點,則可能因人而異,這就需要我們在預習時做到心中有數,到時候注意專心專意,仔細聽講。總之,我們要做到「會聽」,能「聽出門道」。
(3)處理好聽課和記筆記的關系
有的同學總是感到困惑,說「上課時注意了聽課,就忘了記筆記;而記了筆記,就又跟不上老師的思路了」。對此,我們應認識清楚聽課和記筆記的關系:聽課是主要的方面,記筆記是輔助的學習手段。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記筆記呢?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將「記筆記」變成老師的「課堂語錄」,也不應該將「記筆記」變成「板書復印」。筆記中我們要記的內容應該有:記課堂重點、記課堂難點、記課堂疑點、記補充結論或例題等課本上沒有的內容、記課堂「靈感」等等。總之,我們應該有摘要、有重點地記。
有的同學從來就沒有記筆記的習慣,這是不好的,特別是對於高中物理學習中是不行的。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聽課時間有限,老師講的內容轉瞬即逝,我們對知識的記憶隨時間延伸會逐漸遺忘,沒有筆記我們以後就沒有辦法進行復習。
3.復習
有的同學課後總是急著去完成作業,結果是一邊做作業,一邊翻課本、筆記。而在這里我要強調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業,而應該靜下心來將當天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進行認真思考、回顧,在此基礎上再去完成作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復習的方法我們可以分成以下兩個步驟進行:首先不看課本、筆記,對知識進行嘗試回憶,這樣可以強化我們對知識的記憶。之後我們再鑽研課本、整理筆記,對知識進行梳理,從而使對知識的掌握形成系統。
另外,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研究表明:知識在學習最初的兩三天內遺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們對知識進行及時的復習也是戰勝遺忘的需要。
4.作業
在復習的基礎上,我們再做作業。在這里,我們要糾正一個錯誤的概念,很多同學認為完成作業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我們在課後安排作業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鞏固課堂所學的內容;二是運用課上所學來解決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明確這兩點是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做作業時,一方面應該認真對待,獨立完成,另一方面就是要積極思考,看知識是如何運用的,注意對知識進行總結。我們應時刻記著「我們做題的目的是提高對知識掌握水平」,切忌「為了做題而做題」。
5.質疑
在以上幾個環節的學習中,我們必然會產生疑難問題和解題錯誤。及時消滅這些「學習中的攔路虎」對我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有的同學不注意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對錯誤也不及時糾正,其結果是越積越多,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學習無法有效地進行下去。對於疑難問題,我們應該及時想辦法(如請教同學、老師或翻閱資料等)解決,對錯題則應該注意分析錯誤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錯還是計算粗心致錯,是套用公式致錯還是題意理解不清致錯等等。另外,我們還應該通過思考,逐步培養自己善於針對所學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在這里,我建議每位同學都准備一個「疑難、錯題本」,專門記錄收集自己的疑難問題和典型錯誤,這也可以為我們今後對知識進行復習提供有效的素材。
要經常進行錯題改正,建立錯題檔案本,錯題不能只抄在本上,就完事了。必須要做定期復習,並且做上標記。一道錯題,若第一次復習題做對了,可以做上標記,時間過得長一些再復習,若復習三次都對了,可以做上標記,可以暫時不用管了,以後放寒假、暑假,高一學年期末考試前再復習,這樣,雖然你抄的錯題越來越多,但通過每次的定期復習,不會做的、再做錯的題目應該越來越少。
關於做錯題本的建議:
(1)分類別抄錯題。(用什麼樣的類別自定,例如按「章節」)。
(2)抄錯題本身就是一次復習。用明顯的顏色總結,歸納錯誤原因,以及得出的小結。
(3)將題目抄在正頁,在反面抄錄答案,每一頁在頁邊上開辟空白行,專供寫錯誤原因,得出的小結以及復習的標記(日期,第n次)等用。在這部分中,有一個問題需要再明確一下,就是對做題的格式,對做題的必要的文字說明的嚴格要求,這樣嚴格要求是不是限制了同學們的思維呢?我們認為不是,同學們在拿到一道題,尤其是較難題,復雜題時,思考的過程可以在草稿紙上進行,不受格式的約束,應該形成一個大致清晰的思路,進而得到正確的答案。這時再往作業本上寫,或寫在考試的答題紙上的時候,應該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思路,它需要非常嚴密的推證,包括物理量的假設,適量公式的條件,以及過渡的話,等等,這應該讓每一個看的人都能明白你的思路和方法。
6.小結
學習的最後一個是對所學知識的小結。小結的常用方法是列概括提綱,將當天所學的知識要點以提綱的形式列出,這樣可以使零散的知識形成清晰的脈絡,使我們對它的理解更為深入,掌握起來更為系統。
以上六個環節是學習新課的基本進程,它們環環相扣,每一環都十分重要,缺少其中任何一環,都會對學習的進程產生不良影響。在這六個環節之外,我們在學習每一章前後,還應該有「計劃」和「系統」兩個環節,即在學習每一章前,我們應對這一章內容進行預覽,根據要學習的內容制訂一個學習計劃,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此外,在學完每一章後,我們就應該對這一章進行系統總結,常用的方法是畫該章的知識網路圖,它可以使我們對該章的知識有一系統的了解,讓我們從「宏觀」的角度來重新認識該章,實現對知識掌握的「升華」。
當然,對於學有餘力的同學,我們還應該再多一個「知識拓展」的環節。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我們可以再參考一些參考書、課外資料,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對此,在這里我們不再贅述。
其實對於上面我們所說的這些,每一位同學以前都有所了解,現在我們提出來進行分析目的就在於引起同學們的重視。
只要我們能嚴格落實學習進程的這幾個環節,將學習踏踏實實地對待,相信你會有一個好的成績!
