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班建構區目標和指導要點是什麼
發展目標:
學會簡單的堆疊、平鋪、圍封。
能了解各種拼插玩具的名稱。
能初步認識各種形狀的積木。
嘗試小型拼插玩具,掌握初步的插法。
指導要點:
提供類多量少的建構材料,讓幼兒有機會探索不同積木在顏色、形狀、大小上的不同特點,探索各種積木可能的連接方法和搭建技巧等。
引導幼兒認識積木、紙盒等材料,引起幼兒進行建構的興趣。
引導幼兒進行簡單的堆疊、平鋪、圍封、加寬、延長等,搭建簡單物體,例如馬路、圍牆。
引導幼兒建立建構區的游戲規則,並學習收拾整理材料的方法。
幼兒園以游戲為主要活動,逐步進行有組織的作業,如語言、手工、音樂等,注重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各國對幼兒園定義中非常明確游戲是幼兒園里幼兒教育與生活的最主要內容。
如英國對幼兒園解釋為「用實物教學、玩具、游戲及發展幼兒智力的學校」,德文解釋為「尚未進學校的游戲學校。」另外,幼兒園一年中舉行的重要活動還有:幼兒園的入學典禮、六一兒童節、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運動會、聖誕節、元旦、結業典禮等。
分類:
幼兒園按照時間可以分為全日制幼兒園和寄宿制幼兒園,按照對象可以分為幼兒園、殘疾兒童幼兒園和特殊兒童幼兒園,按照服務可以分為雙語幼兒園,音樂幼兒園,按照規模(包括托、幼合建的)可以分為大型幼兒園(10個班至12個班)、中型幼兒園(6個班至9個班)和小型幼兒園(5個班以下)。
為了便利教養,一般按照年齡劃分為小班、中班和大班,其中小班為3–4歲幼兒,每班20-25人,中班為4-5歲幼兒,每班25–30人,大班為5–6歲幼兒,每班31–35人。
⑵ 幼兒搭建的基本方法圖解
搭建游戲,是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建構材料,進行模擬、再現和塑造的活動,是一種蘊含著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創造性活動。搭建游戲是積木游戲中最基礎的游戲類型,因而,提高幼兒搭建技能是積木游戲的首要目標。通過學習探索,首先,幼兒將在搭建中逐步掌握重復(平鋪、搭高)、架空、圍合、模式與對稱、早期表徵、創造性表徵等基本搭建技能;其次,幼兒將掌握加固、保持平衡等搭建技巧與方法;最後,幼兒將實現從自由搭建、模仿搭建到創意搭建,從個人搭建到合作搭建,從單元搭建到場景搭建的發展。
本文選自2016年10月刊,總第38期
《奕陽幼教評論·樂高教育專刊》
圖1
一、 搭建技能的發展階段
幼兒的搭建不能是無意識、無目的的活動,教師需要在幼兒搭建活動中,引導幼兒掌握搭高、平鋪、圍合、架空等搭建技能,發展幼兒從二維空間到三維空間的感知,為搭建更復雜、豐富的結構奠定基礎。
水平 1:搬弄(2 歲以下)。幼兒只是擺弄積木或玩積木(例如,把積木當作電話,玩打電話游戲)。
水平 2:重復(平鋪、疊高、加寬、延長)。重復的搭建技能一般在小班初期出現較多。
水平 3:橋式 / 架空。架空技能要求幼兒能夠目測比較兩塊積木之間的距離和判斷第三塊積木的長度是否足夠蓋在兩塊積木之上。
圖2
水平 4:圍攏。圍攏技能要求幼兒能准確判斷物體內外部之間的關系。例如,幼兒搭建動物園,他可能會採取這樣兩種方式:先圍攏,然後根據圍攏後的內部空間填充動物園;或是先搭建動物園里的內部空間,然後再根據內部空間圍攏,這兩種方式都是需要幼兒把握物體結構內外部之間的關系。這項技能對後期幼兒搭建更復雜的、內部豐富的建築具有重要的作用。
水平 5:對稱。掌握了對稱技能,說明幼兒對結構有了更多的視覺或動覺意識,具體而言 , 幼兒在搭建的過程中放置順序非常有節奏 , 如將積木分別放在左邊、右邊、前面、後面等。
圖3
水平 6:早期表徵。幼兒己經能夠掌握積木搭建的一般結構 , 並會靈活運用 , 在搭建過程中或者搭建完成以後為建築命名。但名字一般和搭建的建築並不相似。早期表徵的出現,說明幼兒嘗試將眼前的搭建作品形象與象徵性符號相對應,說明了幼兒抽象思維的初步發展。
水平 7: 進一步表徵(5 歲)。在搭建之前就已經開始命名 , 有計劃地搭建 , 搭建的結構多為幼兒熟悉的物體。幼兒還會運用輔助材料和這些建構物進行表演游戲。
二、 搭建過程中蘊含的科學概念
從科學領域的角度看,搭建過程其實是探索結構和力的穩定性的過程。而要探索結構和力的穩定性,則要了解不同連接方式(完全重疊、部分重疊、階梯排列)的作用。在搭建過程中,幼兒需要根據結構和力的穩定性,選擇合適的搭建方法進行搭建。例如,幼兒搭建一座高樓,需要探索如何讓高樓又高又不易倒。