⑵ 有哪些學習物理化學的好方法可以推薦
刷經典的例題就好。不要一拿上來就做。看一眼有沒有思路,有了看答案,看看和自己想的一不一樣。一樣看看細節對不對。不一樣自己用自己的想法算一遍看看問題在哪,是很難算還是中途某個量沒法求解還是都可以。沒有思路的一定要去理解。
⑶ 物理化學學習方法,,,,,,,
⑸
所提供的物質特性,即
pVT
關系和標准熱性質。
⑹
尋找合適的計算公式。這是最費神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復雜性在於:
a.
具體計算公式都是有條件的,
不同類型不同過程的公式不能張冠李戴。
b. Q
、
W
、
ΔU
、
ΔH
、
ΔS
、
ΔA
、
ΔG
是相互關聯的,計算時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先計算哪一
個要根
據具體情況而定,
選擇得合適往往可以大大簡化計算過程。
c.
有些還需
要設計過程進行計算。
設計過程是因為直接計算有困難,
但由於狀態函數的變化
只決定於初終態,因而可以利用題目所給條件,設計有效過程,達到原來的計算
目的。
關於多組分系統的熱力學,逸度和活度
本章的兩大部分分別是第二章和第一章內容向多組分系統的延伸。
第一部分是多組分系統的熱力學普遍規律,核心是引入化學勢
μi
。組成可
變的多組分系統熱力學基本方程與組成不變的相應方程的區別,
就在於多了一項
系數
Σμidni
。由此得到適用於相變化和化學變化過程的平衡判據,並得出用化學
勢表示的相平衡條件和化學平衡條件。
它們將成為進一步研究相平衡和化學平衡
的出發點。
但正如本書著重強調的,
普遍規律必須結合物質特性才能解決實際問
題,
後者就是第二部分的中心內容,
它總結了本世紀初至今物理化學和化工熱力
學界所積累的豐富經驗,
其目標是提供統一而又簡潔的化學勢表達式。
這就要求
對物質特性作重新概括。
逸度和活度的引入是這種重新概括的成果。
它們共同的
巧妙之處,
在於選用了恰當的參考狀態,
或已經包含了物質特性的相當重要部分,
而這部分在進一步推導時又大多消去。
剩下的實際組分與處於參考狀態的組分的
差異,採用了校正壓力即逸度和校正摩爾分數(或濃度)即活度,因而使化學勢
表達式具有十分簡潔的形式。
這不但給進一步推導帶來極大的便利,
例如相平衡
條件可簡化為
β
,就是在實際應用和計算時也節省了時間。我們曾指出,逸度和
活度的引入並沒有使實際系統的復雜性消失,
它仍隱藏在逸度和活度之中。
然而
由於人們已經找出了許多有關逸度和活度的規律,
雖然找尋規律是辛苦的,
但別
人在應用時卻方便了。例如應用對應狀態方法,設想不引入逸度,而是用普遍化
壓縮因子圖計算不同壓力下的體積,
然後積分得到化學勢的變化,
需要相當的工
作量,現在用普遍化逸度因子圖,一步就得到結果。這一點在工程上顯得尤其重
要。這也是逸度和活度普遍受到工程界歡迎的重要原因。
人們常有一種誤解,
以為逸度只適用於氣態混合物,
實際上從路易斯提出時就對
氣液固及其混合物進行了統一的定義。
但是由於早期的狀態方程只用於氣相,
因
此使逸度的應用受到限制,
並且相應地發展了主要應用於液相和固相的活度。
現
在狀態方程應用於氣液兩相及其相變已經不是新鮮事了。
因此逸度的應用特別是
向液相發展已經成為潮流。然而活度的生命力並未減退。這是因為一方面,它只
需要混合物相平衡時的
pTxy
關系,一般不需要研究難度較高的
pVTx
的關系;
另一方面,對於較復雜的系統如電解質溶液、高分子溶液和生物大分子溶液等,
狀態方程研究還剛剛開始,
至於能同時應用於液固兩相的狀態方程,
則更是遙遠。
還要說明,
我們在討論逸度和活度的求取時,
主要強調了
pVTx
關系和
pTxy
關系。而對於熱性質,並沒有多化筆墨。這是由於篇幅限制之故。
關於相平衡
本章的內容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實驗規律,二是理論推導與計算,它們是研
究多組分系統相平衡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
實驗是基礎,
它提供第一手的實用的
資料,並且是檢驗理論的依據。理論則說明問題的本質,它不僅能幫助我們有效
地整理和關聯實驗數據,
得到便於使用的數學方程或模型,
更重要的是有預測功
能,可以大大減少實驗工作量。
實際系統的相圖千變萬化,
本章中只能介紹一些最基本的類型,
重要的是掌
握規律。
在任一類型的二元相圖中,線條總是成對地出現,例如氣相線和液相線,液相線
和固相線等,
這是因為平衡時兩相組成一般並不相同之故。
又如恆溫相圖和恆壓
相圖中氣相線與液相線的位置正好顛倒。再如從液態理想混合物、一般正偏差、
最低恆沸點、
部分互溶到完全不互溶系統的相圖,
體現著正偏差一直增大引起的
變化等。還有許多其它的規律值得去總結。有兩點值得引起重視:第一,本章著
重介紹的是
T-x
圖和
p-x
圖。然而在高壓相平衡領域多見
T-p
圖,在冶金、材料
領域多見投影圖。第二,本章著重介紹的是兩組分系統,實際應用時常遇到三組
分、四組分乃至更復雜的系統。本章材料的組織,力圖幫助讀者在將來順利實現
這種過渡。
對於相平衡理論計算,
需綜合運用熱力學普遍規律和物質特性。
本章已作了
較全面的概括。
但是由於篇幅和時間限制,
我們只能著重於理想混合物和理想稀
溶液的計算,對非理想混合物的實際應用,要用到逸度和活度,只能舉極少量的
例子。但是作為框架,已經基本構築完備。讀者將來可能遇到更復雜的運算,涉
及各種新近發展的狀態方程和活度因子關聯式,
但總可以在本章中找到基本原理
方面的依據以及基本的計算思路。
本章是在宏觀層次介紹研究相平衡的實驗方法和理論方法。
更深入地研究相
平衡系統的特性,要發展狀態方程理論、溶液理論以及固體結構理論,它涉及統
計力學、凝聚態物理和量子化學,要進入從微觀到宏觀的層次以及微觀的層次。
關於化學平衡
化學平衡的概念早就為人們所認識。
化學平衡的原理則經歷了一個從經驗到
理論的不斷完善的過程。早在上世紀下半葉建立的呂
·
查德里平衡移動原理告訴
我們,若條件(壓力、溫度、體積等)發生變更,平衡便向削弱或解除這種變更
的方向移動。
這一原理長期指導著人們去認識各種條件對平衡的影響。
但它是一
個經驗的定性的規則。
對化學平衡的定量研究逐步使人們認識到,
存在一個平衡
常數
Kc
,它決定於反應本性和溫度。最早得出的是以濃度表示的平衡常數,以
後又逐步建立了
Kx
、
Kp
等,對平衡的理解不斷深入,對平衡的計算更為准確。
化學熱力學出現以後,
才從理論上證明確實存在平衡常數。
由熱力學理論導
得的
Kf
、
Ka
等,基本上不隨壓力和平衡組成而變,表現出比
Kx
、
Kc
、
Kp
等有
明顯的優越性。
但由於選擇標准狀態上的不一致,
以及各平衡常數間的單位差別,
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亂。一直到最近,國際上才逐步接受了統一的標准。本章介
紹的標准平衡常數,不受反應類型的限制,可以用統一的公式表達,是只決定於
反應本性和溫度的數,
它與各種實用的平衡常數之間有確定的換算關系。
但也必
須明確,具體應用時如計算平衡轉化率,還是要用
Kx
、
Kc
、
Kp
,這時必須輸入
反應物質的特性,如逸度因子、活度因子等。
化學平衡熱力學理論的最大貢獻,
在於開辟了應用熱性質數據從理論上計算
平衡常數的途徑。
這不僅節省了大量實驗時間,
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平衡常數
的准確度,
使許多實驗難以准確測定的反應的平衡常數得以解決。
至於熱性質數
據的來源,第一章已經介紹,有三種方法,即實驗、半經驗和理論方法,後者要
進入從微觀到宏觀的層次。
平衡常數的理論計算相應地有另一條有效途徑,
它是
在光譜數據或量子力學提供的微觀物質特性的基礎上,
應用統計力學原理進行計
算,這將在第六章介紹
⑷ 物理化學學習~方法
考差一次兩次沒關系的
不要老是和別人去比成績,個人認為成績什麼也不代表
好好去學,要有很高的興趣,我以前理化也一般,現在很強的,學習是自己的事,一定要去研究自己哪裡還欠缺,而非去比成績
⑸ 物理化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生物化學的原理和研究方法都應用於哪些領域 20世紀後半葉生命科學各領域所取得的巨大進展,特別是分子生物學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學在自然科學中的位置起了革命性的變化.很多科學家認為,在未來的自然科學中,生命科學將要成為帶頭學科,甚至預言21世紀是生物學世紀,雖然目前對這些論斷還有不同看法,但勿庸置疑,在21世紀生命科學將繼續蓬勃發展,生命科學對自然科學所起的巨大推動作用,決不亞於19世紀與20世紀上半葉的物理學.假如過去生命科學曾得益於引入物理學、化學和數學等學科的概念、方法與技術而得到長足的發展,那麼,未來生命科學將以特有的方式向自然科學的其他學科進行積極的反饋與回報.當21世紀來臨的時候,一些有遠見的科學家、思想家與政治家將日益嚴重的諸多人類社會問題,如人口、地球環境、食物、資源與健康等重大問題的解決,莫不寄希望於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的進步.