圖4
如下圖所示,左邊的高樓採用完全重疊的方式進行搭建,支撐不穩,容易倒塌,而右邊的高樓採用部分重疊的方式搭建,支撐較穩,不易倒塌。因此,在游戲中,教師需要觀察幼兒搭建的高樓是否容易倒,如果倒了,幼兒會如何改進,並逐步引導幼兒感知採用部分重疊搭建比採用完全重疊搭建高樓要更穩固
⑶ 幼兒園小,中,大班要掌握的建構技能分別是什麼
1、幼兒園小班要掌握的建構技能:
(1)圍合:能用不同材料形成一個包圍圈,把一塊空間完全包圍在裡面,在包圍空間里放「動物」、「車子」、「娃娃」代表「動物園」、「停車場」、「娃娃家」。
(2)能用平鋪加寬,延長的方法搭建物體。
(3)嘗試用壘高的方法搭建部分物體,或者用平鋪加寬等方法搭建3種及以上物體即為優秀。
(4)大部分幼兒學會輕拿輕放
2、幼兒園中班要掌握的建構技能:
(1)能在平鋪的基礎上嘗試用壘高、架空的方法,搭建圍牆。
(2)能將平鋪和壘高相結合搭建不同物體。
(3)嘗試用架空的方法搭建大型一點的物體,或者平鋪和壘高相結合的技能搭建的物體總數達到3種及以上即為優秀。
(4)大部分知道用多少拿多少
3、幼兒園大班要掌握的建構技能:
(1) 能在壘高的基礎上嘗試用架空的方法搭建不同的房屋。
(2)綜合利用平鋪、延長、架空、圍合等技能搭建圍牆。
(3)嘗試用曲線平鋪、直線平鋪、延長等技能搭建不同小路。
(4)能為不同的房子加蓋房頂,或者搭建4種及以上不同造型的房子即為優秀。
(5)保持場地基本干凈、整潔。(搭建過程中)。
(3)小班建構區搭建方法示意圖片擴展閱讀:
在文化研究、社會科學和文學批評上的使用,建構是指在已有的文本上,建築起一個分析、閱讀系統,使人們可以運用一個解析的脈絡,去拆解那些文本中背後的因由和意識形態。
因此,建構既不是無中生有的虛構,亦不是閱讀文本的唯一定案,而是一種從文本間找到的系統。
與建構相對的是解構,解構著重在對各文本間的剖析、閱讀,建構著重在系統的建立。
建構一詞是對英文「tectonic」的中文翻譯。在西方如德國、義大利、希臘和美國等國,「tectonic」一詞歷經產生和發展變化,它強調建造的過程,注重技術、結構、材料和表現形式等。
建構是對結構(力的傳遞關系)和建造(構件的相應布置)邏輯的表現形式。
建構的內容
從建築設計到建成過程中,既符合力學規律,又遵循結構特徵;同時也符合從藝術審美角度去審視其自身所應具有的美學法則;加之能在建造實施過程中保持其以上特徵的過程。
建構包括設計、構建、建造等內容,是一個三位一體的集合,是一個全過程的綜合反映。
⑷ 小班結構游戲搭積木房子游戲玩法
結構游戲:房子 調整策略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游戲的名稱,激發幼兒的興趣,在教師的鼓勵下能參與建構游戲活動。 2.讓幼兒對建構材料感興趣,感知特徵,熟悉材料操作方法。 3.通過老師的鼓勵、幫助,初步學習插、搭高、拼的技能。
⑸ 小班幼兒對於積木區搭建過程中的指導策略
請參考《點燃孩子的創意火花》,此書是根據台灣愛彌兒幼兒園的教案編寫的。愛彌兒號稱「華語世界幼教第一品牌」,教學水平非常高,幾乎與瑞吉歐等聖殿級別的園所比肩。 關鍵的不是老師的指導,正好相反,老師要能夠盡量放手,充分發揮孩子的創意,只要做好觀察、記錄,以及發問開放性問題就行了。 關鍵的是積木的數量,小班需要350塊左右,這個數量幾乎沒有哪個園所能達到。充足的材料才是積木區教育目標實現的保證。
⑹ 小班建構區目標和指導要點是什麼
小班幼兒的建構活動往往是無意識,無目的的,建構的特點是獨自游戲和平行游戲,只對搭的動作感興趣,而不在乎搭出什麼。小班幼兒在建構中常常更換建構作品的名稱,或是等建構完成後再根據建構物的某一外部特徵來給作品命名。
指導要點
由於年齡段的不同,幼兒的建構游戲各有特點,這就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勵幼兒在自己的操作中探索學習建構技法,鼓勵幼兒獨立地建構形狀簡單的物體。
並能表現其主要特徵,例如搭建門,桌子,床等。教師引導幼兒學習連接,延長,圍合,加寬,壘高等主要構造技能,搭建簡單的三維物體。讓小班幼兒在建構區搭建馬路、圍牆等簡單物體。
教師引導幼兒建立建構游戲的規則,例如輕拿輕放,不亂扔,玩後要收拾整理等,並學習收拾整理材料的方法。
⑺ 小班建構區預設方案
活動目標:
1、認識1和許多,感知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1個1個合起來是許多。
2、鼓勵幼兒大膽參與活動和講述。
活動准備:
1、事先布置好場景:蘿卜地、玩具城、小熊家。
2、大樹一棵、與幼兒人數相同的樹葉。