⑹ 誰能告訴我關於物理化學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感激不盡
學化學的關鍵是記憶基礎知識點,有的概念也要認真記憶加以理解,例如,分子、原子、離子等抽象的概念,要根據物質的構成認真分析。再搞清相關化學用語的含義——當然重點還是要記憶的。有的概念是過渡性的,例如:氧化還原反應,要知道什麼樣的反應肯定是,不必死記概念,到高中還是要重點學的。
上化學課時一定要認真聽,聽老師在講哪一部分知識時用到了什麼相關的知識,因為老師在講課時常常會結合生活實際,如果是你不知道的,要記下來,然後如果不懂,就及時向老師提問,以獲得更准確的信息。
當然,做題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要舉一反三,最好准備一個錯題本,每考過一次就要把重點題,易錯題記錄下來,並隨時翻閱。學習上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要多下功夫。每一次做練習的時候都不要輕易做錯,養成不允許自己犯錯的習慣。要相信,初中階段的化學知識是不應該有疑難的,不是出題者故意搞偏難怪的話,考滿分不是神話。
物理也是一樣,尤其是公式要多運用,多練習。老師講過後你也許掌握的差不多,也能自己獨立做題,但是一定要在過幾天後,重復一下,看是否還能順利的坐下來,否則那隻是暫時會做,到考試的時候可能又不會了。希望我說的這些對你會有所幫助。
⑺ 急!!!!! 求學習物理化學的好方法(最好是經驗之談)
經驗一:
1、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例如一小時內完成這份練習、八點以前做完那份測試等等,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現在四十分鍾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鬆神經的好辦法,那麼你盡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後全身放鬆地聽一刻鍾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個晚上都復習同一門功課。我以前也曾經常用一個晚上來看數學或物理,實踐證明,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後來我在每晚安排復習兩三門功課,情況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內容以外,課堂上不必記很詳細的筆記。如果課堂上忙於記筆記,聽課的效率一定不高,況且你也不能保證課後一定會去看筆記。課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應當是把老師的講課消化吸收,適當做一些簡要的筆記即可。
經驗二:
學習效率這東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談起過。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某同學學習極其用功,在學校學,回家也學,不時還熬熬夜,題做得數不勝數,但成績卻總上不去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也是十分著急的,本來,有付出就應該有回報,而且,付出的多就應該回報很多,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實際的情況卻並非如此,這里邊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效率指什麼呢?好比學一樣東西,有人練十次就會了,而有人則需練一百次,這其中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勞逸結合。學習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頭腦,所以適當的休息,娛樂不僅僅是有好處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項學習效率的基礎。那麼上課時的聽課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經歷來看,課前要有一定的預習,這是必要的,不過我的預習比較粗略,無非是走馬觀花地看一下課本,這樣課本上講的內容、重點大致在心裡有個譜了,聽起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預習時,我們不必搞得太細,如果過細一是浪費時間,二是上課時未免會有些鬆懈,有時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東西。上課時認真聽課當然是必須的,但就象我以前一個老師講的,任何人也無法集中精力一節課,就是說,連續四十多分鍾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課期間也有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老師講有些很熟悉的東西時,可以適當地放鬆一下。另外,記筆記有時也會妨礙課堂聽課效率,有時一節課就忙著抄筆記了,這樣做,有時會忽略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但這並不等於說可以不抄筆記,不抄筆記是不行的,人人都會遺忘,有了筆記,復習時才有基礎,有時老師講得很多,在黑板上記得也很多,但並不需要全記,書上有的東西當然不要記,要記一些書上沒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題與典型解法,這些才是真正有價值去記的東西。否則見啥記啥,勢必影響課上聽課的效率,得不償失。
作題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選"好題",千萬不能見題就作,不分青紅皂白,那樣的話往往會事倍功半。題都是圍繞著知識點進行的,而且很多題是相當類似的,首先選擇想要得到強化的知識點,然後圍繞這個知識點來選擇題目,題並不需要多,類似的題只要一個就足夠,選好題後就可以認真地去做了。作題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作題之後的過程,對於做錯的題,應當認真思考錯誤的原因,是知識點掌握不清還是因為馬虎大意,分析過之後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這樣作題效率就會高得多。
評:夏宇同學對於聽課和做題的建議,實際上反應了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法--"把勁兒使在刀刃上",即合理分配時間,聽課、記筆記應抓住重點,做習題應抓住典型,這就是學習中的"事半功倍"。
經驗三:
學習效率是決定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那麼,我們如何提高自己學習效率呢?
第一點,要自信。很多的科學研究都證明,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數人並沒有有效地開發這種潛力,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無論何時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這種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種必勝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擺脫失敗的陰影。相反,一個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會一事無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遠的自卑之中。
提高學習效率的另一個重要的手段是學會用心。學習的過程,應當是用腦思考的過程,無論是用眼睛看,用口讀,或者用手抄寫,都是作為輔助用腦的手段,真正的關鍵還在於用腦子去想。舉一個很淺顯的例子,比如說記單詞,如果你只是隨意的瀏覽或漫無目的地抄寫,也許要很多遍才能記住,而且不容易記牢,而如果你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運用聯想的方法去記憶,往往可以記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遺忘。現在很多書上介紹的英語單詞快速記憶的方法,也都是強調用腦筋聯想的作用。可見,如果能做7到集中精力,發揮腦的潛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效果。
另一個影響到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緒。我想,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飽滿而且情緒高漲,那樣在學習一樣東西時就會感到很輕松,學的也很快,其實這正是我們的學習效率高的時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緒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有較為開朗的心境,不要過多地去想那些不順心的事,而且我們要以一種熱情向上的樂觀生活態度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因為這樣無論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是很有好處的。這樣,我們就能在自己的周圍營造一個十分輕松的氛圍,學習起來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經驗四:
很多學生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績總是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學習效率太低。同樣的時間內,只能掌握別人學到知識的一半,這樣怎麼能學好?學習要講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徑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學習時要全神貫注。
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我學習的時侯常有陶淵明的"雖處鬧市,而無車馬喧囂"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腦與課本交流。
三、堅持體育鍛煉。
身體是"學習"的本錢。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再大的能耐也無法發揮。因而,再繁忙的學習,也不可忽視放鬆鍛煉。有的同學為了學習而忽視鍛煉,身體越來越弱,學習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這樣怎麼能提高學習效率呢?
四、學習要主動。
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發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學基礎不好,學習過程中老是有不懂的問題,又羞於向人請教,結果是鬱郁寡歡,心不在焉,從何談起提高學習效率。這時,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請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進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學融洽相處。
每天有個好心情,做事干凈利落,學習積極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個人和集體結合起來,和同學保持互助關系,團結進取,也能提高學習效率。
六、注意整理。
學習過程中,把各科課本、作業和資料有規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時,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學生查閱某本書時,東找西翻,不見蹤影。時間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尋找中逝去。我認為,沒有條理的學生不會學得很好。
評:學習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學習之外的其他因素,這是因為人的體質、心境、狀態等諸多因素與學習效率密切相關。
【總結】
學習必須講究方法,而改進學習方法的本質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效率的高低,是一個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體現。在學生時代,學習效率的高低主要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當一個人進入社會之後,還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這時候,一個人學習效率的高低則會影響他(或她)的工作成績,繼而影響他的事業和前途。可見,在中學階段就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擁有較高的學習效率,對人一生的發展都大有益處。
可以這樣認為,學習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言外之意,學習成績好未必學習效率高)。因此,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提高學習效率就是提高學習成績的直接途徑。
提高學習效率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長期的探索和積累。前人的經驗是可以借鑒的,但必須充分結合自己的特點。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有學習之內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學習之外。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合理利用時間,另外還要注意"專心、用心、恆心"等基本素質的培養,對於自身的優勢、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認識。總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漫談學習方法
周總理生前教導我們:「活到老,學到老。」人離不開學習,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學習是一個人終生獲得知識,取得經驗,轉化為行為的重要途徑。它可以充實生活,發展身心,促使個人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高。要學好,就得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所謂學習方法,就是人們在學習過程中所採用的手段和途徑。它包括知識的方法,學習技能的方法,發展智力與培養能力的方法。
愛因斯坦總結自己獲得偉大成就的公式是:W=X+Y+Z。並解釋W代表成功,X代表刻苦努力,Y代表方法正確,Z代表不說空話。德國哲學家笛卡爾也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古今中外無數事實已經證明:科學的學習方法將使學習者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越學越聰明。給學習者帶來高效率和樂趣,從而節省大量的時間。而不得法的學習方法,會阻礙才能的發揮,越學越死。給學習者帶來學習的低效率和煩惱。由此可見,方法在獲得成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麼,究竟怎樣學才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呢?下面主要談五個方面的學習方法。
(一)抓好預習環節
預習,即課前的自學。指在教師講課之前,自己先獨立地閱讀新課內容。初步理解內容,是上課做好接受新知識的准備過程。有些學生由於沒有預習習慣,對老師一堂課要講的內容一無所知,坐等教師講課。老師講什麼就聽什麼,老師叫干什麼就干什麼,顯得呆板被動,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些學生雖能預習,但看起書來似走馬觀花,不動腦、不分析。這種預習一點也達不到效果。
1.預習的好處
(1)能發現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節,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拌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
(2)有利於聽課時跟著老師講課的思路走。對聽課內容選擇性強。明確哪些知識應該放上主要精力,加強理解和消化;哪裡應該重點記筆記,做到心中有數。
(3)預習有利於弄清重點、難點所在,便於帶著問題聽課與質疑。注意力集中到難點上。這樣,疑惑易解,聽起來輕松、有味,思起來順利主動,學習效果高。
(4)預習可以提高記筆記水平。由於課前預習過,講的內容和板書,心中非常清楚。上課時可以不記或少記書上有的,著重記書上沒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師反復提醒的關鍵問題。從而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思考理解問題上。
2.預習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預習時要讀、思、問、記同步進行。對課本內容能看懂多少就算多少,不必求全理解,疑難也不必鑽深,只需順手用筆作出不同符號的標記。把沒有讀懂的問題記下來,作為聽課的重點。但對牽涉到已學過的知識以及估計老師講不到的小問題,自己一定要搞懂,以消滅「攔路虎。」
(2)若以前沒有預習的習慣,現在想改變方法,先預習後上課,但不能一下子全面鋪開,每門功課都搞提前預習。這樣做會感到時間不夠用。顯得非常緊張,不能達到預習效果。因此,剛開始預習時,要先選一兩門自己學起來感到吃力的學科進行預習試點,等到嘗到甜頭,取得經驗後,並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再逐漸增加學科,直到全面鋪開。
(3)預習應在當天作業做完之後再進行。時間多,就多預習幾門,鑽得深一點;反之,就少預習幾門,鑽得淺一點。切不可以每天學習任務還未完成就忙著預習,打亂了正常的學習秩序。
(4)學習差的學生,課前不預習,上課聽不懂,課後還需花大量的時間去補缺和做作業,整天忙得暈頭轉向,擠不出一點時間去預習。其實,這種學生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不預習上。學習由預習、上課、整理復習、作業四個環節組成。缺了預習這個環節就會影響下面環節的順利運轉。這些學生必須作好在短期內要多吃點苦的思想准備。在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後,要安排一點時間預習。這樣做雖然費了時間,但上課能聽得懂,減少了因上課聽不懂而浪費的時間,同時,還可以減少花在課後整理、消化、作業上的時間。時間一長,運轉正常了,學習的被動局面也就會改變,就再也不需加班加點了。
3.預習的要求
(1)要注重講究實效,不搞形式。要根據學習計劃安排時間,不能顧此失彼。預習一般要安排在新課的前一天晚上進行。這樣,印象會較深。新課難度大,就多預習一些時間,難度小就少預習一些時間。應重點選擇那些自己學起來吃力,又輪到講授新課的科目進行預習,其他科目只需一般性的預習。某些學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預習下一周要講授的課程,以減輕每天預習的負擔。
(2)預習的任務是通過初步閱讀,先理解感知新課的內容(如概念、定義、公式、論證方法等),為順利聽懂新課掃除障礙。具體任務是:①復習、鞏固和補習有關已學的舊知識,找出新課中自己不理解的問題,並把理解不透的記下來。②初步弄清新課中的基本內容是什麼?這些知識內容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前發展了什麼?並找出書中的重點、難點和自己費解的地方。③預習時要看、思、做結合進行。看:一般是把新課通讀一遍,然後用筆勾劃出書上的重要內容。需要查的就去查一查;需要想的就應該認真想一想;需要記的就應該記下來。思:指有的時候要想,做到低頭看書,抬頭思考,手在寫題,腦在思考。做:在看的過程中,需要動手做的准備工作以及對課本後的練習題要進行嘗試性的做一做。問答題答一答。不會做,不會答可以再預習,也可以記下來。等教師在授課時集中注意聽講或向老師提出。預習以後,還要合上書本,小結一下。這樣做能使自己對新教材有更深刻的印象。
(二)注重聽課環節
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中度過的。因此,聽課是學生接受教師指導,掌握知識,發展智力的中心環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保證高效率學習的關鍵。聽課時,有的學生全神貫注,專心聽講;有的分心走神,萎靡不振,打瞌睡。有的像錄音機,全聽全錄;有的邊聽邊記,基本上能把教師講的內容都記下來;有的以聽為主,邊聽邊思考,有了問題記下來;有的乾脆不記,只顧聽講;有的邊聽邊劃邊思考。思考時,有的思考當堂內容,有的思考與本課相關的知識體系,有的思考教師的思路,有的拿自己的思路與教師的思路比較。
那麼,怎樣才能達到聽好課的目的呢?總的要求是要抓住各學科的不同特點,帶著問題聽,聽清內容,記住要點,抓住關鍵,著重聽老師的講課方法與思路,釋疑的過程與結論。具體要求:
1.要充分認識老師在上課時的重要作用。因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著主導的作用。他在課堂中的分析講解遠比課後輔導要詳細得多,這也是學生自已看書無法比較的。課堂教學是老師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一條最簡捷的路。因此,每個學生都應該虛心向老師學習。在老師的啟發誘導下上好每一節課。
2.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解,跟著老師的講課思路走,千萬不能思想開小差。如果在老師啟發下,自己有了比較好的想法,可以在筆記本上記下來,等下課後再去深入思考或請教老師和同學。總之,課堂上的「分心」,是學習的大敵。
3.聽課中可以嘗試在老師沒有作出判斷、結論之前,自己試作判斷、試下結論。看看自己想的與老師講的是否一致。找出對與不對的原因。
4.要力求當堂理解。理解是掌握事物本質、內部聯系及規律的思考過程。那麼,怎樣才能做到當堂理解呢?在課堂上,你想的應與老師講的統一,你思考的問題應與老師講的問題統一。在教師的啟發下,你要始終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如果在思考中出現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地方,應舉手提出問題。如果課堂上老師沒有時間解答你的問題,應繼續聽老師的講解。課後再去請教老師。
5.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跑。聽課是為了增長知識和發展智力。因此,不能把知識聽懂了就算課聽好了等同起來。高水平的聽課應該不僅注意老師傳授的具體知識,更應該注意老師講課的思路。追著老師的思路跑,目的在於把老師講課過程中運用的各種思維方式,思維過程搞清楚。學習老師是如何進行周密科學思考的,從而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智力水平。有的學生不注意老師的講課思路,而偏重於記憶老師的推導,總結出來的公式或結論,認為這是聽課的主要目的。其實,這樣掌握的知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死知識。這種死知識忘得快,又不能用於解決實際問題,更談不上發展智力。
6.要抓住一節課的知識內容和學科特點的關鍵。知識內容的關鍵一般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關系式以及公式、定義。當老師講解這些關鍵知識時,你一定要特別注意,抓住不放。同樣,不抓住學科特點的關鍵學習,也會影響你的學習效果。實際上,各門學科的內容體系、發展思路、訓練要求以及教的方法各有特點。學習中非抓住這些特點不可。如物理、化學、生物課要特別注意觀察和實驗,在獲得感性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思考來掌握科學概念和規律。數學要通過大量演算,證明等練習獲得數學知識,培養出數學思維能力。語文和外語在聽課時,主要抓住字、詞、句、篇等方面的知識點,並且通過聽、說、讀、寫來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言和文字。
(三)緊抓復習環節
復習是對前面已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再加工,並根據學習情況對學習進行適當調整,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准備。因此,每上完一節課,每學完一篇課文,一個單元,一冊書都要及時復習。若復習適時恰當,知識遺忘就少。早在1885年,德國的心理學家艾濱浩斯,通過實驗發現剛記住的材料,一小時後只能保持44%;一天後能記住33%;兩天後留下的只有28%;六天後為25%。所有的人,學習的知識都會發生先快後慢的遺忘過程。一些記性好的學生是因為能經常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上進行復習,做到「每天有復習,每周有小結,每章有總結」,從而形成了驚人的記憶力。因此,很多學生對所學知識記不住,並不是腦子笨,而是不善於復習,或復習功夫不深。
1.復習的要求
(1)課後應及時把老師講的和板書的知識像放電影一樣,在腦子里過一遍。看看能想起多少,忘了多少。然後翻開筆記,查找漏缺。
(2)看教材時,應邊看邊思,深思重點、難點。分析疑點、深化理解。
(3)看閱必要的參考書,充實課堂所學的內容。
(4)整理與充實筆記,對知識進行歸類,使知識深化、簡化、條理化,並按規律去加強記憶。
(5)加強練習。練習一般應在復習後進行,也可邊復習邊練習。在復習過程中,加強練習,能提高復習效果。
(1)及時復習。當天學的知識,要當天復習清,決不能拖拉。做到不欠「帳」。否則,內容生疏了,知識結構散了就要花費加倍時間重新學習。要明白「修復總比重建倒塌了的房子省事得多」。
(2)要緊緊圍繞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定律復習。思考它們是怎麼形成與推導出來的?能應用到哪些方面?它們需要什麼條件?有無其他說法或證明方法?它與哪些知識有聯系?通過追根溯源、牢固掌握知識。
(3)要反復復習。學完一課復習一次,學完一章(或一個單元),復習一次。學習一階段系統總結一遍。期末再重點復習一次。通過這種步步為營的復習,形成的知識聯系就不會消退。
(4)復習要有自己的思路。通過一課、一節、一章的復習,把自己的想法,思路寫成小結、列出圖表、或者用提綱摘要的方法,把前後知識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
(5)復習中遇到問題,不要急於看書或問人,要先想後看(問)。這對於集中注意力、強化記憶、提高學習效率很有好處。每次復習時,要先把上次的內容回憶一下。這樣做不僅保持了學習的連貫性,而且對記憶有很好的效果。
(6)復習中要適當看點題、做點題。選的題要圍繞復習的中心來選。在解題前,要先回憶一下過去做過的有關習題的解題思路,在這基礎上再做題。做題的目的是檢查自己的復習效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做綜合題能加深知識的完整化和系統化的理解,培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四)獨立完成作業環節
獨立完成作業是深化知識,鞏固知識,檢查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復習與應用相結合的主要形式。然而,有些學生沒有真正利用好這個環節。他們一下課就搶著做作業,作業一完,萬事大吉。更有些學生課上根本沒聽懂,下課後也不問,作業抄襲後向老師交差完事。其實,做好作業有以下意義:
1.可以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通過做作業可以發現問題,以便及時補救。
2.通過做作業時的思考,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把易混淆的概念搞清楚,把公式的變換搞熟練。總之,有利於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知識。
3.可以培養思維能力。因為作業中提出的各種問題,必然會促使自己積極思考,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做完作業後,不能把它一扔了事,而應當定期進行分類整理,為總復習積累資料。復習時,翻閱一下記錄的作業,既方便省事,又印象深刻。
做作業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審題。審題是做作業十分重要的一步。拿到一個題目,首先應判斷它屬於哪一類,難易的程度如何?分清題目的條件和要求。已知條件是什麼?從題目提供的信息中還能挖掘出什麼條件?它的要求是什麼?同時要讓自己的思路順著題目的路子思考。通過思考、准確、透徹地理解題目的意思,分清已知條件有哪些,題目要求的結論是什麼。在審題過程中,還要注意哪些地方沒有直接用語言表示出來,而隱含在題目中的其他形式條件,即注意隱含條件的挖掘。
2.尋找解題途徑。方法一般有三種:一種是「由因導果」,可以表述為:「已知→可知→可知……」,最後到達結論。第二種是「執果索因」,即結論←需知←需知←……」。這樣一層一層的追下去,直到追到已知條件全部有了為止。這樣。已知條件和要求結論之間的道路就打通了。第三種是對於一些比較復雜的題目,就需要我們用前兩種的綜合辦法,以盡量縮短條件與結論的距離。即一方面從已知條件推出一些可知的中間結果,另一方面根據題目的要求分析出一些需知的中間結果。需知與已知一旦統一,則可得到解題的途徑。
在尋找解題途徑中,要廣泛聯想與這些條件和結論有關的概念、公式、法則和方法等。聯想過去是否解過和與此相同或相近的題目。那時是怎樣解的?如果能聯想起有關的舊知識,即與此題相應的規律原理、原則、公式就會浮現在腦海中,使解題的思路更加開闊。聯想越廣,跨度越大,得到的解題效果也越佳。
有時因為題目較復雜,為了思考方便,也可以把審題的過程畫成簡圖。這實際上是一個運用學過的知識,把題目加工、改造的過程。經過加工,思路明了,解題捷徑就會出現在眼前。
3.正確解題,經過①②兩個步驟,已經尋得解題的途徑,判定了解題的方案。但在實施時還要注意解題的保質保量。要做到這點,解題的步驟必須按部就班,一步步演算。書寫規范化,格式明了,表達准確。要做到這點,必須要有扎實的基礎。除此以外,在解題中,重要的知識點應寫出來,繁題要簡寫,簡題要詳寫。
4.注意檢查。就是回過頭來再檢查一遍,看看是否題目要求的解都求出來了,有沒有漏解。是否求出的解均符合題目的要求,有沒有錯解。檢查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一環。檢查的方法很多。①步步檢查法。即從審題開始,一步步檢查。這種方法可以檢查出計算、表達上的錯誤。②重做法。即重做一遍,看結果是否一樣。③代入法。將計算結果代入公式或式子看看是否合理。同時,還要注意鍛煉一題多解、一題多想。比較歸類的解題習慣,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認真記好課堂筆記
記筆記是為了學,為了懂,為了用。記筆記的原則是以聽為主,以記為輔。簡練明白,提綱挈領,詳略得當。難點不放過,疑點有標記。不亂,不混,條理明。對聯想、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記。筆記要留有空白處,便於復習時補缺。
筆記的主要內容有:
1.記講課提綱,解題思路,難於理解的重點及難點以及自己悟出的重要體會。
2.老師解決問題時提出的觀點、論據與推導論證過程。精、巧、新的解題方法。
3.課堂上沒有解決的疑難。新知識和舊知識的聯系或結合點。容易發生錯誤和混淆的概念。
4.記要點,書上有的不必多記,可在筆記上留下空白,課後補記或對照課本復習。
5.預習時發現的問題、體會,自己掌握不好的舊知識。
6.摘錄參考書上對課本內容有針對性幫助的材料。
記筆記的好處有:
1.思想不易開小差,因上課時要邊聽邊記邊思考。能保持注意力集中、持久,加強對知識的接受與理解。
2.記筆記要手、眼、耳、腦並用,使感覺器官和思維得到綜合訓練,提高學習能力
⑻ 物理化學快速學習的方法
我物理競賽在省里拿過獎,物理學習不是要每天看書,那學不好的,要思考生活,甚至多思考人生,鍛煉你的思維,日積月累,你對物理就可以看的更加透徹
⑼ 物理化學學習方法
物理主要是理解!把公式自己可以很快推出來!理解原理!化學在初中我認為還是背方程式,熟記於心,這樣比較好!我當時是這樣學的!考110分以上應該沒問題|
⑽ 學好物理化學的方法
1.准備一本課課練或者中考分類之類的書,跟著老師的課時學一課,做一課。
2.不要一味多做題,現吃透書本上的例題,立足於課本【考試中一些題目會參照書本來出】
3.平時注意一些思想方法【分來思想、類比思想……】及解題經驗
4.平時的作業和考試都應注意控制時間
最重要的,上課一定要認真聽!!每句話每分鍾都要聽,會的知識也要再聽一遍,心中有答案一定要舉手講出來。
至於重難點,上課老師會細致講解,有的考點書上沒有要記筆記,准備一本筆記本。
有一顆虔誠的心去學習科學的真諦,不要為分數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